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外出考察心得体1
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2014年9月14日—9月23日,我作为一百多名“留学报国——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关爱行动”第二期教学交流活动的受益教师之一,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地开展交流学习。首先在这里得感谢组织这次外出学习培训的领导,帮我们争取了这么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带着教学中存在的困惑、疑问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我们分别听数学课2节,语文2节,一路行程紧张而充实。虽然这次考察学习活动已经结束了,但所参观的学校的校容校貌、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师生风采无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感触颇深,我就从以下三方面谈谈这次考察学习的体会。
一、真正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才是教育的归宿。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的主旋律,新课程的实施和教改理念的不断实践,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助推剂,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者是教育发展、学生成长的生力军。我们所参观考察的学校是 南京市朝天宫民族小学,该学校毗邻秦淮河畔,位于历史悠久的朝天宫之南,目前,是南京市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学校有500多名师生,有回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这是一所充满书香的文房,也是一所汇聚善举的圣地。走进校园,只见唐诗宋词三字经,诗经论语弟子规,国学经典跃然墙面之上;校园静心书吧,教师学生DIY的图书角,温馨不失严谨,德行与创造将从这里启航。“不为善小而为之”这是校园中每个孩子心中永恒的典范。学校确立了“培养具有民族素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文明人”的办学理念,大力开展民族风情节、民族体育节、中华经典诵读、中华古诗大家唱等丰富多彩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特色品牌活动 “民族风情节”已拥有较高的社会美誉度。学校成立有以“民族娃娃”为标志的民乐团、古筝乐坊、合唱团、舞蹈团、航海模社团、创造社、播音社、运动社、文学社等特色学生社团。校园里的走廊墙壁上,有学生自己绘制的介绍56个民族人物的精美画像,营造出浓浓的民族教育氛围。
二、“小班开心教育”理念,构建以“情、智、诚”为核心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的教育实践模式。南京市汉门中山小学是小班化示范学校,听校长给我们介绍,2002年起,学校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深入开展以“发展小班化开心教育内涵,办孩子们喜欢的学校”为主题的创建活动,从孩子的天性出发,营造孩子喜欢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开设孩子喜欢的课程,创造孩子喜欢的课堂,开展孩子喜欢的活动,让每个孩子成为他自己,并努力做得更好,让每个生命都得到舒展和成长!
三、教育的成功源自教育细节的成功。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草率、粗放的校园环境无疑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伤害。老子曾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教育作为一种事业,如果光停留在口头上而不体现在行动实践上,则无异于空中楼阁,如水中月、镜中花。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校园文化氛围浓厚。名人画像、雕塑、格言警句随处可见,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小制作、工艺品等在细微之处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这些做法对我们都是一种启发和提醒,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进入了一种常态的话,那么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才能的展现无疑是一种促进。
此次考察交流学习是一次难忘的学习经历。不论是听课、评课,还是参观、讨论,对我来说都是受了一次极好的教育,也是对我教学工作的鞭策!以上的感受并不能展现此行参观考察的全貌,难免挂一漏,如蜻蜓点水。然而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才是根本,才能不虚此行!总之,这次的外出交流学习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增长了我的见识,在这里再次感谢组织这次考察培训的领导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地去实践学到的方法和理念、更好地发挥自己数学教学的水平,实现参加这次外出考察学习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教艺更上一层楼。努力为我区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做贡献!
