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王崧舟《枫桥夜泊》有感(范文)
观王崧舟《枫桥夜泊》有感
——张铭芮
这周我们所有语文老师对王崧舟老师所讲的《枫桥夜泊》进行了观课议课的活动。下面就将我对这节课的感受,进行简单的总结。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语文教学改革以来,许多教师纷纷深入教材把繁课上简,把简课扩展,上出属于自己风格的课。张籍的《枫桥夜泊》全诗仅四句,二十八个字,但王崧舟老师却从中深挖出了别有的情意。
一、渲染气氛感染学生
王老师执教的《枫桥夜泊》在《涛声依旧》的歌声中拉开序幕,随着音乐的推进,老师轻轻诵读诗篇,学生们在音乐的感召及老师的带动下情感油然而发,为本课打下了很好的感情基础。由此可见,辅助教具在引发学生与课文共鸣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抓住关键字,反复推敲
王老师从短短的几句诗,提炼出关键字并反复推敲。他首先从钟声开始,并由钟声伸展开来,由“声”到“景”,由“景”到“情”,情景声三者交融,作者运用独具匠心的视角,将诗人的“愁眠”展露无遗,紧接着,再由“愁眠”开始去体味在这种感情色彩笼罩下的景所具有的特征,环环相扣,十分紧凑。最后再由“鈡声”入手将它推及到几千年前,并将两者进行对照比较,王老师通古博今,底蕴十分丰厚,让人感叹不已。
三、巧妙的板书
王老师在设计板书时,不仅能通括全诗,而且能使人一目了然,体味到诗人的情感,“由有到无,又由无到有”将有形的景化作无形的愁,又将无形的愁笼罩在有形的景之上,虚实结合,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人的感染,同时又让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
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巧妙的构思,王老师不动声色的点拨下,《枫桥夜泊》的作者便跃然眼前,诉说他内心的苦闷,与此同时,学生们更感受到了诗句的语言魅力及了解了此诗与其他类似诗句的不同之处,所有这些让我敬佩不已。
王老师的这节课上完,让我感受到了他作为国家级的特级教师是如此谦逊,温文尔雅,没有一丝架子味,十足的文人气质。在课上总能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课堂上王老师很尊重学生的想法,虽然古诗离现代很远,但教者将现实与古诗内容巧妙联系,相互影射,挖掘学生的微妙感触,把学生说出来的感受融合,形成一种思路,再形成一种思想,最后升华成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底蕴的影响与熏陶值得学习和借鉴。
第二篇:评析王崧舟枫桥夜泊2(模版)
听王崧舟《枫桥夜泊》实录后感
听了特级教师王崧舟的《枫桥夜泊》,那寒山寺的钟声却依然清晰,留连的钟声仿佛还在耳际回响。在课的最后一句话是:“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而此时,我想说的是:“这就是大师的魅力,这就是语文的力量。”
《枫桥夜泊》这首诗,对于我来说,不过短短的二十八个字,没有生字可教,学生早就背得滚瓜烂熟,教什么呢?怎么教?无非就是读了又读,或者把诗意讲一讲,背一背,最多也就是揣测一下张继缘何这般愁眠的原因而已。而对于钟声,对于文化,我却未曾有过警觉,也未曾留过痕迹。王老师的《枫桥夜泊》给予我们无比震撼的正是这千载之下依旧悠悠的寒山寺钟声和那已超越“文字”“文学”层面的“文化”传承。
一、悠悠回荡的钟声
课伊始,王老师依次精心拓展了一组与钟声有关的诗句。当代陈小奇《涛声依旧》中的“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的“十年旧钓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明)高启《泊枫桥》的“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和(宋)陆游 《宿枫桥》的“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课尾在教师的引读下,学生再次回读这些诗句,使这寒山寺的钟声穿越时间的回廊,久久回荡在学生的心头。中间教学古诗时,通过想象“钟声对张继说话”等环节,感受这钟声对于张继的特殊意义与有情有义。
二、点点浸染的愁绪
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情感环节,王老师以问题:“那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你怎么知道?”直接引导学生圈出诗眼“愁眠”。接着让学生静思默读,到诗句中寻觅,“这个愁眠的晚上,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王老师将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竟形成了一首诗,一首独缺一个“对”字的诗。接着,教师问:“这些景物,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写了之间的关系?”然后,在给学生“对”字释义的四个选项中,重点解构“面对”和“配合”,如果是选义项“面对”,则诗人面对的江枫、面对的渔火是孤立的,是用“以物观物”的审美感应方式感受内心的愁绪;如果是选 义项“配合”,则江枫、渔火的意象与诗人是互动的,感觉到舟中的旅人与舟外景物之间有一种无言的交融和契合,化为浓浓的物我一体的愁。
