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参与式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林羽翔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提出与实施,如何体现师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参与式教学逐渐受到重视。如何结合课改的背景与要求,通过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对学生学习高中地理进行引导,是该文重点探究的内容。[关键词] 新课改 学生心理 参与式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称为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并辅以教师、家庭和社区等各种媒介的共同协作,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从而利用各种媒介实现自我知识掌握的过程,以达到各方信息的交流和反馈,使学习主体能深刻领会并掌握所学知识。它起源于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参与式并不是一种教学法,而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国外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时,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1]。而在我国,参与式教学法仍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只发展了短短的一二十年,我国明确提出参与式教学法的是清华大学的过增元教授。他认为,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法不同,参与式教学更注重主体参与性,核心在于一个“问”字。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今天,随着新课改的提出,高中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参与式教学法除在关注较多的高校领域之外,越来越受到高中教学的重视。所以,如何根据学生心理,实施参与式教学法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地理课堂参与式教学法的心理学基础 1.1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而地理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情境的设计,要触及学生的知识“最近发展区”,这样才能真正把学生推至主体地位参与学习,正如一个问题情境的提出。情境设计中所提出的问题太简单,不能启迪思维,难以提出值得探索的问题,不会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出的问题太难,超越学生的认知水平,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和对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会再要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比如在教授工业区位选择的时候,提出的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举例中,如果运用到的是身边的工厂实例,则学生就比较容易接受,浅显易懂,并且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在家长的帮助下,参观家长或是其他家庭成员的工作地址,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学生就会因为自身的参与和家庭的帮助而对该知识印象深刻,从而达到了牢记知识的理想效果。1.2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某一活动对于调动某一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内部潜力的强度,取决于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的大小——效价与他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判断能导致该结果的概率——期望值。而怎样使激发力量达到最好值呢?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受到外界环境支配。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则来自当事者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学习活动本身,或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2]。因此,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相互配合的情况下,才能使主体参与更为主动。正如在讲述到5种地貌形态时,该知识在初中阶段曾经学过,高一的学生对此有初步印象,但只了解表面和概念,并不识得其中深层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激励学生主动观察周边的环境,让学生不再只通过课堂上的图片来了解知识,而是参与其中。告诉学生,发现最多身边地貌的同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进行外在激励。从而刺激学生从内心增强对地貌知识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进入学习状态。2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如何根据学生心理实施参与式教学 2.1 从教材内容来看
2.1.1 以自然地理学角度来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主要是从自然地理学的角度对教材进行编写。新课改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以自然地理的观点来看,很多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法身临其境,如何激励学生,使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法,改良启发式教学法,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就显得尤为关键。正如:在教内外力作用的时候,因为知识比较枯燥无味,故在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过程中可采用自然风光图片来抓住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学生无法身临其境,但是通过图片的观察也对接下来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理解和兴趣,并且上课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参与到实验的过程中,来体会知识的生动性,那么这种参与式方法就算成功。2.1.2 以人文地理学角度来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要是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对教材进行编写,新课改要求学生从身边地理知识入手,培养地理观,故人文地理的部分,风光图片自然少,大多是大量的文字信息。因此,在对人文地理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需要运用具体的案例进行导入,而这些案例最好是当地的乡土案例,这样让学生明白其实学习地理不仅是书本中学习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乡土案例更能让学生明白:地理源于生活。课堂教学中,比如在讲授交通运输时,可以让学生事先做好功课,分成几个小组,把身边的乡土案例通过ppt等形式,展示给老师和其他同学,这就做到了参与式教学。把消化的信息又通过自身的理解,辅以其他教学手段,展示给其他同学,让学生教授学生,这样学到的知识才是同龄人真正能够消化理解的。
2.2 从教学内容来看 2.2.1 教师如何应用
教师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教师的引导和从旁协助,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会知识的关键和助力。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来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所要掌握的问题情境当中,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从而消化所学知识,再进行反馈。例如在学习晨昏线知识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问题的引导,引入到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思考一天的昼夜变化情况,太阳的东升西落,通过观察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入到晨昏线的知识中去,让知识更为灵活、鲜明。2.2.2 学生如何应对
