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2 22:39: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第一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1、简述课程的涵义。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阐述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念。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因此,无论是作为基础教育领域进行教育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还是未来走上教师工作岗位的职前准教师,要使教育教学工作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必须消除旧的教育观念,树立新型的学生观、知识观、发展观和课程观。①学生观:学生是人不是物。虽然人们口头上都会将学生视为“人”,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将学生当成可以随意摆布的物的现象。学生作为有生命的人,与无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即他们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人,在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和巨大的可塑性,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充分发展。②发展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地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专注于工具价值的发展观严重地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因为,人的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是内在地统一于人的德、智、体、美、劳等诸多方面全面发展之中的。只有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内涵,即养成学生健全的个性或人格。③知识观:知识是一种认识过程。以前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可以说成了“课程”的代名词。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客观存在物,所以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及死记硬背的现象。现代教育观念认为:知识是一种认识过程,它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也就是说,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还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继续学习奠定基础。④课程观。过去的课程观认为“课程即教学的科目”,而“教学科目”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这是一种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它使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知识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现代的教育观念认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可能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因此,我们只有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高墙,才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

第二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的描述。A.长期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间接性

满分:2 分

2.“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_________。A.学习准备 B.学科结构 C.中间语言 D.发现学习

满分:2 分

3.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___。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满分:2 分

4.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 分

5.______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满分:2 分

6.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满分:2 分 7.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满分:2 分

8.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_______。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满分:2 分

9.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_____。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满分:2 分

10.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满分:2 分

11.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________。A.小步子原则 B.高速度原则 C.高难度原则 D.逐渐分化原则

满分:2 分

1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A.合作学习B.探究学习C.竞争学习D.自主学习

满分:2 分

13.()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A.教育手段 B.教育观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E.满分:2 分

14.教学目标的功能是_________。A.支配、调解、评价 B.支配、调解、控制 C.调解、控制、评价 D.支配、评价、控制

满分:2 分

15.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A.机器教学 B.程序教学 C.强化教学 D.编程教学

满分:2 分

16.“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17.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______。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满分:2 分

18.“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满分:2 分 19.()以愚蠢教人。A.巫师 B.教书匠 C.能师 D.庸师

满分:2 分

20.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21.__________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满分:2 分

22.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__________。A.复习B.实践 C.方法 D.拓展

满分:2 分

23.“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A.布卢姆 B.麦克尼尔 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满分:2 分

24.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______。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满分:2 分

25.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满分:2 分

26.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____。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满分:2 分

27.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___。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满分:2 分

2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满分:2 分

29.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满分:2 分

30.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满分:2 分

31.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满分:2 分

32.“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A.《老师,再见!》 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

满分:2 分

33.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______。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满分:2 分

34.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_________。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满分:2 分

35.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满分:2 分

36.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A.泰勒 B.博比特 C.查特斯 D.坦纳

满分:2 分

37.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____。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满分:2 分 38.“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_。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满分:2 分

39.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____。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满分:2 分

40.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活课的基本要素: 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经历

满分:2 分

2.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____。A.改革本身的因素 B.学校内部的因素 C.学校外部的因素 D.学校实施的因素

满分:2 分 3.教育认识要求:

A.深刻,揭示教育教学活动规律 B.先进,反映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C.全面,体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性 D.务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满分:2 分

4.下列选项中关于“隐性课程”说法正确的是: A.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B.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C.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D.隐性课没有消极的作用

满分:2 分

5.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6.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7.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的是: A.经济全球化 B.信息时代

C.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规划人生

D.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8.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包括: A.强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B.强化评价的选拔功能

C.体现过程性:过程——结论 D.关注差异(性):多元智慧 同学科的学习差异——基本共同要求 9.转变课程的功能表现在:

A.从知识传授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B.从知识与技能到重过程与方法

C.每门课程都要以发展为本位,发展的内涵和侧重点也相同 D.从知识性功能到发展性功能

满分:2 分 10.信息交换途径有: A.经验交流 B.经验总结会 C.信息发布会 D.读书汇报会

第三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

1、阐述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理解。

答: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目标在结构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呈现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结构形态,这三个维度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三维目标不是三个目标,为了操作上的方便起见,而把一个问题分解成三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完成了—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犹如鱼水一样,和谐地和合在—起的,落实目标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对其理解,可以准确表述为“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元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指学生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过程中的一种感受和反映,包括感知、理解、审美、体验四个方面。

