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

时间:2019-05-12 22:4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

第一篇: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

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

摘要:新时期,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历史学科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历史是一门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学科,对初中生来说,要想把握好确实不易。然而历史又是相当重要的一门学科,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我们就要通过不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加大课堂教学的投入,从而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育教学 氛围 提问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47-01

高效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代名词。对于教育方面同样如此,而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学生学习的主战场,因此对于历史的教学必须重视课堂。高质量的课堂应谈有一个较佳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彩的教学艺术手段,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图像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笔者对于新时期初中历史优质课堂的构建有着深刻的认识,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重视和谐课堂氛围的构建,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种研究,人们在欢快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其记忆力是平时的三到五倍。那么,为了构建高效的初中历史课堂,我们必须从和谐课堂氛围入手。那怎么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呢?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初中历史的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教科书在框架结构上尽可能地避免知识领域相互分离的“拼盘式”设计。把历史、地理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坐标,使各有关知识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从知识的构成方面看,更加注重人文学科的交叉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合在一起,并提升为一种精神素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调动学生视、听、说、手、脑等多种感官,“闻其声、见其形、临其境”,使其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例如新航路的探索和开辟本来是学生感兴趣的一段历史,内容丰富、抽象,与地理知识关系密切。如果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地球制成三维动画模型。把抽象变成直观,让学生自己来进行模拟探险和地理大发现,那效果肯定就大不一样了。结果,在这节课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在完成模拟探险和发现的过程中了解到14~15世纪发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各种人物与事件。可见,多媒体教学可使我们的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可使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同时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更为和谐,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多媒体的出现把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完成了,最主要的就是把微观的知识宏观化,把所有历史史实全部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学生更加的集中。重视提问艺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不容否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问是唯一一个使得学生和教师交流的途径。因此,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师,必须重视提问的重要性,研究提问艺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是激发学生感悟的契机,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必需方法之一。因此,课堂上教师提问与启发学生提问的巧妙与否,制约着教学进程的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的好坏。优质的疑问首先要抓住关键点提问。课堂提问不在多而在精。一篇文章中有好多知识点,其价值和作用也大小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要分清问题的主次,抓住关键点提问。注重问题的价值。其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出的问题要面对全体学生。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参与率。有的教师提问,总喜欢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心。学生参与面太小,久之,中下等学生知道自己回答无份而处于消极状态,甚至于你再提问时,他们因知道与自己无缘而不予思考,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能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最后,提问要有深度。简单地问题只会使得学生狂妄自大从而懈怠学习。教师好的课堂提问同样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但回答问题总是以教师为中心进行,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表面看似思想活跃,其实学生学得并不主动。因此,对于提问,教师在课堂一定要有充足的准备,在教学中才能最大化的发挥提问的优势,带动学生的思维,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兼顾教学方法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教学并不是一味的、对于知识简单地叙述,而是一门艺术。特别注意教学方法。而对于教学方法的归属性问题,那么方法,是属于科学范畴还是艺术范畴在广大学界颇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倾向,无论是对于教学实践,还是对于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都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将教学方法主要看作是科学范畴,那么我们的改革方向就是如何将教学方法科学化,同时制订一系列评价标准,并着手进行最优化的、科学性强的、规范性的教学方法上。而如果把教学方法主要看成艺术范畴,那么改革方向就必然鼓励教师去结合自己的学科、自己的特点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这两种倾向各有利弊,前者强调了共性、普遍性和规范性,后者只偏重了个性、特殊性和创造性。在现实中,部分老师抛开了教学本身的内容,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语言、教学环节等细节处理上,纯粹偏向了教学的艺术性。其实这样是不应该的,新时期,作为教师在注重艺术教学的同时必须兼顾方法的科学性,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是优质教学所必须达到的条件,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正视这个问题,并不断的努力。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提问艺术,活跃课堂;以及重视教学方法,兼顾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以及艺术性,从而构建真正高效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

第二篇:历史学科教学总结

2014年秋期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思想方面:

本人一直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地提高自己,以便使自己更快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通过阅读大量的道德修养书籍,勇于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只布置适量作业,作业总是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积极参加学校及教育局进修校的教研学习和培训,平时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参考资料,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

2、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第三篇:历史学科教学论文

浅谈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在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运用

