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时间:2019-05-12 22:5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第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周林江西省南昌市豫章路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实验是我校、我区所承担的一项重要的国家级实验课题。通过几年的努力,实验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即以信息技术为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当中实施分层指导,促进学生分层提高,全面发展,逐步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本篇实验研究报告主要陈述了开展本次实验的课题提出、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实验的分析和讨论以及结论等。[关键词]: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实验结论

一、问题的提出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学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数学成为公民必需的文化素养,数学教育大众化是时代的要求。这一切构成了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基础。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必须关心所有儿童的最充分地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则是创造能使每一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准的学习条件,学校必须给学生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础。

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条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和意志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目前学校采用“平行班授课制”,实践中越来越感到,对全体学生用“一本书、一把尺子、一刀切”弊端严重,它否认了学生的差异,同时也扭曲了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如何在班级授课制下充分发展学生个性、爱好和特长,面向全体、分层指导、分类推进,使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所用,从而感到学校教育的乐趣呢?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教学进入了一个开放、快捷而多变的信息网络世界,探索创新也日益渗透在课堂之中,2001年9月我们开始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的研究。

二、理论基础

1、素质教育理论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根据时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弘扬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运作精神,注重潜能开发和健全个性发展,注重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他强调人自身的发展,把学生看做能动的主体,是着眼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的一大基本精神,就是使每个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激励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外部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的独立学习者,教育者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其中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的发展、能力水平的提高、身心的健康发展等。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造和选择适合学生兴趣和爱好、个性和爱好的空间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内在潜能,使其具有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体现素质教育的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旨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得到其能力所能达到的知识,让其尝试成功的喜悦。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对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解决问题??是针对某一特定的目标,找到通向这一目标的正确路线;制造产品的能力??需要获取知识、传播知识、表达个人观点或感受的能力(Gardner,1983)。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博士1983年证明了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方式是多元的,亦即存在多元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韵律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具有8种智力,只是其组合的方式和发挥的程度不同,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势智力领域,都具有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人人都有一片希望的蓝天。多元智能理论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它认为,每个学生在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可以有一种或数种优势智能,亦即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间是可以取得平衡、和谐发展的,这与素质教育理念一样,注重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潜能开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多元智能的教学观强调,由于学生的智力表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可能找到一种适合所以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智能特点、学习风格和发展方向,选择和创设多种多样的、适宜的教学技术,与学生的优势智能倾向和喜好的学习与发展偏向吻合起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三、实验的过程设计

1、实验假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为本,运用信息技术及多元智能理论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分层提高,全面发展,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全面提高。

2、实验变量

(1)自变量:基于MI理论的分层教学模式和策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2)因变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原由的数学学习水平。

(3)控制变量:

教师方面:实验教师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学生方面: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环境方面:校园网络的建立。

3、课题研究目的(1)探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2)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与“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的规律,找寻信息技术基本特征和教师、学生主体性的契合点,真正发挥教育信息技术的长处,以点带面,在促进学生优势智能得到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智能的协调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培养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促进手段。,(3)通过课题研究使实验教师明确使用现代化教育信息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实验教师运用现代教育信息的意识及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能力,增强课题研究的能力。

4、实验对象

在三、四、五年级各班中各挑出一个实验班进行研究。

5、实验方法

本课题采取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行动研究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6、课题研究步骤

(1)实验准备阶段(2001.9.??2002.2.)1成立课题实验小组。

②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确定实验计划。

③对实验教师进行信息素养的问卷调查,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实验前测。(2)实验实施阶段(2002.3.??2003.2)

1实验教师把现代教育信息与数学教学相互融合进行提高。

②选择实验的教学内容,探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策略,摸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模式。③收集实验数据,检测效果。

(3)实验总结阶段(2003.2.??2003.12.)1整理分析实验数据资料。

②撰写实验报告和论文,推广实验成果。

四、实验结果

(一)基于MI理论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

1、对科学分层方法的探究(1)按照学习水平分层

传统的分层方法是以学生的学习水平做依据的,这也是我们实验初期所采用的分层方法。我们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到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分层次安排。这种分层方法层次明显,便于教师的操作管理,学生也非常明确自己属于哪个“层次”。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做法还存在很多弊端:如按成绩分层会给学习心理造成压力,学优生容易产生自满情绪,学困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学习兴趣降低等等。(2)按照多元智能分类

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即每个学生都有他自己独特的智能学习风格类型和发展特点,他们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有价值的贡献。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及学习方式,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同一个知识内容,如为了让学生感知1分钟时间的长短,我们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默写古诗,让身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拍皮球、跳绳,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练习速算„„学生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体验到了1分钟的长短,数学知识掌握了,优势智能也得到了发展。(3)多种分层方法相融合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感觉到各种分层方法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各有利弊,单一的分层方法已不能适应课堂教学的实际。我们在教学中逐步摸索、采用了一种多种分层方法相融合的弹性分层方法,即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学生智能发展情况,依据课程特点实施同质分组或异质分组,在练习和评价中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优势智能进行分层、分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练习内容、练习形式,教师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调整分层,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调整。

