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

时间:2019-05-13 00:2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

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

作业一

1、答: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答: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有:教学对象:具体分析所选班的学生的基础、学习情况,及学生对本次课的知识的理解能力,通过这次课学生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提高。(2)教材分析:分析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对内容进行分层,哪些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是学生容易掌握,哪些内容较深,与学生目前的知识水平有哪些差距,学习的内容对学生有哪些实际的帮助。(3)教学目标:根据该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要求具体分析,设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重点要突出技能目标(目标要实际、具体)。(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教材,来确定学生在学习本次课时的重、难点知识点。(5)教学思路:为实现教学目标的而选择何种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能达到的预期教学效果。(6)教学策略:能充分体现本次课的教学思路,在课堂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做法;对教学过程能有一定预测,并如何调控。(7)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相符,充分体现师生互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8)教学流程图:用图表的形式反映出本次课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

3、答:课程实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第一,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一是可传播性,二是可操作性,三是和谐性,四是相对优越性。第二,交流与合作。经常交流有关课程计划方面的情况,并能达成如何实施的共识,对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第三,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课程计划的实施负有领导、组织、安排、检查等职责。第四,教师培训。教师是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最直接的参与者。新的课程计划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态度。要通过培训使教师形成新课程的理令,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方法。第五,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需要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3、答:课程实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课程方案的自身因素是影响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

成功的课程实施来自于切实的课程方案。设计课程方案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实施课程所需资源,故课程方案本身的特点对课程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课程方案应具有:①合理性,课程方案本身要合乎逻辑,其理念、目标和手段在实施层面上应适合课程实施地区、学校的实际;②相对优越性,相对于原有的课程方案而言,新的课程方案应具有自己的长处或优势,如理念的时代性、目标的完善性、手段的多样性、评价的科学性等;③需要程度,课程方案应让家长、学生、教师和社会各方切实感受到其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④推广度,一般而言,课程方案推广的范围小,其实施起来相对较为容易,如果推广的范围广,课程实施就会困难重重;⑤可操作性,课程改革应是普通教师能够操作和实施的,如果课程方案让教师感到非常复杂,含糊不清,则教师可能回避方案要求而采取其他容易的对策;⑥课程材料的质量,课程材料及其组合方式应该反映一种新的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新意,而且能够达到课程设计的目标。

(2)学校和教师的水平也是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实施的主体,主要指教师、学生和校长,此外也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人士和其他专业人员。教师作为直接的课程实施者,其参与课程实施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程实施的成败起着重要作用。课程方案只有经过教师的充分理解和转化,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体现其理论与实践价值。教师对于课程实施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态度、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教师与其他实施主体之间的交流。学生对于课程实施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对待课程方案的态度上,也表现在对课程实施的配合与反馈上。当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实施时,一方面,他们能够积极了解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并积极配合教师或学校实施各种课程方案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另一方面,他们作为课程实施最为直接的感受者,能够提供最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这些都将影响到课程实施的效果。校长作为学校层面课程实施的领导者,其影响涉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协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学校具体实施的课程方案;选择或自主开发实施的课程内容(教材);课程实施规章制度的制定,如教师的任课情况、课时安排,课程的实施步骤等;提供思想与物质方面的支持;处理好有争议的课程问题;组织学校文化建设等。(3)地区发达水平也是影响实施的因素。

主要表现在:各地区在进行课程改革时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的适应过程,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力度,对教职工队伍的培训,时间的安排与信息交流等。

作业二

1、答: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与联系:二者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上的不同特点决定的。学科课程所选择的知识内容使其成为学校完成传递和传播人类文化遗产任务的最重要媒介。它采用的接受学习活动方式便于教师经济有效地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这决定了它在普及基础教育和提高民族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具体到学生个体,学科课程则有利于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学科课程只能给学生提供很少的实践机会,内容难以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在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活动课程内容的即时性、实践性和“从做中学”的活动方式则决定了活动课程具有可以弥补学科课程不足的突出功能:(1)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2)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经验,并培养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他们的特长;(4)加强中小学课程的社会适应性。这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同时二者还相互促进。两类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整体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类课程功能发挥得好,都有利于学校整体课程功能的提高;另一方面,任何一类课程功能发挥得好,都会促进另一类课程功能的发挥。两类课程的这种整体优化的特点,使学校课程的整体功能远远大于两类课程各自的功能之和,从而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2、答:教学方式变革的意义在于:(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改变过去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且形成较高的学习兴趣,为自己的学习负责。(2)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此,教学方式变革实现了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使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倾向性、学生的特征、教学内容的特征等合理地选择搭配多种教的方式。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倾向性、教学内容的特征等有效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3、答:(1)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位置的评价。(2)绝对评价:是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通常是以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来制定这一基准),再把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某方面的知识或能力与基准进行比较,从而判定其优劣。

第二篇:《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二

本文档集好多份《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

请同学们利用WORD的“查找和替换”功能查找答案一般题应该都有了。“查找和替换”方法: Ctrl+F,“查找下一处”

把题目复习几个字(注意不要把括号或横线复制进来)个别题目,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两种答案,注意看清楚选项 福师《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2010-01-05 14:34:53| 分类: 奥鹏作业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得分:80

1.“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D______的观点。

A.被动适应论 B.主动适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满分:2 分 得分:2 2.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B______。

A.工作分析 B.课程审议 C.活动分析 D.职业分析

满分:2 分 得分:2 3.____C_____的本质含义在于鼓励教师对课程实践的反思批判和发挥创造作用。

A.目标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过程原则 D.思想性原则

满分:2 分 得分:2 4.“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A______。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黑格尔

满分:2 分 得分:2 5.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B_____。

A.半封闭性试题 B.开放性试题 C.半开放性试题

D.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

满分:2 分 得分:2 6.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一体化的具体途径是_____C______。

A.从做中学 B.反省思维 C.主动作业 D.问题教学

满分:2 分 得分:2 7.“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C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得分:2 8.范例教学的三个基本特性是_____A______。

A.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 B.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 C.个体性、基础性、范例性 D.全员性、基本性、范例性

满分:2 分 得分:2 9.______C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满分:2 分 得分:2 10.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是____A_____。

A.古德莱德 B.查特斯 C.斯金纳 D.杜威

满分:2 分 得分:2 11.______A____提出,课程开发的任务之一,是要提供实施的“过程原则”。

A.斯腾豪斯 B.泰勒 C.塔巴 D.奥利沃

满分:2 分 得分:2 12.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学习者、学科内容和____B____三个方面。

A.生活经验

B.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 C.指导者 D.学习环境

满分:2 分 得分:2 13.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A_____。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

满分:2 分 得分:2 14.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假设的是____C_____。

A.赞科夫 B.巴班斯基 C.维果茨基 D.列昂节夫

满分:2 分 得分:2 15.______A____是在课程开发或课程实施还在发展或完善过程中时所采用的评价。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内在评价

满分:2 分 得分:2 16.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C_____。

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满分:2 分 得分:2 17.下列各项中______D___不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A.随机访问教学 B.情境教学 C.支架式教学 D.问题教学

满分:2 分 得分:2 18.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传统模式的是__B___。

A.情境模式 B.目标模式 C.批判模式 D.过程模式

满分:2 分 得分:2 19.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在本质上受_____A___支配。

A.技术理性 B.实践理性 C.解放理性 D.理论理性

满分:2 分 得分:2 20.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D_____。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满分:2 分 得分:2 21.“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C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得分:2 22.下列表述中不是赞科夫关于一般发展的论说的是_____D______。

A.一般发展包括儿童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发展 B.一般发展不等于全面发展 C.一般发展不等同于特殊发展 D.一般发展排斥特殊发展

满分:2 分 得分:2 23.在“学科结构运动”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____A______。

A.学术中心课程

B.社会问题中心课程 C.儿童活动中心课程 D.人格中心课程

满分:2 分 得分:2 24.____D_____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及相应的课程目标,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

A.课程编制 B.课程开发 C.课程实施 D.课程选择

满分:2 分 得分:2 25.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A_____。

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 分 得分:2 26.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D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满分:2 分 得分:2 27.课程内容选择的依据不包括_____D_______。

A.课程目标 B.学生需要 C.社会需要 D.教师计划

满分:2 分 得分:2 28.“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这指的是_____A___。

A.体验性目标 B.行为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表现性目标

满分:2 分 得分:2 29.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_____A______。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满分:2 分 得分:2 30.确定学习者需要的过程本质上是_____C______。

