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堂心得体会
听课心得体会
作为数学教师, 在全市推进“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新形势下, 只有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勇于创新自己的课堂模式,向教改要效率, 充分利用好课堂40分钟, 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感谢教研室再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九月二日全区数学教师齐聚丛阳小学,聆听了五位青年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及教研活动。现就谈谈自己听课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每一位教师的课都代表了自己学校的课堂模式:四测一学、乐学精导、三步五环、10+30、主动课堂241,无不凝聚了全校教师的智慧与汗水。每节课的教学设计都是老师为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按照教学规律, 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从课堂教学中, 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 还“备”学生, 从基础知识目标、思想教育目标到能力目标, 体现了依托教材以人为本的学生发展观。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处理也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教学过程精致精彩
这五节课涉及到低、中、高年级,涵盖了新授课、复习课,图形课、计算课。让每位教师从多方面全方位的感受新课堂的精彩。从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 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 从导入新课到布置作业课后小结, 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了知识的结构体系。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 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 基
本上都能做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真的能感觉到数学课堂的变化,学生动起来了,课堂的真正主人是他们。数学学科本来是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学科, 如《找规律》找的都是身边的事物,《打折问题》就是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正由于贴近学生的生活,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才这么积极高涨。
总之, 学了不少也感悟了不少。新课堂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科学编制导学案;2,合理构建学习小组;3,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4,勇于实践,大胆创新。
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的过程。教师走上了讲台, 不是重复一次教案, 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 了解课堂, 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 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 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 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 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绿色的生态课堂, 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我想, 这不正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第二篇:走进新课堂心得体会
走进新课堂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落脚点,要提高课堂教学效路必须改进教学方与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有 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导致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不高,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使用视觉,听觉,能明显地提高记忆和学习效率,由于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图形,声音,语言等交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编制了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光盘,并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可以解决常规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它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多媒体技术走进了课堂,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一些自己运用模式一的体会。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小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创新能力难以提高,而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巨大的作用。例如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看动画片,并参与其中。在教学认识10时,张老师是这样说的:“电视机前的小朋友,你们好,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想,星期天,数学乐园里许来了多数宝宝,看1来了,2也来了,一下来了这么多0、3、4、5、6、7、8、9都下了大轿车,数字9走到数字 1前面说,你只表示一个。讥笑它太小,数字9得意洋洋的又走到数字0前面数说,你更小,你呢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真没用。这时1和0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大家猜一猜1和0想出了什么办法呢?是呀1和0想了什么办法呢?指明学生回答,学生说1和0想的是他俩可以组成10,是不是这样呢?一起去看看,1和0走在了一起,动画片10跳出来了,于是9垂头丧气的走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学生一下子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性很高。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心理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愿学,越爱学,有兴趣的学习能事半功倍,二、利用多媒体教学,能缓解疲劳,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幼儿为5分钟,成人为20分钟,任何人的注意力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但如果持续工作和学习10---20分钟之后,松弛几分钟,那么注意的稳定性就可以保持数小时之久,数学教学中穿插生动有趣的媒体信息,能缓解学生的疲劳,提高教学效果。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一节枯燥的“数的分解与组成”,通过有趣的卡通动画,形象生动的彩色、图案,学生很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再也不会为给数字的递增递减“ 排队”而犯愁了。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数学教学更接近生活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程生活化。这不仅需要体现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更需要体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的生活化。又如张老师在讲认识10时,问到小朋友,你们在那里见到过10呢?学生抢着答到,我在尺子上见到过10,我在门牌号上见到过10,我在数学书上见到过10,我在钟表上见到过1 0,我在日历上见到过10,学生轻松的认识了10。数学来源于生活用运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中,学好数学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解决一些现实生活问题。数学教学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感到数学就在身边,用运多媒体教学正好就是在其过程中,让学生看到其思维运作的结果,这样才能使学生越来越热爱数学。
