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2:19: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篇: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一、主题内涵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它是一种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各因素之间的互动,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其优越是:给全体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有助于因材施教,真正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案例描述

[案例一]:一位老师在执教《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一课时,在最后让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你怎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宣传?听完这个问题,学生就围在一起开始交流,有的小组只有一、二个优秀的同学在发言,而还有几个则一言不发当听众;有活跃的小组,是你一言,我一语,抢着发言,谁也不听谁的;甚至有个别小组都没有人发言,而在那里闲聊,说笑,发呆„„教师走来走去,似在巡视,又似无所事事。几分钟下来,教师拍手示意大家坐好,请学生说说该怎么宣传。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教师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是“你说得真好!”、“你的意见真不错”。

[案例二]:一位老师在执教三年级上册的《妈妈的手》一课时,在新课伊始,播放了一位妈妈一天工作的影片,然后让四人小组交流:影片中的妈妈在一天中干了些什么?于是学生把小脑袋凑在一起,说开了。然后,教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这个问题,学生把影片中妈妈所做的事都说完了,教师很满意地让学生坐下了。接着在课中教师让四人小组说说妈妈为自己做了一件什么事。小脑袋又凑在一起,五分钟后,老师喊了停,请一位同学来说说妈妈为自己做的使自己感动的事。然后又请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一读自己写下的想对妈妈说的话。

[案例三]:我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沿着河边走一走》这一课时,在课前,我让学生以自愿组织的小组为单位(可以是好朋友,可以是邻居),对家乡的小河进行调查,并分发了调查表,告诉学生可以从水质,污染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去调查,然后进行整理,课上交流汇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自己的眼光,去了解去调查。对于他们自认为常见的事物,而且又能办到,所以都兴致很高,在课堂上用儿童独特的语言作了精彩的发言。有小组的代表说:“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水质,我们发现我们那边的小河非常脏,上面漂着厚厚的一层工业油。我们还拍了照片带来了给大家看看。”、“我们小组调查的是污染源,我们发现我们小河的上游是一个公共厕所,每天都有人划着船去淘粪,中游是一个工厂,那一段的河水上面都是一层油,下游是一个菜场,小贩们把垃圾都扔到小河里。”“老师,我来补充,下游不光是小贩把垃圾扔到小河里,还有很多居民也是这么做的。”„„整堂课就都在学生汇报中热烈而井然有序地开展着。

三、案例分析

案例一中存在着假热闹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在无规矩的束缚下,不知道说些什么,不知道从何说起,更不要说达到小组合作讨论的效果了。

案例二中教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安排了三次小组学习,是不是有些多呢?看似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但实际上有多少的教学实效呢?又如教师安排的“看影片说说妈妈干了什么事”、“说说妈妈为自己做的一件事”这两个环节,根本不需要学生交流就能直接回答的,有必要让学生一直处于一种毫无意义的扭头说一说,读一读的状态当中吗?这对他们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培养又有多大益处呢?

案例三中教师走出了以往的说教式德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生活,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引导他们在生活中饶有兴趣地学习、探究、体验。在课前的布置任务时,教师就很明确地让学生以他们喜欢的方式组合小组,然后给于明确的探究目标和记录表格,学生有了明确的分工后,都能饶有兴致地一起去探究,结果在课堂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堂课在团结协作中让学生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学会尊重人和关心人。同时,又培养了与人交际的能力,社会实践调查能力,鼓励学生勇敢地走进生活,走进社会。

四、基本策略

1、合作形式要有实效。

目前,在品德课堂上,教师组织小组学习,目的是为了落实学生的主体性,想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的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与习惯。因此,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注意结构的合理性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有利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当然,小组成员还应该是动态的,这样,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还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在组织小组合作时,首先要做到分工明确,要有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纪律员等,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有秩序地说。再者,教师应安排时间,加强合作指导,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互相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得到发展。

2、合作时机要选择到位。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同时,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合作目的,不要单为了有合作的形式而合作,设计的问题一定要具有挑战性、探究性和创造性,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合作的欲望。教师还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因此,本课程重视课前的调查探究和课后的情感延伸。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前的调查和探究及课后的延伸中适当地安排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等。