在老师指导学生身心入境地朗读走进人物的内心后,教师深情地说,“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至此,黑板上就只剩下一个触目惊心的“愁眠”,这点点愁绪渐渐侵入学生的心灵,钻入学生的骨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三、慢慢浮现的文化
小小一首诗的教学中,穿插了从古到今多首关于“钟声”的古诗,丰富了课堂的文化内涵。还拓展了古人借“明月”抒思乡,思人之情的一组诗句,点出张继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钟声”的创举。后人所写的有关“钟声”的诗都跟张继息息相关,跟《枫桥夜泊》紧紧相连。一首小诗,一位诗人,一段经历,徐徐而来,荡气回肠。这堂课,学生感受到了“经典的魅力,文化的力量。”听课的我感受到了“大师的魅力,语文的力量。”
有人说:别人是学不来王崧舟的,因为你不是王崧舟。然而大师的课堂,往往传递着一种理念,一种文化,更是一种引领,一种方向。听大师的课,正如高山仰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王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文本解读的态度和所达到的课堂境界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方向,也是我们努力要达到的目标。
第三篇:王崧舟《枫桥夜泊》观后感
王崧舟《枫桥夜泊》观后感
听完王崧舟老师的《枫桥夜泊》,感觉就像是欣赏了一场古诗的盛宴。王士祯、高启、顾瑛、陆游、李白、杜甫、白居易、张九龄、王安石、苏轼齐聚一堂,都因张继而来,都因张继的钟声而来,都因张继的愁眠而来。每一次聆听大师的课都觉得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但又不可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今日还是写下两点体会,然后慢慢学。
一、听说读写看,面面俱到
一堂好的语文课,听说读写看要面面俱到,要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去体会文本的含义,去感悟文本的情感。王老师的这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读。在“枫桥钟声越千年”的导入过后,王老师引导孩子们自由读、反复读、个别读、师生合作读、齐读、带着感觉读、静静地读、配乐读等等,短短的一首诗,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反反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着读着,感觉就出来了,读着读着,情绪就明朗了。此外,在指导朗读上,王老师也是十分注重,十分到位。读的要求明了,第一遍怎么读,第二遍的读要达到什么目的,“清清爽爽地读”,“有板有眼地读”,传递给学生的,层层深入清清楚楚。
看。“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引导学生走进诗中,去看诗中的月落、江枫、渔火。透过看去感受诗人的“愁眠”。
听。“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还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去听诗中的乌啼、钟声。通过听去感受诗人的“愁眠”,去感受那漫天的寒气,到处充满着的凄冷。
说。王老师的诗意语言给了孩子们一个很好的引领,王老师的反复诵读激起了孩子们说话的欲望。在王老师的课堂里,孩子们想说,敢说,乐说。
写。课件视频里忧愁难眠的张继,恰到好处的出现,一声又一声的钟声,声声敲打着张继的愁眠,也声声敲打在孩子们的心田。这个时候,王老师要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一写钟声里的语言。张继的愁眠被人理解,被人感同。
二、丰厚底蕴,诗意课堂 底蕴是关键。王老师那优美的课堂语言,随手拈来的古诗词,张口即来的排比句,够我这一辈子好好学。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陆游《宿枫桥》
以这几句诗开场,又以这几句诗结尾。伊始,选取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从“无眠”处展开,让学生理解“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感受“无眠”的滋味。从当代,到清代,到明代,到宋代,感发“愁眠”的钟声不绝于耳,刻骨铭心,令人遐思。结尾的部分,似乎是开场的重复,但看似重复的诗句,已然升华至“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超越之境。此时孩子们再读,已然不是开始的感觉。同样的诗人,同样的诗句,不同的是钟声已由1200多年前响起,那钟声多么遥远,又多么温暖。短短一节课,学生感受到的更是经典的汇集,厚重的文化魅力的吸引,在这样的氛围中影响、分享、认同,进而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有人说:“别人是学不来王崧舟的,因为你不是王崧舟。” 王老师的激情澎湃,王老师的激扬文字,王老师的文化积淀,王老师的丰厚底蕴„„不敢奢求做诗意的王崧舟,但求做一个孜孜不倦的语文教育梦想追逐者,追逐的脚步,跟随大师,永不停歇。
