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罚没物资管理
大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罚没物资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罚没物资的管理与处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罚没物资的管理与处置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罚没物资的管理与处置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管处分离、公开透明、科学环保”的原则,建立严格的物资验收、保管、交接、对账和报告制度。
第四条
各分局、执法大队和机关大院应当设立罚没物资保管仓库或者专用场所,确定物资专管人员,建立《大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罚没物品管理台帐》,对接管的物资实行统一保管。台帐由办公室统一编号发放。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调换、损毁、私分或者变相私分、擅自变价处理、自行拍卖罚没物资。
第六条
对依法罚没的物资,办案部门应当在罚没决定执行当日凭《行政处罚决定书》、《涉案(场所、设施、财务股)清单》办理物资入库手续。经核对无误后登记《大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罚没物品管理台帐》,物资专管人员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字,并将物资验收入库。
第七条
在处罚决定执行三个月之后,无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罚没物资,办案部门应及时会同财务股、法制机构提出罚没物资处置意见,报分管案件负责人批准后统一处理。
涉及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的罚没物资,应按照终局裁定或判决执行。
第八条 经审核同意进行处置的罚没物资,办案部门凭《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和《涉案(场所、设施、财务股)清单》办理出库交接手续,在财务股或办案机关负责人的监督下,经核对无误后登记《大余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罚没物品管理台帐》,办案人员与物资专管人员共同签字后归档备查。
第九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分管案件负责人批准,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一)易腐烂、变质的或临近保质期的;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无法进行保存的其他物品。
第十条 罚没物资的处置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罚没物资的不同特征,采取监督拍卖、捐赠、销毁或者做必要的技术处理等方式进行。
第十一条 经检验或者鉴定,罚没物资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进行拍卖:
(一)不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
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和合格证明的;
(三)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有回收利用价值的;
(四)经计量检定合格或经测试,校准合格的计量器具;
(五)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第十二条 对依法予以没收的有使用价值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资,应将侵权商标标识与物资分离后方可委托拍卖。
第十三条 拍卖物资应由财务股、办公室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组织实施。拍卖企业的确定由财务股、办公室共同提出建议后,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决定。
第十四条 对拟拍卖的物资,财务股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第十五条 财务股统一办理与罚没物资处理有关的所有资金往来。罚没物资的变价款,由财务股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私分或变相私分。
第十六条 无使用价值且不宜进行其他处置,但经回收处理可进行再利用的罚没物资,可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由办公室按照比较择优的原则自行选定。交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处理的完整物品,应有防止重新流向市场的措施。
第十七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销毁:
(一)不能作技术处理的或者技术处理后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属于国家明令淘汰并已禁止使用产品的;
(三)失效,变质的;
(四)已经失去使用和回收利用价值的;
(五)不能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的;
(六)属于虚假的产品标识。标志和包装物的;
(七)属于国家禁止使用的计量器具的;
(八)伪造,盗用、盗卖检验及检定印证的;
(九)属于残次计量器具零配件的;
(十)其他应当销毁的罚没物品。
第十八条 销毁罚没物资的,经分管案件负责人批准,由办案单位和财务股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集中组织实施,制作销毁记录,并拍照、摄像存档。
销毁物资时,应提倡或采用环保清洁方式。办公室派员现场监督,并在有关销毁记录上签字见证。
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交由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专业处理部门进行销毁:
(一)不能作技术处理或者技术处理后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罚没的有毒、有害、危险品;
(三)用其他方式处置可能造成新的不法侵害或环境污染的;
(四)其他应交由专业部门处理的物品。
第二十条 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或变更,罚没物资应予返还的,按照出库的相关规定办理;毁损或灭失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原物已经拍卖或处理的,应退还拍卖、处理款;拍卖、处理价款已经上缴财政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一条 罚没物资处理完毕,办案部门应当及时将罚没物资处理的相关单据、合同、凭证、记录等立卷,并归入行政处罚案卷。