2、基于MI理论的“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长期的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构建出了如下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图)

该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模块:分层教学策略,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基本流程,信息技术支持。该模式图只是一个总体的操作思路,在具体的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作弹性的,灵动的改变。(1)分层教学策略

本课题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分层指导”为手段,以最终实现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为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遵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兼顾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及智能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为了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数学课程理念,我们在教学目标、提问、施教、练习、探究和评价等多个环节对学生实施了分层。1教学目标分层

课堂分层教学是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它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基础、不同学习风格类型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更适应各个层次的学生。《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在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目标的同时,提出了对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关注。而此课题研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在考虑学生差异对知识掌握目标进行分层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能力、及情感态度的发展。我们把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三个层次。

(“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目标框架图)

三个层次的目标由浅入深,基础性目标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主要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主,提高性目标对学生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发展性目标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不同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及优势智能的发展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应是灵活的,机动的,只要这样才能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能多起点、多落点,实现分层提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②提问分层

该课题的研究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分层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根据分层教学目标,我们对学生实施了分层提问,依据学生智力水平的不同,让学生解决自己能解决或是可能解决的问题,依据学生智能发展情况,学习风格的不同,让学生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③施教分层

分层施教必须处理好同步讲授和分层个别教学的关系。一方面,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教材的统一内容在同一时间内向全体学生进行同步教学,讲授基本的教学内容,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能力及多元智能发展情况方面的差异,采取分层异步教学,使尖子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得了”,达到群体教学和分层个别教学的和谐统一。在这方面,我们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的优势,把计算机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利用网络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如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的不同,执教者把同一教学内容设计成A、B、C三个不同的学习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A方案适合学困生,在这个方案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了很多的帮助提示,可以引领着学生学习;B方案“扶中带放”,适合中等生,通过电脑引导学生尝试、讨论、发现、总结;C方案适合学优生,让学生主动探索,引导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又如根据学生智能发展情况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为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尽可能多的提供视听教材和运用文字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阅读,写学习笔记、数学小论文等一些活动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给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创设一定的虚拟情境,通过动手制作模型、角色扮演等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由表象向抽象的过度;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同学充分利用想象、图片、色彩来教学,引导学生的视觉性活动,鼓励学生用画图、制表来表述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对于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出现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问题,我们要实施分层辅导。分层辅导的目的之一是查漏补缺,完成教学目标;二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力,促使其优势智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分层辅导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个别辅导;可以是学生间的互相辅导;还可以利用网络的及时评价反馈功能对学生实施辅导帮助。

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需要的帮助和辅导也是不同的,对于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他希望得到的是一些清晰、条理化的问题以帮助其学习;对于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他更喜欢看一些直观的文字说明;对于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同学来说,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或是图片资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对于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来说为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更能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这一切都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辅导的方式。④练习分层

练习分层就是反馈练习的设计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应考虑各层次学生的接受情况。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成为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在练习的编排上努力突出层次性,利用网络的优势,让学生自由选题练习:学优生可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深化题,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等生可完成适量的巩固练习题,学困生可完成一定数量的基础题,加强基本功训练,并鼓励低层次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练习冲刺,逐步缩小差距。

练习还应考虑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教师应根据学生智能差异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练习,如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和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合作写数学小论文,让言语语言智能强的同学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写成打油诗、绕口令,让数理逻辑智能强的同学建构知识框架图,让肢体运动智能强的同学制作模型、手工艺品等等。⑤探究分层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能力是我们课题研究所要完成的最高目标。学生因知识水平及智能发展的不同,在探究的内容和探究的层次上也会存在不同大小的差异。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因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学内容的不容对学生实施分层要求。如在学习、探究同一知识内容时,可把同一智能类型的学生分一组即同质分组,这样便于学生的交流发展其优势智能,也便于教师的分层提问、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等教学环节的展开,但学生若长时期处于单一形式下学习,其他弱势智能将得不到发展、提高。所以在分组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时,可以把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分一组即异质分组,这样便于学生发挥各自优势、合作互助,在与其他不同智能类型学生的接触中,自己的弱势智能也得到强化。⑥评价分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多元智能主张的评价宗旨是:以评价促发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发展自身的优势智能,弥补弱势智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再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充分的个性发展。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教师评,学生互评、家长评,利用电脑帮学系统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各是什么,我们力争通过这种以学生自评、互评为主,以教师、家长、信息技术工具评价为辅的,多层次、立体式的评价方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2)“分层指导、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通过近三年的实践探索,我们摸索并总结出信息技术环境下,“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选择,分层学习