南京师大附中江宁分校张海鸥邮编:211102

【内容提要】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九年级历史复习中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实践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笔者经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九年级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即教师讲为主导,学生读要指导,议要引导,练要辅导。

【关键词】四导教学法九年级历史复习课运用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历史系的戴安娜.诺维茨教授说:“没有历史头脑的民族是健忘的民族,一觉醒来,他们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一个没有普及历史知识的民族将会是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历史教学在中学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京市在2006年将初中历史纳入中考,作为考查科目,与政治同场开卷考试。纵观现阶段我们九年级历史教学的现状,教师单向灌输的多而学生主动学习的少。尤其是复习中教师读学生划,教师教学生学,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背,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积极有效的教与学,甚至有的复习课堂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理想,终端成绩显示必然让社会、学校、家长不满意。

我们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出发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复习能力,授课中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核心,以合作交流为主要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将素质教育实施在历史复习教学的每个环节,才能从根本上变革传统复习课的弊端。

笔者在长期实践教学中逐步总结出历史复习课中的“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

一、“讲”-------教师讲为主导

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人对课堂上教师的“讲”产生反感甚至进行批判,于是对讲授式教学方式、接受式学习方式口诛笔伐时有所闻。笔者认为,无论哪种教学方法都是优劣并存、瑕瑜互现的,历史学科具有知识性、过去性、时序性、综合性等等特点,必须要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趣味性、启发式的讲述来实践,尤其在初中历史复习课上,讲授式教学是其他所有教学方式选择与使用的基础与前提,学生只有学会了“听讲”,才有可能真正地学会学习,实现学习目标。教师的讲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发挥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

在进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单元复习1

时,“知识追溯---创设情景”需要老师来讲述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相关史实,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究梳理归纳,复习目标需要老师来讲述内涵与要求,重点难点“三大改造”需要突破到位,零散的知识点需要老师来讲述引导串珠成线,师生合作共同建构出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复习课中导入、师生互动、教学小结、练习反馈等各个环节都离不开教师的讲述。初中的课堂教师必须有驾驭、掌控课堂的高超教学艺术,“讲”是主导。

二、读----学生读要指导

目前南京市的中考中历史是开卷考试,一方面确实可以减轻学生负担,符合考查科目的需要,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的,开卷考试对学生的复习态度影响是恶劣的,绝大多数学生对教材有严重的依赖心理,“我平时不需要看书读书,考试时我翻书就是了”这是相当多孩子的看法,实际情况是考试时间2个小时,需要翻的历史书有6本,政治书有5本,还有大量的资料,时间紧张,翻的心烦意乱,成绩不理想是必然的。在复习中必须让学生熟悉教材,引导其学会翻书。

复习中需要设计一定时间来让学生读课本,以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具体做

法是:教师结合复习目标,考试要求以及学生的掌握情况,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思考问题。学生阅读时注意事件的内在联系,要做到先粗后精,适当勾划,注意归纳总结,读懂教材内容,标出疑点,理清线索。如:复习《资本主义社会的确立、加强、巩固与发展》这一专题史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就这一专题去阅读教材,找出与之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梳理出资本主义的酝酿、确立、加强、巩固、发展等五大方面,就思想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加强的方式、资产阶级性质的文献等问题指导学生读书,独立思考,梳理归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读书的过程中老师设问,学生也会去质疑设问,主

动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主体性地位得以凸显,课堂也会生动活泼高效。

三、议----学生议论要引导

议指在复习课堂中学生之间的议论,讨论。是这个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开

卷考试,试题的命制必然有开放性,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教学的价值体现,复习中要引导学生适当关注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把历史学活。南京市中考中比较注重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对今天的启示等能力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借史明理,把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就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辩论是必要的。

议的方法可以由教师先提出疑点,引导学生思维,学生在讨论中解决问题;

或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加以点拨启发,开启学生的思路,当堂讲清疑点;也可以概括几种不同的看法,然后指导学生去查阅资料,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让学生在课下寻求正确答案等。例如复习新中国农业政策的调整,先指导学

生阅读教材梳理归纳相关知识点,然后设置问题“请你对今后我国调整农村政策应遵循原则提出建议”,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于敏感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如复习近平代史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学生往往出现偏激情绪,教师要引导学生意识到只有和平才能促进彼此以及世界的发展。教材的观点是国家的观点,教师应代表社会的主流思想并超越时代发展。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探究式学习,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

