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黄海英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黄海英
《课程标准》共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这就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一般人提起数感,总感到它是比较玄乎的。也有人质疑,像“数感”这种因人的感觉而异的、较“虚”的东西有必要作为核心概念提出来吗?一些老师也感到,数感作为课堂教学目标不好把握。这些情况说明,有必要加强教师对数感的认识。
什么是数感?“数感”一词的英文表述为“Number Sense”,可翻译为多种意思,如感觉、感官、理念、意识、领悟等。例如:认为数感是“关于数字(量)的一种直觉”;数感与语感、方向感、美感等类似,都会有一种“直感”的涵义,具有对特定对象的一种敏感性及相关的鉴别(鉴赏)能力;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或认为数感包含感觉、知觉、观念、能力,可以用“知识”来统一指称,这一知识是程序性的、内隐的、非结构性的。《标准实验稿》提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课程标准》的提法是:“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实质就是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这主要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的范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所做出的要求,这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数感培养的几条主线。一是关于数与数量。在小学低段,儿童对数的感悟是从数数学习辨认各组实物对象的多少开始建立的,学习用数表示多少的第一步就是数数,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生经历了更多的对数意义的感悟,如对分数、负数、有理数……的感悟,并形成对数的各种表征方式的理解,这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二是关于数量关系。它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另一个层次,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理解了所学数的意义及表征后,他就具备了理解一定数量关系的基础,如学生在学习分数概念后,就建立起整体与部分之间关系的感悟,依赖于具体情境或图形,会分辨两个分数的大小。随着他们数感的增强,学生年级的升高和数系的扩充,学生对数量关系的感悟也会逐步提升,最后达到对具体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的整体把握。三是关于运算结果估计。它是数学课程中所占学时较多的内容,过去更多关注运算法则的掌握和运算技能的训练,其实通过运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以此发展学生的数感应成为我们现在课程教学的目标。因此,《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多处提到估计及估算的要求。如,“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第一学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会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子上面图,会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第二学段)。所以,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反映的是学生对数学对象更为综合的数感。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具体做法是如下。
第一,重视低学段学生对数的感觉的建立,并在数感培养上处理好阶段性和发展性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第一学段教学是重点。《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教学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提供实物,联系身边具体事物,观察操作、游戏等都是较好的方式,如刚入学的儿童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应该通过实物、图片等,将数与物对应起来。然后,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感。在第二学段应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对一些问题进行估算;能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的问题,建立起对负数的数感。
第二,紧密结合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培养学生的数感。由于现实生活情境和实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密切相连,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数的感悟环境,也能让学生在数的认知上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逐步发展学生关于数的思维, 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如让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弄清楚自己的学号、地区邮政编码、汽车牌照号、身份证编号的规律和意义,进一步建立数感。
第三,让学生多经历有关数的活动过程,逐步积累数感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加之相互交流,这对强化他们感知思维,积累数感经验非常有益。如让学生调查:从你家到学校的路程大约有多远?你到学校大约要多长时间?教室面积有多大?学校面积有多大?你家住房有多少平方米?你所在城市有多少人口?如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还可组织学生针对一周出版的某种报纸,讨论中间出现了哪些与数、数量、运算有关的数学问题,分别表述这些问题中关于数的意义作用,如何用数来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等。
新课标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发展学生的数感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的在头脑中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的理解数的内涵。只有学生真正的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能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境和实例,在现实情境中感受体验,从而更具体更深刻的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在认数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素材,努力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帮助学生把握数的概念的实质,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数感。比如,在“0”的教学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0”。学生的积极性马上高涨起来:“电话上有0”、“车牌上有0”、“三角尺上有0”、“温度表上有0”、“计算机上有0”、“我家门牌上有0”……通过联系这些身边的事物,学生体会到了0除了表示没有以外;“0”还可以在温度表、方向图上表示分界点;在直尺上表示起点;在日历、电话、车牌上与其它数字一起组成号码,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体会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逐步获取建立数感。
二、在探索中体验数感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数学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是动手学数学、用数学。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当然离不开实践活动,学生对简单的实践活动,如操作、观察、猜测、交流等对于他们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在教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设计了好的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在“分类”教学时,延伸到让学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并说说这样整理的理由;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的时候,让学生建立十进制概念,理解计数单位“十”是培养数感的基础。在新课伊始,我出示生活当中熟悉的物品,渗透以一当十的数学思想,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果。当教学“怎样摆放让别人也很快看出是12根”时,呈现多种摆法并各抒己见,学生无法体会到“10根扎一捆”的优越性,但“10根扎一捆”是理解10个一和1个十的支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我没有阐述自己的观点,只是巧妙的设计了三幅画面,1根1根地摆,2根2根地摆,10根10根地摆,三幅图画均出现2秒钟的时间,马上消失。当学生对“1根1根地摆”、“ 2根2根地摆”无法数出根数感到无奈时,10根10根地摆却带给学生惊喜和兴奋,学生异口同声的说出12根。学生通过比较体验,真真实实的感受到10根扎成一捆的优越性。激发学生“我要这种方法,我喜欢这种方法”的强烈欲望。然后再次让学生摆小棒再次理解计数单位“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数的意义,也体验经历了数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建立数感。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儿童自己去感知、发现、主动探索,这样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能发展多种能力,调动非智力因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多种形式的探索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数感。
