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课心得体会 代娟
听课心得体会
代娟
有幸在金山中学小学听了邹秀老师的金子一课,感受颇多。本文讲述了在十九世纪淘金热时期,有个叫彼得的淘金者,在萨文河畔辛苦挖金子一无所获后,悟到了那块土地很肥沃,用来种花卖钱同样能致富这条路径后,最后获得成功的故事。
邹老师的训练重点是在让学生充分地读文本、在想象说的训练中提升语言素养,并从中明白,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勤劳的双手,还要在遇到困难时不放弃、善于变通的道理。
在教学中,邹老师主要分三个部分来进行:
第一部分:读说结合,感悟“淘金”的艰辛。本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自主的读书氛围,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感受到挖金子的艰辛,并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个词,让学生用一个词来说说彼得是怎样埋头苦干的。这个环节既是对本文一个主要内容的总结,更为学生之后的语言表达做了铺垫。
第二部分:放飞想象,体验“种花”的不易。通过出示图片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体验彼得为照顾花苗付出的全部精力。在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有的从一幅图展开具体的想象,有的选取几幅图按一天的顺序或不同的气候来描述彼得所付出的精力。在说话中,学生也巧妙地用上了在之前积累的词语,这一处的语言训练扎实、到位。
第三部分:角色扮演,理解“真金”。彼得最后说的这句话是耐人寻味的,也是本文的核心所在。如果生硬地来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只会有部分学生能理解到位,所以在设计时她充分考虑学情,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彼得,回顾自己从失败到成功的经历,从“若有所悟”中的“悟”字中理解真金的含义。这种从整体入手,回归整体,领悟文本核心的方法确实很有效,在课堂上,学生明白了真金的含义,我想他们也一定能把他们悟到的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
此外,本课还抓住了一条情感线贯穿全文,失望——若有所悟——骄傲。这一条隐含的情感线不仅帮助学生体会了人物的情感变化,同时也为学生领悟文本核心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二篇:代忠娟优质课观摩心得体会
2011年临沂市小学语文优质课教学比赛学习心得
岸堤中心小学
代忠娟
2011年10月10日,我有幸观摩了七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是深受启发,颇为感动。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为比赛的老师而紧张,为参赛老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表现而喝彩,为各位老师巧妙地设计,智慧地引导而叹服。感谢这次活动,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此次学习的心得体会如下:
今天,我共听了7节课,有《钓鱼的启示》、《酸的和甜的》、《新型玻璃》、《少年闰土》、《花钟》、《地震中的父与子》、《珍珠鸟》。纵观整个听课活动,无论是新秀还是名师,在本次大赛中大多数老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读书,通过学生自主读书,自读自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品味阅读,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课堂中充满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学生在诗性的课堂里浸润,收获的是人格修养的熏陶、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更获得了生命发展的动力。教学过程中伺机诱导,巧妙点拨,学生思维堵塞时疏导之,心理困惑时开导之,精神倦怠时激励之。他们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就如同一股春风轻拂,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熏陶。思维得以锻炼,心灵得以净化,情感得以升华。亲临这样的盛会,就如同享用了一次精神文化的大餐,让我领略了小学语文教师的生命的活力和人格的魅力。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几节课是:
林现彩老师的《钓鱼的启示》。这是一节精读课,林老师的课就是很好的诠释了精读课的教学策略。在预习探究环节,林老师以重点字“诱”和“诫”引出来新课很有新颖性,很贴切。提醒学生坐姿很及时,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很好的培养。评价学生的语言很有针对性,鼓励性语言丰富。抓住关键词概括文章是林老师常用的方法,并且强调学习方法很到位。本堂课一大特点就是配乐朗读。比如在学习钓鱼的段落加以音乐,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林老师选择与之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教室里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舒缓低沉,学生的情感随着课文内容与音乐节奏互动,如同沉浸在一种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声中融景,景随声出,美丽的音乐总会勾起人的某些思 1
绪,动听和谐的节奏对文章的朗读也将起到渲染情绪的作用。学生在美中享受,在享受中爆发情感,感染他人。在父亲倾吐心声的时候,林老师也“年轻”了一回,以幽默,互动,形象,生动的课堂气氛带动学生一步步体会文中的精髓。
张丽娜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在听的过程中被张老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张老师的充沛感情所感染,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整堂课在张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融入到课文之中,张老师适当加以低沉的音乐,课堂气氛很快转入低沉悲痛的情境中。学生回答问题的习惯很好,是我值得学习的地方。在回答问题时学生总会说:"请同学们跟我翻到第九自然段”,“老师,我认为。。。”。所有的学习习惯都是整堂课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谐自然。在文中适时让学生加以想象,想一下阿曼达的同学在废墟下会说些什么。由于学生的多读书,在这个问题上回答的很有自己的想法。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指导他们细读品味。叶圣陶先生曾指出“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自己正确丰富的理解。”可见,字斟句酌是感悟的需要。但也不是每个词都要咬文嚼字的,反复品味只是针对课文中的关键词,重点词。在这一点上,张老师做的很到位。重点在“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他挖了8小时,12小时。。。”和“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这三段重点句子上反复品读,体会,给学生了一个充足的思考时间,阅读教学策略可以说灵活运用到了极致。所以才会如此感人,令学生和在座的老师们都被深深的感动,打动。
太多太多的感动,回首这一天的学习之旅,令人震撼,令人反思。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该怎样才能达到一个令学生满意,令自己满意的程度?通过此次学习,让我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迷茫困惑,走向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顿悟,同时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当好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就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一名理想的教师,应该不断的追求成功,设计成功,而更重要的是要撞击成功,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愿我们都来做一名理想的,幸福的小学教师吧!