3、合作内容要引起兴趣。

鲁洁教授明确指出:“我们在标准和教材设计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儿童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因此我们在小组合作中要让小组围绕一个他们有兴趣、有争议的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一些讨论性活动和合作性强的活动;在课前调查探究时,也可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任务。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二篇: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土门中学 张秀玲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的,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得到强化。

一、如何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1.要进行合理的分组分工。

将班级的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律分成若干小组,可以是班级的自然小组,也可以是按英语教学的需要分成的小组,或是开放式小组—— 学生自由组合的小组。分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成员的学习成绩、性别、性格、能力、智力差异等因素,使学生有充分的机会,随时获得教师和同学的协助。

每组成员均有分配角色、分享领导,如组长、记录员、汇报员等。能充分调动每个小组成员的参与意识,还有利于教师对小组展开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建组做到相对平衡、自愿与调整结合,英语学习合作小组组建后,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其中组长一般是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且有一定的合作创新意识、口头表达、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组织和示范带头作用。

2.合作准备课前发言 传统的轮流制容易使活动流于形式,为了使Free talk内容丰富多彩,使更多学生得到锻炼,教师可以事先准备好话题,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让小组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然后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学生或小组组员集体表演等形式进行。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

3.合作预习新课 教师事先把预习的内容及要求告诉学生,预习课文或对话,包括查字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思考问题,提出置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经小组讨论,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做成一份组内笔记。然后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听老师在课堂上讲评,逐一解决疑点。

4.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整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情况相对较少。大部分教学要将班级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针对课堂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如在教学“making suggestions”这一日常交际用语时,我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经过小组讨论后发现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他们的回答也有很多种。然后,我再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句型中动词的形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5.课后小组学习教师还应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优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6.设立有序的合作常规 我们不仅要注意合作的时机,合作的时间长短,还要设立有序的合作常规。我觉得学习任务的布置,课前的准备,课堂上的交流,课后的练习,专题性学习等均可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布置共同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共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中可以显示各小组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不同学习任务的课堂交流则以互补学习为主。我们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不断向他们灌输 “ 合作教学 ” 的思想,并且向学生传授 “ 合作 ” 的技能,尽量做到要求具体明确,指令清楚,使学生具备 “ 合作 ” 的思想和技能,为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发挥优化组合的整体功能,开拓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7.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标准,把学生个人记分改为学习小组记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标。在小组评价时也要对个人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和独创性等做出恰当的评价,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的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打消个别学生依赖别人完成学习任务的思想。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优点

1.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各动态因素的多边互动。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从而构成了动态因素互动的立体交流网络。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这种互动方式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个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地发挥。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的能力分组,把全班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异质成员组成的小组,给每个小组设置共同的学习目标,使之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也就是说,只有在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取得成功的前提下,组内的每个学生才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可以使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树立起“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捍卫为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

3.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满足需要的机会和形式。“需要满足论”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组织形式的建立,给学生提供了开展互助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使之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彼此尊重,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第三篇: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天津市大港区第一小学 王瑞华

新课标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的思维方式不同,因此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下面就“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打破了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合作交流,实践、操作。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音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可以看出,“组织”工作是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我的做法是,先把班内的学生按性别和学习情况以及课上的表现每4个人分成一组,每组中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组长轮流当,每天一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与合作意识。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班的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

二、优选内容

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呢?我认为选择活动的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在学习笔算加法时,通过对几个学生的板演进行评价之后,在有了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小组内讨论“笔算加法应注意什么”。这时小组每个成员都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探讨交流,因此可以互相补充,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这是学生自觉获得的知 -识,因此会记忆深刻。对于那些开放性的练习,在经过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小组交流。如二年级上册练习十一中的第4题先让学生看图,然后我问学生: “你能解决沙滩上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组同学听,这时学生的解决方法有:3X4+3,4X4-1,5X3。通过这种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思维方法,互相促进,形成互动的学习氛围。再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后,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时,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一个人无法完成,我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每个小组自主确定要测量的四种物体的长度,一人记录,两个人测量,还有一个人监督测量并汇报测量的长度,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的快乐。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撞击点开展小组讨论。如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例1时,对于水管的弯头有的学生认为它是角,有的学生认为它是圆的不是角,对于这种情况我让小组开展讨论“怎样认识水管的弯头的角”。通过讨论学生真正理解角的概念。