三、在估算中诱发数感
估算是学生数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估算教学对于形成良好的数感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到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良好的数感和量化能力的形成,不是对数量的简单识别,而是要把抽象的数据符号经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不断通过内化形成的一种认知能力,从而在实际行动上加强估算教学;其次,要多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进行估算,强化对数据的认知,形成较强的量化能力,逐步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在教学“计量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如一根跳绳长约(),运动场长约()我们学校大约有学生()人;一袋苹果重4(),一支圆珠笔长15()等。学生的良好数据感和量化能力还表现在对数据的提取和加工上,同时还表现在“能估计运算结果,并对结果做出合理性解释”上。如“王大伯养鸡年收入是593元,养鸭年收入是328元。估计这两项年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程度对估算的策略有所不同,有的说:“500加300等于800,93加28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900多一点”;有的说:“593接近600,328接近350,因此它们的和比950少”;有的说:“这个数比500+300大,比600+400小”。这些估算方法都是对的,同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说出各自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解释,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四、在交流中优化数感
数感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与孩子个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儿童对心灵世界直接相关的对象特别敏感,总是根据自己的兴趣、习惯对数学对象做出选择和反应。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良好数感,就要在教学时努力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学生和老师以及同桌、同组的同学自由、充分地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共同进步。
例如在教学“得数是8和9的加法、8减几9减几”时,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两个人面对面坐,从不同的方向看,很容易就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
★★★★★ ★★★这幅图,一个学生可以列出5+3=8 8-3=5,另一个坐对面的学生可以列出3+5=8 8-5=3。用这种方法使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一图四式。就这样,学生的数感在讨论和观察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五、在运用中领悟数感
“数学源于生活,又寓于生活”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星期天带全班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租金10元,小船每条坐4人,租金8元,全班50位同学,请学生设计一种租船方案,计算出所用钱数,比较一下哪种租船方案最佳,并说说理由。结果种种租船方案出台,经过比较认为租7条大船,2条小船最省租金。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它存于人的头脑之中,是一种高级智力活动。有良好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便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人有意识地去探索一般。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数感的形成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把培养学生数感作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落到实处,让数学跟着感觉走。
第二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数学组 王雅琦
[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数感。培养的途径很多,主要是在体验生活、课堂活动以及实际应用中去培养。它能促进学生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数感既然是对数的一种感悟,它就不会像知识、技能的学习那样立竿见影,它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潜移默化,积累经验,经历一个逐步建立、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数感;情境感知;探究体验;估算领悟;游戏发展;运用升华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等方面的直观感觉。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可见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种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积累的过程。那么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知。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许多学生对数都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教师应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对数的认识,更好地感知数的存在。
比如,在体育课上,参加跑步训练,感受100米、200米、400米、800米的距离;居住地的邮政编码是多少,家长的电话号码是多少,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是多少,你家每月的收入是多少等等。到超市去购物,让孩子自己拿钱、找零,并称蔬菜水果的重量,感受1克、100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让学生在参与信息的交流过程中,对有关“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数感。
二、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数感不是通过传授而培养的,重要的是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将静态的结论性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体验数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建立良好的数感。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三、在猜测估算中领悟。
猜测是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推测想象的思维方式,而估计是对数及其运算结果的猜测、判断、推理,猜测和估计都对于领悟数感有很好的作用。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估算,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没有估算的地方创设估算内容,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数感。
例如,二年级上册在估算28+43时,有的学生会这样估算:20+40=60,8+3=11,60+11=71,28+43大约是70。再如,妈妈带100元钱去商店买下列生活用品,暖壶28元,电水壶43元,杯子24元,妈妈带的钱够吗?