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激发、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在分析、探讨中形成竞争交流机制,使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整合者甚至是知识的运用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从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很大的心理愉悦。

四、练---学生的练习教师要辅导

成绩最终是要学生考出来的,复习的效果必须经过练来体现。尤其在复习阶

段练是重要环节,课堂上要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及时巩固;课后延伸拓展作业回顾;检测考试查漏补缺。练得到位与否决定了复习的成效。

首先要根据讲、读、议中呈现的问题,学生复习中的薄弱方面精心命制习题,这是练发挥作用的前提。其次坚持“有讲必练,有练必阅,有阅必评,有评必讲”的原则。最后至关重要的是要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借题发挥”,找重点去扩散,达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目的,不仅要强调巩固本题,还要联系相近相关的内容加以巩固。就答题的规范性、审题技巧、书写方面进行辅导强化。如一轮复习中实行考点基础过关制:默写、训练、纠错,采用多种方法夯实基础。

讲、读、议、练四导教学法之路漫漫而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笔者坚信,在不断地探索之中,定能实践课改理念,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在复习中让学生做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带来和谐高效的复习课堂,奠定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实

践证明:只要沿着“讲、读、议、练”的教学思路,定会迎来硕果累累的六月!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2002年版;

2.刘军主编:《历史教学的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3.刘克明主编:《历史教学的理性思考》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问题与问题解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第四篇:历史学科小课题研究阶段报告

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该小课题的提出基于生命化理念下高中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大课题,课题组成员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活动,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实践研究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老师对于如何选择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如何科学合理仍存在问题,甚至将历史学科的校本课程与德育实践课、班会课混淆,难以真正体现学科性,基于上述因素,本将课题研究目标确立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在此基础上,本学期课题组老师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对于这一课题研究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果。

二、研究价值:本课题是在承接原有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上,针对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很多课题组教师对于校本课程的设计与教学设计的编写缺少深入理解和理论提升,只是在原有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没有很好地区别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本质差异,教师在进行校本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仍是空喊口号,很难真正落实校本性,校本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一些课题组老师能够开发校本课程,但是对于课程资源的设计与编写缺乏科学性,针对这一现状,本学期将课题研究的题目确定为校本课程设计与编写的实践研究,一方面可以有效落实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开发出的校本课程归类整理,科学编写,形成作品,实现资源共享。

三、优势保障:这一小课题研究是在原有大课题研究基础上进行,就原有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的深入研究,课题组成员中绝大多数为科研骨干力量,研究热情很高,加上学校对于小课题研究的大力支持,主客观优势能够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四、研究策略:这一部分小课题采用分组研究与阶段汇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课题组成员按照原有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有序分组,确定负责人,定期进行交流,汇总研究情况,及时整理研究资料,确保小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本学期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身边的人和事

组织活动,带领学生接触社会,探寻历史,发现身边的历史,真正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例如: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萧红等历史人物探访;秋林大列吧、塞克等食品的来历;索菲亚教堂的渊源;我们的冰灯雪雕;孔庙、金上京的发展等学生耳熟能详又缺乏详细了解的话题,可以作为我们开发校本教材的突破口,为学生预留时间,设计好主题,发动学生自己探寻,集中汇总后汇报的方式,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多了更多的生活气息。

六、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本学期在原有计划的基础上,各课题学校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情况如下:

1、3月,课题组进行了关于本学期小课题研究的主题培训,课题负责人宣读了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研究任务,要求学校按照小课题研究的内容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2、4-5月,课题组结合研究任务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发与实践,5月原定在122中进行课题研究阶段展示,因课题组教师高三教学任务繁重没有积极准备而搁置。对此课题组对XX中学课题研究小组进行了针对性分析,帮助教师在利用现有资源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研究,并提出了下一阶段研究的具体任务,将未完成的研究任务放在假期完成。

