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欣赏月牙儿五更教案1新人教版20181212180
《月牙儿五更》教案
教学目标:
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欣赏《月牙儿五更》,感受民歌改编的器乐作品。
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 同学讨论,老师补充。
二、欣赏《月牙儿五更》
1、本节所欣赏的是板胡独奏《月牙儿五更》,所以先了解乐器板胡,看图片,了解板胡的构造。
2、聆听与思考:
很多优秀的民歌被作曲家改编成了器乐曲,试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三、结束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多了解、喜爱我们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第二篇: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第4单元欣赏《乌苏里船歌》word教案1
乌苏里船歌 学习目标:民间音喜欢我国东北地区的民歌、能够用积极的态度参与音乐欣赏实践活动,知识与能力; 乐,并 乐于了解其音乐文化。过程与方法;能够用明朗质朴、兴奋自得的情感演唱《我的家乡多美好》。能够感受《乌苏 里船歌》 并能体验民族风格或地方风格。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在感受、体验音乐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民歌、民间音乐与创作音乐 之间的 “源”、“流”的关系。
学习重难点: 感受《乌苏里船歌》所表达的情感,结构以及民间音乐与创作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导入
请问大家能够说出几个民族的名称并说出这些民族的音乐风格?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师:
生:蒙古族、维吾尔族、苗族、朝鲜族、等等。
(二)新授 师:下面我们来欣赏一首赫哲族的民歌《乌苏里船歌》并说出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独唱。1 生:这首歌曲表现了赫哲族人民,热爱生活、勤于劳动的民族风格。
师:补充并问同学们这首歌曲是不是很优美?你感觉哪部分最好听? 生:很好听,尤其是前半部分。师:前半部分是歌曲的引子部分,运用了赫哲族的一个衬词,阿郎赫尼哪,声音高亢嘹亮。它运用了声音的什么效果?就像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歌唱,远处传来了自己的什么呀? 生:是运用了回声。.学唱歌曲2 同学们想不想学唱这首歌曲这么优美的歌曲老师都想唱一唱好不好?老师跟伴奏范唱。师:
呢?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这首歌曲。.分析歌曲3《乌苏里船歌》,感受一,师:我们欣赏了独唱的《乌苏里船歌》下面我在欣赏一首合唱的提示:同学们可以从歌曲情感上来进行分析。?下这首歌曲和独唱有什么不同
生:声音更加丰满,更能表现赫哲族人民幸福生活。音色丰富和声还突出地发挥了合唱音域宽,补充这首歌曲不仅保留了原歌的基本风貌,师:
性强,更能表现赫哲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下面我们共同分析一下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1歌曲分为三个段落师生合作:段由男高领唱女低音声部作呼应最后衬词部分由混声合唱作段由女高音声部唱主旋律其它声部做呼3段由女低音声部唱主旋律由女高作呼应。2收束。应。.歌曲的创作过程4 师: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过程,他根据独唱改编而成。
(三)总结下面我们共同来聆听一首《我的家乡多美好》。感受一下这首歌曲和《乌苏里船歌》有什么 相同之处。生:旋律很相似师:我们听到的《乌苏里船歌》。是由这首歌创编而成的。通过欣赏这三首歌曲我们应该认
识社会实践是创作音乐的源泉,大量的积累民歌也是一种生活体验。
第三篇:七年级 音乐教案 上册 4单元 1课时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
(一)第一课时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与技能目标:了解《黄河船夫曲》中旋律重复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学唱、视唱、演唱、欣赏、讨论、分析
情感与价值态度观:学唱了《黄河船夫曲》,知道陕西民歌豪放、高亢、粗犷的风格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唱歌曲《黄河船夫曲》。初步感受陕西和陕北民歌的演唱风格,并由此认识到风格在民歌演唱中的重要作用。难点:1.能让学生掌握各种民歌的风格特点
2.培养学生听辩民歌所属类别的能力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优盘、教案。【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材分析】《黄河船夫曲》这是一首朴素、短小、精悍并具有鲜明形象的民歌。从它的音调风格来看,有着陕北的特点,这就给人们的印象是黄河流域而不是长江或其它流域。旋律线给人一种起伏、摇荡的感觉。
黄河船夫的身影,凝聚着华夏五千年不怕乌云压顶、不怕浪涛如山、一路咆哮、拥抱大海的民族精神!黄河船夫曲是中华民族创作史上的一个经典。用交响大合唱的形式 热情歌颂了祖国的壮美山河,悠久的历史和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幅原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生活在各地的人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来学习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
1、音乐知识: 什么是民歌?
