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时间:2019-05-12 22:2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第一篇: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编号_________

文章题目: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内容提要:高中化学新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更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过程中体验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方法,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那么化学教学中重视和实施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也这是作者讨论的问题。化学教学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包括

一、化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基本化学技能练习过程。

三、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四、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等。本文利用人教版必修2硝酸的案例,分析了如何实现这些过程。

主题词:过程与方法

化学思维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

姓名:付伟凭

通讯地址: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高一化学组 邮编:102600 电话:***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构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高中化学目标体系。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学不但要关注学习什么,更要关注经历怎样的过程,在过程中体验中形成一定得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方法,产生积极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中的过程与方法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步骤。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方法,才能最终实现三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那么究竟什么是过程与方法呢?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和方法。一般来讲,在学习中,通过浓缩的方式和文字、符号等各种媒介,可以使我们迅速获取前人积累的知识。然而,实践表明,获取的最佳结果有可能使我们像辞典一样,只会记录已经产生的知识,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活”的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必须通过精心设计的、典型的、像前人那样的认识与探究客观世界、反思主观认识的经历和体验,激活已学的知识与技能,获得新知识。也就要求我们能够设计知识的产生情景,要学生在设计的情景中获得知识。那么他们的学习过程就在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

化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从分类上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包括化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基本技能的练习过程、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化学实验的操作过程与方法、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等五个方面 那么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呢?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第四章硝酸的教学案例分析如何实现这五个目标。

一、化学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课时的基础知识目标是:了解HNO3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HNO3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知识的形成方法是展示一瓶纯HNO3,请学生认真观察颜色、状态等现象。同时打开瓶塞,再请一学生闻气味(提醒正确方法:招气入鼻法)后归纳出硝酸的物理性质。此过程正是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教学中的再现。2.化学性质:强氧化性、不稳定性

首先带领学生预测一般情况下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那么铜排在氢之后,那么铜会和硝酸反应吗?产物如果产生气体可能氢气吗?;可能生成氧气?可能生成氮的氧化物;如何验证是何种气体?溶液中可能的产物?

然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其产物,学生动手做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仪器)如图注射器中首先装好铜片,分别吸入浓稀硝酸。观察现象:浓硝酸与铜产生了红棕色气体,随着反应的进行,把注射器内的液体推出。由红棕色可推知此气体不可能是氢气和氧气,一定是二氧化氮,而溶液变成了蓝色,说明溶液时硝酸铜。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无色的气体。通过颜色无法判断是什么气体,此时要学生分析,如何判断是什么气体此时可是抽动注射器,抽入一些空气,发现气体变成了红棕色,说明它是一氧化氮。溶液是蓝色,说明是硝酸铜。在实验的结束时,要注意尾气的吸收。然后由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和方程式。这样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非常自然,容易接受,同时使学生感受了知识的形成过过程。在一节讲授课中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猜想、设计实验、得出数据、验证结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探究的过程。

二、基本化学技能练习过程

基本化学技能其实就是化学实验的操作技能本课时的基本化学技能目标:浓稀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操作。本实验的操作简单,并且是经过改进的实验,所以要学生亲自或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写作。操作的过程中,规范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同时要设计、探索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化学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它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首先老师要做到对实验的创新改进。例如:本课时的实验利用两个注射器即可以完成整个化学性质难点的突破。而这个实验的改进过程也可以是教师和同学合作的完成,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探索的过程。

三、化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与过程

新课程提倡加强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本课的设计中,硝酸的储存和运输,正是利用了本课时学习的硝酸与某些金属的钝化。在教学棕

四、化学思维的形成过程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程序性知识,换句话说,教会学生思维,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一种“程序性知识”。引导学生去积极获取如前人那样思考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思维方法,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要求学生能把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得出化学概念和化学原理;应用从一般到特殊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应用有关化学原理来判断、推理得出物质具有何种特征,发生何种变化。其实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终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什么我们重视过程,我们把前人研究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那么学生一定会在潜移默化终学会这种思维。究竟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呢: 1.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巧设疑问引发思维的源泉