3、7月4日,XX中学的课题研究小组展示活动如期进行。XX中学课题组XX老师经过一个学期的精心准备,带领学生走近文庙,在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开发出《走近文庙 感受经典》一课,将历史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德育实践、道德讲堂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了祭孔的神圣与庄严,知晓了“独占鳌头”的涵义,了解了孔子思想的精华,体验了成人礼和开蒙礼,经历了经典文化的洗礼,更清晰了作为中国人在传承经典过程中的作为,在诵读经典与乐曲中将校本课推向高潮,气氛热烈,效果明显。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资料、明确主题、确定方案的痛苦过程,在明晰思路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在成长,教师通过自我开发教学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尝试着从教学走向课程;学生在亲历后自我感知,体验感悟,经历着从幼稚走向成熟。全身心经历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真正让老师尝试着走向了课程开发,课程研究意识有所增强。

4、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编写科学化的主题培训。7月4日由课题组成员XX中XX老师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系列问题和校本教学设计编写的科学化相关内容进行了主题培训,将校本教学设计规范化,提出了统一的规范格式,要求全部课题组教师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注重科学性、合理开发,自主开发。

七、本学期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部分学校未按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

根据小课题研究方案,本学期在认真完成研究工作的基础上,仍有XX中课题组未按照要求进行研究成果汇报。虽然情况的出现有其客观原因,高三教学任务繁重,但是其他课题组成员研究热情不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课题组进行内部通报的同时,将逐一落实校本课程开发,下一学期将进行课题小组集中汇报展示。

2、部分课题组教师研究热情不高,功利化明显。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教师出于个人利益考虑,将课题研究报告

化,结论化,忽视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为进行真实有效的研究。对此,课题组在进行科学培训的基础上加强对各研究小组的检查和监督,帮助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将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

3、校本教学设计汇编有待完成。

在本学期小课题研究应该将开发的校本课程编辑成册,但因未做好充分准备,在已经整理的基础上定于假期各小组将开发内容汇编草稿上报,9月初将草稿整理修订,形成初稿。

八、课题下一阶段研究概要及要求:

1、召开课题研究会,部署下一阶段课题研究任务,分工到组,责任到人。9月组织XX中学课题组交流汇报;10月各学校将上报校本课“我们身边的人和事”的教学设计定稿;11月汇总已开发的校本课程,编审校对形成系统校本教材草本,作为大课题校本教材编写内容的一部分存档归类;12月份召开小课题总结会,针对小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设想,布置下一小课题研究内容。

2、针对性解决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推脱、应付现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些教师专注于考试课程研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与度不高,仅靠部分骨干力量支撑。下一阶段将重点针对这一状况逐一落实,学期末要求课题组所有成员逐一落实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利用假期进行资料整理和教学设计,开学初上报教学设计草稿,课题组统一审稿并汇编。

3、做好小课题研究汇总工作,确保小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资料的积累和归类整理工作,帮助教师科学开发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小课题研究。

在一个学期研究的过程中,有收获过程中的艰辛,更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认真进行研究的老师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紧密结合,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得学生在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增进了对学科教师的情感,也提高了历史学科教学的学习热情。这与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初衷不谋而合。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还会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再接再砺,争取更多的成果。

第五篇:历史学科的美化教育

历史学科的美育渗透

关键词:历史教育艺术性、渗透。

一、历史教学的艺术性

教学作为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阐 述:教学是一种教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它不会使教师感到烦忧,或使学生发生厌恶的心情。它能使教师与学生全都得到最大的快乐;它是一种教得彻底,不肤浅、不铺张,却能使人获得真实的知识,高尚的行谊和最深刻的虔信的艺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首先因为它的对象是人,涉及人的感情,甚至是内心深处的灵魂,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感情去把握。教学艺术在教学中体现了美学特征,并能给人以审美感受。教学艺术的创造者教师在备课和讲课中必须充分利用美学规律把握教学实际,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感情和艺术气氛,创造出最佳教学效果,并从中体悟审美创造的愉悦,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并且从教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艺术感染和熏陶。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教师职业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教师以自己的丰富才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采用切实可行学生易接受的艺术手段,按照教学规律,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以审美的形式传授给渴求知识的学生。从而顺利地,带着美感,成就感的喜悦心情成就每一节课,是每一个授课者时刻追求的境界。

这种境界是以下美学特征的综合体现:

对课本、课堂、人的驾驽。教学之所以成为艺术,首先因为它是科学,这的美学价值主要对教学科学规律的驾驽。孟子“教亦多术矣”要求教学讲究方法,对任何一种事物客观规律高度熟练地驾驽,都能给人以美感。教师在每一节课中的角色就是编剧、导演、演员的三位一体。加之教学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成分,因此教学比其它活动的艺术价值更高,当然在讲述演示中会有许多难以预料的突发情况,对这种偶然事件的合理、科学的处理也是驽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的整体。历史学科教育中对已有历史事件,人物的讲述整理;从中归纳历史结论,历史发展规律;对事,人进行科学客观评价;采用各种合理化教学手段、途径、控制课堂气氛,课堂结构,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师主导作用,既有教师讲述归纳、引导,又有学生看书、讨论、思考、回答、感悟、解题等。各方面恰到好处,相得益张,和谐有序。

从整体上观察分析对象,从整体上分析部分,从部分认识整体。我们对每一节课、每一问题的控制把握,每一个细节同本学科联系起来,并把历史学科与各门学科联系起来,科内、科外综合渗透,从而体现知识的整体性。我们教学中各个环节也不能脱节或者矛盾,不能顾此失彼。师生之间的教与学互动、和谐统一,使教学中师生的思维,言行保持一致,不能教师教自己的,学生学自己的。这样不协调、不统一,就会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

以简捷的形式解决深刻的教学内容。简洁是美,教学艺术体现出的简洁,其要素是教学思想的集中、明了和教学方法的简明、自然。教学过程中师生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紧凑、集中、明确、要点突出、一切都进行得自然,水到渠成。以尽可能简明扼要的形式(包括板书、语言、演示),完成复杂的教学任务,会给人以简洁的快感。相反,繁琐、杂乱、冗长、做作就不能给人以美感,我们平时所倡导的“精讲精练”就是此道理。比如讲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瓜分中国的狂潮”时,教师可将本节内容分作经济侵略(或资本输出)和政治瓜分(由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导到美国的“门户开放”,形成宰割同盟)即可。并采用简洁的形式和词组板书出来;重点讲述“争中国债主”,“抢夺铁路修筑权”和美国的门户开放;讨论比较“大借外债和今天引进外资的不同”和讨论评价门户开放;布置“十九世末帝国主义怎样掀起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诸如此类的对本节高度概括的作业。围绕以上主要内容,展开我们的教学,突出重、难点也兼顾了其它。有时也可采用替代手法,如讲“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利用漫画“时局图”替换地图和表格。

教学中的节律美。课堂教学不能平铺直叙,总是一个章节,一种速度。要有张有弛,有展有收,有密有疏。从而形成一种音乐式的节奏美。课堂教学中,导言要精要,因为忽视了开场锣鼓必然使学生兴趣不高、意志不定,要用一、二分钟时间把学生的注意力抓住,提起兴趣,打通思路,开头以后,应趁学生方兴未艾的兴致,加大负荷,加强宽度。或讲或练,或议或辨,使兴趣的高潮持续二十多分钟,将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完成于此,强化于此。大密度之后,定要继之以小段时间的舒缓,疏以润神。一节课应有长流水,不断线的“续”,也应有“五里一站,十里一驿”似的“断”。

对教材知识的形象化。教学艺术的形象性包括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表达的形象和学生思维的形象特征。中小学教材,尤其是文科,本身就具有很丰富的形象性内容。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再度创造,使这些形象更活跃,更生动地展在学生面前。中学历史有很强的形象特点,教师要挖掘,运用教材的形象性材料,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决不能把形象的东西弄得枯燥、乏味。同时教师还要运用形象的表达方式,如形象性语言、幻灯,图片和教具演示等,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这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情感引导教学。教学艺术的感情性,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对学生的满腔热情,父兄一般的热爱和同志式的信任贯穿教学始终,以心呼唤心,师生互尊互敬,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其二教学过程中师生表现出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渴望,始终兴致勃勃,能够体验到征服困难和取得成功的审美愉悦。三是对教学内容的感情评价。历史教学中存在许多真伪,美丑、善恶等评价问题,诸如对外战争的悲壮场面,仁人志士的伟大抱负,高尚情操的感悟;对反面人物的评价而引起共鸣,感染、影响学生,使教学进入一个充满感情的艺术境界。

