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境互动
“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三师教育局实行课改以来,我校根据师教委的教育教学精神,积极参与改革,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学校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情景互动” 教学模式。作为本校的一名教师,我积极参与本次教学模式改革,认真学习钻研,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通过几年的学习、研究、实践,初步掌握了我校的“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学生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力得到提高,现把几年来的实践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必须关注《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和对语文教学的新的要求,要以师生互动为中心,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乐学,好学。在此背景下,我校依据农三师教学理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情境互动”教学模式。
2.我校的教学模式是“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的具体实践中,我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探索教改的新思路。我在实际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尤其关注专业教室的建设。专业教室建设过程中,我和学生共同合作,建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开放、真实、快捷、有效的“专业化教室”,努力让教室成为学习资源的超市。在专业教室张贴写作知识、经典语录、名人演讲、诗歌散文作品、学生作品等。建立班级图书角,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专业教室建设提高了生动手能力、创兴能力、综合素质、个性发展的阵地,成为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的园地,学生每天带着好奇走进教室。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探究”是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3.几年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过程中,我犹豫过,退缩过,失败过,但课改的浪潮不会因为我的退缩就停止,唯有不断适应才能跟上课改的节拍。所以,暂时的失败没有使我停止不前,而是更加激励我学习、研究、实践。课改途中,我要求自己“精心设计每一节课,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都有收获”是我上课的准则。课堂上,无论哪种程度的学生,都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我为学生最大可能的创设学习情境,方便学生学习,并使他们入情入境的学习,我不仅花时间、花心思认真创建专业教室,还利用校本资源、课堂生成资源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有个体验和感受的过程。有了他们的亲身体验,相信学过的知识会记得牢,思想内涵领悟的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我处处从学生角度去考虑和设计自己的教学,尽可能多地为每位学生提供发展个性、展示能力的空间和舞台。
4.尽管“情境互动”教学模式在我的课堂已日趋成熟,但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有部分课堂,教师只局限于在课堂上对讲读课文的讲、练、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被忽视,讨论、研究、表达被限制,教学的封闭导致了学生知识狭窄,能力低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实行开放式教学,教材开放,课堂开放,内容开放,思维开放,教学活动开放。一方面要多创设开放式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多查阅、收集、操作、实践、动脑、动口、动手,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由性、开放性,鼓励充分讨论、交流、表达,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长才干;另一方面,一定要鼓励学生多课外阅读,增大阅读量,更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多积累感悟,可以“读书笔记”等方式体现阅读深度,以提高语文素质。
总之,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这才是课改的最终目标。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情境有效互动
让语文课堂情境有效互动
——读李吉林《美的彼岸》后感
在情境课程中,儿童是至高无上的,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体。而学习正是由认知的主体积极建榭的,离开了主体的建构活动,就不可能有知识的习得。一切为了儿童的发展,这是情境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李吉林
一、创设宽松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
情境课程的优越性就在于以情感为纽带,进行审美、道德、理智的陶冶和教育。
——李吉林
要实现课堂的有效互动,教师就应该蹲下身子,和学生平等合作,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打开思想的阀门,畅谈心里所想。
1.尊重每一名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做学生的朋友。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进入课文去体会人物的喜怒哀乐,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让他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从而对自己所想所说的话充满信心。
2.多一些表扬和鼓励,学生的表现会更出色:教师要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内向的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多提问不经常举手发言的学生,当他们回答正确的时候,要及时给予表扬,因为教师的一个眼神、动作或者一句话都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影响,因此教师对学生要多鼓励少批评,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二、培养互动基础,养成良妤习惯
教学过程只有通过学习者本身的积极参与、内化、吸收才能实现。因此,学生能否主动投入,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情境教育将儿童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美与智交织的优化的环境,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快乐地沉浸其中,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从而得到充分的发展,是儿童的主体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保证。
