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时间:2019-05-12 22:2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第一篇: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

任世江

(《历史教学》编辑部,天津 300051)

2011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第41题是一道高难度的历史试题。此题要求论证的观点学生较难理解,但在必修课程内容中有依据。认识这道试题的考查目标,有利于扭转教学重知识的传统,有利于教师宏观认识课程内容,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目前,很多高考历史复习资料编制了大量的水平低劣的填空题和选择题,使学生仍陷于“题海”而无暇思考。如果过去可以说:“高考怎么考,我们就怎么教”,那么现在可能是:高考这样考,很多教师还不知道怎么教。尽管很多省市已经自主命题,但全国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不可忽视。重视高考就应该研究高考试题,从中分析教学的差距,改进教学。即便以应试为目的,能跟上高考全国卷的水平,实际也必然要进行素质教育。第41题的导向性非常明显,研究此题,窥测命题思路,可以使教学变被动为主动。

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该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SOLO式的评分要求,似乎旨在引导教学,并不介意各地用传统采分点的办法掌握赋分尺度。考生怎样解答此题,以及各地如何制定评分方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要认清这道题的命题依据是什么?考什么?

高中新课程的必修课程内容以中国史和欧美史(缺乏中世纪)为主,外国史没有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非洲、南美洲,因此不是世界史,基本是中西对比的布局。在必修课程的25个专题中概括全球变化的,只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新航轮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3个专题。选修课中除欧美史和中国史的内容外,亚非只有明治维新、阿里改革两个事件,甘地和凯末尔两个人物。玛雅文明、非洲文明被作为探索的历史之奥秘,古埃及文明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课程内容的欧美史基本勾画出资本主义发生发展至今的轮廓,其中包括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在欧洲的线索。2010年高考全国新课程卷第40题,用恩格斯的话提出了雇佣劳动转化为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条件问题,那道题可以说是这道题的前奏。中国明清时期丝织业出现的雇佣劳动,被视为资本主义萌芽写进课本,已经延续近60年了。但第40题要求论证的恰恰是西欧产生资本主义的历史条件,而这些条件又是中国所不具备的。在必修课程里有古希腊、罗马的民主制和法律传统,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有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等等;这些足以论证历史条件问题。今年的第41题,第一种观点认为,西欧的崛起“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用必修课程内容论证这个观点,只差中世纪。上述论证历史条件的史实,同样适用于论证这个观点。

第二种观点在必修内容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四大发明对西欧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势力的影响,欧洲人对香料、茶叶的需求,明清时期白银流向中国,以及中国传统商品瓷器、丝绸、茶叶的大量出口,这些也可以论证西方的崛起“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第41题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并没有要求判断哪种观点对、哪种观点错,只要求你的观点明确,答案要做到用史实论证。从这个角度说,这道题又不难。关键在于学习的时候,教师是否有大历史观,是否将课程内容贯穿起来,是否看到课程内容中西对比的布局。所谓知识教学就是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比如了解罗马法,如果只停留在解释罗马法的发生发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再到万民法,就是知识教学;反之,从《十二铜表法》中要看到“主张权利”的意识:那些古***俗虽然是落后的,但主张了受害者的权利,这是法律社会最基本的特点。如果没有权利意识,最终只能是臣民而不是公民。而这正是中国古代法律及其思想所没有的。因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在欧洲能够成为普遍的观念,而在中国至今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对私有产权的保护,怎么可能产生资本主义呢?

这道题的立意好就好在对教学的要求不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如果理解到位,史论结合便体现出学科能力。考查的不是对观点的判断,而是理解两种观点及其所依据的史实。实际上,这两种观点在学术上各抒己见。西方学者持后一种观点的大有人在,著作也陆续被翻译过来。试题所引材料即出自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出版的译著。我国学者论述西方特殊性的著作也很多,侯建新的专著《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钱乘旦的论文《前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最具代表性。