分层练习,及时反馈分层指导,解决问题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五步教学模式。

教师在实施教学时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可以由复习旧知引入,为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奠定基础,也可以创设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不同的学生提出的问题在内容和层次上都会有所差异,这样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带着问题在教师精心设计的课件、学件中进行自主选择,分层学习,而教师可以利用传奇2000、LanStar等教学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必要的辅导及适时的调控。在分层练习,及时反馈环节,要求学生在进行必要的基础性练习之后自主选择一些适应自己学习水平,自己感兴趣的练习完成,进一步巩固新知。而教师应善于根据学生的层次,学习风格创设一些形式多样的练习。在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之后,则可以让学生或独立探究或合作去解决前面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适时地给予一些辅导或提示学生自己去寻求帮助,或现实的帮助或网上的帮助,以实现分层探究,问题解决。在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一环节,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同一个标准去衡量在智力、水平、学习风格等方面千差万别的学生的现象,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这五个步骤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3)信息技术支持策略 对应“分层指导、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自主选择,分层学习??分层练习,及时反馈??分层指导,解决问题??分层评价,共同提高这5步教学模式,信息分别起着问题情境创设,媒体演示,分层练习任务的程序课件操练,网络协作/媒体综合应用进行探究以及建立电子学档进行过程性评价等支持作用。同时,在实施不同的智能学习活动时,可以整合应用不同的技术工具,见下表: 智能类型 教育技术(软件)

言语语言 文字处理软件、电子邮件软件、网页创作家、多媒体演示工具、外文软件、故事光盘、打字帮手、台式电脑、电子图书馆、文字游戏/软件等

数理逻辑 数学技能指南、计算机设计辅导、电子制表软件、制图工具、数据库、逻辑性游戏、科学程序软件、批判性思维软件、问题解决软件等

视觉空间 动画程序、3D建模语言、剪辑艺术应用软件、计算机辅助图像、数字照相机和显微镜、绘画和制图软件、电子象棋比赛、建模工具、研究组、空间难题解决比赛、电子难题包、几何学软件、数字想象/图形程序软件、虚拟课件等 肢体运动

计算机接口的实用结构包、模拟运动游戏、虚拟现实系统软件、眼??手协调游戏、接通计算机的工具、触觉设备等

音乐韵律 音乐文化辅导软件、唱歌软件(声音合成器)、音调识别和旋律增强器、音乐乐器数字接口、创造你自己的音乐节目等 人际沟通

电子公告栏、模拟游戏、电子邮件程序等

自我认识 个人化选择软件、职业咨询服务软件、任何可自定步调的软件、可下载的多媒体应用程序等

自然观察 科普性软件、自然界声音和/或图像文件、植物/动物的分类软件、动物声音辨认软件、地球科学软件等

(二)实验结果分析 1.学生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实验前现五(3)班数学学科平均分与年级平均分相差4.9分,下面是该班在实验过程中两年的数学平均成绩与年级平均分对照表:

表一:2001??2003学年实验班五(3)数学平均成绩与年级平均分对照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期中 期末 期中 期末 2001??2002学年-4.5(进步0.4)-3.8(进步1.1)-4.1(进步0.8)-3.2(进步1.7)

2002??2003学年-2.6(进步2.3)-2.1(进步2.8)-1.7(进步3.2)

表二:实验班在校、区、省数学学科竞赛中获奖情况

校 区 省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实验前 1人次

实验后 1人次 2人次 3人次 1人次 2人次 1人次

由以上两个表可以看出:在进行了课题实验之后,实验班学生的数学成绩比实验前有了明显提高,尖子生脱颖而出。

2.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明显改观

1学习兴趣浓厚了,自信心增强了。开展课题实验以来,学优生学习劲头更足了,学困生也有了明显改善。

对数学学习的态度 人数 百分比 有 很 大 兴 趣 148 75.7% 比 较 感 兴 趣 35 17.8% 感 觉 一 般 10 5.1% 没兴趣 3 1.4%

(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调查统计)通过实验,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发生在学生身上的变化:他们在课堂上的发言率大幅度提高,也学会从别人的发言中找到讲对和不完善的地方。他们说:“以前我们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现在老师上课提问、考试的内容都能考虑我们的起点,学得会,考出好成绩,就有信心了”。②学习品质改善了,意志力增强了。学优生在完成了老师规定的作业后,能主动找更多、更难的题目去做,花在学习上的时间比以前增多了。学困生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延长了。懂得了如何控制自己,课外也能逐渐抵制外界的诱惑,逐渐自觉地学习。遇 到 难 题

