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学导式教学法的运用与思考
浅谈学导式教学法的运用与思考
(龙塘镇双胜联校:张在成)
一、参观学习
2012 年下半年,在王立印校长带领下参观并学习了三一学校《学导式教学法》之后,我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它是在素质教育的基本指导下,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进行大胆改革、创新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为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使教师的“教”不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的传授,而更多的是学习方法的探索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而是在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思维能力。我梦想着在使用这种教学法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大大提高,课堂上原有的那种讲台与教室、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消失了。学生通过自学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走到学生们中间,与他们一起讨论、共同寻求问题的答案。带着这种美好的构想,我开始了“学导式”的初步实践,可是现实并非想象。
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没有学生用的小黑板;
2、运用学导式教学要印刷大量的学导案,学校没有经费支付;
3、多媒体教室不够。
4、在实践过程中,我遇到了许许多多的困惑,有来自学生的,也有来自自身的。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能做到自觉预习。学生入校时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建立独立认真完成课后作业的习惯;
5、但对于课前自学,大部分学生仍不能做到。其次,学生不会自学,看书时走马观花,不知道该掌握哪些知识,分不清这节课的重点难点问题,不能
深入研究发现问题,因此,看似是学会了,提不出疑问,但自学检测效果却不好。第三个问题,“学导式”教学法的重要环节是“精讲答疑”,怎样才算是“精讲”呢?对于学生自学后能基本掌握的知识,敢不敢放手不讲或少讲、或者让学生讲呢?万一有一些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越落越大怎么办?在这种心态下,虽然学生自学了,课堂上自学检测了,但我还是像以前那样,一点不落地讲一遍,反而感觉浪费时间,有时正常教学进度都进行不完。
三、解决办法
我努力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办法,针对经费严重不足,采取从学校办公费里出一部分再到社会上赞助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针对学生不会自学的问题,我精心设计导学提纲,将教材的重点、难点以提问的方式组织成几个问题,根据学生认训规律与思维特点,设置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导学提纲,布置给学生,使他们在自学中有的放矢、有纲可循;针对学生不愿自学,我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鼓励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学习的奴隶,告诫学生面对一个竞争的时代,一 —3— 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社会,一个合格的人才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能力与开拓创新精神,只有现在培养起自学能力,将来才可以有效地、主动地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获取自我发展的基础。通过思想教育,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与强烈的参与意识,并且经常大力表扬、鼓励自学效果好的学生,尤其是对于上课大胆提出问题的学生,更要大加赞赏,因为提出问题说明他们深入地钻研了。当然,对于个别不自觉的学生,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帮教工作,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兴趣与习惯。对于自学检测,针对课堂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灵活对待,可以提问的方式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先问再讲,检查自学效果,也可以检测的形式,收卷检查,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这样正常的教学进度就可以保证完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基本养
成了自学的习惯,而且基本形成了自学能力,每节上课前2 分钟,我都要寻问学生自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而且可针对本节重、难点问题,结合学生疑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精讲了,而对于自学提问或自学检测中发现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可以简单介绍,大大地节省了课堂时间,可以更多地进行巩固练习了。
四、反思与推进
(一)运用“学导式”教学法,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管理学生的能力,充分利用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魅力,调动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师耐心的帮教措施,转化个别学生。2.熟练驾驭教材的能力,在备课中能够设想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精讲的准备。3.随机应变的能力,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在自学时,思维不受教师的限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分析问题,因此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想法,教师应灵活对待。
(二)推广应用: “学导式”教学的推广应用,不能急于求成,应该先组织老师去参观学习,回来集体讨论研究,制订出方案,并与现在的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进行实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龙塘教育推进一个新台阶而努力拼搏。
第二篇:学导式教学法
(十)学导式教学法
这是近年来在中国教学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以启发学生智能、引导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它不只注重教师的“教法”,更要求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学生,把“导”与“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方面的积极作用,做到教学相长。