第二篇:教师外出听课心得体1
教师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院上中心中学
姜晓燕
2014年11月4日——7日,我有幸到淄博市桓台县参加了“山东省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通过短短四天时间的观摩学习,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同时也从这些名师、青年教师们身上,学到了许多。现在谈谈我的几点感受:
一、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重难点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课教学模式的多样与精彩。
每一位老师的课都是实实在在的,不像以前的课满堂灌,追求花样,华而不实。讲课的教师完全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了解学生的起点,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来获取新知的。比如有位老师执教的《爸爸的花儿落了》一课,他的设计完全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观察,通过大屏幕中的《城南旧事》的视频效果,让学生从中进一步获取父爱有时是非常严厉的,从而让学生懂得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必须要经历一些苦难,一些磨砺才能真正长大。他的这些做法,很值得我学习。
二、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都很新,都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间合作交流下进行教学的。在这次展示课活动中,我看到了每一位教师都体现到了这一点。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是学生在课堂中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三、课堂设计推陈出新
这次听课我感受最深的是教师的课堂设计确实是下足了功夫。例如 《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老师,他先用屏幕打出自己读了课文以后的感受,在感受结尾设计了一段话,说话者是克拉丽丝,然后问学生人物的语言描写,符不符合人物特点你能从课文中找到证据吗?从而引入对课文的学习。这样的设计,不仅新颖,而且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课堂效果。讲授《香菱学诗》一课的教师整个课堂运用了这样的模式;识香菱——知香菱——怜香菱的模式来授课。这样的教学设计,使课堂内容非常条例,人物形象非常饱满。通过听课,我感觉到教师的风采就是不同凡响,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交流中,言谈举止、无不流露出大师风范,回味他们课堂上的精彩之处,的确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反思。
在这次语文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还有很多是值得我学习的。联系到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以他们为榜样,转变教育思想、转变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方法。积极思考,精心设计,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力求体现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考虑,上出有价值、有质量的课来。同时,在教学中,要不断学习,不断反思,学习教师们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学习他们对细微之处处理的独具匠心,学习他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真正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课堂上多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品味语言的能力。巧妙地设计问题,引领学生的文本阅读,真正的把语文上出语文味。上出语文的真正魅力。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有水平的语文教师。让学生、家长和自己满意。
第三篇:外出听课心得体1
外出听课心得体会
义马市二中王光明
2012年3月20日,我在义马市一中参加了高效课堂示范课观摩活动。一中的语文老师向我们展示了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初中语文新课堂。听课后,学到了不少东西,也身感自己的语文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有许多问题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深感不虚此行。现将听课活动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本着有利写作的目的教大家写作方法,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语文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
上课的老师都无疑拥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这对学生的字型的定型有较大的关系,我想自己平时应多加强粉笔字的书写。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
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如于红萍老师执教的《我的母亲》一课,她的声音时而低沉,时而激昂,时而铿锵有力,让我们感受了母亲大山一般深沉的人格。她的语言震撼了大家,使教师、学生、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很多听课老师的眼里都噙满了泪水。
3、教材处理独具匠心,设计巧妙
可以说良好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精彩与否的关键之一,授课老师都能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关键词句、关键问题)来展开,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以重点段引导学生读书、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如《老人与海鸥》这堂课就抓住“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这样一个问题来铺开,设计可谓独到,教师就抓住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引导学生去读、思考老人与其他喂鸥人有什么不同,在朗读感悟后又回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结局,再读再说,让学生在品读语言文字中去感受,在课堂上甚至有学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4、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了阅读质量,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如赵学东老师教学《雪》一课时体现的淋漓尽致。
