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科学学习的核心,许多新课程的实践者对探究的认识存在偏差与误区。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科学就要:有探究的欲望、有问题空间、引导建构亲历探究过程、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热情。让孩子在科学探究学习中茁壮成长。关键词:探究学习探究 科学 问题
一、什么是探究性学习
所谓探究性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试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探究过程中需要学生们合作、交流和各种协调一致的尝试,这些合作与交流的实践和经验,可以帮助儿童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而不是争吵)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善待批评以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等。
二、当前探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对我国目前的小学科学课程的改革来说既是一个新的理念,又是近十年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所一直推崇的教学思想。因此一谈到科学课,很多老师就认为要进行研究性学习。一说起探究性学习,许多老师总认为一切知识都要学生来探究完成。于是乎,无论学习内容难易,不管学生学情如何,一味地放手让学生探究,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无所适从,无从下手。长期以往,必然造成学生的探究能力低下,智力衰弱。如果一切都放手给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等原因,学生难以正确使用“支配、控制、调整”的权利,这就必然导致探究活动偏离方向或浮在空中。笔者认为当前探究性学习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①有的科学知识都应该用探究的方式来教授。②只要学生参与动手的学习活动就是探究式教学
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走入片面追求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 ④忽视讨论交流评价,走入单纯追求气氛的误区
探究式学习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也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一种精心编排的教学活动。
三、探究引领孩子学习科学
(一)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欲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动之中。案例:人教版三年级《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引入“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将一个石头放入水中,石头会怎样?将一个木块放入水中,木块会怎样?为什么石头在水中下沉而木块在水中上浮呢?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条件。”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起来了,于是有了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索的情感。学生在进行动手操作后又追问“物体在水中的上浮和大小关吗?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物体在水中的下沉和大小有关吗?那与物体的轻重有关吗?(„„)既然物体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和大小、轻重都没有关系,那到底和什么有关呢?”遇到眼前的问题,就极大地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探究要有问题空间
探究了问题不等于就有了问题空间 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引领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案例中的学生似乎也进行了热闹的“探究”,但并不是因为好奇而产生问题,因为问题而展开讨论,因为讨论出现分歧而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因为问题是教师预设的,学生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在“跟”着教师走。教育家刘默耕说“问题是按照孩子们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还是按照你的思路去进行教学?这是教学指导思想的问题。”
质疑问题本身就蕴含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才能够在此基础上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
(三)引导建构亲历探究过程
探究式教学活动特别强调:动手之前先要动一番脑筋,根据提出的科学问题,想清楚实验如何设计,在实验过程中如何控制变量,实验怎么做,做的时候注意些什么,用什么方法和途径等。
1、引导建构
在教学中,尽管教师给学生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表达交流,但学生却很难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也就根本谈不上自觉运用,甚至一些学生自主学习陷入困境,对新知识深层次的理解及拓展更是束手无策。
在教学学生没有知识经验基础的课程中,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不能不顾及学生实际为探究而探究,仍应以引导讲解为主、自主探索为辅。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让学生科学的探究、交流、讨论与合作。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新知识真正的融会贯通。因此,要想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务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要有充分的探究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研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据《小学科学教育》显示:探究性课型老师在引导学生研究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应占总时间的45%左右。苏霍姆林斯基说“自由支配的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自主学习的时间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
(四)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儿童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习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说儿童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儿童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
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形成一种伙伴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科学素质。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当然,合作学习是以独立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基础的,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
(五)激励评价保持探究热情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而且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因为只有让学生获得成功,才会保持足够的探究热情,产生强大的内部动力以争取新的更大的成功。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活动情况并给以评价,发挥评价的作用。当然,评价目的不仅在于评价对知识理解是否正确,更在于评出自信,产生激励效应,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究活动。
教师要给学生参与表达创新的机会,不要把个人意见强加学生,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创新的兴趣,给每个学生评价的权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坚持“无错原则”。
四、科学引领孩子在探究中成长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当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提高科学能力的基础上学会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促进学生能有条理地进行观察和思考、能积极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周围自然世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提升学生自我科学素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可以在科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学习有趣的科学和有趣的学习科学这两个方面,让学生感受科学的价值,让科学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科学引领孩子理性的认识世界,合作探究学习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探究让学生看有所感,思有所启,探有所获,科学课堂是探究知识,经历过程、思想交流,情感沟通,生命对话的场所。为学生的发展、成长考虑一生,科学探究之路是孩子成长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快乐
淮安市淮阴区王兴镇小学 刘文中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必由之路。“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为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应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改变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将更的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式,是今后进一步创新的基础,也是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究,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学生对探究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培养学生对探究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学习中探究性学习中我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充分发挥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在探究中体验和享受学习地快乐。
一、让学生当探究者,满足学生心理需要。
小学生天生就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教师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空圆柱和空圆锥,动手验证它们底面积和高的关系,小组内先交流。
生1:空圆柱和空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这样做的:底面对底面一样大,再把它们放在桌子上,我从上面看一平,所以它们高相等。
生2:我认为空圆柱和空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底面积相等和生1的方法一样,高相等我是这样验证的:把空圆锥放入空圆柱,正好上下一齐,所以,高相等。
生3:我也同意它们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我是量出来的。
师:大胆猜一猜,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有怎样的关系?