古希腊教育家亚里斯多德讲过一段名言:“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问题”是开启思维和发展思维的源泉。是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设疑应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先感知后概括,亦即从实验事实入手,去归纳概括某种结论或道理,以实现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思源于疑,没有问题就无以思维。思维总是从解决问题开始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提出启发性问题或质疑性问题,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让学生经过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设置问题时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的内容应潜伏着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符合知识积累的逻辑顺序,一环扣一环,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使学生感到新颖,造成连续的思索,形成持久的内驱力,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这样可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2.激发学生质疑的技能,是思维的一个重要环节

心理学认为:激发是使个体在某种内部和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兴奋状态的心理过程。质疑即提出疑难问题。激发学生质疑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可以启发思维、发展智力;可以反馈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学;也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扩大思维广度,提高思维层次,但更重要的在于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思考。正如教育家克莱贝德福特所说:“你一天可以为学生上一课。但是如果你用激发好奇心教他学习,他终生都会不断地学习”。作为中学化学教师,不仅要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好奇心,也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不断提出问题,教师更要认真地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是培养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一个环节。

首先,应在重点、难点处设疑。教学内容能否成功地传授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本节内容重点、难点的把握。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在备课时就非常注意对重点、难点教学方法的选择,而在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恰当的设疑则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当然,教师此时所提的问题也应当是经过周密考虑并能被学生充分理解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质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设疑,其另一作用在于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体来说,就是在讲解新课时要鼓励学生敢于追问;在知识的上下联系比较中要敢于反应;在总结知识时还要不断追问。在教学中对于不同视角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善于用不同的思维方式给于解决。主要有因果法、反问法、推广法、比较法、极端法、转化法、推理验证法、变化法等等。

再是,教师激发学生质疑,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采用多种形式训练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的手段,是使思维运动通向客观真理的途径和桥梁。科学史上大量的事实证明,没有正确的思维往往就没有科学上的新发现。没有分类法和归纳法,就没有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没有理想实验方法和演绎法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模型方法就没有原子世界微观结构的发现,没有类比和模拟法,就没有维纳的控制论。掌握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并实际运用于认识和实践,就能使我们的主体思维能力发生层次的飞跃。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新知识不断地涌现,新概念不断的引入,这些知识和要领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师应经常将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注意抓住某些模糊或有错误的认识,将原因加以分析,使学生掌握概念的精髓,将错误扼杀在萌芽之始,这样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正确可靠,而且思路正确,并提高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信息的输入诱发了思维,引起了质疑,从而产生了问题,提出问题总是希望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寻找解决所需要的信息。对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需要几分钟或稍长时间,有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几十年甚至几个世纪。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学生的认识过程大部分属于前者,课堂教育更是如此。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对若干对象的认识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认真探讨点拨的最佳时机,选择最优的知识媒体。3)推理能力的训练

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即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4)、学生立体思维训练 立体思维是在基本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智慧为轴心,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又一个的空间。变点的线的思维为立体思维,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培养多系统、多方位、多功能、多角度、多途径的高效率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品质,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开启智慧的大门,打破传统和习惯的惰性,产生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篇: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小编推荐)

教学目标中过程与方法

一、问题提出

1、新的问题为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宽广舞台 新的历史课程标准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提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方面的目标,提倡和鼓励个性的选择与发展。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历史课程三维目标对高中历史教育健康发展起到极大推进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制约新课程目标落实的问题。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对中学生的历史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停留在反复强调却失之抽象的一般的号召上,缺乏从心理因素、认知特点、学习行为上展开的具体的既有必要性,又有操作性的实验分析和研究,其中,对过程与方法作为学习目标的研究则更是薄弱环节。新的课程标准完成了“跨越式”改革的“宣言”和“法定”的角色,但作为一种“标准”,却留下了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研究,实践中进一步补足或完善的“缺位”和“空档”。因此“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作为彻底的新生事物,发展的空间最广、可供探究的问题最多。

2、争议最多、误解最深、影响最大

一些教师在对“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很多人对“过程也是目标”感到非常不理解,甚至以为犯了逻辑错误。因此实践上出现了错位,影响了三维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以下误区:

(1)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在新课程理念中,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而现在很多“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相互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两个相互关联的概念。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分析、思维等。而方法,则是解决具体问题的途径。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一定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设计的笼统化宽泛化。