独特的教学风格。正如不同的艺术家创造艺术品表现不同风格一样,教学艺术也因不同教师而呈现出各自的风格。风格即人。这话一点儿不假,教学艺术的风格体现了一个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不同方法的运用。人们听课,往往从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中感受到与众不同的韵味。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汲取别人长处的基础上,努力追求自己的风格。有的教师上课课堂气氛活跃,习题设计引人入胜;有的老师上课手段多样,讲课棱角分明,高潮迭起;有的教学外柔内刚,讲求的是自然,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预定的高度。

教学艺术还体现在教师教态美(仪表、表情、姿态、动作)和语言美(简洁、形象、生动、语调高低有致、情感充沛、富有节奏的音乐美等)。教师的一举一动,一个传神达意的眼神,一次恰到好处的微笑,一句诚信的赞许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二、历史教学的艺术渗透

随新经济形势的到来,国际国内形势日趋明朗,日渐缓和,以及通讯的日益发达,网络 的无孔不入,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领域也拓展开阔。就在人们沉缅于这些事物带给我们美好、富足、方便快捷时,这种多元化生活的副面伴生物——各类精神垃圾也在浸蚀着忙碌面看似充实的人们。青少年的思想中最易寄生这些东西。故而对青年进行一次安装杀毒软件的大行动十分必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艺术渗透、熏陶日益成为学校教育的新课题。

历史学科的时空广阔性和内容的包罗万象使我们的讲评对象丰富多彩,这也使我们进行 “美化教学”的取材较其它学科广泛,形式也更是多样。

历史图片的展示。是对历史的高度浓缩和凝固,一张精美新闻图片,油画或一幅美妙绝伦,寓意深刻的漫画不仅能有效地讲述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而且也从中展现出作者的人格志向、情趣。是进行艺术渗透教育的最简洁形式。在讲述“唐的民族关系”一节时可给学生展示,讲述《步辇图》。让学生在惊叹作者高超艺术手法的同时表述内容:唐太宗在民族政策上的宽容,雄才大略,果敢胆视;唐朝民族关系和谐融睦,从而促进了唐王朝的安定与繁荣。当讲述拿破化的统治时可向学生展示油画《时间为拿破化法典加冕》——拿破仑端坐在腾云驾雾的雄鹰身上(鹰本身就是拿破仑的象征)。凝神定气地思索并写就有关的法律条文;希腊罗马神话中的永恒时间之神Aeon(埃翁)则手持桂冠为拿破仑及其法典加冕,意在表明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对历史上某些重要事件,利用漫画会有出奇不意的效果,教师利用漫画的灰谐画面和生动幽默的语言,采用诱导提问方式,结合教材史事,在师生同阅共思的愉悦心态中完成教学。比如世界现代史上关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国际关系中赔款问题美、英法、德的三角关系就可利用书中漫画说明它们复杂的关系。

影视、纪录片的录用。与历史图片的静止,浓缩相比,影视则以动态完整、更生动形象的特性成为现代网络媒体教育和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时事国情教育,艺术教育等的基本形式。在讲述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新版教社)第一章,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有关鸦片战争及影响的相关内容时,可给学生放映《鸦片战争》的部分片断:鸦片走私给中国军民影响;林帽徐禁烟运动中对广东各地各级官员的考核、查禁;英鸦片贩子在英议会上的演说游说;关天培等人的奋勇杀放场面;林则徐被割职发配与琦善在海边相送;以及韩肆庆请樱出战,身死杀场的情节(结合书中关于他的贪污行径进行评价)等等,以这些场面作为切入点,师生展开讨论,在跌荡起伏,悲壮慷慨的场面和师生分析辩论的过程中完成教与学。双方都会获得艺术与人格,民族精神与个人意志的深化,洗礼。对于某些局部战争,局部热点,可结合历史课中的相关章节进行讲评,并给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和电影;比如巴尔干问题可结合两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的冷战、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式、美苏争霸等,给学生放映科索沃问题,波黑战争。关于海湾战争、中东战争、巴以战争、越战以及中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大战役、开国大典等影片、纪实片都是我们进行美化教育,时事教育,历史课教学的绝好题材。当然,一味地播映是完成不了任务的,教师在给学生放映前必须孰知影片内容,结合教材找准切入点,从影片中选择可用作教学,设问,解决重、难问题的有关内容制作课件和教案。将影片内容经自己的精心准备、加工转化为教学内容。