——李吉林
互动是一种双向活动,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而且要求听者会听。因此,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清楚表达的习惯是提高互动质量的基础。
1.让学生“听”得入耳。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长,加上课堂互动“热闹”的氛围也会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因此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听”的质量,可以采用积极引导、抓典型予以表扬的方式,还可以进行一些听力训练,如复述故事、传话游戏等。
2.让学生“说”得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有条理地表述出 来。对于一个问题,—下子要求学生说得清楚、具体肯定有难度,所以教师在课堂 互动的过程中,要发挥好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搭建有序的梯度空间,如 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然后让他们把要说的话写下来,再进行表达交流。
三、方式灵活多样,确保互动有效
让儿童由被动角色转换为主动角色。因为角色的新异性和亲切感,它既引起儿童 再现教材角色或相关角色的活动,又引起儿童体验角色、评价角色的心理历程。角色 转换激起热烈的情绪,使儿童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充分地投 入,全面地活动起来。角色扮演的热烈的情绪渲染了整个学习情境,不仅是扮演者,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角色 的心理活动过程。
——李吉林
(一)表演让互动更有趣
教师可利用表演的方式渲染课堂氛围,注重工具性训练的同时也凸显了语文课的人文优势,使课堂互动有趣又有效。如在教学《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挨着”这个词语,我告诉学生换着就是靠着的意思,学生迷茫地点了点头,我知道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学会这个词语,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先指名让学生读词语“挨着”,再让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我辅导学生完成表演,并及时总结:“看,就这样,一个靠着一个,就是挨着。”接着,我出示了一张图片,说:“像这样,一朵梅花靠着一朵梅花就是挨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去读“挨着”这个词语,学生的理解就深刻了。
(二)评价是心灵的交流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评价则是这门艺术中绚烂多姿的花朵。艺术性的评价能激发学生情感的碰撞,促进心灵的交流,让课堂实现有效互动。教学课文《春到梅花山》理解“欢乐的海洋”的意思时,我并没有直接问学生,这里的“海洋”是不是指真正的海洋,而是问他们:“如果你此时正在赏梅,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说:“开心。”那你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的开心呢?”有的说:“我会在那里拍照。”有的说:“我会在那里唱歌跳舞。”有的在课堂上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时我知道契机来了,及时给予评价:“人们的笑声、歌声融合在一起,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不直接告诉学生词语的意思,而是通过评价去让他们理解,这也是一种好方法。
(三)体验让互动升华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快速地进入文本,这种互动已经超越了语言的沟通,是一种自我理解能力的提升。教学课文《大禹治水》时,为了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千辛万苦”的含义。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爬山的时候,烈日当空,大禹满头大汗,但是他依然„„过河的时候,寒风凛冽,站在水里的脚已经冻得冰凉,可是他依然颤抖地„„快要到达山顶了,他的脚往下一滑,人滚下大山,伤痕累累,但他依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想象,更深刻地理解了“千辛万苦”的含义。讲到大禹治水13年从来没迸过家门时,为了体会时间之长,我问学生:“如果你一天不回家,心里是什么感受?一个月呢?一年呢?大禹可是13年都没有回过家。”这样学生对书中所写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反复体验、感悟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地积累起来了。
课堂互动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语言沟通、心灵交流的平台,是师生双方共同成长的舞台。教师要努力给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营造美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多种方式,让互动更精彩,使知识在情境、互动的课堂中生成,进而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境有效互动。
第三篇:在情境中互动,在互动中交际
在情境中互动,在互动中交际
——口语交际课《奇妙的动物》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
常山县芳村小学 姜利剑
“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口语交际过程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它的核心是“交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的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主要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其间语言信息往来交互,呈双向或多向互动传递状态。交际双方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应对,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那如何促进学生在情境中互动,在互动中交际呢?笔者拟通过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奇妙的动物》一课来具体阐述。这节课主要教学目标有:1.在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能简要讲述一些动物生活习性,感受动物世界的奇妙;2.能把自己与动物之间发生过的趣事说清楚,培养学生合作交际能力;3.在情境中感受到交流、合作的乐趣,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和自信。
一、【案例一】:
【片段一】:观看《动物世界》录像,说说动物外部特征。
(1)教师引导学生用“我看到了……听到了……”的句式说话。
(2)教师引导学生从头部、四肢、皮毛、尾巴四部分介绍老虎外部
特征。
师:刚才我们是从哪几方面去介绍动物的?