“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存在于“过程和方法”之中,“过程和方法”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它的对象、要素、结果,都是由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构成的,无法离开“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独立存在。因此,三维目标之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共同构成课程目标。三维目标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养成,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和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和运用。从过程和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的过程、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种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和反映。总之,三维目标的相互支持,使课程目标更具完整性及操作性。

三维目标的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参与、体验、探究的方法和过程,既要考虑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要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最终目标。我们教师不能以传统备课的眼光去审视三维目标,将“过程和方法”理解为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是以学习者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为出发点,突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达到解决教学问题的目的。从教学设计原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并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因此,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些目标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

过去,我们过于注重“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忽视了知识获取与能力养成的途径与方法,也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提高、情感和态度的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现在,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

在学习中,过程最为重要,因为过程既是学习新知的过程,也是探索新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学生经独立思考后提出真正属于自己的问题,获得了自主学习的经验,才是真正的主动学习。如果过分重视知识而忽视思维、学习的方式,忽视对知识的理解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等,学生的素养将是不全面的。我们习惯认为,“过程”只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或手段,评价教学效果主要看预设的“目标”是否达到,这样“过程”目标在三维目标中就成了多余的东西。这是理解上的错误。其实过程学习,就是方法学习,学习本身就是一个过程并在过程中获得和应用知识、掌握和运用方法。一定的“方法”总体现在一定的“过程”之中,“过程”是“方法”的动态展开,“方法”蕴涵在“过程”之中,“过程”与“方法”具有统一性。比如,学习方法是具体的、外显的,能力是抽象的、内在的。判断能力形成与否,要看在具体的情境下学生能否灵活运用相关的方法,而这种运用实际是一个过程。所以,“过程”必然蕴含着“方法”。

总之,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和能力”是教学目的;“过程和方法”是落实“知识和能力”的操作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是对落实“知识和能力”的反映。

2、阐述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要认真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两者相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第一,从教师方面讲,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其次要拓宽知识面,丰富背景知识。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作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且需要自觉地广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水一样吸取有用的信息,增加一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行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用的东西,这样,文本在学生眼前就不再是孤立出现的一株植物,而是有着深蓝色天空作映衬的一幅图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再次要研究儿童心理和学习心理。教师要全面了解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和班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深刻地了解学生学习的客观特律和基本过程,清晰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从而能够较准确地洞察和把握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活动的走向。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第二,从教材方面讲,要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地位和主干性作用,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清楚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儿童经验和时代发展去挖掘和追求教材的延伸义、拓展义,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否则,所谓的个性解读和生成就会失去根基和方向,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生成误区都是源于对文本的忽视和误读。

第三,从教学方面讲,要强调精心的预设,课前尽可能预计和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低水平和可预知的“生成”,激发高水平和精彩的生成。

如:在教学“(思考题)在1/6和1/7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时,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约分、通分等知识,学习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所以在设计这道题时,我预想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的解法:

①通分扩大法。通分至同分母的分数,然后分别同时扩大。如将1/6和1/7通分,成7/

42、6/42,再同时扩大2倍,就有了14/84、12/84,这中间还有一个分数13/84;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倍数大一些。(分母不变)②直接扩大法。如将1/6和1/7同时扩大3倍,成3/18和3/21,中间还有3/19和3/20。要想得到更多的分数,只要将扩大倍数大一些。(分子不变)同时也可能部分学生会想到第三种方法:折中扩大法。如1/6和1/7之间可以写一个分数1/6.5,然后将1/6.5的分母小数扩大变成整数,成2/13。

正因为认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我预设了这个环节学生采用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合作充分讨论,然后全班交流的方法,同时做好了各种不同解法(尤其是第3种解法)的引导准备。

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对于第一、二种方法大部分小组能提及,但对于第三种方法,只有个别小组能提出来(原来学生对分母是小数的分数还是不太习惯的)。我就让学生对他们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检验,通过检验,学生发现这种方法也是可行的。应该说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可以完成这一环节了,没想到精彩的还在后面:一位学生提出了将1/6和1/7的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分母6+7=13,分子1+1=2,得到一个新的分数2/13,其大小在1/6和1/7之间!(此法教师在预设时就没有想到)此言一出,全场愕然!有这么简单? “你是怎么想的?”

