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体系
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教育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了发挥教育的功能,我们必须树立一种全新的观念,打破学校和社会的界限,以家庭为基础、学校为主体、社会为平台,把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努力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共同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按社会培养人才的要求,通过自身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对子女实施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因此家庭中父母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乃至终身的老师。父母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家长对子女教育和对学校工作的支持程度。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年儿童成长的摇篮,又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补充,从根本上说家庭教育就是“教子做人”。做人是立身之本,良好的品质是成才的基础。
父母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适合社会高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父母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习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和对孩子的教育能力。对孩子因材施教,重视父母的榜样作用,养成好习惯和孩子一起成长,按照孩子的接受程度,给孩子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孩子不要过高的期望.过分的溺爱.过多的干涉.过度的保护.过多的指责。
(1)加强对家庭教育指导师及家长的培养。(2)成立各级家长委员会并及时召开家长会。
(3)教师和家长交流学生信息,探讨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艺术,增强教育效果。
(4)举办教学开放日。学校每年以各种活动为契机,举办学校教学开放日,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进教师。
(5)举办家庭教育系列专题讲座。
社会教育
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以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社会教育日益发展,尽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还处于辅助和补偿地位,但越来越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社会教育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学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些兴趣和爱好若能及早得到培养,就能形成特长,表现出某一方面的才能。这无疑会加速学生的和谐发展。学校的教育,很难适应同一班级中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水平学生的个别需要,社会教育可以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老师根据学生的爱好,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加校外教育机构的专门活动,如电脑维修、琴棋书画,使学生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中施展才华、发展特长、增长聪明才智,进而独立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许多学生接受更多社会教育,成为运动员、演员、电脑高手,为学生全方位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
社会教育是一种活的教育,它的深刻性、丰富性、独立性、形象性远非学校教育可比。协调社会教育力量可培养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能将分散的、自发的社会影响纳入正轨。社会教育的好坏依赖于国家法律法规的建设程度和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较长时间的努力。
(1)学校积极动用社区力量,请各类专家和先进人物到校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和心理生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少先队、志愿者、校外辅导员等管理、辅导、服务作用。
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义务劳动
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二到三次学校周边环境整治活动,进行垃圾清理、消除街道牛皮癣和消除卫生死角等工作。
回家帮家长做家务,让学生在帮助家长的过程中逐步学会三种基本生活本领 组织学生春游
整治和优化校园内部和周边环境,切实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红领巾文明交通岗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在专门的机构,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个人在学校里接受计划性的指导,系统地学习文化知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学校教育从某种
第二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经验材料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经验材料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
1、转变观念,抓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认真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办好家长学校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需要,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努力构建“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
2、建章立制,抓管理。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支部书记曲曼丽为主任、副校长孟凡卓为副主任,行政班子成员及各年级组长、关工委老同志、优秀家长以及共建单位领导为委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任家长学校成员,开展活动。做到十有:有计划、总结、教材、教师、主题、课时、教案、点名册、校牌、机构,把家长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二、开发资源,丰富内容,共建“三位一体”活动平台。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结合点,十种基本形式”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互动育人的基本方法。
一个中心:以学校为中心。在实施三结合育人工作中,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而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却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因此,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计划是由学校提出,包括分年段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活动安排、需要的条件等。通过由学校组织,社区领导和家长代表统一研究,分头实施。我校三结合德育领导小组以学校育人目标为中心,统筹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活动。通过讨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德育活动(包括社区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家长的评选等,一方面及时反馈了各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另一方面把学校的要求传达到社区和家长,使学校的计划安排得以落实。