学生是参与式教学法的主体。学生通过参与到教学过程当中来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在消化知识的基础上能把知识以各种方式呈现给他人,让学生教授学生,站在同龄人的立场,更能理解同龄人的心理,从而真正理解知识的涵义。比如课堂中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模拟不同的角色,各抒己见,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合作精神,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合作性。新课改要求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学习,而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讨论就显得必不可少。高中学生处于自我矛盾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的引导需要不断加强学生学习的信心。2.2.3 家庭和社区的配合与关注
家庭和社区虽是参与式教学法的配角,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他们为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家庭和社区的关注能让学生的学习更没有负担,给学生更多的自信,同时社区的宣传作用也能使参与式教学法受到更广泛的关注,有利于各方的发展。如在讲解到地貌知识的时候,家长可以在课余时间或周末带学生去野外实地考察,增加学生的感官印象,使知识更为生动形象。而社区则可以在不同的节假日,推出针对学生参与的主题活动,例如组织登山踏青的活动,组织观测流星雨等,让学生在各方的帮助下更能突显其主体地位,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反馈。3 参与式教学法对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意义
3.1 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全面发展,突显教育的整体性功能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且复杂的成长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知不觉但却极其深远。通过参与式教学法中的情境创设,让学生有真情实感的体验,使得教学活动也随之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这样的系统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认知水平,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新课改的要求。
3.2 地理教学不但在理念且在教学行为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协助性 传统教学往往过分强调教师对教学的掌控和学生的被动,忽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随着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主体性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一方面,在思想上,重视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机会,将教学真正作为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惟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辅导下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学习的乐趣。
3.3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缩短师生、生生、家长和学生、社区和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大都是以灌输式的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具有“距离感”,不利于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就地理学科而言,学生往往认为概念知识枯燥无味,难理解只能死记硬背。实际上,如果把概念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们通过生活中的现象或是亲身经历,那么这些概念就不再枯燥无味了,这就要靠师生、生生、家长和学生、社区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总之,教师应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从而设计不同的方案实施参与式教学,将课堂还给学生,完成学生教授学生的教学任务,而教师只是起到从旁辅助的作用,再得到家庭和社区的重视,那么,这样的地理教学就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也能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依据学生的心理实施参与式教学,不仅是地理学科,而是每个学科都应该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娄祖安.参与式教学法的涵义及特征[J].科技信息,2009,(25):13.[2] Victor H.Vroom.Work and Motivation [M].Canada,1964.[3] 莫税英.论“参与式”教学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2):170-172.[4] 过增元.倡导参与式教学法,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2(,6).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在不断更新,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让学生成为认识活动的主体,如何给学生留有充分活动的余地,如何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的空间积极参与课堂,给学生一点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是这样实践和思考的:
一、在探索中参与
在数学课堂上,我尽量做到能让学生动手的地方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能让学生动脑筋的地方就启发学生自行思考并得到结果。我提倡学生大胆走向讲台,提倡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学生思维的火花。如在讲<<圆的面积>>这一课时,我创设了“喷水头转动一周浇灌农田”的情境,帮助学生从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圆面积的含义,同时也吸引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我让学生通过自己亲手在2个大小不同的圆里涂出它们的面积,我给学生提供研究材料,让他们看得见,触得着。引领学生在这过程中感知,体验圆面积的含义。通过分一分、剪一剪、想一想、议一议来认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现圆的面积与拼成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圆的周长、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的关系,并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既充分利用教材,又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二、在交流、争论中参与
我们的课堂教学惯用提问式教学,师问生答,这严重束缚着学生的思维,学生在一步一步的牵制中学习,失去自主学习的环境,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因而他们的交流能力是比较低的。如何培养学生善于表达和交流的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积极地参与去探索,去尝试。如在教学求最大公约数时,我板书:8和15的最大公约数是?第一组:9和14的最大公约数是?7和21的最大公约数是?第二组:4和28的最大公约数?我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要他们回答发现了什么规律。(此问属创新性问题,给出学生探讨的空间,让学生开阔视野,认真观察,大胆想象规律的可能性。)
生1:我发现第一组中,它们第一个数都是10以内的数,第二个数都比10大,所以这种情况下的两个数最大公约数是1.教师随机改动题目,如果我把它改为第一个数是6,第二个数20,你看结论是否可修改?