“我看到第三种方法中的2/13中分母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母的和,分子2正好是原来两个分数分子的和,所以就想到分子分母相加的办法了,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种方法可行吗?这还有待于同学进行验证。”

经全班同学验证,屡试不爽。掌声响起„„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来,教师有备而来,顺势而导,才能有真正的“生成”。这种“预设”越充分,生成就越有可能,越有效果。预设是对生成的丰富、拓展、延伸、超越,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

二、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

第一,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

相对而言,生成强调的是学生的活动和思维,它张显的是学生的主体性;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张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想,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

如:教师在设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时,事先对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仅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而且大多数对将要学的“两位数减一位的退位减法”已经有了相应的了解,全班40名学生中,有35人已能正确算出得数,并能口述算理,其余5人能算出得数,但速度较慢,算理表述不清。

如果把教学的起点定在“整十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显然不符合实际。为此,这位教师把教学起点调整为“写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并且算出得数。”这样的设计就有了较强的针对性。

第二,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

生成是师生的“即席创造”,是“无法预约的美丽”,它犹如天马行空,不期而至。为此,预设要有弹性和开放性,给生成腾出时间和空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把课堂上的一切都算计在内,把 “意外情况”、“节外生枝”都视为课堂异端而加以排除,生成自然也就无了立锥之地。教师要确立生成的意识,要深入思考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大环节和关键性内容,把握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目标指向,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必要的时间。目前许多优秀教师都倡导和实行粗线条的板块或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如:著名特级教师宁鸿彬教《中国的石拱桥》大体分三步:①学生自读课文。(教师要求学生在文章标题前加修饰语,促使学生思考)②学生提出问题,讨论;教师提问,讨论。③练习。另一著名特级教师陈军的《死海不死》的教学与宁鸿彬的课有异曲同工之妙。①用15分钟读几遍课文,每个提出5个以上有价值的问题;②师生共同整理并解决其中主要问题;③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这些课在过程中不断有新知火花的迸发,这些火花就是生成。

第三,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强调生成的动态性,意味着上课不是执行教案而是教案再创造的过程;不是把心思放在教材、教参和教案上,而是放在观察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并与学生积极互动上。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拘泥于课前的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对设计作出有把握的调整、变更。

案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在教学长(正)方体的特征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小棒和橡皮泥搭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有些小组搭出了“漂亮”的长方体、正方体,可是有的小组搭出的长方体、正方体就是不像样,还有的小组根本就没有搭成。这简直出乎教师的意料,可他还是对学生说:大家搭得很认真,但因为时间有限,有的小组还没搭好,有的小组还没搭出最佳的长(正)方体,相信大家课后一定能搭好。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已搭好的可观察自己的),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正方体呢? 【反思】:从片段中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的进程完全按教师设想的流程进行。当学生搭的结果出乎教师预设时,只被老师的一句“大家搭得很认真,相信大家课后一定能搭得很好”给搪塞了。接着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特征。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习变得机械,缺乏生气和乐趣!一位听课教师重新对这一新生成的教学资源进行了设计:

大家搭得都很认真,可是为什么很多小组搭不好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怎样?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展开了讨论„„原来,不能搭好长(正)方体的小组,他们课前准备的小棒只有23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准备了24根小棒,但是小棒的长短不一样。在新的设计中,对于“搭不好长(正)方体”这一临时生成的问题,教师没有回避,而是通过“为什么”来分析原因,认识特征,营造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的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形成。(范强:“在生成中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新课程教学案例》2005/5)

正是基于生成的主体性、随机性和动态性,新课程才特别强调教学反思的意义。在教学前进行反思,把以前的生成纳入现有的预设范围,拓宽预设的可能性;在课堂中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改变和充实预设,使预设不断完善;在课后进行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回顾、批判,总结和提炼有效的预设和生成,明确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试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B)

A、《雄辩术原理》

B、《礼记,学论》 C、《礼记,内则》

D、《礼记,王制》

2、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C)

A、《普通教育学》

B、《教学与发展》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美国学者(C)1918年出版《课程》一书,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博比特 D泰勒

14、(A)年学制标志着现代课程的开始

A 1912 B 1896 C 1914 D1922

4、西方古代主导的课程—“七艺”,即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 音乐、天文和(D)

A 代数 B 比喻 C 会意 D 几何

5、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编制方法,一般分前言、(B)、实施建议、附录等四部分组成。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教学功能

D、教学模式

6、制约教学手段现代化最现实的社会因素是(D)

A、技术的发展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经济因素

7、各科学要注重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这一原则体现了选择小学课程内容应具有的(B)原则。

A、基础性

B、实用性

C、时代性

D、综合性

8、(A)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9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B)

A.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自评价与他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10、.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A)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11、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这是课程实施的(D)