时 的 表 现 人数 百分比

以前 现在 以前 现在

直 接 放 弃 54 8 27.5% 4.1% 直接寻求帮助 78 24 39.8 12.2% 思考一会,不

会就放弃 39 58 19.9 29.6% 努力思考,不会

再寻求帮助 25 106 12.8% 54.1%

(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品质的调查对比)③学习习惯改善了,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 人数 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 独立思考、解决 128 65.3% 咨询同学、老师、家长 103 52.6 上图书馆查资料 81 41.3% 上网查找资料 95 48.5

(学生解决问题方法、策略的调查统计)实验前总有部分学生迟交或缺交作业.实验后,随着成功心理强化,学生普遍地都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懂能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平时测验和考查,也能认真、反复检查,力争考出好成绩。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上也比以前跟完善,能用多种方法,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姐姐问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3.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办法、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都有大幅度改善

随着课题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实验老师越来越感受到开展这个课题研究的意义:学生在智力上的差异并不大,关键是否能正确把握每一个学生对其“因材施教”;要切实促进学生全体、全面发展就必须广泛、合理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要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就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及智能发展情况设计教学,大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努力创造适合孩子的教育。经过磨练,三位实验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课堂教学、教学论文等各级各类评比中屡获一、二、三等奖。我课题组成员共获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3项,市级奖励8项,区级奖励10项。

(我课题组成员公开获奖成果统计)

五、课题研究的分析及讨论

实施分层教学是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是真正“以人为本”,是真正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其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取得进步。培养一个学优生光荣,转化一个学困生同样光荣。其次,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必须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理论。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分层是浅层次的分层,要真正根据学生差异组织教学,因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要对学生智能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和研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组织教学,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帮助学习,这就需要我们对学习风格及多元智能理论有所研究。再次,要真正落实分层教学,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对基础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克服班级教学人多、地方少、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个别辅导分身无术的弊端,惟有靠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让一切以为是理想的东西变成可能。将来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也势在必行。

在这次的课题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些问题和疑惑,如少数学生偷懒躲在低层次里不愿向高层次递进;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风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何在发展变化中合理对学生进行分层,如何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去找寻更多行之有效的策略。

六、结论

近年来,我校开展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的实验在精心设计和操作下已经取得了成功,初步达到了预先的实验目标。根据实验结果的分析,本课题实验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学,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及练习、评价等环节的分层,对学生实施分层指导,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潜能,激发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同时促使其他弱势智能得到协调发展,从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其原由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即我课题所提出的分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二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昭仁中学 曹红艳

我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同一本教材要给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差生越差;中间部分的学生要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呢?面对着这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够尽量兼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模式就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采用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在实施分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课的学习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1、有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好,这样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顺利。相反的,有些学生从未接触电脑,对电脑没兴趣,一切都要零开始。

差能

2、学习态度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乐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布臵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求知欲望。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层次。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这部分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对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中层: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主动性。

低层:这部分学生对电脑没兴趣,接受能力较差。根据以上这三层标准,在开学,我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臵,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低层向较高层次递进。

二、如何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准确、恰当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三、如何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高层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四、如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扩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在练习中用“一锅煮”、“一刀切”的办法势必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所以,课堂教练习上的分层至关重要。分层练习能使每位学生经常获得在成功的体验,品尝收获的甘甜,同时,又巧妙地把“竞争机制”利用“猜中彩”的形式引进课堂,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开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信息技术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

作业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是就只布臵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给另一种学生布臵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分层练习,不论操作程度的熟练与否,人人都有练习能完成,不论知识水平的高低,个个都有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中。

五、分层评价

实施新课程教学最大的不同是要特别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学生就要实行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要从不同的过程和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前途。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某种价值观念,学会自

我“诊断、治疗”,在“自我反馈调节”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完善。通过形成性测验的一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可以使学生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更积极的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掌握,明确努力方向,进行矫正。在分层教学理论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体现层次性,以其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的进步或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还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总之,通过这种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些平时比较缺乏自信的同学,在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树立了信心。而且这种以好带差,以片带面,以体现自身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因此,在分层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和引导的角色,让学生能在探索中不求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合作中得到主动发展,使信息科技学科上得更生动、更活泼、更有乐学魅力,使电脑能真正成为我们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的工具。

第三篇: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浅析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来维环

摘要: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坚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差异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为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与作业,给予不同层次的评价,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已有认知水平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巩固和提高。

关键字:

分层教学 主体分层 因材施教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提出“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的育人思想,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选择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本身存在着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主要体现在:一是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与学生学习个体的特殊性的矛盾,二是数学学科本身知识体系与学生认知、智力水平等个体差异的矛盾,三是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固有课堂模式、教学方法以及巩固训练与学生之间接受能力不同的矛盾,总的说来是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的矛盾,针对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做出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对应措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数学“分层教学”的研究与探索就基本缓解了这些矛盾。

学生主体分层的教学模式,是符合数学学科自身特点的,有利于优化教学形态,对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最快、最有效的达到“最近发展区”。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在每学期根据其学习能力和需要,合理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真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新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学有所得。

教学过程中,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应如何做好数学分层教学呢?