这道试题给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关注学术研究。

2010年的第40题和2011年的第41题,在学术领域都曾经是热门话题,成果累累。以学术视野看高中课程内容,设计这两道试题,自然而然。20世纪90年代,刘宗绪先生参加高考命题后,也是以学术眼光看高中教材,再以学术观点命题。当时有几道试题与教材内容背道而驰,很多教师看到差距,如饥似渴地阅读学术著作,无论是什么压力驱使,这样的命题导向是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这也是我们缅怀刘宗绪先生的原因。如今的试题与课程内容及其教材基本吻合,但关注学术的风气却没有那时热烈。当然,一些省市自主命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注意力,而实际上地方卷也在向全国卷看齐,2011年的浙江卷就比较突出。近几年,高考新课程全国卷学术引领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高中教师不了解学术,靠自己领悟,或许个别教师能够做到;而了解学术是深刻把握课程内容的捷径。怎样了解学术成果?除阅读外别无选择。读专著、读杂志都应该养成习惯。历史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课程内容随着时代而变化。过去中学历史课本中有很多农民起义,现在大部分被删除了。不是历史上没有这些农民起义,也不是我们对那些起义的性质有颠覆性的共识,而是时代变了,那些农民起义在这个时代没有更多的教育价值,因此不宜作为课程内容的主体。而现在的历史课程内容有很多是过去不曾有的、让很多中学老教师感到陌生的知识。历史课程的这种特点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从学术层面理解课程内容的选择,这样才能摆脱知识教学的窠臼。2.追求教学立意。

很多有见识的教师都明白并提倡“教学立意”。评价一节高中课,首先看的就是教学立意。没有立意的课堂教学,只在方法上讲求花样,最终学生仍漂浮在知识的表面上。什么叫教学立意?简单地说,就是你让学生理解什么?有人将“立意”比作“魂”,一节课没有立意就只能在知识层面打转。教学立意比“重点、难点”这样的习惯备课模式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比如西周制度,如果教师只在宗法分封制上下工夫,学生也只能明白了什么叫宗法分封;如果教学立意定位在“通过了解宗法分封制,认识西周的地方分权体制和贵族政治”,那么,学生的理解就深入了,在理解的基础上无疑也就记住了宗法分封的内容。一节课要求追求教学立意,一个专题也要追求教学立意。比如必修2的专题“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个专题至少用三节课,贯穿的主线是什么?只说政府干预经济,就没有把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看透、说透,从凯恩斯主义,到供给学派、货币学派以及赤字财政,金融已成为调控经济最重要的手段,这是当今资本主义的特点。几个相关的专题连在一起复习也要追求立意,例如,“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这几个专题贯穿了一个线索: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几个专题的史实都沿着一个理论发生发展,没有抓住理论线索,学生记住了一大堆事,其实并不明白原委。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也是这样,资本主义的概念不仅是经济形态,包括它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如果只看到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世界市场等经济现象,那么,必修三个板块中的有关专题就无法串联起来,学生的知识就是零散的,欠缺对西方崛起的理解。教科书并没有交代教学立意,编写者自有他的叙事角度。教学立意不是凭空想象、苦苦思考的结果,只能吸取学术成果。将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立意,这是教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另外,没有老师的引导,学生理解的程度是有限的,这也是历史课程的特点,因此教学方法也很重要。

3.讲究教学方法。

有了比较准确的教学立意还要讲求教学方法,这应是教师职业的专长。没有教学立意,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文科班教学尤其如此。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立意则很难被学生领悟。历史课程的成人化一直是挥之不去的阴霾。所谓成人化就是将后世学者研究的成果缩编成课程内容,让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学习。例如鸦片战争,背景、原因、经过、影响,教科书多年来都是这样的叙述程序。其实这大都是后人所看到的,当时人并不知道。后人因为站在历史的高点上,所以看得清清楚楚,把这个事件变得非常条理化,然后让学生按照这样的条理去了解历史,记住结论。如果我们让学生体验学者是怎样发现问题、得出结论的,就应该着重鸦片战争的细节,浓缩学者研究的过程。这对学生来说是有意义的,是去成人化。摩擦生电这个原理已经是定律,但是学习物理还必须用教学仪器让学生观察这个现象。燃烧和氧气助燃这个现象在化学课也是必须要做实验的。物理、化学这样重复前人的发现并不是多余的,而是学习入门必须体验的过程。但同样道理,在历史课似乎行不通。历史思维的特征是用史实论证观点,即史论结合。史论结合的培养要贯穿于教学过程。如果是知识教学,不必讲求方法,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背书。素质教学重在培养思维品质,教学方法要为理解历史、培养思维品质服务。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较快地进入历史思维。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上考虑教学方法。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在教学中就应当将教学立意寓于史实的铺垫之中,尽量启发学生自己认知。相声艺术讲究“抖包袱”,包袱“抖“得响(获得满堂笑声)在于铺垫,铺垫越充分,包袱越响。有笑料不会铺垫,就没有效果。教学方法也是这样。讲史实是为理解和认识,怎样使学生理解、认识,铺垫的方法就是教学艺术。是不是这个道理?

