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运用教学目标分类法
如何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运用教学目标分类法
英语组 王晓娟
【摘要】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当前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依据学生学习实际,在学生个人差异的现实中,以关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因而实施分层教学。同时在分层教学中融合和运用教学目标分类法,明确了各层次教学目标,并对课堂教学各环节进行教学目标分类,引导学生相应类别中学习方法的形成。在课堂检测环节,针对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分类的设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使各层析各类别下的问题突显,从而有助于教学的难度的逐步提升和学习的递进式发展。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分类法 分层教学的利与弊 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
一、教学方法的提出
根据总书记提出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的明确要求,作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思考,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大胆尝试创新教育方法,并在教学中小步求证应用,同时注意与课堂教学效果的紧密联系。
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出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当前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这种历史和社会的要求下,为了课程总目标的实现,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采用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才能更好、更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高。
依据学生学习实际,从学生个体本身来说,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这种个体差异不容忽视。在学生个人差异的现实中,以关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注重因材施教,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有必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主体要求,因而实施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在近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已日趋成熟和完善,在教学中的作用明显,特点显著,有关理论充足且方法完备,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与学生实际的结合。1.分层教学的途径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个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就其群体特点进行相适应的教学,从而使得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分层次教学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按如下模式进行:(一)分层建组
(1)实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2)建立学生的个人档案;(3)建立各层学生互帮互学小组。(二)分层备课
(1)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2)筛选分层内容;
(3)设计分层问题;
(4)设计分层练习;
(5)安排分层指导时间;(6)设置分层作业。(三)分层授课(1)分层设疑;(2)分层释疑;(3)分层练习;(4)分层辅导;(5)分层反馈;(6)分层纳入知识系统。(四)分层辅导
(1)教师辅导:①查漏补缺;②学法指导;③心理辅导。(2)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帮互学小组。(五)分层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①必做题;②选做题。(2)课外作业:①每日一题;②拓展题。(六)分层测试
(1)考试题包括:①基础题;②提高题;③综合题。(2)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3)分类矫正,全面提高。(七)分层评价
(1)根据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升降;(2)建立分层激励机制,体验成功;(3)改变传统的成绩报告单模式。2.分层教学的难点
分层教学模式多样,课堂设计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同时分层检测又体现了分层授课的效果,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的分层如何开展,教学目标的设定没有明确的方法和指导。如果说分层教学的目标仅仅是靠降低难度或者减少作业量来实现,对于英语学科来说效果不大且不符合实际。比如对于部分基础差的学生,没有掌握相关词汇及学习方法,写作课难度再低也无从下手。同时对于部分优秀学生而言,成绩优异然而个别方面能力欠缺,高分低能,对于这些,不是仅靠分层就能完善的。因此分层教学存在实践中的难点:(1)分层教学的教学标准与落实
分层后授课的分层标准设定应结合学生实际,那么如何设定这个标准?标准是根据层次量化体现还是难度体现,或者是针对不同的学习方面,又或者是针对不同的学习策略?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内实现分层授课,这就成了教学难点。(2)分层教学针对的问题
分层教学应该针对的是什么?这将成为老师教学和检测的困惑,比如:
①关注学生成绩?②关注学生参与度与完成率?③关注学生层次间的动态变化?(3)分层教学对于学生分数与能力不匹配的现象如何解决? 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成绩低并不代表没有学习方面的优势,而成绩高也并不代表没有学习能力方面的短板。为摆脱高分低能、低分高理解力的局限,我们在分层教学中必须找到英语成绩与学习能力不匹配的突破口。
为此,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我们实现分层,对于分层后的学生我们的教学目标会有不同的分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我擅长的不同类别中都有所收获,即教学目标分类法在分层教学中的融合与运用。
三、教学目标分类法
1.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分类:
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要求:高中英语新课改的课程目标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各个级别要求有高低之分,但总属于这五大类。
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即为教学目标的指引纲要,这就指导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按照这五类进行,即教学目标应实现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2.教学目标分类法在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的融合与运用
(1)在分层授课中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依据教学目标分类法的五个方面来确定。
在分层建组后,根据不同层次同学的能力,选取教学目标分类的五个方面中某个方面制定出具体要求。譬如在三层建组的分层教学中,针对A层已经很好掌握了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同学,就在语言技能的提高和文化意识的形成及情感态度培养方面设定相对应的标准;针对大部分同学所在的中间B层着重以语言知识的获得和学习技能方面的提高进行相应的要求;针对C层学生,为激发学生兴趣、习得英语学习方法,应注重基础的语言知识获得和学习策略培养。