A.忠实取向

B.相互适应取向 C.主体取向

D.课程创生取向

12、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D)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3、程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心理学家(B)

A布鲁纳

B斯金纳

C沙塔洛夫

D仲衡

14、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C个别辅导与现场教学

D复式教学

15、课程评价的功能有哪些(B)

A、定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激励改进功能 C、导向规范功能、诊断鉴定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D、导向规范功能、诊断筛选功能、分析改进功能

16、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的主要区别是(A)

A、指导作用和灵活性不同

B、指导作用和性质不同 C、方向和性质不同

D、方向和灵活性不同

17、下面哪一项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关键(D)A、备课

B、课外辅导 C、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D、上课

18、下列哪些不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D)

A整体性原则 B科学性原则 C 灵活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9、以“儿童中心”和“从做中学”为基础构建了他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是(A)A杜威 B 夸美纽斯 C赫尔巴特 D苏格拉底

20、就教学模式构建的重心而言,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是(B)

A由单一的多样 B由单维构建到整体构建 C由刻板到灵活 D有被动性到主动性

21、教学方法的分类不包括(C)

A直观性教学方法 B实践性教学方法 C引导性教学方法 D研究性教学方法

22、运用研究法的关键是教师要(D)

A善于提问 B做好谈话后总结工作C运用启发性谈话 D 设计好问题

23、(A)原则是选择教学手段的根本原则和根本要求

A 教学最优原则B健康和安全原则 C经济性原则D综合性原则

24、当前渗透到教学领域并影响到教学方式变革的新技术主要有(C)A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B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C多媒体技术、网络通用技术、虚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D 多媒体设计技术、虚拟技术和智能处理技术

25、一种观点认为课程实施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研究的焦点是实践中发生变革的程度和影响变革的因素。这种观点是美国学者(D)课程论专家的观点 A菲吕马克B麦克米伦

C夸美纽斯D富兰

26、美国课程专家(A)总结了三种课程实施策略,即自上而下策略、自下而上策略和自中而上策略

A麦克尼尔

B泰勒C 杜威 D博比特

27、下面那个教育家认为迅速愉快和彻底是教学成功的标志和基本要求。(A)A夸美纽斯B泰勒C杜威D斯宾塞

28、优化教育的一般标准不包括(D)

A个人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B真善美的过程标准

C高效率标准,即合理投入下的效益最优化 D教学模式的优化

29、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A)

A、现象、问题、规律

B、过程、方法、手段

C、现象、方法、手段

D、过程、规律、问题 30、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A)

A、知识、学生、社会

B、学科、内容、科目

C、教师、学生、内容

D、方法、目的、内容

3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A)

A、忠实、适应、得过且过、创生

B、混合、创生、灵活

C、适应、混合、得过且过

D、忠实、灵活、创生

32、被认为是最早使用“校本课程开发”的两个人是(C)

A、杜威 泰勒

B、斯宾塞 舒伯特

C、菲吕马克 麦克米伦

D、菲吕马克 泰勒

33、教学目标的功能不包括(D)

A、导向功能

B、激励功能

C、标准功能

D、认知功能

34、实践性课程提倡的课程开发方法是(B)

A、决策

B、审议

C、理解

D、建构

35、被认为是现代课程的奠基者、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的集大成者是(D)

A、博比特

B、查特斯

C、哈里斯

D、泰勒

36、“非指导教学”模式的创立者是(C)

A、斯金纳

B、赞可夫

C、罗杰斯

D、布鲁纳

37、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中(C)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向学生提问题,要求学生回答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38、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不包括(C)

A、学习者的需要

B、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C、学生的知识经验

D、学科的发展

39、课程评价的功能具体表现在(D)

A、导向规范功能

B、诊断鉴定功能

C、激励改进功能

D、以上三者

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因素的是(B)

A、教学任务和目标

B、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D、学习者因素

15、制约教学手段选择和使用的各种因素中(A)以有效发挥教学手段为目的A、教学任务和目标

B、学习者因素

C、教师因素

D、其他因素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判断说明题

1、教学目标就是教学目的。

答:错,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指导作用不同,灵活性不同。

2、现代课程与古代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答:错。

现代课程区别于古代课程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从内容上看,自然科学进入了现代课程体系并取得了合法的地位。第二,在内容的进程安排上,纵向上增强了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连贯性,横向上加强了多学科之间的协调性。第三,从课程的性质上看,民主化、民族化、科学化是现代课程的显著特征。第四,从课程实施看,形式越来越多样,课堂上的活动丰富了,课外拓展活动也受到重视,教科书的编写也越来越科学合理。

