第一篇:语篇教学:因插图而精彩
语篇教学:因插图而精彩
王梅玲
内容摘要:作为非文字性资源,教材中的插图是课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之一,在教学中合理利用插图辅助语篇教学:以插图为切入点,拉开教学序幕;以插图为线索,预测语篇内容;以插图为突破口,化解语篇重难点;以插图为牵引,理清语篇思路;以插图为契机,提升文本价值,就会使插图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使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 插图 语篇 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英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注意开发多层次、多类型的课程资源。而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中非常重要的非文字资源,它以直观的画面再现课文内容,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是对文本材料的诠释和补充。
语篇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重要材料之一,它将单词融入句型,从整体入手,展现给学生完整的语言概念——即纯文字、纯语言的描述展现语言知识。而图文并茂是PEP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众观整套教材,几乎每个语篇都配有生动活泼的插图,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这不仅给纯文字的语篇赋予了生命,有助于学生理解语篇的意思,拉近学生与课文间的距离,符合小学生的语言学习规律,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课程资源。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插图这一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大部分的教师对语篇中配有的插图置之不理,宁可花费精力去搜索课外的资源,忽视了插图应有的教学价值。殊不知,如果我们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合理利用插图辅助语篇教学,就会使插图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从而提高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插图为切入点,拉开教学序幕
众所周知,公园需要入口,乐曲需要序曲。同理,语篇教学也需要一个切入点,以此折射出语篇的大意或焦点,让我们逐步领略到语篇无限的风景。找准了语篇的切入点,整堂课就有了线索,有了方向,教师就可以领着学生循着这个切入点,沿着正确的路径逐步进入语篇、理解语篇,这是学生高质量理解语篇的开端。而课文插图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PEP小学英语Book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 A部分语篇主要围绕housework这个单元话题展开,我们可以直接将语篇的主题即Housework作为切入点,围绕“家务活动”话题开展师生间的交流,逐步引领学生进入语篇学习。PEP教材为A板块的语篇提供了如下两幅与语篇内容十分吻合的插图:
图图2
如上图(1)、图(2)是该语篇内容框架的体现,它们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更为准确、透彻、全面地理解语篇的内容。两幅插图信息显示:Mother Goat is ill.The animals are helping her.我们可以就此创设问题情境作为进入语篇学习的切入点:What can they do?从而引领学生随着这个问题进入语篇的学习。
二、以插图为线索,预测语篇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视听动画、阅读文本等方式直截了当地感知、理解和体验文本。其实,在进入语篇文本学习前,教师不妨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能为课文提供直观线索的作用,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文本内容进行大胆的推测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象力。
例如:在教学PEP 8 Unit 3 Last weekend Part B时,在进入文本学习前,我先呈现课本中的第二幅插图:Zhang Peng的风筝落入了河中,让学生观察后根据问题“What was weather like today? The kite flew into the lake, what happened? Who helped him?”预测文本的信息,然后再让学生观察语篇的动画来解疑、释疑。由于学生急切想知识他们的预测正确与否,所以在之后的视听对话、理解文本和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异常地专注认真,整篇文本的学习就在验证预测结果的过程中轻松顺利地完成。
由此可见,借助插图,以插图为线索预测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的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以插图为突破口,化解语篇重难点
通过整体理解语篇获得相关信息、逐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初步听说读写的能力是语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而我们强调对语篇在整体上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语篇中的词汇等重要的语言点可以忽略不计。在语篇中,新的语言点同样是语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是新的语言点在语篇学习过程中不能得到充分的理解,那么它们就会成为如很多老师所言的“语篇学习的障碍”,并使语篇学习处于半生不熟的“夹生饭”状态,从而在整体上影响语篇学习的质量。而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往往交错在一起,教学难点解决了,重点也就理解掌握了。犹如一根绳子绑着东西,找到绳结的关(难点)一扯,重点就显而易见了。不同的教学内容,突破重难点的方式也很多,其中,巧妙利用插图作为解决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往往会将教学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学得轻松且愉快。