许多设计是放之海内皆准的过程,比如我在教学设计时,经常为节约时间,就简单写上教师的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探究法等。姑且方法是否合适不论,在这课的具体表现中如何去实施,具体在解决那一个问题时采取哪一种方法,怎样去实施讨论探究,等等方面流于形式。

因此,什么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如何确定?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怎样实施会更加有效?搞清这些问题对于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推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1、谁的“过程与方法”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历史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主动参与,学会学习的过程。在新课程标准中,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提出来,是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体现了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的“过程与方法”,不是通常所说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指引学习者的思维过程,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认知建构过程,是学生学会“学科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法”的过程。过去人们认为,“过程与方法”不过就是教学和学习活动的过程与手段而已。新课程理念则强调,“过程与方法”不仅是手段,而且学生在体验学习过程和运用学习方法的同时可以掌握“过程与方法”,因此它又是学习的目标。现在流行的观点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把“过程与方法”当作目标来学习,运用和掌握,获取“能够获取知识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的涵义

“过程与方法”是指为了实现在“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所采用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过程’是指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在体验、活动、探究中进行学习;‘方法’是掌握各类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方式与策略,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造,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有效监控”。而“过程”在这里实际上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指概括的外在的学习活动的过程,如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分组学习、合作探究;另一个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比较历史事物的过程与方法,评论历史观点的过程与方法,论证的过程与方法,辩论的过程与方法。因此多数学者认为“资料收集、问题探究”只是手段和方法,不是教学目标。“学会如何收集资料”,学会“如何探究问题”才是教学目标(张汉林《对历史三维目标的一点思考》)。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的学习经历、体验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发展及其程度。系指通过获得和怎样获得“知识与技能”的经历,形成从这些经历中抽象或概括的更有统摄力的思维程序与思维方法,即思维方式。通俗地讲,就是从知道“是什么”和复现“怎么做——这样做”的经历中,形成从中抽象或概括出来的“怎样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的思维方式。它反过来促进理解与掌握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并使其能迁移——举一反三,又有利于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感知—积累—理解历史事件的过程;让学生学会“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史由证来”的方法;学会探究解决问题。就历史课程而言,这个“过程”指的是让学生在浓缩、简化或概括的情景和条件下,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史实,解释与评价历史的程序。如,经历和体验史学界确认唐太宗生平事迹、编写其年表的思考程序,解释与评价唐太宗的认识程序。注意,这个“过程”指的是在本质和主干逻辑上与史学的认识过程一致,并非时空、途径、形式上完全相同。教学方法上有的是通过教师的描述、概括、推理或演示等示范感知的,有的是由师生对话、置疑、解惑完成的,有的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探究性学习进行的,包括观看影视资料、图书阅读、参观考察、调查访问、文献查阅、课题探究等。教学方式上可以集体进行、小组合作、独立思考„„。操作时究竟用哪一种方案,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因课而论、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不可千篇一律或机械照搬;“方法”指的是掌握史学界确认史实和解释与评价历史的思维方法。小到编制历史大事年表、制作各种历史图表的思维方法,中有如何进行史料鉴定辨证、把握与解释历史现象的思维方法,大至如何发现与揭示历史变化的轨迹、知晓历史演变之脉络的思维方法。“过程与方法”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项重要课程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认知和追求,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注重学生对学习方法的主动探究,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聂幼犁《中学历史课程“过程与方法”目标问题》)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就显示出过程、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思考与结论,表达与交流七个环节。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方法。

三、作为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的确定原则

1、精心地创设研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和体验

这就要求我们上课前认真备课有充分的准备。面对新课标、新教材,如何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位任课教师不可轻视的问题。

1)、备课标。只有备好课标,才能构建课堂教学的全面观念。在设计教案之前,首先要深入理解课标,在此基础上,整体把握教材内容,要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确定每节课应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根据所任学科教学内容,每节课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确定注意以下几点:①教学目标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是学生。②教学目标应该围绕“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干些什么,学会了什么,学生将是什么样的”。)

2)、备教材。备全册,备单元,备每一节课时。在备课中,我们首先要挖掘教材内涵,明确教材的知识体系、教学重点、难点、关键、前后联系、设计意图。(提倡教师们大胆地尝试,灵活处理好教材,注重知识的调整和整合,有自己的创意。)在此基础上设计每一课时教案。