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建立和谐协调、乐观向上的教育氛围,以情感为纽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一种彼此尊重、互相理解、团结协作、和谐发展的师生、生生关系。教师尊重每一位学生,强化学生主体地位,让优等生优化,学困生转化,做到面向全体,整体提高。

第二,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特点和学生认知、接受能力等个体差异,教师应适当调整教学进度,活用教材,激发学生兴趣爱好,尽量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实施启发诱导原则,始终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懂得自我发展,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评价。

第三,在数学的分层教学中,应当积极推进学生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现行的学生评价及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考试内容是统一的,而学生的具体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这种强调甄别学生掌握知识结果的评价是不客观的,否定了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这种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法仅以考试结果论英雄,对个别学困生意义不大,这种机制只会让个别学生丧失学习信心,因而在数学分层教学中应以建立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形成合理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制度。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全方位了解学生的优点、不足以及发展的潜能与需要。做好学生平时成绩与学习过程的全盘资料,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状况、作业的完成度与质量以及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针对性评价,以确定学生是否有所进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以激励性语言为主,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其不足,同时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实施需要具体做到以下六项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学预期要实现的最终质量标准。教学目标分层次,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学有所得。布鲁姆对认知领域进行分类,把教学目标分为A认知、B理解、C应用和D综合四个层次,根据不同学生来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层次。学生之间的数学素养和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同一个教学目标来要求学生,显然是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及其个性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先来确定一个大体教学目标,再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制订灵活多样的教学目标,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万以内的加减法》制订教学目标时,要兼顾学生优、中、差三个层次,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只要求认知、理解万以内的数并运算万以内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对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则要求根据实际问题来运用万以内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并会进行估算。教学目标不一样,但都要求兼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

2、学生主体分层

以学生为主体分层次进行教学,可以解决在数学系统教学中学优生“吃不好”和学困生“吃不了”的矛盾, 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最为显著的学说是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论”,他认为,在一个班集体内,一般都有一些需要特别对待的学生,既包括由于某些原因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又包括在某些学科表现出很有才华的学生。在一个班级内,个性的差异是多样的,教师应充分了解掌握班内学困生和学优生,对他们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巴班斯基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解全班学生个性差异和学习基础,从而确立分组的依据。

在班级里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性格、个性等差别将学生分为几组或A、B、C等几个层面。低层面的C层学生为知识水平低,能力发展慢,性格、个性方面稍有缺陷的学生,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把握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尽量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介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引导,培养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自我调整、自我评价的良好学习习惯,在学习中不丧失学习兴趣。知识层面处在中等水平的B层学生在某些方面比较突出,成绩表现不稳定,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己实践和思索,可能真正对所学的内容有所领悟,激起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获取新知。而对知识处在优秀层面的A层学生是知识掌握牢固、能力较高、个性独特、具有独创性的学生,在教师适当点拨下学习他们就能够理解学习的要点与本质,自觉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是拔高训练,拓展应用所学新知。

3、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让学生学有价值。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教学的难点就是教师的教如何适应存在个体差异的班级里个体学习的可能性。课堂教学实践发现:学习困难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不是学生的学不适应教师的教而是教师的教不适应学生的学,针对小学生自身生理习惯和学习特点,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分开层次,尽量为学生的思维分层,让学生大胆质疑、超越和猜想。要以新视角去认识学生,以新理念去引领学生,以新方法去指导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导入课题上要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拉开层面,难易得当,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商和智商,课堂导入需要找准不同层面的切入点。从导课上引起各个层面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为不同学生提出分开层次利于学生探寻知识和具有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分层教学模式的变换交替中不至于感到乏味。教学过程是交流教学思想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学生的情感特点,看得出学生所思所想,对学生情感进行“分层”,一堂成功的课少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激情,教师不能只管机械的说教,还要时刻观察学生的情感思绪反应处在哪个层面上:当学生出现黯然眼神,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当学生出现百思不得其解的状况时,则要变换教学方法和手段,从另种方法中说教、引领;当学生出现浮躁情绪时,则要引导他们从深度思考,以促深刻理解,举一反三,强调知识的运用。当学生表现情绪激昂、过分活跃的时候,教师要按捺住学生情绪,趁热打铁,将所学内容进行巩固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思想情感的学生,教师要用不同层次的情感交流来回应,教师的一个眼神、一次赞许往往都会给学生带来无穷的力量和启迪。

课堂教学分层更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掌握学生,适应学生个别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精心分层施教的基础上,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这样才能真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学生练习分层