生1: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生2:我想,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5倍。生3:圆柱体积可能是圆锥体积的3倍。
师:下面我们就动手来验证自己的猜想。把空圆锥里倒满水然后倒入空圆柱,看看几次倒满。(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分工,动手装一装、看一看,做好记录,五分钟后汇报。)
学生通过操作、交流,发现规律,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总结规律后教师指出: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自己发现了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今天这种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基本上和科学家们进行研究的方法相同,这就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想──操作验证──探究规律。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当成探究过程,当成研究活动,不再是课堂练习的重复和机械训练。使学生明白,任何知识都是通过人们的艰苦努力和探索得到的。未来的科学家就在你们中间!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了心理满足,并能感到自己是个研究者、发现者、探险家,体验到探究发现规律的无比快乐。
二、为学生创设情景,提供学生探究机会。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经历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是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然而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把前人总结的或课本上现成的知识以结构的形式教给学生,而对这些知识的发展、发展过程并不够重视。这样的教学效果是短暂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更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努力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的要求。我们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学生在体验科学探索过程的同时,也形成了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例如教学《减法的一些简便运算》,教师先出示两组题,让男、女生各计算一组,比赛哪组同学既对又快。
第一组(男生做): 263-15-85 457-36-64 727-213-187 第二组(女生做)263-(15+85)457-(36+64)727-(213+187)
在动笔计算过程中,女同学做得很快,男同学却很慢,并有少数男同学向老师提意见:女同学的题目计算起来简便,括号里的两个数相加的和是整百数,一个数减去整百数当然比较快。
通过观察,女生也同意男同学的“意见”。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问:他们的算法不一样,但结果却相同,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板书“=”)
师:仔细观察这3个等式,请你大胆地猜测一下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学生开始积极地观察、讨论,大胆地猜想起来。生1: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等于一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生2: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教师板书)师: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都可以写过把这个数减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这时再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验证,然后交流总结。„„
然后,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探究成果作出充分地肯定,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建构,并进行相应的巩固性、综合性、应用拓展性练习。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课堂上洋溢着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通过创设数学情景的教学,把书本中现成的结论变成学生探究的课题,促使探究活动主题化,静态知识动态化。充分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史学史不仅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探索新知的兴趣,从创设的数学情景中尝到了数学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三、使学史学会探究,促进体验成功。
体验创造过程就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实验、猜想、归纳、分析和整理的探究活动过程中,感受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的,以及结论和规律是怎样应用的,也就是把教材錗含的知识成果经过学生的再创造,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维成果,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荷南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因此课堂教学过程应是以学生
资助探究为核心的过程。小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有表现自己的欲望,也有得到老师会同学赞扬的心理愿望。教师以赞扬、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学习成果,水对学生的一种鞭策和促进,让学生体验成功,“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例如在《8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的最后,教师出示了书上的一道口算题:妈妈带了8张5元的人民币去卖锅,汤锅每只38元,炒锅每只41元,可以买哪一种锅?学生在读题、独立思考后,争先恐后地回答。有一位同学的想法很特别:
生:我和妈妈到超市买东西,有会员卡可打八折,每有会员卡也可打九折,41元的炒锅如果打九折就不到40元了,妈妈当然可以买到41元的炒锅。
师:你们对这位同学地回答有什么想法?(学生窃窃私语,又不敢下定论。)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生1:我们小组认为他的想法和生活中的情况很接近,应该是正确的。生2:我们小组认为他很聪明,想到了我们都没想到的,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生3:编书的叔叔阿姨可能没想到我们小朋友也懂得打折。生4:我们小组还不太理解打折,老师你能为我们讲讲吗? „„