第二十二条 办案部门、物资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其情节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一)因管理不善造成罚没物资损毁、变质或灭失的;
(二)侵占、挪用、调换、私存、私分罚没及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物资的;
(三)擅自处理罚没物资的。
第二十三条
本制度从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罚没物资管理办法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罚没物资
管理处理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罚没物资的管理和处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罚没物资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没收的物品、工具和票证等。
第三条 罚没物资管理、处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第四条 罚没物资管理、处理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管处分离、公开透明、科学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 罚没物资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调换、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罚没物资。不得擅自变价处理罚没物资,不得自行拍卖罚没物资。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财务机构负责本单位罚没物资的保管,与办案机构共同处理罚没物资,接受纪检监察和法制机构的监督。
第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设立罚没物资保管仓库或者专用场所,确定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对罚没物资实行统一保管。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应当由专门仓库进行保管的特殊物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八条 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对接管的罚没物资必须登记、造册,定期对库存财物进行清点和检查,防止入库财物被盗、损毁或变质。
第九条 对依法罚没的物资,办案机构应当在罚没当日凭《行政处罚决定书》、《财物清单》到本级财务机构办理财物入库手续。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应及时清点入库财物,检查入库财物与《行政处罚决定书》、《财物清单》的记载是否一致,经核对无误后填写《罚没财物入库单》,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字,并将财物验收入库。
第十条 在处罚决定生效之后,办案机构应填写《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和《财物清单》,提出罚没物资处理意见,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统一处理。
第十一条 经审核同意进行处理的罚没物资,办案机构凭《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和《财物清单》,到财务机构办 理出库交接手续。办案人员清点出库财物,检查出库财物与《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财物清单》的记载是否一致,经核对无误后填写《罚没财物出库单》,与财务专管人员共同签字后归档备查。
第十二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一)易腐烂、变质的;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无法进行保存的其他物品。
第十三条 罚没物资的处理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罚没物资的不同特征采取监督拍卖、捐赠、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等方式进行。
第十四条 经检验或者鉴定,罚没物资符合下列要求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进行拍卖:
(一)不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和合格证明的;
(三)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有回收利用价值的;
(四)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第十五条 对依法予以没收的有使用价值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以及其他侵权物品,应将侵权商标标识与物品分离后方可委托拍卖。第十六条 拍卖物品应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组织实施。拍卖企业的确定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提出建议后,经局长批准决定。
第十七条 对拟拍卖的财产,财务机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第十八条 财务机构统一办理与罚没物资处理有关的所有资金往来。罚没物资的变价款,由财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
第十九条 无使用价值且不宜进行其他处置,但经回收处理可进行再利用的罚没物资,可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小额的物品,可由有经营权的经营者收购。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由各级财务机构按照比较择优的原则自行选定。交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处理的完整物品,要有防止重新流向市场的措施。
第二十条 对有使用价值但无法拍卖且不宜销毁的罚没物资可依法捐赠。用于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第二十一条 实施捐赠,办案机构应将捐赠物品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捐赠方式、受赠对象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局长或局长办公会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十二条 受赠对象应为依法成立的基金会、慈善组织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医疗、体育、社会福利等机构。为救助自然灾害,可以直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捐赠。