第四篇:苏教版枫桥夜泊课堂实录-王崧舟
王崧舟《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师:请看大屏幕。陈小奇写过这样一首歌(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 《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读?(生读)。读得很好听。师: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睡不着,失眠
师:是的,睡不着。无眠拆开是无法入眠。无法入眠就是不能入眠,不能入眠合在一起两个字就是——
生:不眠。
师:无法入眠就是难以入眠,合在一起两个字就是——
生:难眠。
师:无眠的近义词就是——
生1:不眠。
生2:难眠。
生3:失眠。
师:是什么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呢?一起去看看。早在200多年前清朝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生读)
师:再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生再读)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 生:寒山寺的。
师:为了听钟声,等了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120个月,3650天
。这钟声的魅力为什么如此之大?500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也写过这样的钟声。(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
生:寒山寺的。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又”字说明就是寒山寺。
生:“枫桥”就是寒山寺。
师:每次经过寒山寺,每次路过枫桥,诗人都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为什么几度经过忆张继呢?早在800多年前宋朝有位诗人陆游也写过这样的钟声。(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 《宿枫桥》
师:七年前陆游到过哪,听到过什么? 生:到过寒山寺,听过钟声。
师: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南来北往的人,不变的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七年可以变成多少年?十年可以吗?把七年变成十年,诗人也一定会这样写(生齐读)。把十年变成百年,诗人也一定会这样写(生齐读)。把百年变成千年,诗人还一定会这样写(生齐读)。
师:十年不变的是钟声,百年不变的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陈小奇在歌中这样写钟声(生齐读);200多年前的王士祯这样写钟声(生齐读);500多年前的高启这样写钟声(生齐读);500多年前的陆游还是这样写钟声(生齐读)。
师:问题来了,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都有钟声、寒山寺?
生:为什么都写到了张继?背后到底有什么呢?
无限愁眠寄钟声
师:所有问题都跟一个人紧紧相连,所有问题都跟一首诗息息相关。这个人是张继,这首诗是《枫桥夜泊》。(大屏幕出示这首诗)
师:读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读清爽、读通顺。(生自由读)
(指一生读)
师:好,字字落实。注意了“眠”是前鼻音,“寺”是平舌音,这叫清清爽爽,还要有板有眼地读。
(生读)
师:一起来读读,你们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师生合作读)。
师:再反过来读(师生再合作读)。
师:老师读题目,你们读诗句(生齐读)。
师:就是这样,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读诗不仅要读出味道,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你读后的情绪是怎样的,用一个词说说。
生:愁绪满怀、失落、孤独、忧愁、凄苦„„
师:对比着想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会孤独吗?读杜甫的《绝句》会忧愁吗? 为什么读《枫桥夜泊》读出的是凄苦、悲伤呢?静静默读,一边读一边看看插图、注释,更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是诗中那些词给你这样的感受,向你传递这样的情绪?(学生圈划,批注)
师:看着大家划的一条条线,你们一定都有自己的心得了,你的心得到底如何,老师提一个问题考考各位。张继枫桥夜泊是睡觉时,这个夜晚他睡着没有?