生1点点头,表示有待研究。
生2:6和20的最大公约数是2,因此生1的结论不正确。我发现第二组中每两个数都是互质数,因此互质的两个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生答:赞成。
生3:我计算了一下,8+15=23 9+14=23
结果是奇数,所以两个数相加的和是奇数的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生答:不一定。
就这个问题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第一组代表发言:我们组举了另外两个例子 10+11=21 15+14=29
它们的和为奇数,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两个数的和为奇数时,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第三小组代表发言:我们分析了奇数21,除了21=10+11外,还有21=3+18这种情况,但3和18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不是1.所以第一组的结论是错的。
第四组代表发言:我们组发现两个数相加的和是质数,那么两数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我们组举出若干例子证明准确无误。
第二组代表发言:我们认为以上几组讨论的例子如10和11、15和14、3和18每组数最大公约数是不是1,关键要看两个数的关系是否互质。这样思考要比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结论准确,容易判断。
显然,各组同学的研究成果和发言都很精彩,同学们的发言言之有理,不断深化,结论经得起科学检验。
这时,我会继续提问学生谈谈第二组题目发现了什么规律。
第一种意见:我们用短除法求得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发现最大公约数与其中一个较小数相同,而较大数又是较小数的倍数,因此我认为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第二种意见: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
这是一节学习、探究气氛十分的数学课。师生、生生在平等交流、争论中充分构建知识网络,学习群体在交流、表演的同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不同的发展。可见别开生面的教学使每位学生都产生了共鸣——学习数学很快乐。
三、书面交流,与学生的心灵握手,让学生全面展示自我。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句名训说明了学生信赖、尊重自己的师长,才能乐意接受他的言传身教。因此,本学期,我更注重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来提高学生对学数学的兴趣。做学生喜欢信赖的老师,就是最好的老师。开学第一周开始,我让学生每周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成败、或学习方法、或自我评价、或所见所闻所历所感以及心里话等题材的周记,我通过批阅周记,与学生进行零距离的书面沟通。每次批阅周记,就如同和学生进行心灵握手,这成了我教学中的一大亮点,也成为同学们展示自己个性、见解、内心活动及思想动态的平台。
在周记中有些会说他们升上六年级后的压力„„;还有些写他对学习的困惑或感悟,也还有些让我分享他的快乐。如在节日时,有些同学会在最后写着:“老师,节日快乐,工作顺利”。每次面对学生充满天真灵气的周记,每次都能惊喜地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点滴创新,我同时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开导、解释、祝贺或建议的话,每次都能和他们共享进步和学习的乐趣。师生的教学相长,为学生的终生学习营造了发展的空间。
教学实践中让我认识到:课堂交流即参与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以创造机会让学生自主学习,展示个性和思维能力,同学们在相互讨论、分析交流,在交流中反思,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最后形成一个共识,进一步归纳、验证,形成数学结论。因此,教师讲授和个人自主学习相比,突出课堂合作学习与学生交流、争论过程,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运用知识的兴趣。而书面交流,则为营造良好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搭建了平台,并对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求知、表现、满足、成功、乐趣、兴奋等民主心向达到了教学的最佳境界。
第三篇: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参与式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作文教学的一般过程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评改,到下一次作文时再进行范文选读,作文总结。这种方式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太低,作文批改的周期较长,一篇作文的写作及评改要历经两周时间。对作文进行总结评价时学生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很难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热情。二是作文教学程式化。“老师教、学生学”成了作文教学“永恒的旋律”,学生缺乏新鲜感,没有主动学习、探究的机会,学生的主动学习写作的能力受到遏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被动的写作。三是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的机会少,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孩子应有的灵性和神采老师的金典批语扼杀了。许多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老师一宣布写作文,底下愁眉苦脸之状便时有所见,哀叹牢骚之声时有所闻。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写作兴趣、鼓励命题题材多样化,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 学生快速自改作文、分组评改交流习作,师生总结点评,学生二度作文”的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命题、题材多样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为此,在作文课前由各小组命题,课堂上分别把各组的命题写到黑板上,然后由全班同学选择一个最喜欢的题目来写。哪一个题目喜欢的人多就确定哪一个(也可以选择两个题目进行比较作文教学)。然后选择学生代表来陈述自己喜欢这个题目的原因、自己的写作思路等。学生对题目进行初步的分析后,由教师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指导。当然学生命题不能随意为之,因为每册教材中都有明确的作文训练重点,这就需要教师对命题有所规划,稍加限制。如对话题作文的训练,可由教师设定话题,然后由各组根据话题去写提示语等内容。即使是训练命题作文,也多采用半命题的方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想象力。学生自主命题就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被动应题为主动命题,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作文题目的课堂生成。
二、鼓励学生放胆作文,书写真情实感命题、解题后立即进入写作状态,一般要求在四十分钟内成文。《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习作中“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同时,“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情动而辞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要引导学生从最真的心灵体验出发,给表达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们的写作训练就是要让学生在体验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下来。与此同时教师写“下水文”。教师的“下水文”力求贴近学生实际,可回忆自己的学习生活,内容贴近学生,以便于学生理解、评价。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教师巡视写作的做法,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师生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与学生一起体验写作的难点和重点,更有利于指导作文教学,也便于提高教师自身写作水平。