如:PEP 6 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 Part B部分的语篇,文中四个季节Zoom and Zip的活动即他们喜欢的季节及原因,对于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划出四个季节中他们的活动,再呈现重点关键词,同时巧妙利用文中的四幅呈现他们活动的小插图,让他们将句子和插图连线,课文中的插图既形象又直观,学生就轻松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含义,此时语篇主体部分的理解也就解决了,教学重点也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有效地凸现并掌握。
再如:在教学PEP 5 Unit 5 My new bedroom Part A部分的语篇时,其中There is和There are的区分与使用是个难点,在教学时,我呈现课本中的插图:the rabbit’s new room,让学生根据插图,用 There is和There are来描述小兔子的新房间,此难点在插图的描述中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巧用插图来突破语篇教学的重工难点效果显著。但是部分教师对课本的插图视而不见,舍近求远,想方设法地去找一些课外的图片资源,以替代课本中与语篇内容十分吻合的教材资源,虽然是引发了学生的新鲜感,却削弱了对语篇内容的关注,使得重难点的突破不到位。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妨先看看教材上是否有合适的插图可用,把握教材中每幅插图的教学意图和功能,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巧用插图,突破重点和难点,以达成教学目标。
四、以插图为牵引,理清语篇思路
小学英语到了高年级,语篇长度逐步增加、内容趋向丰富、语言项目逐步增多,有时是比较复杂的人物关系,有时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等,它们如同一个茂密的语言大森林,对英语语言知识积累尚不多的小学生来说不容易整体把握。思路不清的语篇教学活动必然会给学生留下“模模糊糊一大堆”的印象,这对学生初步英语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以及人生感悟的获得会打折扣。因此,面对高年级阶段比较丰富的语篇,依据话题抓住一条主线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思路显得很关键,这是学生全面、透彻理解语篇的前提。而将教材提供的插图加以连接就可以为我们提供一条主线。
比如,PEP 7 Unit 6 The story of the rain Part A部分的语篇,这部分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文本容量大,主要围绕“水的循环”以拟人化的手法展开,课本呈现了三幅插图:小水滴遇热升空,小水滴聚集成云又落下,小水滴再次遇热升空,以此为主线,撑起了本篇语篇的骨架。在教学时,我以这三幅插图为主线,运用多媒体将三幅图加以连接,配上对话内容,犹如一动画片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学生就有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使得主线外的语言知识得以串联,从而使语篇中很多貌似零碎的信息被插图这一主线串联在一起,使学生形成思路,提升理解和记忆效果。
五、以插图为契机,提升文本价值
小学高年级处于一个小学与初中的交替阶段,大多数语篇都围绕主题给学生以某一方面的启示或隐含着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文化,这就是所谓语篇的文本价值。因此,我们要以语篇理解为基础,引导学生将视角逐步聚焦于语篇核心,将它适时播种在语篇教学的过程中,将语篇教学与文本价值的提升融为一体,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实现语篇教学的最佳价值。但是文本价值往往是脱离了语言知识本身,是抽象的,它们是教师自己的总结、概括和提升,如果教师忽视了学生语言体验、思维规律和认识局限,将其强加于学生,其结果只能是越俎代庖,劳而无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凭借插图,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语篇内容,升华主题,提升文本价值,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PEP 6 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B Read and write,文本内容中,Zoom和Zip正在讨论各自喜欢的季节以及原因。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文本拓展到插图:Which season do they like best? Why do they like……?讨论过后,教师又将文本拓展到学生自己,让学生4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①What can you do in spring/summer/fall/winter? ②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③Why do you like spring/summer/fall/winter?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陈述本组每个人最喜欢的季节以及原因。经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最后得出结论:只要我们带着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四季,每个季节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爱每个季节。
又如PEP 5 Unit 4 What can you do? A板块语篇主要是谈论做家务这方面的内容,当学生理解文本后,教师再次呈现文本中的插图,并展开如下的对话:
T: Mother goat is ill.They help her.What can they do? 学生再次观看插图回答: They can do housework.They can ….T: But what can we do after school?
S1: Watch TV.S2: Play football.S3: Do some housework with Mum and Dad.T:What housework can you do?
S4: Clean the windows.S5: Clean the doors.S6: Clean the tables and chairs.S7: Wash shoes and clothes.T: Yes, you can try to do some housework at home after school.But If you want to do sth.but you can’t.What can you do?