生:没有。
师:诗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 生:愁眠(圈出)师:“愁眠”是什么意思?找一个近义词。
生:失眠、无眠、难眠、不眠。师:齐读“愁眠”这个词(生齐读);想想愁眠的滋味,再读(生齐读);轻一点(生再齐读)。师:在“愁眠”中作者看到了什么?按照诗的顺序说。生:月落
(用曲线划出)
师:月亮落下去后,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幽暗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江枫(用曲线划出)
师:江枫在你眼里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生:火红的枫叶在江风中瑟瑟摇曳。
师:因为愁眠在江中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
(用曲线划出)
师:怎样的渔火?
生:忽暗忽明的、隐隐约约的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他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用直线划出)。
师: 在哪?(生:姑苏城外寒山寺)什么时候(生:半夜)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还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用直线划出)
师:那是什么样的乌啼?
(生:
孤独、凄惨)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还感到了什么?
生: 霜满天
师:霜应该在地上,所以李白才有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满天呢?是不是张继感觉出了问题?
生:是因为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
师:所以,不是满天的霜,而是满天的——
生:是寒满天,冷满天。
师:看诗句。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生:愁眠),都伴随着(生:愁眠),都笼罩着(生:愁眠)。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生:对愁眠。)
师:对是什么意思?体会过对的味道吗?词典里“对”有这些意思(大屏幕出示)
对: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
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
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
——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
师:应选哪个。(生选,交流)
师:有选2的,有选4的,都有道理。向着,朝着,就是江枫渔火向着愁眠;也可以两个事物配合得天衣无缝,江枫渔火与愁眠交织在一起。但词语理解不是这样死板的。有人说这里的“对”是指“伴”。换上去读一读(生读),通吗?(生:通)。行吗?(生:行)。味道一样吗?(生:不一样)。
师: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感受,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背井离乡的张继,浪迹天涯的张继,无法入眠的张继,最希望谁来陪他?
(师范读)
生:最希望朋友来陪他。
生:母亲、家人、妻子
„„
师:但是,漫漫长夜,没有亲朋好友的相陪作伴,有的只是——(生读诗);在这里,没有妻子的嘘寒问暖,有的只是——(生读诗);这里没有亲朋好友相伴,没有父母兄弟的相伴,没有妻儿的相伴,这里没有伴,只有——(生:对),只有——(生:对)。师:这一“对”,对出的是张继心中的无限——(生:愁、悲伤、忧愁、寂寞、孤独)。于是情动于衷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
(配乐,范读)(生齐读)
师: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秋天;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划破了寂静的秋夜。此情此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张继情不自禁在心中轻轻念道——(生读诗)
师:姑苏城外寒山寺——(生接读:夜半钟声到客船)(反复三次,声音一次比一次轻)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生:看不见)(师擦去板书:月落);乌啼划破长空,转为沉寂,还有吗?(师擦去板书);这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师擦去板书);江枫还看得清吗?(师擦去板书);这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还看得见吗?(师擦去板书);这点点渔火忽明忽暗,忽有忽无(师擦去板书)。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相对的呢?没有了,没有了。突然,听——(视频、课件——钟声)
师:你听,钟声传来了,一声又是一声,这声声钟声一下又是一下,敲打着张继的无眠,那钟声好像在说些什么?拿起笔,展开想象,请用“张继啊,张继——”开头写写,那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什么。
(生写)
师:在这个霜气满天的秋天,张继夜泊枫桥,辗转反侧,愁眠之情萦绕在他的心上,这时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这钟声好像在对张继说——
生1: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让我来陪伴你。
师:多么知冷知暖的钟声。
生2: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师:这是多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张继啊张继,为什么不睡,为什么为么忧愁,这一切是为什么?