受赠方接受捐赠后应向捐赠方出具合法、有效的凭证。第二十三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销毁:
(一)不能作技术处理的或者技术处理后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使用的;
(三)失效变质的;
(四)已经失去使用和回收利用价值的;
(五)假冒侵权商标标识无法消除的;
(六)不能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的;
(七)属于虚假的产品标识、标志和包装物的;
(八)其他应当销毁的罚没物资。
第二十四条 销毁物品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集中组织实施,并制作销毁记录,记明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销毁罚没物资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执行人。需拍照、摄像的,应当拍照、摄像存档。
销毁物品时,纪检监察和法制机构派员现场监督,并在有关销毁记录上签字见证。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废弃物,应交由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专业处理部门进行销毁:
(一)罚没的有毒有害危险品;
(二)用其他方式处置可能造成新的不法侵害或环境污染的物品;
(三)其他应交专业部门处理的物品。不得以其他途径和方式随意处理废弃物。
第二十六条 环保专业处理部门由办案机构根据环境保护法有关要求和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按照便于归集、节约成本的原则选定。
第二十七条 罚没物资的监督销毁应当视罚没物资的不同特性,采取压碾粉碎、火烧水浸、切割肢解、有机溶解以及其他改变产品原始用途或者状态的方式进行。
监督销毁罚没物资应当与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沟通,符合国家有关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或变更,罚没物资应予返还的,按照出库的相关规定办理;毁损或灭失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原物已经拍卖或处理的,应退还拍卖、处理款;拍卖、处理价款已经上缴财政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罚没物资处理完毕,办案机构应当及时将罚没物资处理的相关单据、合同、凭证、记录等立卷,并归入行政处罚案卷副卷。
第三十条 财务机构、办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视其情节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一)因管理不善造成罚没物资损毁、变质或灭失的;
(二)侵占、挪用、使(借)用、调换、私存、私分罚没物资的;
(三)擅自处理罚没物资的;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实行。
附件:
1、工商行政管理局罚没物资台账
2、工商行政管理局罚没物资入库单
3、工商行政管理局罚没物资出库单
4、工商行政管理局物资清单
5、工商行政管理局物资处理记录
第三篇: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罚没物资管理的几点建议
随着市场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大,罚没物品逐渐增多,目前在罚没物品的保管、处置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专门部门统一管理,罚没物品保管、处置没有与办案部门或办案人员截然分开,基本由办案部门甚至办案人员一手操作,随意性较大。
二是保存不规范,处理不及时,没有规范、统一的存放场地和保管要求,县局执法股室、工商所对罚没物品的保管要求不一致,管理不到位。有的罚没物品存放多年,损坏丢失等情况时有发生,容易导致行政诉讼和国家财产的损耗甚至流失。
三是罚没物品的处置渠道和出口不尽规范,哪些罚没物品应该销毁、哪些罚没物品应该变价收购、哪些罚没物品应该拍卖,缺乏清晰的界定,对假劣商品、农药等破坏环境的罚没物品有随意处置现象。
上述问题的存在,既不利于工商队伍的廉政建设,又难以保证执法行为的规范。为解决罚没物品管理上出现的各自存放、高度分散、物品易损、管理困难等问题,实现罚没物品管理和处置的规范化。借鉴北京市工商局经验,笔者就统一制定加强罚没物资管理的规定,形成从物品入库、保管到处置一整套规范有序的工作流程,提三点建议:
一、完善入库管理,将罚没物资全部纳入管理视线
县(区)局设立罚没物品专用库房,确定主管部门(如法制股)对入库财物的数量、品名、包装、标志、规格、型号准确登记,填写《财物入库单》、《财物出库单》。同时实行网上录入,对各项信息都进行制式规定,提高录入质量。另外,根据罚没物资特点,按照资产的处理方向对其进行分类管理:需变价处理的物资、需销毁的物资、需退回的暂扣(封存)的物资,并对其流向进行记录。建立罚没物资专用账簿登记入库物资的来源、增减变动及余额,定期审核、汇总、移交、结转,保证罚没物资的账物相符。为保证及时如数入库,应注意两点:一是把握执法办案工作动态,有效实施案中督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办案单位的案中监控,及时了解各单位行政执法办案动态,收集办案信息,发现涉及暂扣物品的案件及时对办案单位给予工作提示和督导,督促涉案物品及时履行登记入库手续有效扭转不良工作惯性和强化罚没物品管理意识。二是要实施案后核查。罚没物资管理工作涉及到日常执法办案的各个环节,单纯依靠主管业务部门很难建立起完整的制约机制。为此,县局应建立罚没物品管理领导小组,由一名局领导牵头负责,定期到各股所通过执法案卷的核查、罚没物品库房盘点等方式进行检查,并建立联系制度,即由法制股案卷审核员检查其涉及暂扣及罚没物资的案件是否按照物品处置程序履行了罚没物资管理手续,对手续不齐全、不规范的,该案卷不予通过。通过上述对暂扣及罚没物资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程监控,保证暂扣及罚没物品的足额入库。
二、完善出库管理,实行分类管理
罚没物资的出库应按物资的最终处理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对有一定价值的物资,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与罚没物资的处理主体相分离,由物资处理机构以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名义联系收购单位或签订拍卖合同。完善案卷处理结果入档环节,杜绝物资随意处置和暗箱操作,保证案卷的完整,便于日后的监督检查。