三、自改作文、分组评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中和相互批改的过程提高写作能力,中学生已具有初步的自改作文能力。“文越改越精,玉越琢越美”。修改这一环节,一定要做到位。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先检查修改自己的作文,从字、词、标点到选材、立意、语言、结构等逐一进行自改,或同桌互相交换检查修改,或教师通过多媒体展台,修改典型性作文。然后教师再集中评改这样久而久之,学生自能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悟出一些作文之道然后在各组在组长的领导下共同评改,典型作文组内宣读,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剖析文章的优缺点,综合大家的意见写评语,写出尽量详细的眉批和总批,其他作文在组长的组织下交换评改。与此同时教师在每组中抽取一本进行浏览式批改,所抽取的作文应兼顾不同水平的作文。学生分组评改作文,把作文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朗读作文,自己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写作要领,成为学习的主体。朗读作文和学生评议能锻炼学生听、说、读的能力,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例文朗读、师生总结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
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通过合作这种形式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在合作中学生又发现的新问题,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学习。通过探究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进而主动搜集资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形成独立钻研的能力,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增强驾驭学科教材的能力,具有独特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可贵的创新意识,真正学会学习。教师把互评后的作文进行查阅、更正,掌握批改情况,肯定学生批改的成绩,鼓励学生批改的积极性。并挑选学生的典型作文(也允许学生毛遂自荐),由学生当堂朗读。教师引导全体学生对作文进行总结点评,找出优点或不足,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不要怕出现课堂争论,允许学生保留意见。教师因势利导形成本次作文的共同价值取向:哪样写是一篇好作文,哪样写不是一篇好作文。教师适时读自,己的“下水文”,由学生进行评议。“下水文”要有针对性和引导功能,要体现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学生对例文的总结点评将本次作文引向探究的领域,由对几篇具体文章的分析过程上升到摸索、感悟写作规律的过程,学生在生动鲜活的例文中领会到了写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了写作的水平。
五、学生深入探究、二度作文。这个过程是探究的尾声,是二次创作的过程。学生深刻把握本次作文的要领后反思自己的作文,充实自己的“胜笔”,修改或删掉自己的“败笔”,使每一篇作文让自己有所感悟、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得到组内成员的肯定,受到老师的表扬,感受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总之,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主体性和参与性是作文教学实践的创新之路,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千方百计诱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内因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主动地参与作文实践的全过程,在多姿多彩的作文实践中,身在其中,乐在其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
第四篇: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一、参与式教学方法
参与式教学是国际上普遍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强调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一起寻找、分析、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提高师生的批判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该方式力图使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人都投人到学习活动之中,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平等对话中产生新的思想和认识,丰富个人体验和经历,并产生新的结果与智慧,进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参与,指的是个体进人群体的状态,参与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种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使其在亲历亲为的认知行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奇妙、增加克服困难的自觉性和能力;为学生认识、修正自我的认知水平、能力结构提供了机会和平台。
参与式就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群体活动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里也包括个体活动,只要他是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即使不和同学互动也行,这也是参与式。
参与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师和学生都置于主体地位上,让师生双主体在教与学之间相互参与、相互激励、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和相互统一,充分发挥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主体的作用,使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法。它调动了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发扬了教学民主、学术自由、创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的、和谐的、愉快的、健康的学习氛围,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融合和统一。尤其强调和突出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乐趣,引导学生从被动学变为主动学,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探索与思考,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高校许多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 毕业扔笔记”的现状,营造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求知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提高。参与式教学法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正规的参与教学法,另一种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
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的特点是小讲课和分组活动相结合。每个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根据小讲课的内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实战练习,通过对练习结果进行互相评论,并由教学者或专家进行评论,使学习者更加深刻地掌握小讲课所学的内容,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正规的参与式教学法以学习者和内容为中心,鼓励学习者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积极参与,最终制定出项目的研究或实施方案。开始时,学习者配对互相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者经常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在每节小讲课后,进行分组活动,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可以采用编故事、绘画、戏剧小品表演、辩论赛,以及按教学者要求制定研究计划或实施计划等生动活泼、形象直观的形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加入参与式教学法的元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原理