5、注重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
路小红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她能留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时间,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学生不明白的问题都创设思考的空间和气氛,给学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能力,语言训练严格扎实。决定一堂课成败的,还有科技手段的运用--课件的准备和制作。这些优质课的教师们无一例外的运用了多媒体的课件,与凭空想象出来的场景相比,更显其优越性和直观性。通过图片的欣赏,音乐的赏析,体会作者的心情,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情感内容,调动意识和想象,最终使学生有种感同身受的“经历”,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从实际中获得新知。
经历这样的课堂后,我深切感受到,要上好一堂课,磨课相当必要。这里的每一个老师,都是在精心准备的基础上才来上课的,所以这堂课代表的已经不仅仅是个人,而是集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孤军奋战,其实找个人好好研讨一下也未尝不可,与其等到试上的时候提大堆的意见,不如现在就商讨起来,等到最后才能更自信。要上好一堂课,切入点取巧了,主题抓准了,课堂环节设计好了,基本上才算完成一半。一篇课文中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在每个人心中都有所不同,但是切入点却可以千变万化。巧与不巧,好与不好也正是与它有关。而这次授课的来自威海的陈建老师,他的教学设计就相当简洁明快,重点突出,选择的切入点非常的简单、巧妙。导入一个简单的问题:小说中“我”的父母对于勒有哪些称呼?学生很轻松的找出截然不同的两种称呼,抓住了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使小说表现的主题跃然纸上,同时培养了学生比较思维的能力。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陈建老师将教参中
这篇文章的主题PPT展示,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疑问。激发了学生敢于说“不”的勇气。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作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研究教材对教参等资料也应当有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随时培养和欢迎学生发表与教材不同的意见甚至是与教师不同的意见,学生通过对疑问的讨论研究,最终获得提高。
常常听到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一直是我心中的疑问,20节课听下来也让我有所感悟。“学习兴趣是学习的驱动”。授课教师们的导入各具特色但能迅速将学生引向授课主题,带入教学情境之中,或能动人心扉,或能发人深思。使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专心地听课。同时我感到语文教师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优美的语言不仅仅是辞藻的堆砌,更重要的是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和生动形象,给学生以不同于其他课堂的诗情画意的享受才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是多媒体的运用,画面的直接刺激,很快就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让学生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学得轻松,学的享受,这样才能渐渐喜欢听语文课。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让我在欣赏别人精彩的同时发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课前认真解读教材,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流程;课后认真反思,坚持写好教学后记;多看书学习,多做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业务水平。争取成为一名有思想、有特色让学生、家长和自己都满意的研究型教师。
第四篇:教师师德心得体1
教师师德心得体会
大乌江镇箐口小学王正先
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师魂”。
而师爱则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了。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坦诚对待学生,真心面对学生,是教师受学生欢迎的重要法宝之一。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
教师是一棵参天大树,教师是一本厚厚的书,教师是一支燃烧自己照别人的红烛。有的教师行程一万多里,利用暑假自费到学生家家访,他不是告学生的坏而是去了解学生的情况,创他的人格魅力感动了许多的学生,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为学生遮风挡雨,他是一盏灯,为学生前进指路。
教师师德的自觉性,是行风的建设的关键,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为一个良好口碑的教师,重温天底下最灿烂的工作。
第五篇:心得体1
心得体会
时光如流,回首一瞬。站在新的起点,检点前尘往事,15年前的从军宣誓,恍然如昨。浪淘沙净,水流云在,而现在留存于已的,也许仅是额头的几许白发,心头的几分感悟。白发历历可见,感悟如雾如缕。军人,国家的盾牌;警察,人民的卫士。角色虽然不同,但忠诚与奉献是共同的品质。作为一名转业军人,我热爱警察这个职业,觉得部队与警察有着许多共通之处,穿上警服也和军人一样神圣。我为自己能成为一名人民警察而感到自豪!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岗位、陌生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无助与彷徨……这个时候,局领导安排了三天的岗前培训,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这三天里让我了解到了未来工作岗位的重要性,理解了交通治安警察的神圣与光荣。对于我这样的军转干部而言,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要做的事情还很多,要学的东西也很多,但我会在便衣警察工作的土壤上茁壮成长,不但要继续弘扬部队的优良传统,更要发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一心为民的精神,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新的奉献。