A.教师提供选择的过程 B.家长提供选择的过程 C.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 D.学校提供选择的过程

满分:2 分 得分:2 31.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A______。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满分:2 分 得分:2 32.“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B_____。

A.一般发展 B.自我实现 C.全面发展 D.情感发展

满分:2 分 得分:2 33.下列关于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的主要联系的表述中哪个是不正确的___D________。

A.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

B.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在方向、性质上是一致的

C.教学目标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某一学科、某一阶段、某一节课的更为具体的目标 D.教学目标具有终极性意义

满分:2 分 得分:2 34.教学目标的功能是______B___。

A.支配、调解、评价 B.支配、调解、控制 C.调解、控制、评价 D.支配、评价、控制

满分:2 分 得分:2 35.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的圣经”的著作是《_____C______ 》。

A.课程

B.课程编制

C.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D.怎样编制课程

满分:2 分 得分:2 36.浪漫自然主义经验课程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B_____。

A.杜威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满分:2 分 得分:2 37.“副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A______。

A.克伯屈 B.杰克逊 C.巴罗 D.杜威

满分:2 分 得分:2 38.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_____C____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满分:2 分 得分:2 39._____C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满分:2 分 得分:2 40.五六十年代出现了所谓的“三大新教学论流派”,_____D____是其中之一。

A.行为主义教学论 B.人本主义教学论 C.尝试教学论 D.发展性教学论

满分:2 分 得分:2

25.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__。D个别差异性

21.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__B__。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B.有助于了解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得分:20

1.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 ABC ______。

A.改革本身的因素 B.学校内部的因素 C.学校外部的因素 D.学校实施的因素

满分:2 分 得分:2

2.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____ BCD ____。

A.统一性 B.连续性 C.序列性 D.整合性

满分:2 分 得分:2

3.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 BCD _____和________。

A.实践性 B.关联性 C.统一性 D.内在联系

满分:2 分 得分:2

4.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 ABCD __________。

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满分:2 分 得分:2

5.有关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陈述正确的是_____ ABD ______。

A.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B.由归纳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C.由演绎向归纳模式发展

D.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

满分:2 分 得分:2

6.在确立学生学业评价标准时,应处理好那些问题?ABC

A.评价标准与评价目的的关系问题 B.评价标准的广度与深度问题 C.评价标准的具体明确性问题 D.评价问题的可测量性

满分:2 分 得分:2

7.教学媒体一般可以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些环节?ABCD

A.准备 B.预演

C.课堂展示 D.反馈强化

满分:2 分 得分:2

8.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___ ABD _三种形态。

A.相关课程 B.融合课程 C.广义课程 D.广域课程

满分:2 分 得分:2

9.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包括了背景评价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C _四个环节。

A.输入评价 B.过程评价 C.成果评价 D.反馈评价

满分:2 分 得分:2

10.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__________、ABD _四个要素构成的。

A.环境 B.学生

C.教学目标 D.教材

满分:2 分 得分:2

答案:

1、ABC

2、BCD

3、BCD

4、ABCD

5、ABD

6、ABC

7、ABCD

8、ABD

9、ABC

10、ABD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试卷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得分:20V

1.教育政策总是要体现政策制定者的意志,反映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政策具有()。

A.指向明确性

B.广泛影响性

C.法律效应性

D.政党意志性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得分:2 2.从教育行政管理机关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划分教育管理体制,可以分为()。

A.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分权制

B.从属制与独立制

C.专家统治制与非专家统治制

D.校长负责制与党委领导制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3.学校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计划

B.实行

C.检查

D.总结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4.解决()冲突的关键在于如何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

A.认识性

B.利益性

C.情感性

D.思想性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5.具有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的学校管理方法是()。

A.行政管理方法

B.经济管理法

C.教育管理法

D.目标管理法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6.“彼得原理”讲的是()。

A.选拔任用领导者的误区

B.培训领导者的误区

C.选拔任用领导者的科学原理

D.培训领导者的科学原理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7.主要研究与领导者才能有关的身体特征,个性特征等的领导理论属于()。

A.领导性格理论

B.领导环境理论

C.随机理论

D.管理方格理论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8.根据管理方格理论,贫乏型管理的特点是()。

A.对职工和生产都不关心

B.只关心生产,不关心人

C.只关心人,不关心生产

D.不但关心生产,也关心人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9.由学校自行策划,自行组织,自行实施,自行考核的教师培训模式属于()。

A.研修培训

B.校本培训

C.脱产培训

D.定向培训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0.“反馈原则”所反映的管理原理是()。

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动态原理

D.效益原理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得分:2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得分:50V 1.选择学校管理方法要考虑的因素有()。

A.管理目的B.管理内容

C.管理对象的特点

D.时间,地点,因素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2.教育政策制定是判断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所进行选择的过程,其程序大致分为()。

A.认定政策问题

B.发现政策问题

C.确定政策目标

D.拟定政策方案

E.选择政策方案

正确答案:ACDE 满分:2 分 得分:2 3.强制性影响力的构成要素有()。

A.职位因素

B.传统因素

C.资历因素

D.知识因素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得分:2 4.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有()。

A.一般人就其本质来说是懒惰的B.一般人缺乏抱负,不重视负责

C.他们天性自私,不关心组织目标

D.他们本性抗拒变革

E.他们容易受人欺骗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 得分:2 5.教育政策的特点包括()。

A.指向明确性

B.相对稳定性

C.广泛影响性

D.政党意志性

E.法律效应性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 得分:2 6.教育政策的社会制约因素有()。

A.历史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教育因素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得分:2 7.建立教师评价的指标体系应考察的维度有()。

A.结果维度

B.教育维度

C.学习维度

D.创造维度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得分:2 8.建立教育领导者评价体系,涉及到的基本问题包括()。

A.评价取向

B.评价目的C.评价者

D.评价方法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9.学校管理中的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

A.说理教育

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

D.情感陶冶

E.评比表扬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 得分:2 10.做好教师评价应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关系有()。

A.制度管理和人性管理

B.显性与隐性

C.定量与定性

D.结果与过程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得分:2 11.教育管理的中央集权制的优点表现在()。

A.有利于统一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

B.有利于制定统一的教育发展规划

C.有利于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D.可促进各地教育标准的统一

正确答案:ABD 满分:2 分 得分:2 12.教育管理体制的功能包括()。

A.领导和指挥功能

B.权力分配的功能

C.分工协作的功能

D.提高效率的功能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13.实行校长负责制后,校长应有的办学自主权有()。

A.决策权

B.指挥权

C.财经权

D.监督党支部工作权

E.人事权

正确答案:ABCE 满分:2 分 得分:2 14.学校管理中行政方法的特性包括()。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时效性

D.垂直性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15.我国对教育领导者品质特征的研究,包括()。

A.思想道德素质

B.知识素质

C.能力素养

D.身心素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16.实行校长负责制要处理好的关系包括()。

A.校长同上级领导的关系

B.校长同党组织的关系

C.校长同教工代表大会的关系

D.校长同学校领导班子的关系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17.萨乔万尼认为,教师评价指标应包括()。

A.学生成绩

B.相关知识

C.当前能力

D.未来意愿

E.未来发展

正确答案:BCDE 满分:2 分 得分:2 18.教育管理体制中的专家统治制的优点有()。

A.有利于教育行政的专业化

B.有利于对教育事业进行科学管理

C.有利于密切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促进全社会关心教育

D.有利于发挥政府办教育的积极性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得分:2 19.学校中运用经济管理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有()。

A.反对和克服物质利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

B.完善工作责任制,形成一套考核工作的办法

C.学校应有办学自主权

D.各种管理应结合使用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得分:2 20.领导者对组织的领导任务包括()。

A.引导组织发展 B.指挥组织运行

C.促进组织沟通

D.激励组织成员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得分:2 21.北师大安文铸教授认为,教师管理应体现的基本特点包括()。

A.对教师的日常管理要体现灵活性特点

B.在教师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参与性特点

C.在教师管理制度建设上要体现重精神轻物质的特点

D.在权力管理和参与管理上,一般以参与管理为主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得分:2 22.从冲突的性质可以把冲突分为()。

A.认识性冲突

B.情感性冲突

C.利益性冲突

D.现实性冲突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得分:2 23.叶澜先生将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要求归结为()等几个方面。

A.专业精神

B.教育理念

C.专业知识

D.专业能力

E.专业智慧

正确答案:ABCDE 满分:2 分 得分:2 24.设置教育组织机构的原则有()。

A.目标一致原则

B.任务归一原则

C.因能授权原则

D.机构精简原则

E.渠道畅通原则

正确答案:ABDE 满分:2 分 得分:2 25.狭义的教育法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分为()。