生:是从动物的头部、四肢、皮毛、尾巴四方面介绍的。
师:同学们,现在每个同学挑一个最熟悉的小动物给大家介绍介绍。
(孩子们说了很多自己熟悉的动物,种类繁多,一个个从老师要求的那
几个方面练说,没有“偏题”现象。全班41个学生,虽然介绍的小动物
各异,但是表达的方式却一致。)
【片段二】:模仿视频中小羊羔的自我介绍,说说动物的生活习性。
视频:“同学们好,我是一只小羊羔,我现在的身体很小,全身长着
白白的毛,我走起路来一摆一摆的,我住在主人给我搭的羊圈里,吃的是青草。”
师:刚才小羊羔从几方面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师总结:
样子.吃.住.活动......传授并板书)现在,请同学们用“我是(),我长得(),吃的是(),住在(),我的特点是()。”的句
式来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
生:“我是小白兔,我长得毛茸茸的,我吃的是青草和小白菜,我住
在主人用木板给我搭的小房子里,我的特点是全身的毛白白的,摸去特
别的暖和、舒服,眼睛红红的,跑起来一跳一跳的,主人可喜欢我了。”(和上一环节一样,孩子们也说了很多自己熟悉的动物,孩子们都围绕
老师给的句式介绍动物的习性,虽然介绍的小动物各异,但是表达的方
式却一致。)
分析:本案例中的教学是以教师传授为主的,虽然学生乐说,会说了,但是仅仅乐说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让学生“说对”、“说好”。仔细分析,上面这案例存在两大问题:
1.本末倒置,知识传授重于能力培养
口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学会交流与表达。其核心是“交际”,是动态的“对话”交流。“情境性”、“互动性”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基本特征。在这课堂中,教师对于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煞费苦心,但是像这样的师生之间机械干瘪的一问一答,并不是真正的口语交际,只能说是传统的“说话”罢了,学生所做的是一种陈述性的回答,是被动的、单向的。如此缺乏互动的过程,重点只是传授而轻交际能力培养的课堂,效果无疑是低效的。
2.亦步亦趋,教师思路代替学生思路
此案例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以教师的表达方式框定学生的表达方式,名似引导,实为圈养。口语交际教学是为写作服务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人家写文章,表达人家的思想感情,咱们写文章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彼此的思想感情完全不同,因而彼此的表达方式也不完全相同。”写文章尚且如此,更何况说话呢?“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要展现学生的个性,就应该给他们一个自由伸展的空间。
二、【案例二】:
1、利用电视节目《动物世界》,引入奇妙的动物
2、学生汇报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奇妙动物
生:我来讲讲长颈鹿为何脖子那么长……
师:我们来评一评刚才几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生:姜茜的声音很洪亮,说得很清楚。……
师:同学们真会听!老师也觉得我们说话的时候要做到声音洪亮、口齿清楚。而且,我们在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说到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3、利用多媒体播放海豚图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一显身手
(1)全班交流,你看到了什么?(2)生与生评价,师生评价。
4、动物交流大会----自我介绍、采访游戏
(1)教师自我介绍,学生采访老师
师:嗨!大家好!我是本次交流大会的主持人,我叫蜗牛,我身背螺旋形的贝壳,我们蜗牛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等等。我们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你们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采访我噢!
生:请问蜗牛,你觉得你哪里最奇妙呀?
师:我们的舌头上有一万四千四百多颗牙齿呢。
生:蜗牛,你好!我很喜欢你,因为你笑起来特别漂亮。
师:看来笑容是最美的语言!孩子们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要抓住自己的特点,说得有条理,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还要别忘记带上笑容哦。
……
(2)小组内自我介绍、相互采访
师:现在我们扮演自己熟悉的动物在小组内先自我介绍,再相互采访一下。
(3)学生上台,先自我介绍,然后相互采访
生甲:大家好!我是百兽之王老虎,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要采访袋鼠。你好,袋鼠!请问是不是所有袋鼠的腹部都会长个袋子?你腹部的口袋是干什么的?