三、明确要求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并且要求学生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能开始活动,不然的话就会造成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要求只听见了一部分,或者根本什么都没听清楚就盲目地围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摆图形之前我提出: “先用你手中的小棒摆出几个相同的图形,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说一说你摆的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几根小棒、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再如,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的第16题,要求根据游乐项

目价格表分别给小东、小平和小芳设计游乐计划,首先让学生自己读题目要求,再指名读要求,在学生理解题意后,我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每组选出一名同学做记录,其他同学按要求,分别为三位小朋友搞出游乐设计,然后在组内评价,看看每个人的设计是否符合题目要求。让学生有目的地开展活动。

四、及时指导

在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进行巡视,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如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合作不够友好,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遇到和自己不同的观点就和别人争吵。这时我就给以具体指导,教他们如何与别人沟通: “你可以这样说,我与你的观点不同,我是这样想的„„,或者说我帮你补充一下„„”为了培养学生友好合作,在活动中我有意安排一些针对性的训练,如在用小棒摆图形时,我把给每个人的小棒合在一起,每组准备一份小棒,操作时我注意观察每个人的表现,发现有的小组的学生在争抢,这些小组在活动时不仅秩序乱而且任务完成得也慢,但是也有几个组表现得很好,任务完成得很快,这时我就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且让表现好的小组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从小培养学生与他人友好合作的品质。

五、总结评价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红花、金苹果、小旗子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组合作学习能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实践中共同探讨,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方式。合作意识的培养也是当今社会的需要,但是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达到。

小组合作学习于1970年兴起于美国,1980年起在世界范围取得实质性进展,1990年起在我国部分地区和学校进行了实验研究。实践证明,合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能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合作精神,锻炼交际能力……使课堂焕发生命力。

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切身的体会。

一、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是要给学生合理分组

1.在组建小组时,分组时考虑到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成绩、纪律等方面的因素,组内一般要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的搭配。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组织能力、性别比例等基本情况,依据自愿组合与合理搭配的原则,一般以4~6人为一组,把

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教师一定要 注意小组组员结构的合理性,这是实现小组合作的前提与基础。每个小组设组长、观察员、记录员和资料搜集员,其中,观察员负责监督小组成员参与合作讨论的情 况,资料搜集员负责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这种小组合作需要打破平常的座位排序,依小组安排座位,缩短学生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便于学生交流。

2.让小组成员给自己的组起名和制定奋斗目标。小组的名称和奋斗目标紧密相连,每个小组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教师可引导学生制定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学生才能产生为之奋斗的动力。当集体的成员产生不良行为时,大家会共同帮助纠正。当成员遇到困难时,大家也都会伸出手来帮助成员。

二、调动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师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合作,然后再在全班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分析他人的想法,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及合作后全班同学交流时,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他评、自评,教会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鼓励他人,进而尊重他人,正视自我,欣赏自我,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品味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对他们的学习和人格的完善都有积极作用。

三、激发合作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发展的不足之处,如思维水平、学习方法和学习动机等,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要特别注意对他们的心理进行辅导,让他们树立起信心;教师给学生的任务应该是有层次性的,使弱势学生也能够找到能胜任的工作,并在完成任务中树立自我成就感,增强信心;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时,教师要强调整体的进步,让小组内形成主动帮助较差学生的氛围,教师也要在观察、巡视或参与中,特别关注他们,发现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

1.教师应注重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但也不忽视对小组个人的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注重个人的考试成绩,关注的是个体的发展,而忽视了整体的发展,这种评价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合作学习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学生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 生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局面,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小组合作达 标。侧重于集体评价可使学生认识到小组是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