这时,教师没有急于对学生地回答进行评价,而是把评价的机会充分让给了学生。这种创新的想法是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同学们的赞赏和肯定中,使学生获得学好数学的成功体验和信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保持自主探索的热情。
总之,新课标提倡的探究学习是充满乐趣的。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应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资助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同时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让学生在科学实验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作者:朱剑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87 更新时间:2008-5-10
【内容摘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实验的机会,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在探究实验中学会观察和分析,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从问题中去探究,使学生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关键词】学生 科学实验 体验 乐趣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实验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的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一、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实验。
许多探究活动是需要借助实验来完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水平的有限性,教师的期望不能太高,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就行了。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使实验结果更加有说服力。现在学生都有人手一袋科学材料袋,如:四上材料袋中有液体、气体的热胀冷缩、不同的云图、风向标、风有力量、磁铁的磁性、制作指南针、声音的高低和大小、土电话等,四下的材料袋中有简单电路、电路检测器、并联电路、串联电路、红绿灯、小开关、接线盒、岩石矿物标本、花的解剖等,借助这些材料可以完成大部分的科学实验,因此要充分利用好。如:一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
今天科学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我们回家利用科学材料袋中的东西,要做一个红绿灯的实验。
我做完作业后,把实验用品拿出来,开始实验了。我把电线剪成两段,其中的一头按在电池盒的正极上,另一头按在电池盒的负极上。然后再把电线的另一端连到开关上。再小心
翼翼地连接到红灯、黄灯、绿灯上,我想只要一开开关小灯泡就会亮。于是我接通开关,可我万万想不到的是只有绿灯亮,红灯和黄灯连一丝光也没有。
我想我不能放弃,于是又开始实验了。仔细瞧着放在眼前的几样东西,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成功。我想电池的电一定是太弱了,我又到街上买了两个电池,我信心实足地自言自语说:“这次你肯定会亮了。”我把新电池连起来。又照原来的步骤做了一遍。可还是不亮,我怎么也想不通,几乎失去了信心。我在材料袋的说明上发现这些小灯泡和平常用的小灯泡不一样,叫做发光二极管,和电池连接时正极要连电池正极,负极极要连电池负极,我恍然大悟。但是哪个是它的正极、负极呢,我苦苦思索,忽然我发现绿灯亮的只要按照绿灯的接法就对了,经过仔细观察,发现发光二极管有两个长短不同的脚,长的接正极,短的接负极,我实在太高兴了,我把电线分别接在红灯和黄灯上。合上开关,啊!红灯、黄灯、绿灯终于亮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如果没有失败怎么会有成功的喜悦呢,我深深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意义。
二、在探究实验中学会观察和分析。
观察是发现事物本质,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学会观察,不只是看清事物的各部分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事物众多的属性中本质的东西找出来。这需要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加以锻炼,例如,在了解了共同特征的含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各种哺乳动物的图片,找出这些动物的共同特征;让学生观察各种鸟类的图片,找出鸟的共同特征。此外,学会利用一些简单的观察实验工具的使用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如:利用放大镜可以清楚地观察解剖油菜花和其它植物的花的结构,利用视频展示台可以把一些实物放大许多倍,清楚地呈现到全班同学面前。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专心探究,利用现有的实验材料和已有的经验与知识,进行各种实验、探究、推测,得出结论。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玩”得开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用多种方式表述,使学生的问题意识、思维能力、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及想象力充分地调动起来。
例如:在上四年级科学《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利用材料袋的材料作实验,动手做一个简单电路,使小灯泡发光,课堂上学生动手做了实验,都成功了,也有一个小组同学汇报说没有成功,我心理纳闷,仔细检查他们的组装电路,是正确的,电池是新的,灯泡是是好的,我就因势利导,问:怎样来检查故障呢?假如电池、灯泡、电线坏了,该怎样检查,他们设计了一个电路检测器,我就请他们马上动手检查,结果他们马上告诉我是电线坏了,是好好的新电线怎么会坏呢?,我叫学生把电线拿来,小斌说这电线是他从小马达上拆下来的,我一听就明白了,马上想告诉他们是怎么回事,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何不让他们自行去搞明白呢,就说:看来问题就出现在这段电线上,你们有没有仔细检查这段电线与其他电线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回去检查后,第二天中午跑过来告诉我:发现其中的秘密了:
一个同学说:“我发现这根铜丝与其他电线颜色不一样,猜想是不是外面包了一层其他的东西呢?我用小刀刮开这根铜丝,结果发现里面的颜色和其他铜丝的颜色是一样的,连接好后,小灯泡亮了,证明了我的猜想。”