自从我在新课堂教学以来,各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我不再为制作一些图片、课件等教具浪费时间,而是通过有机调整,课前看光盘熟悉教材,针对具体情况备课,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我掌握了多媒体器材的操作技巧,上课能得心应手,切准作用点,突出关键,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视听结合,收集到许多与课堂有关的信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坎中心校:李岩
2011-5-4
第三篇:双新课堂心得体会
梦想起飞的地方
——实践沿滩区“双新”课堂心得体会
沿滩第二小学校:李高友
沿滩区实行的“双新”模式课堂,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课改的理念,感受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富有生命力的教学课堂。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组,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充分展示。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我最深切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完成颠覆传统教学常规的一次改革与创新。学生在课堂上不拘一格,学生的秩序虽然感觉上很是乱,但是学生很有活力,每个人都踊跃发言,在这种看似很乱的情形下,每人都在有条不紊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没有打闹,没有偷懒,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这些都会使思维更加活跃,学习效率倍增。学生的自觉性很高,决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的强,很会提出问题,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强,这为他们今后的可持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了素质教育的本质。教师是真正地做好了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我觉得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地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率。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天下,把学生的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真正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融为一体。首先,互相帮助。这种讨论式的学习,使问题可以通过学生间平等的合作讨论来解决,使学生的成绩不会有太大的差距,都能学得会、听得懂。再次,轻松。上课学得会,气氛和谐,不是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被动的听,这样,就不会感觉乏味和疲惫,而是一种愉快学习。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每个人都有了学习的信心,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它的成功我想就是源于此吧。
从这次“双新”课改的实践里里,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教学观念的转变。由老师教,变为学生自己学!我们历来信奉“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三尺讲台上讲“单口相声”,一节课教师一讲到底,教师讲得唾沫横飞、口干舌燥,而学生则是听得恹恹欲睡,睡眼朦胧。这种曲高和寡低效的课堂怎能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观点,改变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说你做”的授课方式,教师成为教学过程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当“导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当“演员”、当“先生”,或讲解、或纠错、或争辩、或表演、或操作,人人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风采”。让学生主动地学,积极地去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一个传统的讲者变成教者,从一个教者变成学者,做和学生一起上学的人。第二,教学方法改变。不再是满堂灌,教师不是站在讲台上忙着讲题或布置学习任务,而是组织学生热热闹闹地进行学习成果展示,而教师只是在那里进行点拨和深入,改变过去教师的枯燥单调重复的工作。课堂实现了高效,向40分钟要效率,把教师从时间加汗水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在我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我也想过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但总是有所顾虑,担心学生不会学习,担心学生学不好,担心把学生给耽误了。另外,我还担心学生在课堂上玩大于学,一堂课下来,学生没有掌握该掌握的知识。我平时还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生到了游戏厅里不需要任何人教,学生就能很快地学会打游戏,并沉溺于游戏中不能自拔?为什么课本知识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很好的掌握?我发现我把学生的能动性想得太差了,把学生管得太死了,总是规定学生做我教过的操作,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不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尝试让学生自己来实践知识的获得过程,自己对照课本进行自学,并且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找到自我。
第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改变。我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学生不爱学习,上课死气沉沉,既不敢开口,又不想动手。如何改变学生学风?最根本的方法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才能使学生的学风得到真正的改变。
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作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课堂还给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领地转让”,也不意味着教师无所作为,而且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做好引领,率先垂范作用。让课堂成为学生心灵放飞的地方。
第四篇:《新课堂文化建设》心得体会
核心内容:
1、教学重心要转移。
2、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3、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 通过学习《新课堂文化建设》此书,本人深深的认识到了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现作如下总结
《新课堂文化建设》明确提出“新课程标准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教学素养”;“着重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新的课标、新的教学理念,应该在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上得以实现,获得体现。这就需要构建一个新课标下的新课堂。
一、教学重心要转移。
教学重心要从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现在我们的教育中将引起的转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学生变成了太阳,教育的措施要围绕他们组织起来”。所以,实现教学重心的转移,就要如《教学课程标准》所言“教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当前,对“学生主体”谈得很多,但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议而不行”,而缺乏操作层面上的“行必有果”。如果仅此而己,实际上是把“主体”虚拟化、抽象化。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人,是一个个有丰富的精神生活、蕴涵着生命潜能的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尽可能把学生和自
