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55-57页。[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
十、整百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运用主题图的形式,创设了“回收废电池”这一情境,帮助教师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学生分析] 由于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
十、整百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思维角度等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于对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来说,还有一定难度。[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启发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不进位、不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意识和验算习惯。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环保回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难点:使学生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效率。[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一、激趣导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喜羊羊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它就是爱动脑筋的喜羊羊,今天聪明的喜羊羊要和我们一起来学习,你们高兴吗? 2.课件播放情景
喜羊羊在羊村的草地上散步,突然,他看到灰太狼把一些奇怪的东西扔在了草地上,他把它们拿回去交给了博学多才的村长,村长一看大惊失色,这是怎么回事了?
3.播放课件,介绍废电池的危害;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的水,这些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生活用水,可以说一节废电池就是一颗“炸弹”。
4.电池的危害这么大,散落在羊村里可是太危险了,大家说该怎么办了?(指名回答)板书课题:回收废旧电池。
[设计说明:通过创设“关注生活”情境,在观察与交流中,使学生认识电池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废电池对大自然的危害,以此渗透“爱护环境、环保回收”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观察交流、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了废弃的电池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大家看,这是羊村三成员回收废电池的情况。(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测)
师: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吗?
(学情预测)生:……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棒!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用加法计算的有关数学问题。(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美羊羊和懒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美羊羊和喜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和“懒羊羊和喜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
[设计说明:通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A.解决“美羊羊和懒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列式估算:
师:解决“美羊羊和懒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怎样列算式?(板书:112+87)
师:观察算式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加法算式是三位数加法。)
师: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板书:三位数加法)
师:怎样计算112+87=?你能看着算式,试着估算它们的和大约是多少吗?(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合理都给予肯定)(学情预测)生: ……
[设计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估算,使学生意识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2)拨计算器计算:
师:究竟谁估的结果最接近正确答案呢?下面,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计数器合作拨一拨、算一算“美羊羊和懒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引导学生先拨出112)
师:“加上87”应该怎样拨呢?(引导学生继续拨计算器,学生可独立思考拨珠计算)
师:你是怎样拨的?(引导学生汇报交流:87,因为7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所以拨的时候在个位上拨;8在十位上,表示8个十,所以拨的时候在十位上拨。)
师:强调:只有同一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设计说明:通过拨数活动,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只有同一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3)选择算法、精确计算
师: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吧!(学生先独立思考、选择算法计算,再到小组内交流算法)。
a.展示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如:口算、用凑整
十、整百的方法计算、用竖式计算等方法。)
b.生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全班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等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用与计算器计算方法的比较中,发现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B.解决“美羊羊和喜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课件演示:用一百个小正方形代表百位的数字1,十个正方形代表十位的数字1,两个小正方形代表个位的数字2与代表129的小正方形相加,借助正方形让学生理解“个位相加满十,就向前十位进一”的算理。
师: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那十位满十向哪位进一呢?(学生:百位)那百位满十向哪位进一呢?(学生:千位)那谁能用一句话说明满十进一的方法?(学生: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进一。)
3.比较讨论、构建方法。
(1)师:通过刚才的计算,在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时,用什么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交流)
(2)师:比较黑板上的两个竖式,说一说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相同点:1)都是加法运算;2)列竖式时相同数位要对齐;3)计算时都从个位加起。不同点:第一道题是不进位加法,第二道题的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是进位加法。(3)师: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说明: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讨论等探索活动,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1.争当环保小卫士。
同学们,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会产生许多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比如矿泉水瓶、易拉罐、废纸等,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可以回收的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就不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污染了。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呢?(配合谈话,出示环境污染,废物回收的画面,每张废纸上面有一道计算题,学生小组合作自由回收废纸计算,然后订正。)2.夺红旗。
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自由计算,交流算法。3.学校废品回收站。
师:为了保护环境,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也在学校的统一组织下,开展了一系列的废品回收活动,下面就是二年级回收矿泉水瓶情况的统计。
(1)出示“各年级回收站回收矿泉水瓶情况统计表”)
各年级回收站回收矿泉水瓶情况
一班 180个
二班 192个
三班 340个