按规定需销毁的物资,应避免环境污染和不必要的浪费。目前对大多数假冒伪劣商品采取烧毁(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的办法,会造成土壤及水体的污染,不利于环保。对玻璃、塑料等包装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同样会让假冒伪劣商品实现它的真正价值。
按规定需退回的暂扣(封存)物资,应制定完善的物资转帐手续和帐务处理程序,严格保证物资在存放期间的完整。
三、完善管理责任,严格责任追究
在罚没物资处置过程中明确具体的责任承担范围,把责任落实到人,使权责相连,为落实制度提供保证。对不按规定期限入库、不及时提交相关材料,以及自行处理罚没物品的行为,应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出具体的惩罚原则和措施,保证公物管理制度有效实施。根据违反规定者的情节轻重、危害状况、影响大小及主管范围、权限、性质等方面严格追究责任者责任。
第四篇:罚没物资管理办法等(最终版)
黑龙江省罚没物资处理办法
发文单位:黑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发布日期:2004-12-15 执行日期:2006-2-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保证财政收入及时足额缴入国库,防止国家财产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罚没财物,是指行政执法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或者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具有行政执法权的组织(以下统称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罚金,没收的财物和违法所得。
本条例所称扣押财物,是指执法机关依法采取强制措施扣留的款项和物品以及决定取保候审、暂缓行政拘留而收取的保证金。
第三条 本省行政辖区内执法机关对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管理,应当遵守本条例。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省财政部门负责全省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监督管理工作,并组织实施本条例。
县级以上财政部门按照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负责管辖范围内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农垦总局、省森林工业总局负责本系统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管理工作,业务上接受省财政部门的指导、管理和监督。
第五条 财政部门和执法机关应当妥善保管、及时处理罚没和扣押财物。
执法机关应当实行罚没和扣押财物收缴与保管相分离,并加强对罚没和扣押财物的财务核算,设立专门账册,建立验收、保管、移交、上缴和对账等管理制度。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使(借)用、调换、私存、私分或者擅自处理罚没和扣押财物。
第二章 罚没财物管理
第七条 执法机关应当在国家和省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将罚没款以及罚没物品的变价款,按照预算级次分别上缴中央、省、市(行署)、县(市、区)财政。
第八条 执法机关收缴罚没物品应当详细填写罚没物品上缴清单,在十五日内报送财政部门。
第九条 依法收缴的罚没物品,按照下列方式处理:
(一)依法可以自由买卖的物品,由财政部门会同执法机关共同委托拍卖行公开拍卖。但价值不超过一千元人民币或者鲜活、易腐烂变质等不易保存的物品,可以由执法机关参照市场价格及时处理;
(二)国家专管、专营的物品,由专管机关或者专营企业收兑或者收购;
(三)国家和省保护的各类文物、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等,由执法机关无偿移交文物、野生动植物保护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四)违禁品、无使用价值的物品,由执法机关在财政部门监督下组织销毁;需要特殊处理的,报财政部门备案后移交国家指定的机构处理;
(五)对人身、财产安全和环境不构成危害的伪造冒用物品,有使用或者回收利用价值的,经过相应技术处理后,由财政部门会同执法机关公开拍卖或者移交有关部门用于慈善、救灾等公益用途。
第十条 需要暂时保管的罚没物品,由财政部门建立罚没仓库集中管理;未建立罚没仓库的,由执法机关代管。
第十一条 诉讼过程中作为证据使用的罚没财物,应当上缴财政的,在结案后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处理。
第十二条 执法机关和财政部门对公开拍卖和其他需要确定其价值的罚没物品,应当委托同级价格主管部门设立的价格鉴证机构进行价格鉴证。
第十三条 在拍卖房屋、车辆或者船舶等罚没物品时,执法机关应当提供罚没物品收据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书或者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复议决定书、人民法院出具的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并同时提供机动车登记证或者船舶登记证、机动车行驶证或者船舶执照,或者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未取得房屋、车辆或者船舶等有效证件的,执法机关应当提供协助执行通知书或者未取得上述证件的证明。
拍卖成交后,买受人可以凭罚没物品出售收据和相关材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第十四条 执法机关不得将罚没财物坐抵办案经费。执法机关的办案经费,财政部门应当予以核拨。
省级执法机关在管辖范围内直接办理、组织办理、委托或者指定下级执法机关办理的重大案件办案经费,由省财政部门核拨,其依法收缴的罚没财物,应当上缴省财政。
第三章 扣押财物管理
第十五条 执法机关依法扣押财物,应当向当事人当场出具扣押文书和扣押财物清单,并告知被扣押人应有的权利。第十六条 执法机关对扣押物品可以自行保管或者移交财政罚没仓库代保管,但不得将扣押物品交给经营单位保管。
执法机关不得向被扣押物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费用。因保管扣押物品发生的费用,财政部门应当予以核拨。
第十七条 执法机关对扣押期限在三十日以上的机动车辆和船舶、贵重电器和通讯器材以及房屋等,应当按季度将扣押财物清单报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扣押款应当及时存入指定银行的专门账户,执法机关不得自行保管。
第十九条 执法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委托银行收取和保管保证金,案件承办人员不得直接收取。
执法机关对依法退还或者决定没收的保证金,应当及时书面通知银行如数退还或者上缴财政。
第二十条 扣押财物经依法确认应当退还当事人的,执法机关应当及时通知当事人领取,并出具扣押财物返还清单;自通知送达之日起超过一百八十日未领取的,应当视同无主财物上缴财政。
