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九江教育
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浔阳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周芳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义务教育第一学段(1—3年级)学生要学习万以内的数、简要的分数和小数等数的概念。这些数的概念本身是抽象的,它的建立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要经历一个过程。同样学生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如何在两者中找到一些平衡点,在数的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发挥教材价值,培养数感
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使用教材。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素材,关键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把握和发挥他们的价值。
1、发挥主题图的价值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我们教师若能利用好主题图,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材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的百羊图。我是这样利用主题图的:先呈现主题图中的20只小羊,让学生估计“这儿有几只小羊在吃草?”学生估一估、数一数后,我给这20只小羊画一个圈,在出示完整的百羊图,再一次让学生估一估“20只小羊有这么多,那现在一共多少只小羊呢?”最后让学生自己亲自来数一数,验证自己估计的结果。
把完整的主题图分两次呈现,意在为学生制造视觉冲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感知100有多大,体会比以前学过的20这个数大得多,在脑中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概念需要,更是学生建立数感的需要。
2、发挥习题的价值 新教材中有许多可以进行数感训练的习题,关键是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和实施。如:“100以内数的认识”(教材第37页第5题):找出数学课本的23、36、50、79、87、100页。在练习过程中,如果只让学生按页码找页是非常简单,缺乏一定的挑战性,又不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如改成这样的设计,效果就不同了。
师:看看我们数学书共有几页?摸一摸,看一看有多厚。师:猜一猜书的一半大约是几页,你能很快找到中间的页码吗?
师:请你找到50页,不看页码你能尽可能快地找到100页吗?那23页呢? 要想准确地找到100页和23页,需要学生们讲求方法和策略。有了前一个活动——找书的中间页码的经验,他们很快以50页书的厚度为参照物,估一估100页和23页的厚度,再去找一找。在估算、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页数相对应的厚薄程度不同。这样设计学生在练习中不仅学会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的数感得以发展和提高,其实这也就是对于抽象的数的一种物化或外化形式,也正是数感的一个方面。
二、联系数的意义的现实应用,培养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课程的重要任务。数的概念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概念,建立数感。
1、从生活中来
生活是数的源泉,低年级的数学学习如果离开了现实生活,更是难以进行。数的概念贯穿了低段的数学学习,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景和实例,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会使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
如在学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时,通过出示美丽校园的场景图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数一数各种物体的个数,从而初步地感受和认识数,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倍感亲切,而且兴趣盎然。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自然数组词,如1本书,2个苹果,3只笔等,再找一找身边能用这些数来表示的物体。让学生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同时感受到生活中的数无处不在。
2、到生活中去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要不断地为学生注入生活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体会数的意义,建立数感。学生通常对于一个数的认识、读写、顺序、组合等掌握得非常到位,但对于这个数的意义,特别是这个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了解得不够。教师若能在教学中根据联系数意义的现实应用,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把握数的意义,将有助于数感的培养。
三、数形结合促交流,培养数感
如果学生学会了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说明学生已经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人类大脑的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分工,分别处理不同的任务。由此可见,用在“形”表达数学概念及其内在关系,就犹如一项健脑运动,被激活的是学生的头脑。学生在想方设法用“形”表达数,通过“形”与“数”的相互对应向他人传递自己的数学思想时,其数学表达能力会产生质的飞跃,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数学交流也会因此而精彩纷呈。
例如我在教学数的认识时,我和我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玩这样的游戏:猜数游戏。我们以嘴巴为标准,嘴巴以上的部分表示猜大了,嘴巴以下的部分表示猜小了,在大家的“大了”“小了”比划引导下,猜数的学生越来越接近准确答案。在游戏这个具体情境中,通过“形”把握数的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顺序、数所在区间的理解,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对低年级学生的数感的培养,好比是一块数学素养的奠基石,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打造。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和强化,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也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数学》小学数学教育。(3)《如何发展学生的数感》小学数学教育
第二篇: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一、我国现行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各有哪些?