3、教学方式与教学方法是一样的 答:错。

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方式是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技术,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具体动作。因此,教学方法是教学方式的上位概念,任何一种方法都可分解为各种教学方式。

4、课堂教学是各国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正确)

5、课程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他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思想、情感和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错误,把课程改为课程内容)

三、简答题

1、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影响课程发展的外部因素有:(1)社会对课程发展的影响(2)儿童对课程发展的影响;(3)知识对课程发展的影响 影响课程发展的内部因素有:(1)学制;(2)课程传统;(3)课程理论;(4)课程自身发展的否定规律。

2、优化教学大纲的基本策略是什么? 答:(1)遵循教学规律;(2)开展教学实验和教学改革;(3)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

3、什么是教学组织形式? 答: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4、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教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 练习法 实习法 实验法 演示法 参观法 研究法

5、什么是课程目标?有何价值取向及形式取向?

答: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有: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类型有: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四、论述题。

1、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不足?结合实际论述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改进?

答:不足: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容易导致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养成。如何改进:(略)

6、课程与教学目标有哪些基本来源?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环节是什么?

答:来源一:学习者的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不要漠视学习者需要的个性差异,不能把成人认为的学习者需要等同于学习者自己的需要。

来源二:当代社会生活用品需要。确定当代社会生活需要时刻注意三条原则:(1)民主性;(2)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统一;(3)教育先行。

来源三:学科的发展。将学科发展确定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来源需要理清以下问题:(1)知识的价值是什么?(2)什么知识最有价值?(3)谁也没有想到知识最有价值? 五.材料分析题。

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多次提到综合课程问题。如“改变课程结构地于强调学科本、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门类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请结合实际分析要我国为什么要倡导综合课程?依据上述材料说明在实际工作中应怎样落实综合课程。

答:为什么倡导综合课程:文化或学科知识的发展是相互作用、彼此关联的,而我国长期以来具有相互隔离、彼此封闭的情况;学生的发展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为的学生往往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整体性,而我国的学生整合知识经验的能力不够强。

怎样落实综合课程:确定作为综合课程组织核心的主题、问题和概念的选择标准;教师与行政人员要对综合课程进行恰当规划与合作;开发综合课程评估形式;建立单一学科知识与跨学科知识相结合的教师培训计划。

第五篇:《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课程

答: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产物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答:(1)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框架上的区别。

①课程标准有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等。

教学大纲没有前言。

②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为:知识、能力、思想认识。③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学习领域、学习目标及行为目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要求。

④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大纲的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注意问题、考核与评价。

⑤课程标准有附录,包括术语解释、案例,教学大纲没有。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内容上的区别。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规定的是目的、内容及教师教学的最高要求,重点是教学工作的规定教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目标上的区别课程标准:

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大纲:强调知识与技能,偏重认知发展水平,忽略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大纲强调的是

教师的教,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忽略学习方式和策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

(4)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评价观上的区别课程标准:

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成多元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评价的影响是间接的,指导性,弹性的。教学大纲:规定的考核、评价,内容与形式比较单一。

重视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结果考核。

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因素。忽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降低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业评价的影响是直接的,严格控制的,硬性的。

3.学习方式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凝练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重在强调能有效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成就出彩人生,发展成为有明确人生方向、有生活品质的人。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

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

答: 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主要表现在师生间互相启迪、激励、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作为人民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生关系已从陈旧的“师道尊严”的堡垒中解放出来,正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教育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健康的师生关系是发展教育的基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业,成为有较高素质的一代新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对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的健全;对学习效果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作用。我认为要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必须以交往、对话为基础,以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由于角色定位上存在主从性,这在客观上导致教师在交往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与学生交往,必须遵循尊重、理解、平等的原则。尊重是一种爱,只有老师对学生付出真挚的、深沉的爱,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达到育人的目的。理解是取得胜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由于在观念、信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取向等反面的差异,因此,师生交往必须以理解学生为前提,要了解学生,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平等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标尺。教师与学生虽然在角色上处于不平等的位置,但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师生交往中,实现了师生在人格上的平等,才能实现真正的师生沟通。

这里不只是学生尊重教师,更强调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一位教育家在论述教育的功能时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教师不懂得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与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热爱、信任、关怀学生,学生要热爱、信任、尊重教师,达到情感融洽、心心相印的效果,建立起共同的思想情感基础,达到“亲其师则信其道”的效果。