两个连结点:
一 是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联系、沟通家长的桥梁,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又把广大家长的意见迅速反馈给学校,使大家取得共识,形成合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家长委员会成员站在孩子的角度积极献计献策,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科目,指导用书的编写和课时安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虚心听取意见,最后把我校校本课程定位在“早会”、“每日一诵”、“系列校本课程”等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是市关工委。这是学校与社会及各单位联系、沟通的桥梁,由关工委领导和热心教育的一批离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把学校的德育活动纳入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发动各单位、派出所、交通警察、文体局和居民骨干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支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社区教育活动,使学生能接触社会,增长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鉴别能力。同时,又及时地把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基本方式:
1、家教课。每学期请学校领导、派出所、关工委领导到校做向家长传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讲座或报告;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聘请老干部和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孩子的父母学会做家长;每学年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介绍。
2、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家长会有全校性的、年级性的二种。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讲解“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系”、“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同家长经常联系,为家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为学校提供好的育人经验。
3、德育小报。根据需要,每学期向家长印发《德育小报》,刊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介绍优秀家长教子经验案例、传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容丰富,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目前已编印了8期。
4、“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卡。在家长问卷调查中,家长们反映最多、建议最多的是教育孩子困惑多,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少。当前城市的房子越建越多,学生越住越远,老师很难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家访。学生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除了正常的外,还有单亲的、留守的、进城的等等,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带来不利因素。为了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让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在家的情况,学校启动“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制度。采用活页的家校联系卡,统一印制,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用得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完成作业的质量,课间活动的守纪,班队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值得表扬、肯定或需配合、改进的,都及时写在家校联系卡,让学生带去带回,便捷又实用。家校联系卡中,有教师的姓名、电话号码、“老师的话”,和家长的姓名、电话号码、“家长的话”。老师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或老师的要求写在“老师的话”中,家长阅读后把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写在“家长的话”中。如:老师的话:“尊敬的家长:海勇在本学期来作业写得更认真了,上课也能常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和灿烂的笑容,让我们一起为他的进步高兴吧!但是在课间和班队活动中,他和同学相处得不够好,常常会和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今天又和同桌为了一块橡皮擦的事争吵,把同桌气哭了。希望您能多疏导,平时让他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和他人友好相处,谦让宽容的好品质。”家长的话:“敬爱的老师,您好!对于您指出我孩子的缺点我们也有同感,对于这,我们一直也很苦恼。他在家都跟爷爷、奶奶,是家里的„小霸王‟,这就是独生子女的负面影响。谢谢老师的关心,今后我们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希望我们常联系。” 家校手牵手,心连心,心手相牵,家校互动。“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卡把以前的电话交谈,家访交谈,相遇交谈的口头交谈变为书面交谈,显得更为庄重和认真。使用一个学期来,学校以收回“家校联系卡”,其中有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喜讯,有参赛获奖的祝贺,有点滴进步的真诚鼓励和爱的谆谆教诲,更有家庭教育的真情帮助,正如“卡片”里说的“为了孩子的发展,让我们心手相牵”。小小卡片寄深情,把老师、学生、家长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点染了一片蔚蓝的晴空。为家长和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双方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篇: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方案
小学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
教育工作方案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逐步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为了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我校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
一、教育目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是教育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
负责,诚实、勇敢、勤劳、节俭等品德和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等行为习惯,初步
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为培养他们成为跨世纪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奠定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二、教育内容和基本要求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建立了以“新三好”(即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为主旋律的、紧密结合行为规范的德育系列活动,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同时,有计划地召开学生家长会,让家长与学校、社会一起,共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服务、学会创造。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思想道德教育和荣辱观教育践行活动有机结合,将宏观的道德教育细化为具体的“争星”活动。学