扣押财物依法在执行程序中抵债的,应当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扣押财物被依法收缴的,应当按照本条例有关罚没财物的规定办理。
第四章 票据管理
第二十一条 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罚没财物、扣押财物以及银行等代收机构代收罚款和保证金时,应当使用由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含罚没和扣押财物清单,下同),并真实、准确和完整地填写票据内容。
国家对扣押财物清单有特殊规定的,有关执法机关应当将清单样式报送省财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财政部门应当向执法机关无偿提供票据。
第二十三条 执法机关应当加强对票据的管理,建立领用、保管、缴销制度,保持票据存根完整。票据存根应当纳入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第二十四条 票据不得跨使用,但代收机构使用的代收票据除外。
执法机关应当将已使用的票据存根和未使用的票据,按照财政部门规定的期限缴回,由财政部门登记销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执法机关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执法机关应当如实提供账册、报表和票据等有关资料。
财政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票据的领用登记和核发制度,对票据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六条 省财政部门根据专项工作需要,可以委托市(行署)、县(市、区)财政部门,对实行垂直管理的执法机关的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审计、监察和政府法制等部门应当按照法定职责做好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监督工作。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对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
受理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查明事实,依法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同时给予举报人适当物质奖励。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给予警告的行政处分:
(一)未实行罚没和扣押财物收缴与保管相分离或者未建立财务统一核算等管理制度的;
(二)未按照规定报送罚没物品上缴清单的;
(三)未按照规定将扣押清单备案的;
(四)未按照规定管理、使用或者填写票据的。
第三十条 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财政部门责令改正,责令调整有关账目,收缴应当上缴的罚没财物,限期退还违法所得,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视其情节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因管理不善造成罚没和扣押物品损毁的;
(二)侵占、挪用、使(借)用、调换、私存、私分或者擅自处理罚没和扣押财物的;
(三)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或者预算级次上缴罚没财物的;
(四)未按照规定上缴被依法收缴的扣押财物的;
(五)向被扣押物品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的;
(六)未向当事人出具票据的;
(七)未按照规定及时将扣押财物退还当事人的。
第三十一条 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单位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视其情节给予记过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
(一)对执法机关上缴的罚没和扣押物品因管理不善造成损毁的;
(二)利用职务便利侵占、挪用罚没和扣押财物的;
(三)未按照规定处理罚没物品的;
(四)未按照规定审核、发放票据或者有偿提供票据的;
(五)对执法机关罚没和扣押财物的监督管理不力,造成财物流失的;
(六)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二条 执法机关、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罚没和扣押财物管理中侵犯当事人的财产权并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涉嫌犯罪的,应当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应当上缴财政的无主财物和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赃款赃物的管理,参照本条例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6年2月1日起施行。
其他省市罚没物资处理办法
一、建立健全罚没物资管理制度
罚没物资的管理包括一般性的管理和处理,是行政处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三条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罚没物资的管理、处理制度。具体办法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一)建立健全罚没物资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
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处罚过程中势必会接触到一定数量的非法财物,对这些财物的保管和处理直接关系到行政处罚的效果,关系到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的状况。我国对此高度重视,明确要求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处理。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然而,重大行政处罚案件的处理过程一般较长,涉嫌非法财物受办案机构和人员的实际控制较多,同时,由于认定涉案财物非法、公开拍卖、拍卖款上缴国库等环节存在规定不明确、制度不完善之处,在实践中,容易出现涉案财物毁损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案财物由谁保管、怎样保管都是需要解决的难题。
(二)具体办法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