S8: I’d like to have a try.T: OK!A good idea.So after school just do housework and write down what you can do.That’s the homework for you today.结合对本堂课的小结适时提升语篇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感悟到作为一位家庭成员该和家人一起承担力所能及家务的义务,并逐步懂得学会一些日常的生活技巧。正是有了课文插图的牵引和教师问题的引领,学生自主领会文本所蕴含的内涵,最终引领学生走进编者的内心世界,深刻领悟了文本价值。
插图虽小,但每一幅都有它的利用价值。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在小学英语的语篇教学中还有着更多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灵活调整教学设计,这样一定能将插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使我们的语篇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 2.陶常迎 “让插图为教学插上翅膀”,《青年教师》,2011年第6期
3.王荣 “课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观看插图”,《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
4.王春华 “小学英语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年第01期
5.王霞 “巧用插图增强英语教学效果”,吉林教育,2010年第1期
第二篇:游戏因材料而精彩
游戏因材料而精彩
——浅谈小班“娃娃家”游戏材料投放 张家港市杨舍镇中心幼儿园
周金花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这是游戏本质所决定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小孩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东西才能玩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固然重要,玩具更为重要。”这正说明了游戏材料是幼儿游戏活动的物质支柱,是游戏活动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角色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与材料和伙伴的互动中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学习彼此的经验。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为他们提供娃娃家游戏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在“娃娃家”的材料上做了一些尝试。
第一:材料的提供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
经验是推动游戏发展的重要条件,对于小班孩子而言生活范围有限,在游戏中反映的也是一些离生活较近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材料提供就要来源于孩子的生活经验。
经验一:家庭的熏陶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的各环节都可以开展游戏,所以娃娃家是孩子们比较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但在第一次开展的区域游戏时,我并不急切地将我所准备的材料投放给幼儿,我的首要任务是与孩子们一起进行“娃娃家”游戏材料的讨论与确认。首先从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我将设计好的一个空无一物的“家”的模板呈现于幼儿面前,让他们围绕“家”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凭着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与知识的积累,大家纷纷勾画着自己的家的概念:“老师,我家里有好大的桌子。”“我有自己的小床。”“我妈妈在家给我烧饭的。”“我吃饭用小碗和小勺子。”“„„”,在孩子们关于“家”的谈论中,他们确定了家中做这些事所需要的材料,如煤气灶、锅碗瓢盆勺、电饭煲、冰箱、洗衣机、娃娃、小床等东西一一“备置”于“家”中,孩子们在相互交流,相互肯定的过程中一起建构着“家”的轮廓。
通过这次对“家”中材料的确认,我发动家长与孩子们一起收集这些“家”中所需要的材料,来布置大家心目中的“家”。针对模板上的材料,有的家长非常下工夫,将牛奶箱做成了漂亮的大冰箱和洗衣机,将饼干盒做成了煤气灶,还在中间放置了一只锅,孩子们也开动了脑筋,将一些包装盒打开一面变成娃娃的小床,还将八宝粥勺子、肯德基杯子、冷饮罐子、酸奶杯子都一并收集了过来。一下子“娃娃家”的材料丰富多样,孩子们看到这么多材料也欢呼雀跃。
经验二:季节的变换
季节的变化是幼儿最能深刻体会到的,教师也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增添游戏材料,丰富娃娃家游戏内容。天气渐渐变冷,幼儿的脸上、手上都擦上了护肤品,每天上幼儿园总能闻到香香的味道。“你怎么这么香呀?”“妈妈给我擦了香粉。”对了,娃娃家的娃娃也应该擦香粉了。于是,我们通过家校互动平台,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香粉瓶带到幼儿园来,增添进娃娃家。由于材料与季节相符,又是幼儿自己收集的,因此,他们非常喜欢使用,对娃娃照顾得更仔细了。冬天到了,多姿多彩的帽子、围巾、手套把幼儿打扮的惹人喜爱,娃娃家也需要它们。于是,我们就组织幼儿收集了各种帽子、围巾、手套,放在娃娃家里,娃娃家的爸爸、妈妈都乐坏了。
经验三:偶发的事件 一次游戏中,我发现有个幼儿掏出自己的手帕盖在娃娃的身上当被子。我想娃娃家需要提供新材料——一条小被子,那么我是提供一条逼真的被子,还是一个替代物呢?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决定提供替代物——小毛巾。娃娃家游戏了,我搬出娃娃家材料,挂上妈妈标记,将材料一一陈列出来,当拿到小毛巾时,我问:“这是什么?”“娃娃家多了一条小毛巾,小毛巾有什么用?”幼儿各抒己见:“可以当小被子,可以洗脸,可以擦鼻涕,可以擦桌子,可以洗碗,可以给娃娃洗澡„„”幼儿的生活经验非常丰富,讲出了许多小毛巾的不同用处。游戏开始了,幼儿用这块小毛巾做着各种事。都说材料是诱发游戏兴趣和游戏内容的源泉,孩子的游戏反映着现实的生活,教师要捕捉孩子间的偶发事件,通过提供各种材料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第二:材料的提供保障孩子的平行游戏。