(2)师:从表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交流)(3)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还能提出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尝试解决。)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有多种,如:三年级同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一班和三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二班和三班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问题并解决问题。)(4)汇报交流:重点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设计说明:将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趣味评价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设计一张[废电池回收]宣传海报。(不一定要在课堂上完成,可以到图书馆或上网找资料。)
[通过设计“废电池回收”宣传海报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废电池对大自然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加法
112+87=199(个)112+129=241(个)
112 + 87 + 129 199 241 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第二篇: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一、复习,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几道口算题,看谁能做的又对又快(卡片出示:360-80,570+60,400-30,1500+700,3200-800,2500+3000)口算计算得真准确,不知道竖式计算是不是也这么准确,(出示:32+67,19+32)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做完了吗?找同学说下答案,都谁对了?举手,真棒。想一想两位数列竖式需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二、1、说得真好,现在老师要变数了,你们还敢挑战吗?改132+67,看这么算式,你能不能估一估它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引导把132看成130,把67看成70,130+70=200,所以我估算的结果是200左右)那么这道题的准确答案是多少呢?下面请同学们用竖式算一算,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1:找板演的同学说是怎么算的
预设2:哪位同学和黑板同学做的一样,你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一想,刚才我们估算的几种结果,和这道题结果相比,怎么了?(差不多)师小结:估算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估算结果和准确值对照,可以帮助我们大概确定我们计算得是否准确
看黑板老师这样写行不行?132 为什么不行?(因为百位上的1,和十位上的6不能
+ 67 相加,数位没有对齐)师:也就是说我们计算时只有相同数位对齐,才能进行相加
2、再来看下道,老师又要变了,把119+132,看算式,你能不能再估一估它的结果,并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同上)看结果,依然和我们刚才估的结果比较接近
3、看黑板,我们今天学习了三位数+两位数,三位数+三位数笔算加法,(板:三位数笔算加法)想一想我们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板: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都会来吗?老师要考考你们?出示456+307,162+34练习本上做,说出结果,对照
5、这么多同学都做了,老师还有道更难的题,你们想挑战吗?出示56+165,看这么算式,你能估一估它的结果吗?说说你是怎么估的?(同上)现在就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做,并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问:为什么百位要进一?因为十位满十了,那为什么十位满十要进一呢?因为5个十加6个十等于11个十,加上进上来的1,就等于十二个十,10个十是一百,12个十里有一个一百,所以向前进一)
6、第二道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那百位满十呢?千位呢?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说(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7、我们再做道练习267+385。看黑板,我们今天做的题都需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练习
1、判断对错(数位没对齐和满十不进一)
2、机动58页2、3题
3、看老师手里是节废电池,废电池中含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会对土壤、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影响,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0立方米的水,相当于我们一个人的用水量,这就需要我们回收废电池(板)
4、看图,这是淘气学校二年回收废电池的情况,从这个统计表中你能根据哪些信息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
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怎么列式?
一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怎么列式?
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怎么列式?
一班、二班和三班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怎么列式?
先做前三道,检查完对了的同学可以尝试做下第四道题(做完对照)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我们都需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第三篇: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回收废电池》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第二节的内容。教材运用主题图的形式,创设了“回收废电池”这一情境,帮助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进而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环保意识。
虽然笔算加法这部分知识学生在一年级下期已经接触过,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由于这部分教学内容多,知识点又难,一课时完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消化,因此我把这部分知识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加减法及整百、整十加减法的算法,并且具有了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愿意和同学交流合作,所以,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和学情的准确把握,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结合具体情境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环保回收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理解“满十进一”,提高计算效率。
五、教材使用及课程资源的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整堂课我创造了这样的情境:喜羊羊无意中碰到了灰太狼,为了活命,喜羊羊用智慧闯过了三关。在这过程中,羊村成员捡拾灰太狼留在青青草原上的电池,自然而然引出了三位数的加法算式,之后学生探究解疑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争当环保小卫士,回收矿泉水瓶,看看谁回收得多。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在分组后根据学生表现奖励电池图片,表示该组回收的废电池。最后根据数量多少,决定哪组获胜。虽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与教材的主题情境图有了一定的出入,但是由于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教材真正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整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突破了重难点,学生数学上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六、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设疑诱导法、演绎概括法
七、学法
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八、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导入:今天我们的学习就从大家非常喜欢的《喜羊羊和灰太狼》开始。喜羊羊和灰太狼过去进行了9999次决斗,虽然喜羊羊每次都获胜了,可是他很累,他希望青青草原的动物们来帮助他共同打败灰太狼,你们愿意成为大草原的一只动物和它一起齐心协办打败灰太狼吗?下面我们就选出我班的喜羊羊和灰太狼。老师就当公正无私地包包大人!下面请同学们大声地告诉自己小组内的成员自己是青青大草原的哪只动物。(学生自报家门)2.宣布游戏规则:我们分成六组,回答对问题或者做对题的小组会得到一节废电池作为奖励,最后看一看哪一组在与灰太狼的决斗中表现最棒。决斗正式开始,准备好了吗?