学导式教学法的实施步骤是:首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尝试练习,初步体验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及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待重点思考问题或演示操作,供学生模仿,并向学生提出学习的基本要求。其次,学生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和要求后进一步深入自学、操练,并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向同学或教师请教。再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对第三次出现的疑难问题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最后,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教学重点,加以精讲,或示范、演示、操作,并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正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与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记忆与巩固熟练。
可见,学导式教学方法是由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这四个环节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表明,这种方法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自学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然这种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如编写适合学生自学的各种教材,确定学生自学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标准等。(录自该书第285页)
(学导式教学法之后,依次是
(十一)卢仲衡的自学辅导法;
(十二)邱学华的尝试法;
(十三)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的八字法)
二、当代教学方法的特征及理论背景(该书指出:当代教学方法的基本特征是:
(一)以发展学生的智能为出发点、突出了教学的发展性;
(二)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中心,突出了教学的双边性;
(三)以发挥非认知因素为手段,突出了教学的情感性;
(四)以多种方法、手段的优化组合为目标,突出了教学的综合性)
[该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课题。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3月第1版; 2003年4月第3次印刷。]
第三篇: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
简介
学导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一种方法。学导式教学法既是一种教学法,同时也体现一种教学组织模式,是一种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的因素的教学。在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创造条件、积极引导,为使学生主动探索,开发智力,发展体能,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
教学过程
学导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提示、自学、解疑、精讲、演练和小结。提示:导入新课,提出本次课的目的与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自学:课前预练,课上自学、自练,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重点,发现难点,自学和教学提供依据。
解疑:由学生自提问题,通过练习与相互讨论或教师辅导进行答疑。
精讲:教师重点讲解、示范,解析教材的重点、难点。
演练:课堂上反复练习,课后坚持体育锻炼,力求掌握动作技术。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掌握“三基”情况,教师也可对学生进行评价,同时提出课外练习和下一次课进行预习的要求。
以上的自学、精讲、演练是主要环节,而提示、解疑、小结是辅助环节,各环节的程序应自然流畅,环环相扣的。
注意事项
学导式教学法是“学”与“导”的统一,放手让学生自学、自练,不是降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导式教学法一般以单元教学为宜。因此,应该制定合理的单元教学计划,设计教材练习的程序,必须依据教材的系统性其动作的原理来编排,设计好学生自学、自练内容,体验动作技术结构的环节,努力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进行练习。
在学生自学、自练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疑设问。“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要引起思维、探索的兴趣,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认真备课,搞好教案的设计。要了解学生掌握“三基”情况的信息,明确动作的疑点与难点,特别是课外活动情况,适当布置一些课外和家庭体育作业,使课内与课外更密切地相结合。
魏书生教学经验-------“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4.教师抓住关键性的重大难点和本课的教学重点,加以精讲,再把学生正在掌握的知识、技能、技巧与开发智能的进展情况加以讲评。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定理、公式,教师要讲清它的来源,说明它的性质,并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对并列的概念,可以只讲清一个,以便引导学生去举一反三。避免“抱着学生走路”。同时,交代并引导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必要的课外参考资料,这是教师在以45分钟为例的一节课中,集中讲解重点内容,解除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示范演示的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可用10~15分钟。如果加上在上课的开头阶段教师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示范操作,提出这一节课的目的要求所用的3~5分钟。“学导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一节45分钟的课上面向全体学生所占用的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主要由教师或学生分别占用课堂时间的比例大体为四比五,也就是说,主要由学生进行独立活动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主要由教师进行引导、讲授、示范的时间。同时,在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和示范的时间里,也要伴随着每个学生的注意观察,认真思考,记忆,想象的智力活动和简易的模拟动作,教师也要着眼于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以尽量饱满的情绪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智能。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也必然伴随情感、意志等相应能力的发展。
5.教师有计划、有重点、有选择的提问,检查学生当堂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作出必要的评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改掉错误,正确领会完成课后作业的要领和方法,进一步加深理解,达到记忆、巩固和熟练的目的(一般可用5~10分钟时间)。
“学导式”教学法有广泛的适应领域和适应性能,而且完全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条件灵活变通的发挥效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把“学导式”教学法作为僵化的模式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变式”才能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采用“学导式”教学法,要经过一番逐渐过渡和师生双方逐渐适应的过程。