3岁儿童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喜欢模仿妈妈打电话的样子、烧饭的动作等,还喜欢学同伴的样。游戏时喜欢与同伴担任同样的角色,因此在游戏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对此,他们感到很满足,并未感到不合理。
小班幼儿的玩具和同伴的游戏活动能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具材料,处于平行游戏阶段,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足够数量的游戏材料,为避免争抢,在特定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减少一些,而同类材料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第三:材料的提供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
3岁儿童的一个显著进步,就是逐渐摆脱自我中心,学习着按指令行动。在成人的指导下,他们形成了许多日常生活、游戏和学习活动时所必需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会自己勺子进餐,会自己穿衣裤、会解会扣较容易操作的扣子,会穿不用系鞋带的鞋子,会自己洗手等。为培养幼儿独立用小勺吃饭的能力,我们就在娃娃家投放了一些大嘴娃娃,让幼儿通过喂娃娃吃饭这一动作,强化幼儿自身能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幼儿这一能力进步显著,所以,我就把难度提高,把大嘴娃娃改成小嘴娃娃和各种动物娃娃嘴,让幼儿在游戏时采用竞赛的形式,比比哪位“妈妈”或“爸爸”喂娃娃吃饭时动作又快,吃得又干净。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儿童的智慧来自于动作,应安排具体的材料让幼儿去动手操作,让儿童在主动的活动中去建构知识。在娃娃家游戏中,教师只有为幼儿创造一个富于动态的物质环境,“活”的环境,才能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第四:材料的提供能增强孩子的动作协调性。
3岁儿童手部小肌肉发展相对较迟,但双手协调技能有了较大发展,他们会折纸,会用蜡笔画画,也会使用剪刀有控制地沿线剪直条,动作逐步精细化了。为了丰富“娃娃家”的游戏内容,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制作面条的半成品——画有直线条的白纸,想让有兴趣的幼儿来制作面条。刚开始,因为小班的孩子接触剪刀比较的少,所以剪直线的水平还是比较低,但大家兴趣都很高。可没过多久,乐乐提出:“老师,我不想剪了。”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呀?”他说:“一直这样剪不好玩。”我看着他剪好的面条,发现他剪得特别的好,每根面条都剪得很直,看来我疏忽了幼儿在能力上的差别,将所有幼儿的能力都置于同一水平线,能力强的幼儿当然会产生不满情绪,并影响继续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后来我又增设了画好圆形的荷包蛋半成品材料,让能力强一点的湉湉自己剪圆形,还增设了没有画任何形状的黄色纸,让能力更强的贝贝自己画小一点的圆,并将其剪下来给能力差一点的子晗当成蛋黄,与先前剪下的大圆形合成荷包蛋。通过将投放的材料进行“细化”,体现出材料的 “层次性”,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活动需要,使幼儿在选择材料,操作摆弄时,能够按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这样孩子就玩出了快乐,获得了经验。
第五:材料的提供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情感发展。
3岁儿童是语音发展的飞跃期,他们基本掌握本地区语言的全部语音,但在实际说话时发音还不够准确。同时他们的词汇量增加也很快,尤其是实词增长更为迅速。儿童已能用简单的言语与成人、同伴交往,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与需要,还叙述生活中的事,只是在独白时很不流畅,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小班初期幼儿已有玩角色游戏的愿望,他们对游戏角色并不感兴趣,往往把注意力停留在对游戏材料不断重复的操作上,为了使游戏材料适合角色游戏的开展,我们为他们提供了小碗、小勺、炉子、娃娃这些形象逼真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品种不是很多,但在数量上我们投放比较多。孩子们通过对材料的不断操作摆弄,感知自己在游戏活动中的角色,他们在游戏活动中模仿角色的一些比较典型的行为、语言。
同时,我们在游戏材料提供时也采取了开放式的游戏材料提供方式,虽然会使幼儿在选择游戏材料的时候花费一定的时间,但他们在选择材料的同时和同伴进行了语言、身体、动作等方面的交往。自主选择游戏活动材料能够让幼儿主动学习,这也体现了新《纲要》的“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活动的时间”的精神。另外,在选择游戏材料的同时难免会与同伴发生争执,幼儿也可以在其中学习到与人交往的方法,社会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以上一些观点只是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共勉。鲁迅先生有句格言“游戏是儿童的正当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任何材料只要被幼儿用来游戏,便成为了玩具,幼儿在与玩具材料的互动中可以认识周围世界,它是幼儿生活中的亲密伴侣,是幼儿的教科书,也是游戏的物质支持,它与游戏共存,是幼儿游戏的工具。让我们一起关注游戏材料的投放,让其为幼儿获得知识,形成概念,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第三篇:教学因精细化管理而精彩
教学因精细化管理而精彩
——邯山区育德路小学精细化管理汇报材料
课堂抓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扎实提高的有效方法。今年,我们紧紧围绕文教体局“迎评估、抓建设、重管理、促教学、上质量”的创新工作思路,以《邯山区中小学管理细则》为规范,制定了《育德路小学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实施“向细节要成绩、向常规要起色、向特色要发展”的工作方法,向管理要质量。做到盯细节,抓落实,出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奠定了基础。
1、及时传达会议精神,作好宣传动员工作