3.一天,喜羊羊在羊村的草地上散步,突然,他看到了灰太狼,灰太狼也看到了满脸都是恐惧的喜羊羊,他说(课件出示:今天我可不会放过你的!我要考考你,回答不出来,我就把你吃掉!请灰太狼读),看到喜羊羊那样,得意洋洋的灰太狼又说(课件出示:我出的可是整十整百的加法口算题哦!),喜羊羊一听乐了,高兴地说(课件出示:谁怕谁,出题吧!)。学生做口算练习题。(包包大人和小动物判断对错。)4.宣布第一回合决斗结果。知道这个结果后,灰太狼说(课件:我还会回来的!)
5.播放课件,介绍废电池的危害。
灰太狼气愤得走了,把一些奇怪的东西扔在了草地上,喜羊羊说(课件出示),大家知道电池对人类的作用和危害吗?下面取出自己收集的废电池说一说。
6.过渡:电池的危害这么大,散落在羊村里可是太危险了,大家说怎么办?(指名回答)板书课题:回收废旧电池。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关注生活”情境,在观察与交流中,使学生认识电池在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废电池对大自然的危害,以此渗透“爱护环境、环保回收”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建立数学模型:
过渡:下面由我包包大人宣布第二回合的决斗开始。
1.观察交流、提出问题。
羊村成员回收废电池。(出示统计表)提问:你们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加法数学问题吗? 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
[设计说明:通过出示信息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
A.解决“美羊羊和懒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1)列式估算:
请学生列示,板书:122+77,观察算式的特点。(引导学生说出这个加法算式是三位数加法。)板书:三位数加法。试着让学生估算122+77=(指名说说估算的方法,合理都给予肯定)
[设计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估算,使学生意识到估算方法的多样化,感受到估算是一种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估算能力。](2)拨计算器计算:
请同桌用自己手中的计数器合作拨一拨、算一算。(引导学生先拨出122)
师:“加上77”应该怎样拨呢?(引导学生继续拨计算器,学生可独立思考拨珠计算)
(引导学生汇报交流:77,因为7在个位上,表示7个一,所以拨的时候在个位上拨;前面的7在十位上,表示7个十,所以拨的时候在十位上拨。)
师:强调:加77时从个位拨起,并且只有同一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
[设计说明:通过拨数活动,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只有同一计数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及从个位算起。](3)选择算法、精确计算
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学生先独立思考、选择算法计算,再到小组内交流算法)。
a.展示算法多样化,(引导学生交流计算方法,如:口算、用凑整
十、整百的方法计算、用竖式计算等方法。)
b.生汇报交流。着重引导全班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指名板演。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板书)。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和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等学习形式,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在用与计算器计算方法的比较中,发现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的问题。] B.解决“美羊羊和喜羊羊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方法同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来解决。)
强调: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那十位满十向哪位进一呢?(学生:百位)那百位满十向哪位进一呢?(学生:千位)那谁能用一句话说明满十进一的方法?(学生: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进一。)
3.比较讨论、构建方法。
(1)师:刚才的计算,哪种计算方法比较简便。(引导学生交流)
(2)师:比较黑板上的两个竖式,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引导学生比较交流)
(课件出示:相同点)
(3)讨论: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a.相同数位对齐;b.从个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设计说明: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解答这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讨论等探索活动,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用竖式计算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小结:宣布第二回合喜洋洋获胜。(课件:青青大草原欢腾起来)
三、巩固联系,解释与应用。
过渡:在大家高兴的时候,灰太狼不服气的又来了。(课件出示,学生读,进入第三回合的决斗。)1.勇夺小红旗。
第一位做完后马上把小红旗和答案告诉第二位,第二做完后马上把小红旗和答案告诉第三位,就这样依次传递!结束后,看看哪个组全对。
学生接力棒似的做题。2.争当环保小卫士。
实际上,作为人类的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会产生许多的生活垃圾,这些生活垃圾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比如矿泉水瓶、易拉罐、废纸等,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可以回收的生活垃圾集中回收,就不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污染了。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做一个爱护环境的小卫士呢?(配合谈话,出示环境污染,废物回收的画面,每张废纸上面有一道计算题,各小组一人上台板演,其余人做相同的题,最后订正。)