A.教育基本法

B.教育单行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地方性教育法规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得分:2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得分:30V

1.我国的教师教育系统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 即职前培训和职后培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2.行为科学把原来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转变到以事为中心的管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3.教育管理体制被划分为从属制和独立制的依据是教育管理决策权是否由教育专家掌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4.教师研修培训是集知识培训和能力培训两种取向为一体的培训。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5.古典管理学派主要从 职能 角度给管理下定义。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6.在人际关系学说的激励理论中,《双因素》理论的倡导者是麦格雷戈。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7.《有效的管理者》一书的作者是 彼得.杜拉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8.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要使检查充分发挥作用,需灵活运用各种检查方式,检查的方式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分散检查和集中检查。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9.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被人誉为“现代行政学之父”。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0.管理方法是管理原则的基础,是它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而管理原则则是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1.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属概念,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各种专业培养人的质量规格问题。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2.调查研究是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的基本功.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3.实施教育的最普遍性、最有代表性的基层单位是学校。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得分:2 14.“两个轮子论”是说经济和管理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15.教师培训存在知识本位培训和课程本位培训两种取向。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得分:2 福师2012《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1.“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C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满分:2 分

2.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B 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3.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提出的概念是____B____。A.附带学习B.附学习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满分:2 分

4.新课程强调:

A.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D B.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满分:2 分

5.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D____。

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满分:2 分

6.以人的自由与解放作为评价的根本目的,这是评价的____C_____。A.目标取向

B.过程取向 C.主体取向 D.客体取向

满分:2 分

7.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C_____。

A.机器教学 B.程序教学 C.强化教学 D.编程教学

满分:2 分

8.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 B A.教育思想 B.专业精神 C.教育智慧 D.专业人格

满分:2 分

9.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_____B_____。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满分:2 分

10.“文纳特卡制”的创立者是______C____。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华虚朋 D.瓦根舍因

满分:2 分

11.通过对知识和教育活动的内在价值的确认,鼓励学生探索具有教育价值的知识领域,进行自主自由的活动。这种课程开发的模式为____B______。

A.目标模式 B.过程模式 C.情境模式 D.批判模式

满分:2 分

12.教育从()开始。B A.体罚 B.尊重 C.称赞 D.惩罚 E.满分:2 分

13.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B_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满分:2 分

14.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三个,其中之一是_____C____。A.随机性 B.活动性

C.连续性 D.积极性

满分:2 分

15.目前,在我国学科课程的组织中依然占主流的课程组织形式是______B____。A.圆周式课程 B.螺旋式课程 C..逐步深入课程 D.直线式课程

满分:2 分

16.()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A A.专业精神 B.奉献精神 C.舍己精神 D.具有爱心

满分:2 分

17.维果茨基认为,好的教学应当先于发展、引导发展,其实质在于创造____C_____。A.实际发展区 B.潜在发展区 C.最近发展区 D.远景发展区

满分:2 分

18.从课程研究的一般趋势来看,研究内容正在超越课程开发的研究,走向课程开发研究与课程_____A_____。

A.决策研究的整合 B.理解研究的整合 C.实施研究的整合 D.评价研究的整合 满分:2 分

19.“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C_____。A.《老师,再见!》 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

满分:2 分

20.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A____。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 C.斯金纳 D.兰德

满分:2 分

21.为了明确而清晰地陈述目标,泰勒建议使用“二维图表”形式。构成此“二维图表”的分别是____D_____。

A.教师和学生 B.社会和生活 C.目标和过程 D.行为和目标

满分:2 分

22.在某些活动之前进行的,为了了解和掌握评价对象的基础和情况,而进行的评价是____B_____。

A.形成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阶段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满分:2 分 23.课程实施有三种基本取向,其中之一是_____C____。

A.哲学取向 B.心理学取向 C.忠实取向 D.背离取向

满分:2 分

24.()以愚蠢教人。D A.巫师 B.教书匠 C.能师 D.庸师

满分:2 分

2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A______的描述。A.长期性 B.连续性 C.广泛性 D.间接性

满分:2 分

26.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行动研究属于___B______。

A.量的研究 B.质的研究 C.课堂研究 D.试验研究

满分:2 分

27.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 C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满分:2 分

28.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点)是: C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C.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满分:2 分

29.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C______。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满分:2 分

30.在教师的直接领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称为____D____。A.合作学习B.分组学习C.个别学习D.同步学习

满分:2 分

31.德国教育家拉伊和梅伊曼主张把教育教学研究建立在生物学、生理学、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观察和统计方法,从而使教育学成为“科学的教育学”,这种“科学的教育学”被称为______C___。

A.理性教育学 B.思辨教育学 C.实验教育学

D.活动教育学

满分:2 分

32.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 D A.终极性 B.时代性 D.活动性

满分:2 分

33.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D 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满分:2 分

3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讲授方式称为____C___。A.讲解 B.讲读 C.讲述 D.讲演

满分:2 分

35.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具体性、可操作性和______A____。

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满分:2 分

36.“有意义学习”概念的提出者是______D____。

A.布卢姆

B.麦克尼尔 C.马斯洛 D.奥苏伯尔

满分:2 分

37.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______C___。

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 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 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 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满分:2 分

38.20 世纪50 年代末至60 年代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一场指向于教育内容现代化的“学科结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诞生了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即_______A___。

A.进步主义课程 B.学术中心课程 C.永恒主义课程 D.要素主义课程

满分:2 分

39.主动适应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校课程____C____。A.是使学习者适应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B.不断改造着社会生活

C.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D.是使学习者脱离当代社会生活的工具

满分:2 分

40.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D A.合作学习

B.探究学习C.竞争学习D.自主学习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BCD A.重视发展 B.重综合评价 C.强调质性评价 D.注重过程

满分:2 分

2.校本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学校,其中宏观和长远层面的目的包括: BC A.应对新课程的各种挑战

B.学校的个性化、人本化、特色化建设 C.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D.改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

满分:2 分

3.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时代精神)体现在那里?ABCD A.健全的价值观 B.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C.创新意识和能力 D.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满分:2 分

4.教育思想包括()ABC A.教育认识 B.教育观念 C.教育理念 D.教育哲学

满分:2 分

5.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ABCD A.正式的课程 B.理想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满分:2 分

6.自主学习包括_______。BCD A.发现学习B.主动学习C.独立学习D.元认知监控学习

满分:2 分

7.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ABCD A.先进和与时俱进 B.代表先进、理想、未来 C.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满分:2 分

8.新课程内容的特点: ABCD A.基础性 B.时代性 C.实用性 D.综合性 满分:2 分

9.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ABC 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满分:2 分

10.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ABCD A.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 B.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 C.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D.教师的“平庸化”现象

满分:2 分

福师11秋《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V 1.生成性目标取向追求的是__________。A.普遍主义 B.唯科学主义 C.实践理性 D.解放理性 满分:2分

2.斯金纳根据操作条件反应的学习理论,将预先审定的教材精心组织成有逻辑的顺序,借助改进的教学机器,使学生能以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称为__________。A.机器教学 B.程序教学 C.强化教学 D.编程教学 满分:2分

3.“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A.《老师,再见!》 B.《爱的教育》 C.《班级生活》 D.《隐性课程论》 满分:2分

4.在课程开发与教学想象中,详细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满分:2分

5.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期性的角色特征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满分:2分

6.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不是________。A.学校教学 B.教学规律 C.教学现象 D.教学问题 满分:2分

7.行为目标具有的特点是详细性、可操作性和__________。A.精确性 B.普遍性 C.规范性 D.模糊性 满分:2分 8.“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是_________的观点。A.被动顺应论 B.主动顺应论 C.滞后论 D.超越论 满分:2分

9.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A.计划性、自愿性、实践性 B.B. 组织性、灵活性、自愿性 C.C. 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D.D. 目的性、灵活性、实践性 满分:2分

10.“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满分:2分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V 1.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突显)健全的价值观的是: A.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B.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C.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活” 满分:2分

2.在课程发展史上,关于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关系问题存在的三种典型观点是__________。A.被动顺应论 B.主动顺应论 C.独立论 D.统一论 满分:2分

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本质是()A.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D.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 满分:2分

4.下列选项中关于“隐性课程”说法准确的是:

A.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B.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C.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D.隐性课没有消极的作用 满分:2分