校共设置了5
个星(学习星、互助星、礼仪星、进步星、卫生星)。每颗星都有它独特的内涵、口号及标准,并对每个星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对照标准根据自己的实际申报。学生一步一个台阶,有自己奋斗的目标,具有针对性和较强的操作性。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到在校的一切努力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都能得到肯定和认可。让学生在荣誉的激励中形成良好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快乐的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育方法和途径
教育要以,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
教育为重点,以养成良好的爱国主义文明习惯为重点和起点,引导学生知事、明理、动情、践行。同时要切实搞好“争星”活动教育,并注意挖掘和发挥本地各种
德育资源,丰富教育内容。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有机地相结合,在知事、明理、动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逐步建立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不断巩固教育成果。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老师日常对学生的品行教育与引导,并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教育内容,使学生知事、明事,长大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社会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教育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每学期,我们将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校外教育队伍对学生开展教育,做到绝大多数学生离校不离教。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品行有着一定的主导作用,每学期开展家长会,进行家教经验交流。
四、教育的领导与制度建设
1、成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领导小组,由常晓波校长任组长、刘攀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班班主任担任。
2、建立健全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议,每月观看一次爱国主义影片,班主任、科任老师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家访,做到重点学生重点家访。
3、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我校利用学校广播站、显示屏等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爱国、知礼守纪的教育,努力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五、具体工作
1、做好上门家访工作
所有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家访。
家访前要作好充分准备,提高家访的质量,家访时既要肯定优点也要指出不足,同时要有引导学生努力前进方向的具体措施。根据每次家访不同的目的,可采用不同的家访形式,通过上门家访,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学习生活的环境,进
一步了解学生个性特征及爱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施加教育;通过家访也使家长
进一步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沟通教师与家长的心灵的桥梁,增进感情,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
2、进行多种形式的家校联系
(1)电话、书面联系等要做到经常性,学生有进步向家长报喜,学生有问题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向家长反映,多沟通,少告状。
(2)建立家班微信群,这是家长与教师联系了解学生在校、在家情况的最方便、最及时的一种方法。每周班主任有针对性地选择几位学生,在他的家班微信上用简短的话,写上该生最近在校的情况,让家长及时地采取一致的教育方法。
(3)每学期末填写成绩报告单,班主任对全班每位学生一学期的情况作全面的评价,写好谈心式评语。
3、建立“家长学校”、“家长会”制度
家庭教育要获得良好成效,家长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而实际上,家长的素
质千差万别,这就需要学校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等形成对家长进行指导,使家长具有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教育的质量不断提高。家长会由学校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1~2
家长委员会是使家庭教育更趋于规范性的必要组织机构,要求各班推荐出关心教育事业,有一定工作能力的家长2名组成家长委员会。
4、社区共建
学校充分利用社区各种资源,为教育教学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丰富
多彩的社会活动使学生们稚嫩的羽翼逐渐丰满。为了让娇生惯养的独生子女们
养成劳动习惯,学校组织学生去社区参加“志愿者在行动”的公益劳动。
3、警民共建.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到学校进行交通法规的教育和法制教育活动,学生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是一个针对性强、繁琐、不可预见而且难以见到明显成效的工作,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不断创新,需要逐步推进的系统
化工程。我们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要做一个有心人,精心选择德育教育主题,遵循德育工作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孩子们能在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培养良好的品德,得到健康成长。
第四篇:标c34-8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总结 08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古人告诉我们,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受业解惑”。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学校工作也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为培养青少年倾注了大量心血,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充分认识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是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也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有句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德育也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充分认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放眼未来,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分数,考虑自己的前途。
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加强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在辛辛苦苦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社会却是纷繁复杂的,再加上家庭教育不合理,甚至诋毁学校
教育,这些都起着负面作用,出现了5+2=0的现象。因此,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必须做到学校、家庭、社会联手共同进行。