师:这是充满好奇的钟声。
师: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这钟声让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师擦去黑板上仅有的“愁眠”)。其实愁眠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一种心情,我相信你们也会有愁眠的时候。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愁眠啊,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数不胜数,我们不妨来看一组中国古代诗人写愁眠的诗歌。(大屏幕出示——生齐读)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师:大家一定发现了,所有诗所有愁眠都跟一种景物有关,那就是——(生:明月)。明月照愁眠,愁眠望明月。所谓明月千里寄相思,那是在明月当空的晚上,诗人可以把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愁绪寄托给明月。但是,要是没有明月呢,怎么办?张继把自己的愁眠寄托给了寒山寺的——(生:钟声)。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张继,走进寒山寺的夜半钟声。
(生齐吟诵背诗)
钟声文化代相传
师: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像张继那样浑然天成,感人心肺,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你听,从张继之后,这钟声一直在历史的天空悠悠回荡。四百多年过去了,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七年不到枫桥寺
客枕依然半夜钟);
七百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一千多年过去了,钟声在王士祯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一千二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当代诗人陈小奇笔下悠悠回荡(生齐读: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这就叫经典,这就叫文化。(板书:经典
文化)。我们学了这首诗,在你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如果你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看一座桥——(生:枫桥);在枫桥上,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生:张继);想起一个人,你一定会在心中念起一首诗——(生背诵《枫桥夜泊》,再齐背诵。)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寒山寺、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们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五篇:王崧舟—《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王崧舟—《枫桥夜泊》教学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一句话,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生:(齐读歌词)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1:钟声。生2:钟声。生3:钟声。
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诗人王士祯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注意,这是古诗。你在读的时候,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读得好!那么,从诗中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盼啊望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可见这钟声的魅力!那么,这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就在一首诗中写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高启所写的钟声,也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高启总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张继?张继何许人也?为什么几度经过都要忆张继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师:早在八百多年前,宋朝诗人陆游就写到过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来,我们一起读!生:(齐读诗句)
师:从诗中看,七年前陆游曾经到过哪儿? 生1:枫桥寺。
师:没错,寒山寺又名枫桥寺,因为它就在枫桥的边上。他到过寒山寺,听到过什么呢? 生1:钟声。
师:七年之后,诗人陆游又到了哪儿? 生2:又到了寒山寺。师:又听到了什么? 生2:钟声。
师:七年不变是钟声啊!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陆游的这番感慨。生:(齐读诗句)
师:大家看,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变的是南来北往的客人,不变的却是那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以,如果不是“七年”,而是“十年”,十年不到枫桥寺,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1:(朗读)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如果不是“十年”,而是“百年”,诗人还会怎样写呢? 生2:(朗读)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师:如果不是“百年”,而是“千年”呢? 生3:(朗读)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的还是钟声。(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陈小奇的笔下有钟声,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陈小奇的歌词)师:听!王士祯的笔下有钟声—— 生:(齐读王士祯的诗句)师:听!高启的笔下也有钟声—— 生:(齐读高启的诗句)
师:再听!陆游的笔下还有钟声—— 生:(齐读陆游的诗句)
师:问题来了!问题来了!你的问题是什么? 生1: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写钟声? 生2:钟声的魅力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呢? 生3:张继是谁?
生4:钟声为什么能够留传这么长的时间?
二、承:张继独听寒山钟
师:问得好!其实,所有的问题都跟一个人息息相关,所有的问题都跟一首诗紧紧相连。这个人叫张继,这首诗叫《枫桥夜泊》。(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请大家打开课文,读一读这首诗,自由读,反复读,一直读到清爽了、顺口了为止。
生:(自由反复朗读诗歌)
师:读得很专心、很投入,很好!读书要的就是这种状态!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清清爽爽地读。生:(朗读全诗)师:读得不错!字字有交代。比如,“愁眠”的“愁”是翘舌的,“寒山寺”的“寺”是平舌的,真是读得一丝不苟!谁再来读一读,不但清清爽爽地读,而且有板有眼地读。生:(朗读全诗)
师:有味道!不用我说,大家一定听出了这首诗的节奏和韵律。来!我们一起读!怎么读呢?每句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我来读。师生:(合作朗读完全诗,全场掌声)
师:好!味道出来了。我们再读一次,现在,前后顺序调换一下,我读前四字,你们读后三字。师生:(再次合作朗读全诗)
师:味道更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题目和作者,你们读诗歌,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生:(齐读诗歌)
师:读诗,不仅要读出节奏、读出味道来,更要读出感觉、读出情绪来。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生1:愁绪满怀。
师:好!这是你的感觉,你可以把这个词写在课文边上。生2:孤独。
师:孤独,写下来。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静。
师:静?与众不同。什么“静”? 生3:安静。师:比安静更准确的一种“静”? 生4:宁静。
师:我建议用“寂静”,寂寞的“寂”。行吗?好的,我们继续用词语捕捉自己的感觉。生5:凄凉。
师:肚里没点东西的同学,是找不出“凄凉”这个词语的。好了,孩子们,读《枫桥夜泊》,有人读出的是忧愁,有人读出的是寂寞,有人读出的是凄凉,也有人读出的是寂静。大家不妨对比着想一想,读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你会有忧愁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肯定不会!读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寂寞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我想也不会。读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会有寂静的感觉吗? 生:(自由应答)不会。
师:都不会!那么,为什么读《枫桥夜泊》,你感到的却是忧愁、是孤独、是寂静、是凄凉呢?