5.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布鲁姆 D.卢梭 满分:2分

6.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A.原有认知结构

B.有在接受学习中贯穿发现学习的思想 C.有意义学习心向

D.有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满分:2分

7.培养目标的时期性(时期精神)体现在那里? A.健全的价值观 B.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C.创新意识和能力 D.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满分:2分

8.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构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素有情境、________。A.脚手架 B.协作 C.会话 D.资源 满分:2分

9.合作学习的要素有: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满分:2分

10.教师的专业人格包括良好的个性(性格)和高尚的品德(品格)。其中良好的个性修养(性格)包括: A.善良宽容 B.友善的态度 C.广泛的爱好 D.良好的仪表 满分:2分

11.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期性 满分:2分

12.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A.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B.课程是学生的精神粮食 C.课程是施行培养目标的蓝图

D.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满分:2分

13.选择教学媒体的基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经济原则 D.教学最优化原则 满分:2分

14.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A.趣味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针对性 满分:2分

15.写好案例的关键是: A.具有优秀的文笔 B.选择复杂的情境 C.揭示人物的心理 D.具有独到的思考 满分:2分

16.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 A.政治向度 B.哲学向度 C.文化向度 D.经济向度 满分:2分

17.行动研究的特点是()A.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B.在教育教学中 C.通过教育教学 D.为了教育教学 E.满分:2分

18.自主学习包括_______。A.发现学习B.主动学习C.独立学习D.元认知监控学习满分:2分

19.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标准有________。A.统一性 B.连续性 C.序列性 D.整合性 满分:2分

20.国际教学研究发展的趋势是: A.质的教育研究 B.量的教育研究 C.教师成为研究者 D.反思性教学 满分:2分

21.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A.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B.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D.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满分:2分

22.教师要有生命意识不仅仅要有生活意识、发展意识,更要有人的意识、生命意识,包括:

A.生命是不可逆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不可预测的 D.生命是无价的 满分:2分

23.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A.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 B.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 C.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D.教师的“平庸化”现象 满分:2分

24.新课程内容的特点: A.基础性 B.时期性 C.适用性 D.综合性 满分:2分

25.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A.正式的课程 B.理想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满分:2分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V 1.专家的指导是重要的,但专家参与决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权威。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2.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3.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4.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合适本校特点的课程。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5.强调人的目的性,就是否认人在肯定意义上的工具价值,否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有为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义务或责任。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6.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派出所”,也是教育专家的“实验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地”。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7.学校所有课程的功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8.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四平八稳。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9.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0.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教育智慧。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1.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而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竞争上,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竞争势必影响着人才竞争。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2.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它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有 正向:积极、肯定(支持)的体验。有中性的。还有反向:消极、否定(反对)的体验。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3.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4.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也是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5.打“攻坚战”是指“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判断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V 1.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感悟),这是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境界。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2.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而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竞争上,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竞争势必影响着人才竞争。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3.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有本质性的一对关系。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4.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5.由于过分突出和强调竞争性学习方式带来了诸多不良效果,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排除竞争性学习方式。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6.教育案例区别于教案、教学想象之处在于:根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7.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8.打“攻坚战”是指“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9.教学联系生活,教学本身也是一种生活。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0.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课程施行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1.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2.不应尊重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让他们自生自灭。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3.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4.操作主义教学实践提倡“无用论”,经验主义教学实践提倡“害怕论”。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5.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触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6.专家的指导是重要的,但专家参与决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权威。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7.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教育智慧。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18.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向。A.错误 B.准确 满分:2分

二、(共 2 道试题,共 4 分。)V 1.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满分:2分

2.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本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____。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满分:2分

三、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V 1.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 A.先进 B.与时俱进

C.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满分:2分

2.行动研究的特点是()A.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B.在教育教学中 C.通过教育教学 D.为了教育教学 E.满分:2分

3.对话的一般方式有: A.信息交换 B.经验共享 C.深度会谈 D.专题讨论 满分:2分

4.教师引导的特点: A.含而不露 B.开而不达 C.指而不明 D.引而不发 满分:2分

5.新课程强调的几个基本观点是()A.民主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B.教师要学会倾听、沟通、尊重,学会向学生学习C.专制化师生关系的建立

D.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满分:2分 6.综合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A.实践性 B.关联性 C.统一性 D.内在联系 满分:2分

7.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___________。A.研究性学习

B.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C.劳动与技术服务 D.信息技术教育 满分:2分

8.怎样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 A.用思维来建构知识 B.用经验来激活知识 C.用想象来拓展知识 D.用情感来丰富知识 满分:2分

9.选择案例的要求有: A.趣味性 B.代表性 C.典型性 D.针对性 满分:2分 10.敬业精神包括: A.乐业 B.勤业 C.创业 D.献业 满分:2分 11.行动研究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其特点可概括为教师()的研究。A.在教育教学中 B.为了教育教学 C.通过教育教学 D.达到教育教学 满分:2分

12.教育目标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_________。A.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而制定的 B.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C.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D.传统学习方式与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 满分:2分

13.下列选项关于传统教学的说法中准确的是: A.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B.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C.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D.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满分:2分

14.关于师生关系理论,“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A.杜威 B.洛克 C.布鲁姆 D.卢梭 满分:2分

15.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种类有: A.二者没有太多关联 B.大课程小教学 C.小课程大教学

D.课程教学:两者的整合(融合)满分:2分 16.信息交换途径有: A.经验交流 B.经验总结会 C.信息发布会 D.读书汇报会 满分:2分

17.合作学习的要素有: 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满分:2分

18.有关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陈述准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由单一性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 B.由归纳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 C.由演绎向归纳模式发展

D.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化。满分:2分 19.多元智力包括: A.言语/语言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C.音乐/节奏智力 D.自我反省智力 满分:2分

20.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 A.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B.课程是学生的精神粮食 C.课程是施行培养目标的蓝图

D.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 满分:2分

21.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为: A.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B.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 本身的价值

C.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 D.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满分:2分

22.教育目的的特性是: 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期性 满分:2分

23.价值观判断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包括: A.绝对参照标准 B.相对参照标准 C.价值引导(向导)D.个体内差异参照标准 满分:2分

24.现行的校内考试却出现了违反人性的,非人道的现象,背离了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成为了与学习者相对抗的异化力量。其主要弊端有:

A.用000表示学习成绩,而000又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习的质量、水平(学力)B.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不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不为教学服务 C.考试的基本功能——反馈作用,被严重地削弱了

D.考试的“值”,不仅表现在000的多少上,而且表现在名次的先后上,从而人为地制造了不良竞争 满分:2分

25.新课程生活性的教学理念在理论上强调: A.教学注意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 B.教学注意从学生经验出发 C.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 满分:2分 26.影响课程施行的因素可能分为三大类分别是_________。A.改革本身的因素 B.学校内部的因素 C.学校外部的因素 D.学校施行的因素 满分:2分

27.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有__________。A.实践性 B.开放性 C.自主性 D.生成性 满分:2分

28.教学媒体一般可以运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哪些环节? A.准备 B.预演 C.课堂展示 D.反馈强化 满分:2分

29.“以校为本”的体现是: A.校本研究 B.校本培训 C.校本课程 D.校本管理 满分:2分 30.教育思想包括: A.教育信仰 B.教育认识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念 满分:2分 7、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A____。A.泰勒

8.、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方向是:

A.教育思想

11、“只谈论某一知识领域的结论,而不是集中于知识的探究本身”,这是布鲁纳所说的 A学习准备

22.、在泰勒看来,评价在本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 A 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问题

28、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C 方法

39、()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 C、教育思想

2、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BCD B.设置综合课程 C.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08秋学期《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答案2

一、单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新课程强调: A.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 B.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 C.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D.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2.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C.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D.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3.学习方式转变意味着:A.用自主学习代替指导学习B.用合作学习代替个体学习C.用探究学习代替接受学习D.强调由单一形转向多样性 4.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C.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5.教育从()开始。A.体罚 B.尊重 C.称赞 D.惩罚 E.6.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A.教育思想 B.专业精神 C.教育智慧 D.专业人格 7.培养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8.在教与学的关系上,传统教学过分强调教,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冷落、淡化、忽视学,学的自主性丧失了,萎缩了,学生越学越不爱学,越学越不会学。基于此,新课程提倡和强调: A.合作学习B.探究学习C.竞争学习D.自主学习9.()以愚蠢教人。A.巫师B.教书匠 C.能师 D.庸师

10.教学目标所具有的性质是:A.终极性 B.时代性 C.学科性 D.活动性

二、多选题(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教育智慧它分为内容类智慧和方法类智慧。其中前者是学科专业素养,它要求: A.绝招 B.深刻 C.独到 D.广博

2.合作学习的要素有:A.积极互赖 B.个体责任 C.面对面的积极互动 D.社交技能

3.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它体现在: A.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B.设置综合课程 C.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D.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4.教学怎样成为一种生活?