一个同学汇报说:“我放在火上烧一下,发现亮晶晶的铜丝外面有一层能燃烧的东西,把两头烧一下,再连接,小灯泡就亮了,我知道他的外面包了一层不导电的东西。”我表扬了他们的做法和想法,告诉他们这种铜丝叫漆包线,外面包了一层不导电的漆,然后鼓励他们再去想一想,为什么要在铜丝外面包一层不导电的东西的东西呢?
他们通过网络查找发现了漆包线的作用:普通导线的外面包了一层塑料,其绝缘皮层厚,体积很大,不宜用作电动机和变压器等电器设备的绕组线圈,而使用漆包线(涂有绝缘漆的导线)能使线圈体积缩小而提高了单位体积内线圈的绕线匝数,从而有效提高了电机的功率。
望着学生兴高采烈的样子,跃跃欲试的神情,我不仅为我在课堂上的让学生自己探究的想法而高兴,在以往的常识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忽略知识形成的过程,忽视学生在新知识学习中的思维历程、情感体验,以及探索实践过程。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经历动手、动脑、动口的探究过程。所谓重过程,我认为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要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我探索、思考、观察、体验、操作、想象、质疑、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三、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入手,激发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
兴趣对学生行为的作用巨大,但是小学生的兴趣以自发为主,这就决定了它的不稳定性。教师只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刺激,使其能长时间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随之产生了探究活动板块小、活动不完整、自主性不强等问题。设计时必须在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中寻找探究的活力。科学来源于生活,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研究具体的生活现象,揭示蕴含的自然规律。比如,教师在上《水的热胀冷缩》时开始从生活中烧开水引入,让学生猜测,水开了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有的说有气泡、水冒出来、壶盖响。这时教师要适时的鼓励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信心。接着,放录像水开的情
景。让学生讨论,水为什么会溢出来?上述设计的目的是给学生创设了一种探究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科学的信心。是学生带着科学探究的欲望进入下一个环节。当学生想研究更多的液体时,(科学的课堂研究时间不够,大量的研究需要课后去完成),教师出示喷泉实验装置,给学生回家研究提供支持,通过演示实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既有水的膨胀,又有空气的膨胀,空气的膨胀体积要增大好几倍,压迫水从管中喷涌出)。
又如:在学习电路的连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家中的电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家中的电灯如果一个电灯发生故障,别的电灯照样能亮,从这个意义上看,一致认为家中的电路是并联电路。联系学生身边事物开展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有发展了能力,同时又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从问题中去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
科学探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知识来源于生活和社会实践。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大自然的接触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事物和变化,也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在科学探究中,我们就要让学生把这些问题提出来,明确的告诉他,这些问题的研究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科学知识就隐藏在这些不起眼的身边的事物中,并积极指点他们去研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与指导。
有教育家这样说过,一个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绝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一群不能提出问题的学生,他们的老师就绝不是一个优秀的老师。“学是为了学会自学”,一个连问题都不会提的人,是不会自学的。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善于发现问题,能自觉地提出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才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也只有让学生研究自己的问题,学生才会发挥出全部的主动性。学生能在课堂中做到举一反三是我们教学所追求的目标,我们应该积极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机会。
笔者在上《磁铁的两极》一课时,在教学预设中,教师设计了通过让学生经历用多种实验方法探究磁铁指南北方向的性质,以及探究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经历 “收集事实——整理事实——发现规律”的活动过程。当研究到感受磁铁斥力,了解磁悬浮列车这一活动时,教师安排了两个活动,一是学生通过做一辆磁力小车,应用磁铁斥力的作用推动小车运动;并用手感觉斥力的大小。二是通过课件演示磁悬浮列车的高速前进动画,运用情景体验让学生通过看大屏幕感受磁悬浮列车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应该说设计比较成功,学生通过动手,实际感受到了磁铁同极互相排斥;异
极互相吸引的性质,又对现代高科技磁悬浮列车的模拟体验,激发了科学学习的兴趣。
下课时一名学生问老师:磁悬浮列车有没有轮子?教师一下子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只好说等下课我们一起去查资料,后来老师和学生通过研究网上资料,了解了许多磁悬浮列车的知识:
磁悬浮列车是一种采用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的磁悬浮高速列车系统。它的时速可达到500公里以上,是当今世界最快的地面客运交通工具,有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能耗低运行时噪音小、安全舒适、不燃油,污染少等优点。并且它采用采用高架方式,占用的耕地很少。磁悬浮列车意味着这些火车利用磁的基本原理悬浮在导轨上来代替旧的钢轮和轨道列车。磁悬浮技术利用电磁力将整个列车车厢托起,摆脱了讨厌的摩擦力和令人不快的锵锵声,实现与地面无接触、无燃料的快速“飞行”。
