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摘 要: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应用自学规律;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愿学、善学;使学生由消极的听讲者变为积极的探索者、思考者,学会继续学习以至终生学习,最终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去发现、去创造。
关键词:高中化学 自学 能力 培养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要是以化学科的系统知识及基本技能为载体,培养学生自我获取新知识、然后将新知识与原有的知识有机地结合的能力,以及对新知识进行分析、筛选、综合和应用的能力。自学能力的形成以“汲取――组织――分析――运用”作为运行机制,其中,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自学能力,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重要。
一、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反复练习、训练的方式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手段。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教师的教学目的通常都单纯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关注知识的传授。
而在最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持续学习欲望。学习欲望才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去接受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培养学生对化学的自学能力,就必?激励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欲望。
二、激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习过程顺利而有效进行的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被动地去接受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教师应注意采取多种措施让学生爱好化学课,对化学产生兴趣,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进行教学。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即使智力稍逊,在一生中亦可以不断地自我获取知识和技能。因为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主动地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心理倾向。反过来说,学生一旦形成了一种自学或思维的心理倾向,那他也就无形中形成一种自学或思维的习惯了。英国著名学者洛克所言:“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可见,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形成自学能力的基础。显然,习惯源于主动和反复参与。而学生的习惯,尤其是自学习惯的形成,则是有赖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出发,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教师就应当十分注重在指导学生学习中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四、教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教学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听课时要积极开动脑筋思维,注意听老师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解题的规范要求。思索老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到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的过程,以及说理论证过程或操作过程、装置原理。其关键是要发展思维能力,理解所学的内容,而不是只记结论。
1.狠抓阅读基本功,促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阅读是自学的一条必经途径,自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受制于阅读水平。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抓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方面。阅读能力是自学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是获取自学能力的钥匙和基础,也是学生今后深造、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因此,教师首先要根据化学科的特点,有指导、有启发地训练学生阅读方法,让他们借助对教材及参考资料的自觉阅读,逐渐地、系统地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掌握自学的方法。
在这一方面,我首先注意指导学生如何读懂化学名词术语,科学掌握化学用语;其次是注重给学生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和指导性的《学案》;再次是注重指导学生尽可能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自然或化学实验现象,并把这种科学的观察和阅读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最后便是一方面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在阅读中做记号、划重点、摘写要点,一方面通过阅读材料去解答《学案》中提出的问题,也借以启发其巩固练习,掌握阅读方法。
2.根据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分知识块的学习方法指导
如指导学生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时应从: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又决定元素的存在形式、鉴别方法、制法用途等方面去分析、推理才能系统学习掌握。
3.指导学生学会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法进行学习,可使学生学习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五、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学生的化学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内,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化学课堂,深入社会实践,使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深化,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绿色化学观的认识。课外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参观活动,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使学生感受到科技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使学生树立学好化学为环境保护作贡献的决心
实践证明,自学能力的培养是诸多能力培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力与知识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因此,作为一种能力修养,自学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较长周期,需要一个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训练培养的过程。在这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开始,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法指导,并通过有步骤、分阶段、多层次的训练,使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升华。让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尽可能运用自己一切“本质的力量”,学会继续学习以至终生学习最终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去发现、去创造。