第三篇:陈慧娟小学语文听课心得体会
2013-2014学第一学期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语文外出学习心得
执笔人:陈慧娟
2013年11月24日,我听了茶山镇中心小学两位教师的课,这样朴实,有趣的课,让我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让我大有收获。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语文的魅力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更好,谁就能震慑学生的心灵。当我听这两位老师的课时,她们的语言亲切,自然,简洁,准确。她们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带着学生在课文的创设的情境中遨游,带领学生感受课文。
二、教师教学艺术
1.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两位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了教材。
2.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独具匠心,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已稳定的教学风格。3.活泼的课堂气氛。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的“讲”,而轻视学生的“说”,这样导致课堂死气沉沉,教学是昏昏欲睡,而在这两位教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在这种乐学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接受课堂上的内容。特别是名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第四篇:丛慧娟优质课听课反思
优质课听课反思
丛慧娟
很有幸参与到本次的区优质课听课中去,讲课的每个人都各有特色,同样是讲《热爱生活,从点滴小事做起》这节课,但是经过每位老师的思维升华成一堂堂精彩的优质课。本次课是统一课题,本单元的主题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主要是让学生在了解要珍惜宝贵的生命之后更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本节课的难点“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而本环节是属于比较抽象的内容,而学生理解起来有很有难度,所以这就需要讲课老师挖掘教材,并把枯燥乏味的知识点通过形象有趣的活动呈现给学生。
通过这次听课,我感觉到作为老师,特别是思品老师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课本知识,应该走出去看一看。跟上时代,看人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其方法是什么,好不好;我的方法是什么,改进的地方又在哪里。即使它不是优秀的东西,均有值得借鉴之处,从而反照自己,正视差距,缩短差距,不断进步,也才能打破自我感觉良好的状况,方可在教学上不断突破超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同时多听听名家的点评,多与别人交流,产生思想上的碰撞、理念的更新,无疑对提高自己的教学时大有裨益的。
总之,要想把课上得好、出彩,真的不容易,它是综合因素的结果,需要老师多思考、多动手、多看书、多总结、多反思。经常停下来想一想,这样教是不是就好呢?就有效果呢?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水平定能上一个台阶。本次听课使我收获颇丰,不但汲取了各位老师的优点,也为自己在教学道路又给添上一笔精彩的风景,学习了他们在处理课堂细节方面的技巧,学习了他们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方面的技巧,学习了他们在处理教学内容的技巧。
第五篇:吴娟心得体会
学习农家贵心得体会
我们学校开展了学习农家贵先进事迹后,我内心深受震撼,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如果心中没有一种信念、一份坚守、一片忠诚,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特殊村落教书27年,是绝对做不到的。”
农加贵用27年的坚守,让那些饱受歧视的孩子感受到人间的温暖。“我无法用言语描绘这样的感动,如果非要说他像什么,我觉得他像茶叶,而‘麻风村’就是一壶滚烫的开水,农加贵是浸泡在开水里的茶。他在开水中不断地忍受煎熬,在沉浮间成全了孩子,也成全了自己。”
“晚上的教室灯光昏暗,学生的桌椅破旧不堪,学生坐的是长条板凳,这种凳子在我们家乡20年前就被淘汰了。”从河南来到沧源民族中学工作的胡公文,回想起3年前刚到学校时的情景如是说,“不过,后来我发现,扎根边疆献身教育事业的外省人大有人在,我并非孤军奋战。农老师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清贫、歧视,把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奉献给求知若渴的山里娃,相比之下,我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好。” “只要需要,我还会在这里教下去!”从一人教3个班到一个人教完6个年级,农加贵用坚守诠释了奉献的内涵。“原本以为我曾经在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语言不通的乡村小学任教,已经够艰苦了,现在各种繁重的工作让我感觉没有喘气的机会,然而比起农老师,我遇到的那些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为自己那不该有的想法感到内疚。” 深处一个一线的教师我感慨地说:“农加贵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模范,是我们教育系统的骄傲。他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每个人的心。教师是实现教育振兴的中坚力量,不论在如何艰苦的地方,都能听得到感人的园丁之歌,在教育的热土上,不断涌现出像农加贵老师这样的先进典型,让师魂永存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