2.小组评价采用积分制,计分可采用百分制,十分制或五分制

在课堂上,对于小组成员的参与度,积极性和创造性等作出恰当的评价。课前预习和

课后作业,也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样可在小组内部树立榜样,激发组内竞争,以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按照学习任务组织合作学习的优点是学习目标明确,学生合作意识强,容易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3.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就过程和结果两者而言,应侧重于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每周结束和学期结束时,可计算出每组学生的总分和个人总分。评选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学习个人时,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

4.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与合作学习评价结合起来

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意识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具体的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真正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怎样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一、开放分组,多向交流

小组的组成应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决定,要考虑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交际能力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相处,尤其要关心那些交际能力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争取组内同学共同进步,要求组内每一个成员做到全身心投入和全程参与。每个小组的人数应适当。各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可以由组员轮流担任。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程序

1、创设学习情境。

设计一个有利于学生相互之间展开合作研讨的活动情境,以此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另一方面让学生产生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心理需要。

2、明确合作学习任务。这一步就是让学生明确即将进行的合作学习将围绕着什么主题进行,合作学习将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最后达到什么样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等问题,以此为后面的合作探究作出正确的目标导向。

3、合作探究。

明确学习任务以后,教师应立即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展开合作探究。

4、评价与反思。这一步主要是组织全体学生对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对各小组学习效果作出评价,学生对照他人的学习情况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

三、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分的理由。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自主合作、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为了这一目标,广大教师积极探索,不断实践,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暴露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走过场。表面热热闹闹,为合作而合作,学生根本没有投入到学习之中,少数优生投入了,也只停留在读读课文,读读生字、词语这样肤浅的层面,明显让人感到是在走过场,白白浪费了课堂有效时间,导致课堂散乱无序,效率低下。那么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呢?

一、分组前目标任务要明确。

任何一项学习活动,都必须明确目标指向,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有奋斗目标,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在分小组合作学习前,一定要给学生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只有学生明确了方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才能为实现目标而努力。例如:东北师大附小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在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前是这样明确目标任务的:“下面就请同学们针对谈水浒、讲碰壁、救车夫、怜女佣四个小故事,想想你准备研究哪部分内容?针对这部分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一安排,既落实了学生的“三个自主”(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又给了学生明确的目标任务,学生热情高涨,互相提问,争相讨论,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避免了学生无所事事、无处下手的现象发生,使合作学习落到了实处。然而,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教师在分组合作学习前,既不给任务,又不给方法,学生分组后坐在那儿,老虎吃天,无处下手,如果这样的局面不及时扭转,我们的改革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二、分组后小组成员分工要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一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二是为了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三是给学生提供互相学习借鉴的机会。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每个小组成员要参与其中,不能只是少数优生的展示台,否则,小组合作学习也将失去本身的价值。所以小组合作学习分组后,小组成员应该有明确的分工:谁是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完成学习任务;谁负责整理、记录;谁负责交流汇报;谁又负责补充等都应该有分工,这样才能确保合作学习一开始人人都能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才能确实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

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其他成员应该认真倾听,及时补充

汇报交流可以说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一是各组成员所研究的内容不全面,二是学生获取的知识是零星的、不全面的,只有通过汇报交流,才能将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的零星的知识整理、汇集到一起,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既然是知识体系形成的过程,就必须要求每位学生在其他学生汇报交流时,认真、仔细地倾听,在倾听过程中,一是积极获取知识、完善知识;二是对其他学生说的不足或不对的及时补充或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把知识层面逐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一个一个知识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否则,小组合作学习就只是个别优生的表演,只是教师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只是零星的、肤浅的。