分析我国的数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可以发现,我国数学教育既有很大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三大能力”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又增加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00年又明确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个性品质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形成了“双基”、能力和个性品质并重的数学教育目的观。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等.我们国家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国际数学奥赛的佼佼者.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我国数学教育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从数学教育内部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没有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常常纠缠在细枝末节上,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训练得太多太苦,时间、精力投入太大,教学效益不理想。具体地,以下问题是主要的。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2)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
(3)重结果轻过程,结论记忆多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掐头去尾烧中段”,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5)“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强调细枝末节多关注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少,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利。
在具体教学中还表现为: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管摹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以解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究大运动量训练,或注重呆读死记,用死背程式来代替生动的数学创造性;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超负荷等等.二、如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特征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有些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演绎性或对象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些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对于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有效地选择学习方式,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和社会的特征。
1、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接受学习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知识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言,这些知识也是不可证明的,不便探究,或者可探究的成分较少,需要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理解,理解也只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数学中还有一些程序性的知识,也要先接受下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学到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数学知识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接受学习的大量存在。在这个阶段,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解释目前的困惑,所需的知识又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只能把有关的知识先接受下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这些知识,虽然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来掌握,但由于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变式教学,设置适当的铺垫等,因而
建立了“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之间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正因如此,这种接受学习大部分都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然而,如果教学策略不当,也容易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这是应当避免的
2、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数学角度来说,只有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证明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应该针对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然而,上述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不宜探究,即便是适于探究的知识,由于时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教学进度的需要,也没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如果所有事都从头做的话,那么别的什么也干不成。当我们提倡探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局限性。
事实上,影响学习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除了知识的特征外,还包括学生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情感情绪)、教师的特征(教学风格、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人格品质)和社会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等。因此,在运用学习方式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减少两极分化的产生?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扬长补短”,开发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应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追求完全同步的发展,更没有理由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智力测试标准上掂量,做统一比较。
注重优势智力的发展并不等于忽视或放弃其他智力的发展。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必须认识到,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并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在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各自的潜能优势的同时教会学生慢慢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懂得全面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2、个别辅导,引领前进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教师以为新理念一来,原来好的传统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用再象过去一样重视知识与技能了,追求的是一种热闹的课堂氛围,眼中只留下了那些敢于发表意见的优等生,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补差”意识。虽然学生自身素质差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如果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原有的“培优补差”意识,也会加剧两极分化。要减少两极分化就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困生由于某些原因,要他们把一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不能重点加以个别辅导,势必造成他们的知识衔接上的不牢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补差,课堂中,我们应多有目的地巡视、发现学困生的思维障碍与偏差,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与点拨;也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只是这样的辅导不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机械地重复操练。
新课改下的辅导,应该是教师充满关爱的引导,是教师帮助学生重立自信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辅导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辅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间的结对帮扶。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学困生,引领着学困生前进的方向。
3、立足课堂,去除浮华——铲除两极分化滋生的土壤
新课程中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如果探究学习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愿意去探究,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了教学的旁观者。这样,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如果对合作学习或者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掌握不好,或不能正确使用,就可能会造成两极分化扩大。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会让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牢牢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把“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学透用好,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燥”,从而缓减两极分化。
第三篇: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对数学的感觉、感受,即一个人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从数学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具体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中的数和运算有敏锐的感受力,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善于捕捉一般问题中潜在的数学特征。由于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培养数感要把数学教学同实际生活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情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那么到底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觉得:
一、创设情境,在真实情境中体验数感
一个良好的,适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大面积参与,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紧张的情绪轻松化,“若隐若现”的数感真实化。因此,数学教学应让学生在真实情境和已有知识经验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从具体的问题到抽象的概念,得到抽象化的知识后再把它们应用到现实情境中去。
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创设一个富有童趣的情境:“同学们还记得在幼儿园上活动课时的情景吗?大家一起去滑梯,去荡秋千,去骑木马„„”学生们对幼儿生活的美好回忆渐渐被唤醒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欢快、温馨的幼儿活动的画面:“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来数数这个幼儿园里的活动器械吗?”于是,小学生们开始兴趣盎然地数数:1只滑梯,2个秋千,3只木马„„从而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了数的意义。可见,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基础,如果较好地利用和创设情境,体验和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学生不但较容易将知识与生活经验建构起来,获得丰富的表象和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而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的数感意识得以萌芽。
二、体验生活,在生活实例中启蒙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在生活中不断地积累。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
三、活动激智慧,在活动中发展数感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数学活动又是学生经历数学化并自我建构数学知识过程的活动,人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以及人的认知、情感和能力都在活动中汇合并得到表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平台,始终把儿童的活动作为主体发展的基础与载体,提供开阔的活动时空,让学生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等活动的空间,使学生的数感真正得到发展。
四、综合运用,在解决问题中提升数感 数学教学应从现实的、有趣的或与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的素材出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的问题。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数感得到发展。
比如,在教学“连加、连减”这一课时,当学生通过共同探究理解了连加连减的含义及计算方法后,我给每个小组准备好一个装有各式各样(已标价)食品图片的小袋子,设置了一个购物情景:“学校要组织一次秋游,请你用15元钱去购买自己喜欢的食品”。让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购物方案,秋游是一件足以使孩子们快乐的事情,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出了多种购物方案。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们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不断完善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对社会生活及知识本身新的意义,使学习者与真实的实践有效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提升数感。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沉淀的、积累的、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在较长时间的充分感知、体验和感受中逐步建立起来。教师应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数感的情景,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对数的充分感知、感应和感受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良好数感,提升数学素养。
第四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首先教师要注重平时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因数学来源于生活,发掘学生生活中的数感十分重要。例如:让学生感受1厘米,1分米、1米、10米、50米、200米、400米等距离;到超市购物、称称、掂掂各种蔬菜、糖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0千克、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个苹果、1只鸡、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发掘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其次、培养课堂中的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5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500毫升;有的说1.5升;有的说1500毫升;有的说12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还要在发展比较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语文书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学校阶梯教室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在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体验时,通过比较才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小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本文从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数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现情境 数感
数感是人对数值的实际内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直接感受,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对空间结构有一种灵敏和强烈的直觉,并能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反应。数感其实并不神秘,它是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素养。《标准》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培养数感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生每一天都接触到数,问题在于真正去感受数的意义不多。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数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要让小学生形成数感的意识,关键在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学习情境中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数的意义,感受数的存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进而加深对数的认识,从中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更大的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这一节课时,可以这样设计:
1.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
(1)师:你们看一看、说一说我们班级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48人)再估计一下,整个年段7个班,大约会有多少人?(300多人)
师:你知道全校有多少名同学吗?(看录像)这是全校参加县体操录像比赛的场面,大约是3400人。(板书:48 300 3400)
(2)师:想象一下,这3400人只站了操场的少半部分,如果操场上都站满了人,可以站多少人?学校的操场是10000平方米,如果每人站1平方米,正好可以站10000人。
2.感受更大的数。
师: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大家都还记得吧,场面可壮观了,有7000名少先队员,放飞了70000只气球,700000只和平鸽,那谁知道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有多少人呢?(20万)想象一下,20万人大约是20个操场都站满了,感受一下,是不是人数越来越多?
3.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数量很大,可以说大数无处不在,你认为哪些事物的数量会超过一万?(如:城市人口、车辆、街道两旁的树。)这样的教学设计,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数字符号是现代社会人们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交流。如会说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家里的门牌号,自己的班级号、学号,自己穿的鞋码是多大的,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等等,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
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数感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对此,教学时应关键把握两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能为问题的解决,探寻多样化的算法。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师:大家看图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图略):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汇报(同时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一:数数法。1,2,3,4,…,12,13,一共13盒。
方法二: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方法三: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方法四:10盒加4盒等于14盒,箱里9盒比10盒少1盒,从14盒里去掉1盒,所以有13盒。
师:如果要算有多少盒饮料,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4)
师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然后学生自己尝试。
这样的环节设计,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让学生学会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要让学生学会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重要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主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总之,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2]马云鹏,孔企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刘秋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辽宁教育杂志社,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