3.学校废品回收站。
过渡:我们保护环境的行为感染了邻近的敬依小学、管寨小学、乌江中心小学的学生,他们在赶集的那天回收了许多饮料瓶。
(1)出示回收站回收饮料瓶情况统计表。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我们能不能提出一些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自由提问、尝试解决。)
4.过渡:在大家共同帮助喜羊羊的过程中,可恶的灰太狼第10000次被我们打败。可爱的喜羊羊会说什么?灰太狼又说了什么。
[设计说明:将学到的知识同实际生活中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师生合作总结,完善知识结构。
1.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写一遍数学日记。本周星期六将要赶集,垃圾肯定不少。我建议大家抽空去捡拾可回收的垃圾。把捡到的塑料袋数、瓶子数、废纸数写在日记里,并算一算自己捡拾了?种可利用的垃圾,一共有多少可利用的垃圾。
[通过设计“数学日记”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同时对三位数的加法计算方法再次巩固。]
九、说板书设计
回收废电池——三位数加法
122+77=199 122+149=271 122 122 + 77 + 149 199 271
十、说课后反思:
本节课坚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一节课的学习自始至终在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决斗中开展,并让学生扮演青青大草原上的一个角色,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努力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无论是引题时的让学生拿出电池说电池的作用和危害,还是练习中解决各校回收塑料瓶的情况,还是作业写数学日记都努力体现让数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3.科学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对于149+122的进位加法中,我放手让学生尝试着去做,当学生出现错误时,那正是我生成的开始,我让学生当老师来指出错题的病因,并让学生来改正。这样的知识学生由于主动参与了,兴趣浓厚,效果明显。
4.关注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从估算、计数器拨一拨到口算到最后的笔算,一步一步开展,逐渐让学生形成计算方法的网络体系。
5.创造性地运用评价机制。结合回收废电池这个主题,我将学生分成6组,奖励一节废电池,最后看看哪组获得的电池数最多,一方面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教育做一个环保卫士,将思想教育工作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当然,本节课也表现出了不少不足:
1.个别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提升。2.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老师的帮扶偶尔变成了主导。
第四篇: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与评析
《回收废电池》教学设计与评析
设计 鹤壁市湘江小学 张燕芳
(个人简介:2003年参加工作,在2009年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说课和优质课均获一等奖,在2009年市优质课中荣获一等奖,所研究“十五”课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荣获省二等奖,多篇论文获省市奖项。通讯地址:鹤壁市湘江小学。手机:***)
评析 鹤壁市教育局教研室 程翠萍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回收废电池》第一课时-----书第55、56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习惯。
过程和方法:
经历“估一估”“算一算” “试一试” “说一说”的过程,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并掌握其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教材分析:
《回收废电池》是三位数的笔算加法,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本课时将为多位数加法的知识迁移奠定基础。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材创设了与生活贴近的“回收废电池”的情境,通过“估一估”“拨一拨”“算一算”“试一试”等环节把三位数加法算法的得出和问题的解决融合在一起。
学情分析:在一年级下册学生已经学过两位数的加法,三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加法的算理很像,学生凭着原有知识完全有能力迁移过来。根据两位数加法的计算经验来看,三位数加法这个看起来不学就会的知识学生计算时应该不会那么尽如人意,出错率会蛮高的。根据以前的经验推测学生大致会出以下几种错误:当两个加数位数不一样时容易照不齐位,满十不进一,进一漏加一等等。主要是对于“相同数位照齐”和“满十进一”的算理如蜻蜓点水似的印象不深,所以三位数加法仍然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决不可简单处理。
基于以上认识,本节课我发挥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法计算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引导学生结合原有知识经验,自主的探究学习,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灵活运用我们鹤壁市立项研究的国家级课题“三勤四环节”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对齐”和“满十进一”的算理。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关于废电池的危害的内容,多媒体课件、计数器等。教学方法:“三勤四环节”教学法(鹤壁市立项研究的国家级课题)
教学流程:
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节课主要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创新教学模式.“定向·诱导”从学生熟悉的“回收废电池”的情境诱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了本节课要学什么。“自学·探究”环节由扶到放,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逐步解决“估”“算”“验证”三个步骤,这三个环节使学生经历了从估算到精确计算的过程,有层次性。再放手让学生根据刚才的经验根据自学提纲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这时我要求自己做到“三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我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我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我不教,以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注重呈现算法多样化和进行最优化。“讨论·解疑”让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解决,真正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反馈·总结”不仅巩固知识,通过总结,沟通两位数和三位数以及多位数计算方法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能学一当
十、举一反三。
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都是在学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中进行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脑、口、手活动的载体,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是实现学习目标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
具体如下:
课前激趣:让小导游给老师介绍巩义的旅游景区,老师让学生欣赏优美的“淇河图片”时突然出现废电池,让学生讨论其危害(师生课前共同搜集关于废电池的危害的内容)。
(评析:由于是借班上课,学生难免和老师生疏,上课时学生可能会异于平常的表现,显得胆怯。课前师生彼此介绍自己熟悉的旅游景区,成为沟通彼此心灵的桥梁,又给学生渗透“环保教育”,真是一举两得!)
上课:
一、定向·诱导
(一)诱导
1、创设“回收废电池”的情境(课件出示主题图)。
2、从统计表中获取数学信息。
3、提出数学问题。
4、先研究“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的问题(板书)。
5、让学生列式!揭示主要学习内容“三位数的加法”(板书“三位数的加法”)。
(二)定向(课件出示学习目标:能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评析:“回收废电池”的情境,让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并非凭 空捏造、遥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形成积极地情感体验,让孩子自己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学习目标明确、简洁、可行。)
二、自学·探究
1、引导学生探究第一个问题。
①“估一估”:一班和二班大约共回收多少节?(课件出示)②“算一算”:一班和二班共回收多少节?(课件出示)可以请学具帮忙,也可以不用。之后交流(让小老师边讲边演示或边讲边板书)
③“验证”:你的得数对不对?(课件出示)④沟通几种算法间的共同点(演示课件)。
⑤老师示范竖式计算的方法,突出怎么照位,从哪算起。(板书“相同数位对齐”和“从个位算起”)
2、学生自主探究第二个问题----“一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板书)
①出示自学提纲,学生自主探究:
仿照解决第一个问题时用的方法根据自学提纲(自学课本第56页:①“估一估”:一班和三班大约共回收多少节?②“算一算”:一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③验证”你的得数对不对。)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个问题。
②小组交流。③展示自学成果。
(小组依次汇报三个问题,当学生板书竖式时问“这个小1是怎么回事?----板书“满十进一”)
其他小组有不同算法补充。④进行算法最优化。⑤总结: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自学·探究环节是四个环节中的基础环节,也是重点环节,关系到学习目标能否完成和完成的质量。
本环节的设计发挥学生的知识迁移作用解答第一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师承认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并引导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借助小方块和计数器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突破难点,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使学生在经历“估一估、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考虑到将是借班上课,张老师灵活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在学习第二个例题时才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探究,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计算方法,由扶到放。
此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迁移旧知、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把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三、讨论·解疑
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疑惑。
(评析:通过本环节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让学生带着疑惑走出课堂。)
四、反馈·总结
1、反馈(课件出示小动画)在亮亮的带领下开始“环保之旅”!