考虑到各地罚没非法物资的情况有较大不同,为适应管理需要,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副省级城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罚没物资的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各地应以国家有关规定为依据,结合具体情况,由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制定罚没物资管理的具体办法。
1.建立公物仓制度。
公物仓是执法机关依法保存、管理、处理扣留及罚没票据、物品、工具以及现金的仓库。
2.落实责任制度。
执法机关确定专人负责管理公物仓和罚没物资,设立登记台账,建立和健全物品交换、验收、登记、保管、定期清仓、结算等制度。
3.实行定期检查制度。
对罚没物资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定期查验制度,加强对入仓罚没物资的核对管理。
4.贯彻依法处理制度。
根据不同性质和用途,对罚没物资一般按下列原则及时处理:
(1)文物、枪支、弹药及其他禁止流通的易燃、易爆危险品,填写没收和追缴物资移交表,按国家规定交专管机关处理。
(2)毒品和吸毒用具及淫秽书刊、盗版光盘等物品,经有关部门确认后填写没收和追缴物资移交表交专管机关处理。
(3)易腐物品、鲜活品,经检疫合格且不宜拍卖的,直接送有关经营单位收购;检疫不合格的,予以销毁。
(4)对国家规定须有特许生产、经营、使用权的物资,通过有关部门质量认证、价格评估后,按有关规定有偿调拨。
(5)除以上4类外,其他罚没物资由财政部门负责公开拍卖。执法机关参与拍卖全过程。
(6)应予销毁的物资,由执法机关负责组织销毁,财政部门派员监督销毁。
(7)罚没物资处理完成后,执法机关应填写没收和追缴物资处理情况表,报财政部门。
这些处理制度已由国家明确予以规定,省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制定的相关办法中可以细化实施措施,增加依法贯彻实施的可操作性。
二、罚没物品的处理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委托具有合法资格的拍卖机构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收的票据交有关部门统一处理。销毁物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物品处理,应当制作清单。”
这是《行政处罚程序规定》依据国家有关规定,针对工商行政管理执法实际情况所作的罚没物品处理列举性规定。
(一)销毁罚没物品。
依法应予销毁的物品主要包括淫秽书刊、盗版光盘等违禁品,以及危害人体健康的劣质腐烂食品、物品。这些物品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经发现,必须没收并予以销毁。被销毁物品如果涉及国家专项规定,应按照国家专项规定办理,如关于违反食品安全法的食品销毁规定。国家没有专项规定的,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批准,由两名以上工商行政管理人员监督销毁,并制作销毁记录。
销毁记录应当包括:销毁物品的名称、种类、数量,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以及销毁执行人等内容。参与销毁的执行人应对销毁记录进行鉴定或盖章,对销毁的现场进行拍照或摄像以存档备查。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习惯上一烧了之或者一砸了之的应予销毁物品,现在从环保、节能、再利用的角度有了更为妥善的处理办法。焚烧塑料、橡胶、人造革和音像制品等会分解出100多种有毒气体,对水质、土壤和空气都会造成污染,如果采取物资回收或其他能够利用其价值的办法予以销毁意义则更大。例如,把地条钢运往钢厂熔炼,把玻璃制品送玻璃厂回炉,把劣质冰箱、彩电、电脑交物资回收部门分类处理,把侵犯商标权的服装、鞋帽、箱包等作必要的处理后捐赠给当地红十字会或救济中心等。不过,这种处理如果产生价款应在扣除必要费用后全部上缴国库。
(二)公开拍卖或按国家规定处理罚没物品。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除依法应当予以销毁的物品外,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公开拍卖或者按照国家规定处理,严禁内部私分或者低价处理。
拍卖是指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者与财产有关的权利转让或者出让给最高应价者。拍卖属于特殊的商品流通方式,具有竞争性强、透明度高等特点。行政机关将依法没收的物品通过拍卖方式进行处理,有利于公众对行政机关进行监督,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1.公开拍卖。
行政机关决定对依法没收的非法财物进行拍卖的,应当委托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指定的拍卖企业进行拍卖,签订拍卖合同,明确以下事项:
(1)委托人与拍卖人的名称、住所;
(2)拍卖标的;
(3)拍卖标的保留价;
(4)拍卖的时间、地点;
(5)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
(6)佣金及交付方式、期限;
(7)价款的支付方式、期限;
(8)违法责任;
(9)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
2.其他处理方式。
对于无公开拍卖条件或不宜公开拍卖的非法财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例如,对于鲜活和其他易腐烂、易变质物品,可以委托当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或者集贸市场出售。
无论采取上述哪种方式处理涉案非法财物,行政机关都必须将所得款项全部上缴国库,不准以任何方式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采取其他方式处理涉案非法财物,同样应制作清单。
三、罚没款项的上缴及无人认领财物的处理
(一)罚没款项的上缴。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五条规定:“罚没款及没收物品的变价款,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
为了保证廉洁行政、执法为民,我国实行行政机关“收支两条线”政策及原则,即行政经费原则上完全由财政负担,行政收费包括行政罚没款项等必须全部上缴财政。依据这一政策,《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者没收非法财物拍卖的款项,必须全部上缴国库,任何行政机关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返还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返还没收非法财物的拍卖款项。