四、小组成员汇报交流时,教师应该适时点拨、引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并不是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教材、教法、学生的研究方面狠下工夫,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给予适时、恰当的点拨、激励,启发思维、开阔思路、疏导疑难。因为学生的知识积淀和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对知识的感受和理解时要么出现困难,要么只停留在表层,这就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进行点拨和引导,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目的。例如:我校冯老师在六二班所上的综合实践课《聚焦航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获取了丰富的知识,但是那都是零星的、肤浅的、不完整的,在各小组围绕:“中国航天史、世界航天史、宇航员杨利伟”这三个研究主题进行汇报交流时,教师就应该在疑难处为学生拨云见日,在关键处为学生抛锚导航。比如学生在汇报交流时,一会儿说到这个主题,一会儿说到另一个主题,这时教师就要立刻为学生导航,引导学生一个主题一个主题汇报完毕,给学生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不然,学生一堂课下来,思路是混乱的,获得的知识也是零散的。再如:学生在汇报中将“航天飞船”、“航天飞机”、“火箭”等几个概念弄混了,此时教师及时利用学生做的各种航天模型进行比较,立刻为学生解决了疑惑。课快结束时,学生汇报完大量的相关资料,心中充满了成功的喜悦感,思维处于极其兴奋状态,此时教师及时抛出问题:“中国为什么要耗费巨大的财力与人力去搞太空飞船的研究开发呢”?这样,就将学生引向一个更高层次的探究性学习之中,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也发挥到极至。

第四篇: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有这么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大家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人人可得的大成果。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讨论交流的方式,是学生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求同存异。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不尽如人意。如,当我们要求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讨论结束时,没有人发表意见;有的小组虽然在讨论,但没有围绕问题展开,而是说一些无关的话题;有的小组,只有个别人在说,其余成员无动于衷。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图个热闹,收效不大,甚至无效。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将“小组合作”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并做下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首先按照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将学生分成三类,A类优等生,B类中等生,C类后进生,在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以4-6人为宜,创建学习小组。

二、组长的选任与培训。

小组长是组内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与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更重中之重是选出合适的尽职的小组长。我们可以确定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定期选任、公平竞争。有了组长还要对其进行培训,老师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需要组长亲自做,什么事情可以放手组员做,这些“行为”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进行具体要求。

三、小组的评价与奖励。

我们学校为每班提供了《小组捆绑评价手册》,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容或自己再新增一些评价内容对小组一天、一周、一月进行分别评价、计分,对小组及其成员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加扣分。为此,我专门在教室的黑板右侧设置了《小组考评栏》,记录各个小组每天的加扣分情况,考评内容包括作业、合作、展示、倾听、点评等,以及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早操、纪律、早读等也可纳入加减分的范围,由各小组长、值日班长、正副班长负担考评、记录,每周考评第一名的小组可以享受一次“无作业日”,最后一名的小组加罚作业三天。一周一次小结公布,一月一次总评,最后将一月总评后的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展在教室外的《成长的足迹》的考评栏上。这样既能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鼓励,又对后进的小组以惩戒警示和促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又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选好合作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我们要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集体研究,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生活性或热点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的载体。

于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一、预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中,预习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租课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课前预习,比如教学中需要的资料的查找,以及课前预习卡的完成。预习上,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首先对小组内对自己的预习成功进行交流。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就更加丰富了,预习卡上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这样教师教得也轻松了,学生学得也愉快,效果也不错。

二、识字课上的小组合作

认识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简单重复的识字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上识字课的前一天,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归纳本单元的难写字,易错字,多音字,并归纳识字方法。学生课前会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认真归纳,总结。特别是在识字方法上,学生总能呈现出让你意识不到的好方法,如字谜识字法,形声字识字法,字意识法,形近字识字法,儿歌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等等。所以,识字课上,我会留足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交换见解,相互提醒、补充,在全班交流,加深印象。这样做,完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阅读课上的小组合作

在阅读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重点选择靠学生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涉及面广的,学生回答不全的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补充、否定、反思、调控,最终达成共识。

四、展示分享课上的小组合作

展示课上,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展等活动。需要各小组成员在课前合作准备,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课堂有良好的展示。所以,展示课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作文课上的小组合作

习作课上的合作,我们可将重点放在习作修改上。先让同学们将自己写好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评,小组内的几个同学一起修改每个成员的作文,修改的重点放在找错别字、语言表达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等上面。这样合作评改作文的方式,可以做到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六、综合性学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教材中至少会编排有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就要求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往往要求小组内首先制定计划,如,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人员的分工等。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分派的任务各自去完成。然后将所有成员完成的任务汇总在一起,就构成了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积极合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的重要形式,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努力去研究,去实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从不同的思想交流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将是我们作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篇: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