参与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心理学的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关系的理论以及弗洛姆的期望理论。根据心理学的观点,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外在性需要所瞄准和指向的目标或诱激物是当事者本身无法控制,而被外界环境所支配的。与此相反,内在性需要的满足和激励动力则来自当事者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本身。当事者可从工作或学习活动本身,或者从完成任务时所呈现的某些因素而得到满足。内在激励与外在激励的关系是:(1)当外在激励强而内在激励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枯燥无味。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2)当外在激励弱而内在激励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3)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时,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并缺乏具有诱激力的报偿。(4)当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时,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激力的报偿。
参与式教学法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学生便能克服困难,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法中,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弗洛姆的期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是决策者,人们往往会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为方案中选择最有利的行为。但是,每个人在智力和认识备选方案的能力上是有限的,因此,只能在备选方案的有利性和自己认识能力的有限性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参与式教学法有利于学生自我设计,根据自己的兴趣拓宽知识面,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参与式教学法有的特点
1、开放式的教学内容。有一定开放度的教学内容是指在教学内容中,除了包含该学科已经有定论的内容,还要注意给学生介绍一些前人未能解决的或者教师正在研究中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
2、提问式的讲课。提问式的讲课是指在讲课中鼓励学生提问题,由其他学生作出回答,或由教师作出回答。
3、无标准答案的习题。无标准答案的习题是指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入一些解题方法和解题结论没有标准答案的习题,使学生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题方法,探讨新的解题方案。
4、论文形式的考试。论文形式的考试,题目可以由学生自己出,或者教师从自己的研究课题中抽取一些题目让学生做。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批改作业、辅导上机;出考题及答疑等。因特网的出现也使得参与式教学法得到更好的应用,利用因特网的互动功能,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用互动式课件在网上答题或者在网上完成自己的设计等。
四、参与式教学的过程
1、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参与,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已有发展水平,从他们的兴趣和意愿出发,这样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
2、调整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制。要改变单调的教学结构,创设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竞争、学生互问互答互评等。这种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创设,要与具体学科相结合。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新设计和调整为学生创造了参与的条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交流频繁,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中。
3、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与学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伴而随。学生参与教学,就是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利用各个环节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4、激发学生兴趣,注意分层参与。兴趣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要营造课堂气氛,诱导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激发其学习兴趣,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如精心设计新授课指导语,巧设问题、制造学习障碍、强化操作环节、创设情境、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发掘和运用人体无声语言等,都可以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同时。也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是教育对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目的。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创设恰当的方法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不漏掉任何一个学生。但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学习速度有快有慢,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顾到全体学生,分层对待,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在目标、方法、评价等方面体现出层次性,使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5、教师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一员,除了宏观上处于主导地位外,他和学生应是平等的。他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自由地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给学生以平等和认同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学生就会由衷地展现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积极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参与活动要切忌简单地作出“ 对”“ 错”“ 好”“ 坏” 的判断和评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过去的旧的相比,参与式教学法由于符合人类学习过程的心理学规律,因而更有利于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有创新精神,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人才。
五、参与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
目前,很多中小学教师对参与式教学的组织形式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解,他们以为,上课时把桌椅简单地拼凑在一起,让学生围坐一起就是参与式教学了。这种对参与式教学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为,把桌椅摆在一起仅仅只是课堂组织的一种形式,而参与式教学的课堂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课堂组织形式。
如果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采用阅读——指导形式;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就可以采用示范—— 参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在参与式教学之前, 首先必须清楚教学目标是什么。
2、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进行选择。