对小学数学新知识的巩固与提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分层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学生掌握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次练习,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和学生差异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练习要求。小学数学课本上的习题(除思考题和选做题外)都是要求全班学生掌握的,做这类题,学优生要求包括思考题和选做题在内全部独立完成,并且自我检查找出错误原因。学困生练习时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教师必须加强个别辅导,对其降低要求。除了教师的指导外,还可以利用学优生辅导学困生,让学优生与学困生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遵循学生自愿,教师协助的原则,让学优生与学困生结成固定的一对一关系,学优生辅导学困生,这样使学困生进步的更快,学优生对知识能进一步加强巩固,从而实现教学的互赢。

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练习速度等参差不齐的现象,同一练习还要从数量上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要求。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完成了老师交给他们的学习任务,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学习的信心。学生练习能力的提高,既离不开自身的体验训练,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对于相同的新知识,由于学生的理解速度和接受方式不同。因此,单靠集体指导“一刀切”是不能满足各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师还要根据练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对于学优生来说,要单独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增补一些思维难度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等,在解题时要求他们发散做题思路,提高做题效率。中等生基本能掌握基础知识,但做题中出现错题率较大,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表现不稳定,还需加强勤奋学习的精神感召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拔高训练以焕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学困生是个难点,也是练习的重点对象,他们在练习中遇到困难多,学习习惯不好,很容易丧失学习自信心,所以对他们要求优先辅导、重点辅导,并且辅导时要全面、耐心,做到练习优先面批,并结合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指导。同时对学困生进行补授知识,教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解题技巧,逐步培养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努力提高学习成绩。

5、课堂作业分层

课堂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它能够很好的辅助课堂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着具体的学习方式和习惯,所以布置作业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学生的特殊性意味着学生之间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作业的多少,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的高低、教学质量的优劣。作业分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优化了作业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同时实现了学生爱学,乐学的目标。

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由于学生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倾向不同,也就决定了他们完成作业的质量、需要的时间以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所以教师布置作业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能力,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因人而异,设计、布置作业时分开层次,不以统一标准的作业去对待所有的学生。要让学优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学困生“吃的了”,学生完成作业后,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层次作业分别评价,对于个别的学困生,只要能完成作业,就应给予肯定或奖励;对于中等生要多要求些作业的质量,在做好作业的同时给予适量的拔高;对于一些优等生,则要在肯定他们作业的同时寄予希望,促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6、学生评价分层

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树立自信心。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评价,教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发现他们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虽然有的学生还不能独立地完成学习任务,但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基本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要对其进行激励和积极引导。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对于考试评价机制,应做到方式多样。以往的考试都是千人一卷,试题难易程度针对每一位学生都是不一样的。教学分层后,可让一部分学生选择多样试卷或综合考察,学习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评价的标准要根据学生分层的实际来考虑。评价基本原则是看学生在该层次中有没有达到目标,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对个别的后进生主要采用表扬评价,寻找其闪光点,认真倾听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中等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既要指出不足,又要指明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积极向上;对优等生采用竟争性的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寄予希望,提出更高目标,让他们不骄不躁,向着更高的目标不断超越自己。

此外,教师可以为学生建立数学兴趣小组,针对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不同兴趣制订教学方案,要求小组内存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先由学生商议自由组合,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数学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再作适当调整。通过积极开展小组活动,小组内成员做到互帮互助,和谐相处,这样一方面提高小组成员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兴趣,另一方面也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交流学习达到共同进步。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实施以来,在教学上有着积极意义。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让学生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得到发展,分层教学的内容是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学生会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取得胜利的成就感。在以往教学中尤其是学困生要在原有知识尚未消化的情况下又要学习新知识,只会使他越来越厌倦学习,而现阶段分层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进行有效学习,这就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教学让教学更系统,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消除学生的差异,而是针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条件,促使他们更好更快的发展。分层教学的实施,不同层次学生都能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同问题,做到了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进一步加强了生生间与师生间的沟通与合作,师生间增加了平等对话、真诚合作、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感受课堂上的互相尊重、信任、宽容和理解,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达到了和谐,真正实现新课程理念中所指出的:“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四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

歙县城关小学 刘永霞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目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近年来,我努力以崭新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学习、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能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师生的互动,让学生变得易懂易学而喜欢学。这样的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思维,还能促进学生在探究发现中全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下面就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情况,谈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创设丰富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经常被认为是最枯燥的,部分学生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兴趣。在课堂上,我经常利用多媒体集音、像、动画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提供各类感知材料,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轻而易举地抓住每个学生的注意力,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发现数学规律、领悟数学思想等。