3)、备学生。备学生的知识现状,已有生活经验,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才会更有效。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首先,教师头脑中要始终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意识,这样在备课时才会构思;其次,教师要设计分层教学教案,把学生的差异性发展放在第一位;第三,教学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在分层次教学中让学生各得其所;第四,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体现学生的自身价值,从而产生良性循环。

4)、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备课时,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内在联系。所谓预设,就是根据教育目标和学生兴趣、学习需要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教育活动。所谓“生成”是指师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交互作用中进行有效的动态性调整,以引导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活动。在生成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学生的主动探索和交往的欲望,满足他们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当发现孩子有了真正感兴趣而且有价值的事物或现象时,教师应大胆打破原来的计划,调整教学活动内容。当发现原定的活动时间,进度不符合实际情况时,教师不要拘泥于原定计划,可以顺应事情的自然发展,因势利导。但在历史课堂中的生成性资源流失现象极为普遍。

(一)视而不见、熟视无睹。

[案例1]在“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公开课上,老师在讲完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后,让学生讨论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原因,有的同学说是党领导的好,有的说是政策的英明与伟大„„其中有一个细小的声音传出“人们就是想吃好住好。”(这是教学辅导书上很少提到的)老师对这一学生的话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而是按照其教学设计列出了一二三点。

[评析]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说出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想法,本应是很好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却视而不见,任其白白流失。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利用这一生成性资源,进行因势利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且将教科书中的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但是教师忽略了这一契机,仍按照教案引导学生展开课程活动,生成性资源转瞬即逝。

(二)课上问题,课后解答。

[案例2]课上,老师讲夏朝历史时说:“你们发现没有,年代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我上学的时候还没有确切纪年,一般称公元前21世纪,后来国家大量投资,进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建设,才有了现在的年代。”这时一个同学举手说:“我认为,国家投资搞那么遥远朝代的断代工程没有意义。”主讲教师看似有些“尴尬”,但很果断地说:“这个问题很复杂,咱们下课再讨论吧。”

[评析]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理念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教师对课程实施中的生成性事件和问题完全视而不见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是,许多教师采用课下延伸的办法来应对。例如,当学生提出一个与教师备课思路不一样的看法时,一些教师通常会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这个问题我们还是留在课后再讨论吧。”如果教师真是发自内心地想着课后再与该学生讨论,这也可算做是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课后开发。可是很多教师一下课就忘了这一回事儿,甚至当时说出那句话本身就是为了搪塞。如果教师常常这样课后不解决学生在课堂上的问题,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失去发现问题和表达不同想法的兴趣和热情。

(三)一味欣赏,不作辨析。

[案例3]一次公开课上,教师在讲中国共产党力量的壮大,让同学分析力量壮大的原因时,一位同学说:“我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应归因于日本,原因很简单,抗日战争爆发,国民党担起正面战场的御敌重任,错过了集全力镇压共产党的大好时机,共产党才有喘息的空间,逐步壮大起来。”老师说:“这位同学提出了新的观点,值得表扬,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看法吗?”

[评析]学生把“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归为日本的侵略”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或者说是一种错误的生成资源,如果教师对此错误观点进行有效地开发,并给予细致地剖析:“日本的全面侵华,客观上有国民党政府停止中共中央根据地的围剿。让共产党喘息的后果。但面对日本的侵略共产党也担起御敌的重责,开辟了敌后战场积极抗日。共产党的壮大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抗日战争中也损失很多。日本的侵华带给整个中国更多的是一场灾难,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了历史知识的前因后果,还要对学生进行做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从上述案例,我们不难发现,教师意识到了学生的观点很独特,给予了鼓励和表扬。但教师没有对学生错误的生成性资源进行辨析与利用,从某种角度上说,教师不考虑观点的科学与否,只为“新”“异”“离奇”,这不仅背离

5)、备教法、学法、教学语言。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们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由此看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也就是说“教有法但教无定法”。在备课时,每节课都要考虑教学语言的设计,包括激趣引学、知识传授、指导学生学习、知识延伸、教学评价等的语言设计要考虑全面、具体。

6)、备教学反思。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对促进更好地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己的知识体系哪些地方存在不足,今后要修补。②、学生的得与失。