—— 是人们在生活中为了表达思想感情而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在口头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2 黄河简介:
黄河起源于青海,流经9个省区,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大海。黄河上中游河水惊涛骇浪,气势磅礴。李白就有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欣赏歌曲《黄河船夫曲》 思考:1 歌曲描写了什么内容? 歌曲表达什么?赞美什么? ——歌曲 描写了黄河的艰险和迷人
奔腾咆哮、迂回曲折、地形复杂的黄河水路。表达了黄河船夫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歌颂祖国的壮美山河。欣赏歌曲《黄河船夫曲》 思考 :
——歌曲的调式、节拍、速度、风格特点。《黄河船夫曲》 调式:G大调 拍子:四四拍 速度:中速
风格:粗犷 高亢 自然 豪放
1、学唱简谱
——了解旋律重复手法的运用
2、学唱歌词、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 拓展练习:
4、尝试用陕西方言演唱
5、跟着视频有感情演唱 【课堂小结】
1、今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民歌,学唱了《黄河船夫曲》,知道陕西民歌豪放、高亢、粗犷的风格特点。
2、了解《黄河船夫曲》中旋律重复手法的运用。
二、以后我们还要学其他民族歌曲 欣赏赫哲族民歌《乌苏里船歌》 【课后反思】
第四篇:牧童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牧童 新人教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童》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和教师指导学习等方式,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培养学生演唱二声部合唱的能力。
2、感受切分节奏,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把这种节奏所表达的快乐情绪用歌声表达出来。
3、通过学唱歌曲,感受体验并用自己自然真挚地歌声表现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活泼的情绪。
教学难点:训练学生二声部的演唱能力。
教具准备:图片(牧童、羊、白云、鲜花、绿草……)、音响资料、钢琴、歌谱。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学生听音乐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进教室,音乐采用《请来看看我们美丽的村庄》。
2、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到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玩一玩,竖起你的小耳朵、闭上你的眼睛,仔细的听听、想想,我们要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音乐起(背景音乐采用歌曲旋律)
配乐旁白
3、学生回答
师:“我们去的地方是一个什么样儿的地方?你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我们仿佛来到了大草原,看到许多牛羊……
4、请学生贴出画面
(1)师:那让我们把这美丽的地方贴画出来吧。
(2)学生选择背景画到黑板进行贴画。
(3)点题:师:“猜猜看,牛羊是谁赶来的?牧童是什么意思?”
(4)生:“牛羊是牧童赶来的。”“牧童就是放牧的儿童”。
(5)贴出牧童出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一)掌握节奏
1、师:“看到这么美丽的画面,老师不禁想起了一首歌,你听……”
2、听录音范唱。(出示歌谱)
3、师:“歌曲的演唱情绪是什么样的?”
4、生:“非常高兴、热烈欢快……”
5、师:“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6、生:“二声部合唱”。
7、学生慢速按节奏读第一段节奏。
8、出示切分节奏XXX
9、师:“切分节奏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出现了?共出现了几次?”(让学生指出切分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0、学生小组讨论。
11、师:“说说切分节奏为歌曲增添了哪些音乐色彩?”
12、生:“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音乐显得活泼、跳跃。”
13、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活泼、欢快的情绪来朗读歌词好吗?”
14、生:“好!”
15、随音乐伴奏按节奏读歌词。(用快乐的情绪读歌词)
16、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分三组,每组一段,按节奏读歌词,比一比哪组节奏准确并能表达出活泼欢快的情绪。”
17、小组比赛(老师进行评价)
(二)视唱曲谱
1、出示高声部旋律。
2、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歌谱学习。比一比,看一看哪组学的最认真,速度最快!”