主要开了三个会:一是育德路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动员大,会上由李校长传达了邯山区文教体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意见》会议精神,宣读了育德路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方案,二是召开了全体学生家长会。结合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各班对学生期末考试情况进行了认真分析,并针对育德路小学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和今后各班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采取的措施和做法,作了详细的讲解,让家长与学校联手,共同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全体学生会。利用升国旗的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同时各班利用周一的班队会对学生前段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表彰,提出了精细的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学有目标,学有方向。通过层层召开会议,大家对精细化管理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深刻的认识,深切地感觉到落实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
2、成立组织机构,落实目标责任 为了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管理和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全体领导为组员的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工作,制订出学校的精细化目标管理措施,作了具体的分工:政教处负责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卫生、纪律精细化管理,由政教副校长、政教主任、各班主任及大队干部、七岗检查学生组成。教学常规的精细化管理由教导处负责,由业务校长、教导主任及各教研组长组成,总务处负责学校的安全工作及校园的绿化、美化精细化管理,此外,学校还实行领导干部轮流值日制度、领导干部包级部制度,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干。
3、对照先进找差距,制订管理细则
每个处室、每个人在明确自己的职责的基础上,认真对照邯山区文教体局精细化管理的先进经验找差距,分析不足存在的原因。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育德路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制度》、《育德路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育德路小学月考制度》、《实验小学精细化管理评价办法》及控制学生课堂、自习抬头率的措施。教师则制订了自己的教学精细化措施,学生确立了自己的学习目标,每个学科有目标,每个班级有目标,使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另外,结合会议精神,学校还对年终教职工的考核意见进行了修改,将教学成绩所占的比重加大,进一步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
4、认真搞好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学校为了教育教学的全面精细化管理,在制定精细化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在教学上狠抓了“三会三本”。三会即:一是心得交流会,组织全体教师观看了莱西市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会议录象,并联系教育教学实际写出心得体会,制定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通过组内角落,选优大会交流。便在落实上下功夫。二是教师教育教学精细化管理经验交流会,组织两年来考试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会,树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学习榜样。三是学生学习经验交流会。各级部推选优秀学生、跃进幅度大的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会后各班组织讨论,制定各学科学习目标。“三本”即学生随身学习笔记本、学生重难点记录本和学生错题记录本,并定时组织交流,强化学生学习意识,养成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5、强化学生管理,认真抓好落实
在学生教育管理上要求教师做到:备课、上课要严格执行实验小学教学精细化管理常规要求,实行校会宣誓制度,要求教师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的管理和教学工作。要求学生每个人都有座右铭,每天第一节课及跑操时间都要宣誓,各班建立满分专栏,张贴满分卷、学生照片和光荣花。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紧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开展活动,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接受熏陶和教育,如开展“我是啄木鸟医生”活动,让学生学习检查的方法,“班级小标兵”的评选、班级争章台的设立(包括纪律、卫生、学习等)使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在高年级级部举行学习方法交流会,在低年级级部举行“我最棒”的评议会,实现了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等等。经过近一个月的教育训练。学生变了,爱学习的多了,不写作业的少了;讲文明守规范的多了,违规违纪的少了;能管住自己的多了,告状的少了,家长也露出欣喜的面孔。
6、抓好评比检查,及时反馈信息
作为一所规模较大的学校,为了让精细化管理高质有效,不留有“死角”,真正让全体教职工、全体学生动起来,学校认真抓好检查评比这一关,实行“问责制”。学校精细化管理领导小组对各个处室、各个负责人的工作目标,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检查方式,细致的对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进行评分,并打印出书面材料进行通报,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对存在问题的部门或个人采用复查的形式,确保问题彻底得到解决。各个处室的检查成绩要求公开公正,一旦确定,就将记入教职工的年终联教计帐中。