1、学校方面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学校确定德育工作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时间,对全校学生进行法制宣传,因为讲的都是发生在学校的真实事件,贴近学生生活,所以学生乐于接受。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法制教育班,成员都是各班品质较差,不爱学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法制教育班每周集中上一次课。
除了学校采取的措施外,还经常利用班会、队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们还为每一个学生制作了成长记录袋,把平时学生在学习、纪律、劳动、好人好事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记录下来。这一做法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在全班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
2、重视与家庭取得联系,双向管好孩子。
为了避免5+2=0的现象出现,为每个学生设立了家校联系册。平时利用家校联系册和家长取得联系,把孩子在校的表现写在上面,由学生带回家,再由家长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写上,交给我。根据家长反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做,得到了多数家长的认可,而且效果也不错。此外,我们还用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家长取得联系,使学校的德育要求让家长了解,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3、加强与校外的联系,争取社会力量监督。
有一些学生,在学校由于有校规校纪的约束,还能做到安分守己,而到了双休日,好像在校外就没人管了,家长工作忙,不在家,自己疯跑,结伙破坏村里公共设施,践踏楼区的花草树木,做些破坏村民利益的事。为此,由学校的法制校长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并请了一些热心的村民做监督员,时刻监督他们的行为。这
样,学生们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都有了一定的纪律约束,对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想,有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位一体的教育监督体系,把小学生培养成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不成问题的。希望全体教师、全体家长、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共同努力吧!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总结 09
一、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构建“三位一体”教育机制。
1、转变观念,抓学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从小抓起,从基础教育抓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密切合作,形成合力,把“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认真组织教师和家长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办好家长学校是构建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一体化的需要,是学校整体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需要,努力构建“同心、同步、同向、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德育模式”。
2、建章立制,抓管理。成立家长学校委员会,支部书记付天龙为主任、副校长林峰为副主任,行政班子成员及各年段长、关工委老同志、优秀家长以及共建单位领导为委员,班主任、辅导员任家长学校成员,开展活动。做到十有:有计划、总结、教材、教师、主题、课时、教案、点名册、校牌、机构,把家长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
二、开发资源,丰富内容,共建“三位一体”活动平台。
随着现代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发展,现代教育的构成愈来愈趋向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协作。《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初步总结出了“一个中心,两个结合点,十种基本形式”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互动育人的基本方法。
一个中心:以学校为中心。在实施三结合育人工作中,学校必须发挥主导作用。这是因为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德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而社区德育和家庭德育却具有随意性和零散性。因此,三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计划是由学校提出,包括分年段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活动安排、需要的条件等。通过由学校组织,社区领导和家长代表统一研究,分头实施。我校三结合德育领导小组以学校育人目标为中心,统筹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活动。通过讨论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德育活动(包括社区教育活动和家庭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家长的评选等,一方面及时反馈了各方面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另一方面把学校的要求传达到社区和家长,使学校的计划安排得以落实。两个连结点:
一是家长委员会。这是学校联系、沟通家长的桥梁,他们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起到了参政、议政、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同时通过家长委员会又把广大家长的意见迅速反馈给学校,使大家取得共识,形成合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家长委员会成员站在孩子的角度积极献计献策,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科目,指导用书的编写和课时安排进行了充分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虚心听取意见,最后把我校校本课程定位在“早会”、“每日一诵”“乌君山下风铃声”“系列校本课程”等上,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成为了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是县关工委。这是学校与社会及各单位联系、沟通的桥梁,由关工委领导和热心教育的一批离退休老干部组成。他们把学校的德育活动纳入社区精神文化建设内容,发动各单位、派出所、交通警察、文体局和居民骨干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支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有计划地组织一些社区教育活动,使学生能接触社会,增长社会知识,提高学生的社会鉴别能力。同时,又及时地把社区各方面的意见反馈给学校,帮助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基本方式:
1、家教课。每学期请学校领导、派出所、关工委领导到校做向家长传达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令,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的讲座或报告;组织家长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聘请老干部和优秀家长介绍教育子女的成功经验,帮助孩子的父母学会做家长;每学年开展评选“优秀家长”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介绍。