磁悬浮列车的推进系统是位于轨道两侧的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能将线圈变为电磁体。由于它与列车上的超导电磁体的相互作用,就使列车开动起来。列车前进是因为列车头部的电磁体(N极)被安装在靠前一点的轨道上的电磁体(S极)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轨道上稍后一点的电磁体(N极)所排斥。当列车前进时,在线圈里流动的电流流向就反转过来了。其结果就是原来那个S极线圈,现在变为N极线圈了,反之亦然。这样,列车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奔驰。根据车速,通过电能转换器调整在线圈里流动的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从这个意义上说:磁悬浮列车是没有轮子的。
在科学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科学应该是学生主动参与和动手实践的过程,科学学习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学生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实验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整理资料,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亲历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科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7
第四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过程,经历学习体验。为了更好地凸显数学学习中“体验”的重要性,我与同组的几位数学教师经过讨论,决定选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来开展研讨课。我们围绕着为学生多创造有效体验活动的目的,进行了多次的研讨,最终,我们的课堂成果展示受到了全校教师的一致好评。下面,我就结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课的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数学教学中体验活动的重要性。
关键词:体验
探究
操作
能力
一、让学生体验,有利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这一教学理念,在这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例如:在围绕着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这个环节,教师为学生共创设了五次体验活动。第一次是:课前导入部分,利用提供的学具,让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从而初步体验了转化思想。第二次是:当学生说到可以用数格子的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立刻为学生提供利用数格子得到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体验报告,让学生经历了亲自数一数的体验活动。第三次是:当学生发现还用数格子的方法不能求出大大的鱼塘的面积时,教师又让学生大胆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当他们猜到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时,教师又及时让学生经历了“通过量一量相邻两条边的长度、算一算乘积,再与之前数出的那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进行比较”的体验过程,最终通过实践所得出的数据推翻了这一猜想。
第四次是:验证第二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底乘高时,教师让学生拿出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的方法来初步体验。此时学生有的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拼出了长方形或正方形,有的没有沿高剪,仍然拼出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这时教师请学生汇报为什么拼成长方形,怎样拼成长方形的?重点让学生理解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是将我们不会计算面积的图形转化成我们会计算面积的图形。
在此基础上,教师又为学生创设了第五次动手操作:让每位学生沿平行四边形的任意一条高剪、拼,看看你又有什么发现?有了这样切实的体验后再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将自己的发现填写在《体验报告
(二)》中:
至此,学生在独立探究之后,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整个活动在足够的时间、空间下,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达;既有小组的合作操作交流,又有学生个体的独立操作思考;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精准的引导和点拨。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仅“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有利的保证。
二、让学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也不是“看”出来的,它是学生在自主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而得出新知识、新方法、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这节课中,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底乘高时,让学生通过两次剪、拼的体验活动,以及在第二次的剪、拼体验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在操作中的感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转化后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并完成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体验报告二》。这一系列的体验活动都是建立在学生独立探究的前提下,再与小组成员边演示边交流,最终成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整个体验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再如,教师让学生大胆去猜想平行四边形面积如何计算,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去创新的体验机会。我们教师在自己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创新求异,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设计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要素。在这节课中,学生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是相邻两条边的乘积后,教师紧接着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对比等体验活动尝试验证自己的猜想,这就是实践能力的体现。