A.诚信教学 B.淡化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设计 C.返朴归真,回归生活 D.强调对话、交往、互动的生成性教学 5.自主学习的特性是:A.主体性 B.能动性 C.独立性 D.受动性

6.教育智慧它分为内容类智慧和方法类智慧。其中后者是教育专业素养,它包括: A.启发 B.机智 C.绝招 D.独到

7.发现学习形式上表现为: A.读书(指导)法 B.自学法 C.探究性学习D.研究性学习8.教育思想包括:A.教育信仰 B.教育认识 C.教育观念 D.教育理念

9.转变课程的功能表现在:A.从知识传授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新课程)B.从知识与技能到重过程与方法 C.每门课程都要以发展为本位,发展的内涵和侧重点也相同 D.从知识性功能到发展性功能 10.教师要有生命意识不仅仅要有生活意识、发展意识,更要有人的意识、生命意识,包括: A.生命是不可逆的 B.生命是独特的 C.生命是不可预测的 D.生命是无价的

11.教育认识要求: A.深刻,揭示教育教学活动规律 B.先进,反映教育教学发展方向 C.全面,体现教育教学的整体性D.务实,为经济发展服务

12.培养目标的时代性(时代精神)体现在那里?

A.健全的价值观 B.健康负责的生活态度 C.创新意识和能力 D.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13.活课的基本要素:A.兴趣 B.智慧 C.体验 D.经历 14.新课程是从哪些关系来理解学生个性发展、规划课程目标的?

A.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B.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C.学生与国家的关系 D.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15.新课程生活性的教学理念在理论上强调:A.教学注重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课题 B.教学注重从学生经验出发 C.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融合 D.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整合 16.新课程内容的特点:A.基础性 B.时代性 C.实用性 D.综合性

17.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A.把教师学科化(工具化而非学者化)B.以学科为本位,造成对人性的肢解

C.重认知、轻情感 D.重教书、轻育人

18.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是()A.原有认知结构 B.有在接受学习中贯穿发现学习的思想 C.有意义学习心向 D.有在发现学习中采用接受学习的形式

19.新的课程观和教学观是:A.教学是课程执行、传递和接受的过程 B.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C.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D.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20.教育目的的特性是:A.终极性 B.本体性 C.超越性 D.时代性

21.骨干教师的素养,包括:A.政治向度 B.哲学向度 C.文化向度 D.经济向度 22.怎样给知识注入生命,使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知识生命化)? A.用思维来建构知识 B.用经验来激活知识 C.用想象来拓展知识 D.用情感来丰富知识 23.下列选项关于传统教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

B.它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 C.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 D.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24.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备这样三种精神:A.敬业精神 B.人文精神 C.时代精神 D.科学精神

25.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转变表现为:A.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B.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C.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D.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三、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学习方式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课程实施中最具有核心意义的变革。A.错误 B.正确 2.教育思想、教育智慧、专业精神、专业人格是骨干教师的四大素养,也是课程改革的四大支柱。A.错误 B.正确

3.小学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由地方和学校自主选择,增加选修课程。A.错误 B.正确 4.教育思想观念的改革是教育(课程)改革的先导和核心。A.错误 B.正确

5.由于过分突出和强调竞争性学习方式带来了诸多不良效果,本次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排除竞争性学习方式。A.错误 B.正确

6.“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因此可以进行体罚。A.错误 B.正确

7.综合国力竞争日趋剧烈,而综合国力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才竞争上,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竞争势必影响着人才竞争。A.错误 B.正确

8.教育观念:具有态度倾向和情感色彩的认识。它伴随认识活动的体验。有正向:积极、肯定(支持)的体验。有中性的。还有反向:消极、否定(反对)的体验。A.错误 B.正确 9.他主学习是一种过渡方式,这是对他主学习的定向。A.错误 B.正确 10.培养目标的全面性就是要面面俱到。A.错误 B.正确 11.自主就是让学生自学。A.错误 B.正确

12.强调人的目的性,就是否认人在一定意义上的工具价值,否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献身的义务或责任。A.错误 B.正确

13.学习方式不仅包括相对的学习方法及其关系,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A.错误 B.正确

14.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十分关注人的基本品质例如:技术与劳动教育目标中,规定的是人道主义的教育和批判精神的培养。A.错误 B.正确

15.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A.错误 B.正确 08秋学期《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答案1 判断题 单选题 多选题

一、判断题(共 18 道试题,共 36 分。)

1.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依托是教育智慧。A.错误 B.正确 2.科学而成功的教育不能没有惩罚。A.错误 B.正确

3.打“攻坚战”是指“课内扎扎实实搞应试,课外轰轰烈烈搞素质”。A.错误 B.正确

4.教育评价=客观描述+价值判断+增值探索,客观就是公正、全面、准确。A.错误 B.正确

5.学校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派出所”,也是教育专家的“实验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场地”。A.错误 B.正确

6.教育案例区别于教案、教学设计之处在于:根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A.错误 B.正确

7.行动研究即教师通过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所进行的研究。A.错误 B.正确

8.专家的指导是重要的,但专家参与决不在于形成一个凌驾于学校教师之上的权威。A.错误 B.正确 9.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具有实质性的一对关系。A.错误 B.正确

10.20世纪的精神危机之一:“空心人”——失去生命的价值感和方向感,成了无根的浮萍。A.错误 B.正确 11.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

展。A.错误 B.正确

12.操作主义教学实践提倡“无用论”,经验主义教学实践提倡“害怕论”。A.错误 B.正确 13.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A.错误 B.正确 14.教育目的即国家培养人的总目标或称终极教育目标。A.错误 B.正确 15.案例的基本要素为:背景、主题、细节、结果、评析。A.错误 B.正确

16.学校在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可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课程。A.错误 B.正确 17.学校所有课程的功能:个性全面和谐发展。A.错误 B.正确 18.培养目标是教学活动要达成的教育目标。A.错误 B.正确

二、单选题(共 2 道试题,共 4 分。)

1.()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A.专业精神 B.奉献精神 C.舍己精神 D.具有爱心 2.()是骨干教师的第一素养。A.教育手段 B.教育观念 C.教育思想 D.教育技巧 E.三、多选题(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1.从课程的要素或属性层面界定,界定方式为:

A.课程作为学科。B.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C.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D.课程作为经验。2.教育评价包含()方面。A.客观描述 B.价值判断 C.增值探索 D.成绩评价

3.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的实质是()A.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B.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C.学校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D.学校领导与学生的关系

4.本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特征是:A.打“外围战” B.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具体的实施

C.理念上是全新的 D.内容上是整体的

5.教育思想包括()A.教育认识 B.教育观念 C.教育理念 D.教育哲学

6.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A.先进 B.与时俱进 C.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的 7.日常教育评价的基本特征是:A.在一个教育阶段结束时进行,检查评估教学质量和水平B.了解学生阶段性学习

成果,保证学生具备最基本的学力 C.贯穿教育过程始终,为教育教学服务,成为教育教学的内在组成部分

D.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

8.下列选项中关于“隐性课程”说法正确的是:A.所谓“隐性课程”,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性、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B.这类课程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 C.具有潜在性和隐蔽性 D.隐性课没有消极的作用

9.下列选项中属于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的是:A.经济全球化 B.信息时代 C.可持续发展终身发展、自主思考并

规划人生 D.知识经济(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创新精神、探究意识与能力 10.校内学业考试以测量性为基础,突显教育性,其基本要求是:

A.命题指导思想要端正,考试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最根本最重要的东西 B.试题应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学生的独立思维、独立见解 C.注重发挥考试的反馈功能 D.必须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 11.教育案例区别于论文之处在于:

A.对已发生的教育过程加以反映,写在教之后,是结果 B.根据撰写的目的,对教育情境作有所选择的描述 C.在文体和表达方式上,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

D.在写作思路和思维方式上,其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12.下列选项中属于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美?古德莱德)的是: A.正式的课程 B.理想的课程 C.领悟的课程 D.经验的课程 13.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实践脱离理论的问题,表现在:

A.结构僵化、体系陈旧 B.经验主义教学实践 C.操作主义教学实践 D.实用功利主义教学实践 14.我国传统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有()