第二篇: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
朋友的孩子读初三,前几天和他聊天谈起了孩子的学习情况,朋友很发愁的说:孩子进入初三的几次考试成绩都在年级70名左右,周一到周末每晚放学之后都要到老师家里补习各科,功夫比初一初二下的多了,成绩却越来越差。朋友的孩子在初一初二都是年级20名以里的孩子,这样的成绩让朋友很难接受,百思不得其解。听了朋友介绍孩子的目前学习现状,我试着分析说:我觉得孩子的主要问题就出在补课上,初三本来学习节奏就快,孩子需要一个消化理解反思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而你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孩子放学后出去补习各科,孩子几乎等于总在被动的接受学习,学习的知识总是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不能将知识系统化,长此以往造成孩子的对知识掌握不扎实,还容易挫伤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我觉得你现在应该马上停止各科的补课,每天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复习巩固。预习、课堂、复习、反思每个环节都是非常重要的,反思、总结在初三阶段更加重要,学而不思则惘。朋友听了我的话,半信半疑,打算照我说的做观察一段时间。
现在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却不注重对孩子长久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不影响孩子暂时成绩,很多家长选择随波逐流的让孩子去补习功课,这样做也许暂时对孩子的成绩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我觉得孩子要想成为真正出类拔萃的孩子,家长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养成一定的自学能力更重要。这一点我非常感谢女儿的各科老师,初一时他们就注意引导、培养女儿养成自学的能力,及时归纳总结反思的能力,女儿的老师从不要求女儿随同学一起补课,他们总要求女儿独立预习,有不会问题归纳整理后一起找老师帮忙解决,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养成了女儿很强的自学能力。现在面对紧张的初三学习生活,习惯了初三快节奏生活的女儿,并没有顾此失彼应接不暇的忙乱,相反近来学习越来越轻松,每天晚上回家又可以悠闲的看小说和杂志,或者上网玩一会儿,对各科的学习大有“运筹帷幄,调控自如”之趋势,从平时各科小测试的成绩反馈来看,知识学得也还扎实。
女儿的状态和一些每日放学后还要到老师家补课,整日搞得疲惫不堪,成绩却未见明显长进的同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此有些同学百思不得其解,说女儿的脑袋特殊,如果他们这样轻松的学习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成绩和女儿一样好。还有的家长经常问我,女儿都补了哪几科的课?是不是我每天晚上要亲自辅导女儿?当我说出女儿到初中从不补课,我除了关注女儿的情绪状态,及时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或者偶尔对女儿的学习方法指点一下外,从来不亲自参与女儿具体的学习问题,他们总是很羡慕的说:你真幸福,孩子的事情不用你操心!其实哪里是我对孩子的学习不操心,只是关注的重点不同而已,为了孩子的长久发展,请不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起跑的输赢上。
第三篇: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在计算机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四川省宜宾市商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李天平
[文章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而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同时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计算机工作者不断地去学习。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能养成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获取信息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因而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是现代社会对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的载体和工具,在各学科的学习及日常工作中应用之广、作用之大,已为人们所深知。计算机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就是它的发展和更新速度极快,需要计算机工作者不断地去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作为计算机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不学习,就要被淘汰”已成为许多企业员工的共识。而学校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再加上中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怕吃苦,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只是老师教一步会一步,教一个会一个,甚至更有学生根本不学习„„这些情况使得课堂所学不能为将来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
问题的思考
要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新知识,跟上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这就需要学生会自主学习,具有主动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但是由于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的大大下降,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自主学习能力差,分析原因如下:
学习动机不明确、态度不端正、自律能力极差。
部分学生,他们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动机往往带有无奈、随意或者无所谓的思想。比如某些学生对所报专业不甚了解,不少学生是冲着“上网和玩游戏”而选择计算机专业的;有的学生出于家长的压力,不得不来“混”张文凭;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留守学生,没家长管教,又不到进入社会的年龄,把职业学校当成是避难所„„这些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和理想根本就没有作过考虑,那么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动机与目的自然就更是模糊、迷茫的。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单薄
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都学过信息技术课,但那时的课程多为计算机应用中常用的操作,内容简单,涉及的范围较小,学习起来通俗、直观,而进入职业学校后,计算机专业课课程内容较深入,系统性、专业性、严谨性更高,例如学生在逐渐接触《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后,逐渐感觉抽象的理论多了,能力要求高了,不少学生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失去了学习兴趣。
3.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欠主动
这种情况的学生占多数,主要是在初中或小学就没有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入职业学校后依旧“我行我素”。这些学生大多惰性大,依赖性强,学习不主动,课堂上不听讲、不做笔记,或者根本不知如何听课;做作业喜欢抄袭甚至干脆叫别人代做;整个学习过程无计划,无目标,不懂装懂;知识面窄,抽象思维能力弱,迁移能力不足„„
教学对策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主导,即对学生进行指导、启发和影响,是为了学生的“学”。正如《老子》所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学过程不只限于将现成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使学生学会学习。