三、让学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情感的生成。
《数学课程标准》中,在对情感态度方面的阐述中提到了: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建立自信心;形成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些理念在这节课中也有充分的体现。教师的这种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也感染着学生学习数学不能有半点含糊,要有大胆质疑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当学生用自己的计算出来的实际的数据推翻了原来的猜想时,就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在严谨的求学态度中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促进学生终身持续发展是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点。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用活用好教材,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学习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就一定会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五篇: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祁连山小学 陈万华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正因为如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提倡“体验性学习”,需要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从而提高学习本领,达到学习的目的。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对比实验: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最后两种学习的效果相比,后者明显好于前者。原因是后者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了残疾人的生活艰辛,从而增进了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与同情,达到教育目的。同理,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只重视书本内容的教学,不给学生进入到生活中感受数学存在的机会,不让学生在探究实践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引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时间久了,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数学能力的提高就难了。
一、走近生活,在情境中感受“活”数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越贴近,学生领悟并且接受知识的程度越高,原因是具体、生动、形象的生活更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所以数学课堂教学应从生活中引入活水,引导学生将视野投向五彩缤纷的生活,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理解中感受数学生命的灵光。
1、课前走进生活,体验有价值的数学。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丰富,学起一些数学知识来,常常找不到生活中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原型,这就造成了理解上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这些内容之前,组织学生走进生活,或参观,或动手,或收集,与生活中的数学素材结成亲密的朋友。如教学“统计”时,就可结合学校的“六一”节活动向学生提出“学校要买水果、糖果、书籍,购买的教师不知同学们喜欢些什么,你们能作出调查吗?”这个问题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同学们在课前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调查中去。正式上课了,教师根据同学们收集来的数据,引导他们作出整理分析,绘制统计图,帮助购买教师作出合理的决策。原本像“统计的意义、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过程”这些很难传授的知识,学生在亲身经历之后,有了相应的生活经验,思路打开,上课热情很高,学习起来就很轻松。这些体验都将为学生课堂中的成功打下基础。
2、课中链接生活,开放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绝大部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有把实际生活融入到学生学习中来,学生才会感到倍加亲近,才会感到数学其实在生活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当数学学习与生活挂上了钩,数学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个模型而已,而是活生生的有了生命了。学生学习兴趣浓了,探索欲望强了,这都来自对生活的体验。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可通过让学生摸摸自己指头的面、桌子的面,测测、量量、算算黑板、教室的面积,来到操场上,走走、跑跑,来到野外看看、想想,用目测法估计操场与田野的面积大小。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让学生说出生活中一些与数字相关的号码的作用,如你穿几号的鞋子?报警电话是多少?你今年几岁了?通过对这些来源于学生生活的数据体验,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含义,学起来也就不难了。
二、自主探究,在课堂中经历“学”数学。
1、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探究中去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对学习数学过程的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规律的第二次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把学生引入到这种再创造活动中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个性与经验找出自己心中的定律。实践经验进一步说明,那种只注重新鲜知识传授的做法必定要扼杀孩子们的创造力,必定会影响孩子们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定是失败的。在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我从情境练习出发,先让学生计算校园里一块长方形面积的草地,在完成之后,我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能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教学楼右边那块三角形草地的面积?”这个问题的价值体现在两处:一是有利于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三角形面积的推导过程;二是这里面隐藏着一个数学思考方法,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找到未学过的知识。有价值的问题常能将学生思维的焦点聚集在探究上,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获得过程。这一点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