课堂组织形式总是相对于某种教学内容而存在的。不同的学科, 或相同学科的不同内容, 其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如: 这一节课的内容要求学生要在一起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 并通过讨论才能更好地获得学习, 那课堂上就需要把桌椅拼在一起, 以便学生们能更好地进行讨论和交流; 教学内容不需要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 学生转过身就可以满足学习的要求, 那课堂上就没有必要把桌椅拼在一起, 让学生转过身进行讨论就可以了。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智力水平和先前经验等来进行选择。
不同年龄、背景、智力、知识结构等的学生对课堂组织形式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适用于小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就不一定适用于中学、大学的课堂; 一个班的学生活泼, 另外一个班的学生不活泼, 这两个班的课堂组织形式就该不一样。
4、根据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选择。
教师在选择参与式教学课堂组织形式时要考虑自身的学识、能力、性格及身体等方面的条件, 尽量扬长避短地选择最能表现自己才华、施展自己聪明才智的课堂组织形式。
5、根据教学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
参与式教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选择合适的教学物质条件, 达到最佳的教学果。如果说选择超出了教学的物质条件, 往往就会增加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负担, 就会降低参与式教学原来的价值。
六、参与式教学方法应遵守的原则
1、平等参与,共同合作。让学生参与决策,而不是一切由教师说了算。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提供者,标准答案的发布者,而是协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帮助学生一起学习,共同提高。教师要促进学生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传统意义上的学生,也发生了角色变化。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学习内容和形式的主动创造者,也是教师的合作伙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参与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他们交流;既不能居高临下批评他们所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应包办代替,为学生提供现成答案。学生在学习中,不要把自己看成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积极发展的主体,一支有待点燃的火把。
2、尊重多元,形式多样。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水平是有差异的,要照顾不同起点水平的学生,特别是关照弱势儿童的状况。教师要意识到每个人的观点都非常重要,应想办法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不同观点都表达出来。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灵活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3、用已有经验,主动建构新的知识。
教师在教学时应重视学生的经验,关注他们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教师要明确知识不仅是自己已有经验的建构,而是学生已有经验的建构,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支撑下,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
4、重视过程,促成变化。
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要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在过程中体验,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充分体现知识的生成性。这样才能心领神会,促进发展。
5、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结合。
在真实的情境下开展活动,针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促使参与者进行具有问题意识的高层次的学习。另外,参与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时非常具体,有时又很抽象和复杂,对此,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想办法让其具体、直观。例如愿看录像、阅读案例等活动中,教师可先将参与者自己看到想到的向题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现点,然后结合有关理论,针对具体实例进行深人探讨。
七、参与式教学注意的问题
1、参与式教学以分组教学为主,在进行教学分组时首先应充分调查了解每个学生的实践情况,在分组时应采用随机化的方法,尽量使每组学生水平保持基本一致,避免每组都是学习较慢或学习较好的学生的情况。
2、参与式教学班级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0 人为宜,便于分组,人数过多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秩序及教学质量,教学课程宜选取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3、由于参与式教学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并且需要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分析,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和提出的问题进行精心设计,所提问题必须切实合理,具是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际意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创设敢问多问,互相合作争论、争辩的课堂氛围。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难有时间详细进行理论讲解,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和复习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4、参与式教学方法与传统讲授方法不同,不但需要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对学生行为进行适时的控制、监督,对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应能及时进行协调和引导,不要简单地否定,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须选定该组的发言人,防止学生发言时出现失控,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教学效果。
第五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教学法”
作者:彭云平高安市职教中心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重要特征。传统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强制学生接受地理知识,他们只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因而课堂气氛就显得十分平庸和沉闷,学生也不可能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已迫在眉睫,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究竟该怎样才能做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呢,我们在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采用问题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高中地理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实施“问题教学法”: 一 指导学生预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这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因为思维从问题开始,创造力从问题开始,问题也是深入学习的起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去发现问题。