《行政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还规定,行政机关将罚款、没收的违法所得或者财物截留、私分或者变相私分的,由财政部门或者有关部门予以追缴,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无人认领财物的处理。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七十六条规定:“对依法解除强制措施,需退还当事人财物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在三个月内领取;当事人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通知当事人在六个月内认领财物。通知或者公告的认领期限届满后,无人认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采取拍卖或者变卖等方式处理物品,变价款保存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专门账户上。自处理物品之日起一年内仍无人认领的,变价款扣除为保管、处理物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后上缴财政。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1.无人认领财物的概念及其处理。
无人认领财物是指财物所有权虽然完整归属于所有权人,但所有权人不明或所有权人不主张其权利,财物暂时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占有。
(1)无人认领财物的产生。
根据相关规定,对依法解除强制措施,需要退还当事人的财物,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通知当事人在依法解除通知发出之日起3个月内领取;当事人不明确的,应当采取公告方式通知当事人在6个月内认领财物。如果当事人在通知期限届满后不予领取,或者公告认领期届满后无人认领,所涉财物就成为无人认领财物。
在实践中,还会因为其他一些问题出现无人认领财物。例如,在执法检查中,当事人逃离现场,当事人留下的财物就可能成为无人认领财物。在这种情况下,经调查取证,如果认定涉案财物是非法财物,应当依法按照有关规定处置;对合法部分,应按照无人认领财物方式处理。
(2)变价保存。
通知或者公告的认领期限届满后,涉案财物无人认领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通过拍卖或者变卖等方式处理涉案财物,然后将变价款存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专门账户上。
(3)变价款保留1年后,上缴财政。
如果当事人在物品处理之日起1年内前来认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发还变价款。如果无人认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变价款上缴财政。无论是发还变价款还是上缴变价款,都应扣除保管、处理等必要费用。凡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办理。
2.规定无人认领财物处理制度的意义。
根据《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规定,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按期变价保存无人认领财物,并在1年内保留当事人对变价款的所有权。这样规定,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涉案物品因长期存放毁损、变质,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大量涉案物品滞留公务仓。
依法合理、妥善处置无人认领财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对于解决行政执法中遇到的大量实际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王学政
区工商分局需先将罚没物品清册报送区财政局,由区财政局将物资移交给市产权交易中心,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后,再就标的物的具体情况协商、核对,编制交易方案,报市财政局核准审批。罚没物资处置信息需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市产权交易中心网站或报刊等媒体公开发布,再由市产权交易中心会同拍卖中介机构组织实施现场竞价交易,并对处置结果进行公示,所得款项在扣除必要费用后及时上缴区级国库。
“下一步,分局将继续借助市产权交易中心平台,把无主罚没物资处置纳入常规化工作,实现罚没物资价值最大化,提高执法效率。”该负责人表示。
第五篇: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罚没物资管理处理暂行办法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罚没物资管理处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对行政处罚罚没物资的管理和处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执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结合本省系统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罚没物资,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规章没收的物品、工具和票证等。
第三条 罚没物资管理、处理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
第四条 罚没物资管理、处理应当遵循统一管理、管处分离、公开透明、科学环保的原则。
第五条 罚没物资属国家所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调换、私分或者变相私分。不得擅自变价处理罚没物资,不得自行拍卖罚没物资。
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财务机构负责本单位罚没物资的保管,与办案机构共同处理罚没物资,接受纪检监察和法制机构的监督。
第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设立罚没物资保管仓库或者专用场所,确定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对罚没物资实行统一保管。
罚没物资数量较大,现有仓库无法容纳,或经转移可能影响其性能、损毁、灭失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可委托保管,委托保管按本办法执行。
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应当由专门仓库进行保管的特殊物资,依照其规定执行。
第八条 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对接管的罚没物资必须登记、造册,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清点和检查,防止入库财物被盗、损毁或变质。
第九条 对依法罚没的物资,办案机构应当在罚没当日凭《行政处罚决定书》、《财物清单》到本级财务机构办理财物入库手续。罚没物资专管人员应及时清点入库财物,检查入库财物与《行政处罚决定书》、《财物清单》的记载是否一致,经核对无误后填写《罚没财物入库单》,与办案人员共同签字,并将财物验收入库。