A.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 B.名不副实的“教育实验” C.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D.教师的“平庸化”现象 15.价值观判断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包括:

A.绝对参照标准 B.相对参照标准 C.价值引导(向导)D.个体内差异参照标准 16.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为:

A.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的会话本质 B.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 本身的价值

C.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整合 D.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17.敬业精神包括: A.乐业 B.勤业 C.创业 D.献业

18.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作者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叙事”型的两类文章: A.学习叙事 B.教学叙事 C.生活叙事 D.成长叙事 19.我国教学研究的新走向包括:

A.从实验研究到行动研究 B.走向叙事研究——改变教师的写作方式 C.走向问题解决——改变教师的提问方式 D.重建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20.当代教育评价发展的主要趋势有: A.重视发展 B.重综合评价 C.强调质性评价 D.注重过程 21.写好案例的关键是: A.具有优秀的文笔 B.选择复杂的情境 C.揭示人物的心理 D.具有独到的思考 22.实行三级课程政策的意义有()A.国家、地方、学校、师生共建课程 B.从课时固定制→课时比例制 C.15-20%的课时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安排 D.教材的多样化与选择性

23.“以校为本”的体现是: A.校本研究 B.校本培训 C.校本课程 D.校本管理

24.行动研究的特点是()A.付诸于教学行动中 B.在教育教学中 C.通过教育教学 D.为了教育教学 E.25.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是()

A.先进和与时俱进 B.代表先进、理想、未来 C.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D.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26.多元智力包括: A.言语/语言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智力 C.音乐/节奏智力 D.自我反省智力

27.下列选项中属于.对社会成员的基本要求(突显)健全的价值观的是:A.健康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B.参与社会实

践的能力 C.善于和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D.“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 28.课程与教学的关系的种类有: A.二者没有太多关联 B.大课程小教学 C.小课程大教学 D.课程教学:两者的整合(融合)

29.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我们要: A.以指导为主,以检查为主 B.考评的组织实施上,要杜绝一切形式主义

C.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 D.考评结果的使用上,要防止片面化和绝对化 30.制度化建设的内容有:A.营造氛围 B.组织建设 C.惩罚措施 D.奖励措施

第三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摘要:地理课程一直强调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简要从地理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使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现状和一种新媒介形式、地理学习评价的现实问题和改革三个方面进行了略微浅薄的论述。关键词:地理教材课程资源开发地理学习评价改革

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有余,建立在三维目标基础上的地理课程目标相较于之前的课程目标,体现了新世纪教育目标的转变与突破。不久,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新的地理课程目标要开始实行了,它能否解决当前地理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还是个未知。在此,结合阅读过的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相关书籍以及一些浅薄的体验与观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关于地理教学实践中一些问题与改革的思考。1.地理教材

教材是社会的产物,教材的生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的影响和制约。无论是课程改革,还是社会的发展变化,亦或是地理科学的发展。社会生活、经济建设总在发展和前进。可以说,今天的地理教材,也主要是对昨天的地理现象的概括和描述。从这个意义上讲,地理教材很难适应国内外政治经济的发展。翻开国内高中的地理教材,可以发现许多地理数据和地理信息都已经陈旧,没有及时更新。人教版必修三中介绍地理信息系统一节内容,选用的实例是1999年通亭湖及荆江地区的遥感影像。这种泛着年代感又缺乏时效性的案例,并不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高中地理教材分析和运用中,教师应该要“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注意紧密联系现实的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更新教材,补充新内容,做到地理与实际生活联系。美国地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geography for life(为了生活的地理)”,就是强调地理教育教学应该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地理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与相关学科如历史、物理、化学等学科也有密切联系。如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气温的变化等内容既是地理现象又是物理现象。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引导学生适当运用物理知识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勇于跨出学科的界限,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多角度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材观念就是把地理教材作为地理教学的唯一依据,“教材唯上”、“教材本位”、“教”教材就是教学的一切。把地理教学过程仅仅局限在地理教材之中的观念是片面的。“地理教材应该遵循地理教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也应该涵盖标准规定的知识内容,但不是简单照搬、复制,而要在编排程序与方式、知识内容方面适当扩充,在作业与活动设计方面体现出创新特色。”1这说明,地理教材在客观上就与标准存在着一定“差距”。因此,“教材不是教学的唯一依据,更不是考试与评价的依据,而真正的依据是地理课程标准”。2地理教材是地理教材编写者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的理解而编写的适合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材料,仅仅是一种重要的地理学习资源。陈昌文老师曾经这样说过:“不要教教材,要用教材教。”新的教材观要求教师把教材作为一种工具一种媒介,关键在于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事物并进行反思、批判和建构。2.课程资源开发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许多地理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做的还不够多、不够好。在自然地理中,许多地理现象和原理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模型展示或者动手实践,然而现实是很多教师知识一味地讲解灌输,要求学生抽象地想象。人文地理中,无论是人口问题还是区位分析,这些知识都可以做成比较有实践意义的社 12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7 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2 会调查活动,可以让学生进入社区或者商业区进行调查考察。

课程资源的划分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校内资源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便于获得,而校外资源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并不便于使用。随着信息技术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种兼具校内外资源的课程资源开发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使用教育技术手段在社会化媒介和移动设备中逐渐变得便捷,MOOC很适合于当今网络化的学习潮流。

MOOC课程有三个核心要素非常关键:涵盖内容的材料质量、教师的投入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程度,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愿意去接受挑战式的学习。而这一点恰恰击中了传统教育中标准化教学不考虑学生感受的弊端。虽然一直有批判观点的出现,指出慕课只是形式新颖,课外过多的准备只会增加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并且慕课没有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将其推广又存在着技术和现实阻力等等因素。但是作为国内教育技术上的革新,作为一种有开发潜力的课程资源,这不仅是对于传统课堂的挑战,也是对于教师的巨大挑战。教师在开发MOOC的过程中,将不再是灌输知识的传授者,而兼具四种角色——专家、教练、设计者和学习者。在MOOC里教师之间的观摩、学习、合作,都将提升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所以说,地理学科应该多多尝试开发MOOC这种形式的课程资源。

3.地理学习评价方式

现代教学评价论认为教学评价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地理教师与学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但这种价值是多元化的。在评价情境中,不论评价者还是被评价者,不论地理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平等的主体。这种评价取向认为地理教师作为教学情境的“内部人员”在评价中具有主体性,而不是被动地、供“外部人员”评价的对象;学生也是评价的主体,是意义建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地理教师与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所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就成为主体取向评价的基本特征。但是教学实践中,地理学习评价过程存在诸多问题。(1)考试形式方面

地理学习评价方式主要是学校组织的单元测试、学期考试,或有教育主管部门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组织的一次结业性质的标准化考试形式,其评价的功能也只是作为学校地理学习质量检查和学生毕业资格的证明。考试所要求的评分明确,试题设计注重知识的考查,评价结果标准统一,评价重视地理学业成绩。这种强调地理知识规范性、格式化训练与测试,轻视地理学习创造性思维水平的考查,使学习评价过于固定化,限制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的发展效益。(2)学生学习方面

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模式往往受“知识本位”论的影响,机械地依据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来衡量教与学的效果,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填图能力的提高上,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学生只是机械地听老师讲,记笔记划重点,而积极提问努力思考不够;体现在学习态度上,则认为学习就是看书、做练习题,从书本上寻找试题的答案;反映在应试准备上,则是为了提高分数而在复习时猜题目押题目,忽视了对知识系统的掌握。(3)教师方面

由于传统评价重心偏向于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略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重结果轻过程,在学习评价中扮演课程分数的评判者,忽略学生日常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甚至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也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很难真正的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和思维的敏捷程度。(4)重表面课程分数而轻内在主体性人格思维培养

学生在学习中有意识地训练应试能力,忽视了一些体验性、过程性和发展性的评价目标,忽视了情意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因而,泯灭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欲望和成功亮点,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和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扭曲了评价的意义,违背了教育的初衷。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参阅了相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书籍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地理学习评价的改革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化:(1)评级目标多元化

地理课程把评价目标定位在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第三,检验地理教师的教学成果,调节地理教师的教学。3尤其针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学习的能动主体,在生理、心理以及各自的生活经验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决定了学生在地理学习需求上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才能让每个学生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性。(2)评级过程动态化

地理课程评价不仅应该关注地理学习结果,重视对学生地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现实状况进行评价,更应该关注学生成长发展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等进行评价,将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地理教学教育行为中,对学生随时进行评价,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入口头评价、作业评价、档案袋评价等。同时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3)评价内容全面化