【作者简介】任世江,男,1950年生,天津人,编审,《历史教学》杂志主编。

第二篇:高考第41题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启示

高考文综第41题对高三历史教学的启示

九江外国语学校

黄长胜

2012年高考的硝烟已经散去,2013年高考的战鼓轰然擂响。今年高考文综卷是江西省第二年使用新课标卷,历史试题的结构、题型、分值和去年一致,基本定型,从中研究命题趋势、分析命题特点、总结命题规律,对指导2013年的备考复习有重要意义。尤其是第41题,是一道具有导向性的值得高度重视的试题。原题是: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按照题目要求,考生先要选择一个观点,然后再进行评析,“评”就是阐明自己对这个观点的看法,“析”就是运用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论证自己的看法。按照去年的评分标准,本题是按档次给分。即: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4~O 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从我校考后组织高二学生考试得分情况来看并不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观点不明确,是赞成还是反对该模式并没有答出来。

二、论据不充分,没有从多角度多层次论证分析。

三、史论结合能力较差,要么有论无史套话满篇;要么有史无论,列举大量史实,却看不出这些史实为什么论点服务。

四、语言表达能力欠缺,逻辑混乱、口语化严重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考试侧重于能力和素养的考查。但是,不掌握丰富的学科基础知识和充分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历史学科能力也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尤其作答开放性试题更是如此。以41题为例,其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丰富,如鸦片战争及其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背景、指导思想和内容,甲午中日战争及其影响,百日维新的内容,八国联军侵华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及其功绩,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等。这些史实结合“冲击--反应模式”的表述,体现出中国近代史的主线:列强侵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近代各阶级阶层的抗争和探索。同时也体现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层次性。而本题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在获取和解读信息上要审题清晰,看懂题目要求和史料,抓住冲击、反应、评析等关键词;在调动和运用知识上要能迅速回忆起中国近代史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国际国内背景、根本原因和阶段特征;在描述和阐释事物上要求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史论结合,语言简洁;在论证和探究问题上要多角度多层次,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在试卷讲评时,笔者给学生提供了几种解题思路。以赞成为例,第一步:赞成这一模式对中国近代史的解释。第二步:提炼出西方的冲击导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一系列的变化的结论。第三步:通过政治、经济、思想背景论证传统的根深蒂固,中国缺乏变革的国内动力;通过中国近代社会不同领域的每一次变动都与“冲击-反应”相关的史实说明模式的解释是正确的。支持该模式还可以概括出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历经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的层次性的论点,再联系相关史实展开论述。持反对意见则关键要找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内在动力”: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源。如果认为该模式既有一定的合理性,又存在缺陷与不足,则要提炼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论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因外因原理、史论结合去论证分析。

本题作为一道历史观点评析题,沿用了去年的命题技术,关注了现代化这一时代主题,体现了中外关联的特点,在考试内容、形式和评分方面都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回望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可以说2012年第41题继承了去年第41题(评论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的风格。其材料选择与呈现、问题的提出与要求,体现了三个特点: 首先,开放性很强。学 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论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作答的空间比较大,符合新课程提倡的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其次,关注现实问题。即抓住“西方资本主义侵略促进近代中国的变革”这一问题,暗扣当今热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通过论述促进近代中国变革的外部因素,思考“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动力”这一时代话题,历史与现实巧妙结合,为学生发展服务,符合高考命题原则。第三,重视对学生史观的考查。材料以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为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史论结合能力的考查,突出能力测试为主导,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在高考“指挥棒”仍然发挥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历史新课标试题所展现的这些特点,对我们高考复习备考有一定的启示。