3、小组进行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4、师:“老师要检验一下,看看大家学得怎样,在教师钢琴伴奏下,演唱歌曲高声部旋律。”
5、学生采用拍手的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切分节奏,体会乐曲快乐的情绪。
6、学唱二声部旋律
(1)再听歌曲(完整播放歌曲)
(2)师:“你觉得这次播放的旋律和我们刚才演唱的旋律有什么不同?哪一句有和声?”学生回答,并指出歌曲有和声处。
(3)教师出示二声部旋律。
(4)分小组学唱第二、三句旋律。
(5)师:“哪组试试演唱其中的一句?”(教师钢琴指导音准)
(6)小组进行演唱。
(7)师:“我们来一个旋律接龙好吗?老师演唱第一句,其它三句每组一句怎么样?”
(8)生:“太棒了!”
(9)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10)两个声部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A、老师演唱高声部,学生演唱低声部。
B、学生分两组进行合唱。
(11)师:“看样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唱词了,下面我们就试着把歌词填进去演唱好吗?”
(12)生:“好!”
(13)分两声部进行填词演唱。
三、知识扩展:
1、师:“你们知道歌曲《牧童》是哪个地区的歌曲吗?”
2、生:“是蒙古族的”、“是外国的”……。
3、教师介绍:《牧童》是斯洛伐克民歌,斯洛伐克是一个可爱的国家,拥有肥沃的平原和连绵的高山峻岭,牧童们在自己的家乡自由地放声歌唱。
4、国旗
5、首都:布拉迪斯发。人口:539万。面积:4.9万平方公里。
6、风景欣赏:
四、小结:课下寻找斯洛伐克的相关材料。
五、随《牧童》欢快旋律出教室。
教学反思:
收集整理资料,在音乐活动中积极感受,积极参与。
第五篇:第六课 京韵(第1课时)(新人教五下音乐教案)
第六课 京韵(第1课时)(新人教五下
音乐教案)
第六课京韵(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2、情感目标:感受、体验我国民族民间艺术宝库里戏曲中的京剧音乐风格与韵味,进一步激发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
3、能力发展目标:通过欣赏,加强对京剧曲调的认识,培养对京剧的欣赏能力。
教学分析
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人民解放军侦察员杨子荣大智大勇、深入匪巢,在匪徒群中沉着机警巧作周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下,接应部队一
放军刚来到匪徒盘踞的威虎山周边的村庄,就进入深山老林访贫问苦,打消深受匪害的老乡们对人民解放军的疑虑。这
流畅连贯的传统形态;加上不用过门,开口便唱,使唱腔显得格外亲切感人,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对老百姓真挚、深厚的
显得沉稳、温和。后转为急板,“红旗指处乌云散,解放区人民斗倒地主把身翻”两句表现出豪迈的气概。末段速度转慢,亲切地唱道“人民的军队与人民共患难”,最后转回原速,唱出“到这里为的是扫平威虎山!”铿锵有力、掷地有
律,乐队作伴奏,听来也别具一番趣味。
教学重难点
学习现代京剧选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亲身实践、体验“二黄”、“西皮”的唱腔,并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格。
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本课曲目的音响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平时很少接触京剧,也是第一次在音乐课上接触。所以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京剧的剧种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大概的相关知识,为后面进一步欣赏打好理论上的基础。初步感受京剧的韵味。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
武术等为一体,是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种有三百几十种。其中京剧是影响较大1.从戏曲知识导入。的大剧种之一。京剧产生于北京,有二百多年历史。早在1919年京剧大师梅兰芳赴日本演出以来,京剧频繁走出国门访问演出,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2.介绍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初听唱段《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并作简介。
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的音乐风格。本唱段是二黄腔。
—即京胡、月3.复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感受其韵味。4.简介戏曲音乐的主要因素。
琴、小三弦及锣鼓点等。
5.试奏京剧锣鼓经《慢长锤》进行实践与体验,一组学生演奏锣鼓经,一组学生随锣鼓点节奏走圆场。然后双方交换。
6.聆听《我们是工农子弟兵》,学生可以轻声跟唱,以体验京剧的音乐风格及剧情中的人物的品格。
三、小结下课
教后记:学生对知道京剧是国剧,但是由于对京剧不够了解,平时接触也很少,所以兴趣不是很浓,在欣赏时不能静下心来,对京剧的魅力也感受不深。当然,一开始我们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提太高的要求,要慢慢来,希望将来的欣赏能才能够不同的侧面,让学生知道更多,渐渐喜欢上京剧,并热爱京剧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