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主要来源于下面几个方面:一是来源于教材内容而提出的问题。教材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已有的认识有差异,因此产生疑问。比如学习必修1第一章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的时候,部分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北半球1月份正是隆冬季节,地球应该距离太阳最远才对,怎么会过近日点呢?7月初正是盛夏,怎么会过远日点呢?”二是联系国际和国内的热点事件而提出的问题。三是联系当地环境的异常变化而提出的问题。20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我国江西省九江县发生了5·6级地震。正值上课时间,学生在教室中能体会到地震所带来的震动。教室内炸开锅了,部分学生纷纷跑出教室。课后学生就提出很多问题,如:“地震是怎么产生的”“地震发生时,为什么先感觉到上下颠簸,然后才是左右摇晃”“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等等诸多问题。二 预设课堂教学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设置的问题应具有思维性、层次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维。
1思维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上,让量多质差的“满堂问”几乎成为变相的“满堂灌”。以第一章“恒星日与太阳日”的教学为例。如果教师在展示一系列丰富的图片之后,只能提出下列这些问题“什么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其时间是多少”“太阳日是什么的周期”“太阳日的时间是多长”“这两者会有什么差别”等,这样的问题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引导学生真正地进行思考与体验,学生的回答也仅仅是固定的答案。反过来,如果教师先给出了太阳日与恒星日的概念差异,然后依次提出下列问题:“太阳日和恒星日的时间长短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如果地球只有自转而没有公转,那太阳日和恒星日两者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的设问能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积极思维。
2层次性
教师设置的问题应有梯度,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而且能使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如必修1第二单元“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教学中,可设置如下问题思维链:“北半球低压中心四周水平气流运动有什么规律?→低压中心四周的空气为什么会向中心辐合?→B处(近地面)气压为什么较低?→为什么低压中心气流会上升?(从地面受热情况分析)→低压控制下一般形成怎样的天气?”。3趣味性
例如:我在讲“洋流”一节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什么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航?”“2000年前希腊人狄奥弗拉塔,请船长把密封的玻璃瓶投进直布罗陀海峡,它将漂向何方?”“为什么哥伦布两次航行的时间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对这些饶有兴趣的问题,同学们都乐于思考、积极发表个人的看法。三 课堂上实施问题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师生积极互动,合作交流,讨论探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发现中,获取新知识,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具体实施的步骤如下:
(一)提出问题方式多样。
1.教师预设提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能搭建起一堂课的框架,使教学结构完整,教学环节紧凑,从而达到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以预设的问题作为一根主线,以问题引入,以问题归结,又以新的问题引入新的学习,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下面以“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教学为例。
设问开展活动。学习“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这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引入两个案例。两案例的学习是通过教师不断提出导学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地探究中分析案例,从而得出结论。案例1“美国的人口迁移”,精心设置两个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哪些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哪些因素导致了美国人口在本土范围内频繁迁移?”。案例2“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设置问题是:“新中国成立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剖析完两案例后,教师又及时设问,“从两案例中分别可以归纳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通过这一设问,及时把两案例和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起到归纳结题的作用。
设问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完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之后,教师又进一步设问:“近年来,我国有一些科技人员、工人、农民迁往东南沿海地区定居。这些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为什么?”,从而进入“人口迁移的意义”这一新内容的教学。
2.师生即兴提出
教学本身是动态的建构过程,课堂教学千变万化,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出现的所有情况。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教学内容,打破教学过程中的预先设定,从而使教学行为随着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灵活变化。这也是“问题教学法”最大的特色所在。例如:学习必修1“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教学中,不断有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中高纬海区的洋流流动情况与大洋环流模式图不完全一致,为什么?”对于学生的这些疑问,教师并不是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由学生自己来解答,学生定会积极发言,甚至出现争论,让学生在集思广益中解决疑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
养。
(二)解决问题方式多种。1.教师直接释疑。
有些诸如“什么是„„”这类问题,比较简单,教师尽可以用几分钟时间在课堂上直接予以回答;那些比较抽象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学生经过努力,自主得出结论的可能性仍然很小,或者收效慎微的问题,也适宜教师直接讲解。以 “地球的圈层结构”为例,教学中,“地震波的概念、横波和纵波的特征”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由教师借助生动地例子,直接进行讲解。
2.师生共同释疑。
有些诸如“为什么”“会怎么样”“怎么办”“假设„„,会„„”等类型的问题,这类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有些问题甚至没有统一的答案。如果仍然由教师直接释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了一个结论,他们对于这个结论没有直接的感受,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也体现不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把几个典型问题筛选、提炼出来,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活动,予以解决。
3.课外合作探究释疑。有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不宜在课堂上展开,鼓励学生作为一个课题立项,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较长时间的研究。这样的活动既有利于将课堂教学引向课外,树立“开放性”的课堂教学观念,又能更深层次地培养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四 总 结
“问题教学法”的运用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碰到不少的挑战。教师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教师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教师的知识面不仅要专,而且要广,教师要有新的教育观念和一定的理论功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势、新挑战。随着问题教学法的实施,实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