启示一:夯实基础知识,实现历史学科单元、模块之间的链接,形成知识框架体系,养成综合分析问题的习惯。复习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梳理出单元主要线索、概括历史阶段特征,用历史主线纵向统领课文基本知识点,以历史阶段特征横向联系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史,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启示二:高考开放性试题,对学生历史思维的考查日益凸显,因此,学生是否具备历史思维能力,对开放性试题的作答来说至关重要。复习中应该有意识地运用高中政治学科哲学模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解读历史问题,以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并在回答问题时遵循一定的格式和逻辑性。启示三:多采用一些原始材料进行教学和检测,可以从许纪霖、陈达凯主编的《中国现代化史》和被誉为“当代资治通鉴”的美国著名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著作中了解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也可以从网上搜索史料或将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历史教材结合,在教学中对重大历史问题运用新的观点进行分析评价和出题测试。启示四:历史教学需要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实施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育。历史课堂并不仅仅是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场所,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也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可见,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不是关于昨天如何,它更加关注的是今天和明天会怎样。“以史为鉴”是历史教育的功能,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是历史教育应当承担的职责和使命。高三的复习备考尤其不应该忘记这一点。

第三篇: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2009年高考历史海南卷第28题的教学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一个专题,近几年高考在这个专题基础上的试题开始增多,如2008年的广东卷、江苏卷。2009年的海南卷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的试卷,其中第28题设置了斯大林与布哈林有关工业化的“对话”,和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一段引文,设计的问题虽然不深,但对教学的启发意义很大。原题如下:

2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必须考虑积累的界限问题,投资的最大界限问题。在我们这里弦绷得太紧了。把它绷得太紧,使商品荒更加尖锐化,已经不行了……不从供求平衡角度作详尽的分析,这自然不是“表面的”缺点,不是“形式上的”疏忽,而是一个深刻的内在的错误……为了使国家工业化得到实现……不仅应当保证表现对建筑材料等等的需求的相应的货币。而且应当保证这种建筑材料相应的供应……(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

――摘编自布哈林《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

(1928年9月)

材料二 如果撇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摘自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联共(布)

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材料三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是决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摘自毛泽东《论十大关系》(1956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斯大林强调高速度发展工业的原因并说明斯大林与布哈林在工业化问题上侧重点的不同。(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历史经验。(6分)

新课程设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这个专题,着眼于经验、教训。这道试题紧扣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考查的能力层次适中,因此具有典型意义。更重要的是,这道题启发教学要从历史环境理解“斯大林模式”产生的原因,而不能仅仅从苏联解体反思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与教训。

试题第一问的前半句,要求概括斯大林主张高速发展工业的理由。材料二阐述的中心点是内部与外部的环境,换言之,就是当时的历史条件。“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内取得了政权的”,这是当时苏联的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是什么?“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将第一问的后半句拆开来看,先要说明斯大林阐述问题的侧重点,斯大林强调的是“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周围都是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只有苏联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显然,斯大林是从政治上考虑工业化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辨材料中的立场和观点一直是高考考查能力的重点。可能是考虑到海南基础教育的水平,该题就材料二设计的问题并不难,材料的信息也比较明显。

如果考生按照上述思路首先搞清楚斯大林的立场和观点,那么,材料一布哈林的立场和观点就很容易比较出来。布哈林使用了“积累”“投资”“供求平衡”等经济学术语,强调的是“不能用‘未来的砖头’建造‘现实的’工厂”,意即:不能超越现实发展工业化,快速实现工业化是错误的。他与斯大林不同,是从经济学的立场阐述观点。材料的出处《一个经济学家的札记》,也具有提示作用。假如试题将材料一和材料二倒换位置,该题的难度还会降低。因为一般考生都会先解读材料一,而他们对布哈林比较陌生,甚至不知其人其事。在苏联实现国家工业化道路的问题上,斯大林与布哈林之争是一桩历史公案,两人思考的出发点不同,观点对立。斯大林出于巩固和保卫苏维埃政权的政治目的,要求高速发展工业;布哈林强调尊重经济规律,主张放慢工业发展的速度。高中教材中没有介绍相关史事,因此试题创设了新情境,立意在于考查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理解。

新课标高中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的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第2课中,有一段斯大林关于加速苏联工业化的论述,引用的是斯大林在1931年2月4日对工业界经理们的讲话:“人们有时间:不能稍微放慢速度,延缓进展吗?不,不能……恰恰相反,必须竭力和尽可能加快速度……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者是要挨打的……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况,并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这段话与试题材料二的意思大同小异。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或许会影响这道试题的信度(假如海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命题者或许放弃这道试题,或许加大难度)。我们研究这道题主要不在于如何解题,而要从试题反思教学,以高考的要求提升教学水平。试题的材料一、二和第一问,提示教学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怎样理解当时斯大林的决策?或:为什么苏联在经济建设上选择“斯大林模式”?这是教学中可以探究的问题,也是普遍忽视的问题。