一、做好警察要有一份成熟向上的心态。警察永远行走于善与恶、成与败、名与利、得与失的边缘,就像纪检组长给我们上课讲的一样,我们时刻会面对着人情、关系、权力和金钱等各种的诱惑,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入歧途。作为一名警察首先要有一颗成熟向上的心态。然而,对警察而言,成熟不是圆滑世故,随波逐流,而应是洞察人性,体谅人情,怀有一颗悯善和公正之心。成熟也不是所谓看破红尘,淡泊名利,警察必须在扰扰红尘之中,既洁身自好,耐得清贫,又积极进取,不抛弃,不放弃。在15年军旅生涯中,我明白一个道理,付出的虽不一定能得到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不会成功。名利本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共同价值取向,是大多数人共同理想的体现,把这种追求当成一种向上的动力。不管你身处怎样的工作环境,都要谨记“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拿破仑曾经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想任何一位有自已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都想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干出成绩,出人头地。有这样的想法是好的,但也要经常问问自己,你付出了什么,对单位、对社会贡献了什么。虽说付出与回报不成比例,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这个道理大家都懂。看看给我们上课的两位先进典型,哪一个不是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多年如一日,一干就是几年,十几年,哪一个不是 “身经百战”,哪一个不是对分局的全面建设曾经做出过突出贡献。“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这是在部队时我们领导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部队上选人用人,评优评先的标准之一,我想部队是这样,地方亦如此。不管你的工作环境怎么改变,任人唯贤的准则永远不变,如果你没有自己的闪光点,没有工作实绩,那么交通治安分局这个舞台上就永远没有你的一栖之地。
二、做好警察要一种有敬业拚搏的精神。选择了一种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而警察是一份需要用理想信念和拚搏精神支撑的职业,是一种默默奉献、不计得失、没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有时我想,我们警察就象神话传说中的西西弗斯,百折不挠地与违法犯罪和各种丑恶现象抗争,所不同的是,我们做的是远比西西弗斯更有意义工作。但即便如此,如果说没有怨言,也不客观。可是选择了警察这一种职业,注定了你不能享受超脱与安逸。态度已经决定了一切。一种职业的责任感和对事业高度的忠诚一旦养成,会让你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一个可以被委以重任的人。不管你在哪一个岗位,都要谨记“工作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领导既然交给你了,说明它的重要。有些人认为这个岗位好,那个岗位好,其实只是认识偏差问题,工作岗位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罢了,你看中的岗位不一定就适合你,哪个岗位都需要有人去干,哪个岗位只要你好好干都能干出成绩,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你是块金子,不管把你放在哪里都会闪光。主任曾经在培训前教导我们说:“机遇对于每个人都是等同的,舞台是同等的,机遇选择你的时候,关键要看你怎样去把握”。是的,既来之,则安之,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就要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去把握、去奋斗。
三、做好警察要有一个勤于思考的头脑。学而不思则罔。
在一个岗位上呆久了,往往容易使人安于现状、感觉迟钝甚至麻木,有时也会过分地依赖于经验和感觉。我有这样的体会,在做一项工作时,缺少的不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缺的正是思考与谋划。现代社会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违法犯罪形势也日趋复杂。思想的高度决定现实的高度,如果我们不能与时俱进,思想就会僵化落后,工作就会陷入被动。警察应当学点哲学,增加一点悟性,增强思考的能力。如何进行思考?谚语说:“竹子是虚心的,而且每过一段时间就打一个结。”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我觉得每一天、每一周、每个月都要对自己的得失进行检讨反省,对我们周围事物发生的原因、事物本身所隐含的内在规律进行探究,使之成为一个习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敏于事物的变化,才能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管你取得怎样的工作成绩,都要谨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教育全党:学无止境,要活到老学到老。一般人对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是没有异议的,但对具体含义而言,却往往理解不深不全。我就是这样的人,总有一种自满的感觉,觉得在部队工作多年,也读了一些书,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转业后不论到哪个岗位都能适应,无须再费劲学习了。现实与理想往往是背道而驰的,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觉得真的干起来时真是无从下手,才发现自己学识很浅,差距很大。的确,“玉不琢
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不学习、不思考就会被社会淘汰,不学习、不思考就没有出路,不学习、不思考就没有发展,只有不断的加强学习、思考、实践,改造思想,完善自我,才能找到差距,弥补不足,才能做到“高而不危,满而不溢”。现在摆在我面前的最紧迫任务就是学习、思考和实践。
四、做好警察要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身体是我们最重要的财富之一,也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然而,由于警察工作的特点和警力少、事情多的现状,过劳的工作使我们警察的身体素质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紧张的生活也容易使人产生焦虑、身心疲劳等问题,拥有一个健康强健的体魄,不仅仅是警察个人的事,更应当成为组织和领导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群众对警察“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畜生用”评语,不应当仅看着是对警察的褒扬和理解,更应当成为改善自身工作,关爱生活、身体健康的鞭策和动力。
我相信,部队转业干部也是人民警察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在实际工作,一些转业干部成为公安系统中的佼佼者。我也会为之而奋斗。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