生:(多数沉默,个别学生举手)
师:把手放下,请大家静静地默读《枫桥夜泊》,看看注释,看看插图,联系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想一想,诗的哪些地方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感觉和情绪。生:(默读,圈点批注)
师:(在巡视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动笔划了,这说明他的感觉已经找到了落脚点。
师:(继续插话)有的同学开始在诗的旁边写批注了,很好,这说明他的思考正在被记录。
生:(在教师插话的引导下,纷纷开始写批注)
师:好!我看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读诗心得了。是吧?那么这样,我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好吗?就一个。注意听!我们知道,枫桥夜泊的时候,应该是张继休息的时候、睡觉的时候,对吧? 生:(自由应答)对。
师:但是,这个晚上,张继睡着了吗? 生:(自由应答)没有。
师:没有?你怎么知道的?诗中的哪个词语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张继没睡,根本就睡不着?哪个词? 生1:愁眠。生2:愁眠。生3:愁眠。生4:愁眠。生5:愁眠。
师:都是愁眠。是吗?来,把“愁眠”这个词语圈出来。(板书“愁眠”)生:(动笔圈出“愁眠”)师:“愁眠”是什么意思? 生:“愁眠”就是因为忧愁而睡不着觉。师:给“愁眠”找个近义词,比如—— 生1:无眠。生2:失眠。生3:不眠。生4:难眠。生5:未眠。
师: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愁眠”这个词语。生:(齐读)愁眠。师:再读。
生:(齐读)愁眠。师:把声音压低了,再读。生:(齐读)愁眠。
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这个晚上张继看到了什么?咱们一样一样地说,读读第一句诗,看到了什么? 生:月落。
师:(板书:月落)因为“愁眠”,张继看着月亮渐渐地升起,又看着月亮渐渐地落下。当月亮完全落下的时候,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中,诗人在江边看到了什么? 生:枫树。
师:(板书:江枫)想像一下,那是怎样的江枫? 生:红红的。师:那是被霜打过的缘故。秋风吹过,你看那江边的枫树—— 生:在瑟瑟摇动。生:落叶飘了下来。
师:落叶飘零,江枫瑟瑟。多么凄清,多么孤寂的画面啊!那么,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呢? 生:渔火。
师:(板书:渔火)找一个词来形容形容你想像中看见的渔火。生:忽明忽暗的。生:若隐若现的。生:一点一点的。
师:改成“星星点点”的也许会更好,这些是张继因为愁眠而看到的。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又听到了什么? 生:乌啼。
师:(板书:乌啼)几声凄厉的乌啼,打破了夜的沉寂,但是,当乌啼声飘过,茫茫秋夜反而变得更加沉寂。还听到了什么? 生:钟声。
师:(板书:钟声)是的,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板书: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 到客船)请把“钟声”圈出来。生:(圈出“钟声”)
师:看到了,听到了,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张继还感到了什么? 生:霜满天。师:(板书:霜满天)大家知道,霜是覆盖在地上的,所以,李白才写过这样的诗句,床前明月光—— 生:(接答)疑是地上霜。
师:对呀!霜怎么可能满天呢?难道是张继的感觉出了问题? 生:因为张继愁眠,所以感觉霜满天。师:肯定跟张继的心情有关系,是吗? 生:是。
师:想一想,夜泊枫桥的这个晚上,张继冷不冷? 生:冷。
师:肯定冷!秋霜那么重,穿得又那么单薄,还是在江上、在船上,能不冷吗?其实,身体的冷还在其次,更要紧的是张继的心,他的心也是—— 生:冷。师:为什么?