一般来说,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两个变化环节中,教师都能清楚地解析第一个转变的原因。而对第二个转变,只是说斯大林放弃了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放弃?为什么选择高度集中的模式?教学中既不作重点,也不深究。而这道高考试题恰恰抓住了教学的软肋。

苏俄在选择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先例和经验。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讲试图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完成经济建设,现在看来很幼稚,但在当初确实是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去实践。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就是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和取消商品货币。但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行不通,因此,列宁选择了新经济政策。但是,从列宁生前到斯大林时代初期,俄国政治家们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早在新经济政策出台时,列宁就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和指责。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

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1921年8月,著名象征派诗人勃洛克开枪自杀,遗嘱中有这样两句小诗:“看,莫斯科忍受饥饿,从前整洁美丽,而现在是买卖投机。”在1922年召开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法国共产党代表团像小孩一样号啕大哭,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将导致资本主义在俄国复辟,将严重损害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是新经济政策的理论阐述者和实践推行者。在斯大林反对托洛茨基反对派的斗争中,他是斯大林最主要的支持者。但是,自1927年底出现粮食收购危机之后,布哈林与斯大林在农业问题上意见相左,争论的焦点是要不要继续执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实质是搞不搞市场经济的问题。这一点,当时布哈林和斯大林都心知肚明。1928年8月,布哈林《在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上关于共产国际纲领草案的报告》中谈到“我们意见分歧的实质”时说:“新经济政策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新经济政策的基础是什么?在我们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成了热烈争论的对象。据我看来,市场关系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确定新经济政策实质的最重要标准。”他主张发展新经济政策、发展“商品生产”、发展“市场关系”、发展“货币经济”,放慢经济发展速度。而斯大林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过时了,市场和货币经济不适合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29年12月,他在《论苏联土地政策的几个问题》的“结论”中说:“我们所以采取新经济政策,就是因为它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当它不再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时候,我们就把它抛开。”斯大林解释说:“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认真而长期的。但他从来没有说过,新经济政策的施行是永久的。”经过1928--1929年的争论,斯大林的主张在联共(布)中央取得优势,1929年11月联共(布)中央全会通过《关于布哈林集团》的决定,布哈林等人被撤销了领导职务(布在1938年以叛国罪被判死刑)。1929年底,斯大林公开宣布“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列宁提出的经过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张,被斯大林彻底地抛弃了。

斯大林用粗暴、残酷的手段处置党内反对派,是政治问题。苏俄的经济建设选择斯大林模式,是经济问题。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混淆在一起,就会忽略当时的历史条件,看不到促成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其他因素。

首先,当时的国际环境并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内战结束后,西方国家不改初衷继续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使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收效甚微。列宁在世时就说过,我们搞租让制只是纸上空谈,几乎没有什么结果;我们想吸收外国的资金,但人家不借给你,我们直到现在也没有借到什么款;搞合资企业,搞了一年多,只有17家,总资本不过数千万卢布。列宁去世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多少改变。其次,国内条件也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继续。一是新经济政策没有形成全党的共识,列宁在世时,党内外就有许多人提出新经济政策是资本主义复辟,列宁不得不进行大量的理论论证,说明新经济政策姓“社”不姓“资”,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是党内斗争的复杂性,理论观点的分歧同政治斗争搅在一起,论战的双方都把自己的论敌推到极端。1928年起,斯大林借助于许多党员对新经济政策的不满,向所谓的官僚主义和“阶级敌人”发动进攻,开展了农业集体化运动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其实施的重点是快速工业化。当年8月,布哈林找到他曾经公开谴责的加米涅夫(当时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按照加的说法,布哈林说,斯大林是在恢复军事共产主义,他的政策将引发一场国内战争,他称斯大林是“成吉思汗”,是一个只热衷于如何加强自己权力的人。斯大林得知了这次谈话的内容,第二年即利用这一材料整治布哈林,1929年11月,布哈林被开除出政治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斯大林确立了他主张的经济建设的基本模式。

在斯大林的强势推动下,苏联建立了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战时共产主义的翻版,仍然是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处理经济问题。但是,这样的体制很快实现了工业化。从1929年开始苏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人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到1940年时,苏联重工业增长了9倍,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似乎历史证明了斯大林从政治角度考虑工业化问题是有远见的。