学生实际是先口算出准确数,再根据准确数判断出估算的结果,也就是“算着估”。学生为什么没有用估算呢?如果将问题情境修改一下,此时暖壶上的价签个位数字看不清,学生不能直接笔算,学生自然会想到用估算“40+58”或“40+60”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所以,教材只有提供了适当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估算的意义和作用,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
四、在游戏活动中发展。
低年级学生应在游戏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发展数学。“数感”的培养就是对数的概念的敏感性培养,单纯的训练容易使学生厌倦,而游戏是学生的最爱,以数学游戏的形式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快乐而又富有成效的。如猜数游戏、你拨我写游戏、数数接力游戏等,学生在轻松愉快又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中,使每个学生的数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在学习时间时,为了加强对数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孩子制定作息时间表:知道每天从起床开始的时间,一直到晚上睡觉,这一天每个时间段都做些什么?你步行上学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对这样的课外作业,学生兴趣很浓,学生通过这样的调查,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在实际运用中升华。
数感的建立来自于生活,只有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应用,才能得到升华。同时,良好的数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达到对知保定市高新区小学
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学会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
例如,星期天带全班29名学生到公园划船游玩,公园大船每条坐6人,问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根据生活经验剩余的5人还需要再租一条船,所以至少要租6条船。让学生在亲身活动经历和运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学习不可缺少的工具,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感。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数的意义,把握了数的相对大小、多少的关系,不仅巩固了对书本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学生的数感也得到了升华。
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项长远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对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好比是一块人的数学素养的奠基石,需要我们精心地去打造。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究和完善。
第三篇: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首先教师要注重平时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因数学来源于生活,发掘学生生活中的数感十分重要。例如:让学生感受1厘米,1分米、1米、10米、50米、200米、400米等距离;到超市购物、称称、掂掂各种蔬菜、糖果的重量、感受100克、10千克、1千克、1克的实际重量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自己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比如: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中,在认识“1”时,先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用“1”表达的事物。学生例举出:1个苹果、1只鸡、1根小棒、1个国家、1粒葡萄、1串葡萄、1捆小棒„„随后引导学生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以表示这类个体的1个集合;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发掘了学生在生活中的数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的兴趣,其次、培养课堂中的数感,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学“升和毫升”时,练习中要求学生会看刻度说出水的体积:一个量筒装有1000毫升水,另一个量筒装有500毫升水,合在一起是多少呢?学生看图后想出了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500毫升;有的说1.5升;有的说1500毫升;有的说12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说明同样表示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知道了能从多个方面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还要在发展比较数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使学生在比较中有了多、少、多一些、少一些、相当于这样的几倍的认识,使数感得到发展。例如:在进行大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们试着估算一下一页语文书纸上有多少个字?一摞纸有多少张?全校有多少名学生?学校阶梯教室有多少个座位?学生在估算时大多数能自觉地把要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再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学生在这样的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因此,在学生对数有了初步的体验时,通过比较才会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到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从而使学生的数感得到进一步发展。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感,方法多样,只要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是无穷尽的,小学生有较强的数感,会对小学生将来继续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本文从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数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实现情境 数感
数感是人对数值的实际内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直接感受,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对空间结构有一种灵敏和强烈的直觉,并能迅速地作出判断和反应。数感其实并不神秘,它是在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学素养。《标准》明确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可见,培养学生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既然培养数感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如此重要,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数感。
一、在现实的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
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小学生每一天都接触到数,问题在于真正去感受数的意义不多。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很多学生对数不能很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地理解数的内涵。要让小学生形成数感的意识,关键在于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学习情境中结合现实的素材感受数的意义,感受数的存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从而真正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进而加深对数的认识,从中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
例如,教学《认识更大的数》(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六册)这一节课时,可以这样设计:
1.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
(1)师:你们看一看、说一说我们班级上课的学生有多少人?(48人)再估计一下,整个年段7个班,大约会有多少人?(300多人)
师:你知道全校有多少名同学吗?(看录像)这是全校参加县体操录像比赛的场面,大约是3400人。(板书:48 300 3400)
(2)师:想象一下,这3400人只站了操场的少半部分,如果操场上都站满了人,可以站多少人?学校的操场是10000平方米,如果每人站1平方米,正好可以站10000人。
2.感受更大的数。
师:今年的国庆大阅兵大家都还记得吧,场面可壮观了,有7000名少先队员,放飞了70000只气球,700000只和平鸽,那谁知道那一天,天安门广场上有多少人呢?(20万)想象一下,20万人大约是20个操场都站满了,感受一下,是不是人数越来越多?