第四篇:初中英语“导学式”教学法初探
“三维五环”教学模式初探
陕县一中
薛晶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应试教育”的影响、束缚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同样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的改进和学法指导;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弊端,导致教学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作业越来越多,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应试教学”不可能造就出跨世纪的一代新人,解决这一弊端的根本途径,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几年来,我在自觉转变教育思想的同时,立足于实践第一的原则,坚持探索“三维五环”教学法,变革教学行为,努力实现课堂教学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即变教师的以教为主为以导为主,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自主学习,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初步探索的做法和体会归纳如下。
二、“三维五环”教学法的概念界定及操作要点
1、“三维五环”概念的内涵及设计的指导思想 “三维五环”外语教学是根据初中学生学习英语的 1 客观规律,以培养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地结合,突出以导为主,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三维五环”是“启发式”在英语教学中的一种创造性的运用,它的本质是强调教为学服务,强调教师外因的激励作用。它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的方法、习惯和能力为归宿。
“三维五环”教学法符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和客观规律。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初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通过断、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相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由于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使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不是学习语言知识本身,所以在教学中既要反对把英语课讲成单纯的语法知识课,忽视听、说、读、写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也要反对忽视语言基础知识指导的盲目实践。
在初学阶段,主要以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为主,通过操练活动和必要的讲解,使学生获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普通能力和听、说、写等外语学习的特殊能力,以便逐步培养自学能力。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2 教师逐渐放开了手脚,采取自学、解疑、精讲、操练和检查验收等基本结构进行教学。“导”与“学”虽然各有侧重,但不是绝对分开的,要根据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导”与“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导中有学,学中有导。
2、“三维五环”教学法的操作要点
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三维五环”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形式,贯穿于一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为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能只是充当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应随着教学的五个步骤的变化而变换自己的角色。
“三维五环”教学法在复习(Revision)这一环节上,不仅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如记忆、观察、思维等,而且还要根据需要解决情感上、行为上和价值上的问题。“三维五环”重在通过复习,引导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启动思维,为新课的讲授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运用“三维五环”就要求教师在把握复习的环节上,要依据对学生现有认识结构进行准确分析,筛选知识的难点、重点及与新知识沟通的连接点,同时选择有效的方 3 法、手段,充分发挥复习的价值。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指导复习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式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认真回顾,从而达到强化记忆、加强理解的目的。
在完成复习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导入新课的教学。在介绍(Presentation)新教学内容时,教师充当示范表演者(Demonstrator)。在这个环节上,我运用“三维五环”主要采取:用规范的英语、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简笔画、唱歌朗诵及一切可以得到的直观教具,创造情景,介绍新的语言项目。在介绍过程中,教师还应引导、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积极思维、分析和类比。这样,学生在感知语言材料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提高了自我解惑能力。
在学生感知语言材料后接着就进行操练(Drills)。这种操练主要是指各种机械形式的言语训练活动。操练环节运用“三维五环”;应当体现在:教师要帮助学生熟悉语言形式或结构,反复说,正确模仿教师所说的话,直到不要教师的帮助能够脱口而出,完全记住为止。教师在这一教学步骤的作用既是组织者(Organizer),又是指挥者(Conductor);既是决定是否让全班、逐行、逐排或个别学生进行操练,又负责使操练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保 4 证操练的密度和广度,扩大活动面和提高时效,有效地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使他们提高熟练程度,初步形成习惯。
在进行了充分机械操练的基础上转入的练习是指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满足他们的创造欲和活动愿望的前提下活学活用所学语言材料,进行表达性的应用练习(Practice)。运用“三维五环”教学法要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并逐步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他们试着独立地运用语言于实际交际之中。教师可指导让一两组学生进行示范后,让学生分组开展信息交流、对话表演、游戏等活动。当学生练习时教师应在教室里四处走动,检查练习情况,发现问题,给予辅导。这时,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起到一个监督(Supervisor)的作用。