(2)在分层授课中可将教学目标分类法与不同教学环节相联系,激发分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参与度,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课程教材的编排是按照Warming up/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的固定环节来进行的,其实也是针对着教学目标分类法的不同方面,所以对教学的各环节进行教学目标的分类,可以让分层的同学主导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环节,从而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度,达到这一类别能力提升的目的。通常在课堂中活跃的永远是高分A层学生,但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环节的设置来引导其它层次学生的参与。譬如Warming up环节是针对语言知识和文化意识设置的,其内容简单,表现形式多样,可以交由基础薄弱的同学来主导,激发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
在各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类中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相应取舍其中难度较大的类别,在掌握基础后再提高培养能力的层次,逐步推进,而不是囊括所有方面但做出低要求。
(3)在课堂检测环节,针对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分类的设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通常分层教学的检测是采用同一检测方法设置有梯度的检测题来进行。这种检测反映的是学生综合问题,找不出具体的问题所在,也无法检测短期的效果。在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中,建议针对教学目标分类法的五类,对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找准问题。譬如针对五类中语言知识类,可以通过听写、单句填空的方式检测B层和C层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却可以通过完型或者写作的方式来检测A层。这样既可以避免低层次学生畏难而退,也可以避免高层次学生因简而烦的心理。
3..教学目标分类法在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引导
(1)引导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
不同层次的同学在教学目标分类五个方面有着不同的问题,因此他们的学习目标应当是不一样的。A层同学应注重语言技能的提升,所以他们的学习更应侧重阅读等题型的训练。B层和C层同学在语言知识方面欠缺,他们应在语言知识的获得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上训练自我,比如进行词汇的学习和运用。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就会有所不同,提升效果将事半功倍。
(2)引导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和学习方法的运用。
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问题归结为教学目标五类不同方面后,学生会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不同就要求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也有所差异,比如部分同学应该侧重读跟说,部分同学侧重听跟写,那么相应的学习时间就有了长短和早晚的不同,同时要采用不用的学习方法才能更快提高。
(3)进行教学目标分类后可以找出分层学生的同层间长短板所在,从而进行不同学习策略的培养。
分层教学中成绩是分层的依据之一但不是主要依据,通过教学目标分类后的检测可以发现学生高分低能和低分高理解力的差异,譬如他们在五个方面中语言知识方面完备而学习策略方面欠缺,或者阅读高分,而听说存在问题。找准问题,对症下药,从而使高分同学突破瓶颈,低分同学得到引导,补齐自己在同层间的短板所在。
我们的英语教学采用的都是大班教学,老师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应实施个别辅导等方式弥补个别差异较大的同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面,就此进行教学目标的类别专项指导。
四、教学目标分类法与高中英语分层教学的融合与运用将形成的教学优势
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开展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和融合实践研究,将有以下教学优势: 1.让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按照分类法来设定,明确了分层教学的教学目标。
2.让课堂环节按照教学目标的类别进行,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引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
3.分层检测中根据分层以及不同类别进行不同题型的检测,将帮助学生找准问题。使高层次学生突破学习瓶颈,低层次学生迁移学习策略,达到学习能力和水平提升的目的。
为此,不断探索落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树立创新意识,并且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使教学目标分类法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的教学优势不断显现跟增强,这将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和提高,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刘道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3]《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4]王允庆 孙宏安 《课堂教学目标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王蔷 张晓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0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705
第二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与实践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与实践
英语组 王晓娟
【摘要】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理念,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个体优势,在关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前提下,注重因材施教,为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因而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实践中,为了使分层授课的教学目标更明确,采用了教学目标分类法,将其融合运用到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并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分类法的不同类别形成相应的学习策略。【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分类法 教学目标分类法在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一、教学方法的提出
根据总书记提出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法”的明确要求,作为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探索,在关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采用了分层教学,同时提出了教学目标分类法在分层教学中的运用来弥补和解决分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二、高中英语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运用 1.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途径
通过教学实践,在多样的分层教学方法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分层教学模式:(1)实行动态分层,把学生分为A、B、C三层;
(2)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实施个别辅导,进行教学目标的类别专项指导。
2.英语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难点
(1)分层教学中各层次教学目标不明确
(2)分层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学习要求不明确(3)学生没有形成与教学相适应的学习策略
