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点拨新课堂”心得体会
学习《“点”拨新课堂
(一)》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可以明确预习以及错题总结的重要性。预习能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的掌握,在课堂上能够有侧重的听老师讲课,巩固自己学会的知识点,同时也弄懂自己不会或者理解出现偏差的知识点。错题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若能够对错题再加以总结归纳,则更有助于学生把握对知识点的考试方法。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预习新课和总结错题。部分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应付差事——头脑空空的把知识点从课本搬到笔记本,或者在总结错题的时候存在偷懒现象——仅仅把题目和选项抄一遍就完事儿。这样的笔记本和纠错本纯粹是在浪费时间。
应该给学生明确强调笔记本和改错本的作用,大体上规范笔记本和改错本的摘录步骤和内容。
预习笔记是把教材“读薄”后浓缩的精品,利用预习笔记复习,重要的知识点就可以穿成一串,一目了然。纠错笔记是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复习时可以针对性地选择同类型题目,加深主体认知。
对于笔记本的使用:教师要让学生了解笔记本的使用方法——只记录有价值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记;可以使用图画、表格或符号;可以复印或剪贴。对于纠错本的使用:让学生一定要写出错误的原因,归纳出该题目考查的知识点。
政治组 王玫琄
第二篇:新课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新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近一个月以来,我们县组织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新课堂博览会活动,主要是围绕高效课堂和新的教学模式,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方式在这里得到了真实的体现,真正实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人,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我想从得到的体会和感想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体会令我受益非浅
在新课程下的课堂上,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老师给学生以自由发挥的时空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新的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中的借鉴
在我们学校借鉴新的教学经验,面对学生,我感觉最先解决的问题是:
1.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积极性不应该是喜欢但不用心学,有兴趣但不知样变表现自己的感受。
2.怎样在分组合作以后维持学生的纪律?尤其是英语课堂 合作机会较多,所以维持学生的纪律就更加重要,但现在的学生合作意识比较差,自制力也不好。现在进行的合作学习,但合作的意识并不明确,这不等于是合作学习。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还需要在学生养成教育上多做一些工作。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相信经过我们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让新课改精神在我校开花结果。
第三篇:《新课堂文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堂文化建设》学习心得体会
钦州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 马家骐
《新课堂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一、教学重心要转移。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生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教学课程标准》所言“教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教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教学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
总之,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第四篇:新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堂学习心得体会
XXX中学:XXX 自我校学习新课堂“五要素”和“五动”评价方案以来,我又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认真学习钻研,完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学习兴趣。现把这段时间来的学习实践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教师是活动的发起者,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一堂课可以有不同的教法,但不管怎么教都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只有为学生提供了独立的思考空间,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同时教师对那些积极参的学生以鼓励和评价等。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时也让学生参与评价,听取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在评价和被评价中树立自信心。
二、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教学中可注意安排、设计一些选择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测试方法。例如,在自主研究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主地选择。在整个练习中学生还可以合作共同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练习,通过练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愉悦感和满足感。
三、团结协作,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
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会交往的人。有分工、有协作的合作练习,不仅增长了学生的技能,提高了课堂效率,更重要的是在潜意识里教会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促进了学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唯我独尊。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完成任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认识到对方的重要性,体会到集体智慧的力量,从而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好品德,让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往。这样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了一节课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四、让学生“玩”得痛快,在玩中增长知识 学生最“喜” 的莫过于玩了,抓住他们的这一特性,让他们在玩中增长知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究其根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宽了知识面。
五、在欣赏中引导学生学习彼此的长处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同学更胜于学习老师。这是因为他们的水平接近,更易于接受。在课堂中巧妙地安排一些分享,让他们一起讨论、评价,取长补短,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更多的是在课堂中间组织学生合作分享,因为这样利于学生及时地对自己进行调整。这对拓宽思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极有意义的。
总之,新课堂的教学指导和评价方案,应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来达成。它既注重了知识的生成过程,又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设计以及评价的方式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第五篇:高效课堂点拨
2015-11-12 高效课堂 1 点拨的实质
1、点拨是纠偏
当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了知识或价值观方面的偏差甚至错误时,教师就应及时通过点拨辨析错误的根源,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地给学生以引导。
2、点拨是激活
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关键处的点拨“一石激浪”,教室里就会荡起思维的涟漪。
3、点拨是拓展
点拨可以是背景知识的拓展,相关内容的延伸,也可以是思路的变换,知识的深挖掘。
4、点拨是评价
我们提倡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地评价,对于做得好的学生,我们不能只用一个“对”字或一个“好”字就了事,要具体赞扬学生哪里说得好。评价及时、到位,既可以激励学生,又能起到示范作用。当学生讨论问题各执一词时,教师一语中的点拨,往往能帮学生自我判断。什么情况 需要点拨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老师点拨当然首先得找准原因,因为点拨对于学生来说必须是“雪中送炭”,点到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方能显示出点拨的意义。所谓要害处,是指学生思维受阻的地方;所谓迷惑时是指学生思维混乱,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既紧张又活跃,如沸腾的岩浆,一但找到出口就会喷涌而出,关键是我们老师要能捕捉到这个信息,找准问题的原因,才可能引出思维的洪流。引起学生思维阻塞的情况大致以下几种:
(一)学生没弄懂题意
由于学生方面的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欠缺,或由于教师方面的提问表述不清,用词艰涩难懂,有时会造成学生对教师所提问题的题意不明白,以至于闹出答非所问的笑话来。这种情况在低年级更为常见,学生听不懂问题时,要么发愣,要么起来乱说一气。这时候我们点拨的目的就很明确,就是要使学生明白问题的意思。虽然这是课堂点拨中看似最简单、启发价值较低的一种点拨,但决不是应该被忽视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学生连问题都没弄明白,又怎么可能进行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呢?
