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老师上课要体现三声、六度、三实
老师上课要体现“三声”、“六个度”、“三实”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二、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随着我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提高,教师们正在改变过去那种“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做法,正在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教学怎样面对全体学生,怎样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教育管理者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教师对我说:“现在的课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了!”这是一种教学观念还未更新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更新自我,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节课上得好不好,课堂教学质量高不高,用什么来衡量呢?我提出,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差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经常有教师在下课前一分钟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没有?”学生齐答:“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教下来效果不好”的现象。有的教师常找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其实,任何一次教学的不成功,原因都应在教师自身上找。教师备课,要“备学生”,要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心理调适,是教师重点备课的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是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是否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境;是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等,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如教师一句“就你笨!”那么这名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便会就此停滞。相反,如果教师引导激励恰当,学生心境会出现积极兴奋状态,这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都会增强。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得训练,从而产生思维共鸣。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少提“是什么”的问题(许多事物一见便知,用不着去探讨它的概念);要多提“为什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思维才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专家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迷恋,被教学内容所感动,为探索真知而追求……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心灵共鸣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堂教学的智能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课堂上,有的教师只注意学生答问的对、错,而不太注意学生答问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方式的鲜活性。这样的教学,是“应试”的教学方式,是不完整的教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倡导学生发言、说话:大声、大方,敢说、敢问、敢争。中小学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课堂教学千万不能忽视学生语言训练这一重要内容。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教学检测的终结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考试机器”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记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课堂教学的“六度”应成为教育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就不能做“虚功”。我常对校长和教师们说:“教育千万不能搞形象工程,贻误学生,几乎无法挽救。”课堂教学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实。一次,我问一位获竞赛课一等奖的教师:“你平时都能像这样上课吗?”这位教师回答说:“平时教学很难做到这样。”这位教师得回答是真实的。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
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我强调,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 3 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0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
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第二篇:舆论监督 要体现建设性
舆论监督 要体现建设性
来源: 武汉晚报(武汉)2013-04-10
武汉晚报经济部记者 左洋
一提起媒体舆论监督,“被监督”的单位多是“皱眉头、板着脸”,甚至让一些单位一把手感到难堪,下不来台。《武汉晚报》推出的“金家墩客运站门口有个‘兔子窝的连续报道,却让“被监督”单位笑起来了。
2012年暑运,记者接到旅客反映武汉最大客运站金家墩站“兔子”拉客、黑车宰客的投诉。据记者了解,该站一直在武汉市交通窗口文明程度指数测评中垫底。
当年7月,记者蹲守一周暗访,并在《武汉晚报》推出重头报道后,江汉区政府立即责令“被监督”单位江汉区交通局组织执法人员整顿周边秩序。
记者没有按常理鸣金收兵。在一个月里,访“兔子”、跟执法,连续跟踪报道,找到症结:区交通局缺乏有效执法权,只能驱赶,导致兔子、黑车司机有恃无恐。9月,江汉区政府决定:具有综合执法资格的汉口火车站地区综管办接管车站周边管理,使执法难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今年1-2月,该站在全市文明指数测评中位居前列。江汉区交通局给《武汉晚报》送来锦旗,感谢帮助解决“大难题”。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新闻工作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应该始终站在“建设者”的角度,切勿“一稿了之”。我的体会,一是要保持持续关注,客观公正反映当事各方意见,不能偏听偏信,以偏概全。二是理性分析问题症结,提出建设性意见或建议,使舆论监督真正发挥解决实际问题,推动部门工作,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大讨论我是建设者)
第三篇:学习“三严三实”要求和
学习“三严三实”要求和
焦裕禄精神的心得体会
按照委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总书记关于“三严三实”的要求,学习了焦裕禄精神精神的相关文件、著作和影片。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是要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首先就是真诚为人。不论做什么事、干什么工作、在什么环境当中,都要怀有一颗真诚之心。其二是守信。是不是表里如一,能不能说到做到,是守信程度的具体表现。人生失败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不守信用就是失败的祸根。其三是坦率。就是要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做到真诚、守信、坦率,就奠定了为人做事的重要基石。
二是要严以律己。要敬畏权力、敬畏法律、敬畏党章、敬畏道德,警钟长鸣。有畏惧心,严格按政策原则办事,凡是“闯红灯”的事坚决不能做。常常自省,经常对自己进行灵魂的拷问、党性的拷问、道德的拷问。严格要求自己,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善于自律。能驾驭自己的人,才能驾驭命运。人最大的敌
人是自己,能够控制自己,就是战胜自己的一种表现。把握不住自己,就会出问题、跌跟头。
三是要宽容为怀。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魅力、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一个人的心胸有多大,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能成就的事业就有多大。要做个能成就事业的人,就要学会宽容别人、理解别人、帮助别人、尊重别人,学会换位思考。“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话就是很朴素的换位思考的道理。遇事不要先去埋怨别人、怨恨别人,甚至把别人当敌人,那样朋友会越来越少,舞台就会越来越小,做事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四是要注重学习。委领导曾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如父兄般对我们谆谆教诲,要不断增强“能力危机”和“本领恐慌”的意识,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开阔新思路,才能牢牢抓住工作的主动权,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我们应当把学习作为一种自觉、一种追求、一种境界。首先是从书本中学。读政治书能养大气,读专业书能增长才气,读休闲书能增加灵气。一位细心的印度工程师发现,多数中国人乘机或候机时,基本都在用平板或手机上网、打游戏、看电影,极少看见有人在读书,而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或者一本书,安静地阅读。于是他发出感叹:疏远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外国人都在担心,我们更应该警醒。其次是向同事学。委机关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
都有每个人的长处。“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要不断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地开阔视野、完善提高。第三是向实践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实践出真知。再多的理论知识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转化成真正的知识学问和能力。
第四篇: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突出“三实”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突出“三实”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突出“三实”中共xx市委书记xxx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江泽民文选》深入系统的学习,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深邃的理论贡献和执政理念,更加深刻地领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江泽民文选》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必须抓紧的工作。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切感到,深刻领会和把握《江泽民文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突出“三实”。