例如,在三年级《位置与方向》的数学教学中,为使学生理解东南西

北的位置与方向,我设计了《西天取经》的数学课件,虽然学生已有了太阳东升西落的概念,但位置与方向知识仍然很抽象,它的引入效果对于今后学生正确判断图上某物所处的位置与方向起到至关重要的启蒙作用。因此,在刚上课时,我播放动画课件:“路在何方”音乐起,唐僧一行四人在四面环山的山地上向前行走,他们背后山坳里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定格)。我提问学生:能说说他们是朝那个方向行走吗?生1:去西方取经呗!生2:因为他们背后远处太阳在升起。说明背后是东,东西相对。所以他们是朝西走的。……

在整节课上,我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使学生不仅对位置与方向的对应关系有了初步了解,并学会了初步的判断方法,而且印象特别深刻,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凭借多媒体课件功能,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课件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变成直观形象的画面,以声、形、像的形式展现于学生的眼前,变抽象为直观,变难为易。因此,只要有效地开发多媒体课件,并且准确把握、巧妙运用,教学就能事半功倍,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手段。

例如:在帮助学生体会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与它们的长、宽、高的关系时,我播放了一副自制的动画,让学生清晰地看到长方体的长、宽、高发生变化时,长方体的体积也随之发生变化,让这一教学难点瞬间突破,学生印象十分深刻,这是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再如,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教学,过去,我们总是强调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学生很难理解,“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概念。利用课件就可以突破这一重点。利用多媒体颜色线条闪烁,各种图形的边长,长方形相对的两条边用不同的颜色飞入,并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强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三、变抽象为直观,训练学生思维发展

多媒体课件的动画功能,不仅能清晰地展示实物图像,而且能通过跳跃、移动、变形、闪烁等功能,化静为动,变抽象为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发展其抽象思维的能力。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他们容易被实物图像或运动着的事物所吸收。

1、利用动态,培养学生联想思维

例如我在教学 后在屏幕上展示的是圆柱的两个底面(圆)、一个侧面(长方形)的一系列演示动画。在演示的过程,我提出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这样,学生的空间思维和创新都得到了发展。

四、创设民主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课件的交互功能,创设学习的民主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是体现他们主体地位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如:我在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推导面积公式时,利用下载的课件:屏幕上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屏幕左上角有“一堆”面积1平方厘米的小卡片,让学生操作计算机,将左上角的小卡片拖动到长方形中沿长摆好,每排摆5个,再拖动,沿宽摆放,可以摆放3排,再得出这个长方形面积的平方厘米数正好是长的厘米数与宽的厘米数的积,继而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与宽的积。这样,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从中真正体会到一种设想、一种探究、一种尝试、一种发现、一种创造的乐趣。这样的教法学法,学生喜欢学,效果较好。学到的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运用得更加灵活。

信息技术可以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它所具有的这些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环境,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程改革》

第五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现代社会正逐步走进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2000年修订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有这样一个重要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习和教学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要充分考虑计算机(计算器)对数学学习的影响,把现代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使学生从大量繁杂、重复的运算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经历着信息潮流的我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数学教学,下面将自己的几点理解与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布鲁纳有一句名言,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里,合适的方式是关键。而计算机正好提供了这种可能。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电教媒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使学生充分感受情景,发现、提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山区中小学教学中,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在开展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往往不能有效地达到大纲的要求,教材中所创设的情境有很多乡村的孩子都无法理解,如人教版小六教材中引用了一个“过山车”的实例。但在课堂调查中发现有很多学生根本没见过“山车”,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黑板、教具模型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但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投影片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将这些资料组合起来。课堂教学时,可以利用教室的多媒体计算机、投影仪,也可以在网络计算机教室中进行。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声、色、图、文等多种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从上课开始就进入一个具有魅力、引人入胜的数学境界。新授时精心设计好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充分运用教具、学具、电教媒体等教学手段模拟演示,突出实际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感知、动手操作,使新知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我们知道,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几何画板》能很好地把数和形的潜在关系及其变化动态地显示出来,随时观察到各种情况下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如在讲旋转体时,教师可以使用《几何面板》制作的课件形象动态地演示圆柱由一个长方形旋转而成,圆锥由一个直角三角形旋转而成的过程。在人教版小六(上)截几何体时可以演示用一个平面去截正方体、长方体等几何体的过程,可以直观地看到所得的截面是什么图形,避免了学生空洞的想象而难以理解和制作教具模型的麻烦,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几何画板》还可以在图形运动中动态地保持几何关系,可以运用它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比如,用其画点/画线工具画出一个三角形后,可以用鼠标任意拖动三角形的顶点和边,就可以得到各种形状的三角形。我们也可以让三个顶点在三个圆上运动,作一个动态的演示,这时就可以说:“这就表示一个任意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做出它的三条中线,演示不管三角形如何变化,其三条中线总是交于一点。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教学,通过具体的感性的信息呈现,能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是把数学作为单纯的知识去理解它,而是能够更有实感的去把握它。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利用计算机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利用计算机可以让学生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即以研究者的方式,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