2、师生要平等相处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建立在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的基础之上,形成师生之间心理相容、心灵相通的真挚情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教师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更不是“上帝”,而应当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模范。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师生交往互动要求教师以真正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在课程生态环境下的与学生“对话“,从而改变过去那种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传话“的单向传递模式,让课堂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互动中创生出新的智慧来。一定要把握平等这个基本原则:平等交往是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如果交往双方不能平等相待,而是居高临下,动辄训人,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也不会愿意与你交往,你将失去了解学生内心的机会。交往必须平等,平等才能深交。这里说的平等,既是人格上的平等,又是课堂资源、课堂时间占课堂已不再单纯是教师独霸的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而是双边的活动。

作为教师的角色,总是有一种担心:没有教师的讲解,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完成制定的任务吗?这种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的体现。其实,师生双方都会不同程度的从另一方汲取知识。这样的教学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的沟通。因为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它强调的是双方的“敞开“与“接纳“,是一种在相互倾听、接受和共享中实现精神互通,共同去创造意义的活动。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每天与学生相处,是每堂课的主体,只有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形象,学生才会被你所吸引。学生们来到学校学习,不光是来学习知识,而是来体验人生。作为教师,不管有多么充足的理由都不能把不愉快带进课堂,因为学生的愉悦首先来自教师的愉悦。我曾有这样的感受,当我面带微笑走进教师,学生的情绪比较活跃,课堂进行得也顺利。相反,课堂气氛就比较死板,即使老师采取再好的方法,效果也不够好。所以作为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形象,无论是衣着、神情,还是语言、动作,都应该力争做到最好。

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

由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老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严格说已经不适合孩子们成长,学生普遍感到单调、乏味、枯燥。要能使学生得到知识、获得技能,课堂的有效教学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讲究教学的艺术性,导入生动有趣,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兴趣,课堂上坦率、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听得清楚,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感化每个学生,让学生认为这位老师上的课太好了。这样,学生就想上老师的课,听老师的话,敢和老师交流,自然而然师生关系也就很融洽。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要教师能树立良好的形象,尊重、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注意教学的艺术性,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在已经进入“知识爆炸”时代。教师要给学生的不再是一碗水,也不是一桶水,而是一条常流常新的小溪。因此,面对着急剧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成为学习型教师,唯其如此,教师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丰富自己的学识,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教学的需要。

三、材料分析题(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

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上的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

答:发现学习最好的学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未必走得最成功,而学习成绩在班里排在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后来在工作上的成就比较高,被称为“第十名现象”。为什么会出现“第十名现象”呢?在追寻其原因之前,我们不妨先来审视一下考试制度。现在的考试考查的多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管理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在考试中都难以得到体现,而这些能力对一个人的事业成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我们考试考出来的“第一名”,综合能力并不一定是最强的。我们通常说的“智力”往往都是指智商,实际上这是一种狭隘的认识。人的智力是多元化的,它表现在各个方面。比如方某,他的学习成绩好,可以说是智商高,但在实际生活中他表现出来的成功智力却比较低。所谓成功智力,是指有关生活技能、工作能力的智商,它决定着人们对生活事件的判断、评估,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还关系着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虽然不是学习中能够表现出来的,但却是现实生活中所必需的。一般说来,“第十名”具有较好的智商,同时又不是死读书,在学习的空暇能够发展成功智力,所以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取得成功。有幸的是,成功智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平时可以尝试多接触一些新鲜事物,提升自己对事件的判断力;尝试从事一些从未做过的行业,提高自己的能力,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

下载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一)(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读书笔记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比较教学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比较教育学重建以来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为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教育学知识基......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

    作业一 1、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课程与教学论》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 ( D )1.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诞生的社会背景是20世纪初美国发生的_________ A.经济危机B.八年研究C.科学测验运动D.社会效率运动 (D )2.美国教育......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最终五篇)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考试大纲 第一章绪论 1、课程的定义: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的纵向层面分析。A理想课程。B正式课程。C感知课程。D运作课程。E体验课程。课程有两层基本含义:广义......

    《课程与教学论》

    高中生物新课程下探究教学的研究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张天亮 136330 2013下半年,我对“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探究性实验的实践研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内容是高中生物课......

    课程与教学论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学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一书,把教学分成明了,联系,系统,和方法四个主要阶段。 3.......

    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合称,是对课程论与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有内在关联的学科按照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要求进行必要整合的产物。 课......

    课程与教学论.doc

    课程与方法论重点 第一章,课程的概述 19世纪60年代初,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最早提出“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的系统组织”。 斯宾塞就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