生1:因为他很孤独。生2:因为他考试落榜了。
师:看来你查过资料了。这只是一种可能,还可能因为什么呢? 生3:因为他思念他的亲人了。生4:因为他觉得自己很无助。
师:身体感觉到的是一个“冷”字,心灵感觉到的更是一个“冷”字,于是,在诗人的感觉中,“霜满地”成了—— 生:(接答)霜满天。师:哪里是霜满天啊?分明是“冷满天”啊!(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指着板书)大家看,月落是景,乌啼是景;江枫是景,渔火是景;霜天是景,钟声是景。这景那景,都围绕着—— 生:(齐读)愁眠。师:都伴随着—— 生:(齐读)愁眠。
师:都一层又一层地笼罩着—— 生:(齐读)愁眠。
师:用诗人自己的话来说,江枫渔火—— 生:(齐读)对愁眠。
师:(板书:对)孩子们,你们注意过这个看起来很普通、很不起眼的“对”字吗?什么是“对”?为什么要用这个“对”?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对 ①对待;对付。如:对事不对人。②面向;朝着。如:对着高山。③对面的;敌对的。如:对手。④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如:对对联。——见《现代汉语小词典》(第4版)第156页
师:这是我从《现代汉语小词典》中摘录下来的一些义项。想一想,你选第几个?
生:(看屏幕,思考)师:有选第一个的吗? 生:(无人举手)
师:没有。有选第二个的吗? 生:(部分举手)
师:好,有十多个。你们为什么选第二个?
生:张继因为睡不着觉,所以能看到这些景色,他是面向着这些景色的。师:有道理。那么,第三个有人选吗? 生:(无人举手)师:也没有。第四个呢? 生:(部分举手)
师:哦,有二十多个吧。为什么选第四个呢? 生1:我觉得这些景色是配合愁眠的。
师:也就是说,在诗人的眼中,仿佛乌鸦也跟着他一起—— 生2:忧愁。
师:仿佛江枫也跟着他一起—— 生3:无眠。
师:仿佛渔火也跟着他一起—— 生4:孤独。
师:说得好!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啊!月落是愁,乌啼是愁;江枫是愁,渔火是愁。一个看起来极其普通、极其简单的“对”字,“对出”的是诗人心中的无限—— 生1:寂寞。生2:孤独。生3:忧愁。生4:凄凉。
师:于是,情动于中而辞发于外,《枫桥夜泊》就这样诞生了!(音乐响起,教师范读全诗)(掌声)生:(随着音乐,学生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月亮西沉,乌啼声声,霜气布满了整个天地;江枫凋零,渔火点点,钟声划破了凄清的夜空。在这个孤独而寂寞的晚上,诗人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在心里轻轻地念道—— 生:(随着音乐,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随着音乐,高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高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师:(随着音乐,低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随着音乐,低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师:(音乐消失,轻声朗诵)姑苏城外寒山寺—— 生:(轻声齐读)夜半钟声到客船。(掌声)
三、升:夜半钟声化愁眠 师:月亮已经落下去了,诗人还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了。
师:(擦去“月落”)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乌鸦凄厉的叫声也已经消失了。(擦去“乌啼”)那满天的霜气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霜满天”)在一片幽暗和朦胧之中,那瑟瑟的江枫看得清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清。
师:(擦去“江枫”)点点渔火忽明忽暗,若有如无。(擦去“渔火”)还有那姑苏城外的寒山寺,看得见吗? 生:(自由应答)看不见。
师:(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到客船”)天地之间,一片幽暗,一片朦胧,似乎已经没有什么景物可以相对了。(擦去“对”)(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突然,听——(钟声和音乐缓缓响起)
师: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在“钟声”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声声敲打着愁眠,声声陪伴着愁眠,声声抚慰着愁眠。(在“愁眠”下面画上三条波浪线)(最后形成如下板书)
愁眠
钟声
师: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孩子们,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接着“张继啊张继”,写一写钟声的诉说。生:(随着音乐,想象写话)
师:好!请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像张继那样,用心去感受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这悠悠传来的钟声,好像在对孤独的张继这样说—— 生1:(朗读)张继啊张继,如果你无法入睡,如果你很孤单,就让我来陪伴你吧。(掌声)
师:好一个知冷知热的钟声!(笑声)
生2:(朗读)张继啊张继,人的一生有悲欢离合,不可能是事事如意的,当你烦恼忧愁的时候,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呀。(掌声、笑声)师:知足常乐,心平气和。多么善解人意的钟声啊!