3.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的数量很大,可以说大数无处不在,你认为哪些事物的数量会超过一万?(如:城市人口、车辆、街道两旁的树。)这样的教学设计,能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丰富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二、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用数表达和交流信息
数字符号是现代社会人们表示、交流和传递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这方面的经历和体验,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数表示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进行交流。如会说出父母的电话号码,家里的门牌号,自己的班级号、学号,自己穿的鞋码是多大的,自己的身高和体重,等等,这些都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
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培养数感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曾说:“从学生生活经验中举出的例子,将有助于他们把学习的概念跟日常生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来。”只有当学生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理解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对此,教学时应关键把握两个方面。
首先,让学生能为问题的解决,探寻多样化的算法。如,教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可以这样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理解算法的多样化。
师:大家看图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题(图略):箱子里有9盒饮料,箱子外面有4盒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同桌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汇报(同时进行多媒体课件演示)。
方法一:数数法。1,2,3,4,…,12,13,一共13盒。
方法二: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13盒。
方法三: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方法四:10盒加4盒等于14盒,箱里9盒比10盒少1盒,从14盒里去掉1盒,所以有13盒。
师:如果要算有多少盒饮料,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4)
师指导学生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然后学生自己尝试。
这样的环节设计,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打破了以往“凑十法”的唯一思路,培养学生敢于探索的精神。
其次,让学生学会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的人,由于思维方式不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不同,要让学生学会探索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就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通过这些重要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真正成为生动活泼、自主和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总之,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联系起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周小山,雷开泉,严先元.新课程视野中的数学教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2]马云鹏,孔企平.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数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刘秋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辽宁教育杂志社,2014.4.
第五篇:如何培养学生数感
一、我国现行数学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各有哪些?
分析我国的数学课程、教材和教学可以发现,我国数学教育既有很大的优势,又有明显的不足。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我们很早就提出了“三大能力”的培养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根据时代发展对数学教育的新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又增加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000年又明确提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要求。大纲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三大能力”、个性品质以及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内涵作了明确、具体的界定,形成了“双基”、能力和个性品质并重的数学教育目的观。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重视系统知识的传授,重视课堂教学等.我们国家训练出了一批又一批国际数学奥赛的佼佼者.我国中小学数学教材有体系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语言叙述条理清晰,文字简洁、流畅,有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等优点。我国学生的数学基础扎实,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强。
我国数学教育的不足也是明显的。从数学教育内部看,其中最主要的是教学没有真正抓住数学的本质,常常纠缠在细枝末节上,存在脱离数学本源的现象,学生训练得太多太苦,时间、精力投入太大,教学效益不理想。具体地,以下问题是主要的。
(1)数学教学“不自然”,强加于人,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与内部动机都有不利影响;
(2)缺乏问题意识,解答“结构良好”的问题多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少,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不力;
(3)重结果轻过程,结论记忆多关注知识背景和应用少,“掐头去尾烧中段”,导致学习过程不完整;
(4)重解题技能技巧轻普适性思考方法的概括,方法论层次的内容渗透不够,导致机械模仿多独立思考少,数学思维层次不高;
(5)“讲逻辑而不讲思想”,强调细枝末节多关注基本概念、核心数学思想少,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不利。
在具体教学中还表现为: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和理论,不关心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和实际应用,不求广博的知识面,不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管摹仿教师的示范,不讲创造,不求甚解;以解题为中心,搞题海战术,讲究大运动量训练,或注重呆读死记,用死背程式来代替生动的数学创造性;学生的课业负担严重超负荷等等.二、如何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知识的特征不同,对学习方式的要求也就不同。有些数学知识具有经验性、演绎性或对象性,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开展探究学习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有些数学知识具有超验性、合情性或程序性,对于这些知识,只能通过接受学习来获得。有效地选择学习方式,要综合考虑知识的特征、学生的特征、教师的特征和社会的特征。