“三维五环”坚持一条重要的原则,即激励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操练活动之中,同时强调教师要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参与的范围、性质、程度、方法、手段上,追求有效性。基于这一点,“三维五环”无论是操练还是练习要求教师处理好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要运用自己的非理性教学能力,通过激励的方法、手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满足学 5 生合理的心理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操练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通过以上四个教学步骤,学生在语言的实践中逐步领会了该课所学语言的意义,掌握了语言结构,开展了初步的言语交际活动,但还必须通过巩固(Consolidation)这一步骤来帮助学生归纳分析当堂课所学内容,使之加深印象,加强记忆。此时,教师起着帮手(Helper)和记分员(Marker)的作用。在巩固这一环节上,“三维五环”教学把因材施教的原则体现在层次性的要求和评价上,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监控能力,做到及时激励、及时反馈.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和调控,再把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自我评价和调节。
三、运用“三维五环”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的“导”要“导”在关键上
在突破难点、重点时,教师必须深入浅出,画龙点睛,一语道破,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在学生独立做各种练习时,教师应及时肯定对的,适时地纠正错的,表扬好的,作出正确的结论,起到自己的主导作用。
2、教师的“导”要“导”在火候上
学生课前预习,划出难点,带着问题听课时3学生 6 在自学中遇到了困难,迫切需要教师解难答题时,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可以收到最好的效果,因为此时的学生思想集中,全神贯注,认真听讲。
3、教师的“夺”要“导”在精委上教师在备课时,应把主要精力放在:
(1)如何运用“三维五环”科学地安排“五步”教学步骤,在学的过程与教的过程交互作用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2)突出中心,突出精要,分析哪些材料让学生自学,哪些材料由教师精讲,哪些材料用讲练结合的形式进行;
(3)精心设计思维训练的内容与形式,把“导学”与“学导”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
(4)挑选决定哪些练习用于初步巩固,哪些练习在总巩固时使用,哪些练习留给学生课外去做,还需补偿什么练习,同时授之以法,让学生在练中巩固,练中灵活运用,练中提高,逐步把握英语练习的特点与规律。
四、运用“三维五环”教学法产生的效果
1、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维五环”教学法的运用,变沉闷的封闭式课堂教学为生动、活泼的开放式课堂教学,使师生处于和谐融洽的合作关系,这时学生成了课堂活动的主体,学习7 舞台上的主角。他们不再是被动地、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2、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运用“三维五环”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从习惯听讲、重复和背记知识变得主动;积极,敢于质疑、问难,敢于开口说英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言语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找规律,自己做总结,从而提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了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有效地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由于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他们学得积极,学得主动,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总之,科学有效地运用“三维五环”教学法,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特别要树立现代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想解放学生,教师首先自己要解放思想。只有坚持不懈地探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才能使英语课堂教学真正成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创造过程,才能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己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的生动、活泼的新秩序。
第五篇:“导学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导学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林晓涛
作者单位:揭阳真理中学
试论“导学式”教学法 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摘要: 本文论述了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者通过运用问题情境策略、活动操作策略和交流互动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学前导趣、学中导思和学后导果,更好地地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时效性。
关键词:
引导
互动
学习
提高
“导学式”教学法是指在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通过科学引导、交流互动、示范点拨、发展提高等教学活动程序,实现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是在特定的空间、时间、人员和教学设施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要质量、要效率的活动,它既要能够完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把他们的知、情、意、行统一于课堂教学之中。因此,这就需要教者根据学习者的认知特征和教材的要求去创设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拟订出教师和学生之间、教材和师生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方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探索,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达到认识上、情感上、思维上和身心上的积极参与,从而获得了成功的心理体验和运动的乐趣、获得了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发展和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那么,教师要怎样导得巧妙有序,让学生学得灵活主动呢?这是摆在我们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本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获得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学前导趣,激发动机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学前导趣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学习内驱力,还可以让学生滋长出对学习活动的美好情感。所以,如果我们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精心设计好学前导趣的内容和形式,就必然会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自然地跨进知识和技能的大门。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某项运动产生兴趣,他们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索。