2、提供探究机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获得过程
留够动手的时间。“活动是认知的基础”,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能加深对数学的理解与认识,在头脑中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觉表象,有助于揭示数学问题本质特征和本质联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常常会担心学生没有自主探究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不敢让学生动手太久。其实许多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差,很大原因是教师的不放心造成的。教师在一些数学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给足学生时间动手。如在教学“体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立方厘米与立方分米两个单位之间关系时,笔者让学生先猜1立方分米要多少个立方厘米?学生说100、500、1000„„,然后让小组几个学生合作用多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叠,学生动手实践了足足有5分钟,40分钟的课堂,5分钟是宝贵的,但也是值得的。不管是叠好了,还是没有叠好,凡叠过看过的同学,对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都会有一个具体表象,此时引导他们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留够思考的空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数学也同样需要学与思相结合。当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要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当学生在学习后提出有争议价值的问题,教师也要抓住时机,给足学生思维火花碰撞的时间
三、实践活动,在快乐中感悟 “玩”数学。
传统教学的缺点就在于把学生学习圈固在小范围的课堂中,动口不动手,缺少实践操作。现代教学论要求:学生不光是口、耳要进课堂,手、脑甚至于整个身子都要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即就是要学生参与数学相关的实践活动中来,在活动中玩数学,在玩中感悟数学,在感悟中深化情感,深化表象,在感悟中形成自己的数学能力。
1、在“玩”中培养兴趣。
实践证明,凡是丧失了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学生,一个“玩”字开始是很有效的方法。因为玩中有真情,玩中有快乐,玩能带给学生清晰的表象,玩能酝酿学生探索的内驱力。在“长方体与正方体”教学之后,我和同学们“玩”起了快乐了游戏:我让大家拿出铅画纸,引导他们画出能折成正方体的图案来,并在图案的各个小正方形上分别写上每个面的代码,不管用数字还是字母。在完成后,我让学生走出座位找自己要好的同伴,开展“你猜我验”的游戏活动,验证的同学可出:“‘A’对面是什么面?‘B’在前面时,它的左面是什么?右面是什么?”等问题。猜的学生不仅要说出猜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说出理由。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忘记了自己是在学习,忘记了疲劳。学生在玩的过程中,空间观念、空间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2、在“玩”中捕捉数学规律。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促进人们素质、个性发展的最主要途径是人们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在教学时,教师要努力把课本中的一些知识转化成实践活动内容,营造符合小学生心理规律的学习氛围,来满足儿童天性。在组织学生学习习近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我只是要求学生准备了供实践体验的学习材料:一个平行四边形的硬纸板,一把剪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求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学生在剪、拼、凑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这种“玩”的过程,学生是终身难忘的。又如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柱体表面积”时,就可以让学生摸摸圆柱体模型,分析各个面的组成规律,然后拿出长方形的纸,动手做做,在做的过程中分析圆柱体各个面与长方形各个面的关系,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圆柱体的面积就是圆柱体的侧面积加上上下两个圆的面积。在学生有丰富感性认识后,学生自己也能推出圆柱体面积计算公式。
四、回归生活,在现实中体验“用”数学。
生活中的数学并非像数学课本中的数学一样现成与呆板,要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以真正提高,就要常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发展数学。学生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运用意识就会提高,学生创造意识就能得到加强,在生活中运用也让学生得到了宝贵的体验——学有所用。在教学“乘法分配率”之后,学生对它的生活意义理解不了,笔者就设计了这样一组生活问题:如果你在商店买东西,买了7只鸡蛋,每只0.8元,买了7袋黄酒,每代1.2元,又帮你爸买了 7包烟,每包8元,你能很快知道共要多少元吗?这时学生速度投入到运算中去,当有些同学很快就算出70元时,我请他说出理由,并点明主旨:看,乘法分配率跑到商店里来了,在其它哪些地方也会出现呢?在寻找过程中,学生感到了学数学的意义,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又如在教“圆的认识”知识后后,让学生想想马路上的路盖一般是什么形状,为什么?在学习了“圆锥”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谷堆或沙堆的体积;在学了“比例尺”后,让学生走出教室,画画学校平面图。数学就是这样精彩与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