计算机本身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才能掌握。因此,教师不能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结合学科特点少讲精讲,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知识变为会学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作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兴趣才会自觉自愿地去学习。学生对计算机一般都有一种神秘感和好奇心,但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棘手的困难,使得他们产生畏惧的情绪。在这种欲望与恐惧的较量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进行必须的调节,也就是要放大学生的学习欲望,减弱学生的恐惧心理,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有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例如:对于操作系统方面,学生用得多,真正动手安装的极少,主要是学生认为其高深莫测,对其中的过程不了解,怕中途出错。对此首先可以用尽可能简洁的方式交代一下安装的整体步骤,这样学生就有一种非常简单容易掌握的心理,让学生“放松放心”的学习操作,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知识点和困难点一点一点的呈现出来,各个击破。
采用目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我定向
所谓目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前与学生共同探讨和确定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以及学习方法。设定的教学目标应遵循实践性原则、自主性原则和创造性原则,让学生明确下一节课的任务,安排学习程序,制订学习计划,为自主学习定向。例如在讲述Windows资源管理器时,可以给学生设定的目标是能够熟练运用至少两种方法进行文件的选取、复制、移动、查找和删除操作。有了明确的目的后,学生很快就抓住了重点,做到了有的放矢。重视实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只靠看书学习,不去动手操作,那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计算机课堂不应该成为教师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应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自主创新的乐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大胆探索、敢于发现、敢于创新的意识。例如在讲授如何使用Windows2000附件功能时,可以引导学生使用画图软件绘制出较精美的图画,使用录音机录制自己的声音文件,这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了提高上机的质量,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劳动。例如在学习Excel数据处理软件时,可以给学生一个班级的成绩数据,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Excel的菜单功能计算出总分、平均分,按平均分进行排序、单科分类汇总、筛选出及格与不及格学生名单等。这些看来只有教师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去动脑筋思考。通过创设这样的主动学习的情境,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该在实验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尝试解决,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判断和讨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并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自主学习计算机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
学生最初学习的知识是零散的,如果不将所学的知识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们就不能全面透彻地掌握并灵活地应用这些知识。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习归纳总结知识。如在学习完每一章节后,采用小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将每一章节的内容联系起来,把握重点,使知识系统化,力争让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记忆深刻,掌握牢靠。
合理运用辅助教学软件,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其实,提高学生计算机自学能力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通过机房开放式,在机房里安装一些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辅助教学软件,学生在上机的时候根据自身特点有选择性地学习,既提高了计算机设备的利用率,同时也给学生自主学习计算机创设了有利的学习环境。例如可以安装金山打字通、Flash、Dreamweaver、Photoshop等教学辅助软件。教师还可以将开发的计算机教学课件、测试软件放在网络上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共享的辅助教学软件进行自学。
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除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充分施展才华、展示自己新奇想法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定期举办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竞赛,通过表彰奖励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学校以外或者市、省以外的专业竞赛,例如,让学生参加学生图形图象设计大赛、Flash动画制作比赛、网页设计制作大赛、计算机组装大赛等。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团队协作、知识方向扩展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竞争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形成的。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要想培养出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首先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探索新的、好的教学方法,同时也要不断更新和丰富自己的知识。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三餐饱,授人以‘渔’一生享”。是的,给予别人一种能力将会给他一生受用无穷。我想,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不是看他给了学生多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引导学生找到学习的金钥匙,也就是说,你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
“ 填鸭式”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上使用的方法,其结果必然是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过去的语文教学只看重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这节课我要给学生什么知识,训练学生什么能力以及怎样去训练。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让学
生取得识字的主动权: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伊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掌握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高了,看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正如《大纲》上所说:“在理解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看书和作文。”
那么怎样培养呢?我反复阅读、研究、思考找出这类记叙文的特点和规律,简略归纳为两点:1.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