因此,在高中大班教学的过程中,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分层教学的同时,也对个别学生进行专项辅导,为解决分层教学中的难点问题,特实行教学目标分类法在其中的运用与实践。
三、教学目标分类法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1.高中英语教学目标的分类:
新课改对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设定了不同年级的要求。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即为教学目标的指引纲要,这就指导了教学目标的设定也按照这五类进行,即教学目标应实现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
2.教学目标分类法在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的运用与实践
教学目标分类法在分层教学过程里针对教材六大环节中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设定,同时引导学生相应的学习策略的形成。在各环节教学目标的设定中,可将目标分先后顺序,学习策略分为重点和次要,不同层次学生可以设定不同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培养他们不同的学习策略。
教材分为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六大环节。下面针对部分环节举例说明教学目标法在教学各环节中的运用。对于不同层次学生设定不同教学目标跟学习策略,提出适合学生水平的要求与相适应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分层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参与度,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1)对于Warming up/Pre-reading环节,教材内容简单,教学形式可以多样,教学目标为语言知识(即词汇、话题类)、文化意识(文化知识、文化理解)类。教学目标在分类后分层可设定为:大多数同学所在的B层、C层,要求学生掌握基础词汇,围绕话题学习相关词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策略:要求学生学会检索相关知识,积累词汇,学会知识的检索、分类、总结。
教学目标对于A层学生而言:要求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自我观点的表述。学习策略: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在Reading/Comprehending/Using language三大环节中,分层授课中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①阅读中信息的获取;②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③文章中词汇、长难句的理解和语法现象的学习。
学习策略可做如下引导:①阅读文章类型、体裁对阅读方法的要求与运用;②对于文章的词汇掌握程度以及内化为自我词汇的运用;③文章篇章结构对于写作时结构构成的迁移。
教学目标的设定影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而学习策略决定学生阅读相应题型、体裁能力和自身水平的提高。在三层建组的教学模式中,可根据学生水平选取相应的要求与引导。
(3)在Learning about language环节中,教学目标可设定为:①理解文章中语法点的运用;②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练习、熟化该用法。学习策略可做如下引导:①精通掌握课文中语法点的运用;②熟化例句,例句用法的迁移,举一反三;③仿句,用法的对比、归纳、总结。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做不同的要求,譬如C层先掌握课文中的用法;B层学会举一反
三、仿句;而A层则可提升自我运用的能力。
在各教学环节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类中的设置,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水平,相应取舍其中难度较大的类别,在掌握基础后再提高培养能力的层次,逐步推进,而不是囊括所有方面但做出低要求。
四、在课堂检测环节,针对分层教学中教学目标分类的设置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
通常分层教学的检测是采用同一检测方法设置有梯度的检测题来进行。这种检测反映的是学生综合问题,找不出具体的问题所在,也无法检测短期的效果。在教学目标分类法的运用中,建议针对教学目标分类法的五类,对不同层次或不同类别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找准问题。
检测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致的。A层学生注重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文化素养的提高;B层学生在学习策略和基础知识方面更注重些;C层学生应抓住基础知识,培养相应的学习策略,更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自信心。
在检测中,譬如针对五类中语言知识类,可以通过听写、单句填空的方式检测B层和C层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却可以通过完型或者写作的方式来检测A层。这样既可以避免低层次学生畏难而退,也可以避免高层次学生因简而烦的心理。例如词汇检测,A层检测词汇造句、转述文章的能力;B层运用词汇仿句、造句;C层背诵掌握词汇、例句,运用词汇填句。
这样采取不同层次能力的定向培养,可以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实现逐步提升,逐类提高,做到有的放矢。参考文献:
[1]刘道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2]《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
[3]《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指导意见》
[4]王允庆 孙宏安 《课堂教学目标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王蔷 张晓玲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分析与实施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010
本文系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立项号:GS[2016]GHB0705
第三篇:谈分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精选)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谈分类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 肖本寿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所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考察,不仅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为重视考查能力的培养。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合格人才,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在创造中学会学习,教育应更多的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数学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探索需要通过思维来实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逐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既符合新的课程标准,也是进行数学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入点。
数学分类法,就是根据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将其分成几个不同种类的一种数学思想。它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逻辑方法。
所谓数学分类讨论方法,就是将数学对象分成几类,分别进行讨论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数学方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性。分类讨论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中。需要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就其引起分类的原因,可归结为: ①涉及的数学概念是分类定义的;