加强常规督查,注重细节管理。
1、抓常规――在规范中求发展。
精细化管理首先体现的是规范化,而规范化带来的则是高效率。上学期,我们重新修订了《育德路小学教师常规教学考核细则》、制定了《育德路小学教学管理精细化方案》、《教师一日常规细则》,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我们做到“认真、公正、公平、严肃”。教导处人员采取定时不定时的方式进行巡堂,并做好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记载工作,第二天,将检查结果汇总,公布到黑板上。如发现问题,不论是谁,都将严肃算处理。这样一来,老师们己形成了侯课的好习惯,杜绝了无故占用、挪用其他课程的盲目性、随意性等不良现象。
2、强化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
一是强化常规管理。每学期开学后,我校都要求教师要重温各科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的教学说明,认真钻研教材,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备课,集思广益,各抒己见,研教研学。二是强化监督检查。每天有专人对教师晨读、课堂教学常规进行督查,检查情况每周一公布。我们还把常规管理工作作为考评教师的主要指标。为保证各教学环节真正落实到位,依据我校《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考核方案》,我们对教学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加强指导,确定监控、检测和评价项目。(1)对教学质量进行严密监控。
我们要求教师使用好我区单元卷,每个月末,我们都将进行“月末质量抽测”,每单元检测后都要认真登统、认真进行试卷分析,找出试卷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避免在今后的考试中出现同样的问题。资料整理后,将试卷和试卷分析交到教导处,待检查后再返回到教师手中,以备教师在期末考试前带领学生复习时再用。期末考试前,我们都要进行“献计献策”校本教研活动,教师在交流中找出复习的好方法,相互交流,年轻教师受益匪浅。我们还有针对性的对四、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进行多次模拟考试,让学生在做题中加快做题的速度,学会审题的方法。这项活动的开展,真实地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改进教法和学生改进学法提供了依据,促进了我校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由于我们加大了质量检测的力度,所以期末在邯郸市六年级质量监测中,我校语文、英语成绩均名列前茅,数学成绩也比以前有了较大提高。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抓好“毕业班工作” A、提高认识,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管理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我校将通过今年毕业考试的情况分析,更全面更深入地看清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把毕业班工作列入学校管理工作重要议事日程。
B、强化过程性的管理和指导 一是强调一个“早”字。在六年级第一学期将分别召开毕业班老师、毕业班学生、毕业班家长三个会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和指导,真正做到抓两头促中间。二是突出一个“深”字。学校领导将深入教学第一线,做好检查、指导、落实、反馈工作;三是体现一个“调”字。要通过定期或定期的质量监控、单元检测汇报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情况(拟定期中对毕业班进行语、数、英质量普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除毕业班外,关于薄弱年级的教学工作,班主任将通过家校通联系各班学生的实际,平时学习情况,有计划召开家长会,做好家长工作,争取学生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分析薄弱年级和学科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措施,力争使本学期薄弱年级成绩有明显提高。本学期,还将举行教学开放日,老师与家长、学生共同融入同一个课堂中,交流经验、情况等。
(2)坚持检查作业制度
强调四点:一是留作业要精心设计,要符合时间要求;二是作业等级不要过多;三是要有自主作业;四是只要留作业,教师就要批。
我们每学期进行一次全校学生作业展览,目的是让教师通过看,看他人批改作业的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看,看别人写作业的认真和规范。本学期,我们将在学期末进行“我最满意的作业设计”,看哪位教师在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中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认真抓好课后辅导
在教学过程中,总会有几个学生因为在学习上有困难而跟不上其他同学。我们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成绩,每学期转化2—3名学困生,并把学困生名单报到教导处。学期末,我们将根据教师上学期提供的学生名单,对照本学期转化学困生情况,在教师考核中给予加分。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精细化管理看上去很繁琐,对老师和学生要求得更高、更严,但从长远看却节省下师生的时间。因为管理上的精细化,增强了师生的责任意识,无形中促成其良好习惯的养成。而一旦所有的日常管理都成为自主习惯,自然就减少了非制度化管理所必需的人为监控,这无疑从根本上节约了学校的资源。因此,我们本学期将继续把“精细化管理”贯穿教学教研活动中,争取把平淡的工作做得实实在在,以创造出更加辉煌和灿烂的明天。
第四篇:作文教学,因规范而精彩
作文教学,因规范而精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潜心研究。然而,不少教师仍然怕教作文,学生依旧怕写作文。近日,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贾志敏老师执教的“感动”作文指导与讲评课,让我茅塞顿开,深深体会到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教学生写规范的作文!