生乙:不是所有袋鼠腹部都长口袋。我们腹部的袋子叫育儿袋。育儿袋里很温暖,里面长了乳房,我们的的孩子从我肚子里出生后,就在袋里抚养,要到我的口袋里生活六个月后,才让它独立生活呢。
……
(4)生与生评价,师生评价。(主要抓住学生交流时的语气、态度、语句、用词等展开评价。)
生:我觉得莉莉就像一个袋鼠妈妈,讲得既清楚,又有礼貌。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说,更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
分析:本案例教师重在学生体验实践,归纳起来有以下两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1.言语的发言地是具体的情景。该教师注重有效交际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想说、乐意说、会说;另外该教师注重口语交际课堂中的多向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特别是在“交流会”上的采访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润物无声中学会了交际。
2.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非常注重语法规范、语气语调、听说习惯、交际态度、方式等方面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注意了导向性和激励性,这对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教学语言也很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如:“同学们,我们不仅要会说,更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要抓住自己的特点,说得有条理,做到举止大方,有礼貌。”
三、对两个案例的比较分析与思考
案例一中教师采取的是传授型的教学方法,重在知识传授。教师关注的重点都是结果而非过程,强调的都是思维方式的一致性、问题答案的惟一性与确定性。例如教师引导学生从头部、四肢、皮毛、尾巴四部分介绍老虎外部特征和用“我是(),我长得(),吃的是(),住在(),我的特点是()”的句式来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看上去学生很能说,说的很符合老师的要求,可是细细想来,却不然。学生发出的都是同一种声音,唱的是同一个腔调,没有自我,没有个性,没有真情,没有新意,更没有创新。另外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严重缺少互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有情境的创设,但仔细分析,那些只是表面工,没有真正发挥情境的实效。从中可以看出该教师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说话课模式。
案例二中教师采取的是互动开放型的教学方法,教师重在学生体验实践。教师巧妙地创设“动物交流大会”这一具有探究性、趣味性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强
烈的交际欲望,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些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也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该教师还注重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了表达、倾听和与别人沟通的能力,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仔细分析、思考两个案例,我认为第二个案例有以下三点值得大家学习:
(一)巧妙创设交际情境,营造轻松的互动交际氛围
李吉林老师曾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 新课标也告诉我们,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的。创设有效交际情境可以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益。在这个案例里,教师巧设“动物交流会”这一情境,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生互动氛围,把学生带到了具体活动中,由此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的内在动力,激发了他们的交际兴趣。学生们在有趣的情境中,像实战一样练兵,个性和语言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可见,我们要从孩子们熟悉的或有兴趣的生活中去构思创设生动、活泼、有趣的交际情境,营造和谐、融洽的互动交际氛围,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有话想说。
(二)培养多元的角色意识,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 学生在进行口语交际时,是以多元身份参与的:一是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二是他的交际角色,即在特定交际中扮演的那个角色。在口语交际中,参与交际的双方既是说话人,又是听话人,既是表达者,又是领会者,交际双方的角色不断变换,这就形成了言语的双向流动。可见,口语交际有着很强的双向互动性的特点。本案例中教师让学生扮演自己喜欢的动物,通过“交流会”采访游戏进行角色换位,既说出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特征,又学会了自我介绍,实现了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双提高。通过活动,赋予了学生多重角色意识,也让学生明白了角色身份不同,其说话的口吻、语音、体态语言也各部相同。我们可以通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等多种互动方式,围绕话题在多个回合、多个情境中展开多种形式的互动口语交流,使口语教学真正成为互动交际的过程。
(三)注重教师的引导,提高互动交际的有效性
小学口语交际的具体目标有三点:1.语言规范,2.应答灵敏,3.谈吐、举止得体。要达到以上目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教学时,教师一要努力调动学生生活与语言积累,加强对语言得体性的培养;二要对语法规范、语气语调、听说习惯、交际态度、方式等进行适当的指导。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授之以渔”,先通过自己的示范交给学生自我介绍的方法、采访的方法。然后通过交流会,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同时,将对学生的评价语交流融为一体,对学生进行“倾听”、“表情”等非语言交际因素的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实现了真心交流、有效互动,提高了互动交际的有效性。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谁也不觉得你是老师,你却成了真正的老师”。
总之,提高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互动的课堂教学策略,开展有意义的交际性活动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巧妙创设情境,形成多向互动交际形式,注重教师的引导,大力加强课堂互动教学的实践,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和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更适宜的条件和机会,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
第四篇: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课堂互动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课堂互动
弼时镇中心小学 刘冰花 常永贵