②运用的数学定理、公式或运算性质、法则是分类给出的; ③求解的数学问题的结论有多种情况或多种可能;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教师论文集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④数学问题中含有参变量,这些参变量的取值会导致不同结果的。应用分类讨论,往往能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分类的过程,可培养学生思考的周密性,条理性,而分类讨论,又促进学生研究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分类记忆法不象一般数学知识那样,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可掌握。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在学习的各阶段的认识水平和知识特点,逐步渗透,螺旋上升,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涵。
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类比、观察、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对分类思想的主动应用。
一、渗透分类法,养成分类的意识
每个学生在日常中都具有一定的分类知识,如人群的分类、文具的分类等,我们利用学生的这一认识基础,把生活中的分类迁移到数学中来,在教学中进行数学分类思想的渗透,挖掘教材提供的机会,把握渗透的契机。如数的分类,绝对值的意义,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是渗透分类思想的很好机会。教授完负数、有理数的概念后,及时引导学生对有理数进行分类,让学生了解到对不同的标准,有理数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认识数a可表示任意数后,让学生对数a 进行分类,得出正数、零、负数三类。讲解绝对值的意义时,引导学生得到如下分类: 通过对正数、零、负数的绝对值的认识,了解如何用分类讨论的方法学习理解数学概念。又如,两个有理数的比较大小,可分为:正数和正数、正数和零、正数和负数、负数和零、负数和负数几类情况来比较,而负数和负数的大小比较是新的知识点,这就突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教师论文集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出了学习的重点。
结合“有理数”这一章的教学,反复渗透,强化数学分类思想,使学生逐步形成数学学习中的分类的意识。并能在分类讨论的时候注意一些基本原则,如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如若不然,对象混杂,标准不一,就会出现遗漏、重复等错误。
二、学习分类方法,增强思维的缜密性
在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时,应让学生了解,所谓分类就是选取适当的标准,根据对象的属性,不重复、不遗漏地划分为若干类,而后对每一子类的问题加以解答。掌握合理的分类方法,就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分类的方法常有以下几种:
1、根据数学的概念进行分类。有些数学概念是分类给出的,解答此类题,一般按概念的分类形式进行分类。
2、根据图形的特征或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分类
如三角形按角分类,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线和圆根据直线与圆的交点个数可分为:直线与圆相离、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交。
三、引导分类讨论,提高合理解题的能力
初中课本中有不少定理、法则、公式、习题,都需要分类讨论,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应不断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分类讨论后,得到的结论才是完整的、正确的,如不分类讨论,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在解题教学中,通过分类讨论还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教师论文集 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教学反思能力 有利于帮助学生概括,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加强学生思维的条理性,缜密性。
一般来讲,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和方法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其一是涉及代数式或函数或方程中,根据字母不同的取值情况,分别在不同的取值范围内讨论解决问题。其二是根据几何图形的点和线出现不同位置的情况,逐一讨论解决问题
由以上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分类讨论往往能使一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变得异常简单,解题思路非常的清晰,步骤非常的明了。另一方面在讨论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其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上渡办事处中心学校教师论文集
第四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信息技术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
昭仁中学 曹红艳
我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用同一本教材要给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授课,必然存在“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教师的过多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浪费,不利于他们的更进一步发展;生认为进度太快,自己无法跟上,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越学越差,恶性循环导致差生越差;中间部分的学生要如何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呢?面对着这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个良好的教学模式,够尽量兼顾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层教学模式就顺理成章地浮出水面。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不同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而采用的教学模式。下面是我在实施分层教学中的一点体会:
一、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识基础、学习态度、情感、智能等方面,在信息课的学习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
1、有部分学生接触电脑早,基础好,兴趣高,接受能力强,自学能力好,这样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很顺利。相反的,有些学生从未接触电脑,对电脑没兴趣,一切都要零开始。
差能
2、学习态度的差异,有的学生求知欲望强,乐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有的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老师的布臵学习任务,缺乏主动学习求知欲望。
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评价,以发展的观点客观地认定每个学生层次。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高层:这部分学生电脑操作基础好,接受能力强,对电脑有很大的兴趣。
中层:学生各方面表现都很一般,课堂学习中能掌握教师传授的知识,但缺乏学习主动性。
低层:这部分学生对电脑没兴趣,接受能力较差。根据以上这三层标准,在开学,我把各个层次的学生安排在机房的不同位臵,并随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变化做出必要的调整,鼓励学生由低层向较高层次递进。