③、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否有偏差。

④、对教材的理解及本节课设计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是否恰当。⑤、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不合理应怎样修正。⑥、本节课有哪些闪光点今后应汲取。

⑦、学生对本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效果如何等等,反思后对自己的备课进行修正,再实践,再反思,再超越,再升华,每一次循环都会有新的感悟,每一次感悟都有新的提高。

2、有效性与能动性相结合

通过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学习,应该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目标,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建立自己的认知系统,实现知识教学和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高效性,使学生形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上的多样性。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有的教师热衷于“表演法”,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四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我们知道,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学生道德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培养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而他们对历史知识的解读有深浅之分和正误之别,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表演科学组织,帮助学生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探索,探寻符合历史的表演现象,同时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学生的表演如果没有教师科学有序的组织和引导,其过程与方法可能是虚假的,结果必定是低效的。

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倚赖多媒体,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来说,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更是评价其一堂课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在今天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比比皆是。但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一是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一些影视资料、图片表格,甚至包括一些课件的动画效果,都有可能让学生把注意力投入到这些事物的本身之上,从而导致教学中学生的分心。

二、有可能使学生理解知识的速度跟不上教学速度,从而使学生无法完全掌握知识。由于多媒体教学相对于普通教学来说,节奏更为明快,因此对习惯了普通教学的学生来说,跟不上多媒体教学的节奏是很正常的,这样就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完全掌握。

三、有可能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淡化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由于多媒体教学都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经常容易被教师所忽视,从而有可能使教师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学生,不利于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会加重教师的负担。由于多媒体教学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知识以及掌握现代的教育手段,而由于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极快,任何教师都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修,才能不断的适应当今的教育形势,这对于教师来说,要求会更高,而对于有些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负担也会更重。

3、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实际

新课程鼓励教师倡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式的学习。如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调查,训练学生的搜集信息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让学生贴近社会和生活,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但要看主题的选择是否合适社会实践式的学习,是否具备一些必要条件(如大量的时间、学生兴趣能力等),是否有价值。如《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一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反思如下:设计四个社会实践式题目:①“搜集家中的老式服装,搞一次老式服装秀,感受服装文化的魅力”;②“调查本地区还保留了哪些传统菜肴?体验一次西餐”;③“调查本地区目前保留的西式建筑”;④“参加一次婚礼,走访老人比较宁波地区百年婚俗变化”。对于“体验一次西餐”的学习目标,有个学生就说“我没钱吃西餐,老师你请客呀?!”才让我有所反思、体悟:这是不可能完成的教学目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式的学习,而且实践的价值较浅层,而事实上这四题社会实践题也仅仅在课堂上“走过场”展示一下而已,更何况这时学生已在期末考试前,不可能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进行社会实践。所以在课后教学反思过程中自己总结形成了以下几点反思:对这些实践主题建议删除或改为在直接呈现一些新情境材料基础上从而组织学生进行一般性讨论;要慎重使用社会调查。

4、“过程与方法”决定于教学内容和目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必须选择科学化、合理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而不同的教学方式决定不同的学习方式。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法等。各种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不是排斥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巴班斯基认为:“有关最优化地综合运用各种方法的概念永远是具体的(不是包罗万象的),那些对于一些条件来说是很成功的、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些条件、另一些专题、另一种学习形式来说就可能是不适应的。”具体来说比如“讲授法”是一种最传统最基本的历史教学方式了,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方式仍然有它的特点和优点,在一些概念(如“半殖民地”和“资本原始积累”等)、制度(如“分封制”和“代议制”等)、或史学理论和方法(如“辩证唯物论”和“文明史观”等)或知识难点学习时,“讲授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教学方式设计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环境以及教师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实事求是、科学地取舍各种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地求“标新立异”,因为“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过程与方法作为教学目标的操作实践