一、要实实在在学。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精读细研。只有反复学习、深入思考,才能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才能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江泽民文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作出具体安排,并抽时间、挤时间搞好自学和集中学习交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要系统学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原著,有助于我们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思想体系。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带头学习《江泽民文选》,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带头学、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既要领会和把握好《江泽民文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结合各自工作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努力使科学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要联系实际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江泽民文选》,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各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圆满实现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收获加强和改进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xx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积极的、有作为的态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既定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更加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做到不脱离时代、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要为民办实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政治立场,在《江泽民文选》中体现的十分鲜明。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福祉放在心上,真正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心贴心。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好《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突出“三实”
学习《江泽民文选》要突出“三实”中共xx市委书记xxx
《江泽民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对《江泽民文选》深入系统的学习,就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中共第三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深邃的理论贡献和执政理念,更加深刻地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学习《江泽民文选》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当前一项必须抓紧的工作。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切感到,深刻领会和把握《江泽民文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必须突出“三实”。
一、要实实在在学。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反反复复精读细研。只有反复学习、深入思考,才能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精神,深刻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才能牢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意义,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坚定不移地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摆在重要位置,把学习《江泽民文选》作为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作出具体安排,并抽时间、挤时间搞好自学和集中学习交流,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学习效果。要系统学习《江泽民文选》,《江泽民文选》全面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的原著,有助于我们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思想体系。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同学习马列著作、毛泽东著作、邓小平著作有机结合起来,同学习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要带头学习《江泽民文选》,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带头学、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既要领会和把握好《江泽民文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又要结合各自工作对相关内容进行深入钻研,努力使科学理论转化为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二、要联系实际学。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江泽民文选》,关键是理论联系实际,推动各项工作,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不断深入学习,进一步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圆满实现我们既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今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续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成果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相结合,用学习收获加强和改进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更加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意识,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丰富发展内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更加自觉地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中央和省委、xx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积极的、有作为的态度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安排部署,认真抓好既定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十一五”开好局、起好步;更加重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做到不脱离时代、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群众,为实现“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要为民办实事。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这一政治立场,在《江泽民文选》中体现的十分鲜明。我们学习《江泽民文选》,必须牢牢把握和坚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切实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群众基础、提供强大奋进力量。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体现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之中,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生产生活中。党员干部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冷暖福祉放在心上,真正和人民群众心连心、心贴心。要特别关心那些工作和生活暂时遇到困难的群众,关心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好《[page_break]江泽民文选》、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重要的标志。要着眼于推进“和谐xx”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一步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从群众最需要、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使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行动。
第五篇:三严三实——谋事要实专题研讨材料
三严三实——谋事要实研讨材料
在“三严三实”的讲话中,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大局、共商改革发展大计时“谋事要实”。这不仅为下好全面深化改革这盘大棋奠定了厚重务实的“棋风”,而且为各级领导干部制定了长期的为政指南,树立了一以贯之的行事风标。谋事要实,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只有谋事要实,才能脚踏实地。
从古到今,“不谋实事”是对为官者最强烈的批评之一。“大人不华,君子务实。”在中国古圣先贤看来,“谋事”是否“实”,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标尺。花拳绣腿、华而不实,历来为民众舆论所厌,为正人君子不屑。谋事不实,必然导致虚无缥缈,雾里看花,浅尝辄止,弄虚作假,结果只能是虚掷公帑、劳民伤财,激化矛盾、败坏风气。这就是居于“四风”之首的“形式主义”,危害甚重。总书记要求领导干部“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值得为官者细细思量,努力践行。
反对形式主义,重在谋事要实。谋事要实,落脚点在一个“实”字。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坚决杜绝决策时拍脑袋、推进时拍胸脯、失败时拍屁股走人的错误行为,更要坚决制止一心只为出政绩、出形象,既不符合实际又不符合客观规律的错误做法。要用心谋事,倾注心力谋划事情,细心谨慎,考虑周全。始终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早人一着,善于将上级的要求、外地的经验和本地的实际相结合,提出的建议有理有据、切实可行;制定的方案周密细致、便于操作。
谋事要实,重在谋实在事。总书记强调“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这是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的应有之义,也是各级干部走好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要谋实在事,必须要俯身亲民,懂得广大群众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众的诉求当作谋事的核心内容,把群众的所思所盼当作谋事的要义关键,端正作风,务实求真,戒躁戒虚,把工作精力集中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最管用的地方、最见实效的地方。民之所需、民之所欲、民之所困,正是各级干部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谋事要实,还需脚踏实地。谋事要“三符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人“谋”是过程,天“成”是结果,谋事要成功,“谋”的路子必须要对,“谋”的脚步必须要实。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作为基本前提,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秉承科学精神,全面协调,统筹兼顾,才能把脚步迈稳,把脚印踩实,才能收获到改革的果实,老百姓才能尝到改革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