1、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接受学习
数学中有一些知识是人类长期实践经验和理性思维的结晶,但是,这些知识超出了学生目前的经验;对于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而言,这些知识也是不可证明的,不便探究,或者可探究的成分较少,需要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理解,理解也只能达到一个相对的水平。数学中还有一些程序性的知识,也要先接受下来,然后再进行一定的训练,才能学到手。
在义务教育阶段,一些数学知识的特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接受学习的大量存在。在这个阶段,学生所拥有的知识不能解释目前的困惑,所需的知识又尚未建立起来。这个时候只能把有关的知识先接受下来,并进行相应的训练,在新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来后,再回过头来进行深入的理解。对于这些知识,虽然是采用接受学习方式来掌握,但由于我国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如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景,开展启发式教学和变式教学,设置适当的铺垫等,因而
建立了“以符号代表的新观念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的观念之间实质性和非人为性的联系”。正因如此,这种接受学习大部分都成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然而,如果教学策略不当,也容易导致机械的接受学习,这是应当避免的
2、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适于开展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再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数学角度来说,只有经过证明的结论才是可以接受的,经过证明的探究才是有意义的,因而应该针对经验性的知识、演绎性的知识和对象性的知识开展探究学习。然而,上述超验性的知识、合情性的知识和程序性的知识不宜探究,即便是适于探究的知识,由于时间、物质条件的限制或是教学进度的需要,也没有必要都进行探究。如果所有事都从头做的话,那么别的什么也干不成。当我们提倡探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看到探究学习的局限性。
事实上,影响学习方式选择的因素很多,除了知识的特征外,还包括学生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认知结构、认知风格、情感情绪)、教师的特征(教学风格、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人格品质)和社会的特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等。因此,在运用学习方式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各种因素,视具体情况而定。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对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有效运用。
三、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上的差异,减少两极分化的产生?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扬长补短”,开发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是有着很大自我发展潜力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和速度不同,兴趣和爱好不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学生的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认真对待每个孩子的特质、兴趣和目标,尽最大的可能帮助他们体会到自己的潜力”。教师应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我们应意识到,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没理由要求所有的学生按照同样的方式、学习同样的课程、追求完全同步的发展,更没有理由把所有的学生放在一个智力测试标准上掂量,做统一比较。
注重优势智力的发展并不等于忽视或放弃其他智力的发展。在发挥特长的同时,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注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必须认识到,发挥孩子的特长仅仅完成了培养全面发展的孩子的一半工作,另外的一半工作应当是最大程度上帮助孩子发展他们并不擅长的那些方面。并学习如何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及其价值。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并在最大限度地开发每个学生各自的潜能优势的同时教会学生慢慢懂得理解、懂得尊重,懂得全面地去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与不足。
2、个别辅导,引领前进方向
新课程改革以来,对教师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教师以为新理念一来,原来好的传统做法都是不对的,我们不用再象过去一样重视知识与技能了,追求的是一种热闹的课堂氛围,眼中只留下了那些敢于发表意见的优等生,失去了我们传统的“补差”意识。虽然学生自身素质差异是造成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但是教师如果缺乏整体观念,没有原有的“培优补差”意识,也会加剧两极分化。要减少两极分化就必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困生由于某些原因,要他们把一堂课的知识点全部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在不能重点加以个别辅导,势必造成他们的知识衔接上的不牢固,久而久之,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差。课改不排斥补差,课堂中,我们应多有目的地巡视、发现学困生的思维障碍与偏差,对他们进行及时地指导与点拨;也需要必要的课后辅导。只是这样的辅导不再是一味的加班加点,机械地重复操练。
新课改下的辅导,应该是教师充满关爱的引导,是教师帮助学生重立自信的过程。新课改下的辅导也不再是教师的专利。课改强调“人与人的交往与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外辅导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结对合作,可以是优秀生与学困生间的结对帮扶。优秀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在潜移默化之间,感染着学困生,引领着学困生前进的方向。
3、立足课堂,去除浮华——铲除两极分化滋生的土壤
新课程中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在这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如果探究学习操作不好,就会造成能力强的学生愿意去探究,而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成为了教学的旁观者。这样,就造成在教学过程中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如果对合作学习或者探究学习等教学方式掌握不好,或不能正确使用,就可能会造成两极分化扩大。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方式都会让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牢牢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把“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学透用好,不搞“花架子”,不搞“形象工程”,凭理性打造真实,让课改远离“浮燥”,从而缓减两极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