1、注意与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

过程与方法贯穿于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的全过程。离开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就成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被动的接受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没有主动性的教学,就成了一种机械性的传授形式,也就没有了交往,没有了学生的活动、探究、合作,自然就窒息了人的创造性,学生就成了装载知识的容器和攫取自然资源从事物质产生的工具,更谈不上做为人应具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从而导致人的片面畸形发展。而新课程认为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更像一个动词,即知识是一种“探究活动”,因此无论是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造精神及世界观形成的过程。所以无论是从知识的掌握到技能的培养,再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转化,新课程都注重过程和方法,注重自主、合作、探究,在过程中方法中完成上述两个目标,从而也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人具备基本的知识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明确叙写出“过程”目标,让它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样正常出现在我们的教学视野中。注意同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教师在具体制定三维目标时可以分别制定,但在具体运用实现过程中却是互相交融渗透、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当然,三维目标在具体课中分布和地位也是不同的,有的课教育性比较强,有的课知识性强些,但不管什么课,教师对“过程与方法”方面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切实关注和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尽可能挖掘和升华。

2、在教学设计从“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通过师生的多向交流活动,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科基本思想方法的过程,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这是实现学生在教学中认识主体作用的一次质的转化,也是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果。

这里“教”是条件,“学”是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新课程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主体”,强调由“设计教学”走向“设计学习”,历史教学必须从关注“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完成没有,这节课我讲了多少”转变到“这堂课学生收获了多少,能提高多少”上来,使历史学习实现从记忆型、勤奋型向智慧型、效益型的转变。因此“设计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在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力求将“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落实到具体问题中,明确如何去实施过程,在具体解决某一个问题时采取何种方法,怎样去实施等。具体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对象参与主体化

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心中有“生”,目中“人”,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变“追求教师教的精彩”为“追求学生学的痛快”,变“以学科为本”为“以学生发展为本”。所以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一)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这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不是教师直接讲授或讲解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方法,而是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思路、途径和方法。学生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在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知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搜集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二)要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的环节。学生群体在教师的组织和参与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批判性地考察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观点、假说、思路、方法等,通过社会协商的方式使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内化为个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

(三)要给学生留出发挥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要给学生提供在不同的情境下建构知识、运用知识、表现自我的多种机会,要让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形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反馈的学习能力。2)、活动开展有效化

坚持形式为内容服务的原则,最大程度上发挥活动对完成教学目标的作用。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重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问题呈现情境化

⑴问题的指向应有确切性。情境应与问题紧密相连,问题应在情境中产生,且问题越确切,学生就越容易明确题意,也才能准确回答。

⑵问题的内涵应有启发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开始”,但只有具备一定深度和内涵的问题,才能使学生产生必要的疑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⑶问题的先后应有序列性。问题设计应遵循跨度小,从易到难,从分析到综合,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环环相扣并具有逻辑性的原则。这样学生才能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愉快感和成功感,激发学生乐于学习,积极参与,主动探究问题的热情。

4)、“方法”指导具体化 方法”指导时,应该注意:

⑴讲清楚某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使用范围及意义。⑵要及时给学生提供练习。“方法”是习得的,学生根据某方法的操作步骤去实践、尝试,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⑶教师要为学生的方法练习提供反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行监控、反思,如说出或写出方法使用过程,包括怎么学的、有何体会、为什么选用这种方法等。

如:问题阅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并掌握基本方法 操作步骤: 1.把课文章、节、目的标题转变为问题;(提问的基本方法:一问原因、二问过程或内容、三问结果及影响)

2.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答案并作上记号; 3.思考章、节、目标题之间的联系。5)作业设计实践化

⑴调查采访。确定调查主题、明确调查对象,还要制定调查计划、优选调查方法,组织调查过程,整理汇总调查的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⑵黑板报、手抄报。精心设计,让编写过程演变为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的过程。

⑶演讲、辩论、表演。6)考试检测具体化 “独立思考”,“探究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合作学习和交流”的方法。这是本次课程改革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和能测量,确实是一个较大的难题。上海市的课程标准提出了“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要求,高考命题为全国做了表率

3、课堂探究是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提出很多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而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就是探究。在平时课堂上重点做好一二个探究活动,是保证“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实现的必要途径。

课堂探究有三个不同层次:初级探究、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综合探究活动课。初级探究是由教师设计而成的问题思考,适合课堂上操作。现在绝大多数教师都能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值得思考的是:怎么使问题的设置更到位一些?譬如:更有梯度;更有思维性;更加适应学生的特点;更加符合历史学科特点等。

生成性问题的探究的实施者往往是优秀教师,他们往往能从学生的动态生成中捕捉新的思维点和生成性问题,他们对课堂的感悟是:“精彩源自生成”。值得思考的是:教学中应多对学生进行追问,如何进行有意义的追问。下列语言值得尝试使用:如,“你具体指的是什么?”“你是怎么思考?”“你是不是这个意思?”“这些知识教材上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到的?”“你对同学的回答,是怎么看的?”“其他同学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要补充的?”