联系电话:***
内容提要:如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命题,而“提问”则是我们作为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情趣的一个重要方法.要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学习过程,不但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提有价值的问题,而且还要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多提问题,提好问题,并且还要重视学生的提问,正确处理学生的问题,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有了“问题”这个纽带,就能够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充满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
学生提问
课堂互动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科学的知识不应该是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掌握它们”。引导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吸取知识,是课改倡导的重要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新型学习方式要求老师以激发学生的动机和潜能为根本。因此,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灌输式教学,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一、课堂中教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或者条件下)依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答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以实现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使自己的提问有趣、有效,既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又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既适应学生己有的知识水平,又能引发他们更深层次的思考、探究?所以创设问题情境需要我们教师掌握更高的教学艺术,花费更多的心血。在课堂中,教师要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推理能力。
在人教版12册的课文中,有几篇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的内容,这些课文的内涵丰富,逻辑性强,阅读时,如果教师提的问题缺少启发性,学生可以从课本上的事实作出回答,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文本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不会很好。例如在执教《草船借箭》一文中,我先提出:“诸葛亮是怎样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从课本中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然后,我进一步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的思考价值的,而且学生也不能从书本上找到答案。但学生在积极思考讨论后,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巧妙安排体会更深了。
在课堂快结束时,我再次出示一个具有价值的问题:“学了本课,你想对诸葛亮、周瑜或鲁肃等人说些什么?”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发,纷纷举手,各抒己见:有的称赞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肯定鲁肃的顾全大局,有的则批评曹操处理问题太简单,疑心重,有的同学更是痛心疾首地批判周瑜的嫉妒狭隘。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真正做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发散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也有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喜欢提问题的学生在将来才是最有希望成为有创新人才的。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又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提问质疑。
首先在学生预习课文时,我明确要求学生要在预习中提问,设置了一个“你的疑问?”习题。刚开始时,学生只会提一些简单的知识性的问题,不能深入课文内容和作者情感,问的是哪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文章的作者是谁,哪句话是什么意思等。每次讲评作业,我总是针对学生的提问重点讲评,对那些有见地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在这种激励下,学生提问越来越好,越来越有价值。如在预习《草船借箭》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是:“鲁肃为什么不把诸葛亮的打算告诉周瑜?”预习《将相和》时,有学生问:“如果秦王真派人来抢和氏壁,那蔺相如将怎么办?”有的学生更提出“我认为蔺相如应该主动去与廉颇和好,这样做让廉颇很没面子。”等这些问题逐渐涉及到文章的中心主旨上,甚至有超乎教材的探讨价值。
同时,在教学中更加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为学生质疑创造条件。如学习《草船借箭》中,我用多媒体显现诸葛亮面像,同时启发学生“现在诸葛亮到了我们身边,你有什么要问他的吗?”学习《将相和》时,我同样设计让学生提出几个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跟大家讨论,学生阅读后提出了许多问题,如“秦王为什么要越王鼓瑟?”“蔺相如为什么要秦王击缶?”教师组织学生对问题逐个进行探究,使课堂学习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尊重学生的提问,让问题成为课堂互动的纽带
学生有疑问,说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依赖性的学习,而是主动的、独立性的学习,学生真正积极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因此,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时,教师要不断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愿望,肯定和鼓励他们,尊重学生,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正确对待学生提的问题。不管学生提问的价值怎样,都要给予肯定,能够解答的应该耐心细致地解答,一时说不清楚的应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己去寻求答案。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教师更应该充分地利用。利用好了,那可是课堂上的兴奋剂,能够使整个课堂生动、活跃起来。一般而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会让其他学生帮助解答,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甚至是争论中寻求答案。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中,有学生问“老奶奶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和“耐心”是不是矛盾?” 通过学生的争论,我们更能体会老奶奶当时的心情,体会作者语言的准确。当然,教师有时也有必要参与问题的讨论,甚至还要和学生进行辩论。例如《将相和》一文中,对于渑池会上秦赵两国谁胜谁负的问题,一般学生都可能认为是平局,教师应适时点拔:从两国力量对比,秦王和蔺相如的身份对比,而得出秦王更难堪的结论。当然,教师不应该是问题的终结者,而应是从一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的引渡者。同时,教师更应该平等对待学生,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甚至质问教师),才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泼课堂,才能真正地使“让学生主动学习”这句话落到实处。