我班一共29名学生,4人一组进行小组活动。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1.1 创设合作学习情境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插图精美,图画生动细致,丰富有趣,书中具有大量的可用于情境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提前拟定学习目标,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布置任务,使学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例如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学具对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深刻认识,明确学习任务,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小组之间相互讨论,找出教室中各个文具的形状。注意要求学生汇报学习成果,鼓励接受程度弱、学习进度缓慢不善于表达的学生先发表意见,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由接受程度高、总结能力强的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供给前面学生施展的空间,锻炼中部学习,带动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最后,教师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完成度高的小组进行表扬奖励,对落后的小组进行鼓励。

1.2 培养学生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注视发言者,与发言者进行目光交流,发言者注视倾听者,倾听的学生认真听讲,相互尊重,有利于提高小组内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学生学会表达,培养学生对问题与教材中的图片进行准确、清晰、有条理的描述。表达对发言者的评价,赞同表达出对对方的赞赏,不同意则提出自己的意见进行讨论。促进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交流,积极动脑,在提出不同见解时,迅速自我调整思维,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交流技巧,增强合作学习的效果。

2、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应用

2.1 科学分工,明确任务

在小学一年级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力、知识运用、能力意识有限,需要教师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合作技能、提高协调合作能力、促进小组中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解决问题。比如在进行元、角、分的教学时,教师提出买八角的邮票可怎样付钱的问题,教材中给出各种面值的纸币若干。小组中进行分工,一部分充当收银,一部分付钱,进行计算找零等操作。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交流不同的方法,有思维转换快的同学启发带动思维较慢的同学,缩小彼此差异,弥补教师对不同学生指导的不足。

2.2 明确任务,有序进行

教师应该明确学习任务,规划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对小组进行合理分工,组织学习小组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探索研究等活动,避免学生茫然无措、无从下手的局面。选择有合作必要的知识点,讨论知识点有一定的难度和开放度,注重实效性,要求全体参与其中。在三角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提前要求学生准备三角板,小组展开讨论,三角形是不是能够拼成之前已经学习过的其他图形,三角形与之前学习过的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自己探索三角形面积的求导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3 及时指导,提高效率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需要进行巡视,在小组讨论陷入困境时,及时出声引导。小学一年级作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学生养成合作学习方式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培养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中足够细心,有毅力恒心训练学习协调合作的能力,充分发挥教师调控全局的能力,抓紧时机,创造合作情境,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深入观察学生讨论进度,监控学生合作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和进度,帮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开展小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提高组内凝聚力,教师评价时注重个体评价与整体评价并重的原则,科学分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小组合作学习同时也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教师不仅仅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能够倾听学生的思维想法,同时也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参与者,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小组合作学习不只是同学间的合作学习,更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有效减少师生之间的隔阂,更顺利的交流,使教学活动能够更轻松高效的进行。

3、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协调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责任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探索研究的能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寻求属于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掌握相互之间交流的技巧,小学一年级作为合作学习的初始阶段,更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持续探索不断完善小组合作教学的最佳模式,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

下载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在《品德与社会》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解读

    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伦学冬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的建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促进学生的个......

    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5篇)

    怎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共中 张加芬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教学步骤上有很多共同性,如课前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小结、巩固练习等;但也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大班额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大班额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关键词:四部曲合作学习关注时机 内容摘要: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可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的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

    地理课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地理课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河南省宜阳县柳泉镇第三初级中学张灿安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是一种既能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

    如何高效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峡河小学 任晓雅 4月17日,我在西坪小学参加了由镇中心校组织的“送教下乡”活动,聆听了城区一小田青梅校长等几位老师的报告,受益匪浅,特别是对小......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现阶段我们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地进行“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旨在通过对现行的以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李军 在近几年的初中物理课模教学改革实践中,本人做为其中一位参与者、学习者、实践者,经过不断的学习、借鉴、实践、内化,从中悟到一些方法与思......

    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杨雪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