美文资料的摘用。与影视、纪录片略有不同,诗歌,散文,戏剧和小说等文艺作品。它对读者(或传授者)的思想素质,个人阅历,文化素养,对文艺作品的理解力等各类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广泛的要求。故而教师在讲授中诱导,讲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通

过师生的语言表达将白纸黑字导演为一部部精彩分呈,动感十足的舞剧、影视。因而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语言组织。为了不冲淡历史课教学的主体内容,教师精心选择段落安排提问的同时,还必须选择适当的时间,采用学生朗诵或课前预习准备或教师领读等各种形式,从而引入对教材的讲解。当我们讲到“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时,在结合祖国统一大业事实的基础上让一位学生(或教师)带着满腔热情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然后师生评述:此诗反映了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渴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最后教师讲述完本子目后总结:台湾回归祖国,国家统一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任何割台行为,言论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这样既对学生进行了艺术赏析教育,也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和国情时事教育。

表演——创造性艺术渗透。利用现有的教学仪器、手段、进行创造性教学那是再好不过了。利用现代技术教育手段搜集、整理加工历史图片、美文资料,进行专题教学。比如“抗日战争”的讲述就可采用此方式分阶段展示给学生。教师自绘漫画或其它各类图片,将所讲的部分内容和问题设计添加在上面等创造性劳动都会有相应的收获。

教师的创造性教学在历史课中还表现为教师根据课本教学实际编导,学生表演的小品形式来形象化完成某些重难点教学:比如“戊戌政变”:可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分作两派(维新派和顽固派)表演维新派的思想宣传;两派论战;变法内容;戊戌政变;失败原因陈述等各片段。教师在一旁旁白、解说,使各片段有机结合,使故事趋于完整谐调;再如对“张勋复辟”可选五个学生分别表演美、日、段、黎、张五个形象,从而有效地讲清它们的复杂关系、实质。通过语言的灰谐,人物形象的滑稽,教师恰到好处的编排解说完成教学,这不也是很好吗?

在以上艺术渗透形式的基础上,也可适时适量地添加音乐题材,这样效果会更好。适时、适量、科学合理地利用各类艺术形式,借助现代化手段,既能顺利完成历史教学任务,也能美化我们的教学手段,教学进程;美化师生关系,使两者和谐共进;也能美化师生人格情趣,使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升华美化;促进学生是非,善恶标准,良好道德、意志品质的形成,进而促使他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化,致使各类能力、技能、成绩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

2、《中学历史教学》2000〃7,2001〃3。

3、《教育美学》杨明森著1989〃12。

下载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畅谈新时期初中阶段历史学科教育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

    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想与大学生成才(重庆教育学院/钱晓科)内容提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用邓小平的历史教育思想教育青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邓小平新时期历史教育思......

    初中学科教学建议(模版)

    《初中学科教学建议》以学生“想学、能学、会学”为核心诉求,以“教学设计,匹配一致;精讲多练,互动生成;善用媒体,讲究效率;持续激励,乐学乐教”为教学指导思想。从教学的准备、组织......

    浅谈初中阶段女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大全)

    浅谈初中阶段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般而言,初中女生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的变化,更多地为人际关系、早恋问题、孤独倾向、身体症状、学习焦虑等方面所困扰,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比男生......

    初中七年级历史教育教学反思一

    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反思一 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四年,教学模式也随之一改再改,日见丰富。新课程、新标准、新要求……一切都是新的,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初中历史课程改革势......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的心得体会

    关于历史学科教学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历史教师,2014年9月份,我有幸参加了河南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所承办的“国培计划”河南省置换研修项目集中培训班。在河南大......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学科教学反思 任课教师:李容 任课班级:七(1)、七(2)七(3)班 转瞬间,本学期已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在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很值得做一次认真的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工作总结 在......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

    历史学科活动教学实践论 浙江省松阳县第一中学江松贵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学科改变传统“满堂灌”、“你听我讲”的教学方式,倡导“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方式。......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初中历史教学随笔——历史学科 蚌埠第一实验学校 陈光进 历史是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历史事件是既成事实,且已有定论,现在所用的课本中, 学生常常被动接受所述的史实,往往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