二、如何确定分层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或者是预期的学习活动要达到的标准,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教师制定教学目标过程中,要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情况,准确、恰当地设计一个符合他们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目标。
三、如何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在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高层的学生,给其提出教学任务后,应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四、如何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
课堂练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和扩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如果在练习中用“一锅煮”、“一刀切”的办法势必使部分学生产生自卑感,所以,课堂教练习上的分层至关重要。分层练习能使每位学生经常获得在成功的体验,品尝收获的甘甜,同时,又巧妙地把“竞争机制”利用“猜中彩”的形式引进课堂,同层次的学生之间互相竞争,开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信息技术的作业一般是学习了每一模块后,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的综合性练习或作品的制作。
作业要求可分三个层次:一种是就只布臵基础部分的作业,可以要求一题一解,就题论题;给另一种学生布臵稍微有点难度的作业,可以让有余力的同学多进行思考;还有一种,可以安排一些较难的作业,要求一题多解,沟通知识的横向联系,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分层练习,不论操作程度的熟练与否,人人都有练习能完成,不论知识水平的高低,个个都有发挥的空间,更有利于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中。
五、分层评价
实施新课程教学最大的不同是要特别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对不同的学生就要实行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要从不同的过程和从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角度给予恰当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也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前途。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经常进行“自我评鉴”,逐步帮助学生建立某种价值观念,学会自
我“诊断、治疗”,在“自我反馈调节”的过程中,改善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方法,实现自我完善。通过形成性测验的一个阶段的教育过程,可以使学生确认自己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活动。已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产生成功的满足感,更积极的参与下一单元的学习,未达到目标的学生可以了解自己有哪些基础知识或能力未能掌握,明确努力方向,进行矫正。在分层教学理论中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体现层次性,以其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的进步或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层教学法是还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总之,通过这种分层合作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更主动了,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些平时比较缺乏自信的同学,在自己的能力得到肯定的同时,也树立了信心。而且这种以好带差,以片带面,以体现自身能力为主要教学方式,其效果要远远高于教师一味的传授知识。因此,在分层合作教学中,教师要充当好组织和引导的角色,让学生能在探索中不求知,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合作中得到主动发展,使信息科技学科上得更生动、更活泼、更有乐学魅力,使电脑能真正成为我们能得心应手地使用的工具。
第五篇: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分层教学在课堂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从充分新生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精神出发,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中去,分层次有效递进,让每个学生学会基本知识,全面提高素质。
一、创设有效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
课堂教学中,运用数学知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和延展性的特点,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兴趣,让各层次的学生愉快地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获得浓度成功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让各层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心设计总是来帮助学生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例如:教学“两个修路队共修一条路,6天修完。第一队修了240米,第二队修了204米,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教学中,首先弄清两队修路的天数相等,接着让学生思考,这道题应怎样解答?当学生回答第一种解法后,再问:还可怎样列式解答?”当学生完成第二种解法后,我们可以设问:“这道题为什么能用两种方法解答?如果两队修路天数不同,修路的米数相同,那又可以有几种方法解答呢?”这样从正反两方面,精心设问,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很快理解各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组织讨论,让各层学生各抒己见。
从信息论的角度讲,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三者之间的互相作用和住处交流,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学生对新知疑惑不解,产生问题时,就要抓住时机释疑,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针对教学的疑点和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组织大家讲座让各层次的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优秀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知识更有条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受到群体教育的影响而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四、分层实施练习,让各层次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要使学生牢固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必须重视课堂练习,如果用划一的练习题去要求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要么使学生吃不饱,要么使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不同发展水平的实际,布置基本题和思考题。在分层施练的同时,也可精心设计多练题,来弥补各层次学生练习的时间差,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分层递进,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在探索中获取成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立足点。在教学课堂教学中,只胡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精神,参与的过程,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智能,提高学生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