生3:(朗读)张继啊张继,你的亲人在等着你回家,赶紧回去吧,赶紧回去吧!(笑声)
师: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家是你永远的温暖!这钟声有抚慰,这钟声有劝解。当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款款消失的时候,张继的愁眠之情也渐渐化去了。(擦去“钟声”和“愁眠”)
四、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师:孩子们,其实“愁眠”是人人会有的一种心情。这种心情,会伴随人的一生,也伴随着人类的全部历史。所以,古今中外,写愁眠的诗歌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在中国的古典诗歌中,写愁眠,尤其是写思乡的愁眠,更是比比皆是。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李白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李白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大诗人杜甫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杜甫的诗句)
师:因为愁眠,诗人张九龄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张九龄的诗句)
师:也是因为愁眠,王安石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王安石的诗句)
师:还是因为愁眠,苏轼苏东坡曾经这样写道—— 生:(齐读苏轼的诗句)
师:大家一定已经发现,所有的愁眠都跟一种景物连在了一起,这个景物就是—— 生1:明月。生2:明月。生3:明月。生4:明月。生5:明月。生6:明月。
师:正所谓,明月千里照愁眠,愁眠一夜望明月。于是,诗人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那一轮皎皎的明月上。那么,在没有明月的夜晚,在月亮落下去的夜晚,诗人张继又把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愁、怀人之情寄托给了谁呢?(大屏幕出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张继的《枫桥夜泊》。生:(齐读《枫桥夜泊》)师:劝解张继这份愁眠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抚慰张继这份心情的是—— 生:(齐答)钟声。
师:温暖张继这颗心灵的,还是—— 生:(齐答)钟声。
师:孩子们,在张继之前,没有人这样写过钟声;在张继之后,尽管有很多人写过钟声,但是,没有一个人写得像张继这样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这,正是《枫桥夜泊》这首诗能够流传千古的秘密所在。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走进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 生:(齐读《枫桥夜泊》)
五、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师:于是,从张继之后,从《枫桥夜泊》之后,除了“明月千里寄相思”,在中国诗人的心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绪的美好景物,那就是——钟声!这钟声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在一代又一代的诗人笔下悠悠回荡。(大屏幕出示)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宋】陆游《宿枫桥》
师:听,四百多年过去了,这夜半钟声在陆游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师:(大屏幕出示)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听,八百多年过去了,这钟声在高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师:(大屏幕出示)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听,一千多年过去了,这空灵的钟声在王士祯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师:(大屏幕出示)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听,一千两百多年过去了,这温暖的钟声在陈小奇的笔下悠悠回荡——
生:(齐读诗句)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板书: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文化)今天,你读了《枫桥夜泊》,你的心里有了一种感触、一种感受、甚至一种感动。所以,我想,假如你以后有机会去苏州,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哪座桥? 生:枫桥。
师:来到枫桥,你一定会想到一个人,谁? 生:张继。
师:想到张继,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充满深情地背诵一首诗,那就是——
生:(齐答)《枫桥夜泊》。师:来,我们一起边走边吟—— 生:(集体背诵《枫桥夜泊》)
师:从此,你对张继不再陌生,尽管你和张继相隔千年;从此,你对枫桥夜泊、你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不再陌生,尽管你和枫桥相隔百里、千里、甚至万里。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热烈的掌声)最后板书: 经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