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对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地理审美情趣和鉴赏力、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态度、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感等进行关注,力求评价内容全面化。(4)评价主体多元化

地理新课程评价观提倡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的认同问题,即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限度的接受评价结果而不是结果本身的正确性;加强自评、互评,使评价成为地理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评价方法多元化

地理课程可以将把评价渗透到地理教学过程的所有环节,不同的目标领域要选用不同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察评价。除了书面考试、口头表达、读图分析等常见的评价形式,还要注意通过观察学生在讨论、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同时,还要根据需要采用访谈法、作业法、档案袋评价等评价方式。强调将考试与其他方式结合起来,实现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人内差异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激励性评价相结合。(6)着眼评价的激励功能

地理课程要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倡导在地理教学活动和学习评价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学生自信心”,让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地理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强项与弱项,地理教师应该善于发现与挖掘,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到最大。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作被评价者个人自我展示的平台,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学生从评价中 3陈澄,樊杰.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00 得到成功的体验,就会激发学习动力,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民.地理新课程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24 [2] 陈亚颦.现代地理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8 [3] 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67 [4] 沈祖芸,赵中建.MOOCs热的冷思考[J].江苏教育宣传,2013,06:35-38.

第四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1.第1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

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 B.古代、近代和现代 C.原始、古代和现代

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答案:A

2.第2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答案:D

3.第3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答案:A

4.第4题

以围绕儿童的发展需要和兴趣爱好为中心的、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B

5.第5题

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开放课堂 B.个别教学 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 答案:A

6.第6题

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

A.终结性评价 B.相对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D

7.第11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8.第12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答案:B

9.第13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10.第14题

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 A.学科设计 B.问题中心设计 C.科目设计

D.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C

11.第15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 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必修课 D.正规课程 答案:A

12.第25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答案:D

13.第26题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分组教学 D.班级授课 答案:D

14.第27题

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 育学分支学科。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 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答案:B

15.第28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答案:A

16.第29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洛克

D.夸美纽斯 答案:A

17.第7题

现代有影响的课程研制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目标模式、自然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研究模式、实践折衷模式、批判模式等七 种模式中任选三种。

18.第8题

课程研制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构成。答案:规划、实施、评价

19.第9题

现代教学内容构成观的内涵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客观基础、价值观念、功能观念

20.第10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答案: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

21.第16题

课程设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答案:中介作用、平衡作用、总摄作用。

22.第17题

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联系展开的程序结构。一般 来说,教学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性化等四个基本特征。答案:历史性、周期性、整体性

23.第18题

影响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答案: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24.第19题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答案:个别、小组、班级

25.第20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三 种不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答案: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或者大课程论)

26.第21题

课程整合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答案: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科际课程、发生课程、超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七种 中任选三种

27.第22题

课程决策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决策主体来看,课程决策可以 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三个层次。答案:社会级、学校级和学生级

28.第30题

科学美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 简洁性、协调性、普遍性。

29.第31题

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流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个。答案:赫尔巴特主义、儿童社会活动中心、发展主义、结构主义、范例教学论、社会改造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其中任选三个

30.第32题

审美性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答案: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致雅

31.第33题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 是由多个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展开的动态过程,具体来看,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学 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手段、_________、教学环境和教学 评价等七类组成部分。

答案: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

32.第36题

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以课程材料和以设施为载体的课程过程 与教学过程的特殊感性活动。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课程与教学管理、课程研制、课程应用

33.第23题

简述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观点。答案:(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3)人本主义的平行课程和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34.第24题

你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案:从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方法变化得当且影响力强、学生专心学习并且集体学习成效好、课堂生态环境良好、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和气氛活跃、信息传递清晰无误且生动有趣、等几方面谈都可以,能涉及到其中五个方面得5分。„„(P516-517)35.第34题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为什么? 答案:(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学材料;(3)理解教学材料;(4)巩固知识经验;(5)运用知识经验;(6)教学效果测评。

36.第35题

简述儿童社会活动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实质是经验;社会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以活动为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

37.第37题

在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中,赞科夫主张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1)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以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有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第1题

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B

2.第2题

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答案:B

3.第3题

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 就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教学目的 D.课程目标 答案:D

4.第4题

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 A.课程类型 B.课程结构 C.课程平衡 D.课程组织 答案:B

5.第5题

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整合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C

6.第6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 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答案:B

7.第7题

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 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 A.教学内容 B.教学模式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答案:B

8.第8题

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 A.教师、课本、课堂 B.学生、经验、活动 C.教师、学生、课程

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答案:A

9.第15题

“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 B.教师、学生、教材 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 D.教师、学生、环境 答案:A

10.第16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形式 D.教学方法 答案:D

11.第17题

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 A.哲学基础 B.社会学基础 C.心理学基础 D.自然科学基础 答案:B

12.第18题

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罗杰斯 答案:A

13.第19题

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 A.波比特 B.泰勒 C.布卢姆 D.司滕浩斯 答案:A

14.第20题

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施瓦布 D.奥苏贝尔 答案:D

15.第21题

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 A.发展主义理论 B.结构主义理论 C.人本主义理论

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 答案:B

16.第22题

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 A.《理想国》 B.《论语》 C.《学记》

D.《雄辩术原理》 答案:C

17.第9题

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答案: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杜威。

18.第10题

课堂教学的具体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答案:全班上课、班内分组、班内个别教学

19.第11题

构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课程与教学论流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范例教学论

20.第12题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审美法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答案:完整性、有序而波动、多样统一

21.第13题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答案:个别、小组、班级

22.第14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三 种不同的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答案: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或者大课程论)

23.第23题

课程设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答案:中介作用、平衡作用、总摄作用。

24.第24题

根据目标模式的泰勒原理,课程研制的四个基本环节是分析课程资源,确定基本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答案: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25.第25题

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教学过程 是由多个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展开的动态过程,具体来看,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学 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手段、_________、教学环境和教学 评价等七类组成部分。

答案: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

26.第26题

课外教学的具体组织形式一般以___________为主,辅之以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答案:分组活动、班级活动和个人活动

27.第27题

课程与教学美学的客观基础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答案:课程与教学的“真”、课程与教学的“善”和课程与教学的“美”

28.第28题

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答案: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

29.第29题

范例教学,就是通过典型的事例和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材料和问题。因此,选择范例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答案: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性

30.第30题

依据评价所起的主要作用的不同,课程与教学评价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

答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31.第31题

关于课程整合的理论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等三种。答案:科目中心整合论、儿童中心整合论、学科与儿童心理统一整合论

32.第32题

课程与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答案:系统化、具体化和层次化

33.第33题

在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中,赞科夫主张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案:(1)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以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有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34.第34题

试述学生中心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1)它是一种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2)其理论基础包括“生长主义”的教育目的观、教育本体价值取向、发展的儿童观、社会改造的教育功能观和机能主义心理学;(3)其基本观点包括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学生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学生、经验、活动),重视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整合。

35.第35题

简述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观点。答案:(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3)人本主义的平行课程和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36.第36题

你认为有效教学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透过不同理性(技术、实践和解放)有不同的看法:教学目标的清晰性、内容安排的系统性、活动设计的巧妙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方略运用的恰当性、学生学习的专注性、教学评价的真实性和激励性、教师正面影响的深远性等;生动有趣、生命意识、熟练掌握、教育影响等;充满积极情感的、有效率、立足于发展、伦理、科学和艺术交融的教学„„

37.第37题

简述表意目标表述方法的内涵。

答案:(1)其理论根源包括四种不同的过程,即训练、教学、启蒙、导引;(2)表意目标的特性,不是指学习活动后获得的行为改变,而是描写学生教育上的经历——其工作情景、要处理的问题、要从事的工作;(3)其表述在于确立学生所经历的情景(尤其是工作的项目或问题);(4)注重内部过程和外显行为的结合(教育真正的目标不是具体行为的变化,而是内在能力或情感的变化,包括理解、欣赏、热爱、尊重等,这是不能直接观察和测量的;(5)将目标表述系统化(如确定的单元教学目标、统一的教学内容和考试、教学对象特点、教学条件等。

第五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磨课,一种重要的教学研讨形式

——《小稻秧脱险记》教学反思

课堂回放:

师:小朋友们读书读得真认真,小稻秧还带来了一些词语,想要考考大家呢!(课件出示词语)

师:第一行谁来挑战?

生:杂草、争吵。

师:平舌音、翘舌音,你都读准了!谁也能读准?