2、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联系家长最普遍的一种形式。家长会有全校性的、年级性的二种。家长会的主要内容有,向家长汇报学校或班级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向家长提出配合教育的要求,听取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讲解“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过程”、“家庭教育与小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系”、“怎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等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校同家长经常联系,为家长提供良好的教育方法,为学校提供好的育人经验。
3、德育小报。根据需要,每学期向家长印发《德育小报》,刊载国家教育方针政策、介绍优秀家长教子经验案例、传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信息、沟通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容丰富,受到广大家长的欢迎。目前已编印了8期。
4、“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卡。在家长问卷调查中,家长们反映最多、建议最多的是教育孩子困惑多,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少。当前城市的房子越建越多,学生越住越远,老师很难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家访。学生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除了正常的外,还有单亲的、留守的、进城的等等,给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带来不利因素。为了切实做好家校联系工作,让家校双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在家的情况,学校启动“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制度。采用活页的家校联系卡,统一印制,每位教师人手一本,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随时用得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完成作业的质量,课间活动的守纪,班队活动的参与情况等,值得表扬、肯定或需配合、改进的,都及时写在家校联系卡,让学生带去带回,便捷又实用。家校联系卡中,有教师的姓名、电话号码、“老师的话”,和家长的姓名、电话号码、“家长的话”。老师把学生在校的表现或老师的要求写在“老师的话”中,家长阅读后把自己的想法或建议写在“家长的话”中。如:老师的话:“尊敬的家长:海勇在本学期来作业写得更认真了,上课也能常常看到他高高举起的小手和灿烂的笑容,让我们一起为他的进步高兴吧!但是在课间和班队活动中,他和同学相处得不够好,常常会和同学产生矛盾,闹别扭。今天又和同桌为了一块橡皮擦的事争吵,把同桌气哭了。希望您能多疏导,平时让他多参与集体活动,培养他和他人友好相处,谦让宽容的好品质。”家长的话:“敬爱的老师,您好!对于您指出我孩子的缺点我们也有同感,对于这,我们一直也很苦恼。他在家都跟爷爷、奶奶,是家里的„小霸王‟,这就是独生子女的负面影响。谢谢老师的关心,今后我们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品德教育,希望我们常联系。” 家校手牵手,心连心,心手相牵,家校互动。“心手相牵”家校联系卡把以前的电话交谈,家访交谈,相遇交谈的口头交谈变为书面交谈,显得更为庄重和认真。使用一个学期来,学校以收回“家校联系卡”1012张,其中有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喜讯,有参赛获奖的祝贺,有点滴进步的真诚鼓励和爱的谆谆教诲,更有家庭教育的真情帮助,正如“卡片”里说的“为了孩子的发展,让我们心手相牵”。小小卡片寄深情,把老师、学生、家长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点染了一片蔚蓝的晴空。为家长和教师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为双方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总结 10
上学期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教育的调查问卷”,召开了一场的“三结合”教育座谈会,经过认真的统计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不安全隐患,校园周边的不利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当方法,学生家庭结构的不和谐因素等,引起了我校和县关工委、县人大、县政协的重视,及时排除了一些安全隐患。
1、主题活动。社会文明需要大家参与,文明氛围要靠大家共同营造。如:开展“小手拉大手,远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为家校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认真向家长们宣读了“追求健康文明生活,远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的倡议书。用“六合彩” 赌博活动破坏幸福家庭的鲜活事例,倡议家长们能做好孩子的表率,远离“六合彩”等赌博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受教一个个家庭,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宁有序的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年来,我们和县关工委协同举办了“争做文明好公民”、“祖国六十周年”等家校主题活动。和团县委共同举办“用行动让爱心满格”的课本剧活动。特别是学校和华桥古林小学开展的“城乡手拉手”活动,孩子们拉紧的小手,把大人间的手也拉起来了,让大家一起奉献一份真诚,体验一份爱心。
2、双向互评。每学年在全体学生中进行一次“文明家庭双向目标互评”活动。父母给孩子评价,孩子给父母打分,单位或社区给予鉴定,最后评选优秀家长,受教一个家庭,得益两代人,影响一个社会。
三、坚持不懈,协同互动,凸显“三位一体”活动成效 在“三结合”教育工作中,我校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结合点,十种基本形式”,协同互动、讲求实效,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学校先后被评为“南平市农村示范小学”、“南平市文明学校”、“南平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等荣誉称号。学校每月开展“校园明星”评比活动,每年“六一”儿童节评选表彰一大批“文明小帮手”、“文明小伙伴”、“文明小标兵”、“文明小卫士”、“文明小主人”。学生中福建省、南平市优秀少先队员、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家长300多人次被评为文明家长
1、校园网站和教师电子信箱。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电脑和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在教育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转变教育观念,改变家校联系方式,构建家校网络对话交流平台,以更便捷及时的交流方式服务与于家长和我们的孩子。我们把学校的网址和教师的电子信箱告诉家长,把学校的课程改革趋势、动态、通知,孩子在校各种学习情况、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要求、对学生的评价等,可以在互动平台中和家长及时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家长的困惑、建议等也可及时与学校、教师取得联系。双方互相交流,及时改进、调整教育行为和调整教学方法。使学校管理和教师的教育教学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效益化。
2、家长接待日,校长热线电话、校长信箱和校务公开栏。我校为能及时听到家长及社会对学校的呼声,每周三定为家长接待日,同时开通热线电话,校长室:7922475、副校长室:7925583、生管组:7925862设立校长信箱,悄悄话信箱,征求获取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学校各项工作更加完善。
3、家长开放周。学校每学年举办一次“家长开放周”教学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让家长走进新课程,让家长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学习在家辅导孩子学习的科学方法,并对老师的教学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一位家长在反馈单上如是说:“开放周让家长走进孩子的课堂,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同时促进了老师的教学,也让我们也学到了许多东西。老师们的课堂活泼、生动、有趣、有爱心,老师和学生间的关系非常融洽,孩子们学的轻松、愉快,连我们听课的家长都觉得是一种享受。我甚至羡慕我的孩子,感谢学校、感谢老师,我们的孩子是幸运的,赶上了新课改,非常棒!”