历史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重视历史条件。新经济政策固然是一个好的设想,邓小平改革开放的思路不排除受其影响。但是,苏俄当时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西方国家的敌视使列宁的设想落空了。理论上正确不见得在实际上可行。高度集中体制的弊端也不是从一开始就暴露无遗。笔者认为。在中学教学中不必刻意为斯大林模式辩护,而重点要讲清转变中的历史条件。孰是孰非则是一个可以探讨的问题。

斯大林模式的长期实行造成了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农业落后于工业,轻工业落后于重工业,民用工业落后于军事工业;尤其是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在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四年就闹粮荒,饿死了几百万人;谷物的总产量直到1950年,才达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斯大林经济体制暴露出种种弊端,说明它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斯大林死后,苏联领导人才开始在体制范围内修修补补,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照搬苏联的经验,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毛泽东开始意识到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了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苏联经验,阐述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关系问题,提出了一些经济建设的新思想。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七第2课中也引了一段毛泽东对苏联农业集体化的评价。毛泽东说:“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他们……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鸡,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这话确实说到了点子上,但是,毛泽东并没有跳出斯大林模式考虑问题。上述试题材料三开头一句“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说明基本政策与苏联建设的路子相同,对农民的同情只是议论而已。斯大林提出依靠自身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道路,实行高积累、低消费,挖农业补工业的政策,形成了重、轻、农为序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固定模式。毛泽东意识到其中的问题,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前提下,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维持基本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

和生活必需品的生产。但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也没有解决好重、轻、农的关系,没有找到农业发展的路径。可见,毛泽东并不比斯大林做得更好。材料三只能说明认识上的进步,随后的大跃进仍是高速而且是超高速工业化的思路,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样也没有解决吃饭问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走了一段弯路。

沿着这道题的设计思路可以探讨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以考查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因此,命题仍然有很大空间。对教学至少有三点启示:

一、教师要用足用好教材上的相关材料。

上述所引人民版教材提供的斯大林1931年对工业界经理的讲话,笔者在教学中也没有特别注意,看到这道试题才理解教材编写者的用意。然后才联想到从新经济政策转变为高度集中体制的原因,是教学中的“盲点”。再查阅相关著述才明白其中的原委。试想,假如浙江省高考采用这道试题,那么,我们的学生能应对自如吗?浙江全省都使用人民版教材,依我的浅陋揣度,恐怕很多教师都没有注意到这段材料的意义。即:斯大林从政治上考虑必须高速实现工业化。当时的历史环境也只有选择高度集中的体制才能实现工业化。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的理论则成为斯大林模式的依据。再加上斯大林的政治手段,苏联最终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一般来说,教科书引用的历史文献材料,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因此,在教学中不必急于寻找教科书以外的材料,首先要用足教材中的材料,理解其中的含义,指导学生“细嚼慢咽”,逐句过关。教师的讲解不能粗枝大叶,自己想透了,明白了,就能充分挖掘材料的价值,引领学生思考。同时还要考虑教材引用的材料是否最为典型?还有没有其他同类或观点相左的材料?如此,再使用教材以外的材料才更有把握,适度的加深也更胸有成竹,拓宽的范围才不会游离太远。近年高考大都在适度加深、拓宽范围上命题。但加深、拓宽都不离中学教学的主题,这道试题就很典型。中学教师不能总是在“马后炮”上做文章,要使高考复习与高考对路,首先还是要用足教材。

二、教师要充分了解有关中学历史的学术研究。

过去笔者只是大致知道斯大林与布哈林的争论,而且只有政治斗争的印象,并不了解分歧的原因及其各自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为研究这道试题,了解斯大林放弃新经济政策的原因,从相关著作中看到,这是学术研究早已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道试题,笔者还以为斯大林与布哈林之争,与中学教学无关呢。

由于中学历史教科书有篇幅的限制,教科书又不可能年年更新,因此不可能同历史研究的进展完全同步。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不能及时被中学教科书采纳应视为正常现象。为弥补教科书的不足,也是为了对应高考依据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教师应该注意了解有关中学历史的学术研究成果,充实和丰富教科书的知识框架。近年的高考试题往往也在教科书的盲点上命题。例如抗日战争,至今中学教科书对正面战场和国民政府的积极抗战仍介绍不多,但高考已在“驼峰航线”“废除治外法权”上命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也是中学教科书的空白,这两个会战又是正面战场的大战役,学术研究早已肯定。高考命题往往体现了专家的思维惯性,谁能保证专家不在此处命题?介绍史学新成果其实也是求真、求实,这是新课程的原则之一。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教学观念。如对苏联解体,有学者提出,“需要从宏观的历史角度研究苏联74年社会主义实践和苏联剧变”,“把它作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阶段和一次被事实证明为不成功的实验,把它放在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社会经济和科学发展、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和实际发展的坐标上,来进行一番分析和研究,也许可以把某些主要问题看得更加清楚”。对此,高中历史教师不可不知。