(二)学生找不到思维的起点
我们在数学课上经常听到数学老师教学生解应用题,告诉学生这道题从条件入手,那道题从问题入手,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思维的起点,也就是问题的思考方向。任何思维都是有目的性的,失去思维的起点也等于失去了方向,思维就会陷入盲目、混乱之中,更谈不上解决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一旦找不到思维起点,在课堂中通常有三种外在的表现:一是沉默,完全不知道从何说起;二是方向混乱,学生对老师的提问非常明白,思维也非常积极,但就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象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没有一个着力点,答不到点子上来;三是思维误导,一个人站起来答错了,可后边的人受了第一位同学思维方向误导,跟着错,都往一个死胡同里钻。这三种情况是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几种需要老师点拨的情形,都要求教师点拨时提纲挈领,帮助学生找到思维的“入口”,明确思考的方向。
(三)表面通而实际未通
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善于捕捉学生表面通而实际未通的情况。那么什么叫表面通而实际未通呢?这个问题通常表现为两种现象:
一种是部分好学生的正确回答起了迷惑作用,看起来人人都会说,就觉得学生懂了,实际上,大部分学生还云里雾里,没理清头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老师上公开课抽好学生,而实际教学中却总喜欢抽了优生还要抽差生的根本原因。因为每位教师都明白几位优生的正确回答并不能代替全班的理解。
第二种是字面意思的理解起了迷惑作用,也就是学生能跟着字典或教材鹦鹉学舌照搬下来,而并没有理解内在的深层的含义。这两种现象因为披着“答案正确”的外衣,所以要求我们老师必须要有敏锐的透视能力,看到学生正确答案后的实质。这时候,我们的点拨就应该是一种“主动出击”。
(四)“点”在学生疑惑之处
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主探求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会“拐弯”,有时会“分岔”,有时会“堵塞”,从而感到疑惑不解,厌倦困顿,这时就要求教师进行点拨引导,设计合适的坡度,架设过渡的桥梁,帮助学生寻找思维的突破口,排除疑难,解决困惑。
(五)“点”在学生争议之处
在学生合作交流时中,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角度不同,在学生的“自主预习”和“合作探究”中对一些问题的思路、结论有争议,而且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这时教师要针对学生争议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认真地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进行适当的点拨,或给予正确的解释,或启发学生按照正确的思路、方法、步骤进一步探讨,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六)点在思维受阻之处
在课堂上,学生自主预习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留到合作探究时解决。而那些在“合作探究”中依然无法解决的问题(往往是新课中的难点)往往会使学生的思维受阻,这时教师的点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可适当地分化这些问题,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与诱导性,巧妙地让学生在探究中突破难点,同样也能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怎样点拨
一位著名的老师说得好,什么是点拨,不就是像给猜谜语的人提示一下“朝哪儿猜”那样,为学生提供一点线索,揭露一点端倪,鼓励学生去发现吗?是啊,我们发现了问题,找准了原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顿悟,一点就醒呢?这就要看我们教师怎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形式给学生提供线索了。点拨的方法很多,大家用得最多的就是追加提问这种方法。而实际上,在教学中有很多更巧的点拨方法。
1、无声的点拨
当学生在自主预习环节中,思维阻塞时,并不一定非要用语言的方式点拨。我们还可以用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或借助强大的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动画演示等作无声的点拨。这样,既不需要我们老师动口,又可以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些形式都是让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注重直观形象具体。所以特别适用于较为抽象的或对学生来说较为生僻的内容。至于手势,目光、表情等身体语言,我们大家在教学中没少用。这些手段所取得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相信大家都曾体会过,这里不多讲。
2、示范点拨
“举隅”是孔子提出的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一个典型而生动的示范不仅能给学生提供榜样,而且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但是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教师的“举隅”必须要使学生能够“反三”,点拨的目的才算达到了。
3、不同时机的不同点拨方式
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疑惑与问题,教师可以在如下的一些时机进行针对性的点拨。
(1)走神时——批评型点拨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因为知识有难度而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集中。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点拨:可以对学生进行语言或动作上的批评型的点拨,可以用直接的方式,也可以用一些幽默、诙谐,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善意地“批评”学生,促进学生专心学习。(2)不解时——释疑型点拨
学生对新知识不理解时,应该进行释疑型点拨。教师通过积极的课堂巡视,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中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部分进行再指导。(3)困顿时——启发型点拨
这种困顿常常出现在学生通过创新思维,综合所学知识构建新的知识时。学生会因为缺乏创新点而出现设想与创造的困难。此时,教师进行启发型点拨,帮助梳理思路,引导学生实现自己的创造愿望。(4)犯难时——帮扶型点拨
在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中,当学习知识难度大时,有些学生往往抓不住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而影响自主学习的质量。面对学生的犯难,教师应及时点拨,使学生分清主次、突出重点,采用边指导、边帮助练习的点拨方法,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思维起点和正确的思路,从而引导学生一步步解决问题。(5)错误时——纠错型点拨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在自主预习和合作交流中出错的问题。此时教师应该进行纠错型点拨,仔细阅读学生的表现,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自主预习或合作探究中产生的错误。
(6)害怕时——鼓励型点拨 在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会让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打击学生的探究热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这时教师应该进行鼓励性点拨,指导学生找到造成思维阻塞的原因,并循序渐进的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点拨确实是一门精妙的启发艺术,教师的点拨应该像一根导火线,只要找准原因,抓住时机,在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之时点燃它,必然会迸射出绚烂夺目的思维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