4、问卷调查和调研。每学年向广大家长进行“行风建设、师德师风、家校联系、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等内容的调查问卷,并进行认真的分析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工作总结
上学期开展了“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教育的调查问卷”,召开了一场的“三结合”教育座谈会,经过认真的统计分析,发现了不少问题,如:学生上学放学路上的不安全隐患,校园周边的不利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当方法,学生家庭结构的不和谐因素等,引起了我校 下面略举三个案例:
案例1:当前,一部分学生对网吧十分迷恋,放学后或周末就沉浸其中,荒废学业,孩子抵挡不住网吧的诱惑,老板只图有利可图,家长、老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六年级一男生就是这样,家长、老师叫苦不迭。开展了“三结合”座谈会和问卷调查后,学校和县关工委领导十分重视这个现象。关工委领导配合文化稽查队对全市网吧进行了不定期的检查,对网吧老板进行教育。学校对家长也进行会谈,家长说孩子喜欢电脑,怕误了学习所以家里就没有买。孩子就去网吧了,不给钱,孩子就偷,又怕孩子学坏,可给钱孩子就上网吧,真是没有办法。最后在老师的工作下,决定变堵为疏,家长答应为孩子买电脑,但只能是学习上使用或周末上网。孩子可高兴了,嘿!他再也没去网吧了,学习上也用上心了,前后真是判若两人。
案例2:“三结合”教育中,我们发现有50%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当,做错事不是打就是骂,天天指出孩子的缺点。如:五年级一学生,每天总是垂头丧气,做什么事都不积极,无所谓。老师找家长一谈到孩子,家长就指着孩子骂。骂的孩子抬不起头。针对这一现状,学校要求教师对本班的这一类家长要进行家庭教育的方法辅导。告诉家长:在表扬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而在批评中成长的孩子缺乏自信,甚至充满恶意和仇恨。应该给孩子多鼓励、少揭短、有耐心。家长也察觉到自己教育孩子的方法简单、粗暴,虚心接受了老师的建议。经过“家校联系卡”的跟踪互访,老师耐心的疏导,家长发现自己更少生气了,孩子也更乖了。
案例3:新课程要求家长能配合老师共同辅导孩子的学习。有一部分家长只看分数,不关心孩子的学习过程,另有一部分家长想辅导但又不知道怎样辅导。学校要求教师能帮助家长适当学习一些辅导孩子学习的科学方法。如:指导孩子正确的读书、写字知识,怎样激发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兴趣等。在“家校联系卡”中这种家教指导很多。如:一年级一家长为孩子不爱学习、不爱看书很着急,老师教她:“你要坚持每天半小时和孩子同时同看孩子喜欢的有意义的课外书,看谁记得多;每天坚持用生字卡片和孩子比赛认读生字,看谁认得多;你每天和孩子一起互相出口算题,看谁能考倒谁,你每周和孩子到书店去看书,然后经常和孩子一边散步,一边将故事,孩子一定会喜欢看书的。一段时间后,孩子的妈妈高兴地对老师说:“玲玲变成了一个小书迷!”家长高兴,老师高兴,孩子更高兴!
四、存在问题与困惑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强调学生的考试成绩,学校、教师、家长重视学生的考试分数,制约了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时还会因为学习成绩不理想扭曲了学生的人格和心理。
2、家庭结构中有不少单亲、留守型家庭,家庭结构不完善,给青少年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3、校园安全、学生安全的警钟应长鸣,但学生参与校外、社会活动也不能少。要注意安全,又要开展校外教育,学生的安全难以保障。安全责任如何认定?
4、我校家长农村家庭、外来务工家庭较多、因而文化较低、家
第五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管理制度
一是联合家长社会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致家长一封信》、《学生家长告知书》等形式,定期向家长发放安全知识传单,向家长通报和宣传上级有关规定、政策和安全常识、注意事项等,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同时,通过社会力量、广播、张贴标语等途径向社会宣传《未成年保护法》,共同抓好安全教育工作。
二是落实家长的安全监管责任。学生安全是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责任。切实加强家校合作,通过书面签订安全责任书、短信、电话、家长会、家访等方式,切实落实家长的学生安全监管责任。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分别签定安全责任书,目标明确,责任到人,避免安全工作无人过问现象的发生。
三是构建“三位一体”的安全工作网络。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为切实做好安全教育,改变过去单一地以学校进行安全教育的做法,突出以学校为核心,与家庭安全教育相结合,由社会各方面进行全面协调与配合的形式,把封闭型教育转变为开放型教育;加强学校与公安机关、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的密切联系,把学校过去单一的教育转变为学校家庭社会合作型教育。特别是提醒家长在节假日、周末和放学后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坚决避免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学生安全工作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