一、语言规范
【片段―】
(上课伊始,贾老师先在黑板上板书了一句名言:文章不厌百回改。接着又写下一句话:“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妈妈扯下两条腿,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
师:“文章不厌百回改”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文章写好后要不断修改。
师:是的,文章是写出来的,但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黑板上这句话至少有五个地方有毛病,找找看。
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这句话中的“搬”字应改为“端”。
师:对,“搬”是指将重物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老鸭汤不重,体积也不大,所以只要用“端”。
生:应该是“妈妈扯下鸭子的两条腿”。
师:再简单点。
生:妈妈扯下两条鸭腿。
师:对了,不然的话,多恐怖呀!第一句话还漏了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我最喜欢“喝”的老鸭汤端上来了。
师:对了,不然的话,别人会以为你喜欢老鸭汤的浓度、老鸭汤的颜色、老鸭汤的香味。一般来说,我们喜欢老鸭汤的滋味,所以加上“喝”字意思就明白了。
师:这段话中还有两个不太明显的错误,“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按中国的传统,应该是尊老爱幼,先尊老,后爱幼。怎么改好?
生:要把“奶奶”和“我”对换一下。(教师画上修改符号)
师:一句话中,一连用了两个“放”字,说明他词汇贫乏,我把第一个“放”字换一换,就可以体现出晚辈尊敬长辈,长辈更体贴晚辈。(教师边说边用手比画“把菜按进碗里”的动作)“妈妈你吃!”“不,小孩吃!”“不不,你一定要吃!”
生:“按”字。
师:对,“按”在奶奶的碗里,就是“你一定要吃!”这个“按”字能体现出家庭的和谐气氛。
接着,贾老师请一个同学读修改前的句子。
生:我最喜欢的老鸭汤搬上来了。(师接:他不用扛才算好呢!)
生:妈妈扯下两条腿。(师接:多恐怖呀!)
生:一条放在我的碗里,另一条放在奶奶的碗里。(师接:多没规矩呀!先照顾小的,不关心老的。)
师:下面我再请一个同学读修改后的句子。(生读修改好的句子)
师:这样一改,句子意思就表达清楚了。
【赏析】在不足四十个字的句子里,贾老师指导学生先后修改了五处不当用词。将“放”字改成“按”字的教学,贾老师充分运用不同角色的语言及动作,引导学生推敲词语的规范用法,不仅表达得准确,还悄悄地进行“学作文即学做人”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贾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使学生在笑声中接受作文指导。
二、行文规范
【片段二】
(仍然是针对上面那段话的教学)
师:这段话中还有一个标点符号用错了,有谁发现了?
生:“我最喜欢喝的老鸭汤端上来了”后面应该是句号。
师:对了,前面讲的是“我”,后面讲的是别的意思,所以要用句号,这一句话变成两句话了。
【赏析】贾老师不仅向我们展示作文教学的方法,更可贵的是展示了一丝不苟的精神。大到文章的格式,小到标点符号的用法,贾老师一点不疏忽。诸如“文章的标题该怎么写”,语文教师都会留意写在作文本首行居中。而贾老师则细致地指导“行”与“格”:即标题占三行,第一行空行,第二行写标题,第三行空行;一个字的标题居中,两个字的标题中间要空一格,三个字以上的标题看情况写在格子中间。贾老师为教师做有关作文教学的专题报告,他问在场的教师:“标点符号怎么写?”老师们几乎异口同声:“一般情况下标点符号占一格。”贾老师则将一个方格分成四个小格,然后给我们讲解:“逗号、句号、冒号占左下格,引号在右上格……”贾老师严谨治学,严谨施教,以身垂范,让我们每位听课教师寻味,让我们感悟到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
三、评价规范
【片段三】
(贾老师让学生读自己的习作《感动》)
生:……在本子中发现了这张钱。
师:有叫“这张钱”的吗?应该是这张“一百元大钞”!
生:……虽然她的衣装朴素。
师:没有“衣装朴素”,只有“衣着朴素”。
生:虽然她的衣着朴素,但她的灵魂是干净的。
师:好!“她的灵魂是干净的”。这句话写得好,为他鼓掌!