楚、明白。2.在记叙过程时,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写具体生动。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只用了一堂课,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接着,我又用了一课时,叫学生根据老师归纳的两条规律,试分析“习作选”上的同类文章。由于学生手中有了“工具”,独立实践很快就把文章的时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
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
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
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
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二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我便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由于开展了自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好又精”的良好学风。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关,培养写作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多写。“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每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例如:学了《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我就要求学生写写班内最有特点的学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搞清楚了。我又设计了短文练习进一步培养和检查学生的能力提高如何,短文的题目是:“记一次自己深受教育的事”。作业效果较好。
学生应具备的阅读能力是多种多样的。我根据不同的课文,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充分发挥课文应有作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习《将相和》、《晏子使楚》这些写人的文章,我就重点训练学生通过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进行写人记事的能力;
学习了《草原》就重点练训学生描写景物特点的能力;学习了《白杨》就重点训练学生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借物喻人的能力;学习了诗歌就培训学生的朗读及欣赏诗句的能力„„这样抓住不放,积少成多、学生的能力就在一节课一节课中逐渐形成了。
课堂教学的实践,使我尝到了重视培养学生能力的甜头,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从每一节课中增长了知识,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慢慢“入了门”、“上了路”,有了自己的独特感悟,独立的实践,独立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的能力从何而来?不是当“观众”看来的,也不是当“听众”听来的。同做任何事情一样,能力是从实践中来的。勤于实践,能力必强。我常想:几个月能培养出一名熟练的汽车司机,二、三年能培养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就在于他们学了知识后天天实践。小学生学好语文必须勤于实践,这个“实践”就是“自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不要总是“抱”着学生走,生怕学生摔倒了;也不要把课文“嚼”得太烂,像给学生吃米糊似的,久而久之消化能力就会逐步退化了。我给自己订了一个教学原则:给自学让路;把时间“还给”学生;
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决不独霸课堂教学时间,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
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
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
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
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作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写的事情。自学的四个步骤,二十字的自学方法,开学初我便教给学生,以便学生按法自学。由于开展了自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而且逐渐形成了:“主动学、动脑思、学踏实、学方法、勤实践、好又精”的良好学风。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难关,培养写作能力。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教师感到难,学生更感到难,只有突破这一难关,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给自己的作文教学定了“两紧”、“两多”、“一改”的教学原则。“两紧”是:紧密联系阅读联系阅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两多”是多读、多写。“一改”是改革指导和批改的方法。
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每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们进行一次小练笔,运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练习。
例如:学了《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我就要求学生写写班内最有特点的学
生的形象,由于学生对课文的表述方式很熟悉,因此写起来得心应手,很快一个活脱脱的人物形象就展示在我面前:有顽皮好动的男孩子,有勤奋好学的好班长,有乐于助人的同学、、、、、、学生笔下描写的人物细腻生动,他们对于写作也充满了兴趣。再如《再见了,亲人》、《草船借箭》、《桥》等课文都是通过具体事例写好人物形象的优秀范文。阅读后,我设计了“记两件小事”的写作训练。要求第一件事一定用对话形式写实际生活中的一件事,第二件事一定用描写环境、动作、神态及人物语言的方法写出人物品质,但选材一定要真实。结果学生写出了内容丰富、生动的好文章。
多读、多写
要提高写作能力,必须多读多写。这是有效的经验。在教学中我为同学们创造多读多写的条件,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多读:1.我在班级办了个“小图书馆”有多种儿童读物,供大家课余时间阅读,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充分利用去校图书馆阅览时间,帮助他们找好书、看好书;节假除了要求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求用一小时时间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使用权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长了知识。
2.每星期抽一、二节语文课,由老师或同学介绍一两篇好文章,师生共同细细欣赏。从而达到学写作方法,品好词好句,练写作能力目的。
多写:笔勤出好文。我们班坚持每周两篇小作,两周一篇大作,有的同学还坚持写日记。这样,每周动三次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会开、笔头会活、文章会精。改革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
写作量一大,指导和批改作文的方法一定要改革。我的方法是:一是亲自“下水”二是认真记录;三是面批面改;四是加强评讲。
亲自“下水”:教师跟学生一起作文,是无声的战鼓,最能激励、启发学生。同时能发现写作时,可运用哪些学生学过的知识技能加以指导;能发现写作时的重、难点加以帮助。
认真记录:学生初稿我都认真记录下优缺点,便于面批,评讲时用。
当面批改:为了使批改更有效,我见缝插针,挤出每堂下课十分钟,面批一、二人,中午上课前面批五、六人,两天就可面批二分之一,且批改效果好。
加强评讲:(1)读好的例文;(2)找出病句、病节抄在小黑板上,全班同学当“小医生”为其“治病”。(3)学生互相评阅。
除了上述所说,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还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知识实际出发,这样学生才能写出体会最深、感情最真的精品。
“万丈高楼始于基石”。小学语文教学的成败,关符到学生将来学习的成败,因此,改变你那“填鸭式”的教学法吧!让学生学会做学习的主人。
第五篇:浅谈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