己的距离拉近,使之感到亲近;和教材拉近距离,使之感到亲和;跟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拉近距离,使之共振共鸣。而常见的教学教学却是匆忙地将具体的抽象化、感性的理性化,把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一下子转化为“用符号表现的专门知识。”这正是杜威坚决反对的把“学生知识从生活中孤立出来作为直接追求的事件。”为此,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自己的生活为中介解决学生生活的多样性、具体性和教材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的矛盾.教学就是要倡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获得独特的感受、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教师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使自己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只是知识的占有者和阐释者,更不是神圣殿堂里的那些冷漠的喋喋不休的“说教者”。要真正蹲下来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朋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
二、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有唯书、唯师的现象,只要是书上说的、老师讲的都认为是对的,不愿去质疑也很少去探究。因此在学习上依赖性比较重、缺乏主动性。有时候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较多地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忽略了渗透课堂德育因素,忽略了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尽管实施新课改以来教师更新了教学理念、优化了教学方式,但做得还不到位,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把握不好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之间的度,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教师的讲,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联结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的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指变过去掌握结论式的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反思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应放手让学生去尝试错误。没有经过挫折的成功,体会不到成功的快乐。还应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相互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
三、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学法、悟法。方法常常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中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就为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教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识字教学“注重教给识字方法”,阅读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有条件的学校还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的阅读”。作文教学“应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习观察的方法、构思的方法、表现的方法和自我修改的方法。其中首次出现“表现”这一概念,颇具深意。“表现”是学生在观察客观事物中将主观意愿和客观事物结合、反映个性心理的一种写作方法,是习作的个性化行为。作文教学强调“写真实”是正确的,但在写真实的前提下要引导学生善于表现“自我”,表现有别于他人的主观感受、主观体验。学生个性化作文是学生个性心理的独特反映,这种独特性常常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总之,教学是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的生活,教室是师生共处的生活世界。当前,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重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重构一种新的教学生活,是十分必要的。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不讲或少讲那些“正确的废话”,教师不重复嗦,学生也不重复别人的话语。各个教学环节要严谨有序,不为一些细微末节的问题浪费时间,也不要为某个学生的无关问题影响教学进程。
第五篇:第三届“新课堂.新教师”心得体会
第三届“新课堂.新教师”心得体会
不久前,本人有幸参加在xx小学举行的第三届“新课堂.新师”海峡两岸基础教育交流研讨活动,获益匪浅。短短的两天时间,我们观摩了顾xx、曾婉菁、席争光、杨瑞智、刘小华、易增加、陈美琴、孔xx、刘xx、吴晓蓉老师的7节示范课以及3堂专题讲座。每一堂课,每一次讲座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xx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已86岁高龄的顾xx先生及70岁的刘xx老师。两位虽已白发苍苍,但是思路清晰、睿智明辨,依然投入在教育研究和教育活动中。
顾xx教授作了一堂主题为《新常态新教育》的讲座。教育工作者要认识教育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顾xx教授认为中国教育目前面临着四个“新常态”。
一、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新常态;
二、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新常态;
三、个性化学习,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将是新常态;
四、“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教育改革永远在路上,但是无论如何变化,“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不会发生改变。
刘xx老师为我们作课《平均数练习课》。这样一位退休老教师,这样一堂平常的数学课,却给我带来如此的震撼,让我明白了原来练习课也可以如此精彩。刘老师“原生态”的课堂,没有任何作秀的成分,没有公开课那种生硬的表演与紧张,孩子们很放松很快乐,整节课自然而不随便,规范而不死板,自然的导入、自然的练习、自然的总结,老课却能上出新理念。
课结束,刘老师还作了一堂小讲座《细节.创意.价值》,细节+创意=价值。细节源于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意识,创意体现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这两件事都做好了,教学就有了新的价值。
来自台湾的曾婉菁、吴晓蓉两位老师,他们讲一口带有闽南方言的普通话,极有亲切感,展示了全新的数学教学课堂。他们分别展示的是五年级《立体形体的探索》与一年级《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这两节课。
听了两节台湾老师的课,我觉得台湾教学多是以游戏为主,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新知识,利用游戏来巩固学生学过的知识。台湾老师注重以儿童为中心,注重引导思考,引导讨论,让学生做中学,玩中学,而且对学生充满爱与关怀。
席争光老师的《搭配中的学问》,席老师以陶行知的“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开启本课,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学什么呢?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1:搭配中的学问是什么呢?生2:为什么要学习搭配中的学问?生3:什么是搭配呀?在教学时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循循善诱,发现规律、逆用规律、回顾全课,注重引导学生有序思考,语言亲切细腻。席老师在学生出现问题时不急不躁,耐心引导,让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简单的问题中层层深入,突破重点、难点,总之,课堂真正达到“简单而有效”的教学境界,构建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xx师范大学的孔xx教授作了一堂讲座《数学理解及数学实施路径》。分别从何谓数学理解?数学理解的若干特征;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理解的数学实施路径阐述自己的观点。就如孔教授所说的,教育的意义在于智慧,而不在于灌输知识,智慧不存则知识无用。老师的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老师本身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
数学理解、数学好玩。整个活动,时时刻刻弥漫着数学味道,名师的风采尽显无疑。
一路学习,一路收获。珍惜学习的机会,并将所学所思所悟用于平时教育教学中,启迪学生终生受用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