①回收废电池(课件显示四节废电池身上的题目:456+307,271+436,718+120,85+324)(找四位学生板演,之后进行讲解)答案算对后全部成功回收!②“森林医生”(学生在练习本上改正大树身上的错题,之后让学生讲解。)
③“密码屋”(课件题目:430、243、175这三张卡片中哪两张卡片的和是605?)(渗透“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保日”的小知识点),解决问题后启动密码,进入人间仙境!(课件显示美丽的风景画)(号召大家保护环境,让如此美景常驻人间!)
2、总结: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沟通两位数加法和三位数加法以及多位数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对照学习目标看看是否完成。(课件回到学习目标)
(评析:练习题目都是最典型、最易出错的类型,生动的情境会让学生觉得新鲜有趣,不仅知识得到巩固,而且把环保意识化成行动,获得成功体验。
最后的课堂总结是全课主要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让学生讨论“三位数加法和两位数加法”的联系和区别,并大胆推测多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知识结构中,使学生融会贯通。)
总评: 这节课,张老师力求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第五篇:回收废电池说课稿
说课稿
课题
《回收废电池》
东刘小学
谢文萍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回收废电池》这一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加与减
(一)”这一单元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三位数的加法,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内容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让枯燥内容生活化,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学有所乐”,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是本节课努力的方向。针对这些问题,我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和活动过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百以内加减法以及整
十、整百的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回收废电池”这节课是有关三位数的笔算加法,这部分教学内容多,又是本单元的难点,一课时完成学生不易理解和消化,我把“三位数的加法”部分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本课时教学“不进位加法”和“不连续进位加法”。
笔算加法学生在一年级下期已经接触过,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对三位数的笔算加法有进一步的认识,掌握三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并在有趣的数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我主要在学生已有的计算基础上,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教师点拨引导为辅的策略,让学生在生活实例中感知,在积极思辨中发现,在具体运用中理解的方法进行“不进位加法”的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提倡所学数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回收废电池”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因此,教材一开始就出示二年级回收废电池情况统计表,让学生观察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估算。然后让学生通过“拨一拨”“算一算”等活动让学生计算出正确结果。在估算结果和正确结果的比较中让学生了解正确地估算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同时也在动手计算地过程中体会到三位数笔算加法的算理。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以及对编写者意图的理解,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自己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很有用,很有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教学重点:是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二、说教法与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说说电池有那些危害,感受到数学问题并非凭空捏造、遥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出示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自由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解答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的设计原因在于我们承认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过程设计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实践活动”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对本节课的活动过程设计如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四]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下面我就这四个教学过程做具体的阐述: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开课伊始,教师设计用电池有那些危害的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到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1.出示三个月回收废电池情况统计表。观察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估算。(1)师:根据统计表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出两个问题解决。①一月份和二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②一月份和三月份一共回收多少节废电池? 师:在计算之前请同学们估算出每个问题的结果,并说一说估算的方法。
生:一月份和二月份大约回收了200节。生:一月份和三月份大约回收了230节。
师:刚才同学们估算了这两个问题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准确的答案吧!2.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学生独立计算。(2)四人小组内交流算法。(3)全班汇报。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计算方法: 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
〖教学反思〗
相对其他学习内容来说,计算教学容易显得枯燥无味,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这节课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将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的设计。
1.创设情境,实践感悟。开课伊始,我设计用一段录像的情境导入,使学生感到既现实、又有趣,同时还受到了环保教育。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中改变学生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汇报自己或小组的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3.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这一环节设计了帮助蓝猫“买家电”这一情境,将学到的知识同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本节课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能紧扣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生活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当学生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及时给予积极评价,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方法进行比较。
〖案例点评〗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一开始,教师即播放王爷爷回收废电池的录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并非凭空捏造、遥不可及,而是活生生地存在于我们身边,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切感,这种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出示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观察统计表自由提出问题。这一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也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的良好数学品质。
放手让学生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独立解答两个问题,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探索、获取知识,这样的设计原因在于我们承认学生思维方式、思维水平的个性差异,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是《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本节课的联系实际,巩固应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帮助蓝猫买家电的实践问题,特别是问题(4):“如果它用900元钱买一台录音机和一台洗衣机它的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这个问题的设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可以用先加再减的方法,也可以用连减的方法,给学生的计算提供较大的空间,而且学生如果先把两种电器的价钱相加就能凑成整百整十数,很快能计算出结果,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节所学知识,同时还应用了前几节课的口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