笔者就自己几年来对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文中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当今是“知识爆炸”的时代,人类只有学会了怎样学习,才有可能从容地面对世界出现的新知识结构。然而,我国中学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激烈的分数竞争,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因此,教育者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学能力的发展有促进和加速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了依赖的心理,如听课比较盲目,抓不住重点、难点等。在中学时代,能够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即可为将来进入高校或走向社会的学习打下是好基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很好的阅读能力有助于预习时对新课文知识的理解,熟悉所学知识的内容,因此说预习是自学的演习,阅读是能力的发展,是自学能力的具体表现。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厌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下面就自己几年来对学生的英语自学能力培养的点滴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前预习就是导“疑”。预习能为听课做好准备,也是获得上新课主动权的最佳手段。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预习前,教师应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即要把预习的内容概括成几个问题或知识点,再辅以一定的参考资料,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知识点做好预习并记好笔记,课堂上释疑。学生通过预习,找到疑难点,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小组讨论,解决一部分难点。新课内容经过预习,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大的收益是长期坚持下去,有助于学生养成动手查资料,勤动脑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纠正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不良习惯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技巧,对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阅读文章时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读、指读、回视重读或遇到生词就查词典等不良习惯,这就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阅读速度,容易使得学生只停留在某个词或句子上,学生获得的信息支离破碎。因此,我常指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从一个句子快速地扫视到另一个句子,进行连贯性理解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略读和详读)。
2.由段落阅读逐步过渡到简易读物、新闻、小说,培养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促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充分利用课本教材.将精读与泛读统一运用初中英语外研版教材中每个Module的Workbook里面都有一篇比较长的Reading text,这些Reading均是课本的补充和延伸,是课文背景介绍或相关知识的铺垫,学生从中可了解到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可利用这一部分材料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和综合等阅读能力。如:寻找每段的中心句,归纳中心,回答问题等,以此来培养学生把握文脉、获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层理解的阅读能力。在精读的基础上,进行“量”的扩充,巩固“精”中所学习的英语知识。挑选各种文体的简易英语读物,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文化背景知识的融会贯通,逐渐达到精读与泛读的协调发展,最终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我在实践的几年中,所带的学生阅读英文杂志或小说平均每月一本,他们阅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促进了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主要实施途径
实施途径是教育机制的组成部分,是理论的实践形式。培养中学生英语自学能力主要通过培
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阅读习惯,促进自学能力形成。
(1)在管理上,建立学习小组,研究初期强调每位学牛认真做好预习,辅之以检查督促评比;中期以特色为主,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后期互帮互助,小组竞争。
(2)在教学上,以人为本,以情为线,为学生创造民主、宽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3)操作上,做好各方面的调查工作。我主要采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与个案研究法。①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对学生预习能力与阅读能力做调查。一是对前期水平和后期水平做对比,二是了解学生对待预习和阅读的前后不同态度作比较。②行动研究法:边行动边反馈,不断调整充实研究的内容,使研究更符合学生的实际,因而达到更好的效果。③ 个案研究法:抓好两头带动中间,通过对好、差两头个案追踪调查,有更多资料进行详细分析,带动全班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践效果
1.学生积极做好预习工作,主动参与教学,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实践中多数的学生能自觉地查找资料、辞典等途径来解决疑难问题,学生由过去的识记课本知识变为能自觉地加深知识的难度,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一些原本上课不够专心,不善于发问的学生,也改变了学习态度,他们变得爱思考爱发问了。学习态度的转变提高了听课效果、学习效果。从学生群体的变化来看,学生已由过去盲目地、被动地听课变为有目的、主动地参与教学工作。学生通过预习确定了一堂课的重点、难点。课堂上大家讨论释疑,激发了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了教学工作,教师在课堂上用回答问题的方式解决学生的疑难,补充学生预习方面的不足。
2.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增强学习自觉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的保守态度和嫉妒心理,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念,高尚的思想意识,并身体力行地发动学生,促成他们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勇于表现,不怕竞争的作用,以适应现代生活的要求。具体可以分小组竞赛,男女生之间竞赛,自由组合竞赛,个人挑战竞赛等。如教单词时可竞争谁读得又快又好又准;教会话时,可竞赛谁对话正确、流利。这样竞赛项目一出来,同学的热情立刻高涨起来,学习自觉性强,学习效率大大地提高了。经过实践,学生预习的自觉性,确定难点重点、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有所提高,学习英语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使他们成绩进步很快。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动力、定向、引导、维持、控制和强化作用。所以在课堂内外我注重启发、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拓展阅读的空间,丰富学生参与的内涵,发展学生的参与能力也有着深远的意义。就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而言,学生必须将阅读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外阅读越多,词汇复现率越高,对单词和词组就越熟悉。阅读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强,进而形成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充分体现了完善自我、充实自我,为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