三、教师要真正树立起新课程的理念。

在以往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引导学生理解某些结论,这与新课程的理念背道而驰。学生真正应该掌握的是学科专家的探究模式。这道高考试题虽然提供了布哈林和斯大林的观点,但拷问的仅仅是“侧重点”,就是让学生分辨他们考虑问题的视角,而没有是非的判断。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考虑的也是立场问题。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经济建设,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从二战的角度看,斯大林是对的;从苏联解体看,斯大林模式似乎又是错误。当今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核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仍然保持着优势,比中国先进,而其基础则是在前苏联时期形成的。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并不能抹杀苏联工业化的成就。布哈林与斯大林之争,孰是孰非真的很难说。但是,考察他们各持己见的立场是有意义的。如果学生通过类似试题训练了思维,明白了立场不同可以导致观点对立,那么,他们的素质是不是有所提高了?

历史教学的核心不是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的死记硬背。新课程的高考也不会重点考查死记硬背的功夫。历史教学应该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过程与方法的训练。例如对证据进行评价,由证据建立“事实”,分辩各种解释的原因,让学生体验历史学家的研究过程,掌握研究的方法,等等。题海式的训练再周密、再细致,也不会使学生对历史有真实的感觉,也难以使学生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高考能力考查。新课程的理念不仅应该体现在平时教学中,高考复习也需要用新理念引领。这既是高中历史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考复习教学效率的需要。

【作者简介】祝旭东,男,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绍兴县鲁迅中学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绍兴市历史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和高考试题研究。

【责任编辑:任世江】

第四篇:2012高考安徽卷作文立意分析

2012高考安徽卷作文立意分析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置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立意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揣摩一下命题意图。材料内容很多,我们先要区分一下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剔除无效信息,然后从有效信息中抓住焦点立意。

材料中的无效信息有:事件发生的地点——“某公司”,既然没有公司名称,也没有说明公司的性质,那说明命题者不需要我们去关注它,极力避免这个地点对我们产生干扰。假如这个单位是“学校”,立意时可能就要考虑到单位的性质。同样,材料里的人物身份也较为模糊,只是笼统地表述为“工作人员”“客户”,显然,这也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梯子”在这里也只是个道具,它的象征意义是个具有危险因素的物体,其他性质特点大可忽略,你换成其他的如“棍子”,也未尝不可。

据说这则材料来自前些年《读者》上的一则小故事:2006年1月青岛啤酒集团生产车间一个小条幅“请留神梯子,注意安全”后被到青岛啤酒厂考察的某外资企业代表团一位熟悉汉语的专家看到,他提议将小条幅修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从作文材料的改写中可以看出命题者的用意所在。

我们关注的重点应该放在条幅的两句话上——“注意安全”和“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比较一下这两个条幅内容的异同。

共同之处有三点:

一、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人;

二、都是防患未然;三都采取了针对性的提醒措施。

不同之处:前者只是提醒,并没有具体的方法措施,并没有消除安生隐患;后者不仅提出了具体的做法,而且从根本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命题者让两个条幅先后出现,显然是要我们注意两者的“异”,所以本题的最佳立意应为“解决问题要从根本入手,不做表面文章”。其次,解决安全问题有时只是一个细节,只是举手之劳,由此可以立意为“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等。第三,“注意安全”的条幅,把注意的义务推给的他人,转嫁了责任,由此可以立意“学会承担责任,不要转嫁责任”等。材料中“这事谁也没有放在心上,几年过去了,也没发生梯子倒下伤人的事件。”这句话也可以做做文章。“注意安全”的条幅贴出后,本单位的人没有异议,这说明大家对此做法已经习经为常,客户做为一个新人,提出了新的建议。由此可以立意为“打破习惯思维”“善于变换解决问题的思路”等。

至于有人分析的“做比说好,行动大于空谈” “关爱他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防患于未然”等立意,或多或少偏离了题意。