生:杂草、争吵。

师:你也能读好,真了不起!

师:第二行词语,老师想请一个声音响亮的小朋友来读。

生: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营养。

师:前鼻音、后鼻音,你都读准了!

师:小稻秧把这些词语都放进了一个句子了,你还能读准吗?

生: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抢营养。

师:你把字音都读准了!女生一起来试试?

女生齐读。

师:女生的声音真好听,男生也来试试。

男生齐读。

师:男生学得可真快!看来是谁在欺负谁呀?

生:是杂草在欺负小稻秧。

师:是呀,杂草在欺负小稻秧呢,就请你读第三行词语。

生:谁、欺负、气势汹汹、蛮不讲理。

师:你注意到了轻声。谁也想读?

师:举手的小朋友一起读,老师喜欢你们读词语时候的样子。

师:第四行词语,小稻秧都放了一些比较难读的词语,谁有勇气来试试?

生:纷纷、警觉、除草剂、喷雾器、大夫、微风。

师:这么难读的词语,你都读准了,真了不起。

师:小稻秧听到你们把字音都读准了,决定加大难度,把拼音藏起来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这么多小朋友举手,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哦,不能拖调,词语和词语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

生齐读。

教后反思:

这篇课文一共上了六次。

刚升入三年级一周,其实,平时的课堂的第一课时,我仍然和二年级的方法一样,把时间都花在词语和课文的朗读上,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把词语过关、都能读通课文,对课文大意有一定的了解。可是,要准备评优课,我便想起来大家经常说的:“第一课时,很难上,1

上不亮点,无非就是一半的时间在词语,然后花一点时间在课文大意理解,接着是比较难读的句子,最后一定要花至少五分钟在写字上,现在每个年级都要重视写字,然后这堂课就差不多结束了。”所以,为了“安全”,第一次备课,我就按照这样的“模版”安排了。在自己的班级试上下来,感觉学生虽然很配合,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这是这篇课文,全文充满童趣,将科学常识寓于童话故事中,生动的语言,有个性的对话,有趣的情节都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学生应该会非常喜欢这篇文章,课堂上经常是非常活泼的,可是,因为我平淡的语言和我淡定的说话方式,孩子们没有“兴奋”,只是“很乖”的完成了学习。整堂课就好像一条直线,没有亮点,没有让人想听下去的欲望,自己也上得非常累。

在农场上完了最后一次,虽然学生基础相对不如自己学校,对学生情况也不了解,但却是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一次。这“满意”离不开宋校和全体三年级组同事的帮助,每一个环节设置、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每一个过渡语的设计、每一个词语的使用、上课说话的语气,甚至是教案的格式、板书书写要点,都帮助我、提醒我改到更好。

一、精心词语设计,突出训练重点。

在解决课文生字和词语时,因为这一课生字和词语较多,第一次我仅仅是将词语列出,没有精心调整,只是简单的列了出来,所以词语训练没有重点,学生能读准字音,可是读词语的时候没有潜意识提醒自己读词语时候应该注意的地方。经过调整,将“平舌音、翘舌音”放在一组,在学生读准的情况下,通过表扬让其他学生注意到读准平翘舌音,在学生没有读准的情况下,再通过“小老师”的示范朗读读准平翘舌音;第二组将“前后鼻音”放在一组,同样的方法让学生读准字音;因为课文中“跟”和“谁”作为生字,没有比较好的词语,所以,特别选出了课文中的一句话引出了“跟”,正好前面两组中的词语也都在这个句子里,让学生读准这句话,就又将词语巩固了一遍;然后通过一个问题“谁在欺负谁”引出了“谁”,并且引出第三组词语;最后一组词语都比较难,也通过“第四行词语,小稻秧都放了一些比较难读的词语,谁有勇气来试试?”鼓励学生读准了这些词语。最后再去掉生字拼音,让学生认读。这样设计,生字词语都涉及了,而且是重难点都清晰地指了出来,能扎实帮助学生读准字音。

二、朗读课文,形式多样重理解。

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继而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朗读好。同一个问题,不同问法,收到的效果却不同,真的大有学问。如在理解和杂草有关的句子“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时,“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这些词语,学生都理解意思,可是却说不出来,如果只是通过学生朗读、教师点评,学生不一

定真的理解,也读得不到位,但是,换一个问法:“读了这句话,你 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学生就能说出:“杂草一下子全围了上去,不管小稻秧说什么,还是要跟小稻秧抢营养。”然后再通过评价和指导朗读,让学生理解和读好句子。再如交流完和杂草有关的句子,再交流和小稻秧的句子,如果设计“面对蛮不讲理的杂草,小稻秧又是怎样表现的?”就不知道学生回答哪一句和小稻秧有关的句子,只是改了一个词语——“表现”改为“说”,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回答:“我刚搬到大田来,正需要营养,怎么可以交给你们呢?”然后通过过渡语:“可是,这群杂草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拼命地跟小稻秧抢营养,于是?”学生便回答:“小稻秧气得脸色蜡黄,当场就病倒了。”这样,条理清晰,学生能轻松理解和回答,也不会出现先答后一句,再生硬过渡到第一句上的情况了。

三、合理安排教学环节,教学效果更优。

在读完课文第一、第二自然段,再让学生演一演,其实就是考察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课文。一开始,我先让学生演,再让学生评价,最后再演一遍,再评。上台演的学生难免因为紧张或者放不开,演的不到位,评价的学生也没有激情,再演一遍,效果也不太理想。这样比较浪费时间,而且演出效果也不好。经过调整,先让“导演们指导演出”,再让“演员们演出”,最后“评委们评价”。这样,本来不想参加此环节的想要偷懒的学生也因为自己是“光荣的导演”非常乐意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这也是考察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经过“导演的知道”,“演员们”演的时候也比较放得开,虽然只演一遍,但效果比演两遍还要好。有时候,只是简单的换一换,教学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四、教师的评价和表扬,学生的专注和进步。

虽然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但还是很幼稚,抵挡不住老师奖品的“诱惑”,有了小奖品,老师的表扬有了“实物”的证明,看得见摸得着,能和同学“炫耀”,能向家长“证明”。得到小奖品后,上课坐得更神气了,回答问题更积极了,没有得到小奖品的,也更积极地向得到奖品的同学学习,希望通过好表现得到奖品。学生得到奖品的过程,也就是心理学上说的“正强化”吧,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更专注,也能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虽然是第三节课,但上完课学生还舍不得离开教室,和第一次见面的我说再见;表演完的同学想把头饰还给我,我说你们表现好可以送给你,他们高兴地跳起来,其他同学羡慕得叫起来,看到讲台上还剩一个头饰都争着想要;吃饭路过他们,他们还激动地指着喊我……这些都是表扬和奖励的魔力吧。

磨课和上课最大的不同是,有了多次的试,上课更投入了,让自己更清楚哪一种教学方法更适合学生、更适合自己。磨课的过程虽然煎熬,但却又充满乐趣和满足,感觉自己在同

事们的无私帮助下,有了更多的感动和收获,觉得自己从一个门外汉,慢慢被同事们慢慢地拉进了语文的大门。回顾自己整个学生时代和四年教师工作,我一直都是“自己考试和学习比较有方法”的人,挑战是现在我要教会我的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让他们爱上语文。我的语文基础比较差,幸好我有一颗比较“好学”的心,幸好我有一大群值得我学习和帮助我学习的同事。

磨课——痛,并快乐着、感动着、成长着。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一、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当前常用的教学模式 学科教学(物理) 王雅 201670110532 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V 1. 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_________。 A. 泰勒 B. 博比特 C. 查特斯 D. 坦纳......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第二模块专题一[大全5篇]

    1、如何切实开展好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注意事项,条件保障)? 一、切实开展好以“校本研修”为中心的教学研究注意事项。 (一)“校本研修”的工作目标 : 校本研修是推进......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 一、单选题(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对教师劳动的_________的描述。 A. 长期性 B. 连续性 C. 广泛性 D. 间......

    课程与教学论02形考作业二

    一、课程目标编制的实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2014秋《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第1题 在课程研制中以价值判断和选择为核心的、对理论指导、目标、内容或经验、组织与结构、活动样式或策略、评价等多种可能性和方案进行选择......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 《课程与教学论》 满分100分 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

    课程与教学论 专题4.2作业(范文模版)

    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与特征 1、什么是有效教学行为?它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答:有效教学行为是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行为,是具有一定效果、效率、效益的教学行为。 2、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