在数学科学研究中,数学家需要反复实验才能发现规律,然后才是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述和证明。而在学校数学教学中,数学知识都是学生通过听教师口头讲述获得的,几乎没有实验。学生多半是在听数学,听那些缺少发现过程的结论。数学学习不应是一个被动吸收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问题,同化新知识并建构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再创造的活动,使其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能给学生创设一种积极的探索问题的情境,给学生的比较和抽象创造一种活动的空间和条件,他们就能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概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真正的数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

《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1995年夏季学期,两个美国初中二年级学生应用《几何画板》发现了又一个任意等分线段的方法;东北育才学校一名学生发现了广义蝴蝶定理。抛开这些问题自身的意义不说,他们处理问题的过程(猜测-验证-论证),对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启示。利用《几何画板》让学生做“数学实验”,由于教学过程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考虑的应该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和交流。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只强调“定理证明”这一教学环节(逻辑思维过程),而不太考虑学生直接的感性经验和直觉思维致使学生难以理解几何的概念与几何的逻辑。《几何画板》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中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对象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结构关系,因而能充当数学实验中的有效工具,使学生通过计算机从“听数学”转变为“做数学”。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利用了几何画板,通过对圆的画法,圆的半径,圆的直径,半径与直径关系等知识地进行引导,学生在自学和展示中的一些困惑就迎刃而解,通过几何画板的动态演示,揭示了半径、直径知识的形成过程,比学生单纯去想象半径、直径的概念要容易得多,使静态的知识点变为动态的图像,学生记忆深刻,理解起来也易如反掌,学生学起来非常轻松、快乐。

(二)、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如今的Internet,是一个拥有信息最丰富、交流信息最为快捷的媒介。每天,千百万人正在通过Internet学习、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Internet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学校。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最后归纳、综合,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他是教学活动中的导航者,设计者和帮助者。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组织、学会协作、学会思考和交流。如在进行“税收问题”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税收咨询”的网站。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网站上用“协作”与“对话”的方式进行探索,学习各种税费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种税收政策。又如,在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中,也可以指导学生查询相关的“数学竞赛”网站,让学生在这些网站上查找有关数学竞赛的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应用,并参与网上讨论,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服务器主页上浏览,可以利用E-mail交流,可以通过聊天室通话,可以通过BBS进行讨论,可以使用同步多媒体环境的虚拟教室。这样,可以让远方的专家、教师替代计算机有针对性地来帮助,让学生集体通过交互讨论、合作解决复杂问题。所以有了网络,合作式的学习就大大发展了,这会给个别化教学提供另一种解决方式,使学习效果大大增强。

(三)、利用计算机进行研究性学习

利用计算机进行中学数学的研究性学习,首先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可用数学知识研究解决的数学课题,使研究性学习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突破;其次,使数学问题的研究朝着开放与服务方面前进。学生通过对生产生活实际的观察,在一定的背景下自己提出问题,设立自己的研究步骤,优化自己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计算机平台进行探索,这样的数学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学,也是数学教学应追求的目标。如学生对城市交通的调查研究,在采集大量与之有关的数据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所提供的统计分析软件,来帮助自己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驾驭计算机辅助教学平台的学习主体是学生。平台的使用从教师手中转移到了学生,这种学习是开发性和开放性的,学习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开发者。又如,在研究电视发射台对城市的辐射的范围研究性课题中,学生必须收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等方面,通过自主地和与人合作的方式,利用计算机为我们提供的分析工具,去完成研究。从这一研究中,学生可更多地思考为什么要发射人造卫星,能覆盖全球各地区共需多少颗卫星等更深一层次的问题。这对学生开拓知识面,实现学科的综合与交叉无疑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种研究性学习,是充分建立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的,是学生探索与合作精神的结果,这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在方式与方法上进行了积累。

总之,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凸现其重要作用,它的发展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让数学知识贴近生活、无限延伸,并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但信息技术也不可改变其工具性,应服务于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要把握好“度”,不可滥用,过多地使用图像、声音,会影响学生的深入思维,如果使用信息技术不当,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

下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模版]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旺苍县大德乡中心小学校 苟玉国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产生深刻的影响。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学......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明显。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抽象性、逻辑性强的重要学科,容易使学......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课 堂 因 “你” 而 精 彩 ______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永宁县宋澄小学 郑宏文 永宁县第三小学 盛会珍 [内容摘要]: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利用文字......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王家小学 杜令平马玉娟 [内容摘要] 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发生了巨大变革。在民族地方,信息技术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试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 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与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的小学数学教学比较,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数学计算、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等显著......

    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浅析分层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内容,欢迎阅读!【摘 要】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长汀二中 钟启仁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招收的学生与当地的重点中学学生的状况相比,知识水平相对较差,且极不平衡,尤其是信息技术更是......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的高中学校都加大了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力度,可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