第五篇:福建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示

2010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卷第39题的命题特点与教学启

2010年是我省高考文科综合试卷自行命题的第二年,其中政治试题与2009年的政治试题比较,在提高试题的区分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试题设置的科学性和组织答案的发散性思维。这些特点在2010年福建省文综卷第39题(以下简称2010年第39题)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文科综合试卷第39题属于非选择题,采用高中政治课必修的4个模块融为一体的命题模式,分值42分。因此,该题答得好坏,直接关系到高考政治学科成绩的高低,是广大政治教师关注的焦点。分析2010年第39题的特点,可以开拓教师视野,找准教学与复习的方向。

一、体现课改要求,符合考生认知水平,反映社会热点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考生平时关注的社会热点以及与考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材料来创设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考生的生活。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忠实而严格地体现了这一要求。2010年第39题材料二创设了记者采访不同人群对幸福的看法的情境。这一情境是考生熟悉的,符合考生认知水平,教材内容和社会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树立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杜绝将政治理论变成简单记忆、机械背诵的对象。政治教师要坚持从考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认知规律,将政治理论扎根在源于考生生活又指导考生理性地认识生活的更高层次上。

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证回答问题

2010年第39题材料一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关于“以人为本”的论述,详细地向考生展示了“以人为本”思想的发展过程,要求考生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的过程。本题(即第39题第1问)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考生想回答准确、到位,就必须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首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总结,答出“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的特点;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角度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只有通过不断地分析和综合,考生才完成“对这一材料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这一设问的回答。

2010年第39题的第2问要求考生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_--

--关系,对题中设置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进行评析。从表面上看,这道题是要考查考生对文化生活这一模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上,考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道题,要始终坚持辩证的思路,既要回答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要回答文化对经济、政in的反作用;既要对民本思想的历史的进步性进行评析,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既要肯定“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又要说明两者政治运用目的上的根本不一致。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考生用发展的观点来思考问题,唯物辩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能将培养考生唯物辩证思维观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教学范畴内,而要将其贯穿于高中三年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用唯物辩证的思维来解读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

三、围绕主干知识,整体把握教材,全面解答试题

2010年第39题第3问是经济生活题,要求考生从农民工、家庭主妇、企业家中任选一个,对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合理性建议。其答案要点涉及经济生活4个单元的基本内容。考生要想在考试的短短时间内将这些散落在各个单元的知识有机组合起来,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整体把握教材的能力。

2010年第39题第4问是政治生活题,要求考生从政治生活角度,结合大考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有尊严。要完整、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答案要求的知识涉及高中政治生活教材前三个单元的基本内容,还罗列了需要坚持和完善的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数量达六个之多,表明了命题者对考生整体把握教材、全面解答问题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思维比记忆重要,整体比局部重要的原则,将培养考生整体把握教材和全面解答问题的能力放在平时教学和高三总复习的中心地位。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指导教学,围绕主干知识进行知识的整合,在理顺主干知识之间的思维脉络的同时,将备课、各个单元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考生能力、提高考生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高考新课程卷第41题的立意及对教学的启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模拟卷作文题(含参考审题立意)(精选18题)

    作文题(含审题立意)(精选18题) 1、广东省信宜中学一模题作文题目: “正能量”是如今流行的一个热词,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后来引申 义为一切给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

    09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09重庆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紧张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个结束,但是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却是个开始,如何研究新高考英语题型,从高考试题中发......

    2014高考政治押题卷

    2014年高三政治押题卷出题:郫县二中高三政治组一、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 (原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2013年进出口总值......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评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卷第41题评析 石嘴山市第一中学 李智勇 2013年高考新课标文综第41题属于评论类史料题,考查的是学生的比较问题的能力,是对中国故宫里的太和殿和英国的白......

    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09浙江高考英语试题评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紧张的高考已经告一段落,高考对于高三学生来说是个结束,但是对于任课老师来说,却是个开始,如何研究新高考英语题型,从高考试题中发......

    高考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答案大全

    2016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100题 1.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一点启示

    2008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的一点启示 高考语文命题在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制定了高考语文的能力要求和能力层级,使语文的测试有了明确的目标,对中学教学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认真研......

    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星光大地 笔势千里 ——2010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及备考启示 一、题目评价 (一)恢弘图景,永恒思考:简洁却不简单 2010年北京卷的作文命题简洁明快,整个题干的字数不超过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