例如:我在进行篮球——“三步上篮”的教学时,我并不是一开始就给学生讲授动作要领,直接指导学生一味地进行模拟练习,而是利用电教设备,在实施教学之前先组织学生观看美国NBA篮球比赛的录像,让学生情绪活跃地进行观看和评论。当录像播放到美国NBA篮球比赛的一些精彩上篮的镜头,特别是一些身材矮小的队员做出精湛的技术动作,在身材高大的队员面前轻松上篮时,学生们都会情绪激昂、兴奋不已。这时,我立即抓住机会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和鼓励:“篮球运动员身材高大固然占有优势,但精湛的技术和战术却更为重要。你们看,NBA最矮小的队员身高只有一米六多点,而高大的队员身高却超过两米,虽然矮小的队员站着才与高大的队员齐腰,可是,他们却敢在如此高大的队员面前漂亮上篮,这不仅仅需要自信和勇气,更需要的是精湛的技术和战术去破解对方的防守。大家只要认真学习,你们也会有这么成功的一天。”学生们听后都跃跃欲试,特别是有那些身材比较矮小的同学,受到了很大的鼓励,表示要认真学习,战胜身材高大的同学。
这样的引导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中导思,诱发思维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这种需要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更是特别强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去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引导他们自主地进行学习,就能够让学生在参与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复杂的心理体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而发展了自身的情感和知识技能。
问题情境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法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努力克服困难,完成学习任务而创设的。它可以是以设问的方式,也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中引入,还可以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题材。
如学习立定跳远时,我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觉得什么动物跳得远?”学生通过思索后通常会出现这样的答案:青蛙、袋鼠、蝗虫、猫科动物„„。学生作出这些回答后我又设置出这样的问题情境:“起跳前,这些动物会做什么样的准备动作?你们能模仿吗?”学生们稍作回顾后又继续回答:深蹲、前倾、磴„„。这时,我不仅充分地肯定了他们在平时能有注重观察和勤于积累的好习惯,还借助这一问题情境引入了学习的内容——立定跳远。由于具备了合理的思维导势,所以我先有组织地让学生模仿上述动物起跳前的准备动作起跳,并与没有做出任何起跳前准备动作而起跳的效果作比较,要求他们通过比较得出结论。当他们得出结论之后,我又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分析出所得结论的成因,并为他们点拨、示范起跳前正确的动作要领,要求他们要配合双手的前后摆动,协调身体,在最后磴跳的同时两手臂积极向前上方摆起,带动身体向前上方方向跳出,跳出抛物线的路径。示范讲解完这些动作要领之后又组织学生揣摩练习,在他们对这些动作有了一定的印象之后,我再根据他们对动作要领的掌握情况给予分析和点拨。通过上述的教学程序,学生们很快就能领会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教师给予学生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既能把他们置于一种“愤悱”状态,又能将其引入一种要求参与体验的渴求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觉地完成了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2、导思学创、自我实现
创新能使人快乐,求美能使人愉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地去调动所有知识结构中能解决问题的那部分知识并将其重组、建构,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使之能自觉地去经历生疑、思考、联想、想象的认识过程,最终得到“自我实现”,使创新成为可能,也变为现实。
例如,上体育课时,我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套简易徒手操之后,又将学生分成8个小组,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自行创编一节或多节徒手操,并在组内推荐一名代表进行表演。学生们在接受这一个任务之后都兴致勃勃地展开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聆听、互助、接纳和赞赏;在由仿到创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了创造过程及成果带来的最新、最美、最快乐的感受。
三、学后导果,不断提高
掌握知识是为了运用知识,运用知识不仅仅是进一步学习的条件,而且还能够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积累经验和技能。当然,运用知识不能仅限于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还要包括“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高等。要达到上述目的,就应该十分注重学后“导”果这个重要环节。
如学习定点投篮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由投篮并记住十个投篮中投中的个数。接着又让部分投篮动作协调、投中个数多的学生介绍自己投篮的动作要领和经验体会。然后,再帮助学生归纳出投篮的动作要领,组织他们进行第二轮的投篮练习并与第一轮作比较。在学生初步掌握定点投篮的动作要领之后,我又组织他们进行投篮的分组比赛,并在赛前宣布对优胜者要有适当的奖励。学生比赛结束后,我给予优胜者奖励后又对学生说:“比赛不过是给你们增加心理压力,现在大家再以组为单位进行非比赛形式的投篮。”学生接着进行第四轮投篮,投篮结束后,我让学生自行比较四次投篮的结果,引导他们对四轮投篮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一轮投篮由于没有掌握动作要领,命中率很低;第二轮投篮由于了解了正确的动作要领,改正了错误动作,成绩有所提高;第三轮投篮由于动作初步掌握,尚未熟练,心理压力和求胜心理影响了动作的发挥,成绩反而有所下降;在解除精神压力,心情轻松愉快的情况下进行第四轮投篮的成绩最好。
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科学分析和总结归纳去获取正确结论,积累了成功经验,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
“导学式”教学法说到底就是引导学生掌握循环的链式学习方法:学习、掌握——分析、研究——总结、概括——经验积累,然后运用积累的经验又开始新的学习。从“我教你学会”向“我教你会学”转变,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要求》
2.肖紫来的《试谈当前困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几个问题》
3.张文国的《新时期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思路》 4.刘益明的《运动技巧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