第十条 在处罚决定生效之后,办案机构应填写《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和《财物清单》,提出罚没物资处理意见,报机关负责人批准后统一处理。第十一条 经审核同意进行处理的罚没物资,办案机构凭《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和《财物清单》,到财务机构办理出库交接手续。办案人员清点出库财物,检查出库财物与《行政处罚有关事项审批表》、《财物清单》的记载是否
一致,经核对无误后填写《罚没财物出库单》,与财务专管人员共同签字后归档备查。
第十二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按规定程序及时处理:
(一)易腐烂、变质的;
(二)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者可能危害公共安全的;
(三)无法进行保存的其他物品。
第十三条 罚没物资的处理应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罚没物资的不同特征,采取监督拍卖、捐赠、销毁或者作必要的技术处理等方式进行。第十四条 经检验或者鉴定,罚没物资符合下列要求之一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的规定进行拍卖:
(一)不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和合格证明的;
(三)有一定使用价值或者有回收利用价值的;
(四)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第十五条 对依法予以没收的有使用价值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以及其他侵权物品,应将侵权商标标识与物品分离后方可委托拍卖。
第十六条 拍卖物资应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共同组织实施。拍卖企业的确定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提出建议后,经机关负责人批准决定。第十七条 对拟拍卖的物资,财务机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评估机构进行价格评估。
第十八条 财务机构统一办理与罚没物资处理有关的所有资金往来。罚没物资的变价款,由财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上缴财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私分或变相私分。
第十九条 无使用价值且不宜进行其他处置,但经回收处理可进行再利用的罚没物资,可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小额的物品,可由有经营权的经营者收购。
废旧物资回收企业由各级财务机构按照比较择优的原则自行选定。交由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收购处理的完整物品,要有防止重新流向市场的措施。
第二十条 对有使用价值但无法拍卖且不宜销毁的罚没物资可依法捐赠,用于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残疾人、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等。
第二十一条 实施捐赠,办案机构应将捐赠物品的种类、数量、价值以及捐赠方式、受赠对象等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局长或局长办公会批准后方可实施。第二十二条 受赠对象应为依法成立的基金会、慈善组织以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医疗、体育、社会福利等机构。为救助自然灾害,可以直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实施捐赠。
办案机构应以所在机关名义与受赠对象签订捐赠协议,并应根据捐赠物品的不同种类、特征在捐赠协议中明确捐赠物品的用途。
受赠方接受捐赠后应向捐赠方出具合法、有效的凭证。
第二十三条 罚没物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销毁:
(一)不能作技术处理的或者技术处理后仍可能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
(二)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使用的;
(三)失效变质的;
(四)已经失去使用和回收利用价值的;
(五)假冒侵权商标标识无法消除的;
(六)不能消除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印记的;
(七)属于虚假的产品标识、标志和包装物的;
(八)其他应当销毁的罚没物资。
第二十四条 销毁物资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没有规定的,经机关负责人批准,由办案机构和财务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集中组织实施,并制作销毁记录,记明销毁的时间、地点、方式,销毁罚没物资的名称、种类、数量以及执行人。需拍照、摄像的,应当拍照、摄像存档。
销毁物资时,纪检监察和法制机构派员现场监督,并在有关销毁记录上签字见证。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废弃物,应交由环境保护部门认定的专业处理部门进行销毁:
(一)罚没的有毒、有害、危险品;
(二)用其他方式处置可能造成新的不法侵害或环境污染的;
(三)其他应交由专业部门处理的物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通过其他途径和方式随意处理废弃物。
第二十六条 环保专业处理部门由办案机构根据环境保护法有关要求和环保部门有关规定,按照便于归集、节约成本的原则选定。
第二十七条 罚没物资的监督销毁应当视罚没物资的不同特性,采取压碾粉碎、火烧水浸、切割肢解、有机溶解以及其他改变产品原始用途或者状态的方式进行。
监督销毁罚没物资应当与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进行沟通,符合国家有关卫生、环保、公安消防等方面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行政处罚决定被撤销或变更,罚没物资应予返还的,按照出库的相关规定办理;毁损或灭失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执行;原物已经拍卖或处理的,应退还拍卖、处理款;拍卖、处理价款已经上缴财政的,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罚没物资处理完毕,办案机构应当及时将罚没物资处理的相关单据、合同、凭证、记录等立卷,并归入行政处罚案卷副卷。
第三十条 财务机构、办案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有关部门视其情节依法追究其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一)因管理不善造成罚没物资损毁、变质或灭失的;
(二)侵占、挪用、调换、私存、私分罚没物资的;
(三)擅自处理罚没物资的。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