接着,贾老师对这位学生的习作进行综合评判。
师:文章写好了,老师要给他个评判。一般老师把学生的作文分成“上”“中”“下”三等。这篇文章,事情的来龙去脉交待清楚,感动的事就是阿姨不平凡的举动。文章的主次也比较分明,前半段“丢钱”的事交待得清楚,而文章的主要部分写得比较具体。我看了一下他的文章,主要部分占了文章的五个自然段,用的词语还很丰富,比如说歇后语“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用上这样的语言很生动,语句也比较流畅。但是,这篇文章只能得“中”。他整个文章交待得不够细致,主体部分写得不够形象、生动。因此,尽管前面有“这个阿姨让我懂得诚实是最珍贵的”,但是文章的后面没有交待清楚,“真感”不够,所以这篇文章能得个“中上”。
【赏析】这堂课,贾老师始终是一位“语言医生”,准确地诊断学生的语言,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习作,既肯定了学生的优点,又诚恳指出不足之处,使学生欣然接受。我们除了叹服贾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敏捷的思维,更敬佩贾老师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因为在这客观公正的评价中饱含着一位老教师对学生深深的爱意和责任!(作者单位:吉安市教研室)
□责任编辑 徐慧林
E-mail:Xuhuilin12@Tom.com
第五篇:古诗词教学因多媒体而精彩
古诗词教学因多媒体而精彩
【摘 要】随着计算机走进课堂,为深化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不但改变了古诗词教学一味串讲串读的枯燥,而且有利于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意,表达诗情,使古诗教学恢复了原本应有的“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美,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功能;古诗教学;感受意境;激发情感;诗情画意
在中国古代蔚为大观的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诗歌是一枝引人注目的奇葩。她字字珠玑,句句意浓,情亦美境亦美。曾令多少文人雅士“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直至今天,她依然给每一位亲近她的人以心情的愉悦,灵魂的飞舞。
对于中学生来说古诗那丰富的内涵,瑰丽的语言,有助于培养美的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但事实上由于古诗语言的凝练,古今词义的差异等特点,致使古诗教学陷入了一味串讲串读的境地。枯燥乏味的讲解,使古诗理解浮于表面,古诗教学失去了原本应有的“余音袅袅,绕梁不绝”之美。
随着计算机走进课堂辅助教学,为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能力,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极大地改善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信息交流,而且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融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于一体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传递、变动、再现等功能,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诗境,领悟诗意,表达诗情,从而使古诗词课堂教学诗意浓浓,画意浓浓,情意浓浓。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而且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美,并能让学生较直观的体会古诗的情感美以及语言美,很大程度地提高古诗教学效果。解题导入――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古诗的题目简洁凝练,概括了全诗的内容,破题方能入情入境。如果在教学一开始能有一个新颖别致的解题过程,那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登岳阳楼》时,我借助录像创设情境。那高大巍峨的岳阳楼,杜甫站在楼上,远眺长江,那憔悴的身影,那凄婉的音乐,让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情怀,无不撼人心魄。这段录像生动的情景再现,让学生视听结合,整体感知,不仅诗题不解自破,还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理解诗意――能探风雅无穷意,字字句句总关情。
在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时,很多抽象的知识很难用语言来描述,且这些知识又经常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障碍。把这些抽象知识通过电教媒体的模拟功能加以展示,能使其具体化、形象化,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理解古诗时,最忌学生就字论字,而不能真正理解体会诗词的含意。利用电教媒体,就能让学生融入诗的美妙意境之中。
如古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中的“坼”字、“浮”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始终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的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坼”字是什么意思?洞庭湖是如何把吴楚之地分开的呢?乾坤是如何浮在洞庭湖上的呢?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成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录像将古诗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动态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体会到“坼”字、“浮”字的妙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既是写实,有寓想象,一“坼”一“浮”描绘出洞庭湖无比壮阔而又生动的景象。利用多媒体帮助学习古诗“能探风雅无穷意 ”,因为“古诗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总关情”!拓展阅读――始知所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从阅读、理解到巩固、延伸,都应当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过程。如在学生学完了《十五夜望月》之后,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提供几首表达思乡的作品,一方面巩固学法,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迁移,培养他们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多读古诗词,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由此教师可以挑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马致远的《秋思》,配上和古诗内容相应的画面做成课件。学生可以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诗,自由组合学习伙伴,进行迁移自学,让学生自由争鸣、畅所欲言,形成“不及林间自在啼”的课堂学习气氛。
4教学总结――言虽尽而意无穷。
在优质的课堂教学中,“总结”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俗话说得好:“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压轴”对于整体优化的作用不可低估。如在一节课接近尾声时,学生已有倦意,这时教师适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高山流水》古筝曲,学生随着乐曲声进入诗境,摇头晃脑地低吟:“几处早莺争暖树……”在古曲旋律与情绪的烘托渲染之下,便能声声震撼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情绪依然高涨。一曲虽终,学生却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从而优化“总结”环节。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朵绽放的花蕾,那么现代媒体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让我们的课堂充满诗情画意,为学生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的潜能得以更好地开发,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满足,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对产生学习的内驱力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多媒体的运用无疑给古诗教学改革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从而使古诗词的教学因有了多媒体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