第五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这对学生的口语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训练每个学生听和说的能力,而且要求在具体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未来的社会是合作的社会,合作离不开思想、情感的交流,而口语是所有交流手段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需要。如此艰巨的教学任务,在语文教学中仅仅依靠每单元一次的口语交际课是远远不够的。我的做法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使口语交际融入老师精心创设的生活情境,让每个学生在多样化的交际情境中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爱说。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口语交际的练兵场。如何在完成语文课任务的同时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的做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说爱说。
1.进入角色,真情体验。
《中彩那天》一课中父亲开着中奖得来的汽车却闷闷不乐,甚至“我”几次想上车和父亲分享这分喜悦都被父亲赶下时,我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对父亲说什么?此时父亲又会说什么?当父亲把车还给库伯后吃晚饭的时侯他们父子又会有怎样的对话?学生同桌两人分别扮演孩子与父亲对话交流。又如在教学《鸟与树》一文当鸟儿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由它的朋友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火时,鸟会对朋友说什么,树又会说什么,这样在对话交流中学生既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
2.联系课文,体验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对课文的体验实际上就是对生活的体验。教学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时,我先引导学生重温课文内容:《中彩那天》中父亲把中奖得到的汽车还给库伯,表现了对朋友的真诚;《尊严》中杰克逊大叔善待逃难的人,表现了对弱者的真诚;《万年牢》中父亲做糖葫芦不掺假不加价表现了对顾客的真诚;《将心比心》中阿姨为奶奶开门表现了对长者的真诚,妈妈安慰扎针的护士表现了对晚辈的真诚。那么生活中你接受过别人真诚的帮助吗?你真诚地帮助过别人吗?这样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文和生活中架起了一座桥梁,自然而然地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二、积极评价,让学生敢说。
应该说课堂上学生每一次举手都鼓足了勇气,每一次举手都充满了期待,可是很多得到交流机会的同学的回答往往都不尽人意,甚至让人啼笑皆非。是生气地瞅他一眼?是不耐烦地训斥一声?还是„„前几天的一节语文课上,班上一位比较后进的同学起来读课文,准确地说他不是在读,而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短短的一个句子读了足足一分钟。读完之后,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而他则一脸窘迫地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等哄笑声过去之后,我用平静又略带严肃的口吻说:“王春江同学,你读得很好,口齿非常清楚。如果多加练习,读得流畅一些就更好了。老师期待你的进步。”看到老师不但没有嘲笑这位同学还一本正经地表扬他,刚才哄笑的同学多少有些不好意思。当然,在以后的语文课中,我仍然经常看到王春江高高举起的小手,仍然一次次地让他站起来说话。在我的语文课上,不会有同学因为回答问题错误而受到训斥惩罚,我总是对他们说你敢站起来说出自己的看法本身就说明你很有勇气,即使回答错误也是一种收获。
三、互动交流,让学生会说。
想说、爱说是口语交际的前提,会说才是口语教学的目的。学生想说,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限,有时不知如何说,不知从哪里开始说,教师就要做好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互动交流中规范口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必要模仿适时点拨。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有时候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做直观形象的示范,或让优秀学生表演示范,通过示范,向学生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注意问题,也能使他们从中学到甚至悟出一些语言、方式和态度。
2.做好课前准备指导。
一般来说,口语交际应尽量做好课前准备,这就需要教师必要的指导。如《待客与做客》的口语教学中,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接待客人或到别人家做客,学习一些待客做客的经验。课堂上老师扮演到学生家家访的客人角色,学生扮演小主人;学生之间互相扮演主人与客人,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明白接待客人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使用礼貌用语。
3.引导有序观察,按序表达。
许多口语交际课配有插图,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图意后,按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远到近等)仔细观察,图上有什么?事物之间关系怎样?然后按观察顺序有条理有顺序的说出来。如《小猴过生日》,先让学生看每一幅图,弄懂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小猴子为什么不收老鼠送来的礼物。
4.展开想象,丰富内容。儿童想象力丰富,在口语训练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想象,丰富说话内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如《小木偶的故事》,学生知道小木偶有了喜怒哀乐各种表情后,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后来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让学生把《小木偶的故事》继续编下去。
想说爱说是孩子的天性,但敢说会说却需要教师的悉心引导。只要我们善于抓住课堂契机,营造宽松和谐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氛围,那么我们的学生就一定能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交流的快乐,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