综合探究活动课:是指在每册书中都安排的一些学习(综合)探究活动。

第三篇:“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

“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理解与设计指误

主讲人:孙向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设计,理解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0014-03 这次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明确提出。按照新课程理念,“过程与方法”不仅是中学历史教与学双方的手段,更是教与学,特别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对这一目标的设置和理解认识,存在一些争议,目前,可能会影响和制约新课程若干新理念的贯彻与落实。

近年来,笔者有机会参加了几次新课程下的中学教师说课、授课竞赛和观摩,并拜读了一些教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在这些教学设计中,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理解和设计,角度各异、提法不一,存在诸多倾向。现将所听、所见几种理解设计问题筛选归类,扼要分析如下,供同仁思考。

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方法,代替学生学习、思维、参与学习的过程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

这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与理解上存在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或倾向,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是课程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与预设,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然而,在目前的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仍然存在着问题。即对教学目标设计的行为主体与指向含混不清,或理解为纯粹的教师行为.或在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之间游移徘徊。表现在“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上,要么设计成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要么理解为教师为主的师生结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等等。表面上看,似乎只是一个角度和表述的问题,其实质还是反映了教学理念问题。

案例1: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高三旧课程的新设计)一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采用问题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课件,并注重学法的指导。”这个设计,显然纯属教师“教法”的设计,基本没考虑“明清时期外交关系”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设计安排,未考虑怎样让学生体验、感知、学习,更未考虑引导学生运用什么方法来学习、体验和感知。

案例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建树“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本课以启发学生活动为主,辅之以讲授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①提供历史资料、营造历史情境;②学生阅读、欣赏、理解;③学生活动、再现历史;④学生感悟、教师评价。各环节均以学主为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这个设计主要也是在考虑老师如“何教”,“启发为主,辅之以讲授法”,明确地设计了教师的“教法”;后面的“四个环节”,似乎设计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思路,但学生的学习“方法”是什么?看不出来。后的“均以学生为主”是“过程”的特点,还是什么?不明确。“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用什么内容?训练什么方法?培养哪类“历史思维”?都显得空泛,不得要领。

二、以“能力”代替“方法”(或能力与方法混淆)

能力与方法,是认知心理学中相关联的两个基本范畴。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心理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能力是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通常也叫智力。新课程下的历史学科的“能力”(合学科技能),如历史观察能力与历史想象能力、搜集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批判推理与创新的思维能力、综合与应用能力等。

方法,泛指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途径、程序等,在认知心理学上的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方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环节。狭义的方法是指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所采取的具体活动措施与策略。包括记忆、思维、听说、阅读、观察、练习、写作、实验、参观、表演、欣赏、研究、总结、评论、创作、讨论、访问、调查、游戏、收集资料、制作图表、社会活动等。

通过具体的方法,可以训练、培养、形成一定的能力。两者在某些方面有相关之处,但并非等同的,不能简单混为一体。

案例1:七年级“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是:通“过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总结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丝绸之路的教学(教的角度),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通过对丝绸之路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显然,这也是从教师教的角度设计“过程与方法”,“三个通过”“三个培养”,都是指的老师。假如“三个通过”是教与学的“过程”设计,那么“三个培养”(“培养”的行为主体是教师,应该表述为学生为主体的“学会”之类为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应是能力,当然最好能进一步明确是什么样的读图识图方法、怎样的具体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案例2:初中“大变革时代”的“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引导学生分析商鞅变法的背景及其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事件的能力;利用都江堰模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评价李冰、商鞅,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这个设计主要是要通过商鞅变法、都江堰工程等重要史实的教学过程,引导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引用“两个主义”的理论引导训练学生相应的学习观察历史事物的方法,虽然显得过大些,但设计还算贴谱,然而,这里应该表述为“方法”,而不是“能力”。

在一般的课时教学目标中,按照三个维度的划分,“能力目标”应该在第一维度中结合重点“知识”学习目标的要求,进行的设计处理,在这里再作设计处理,难免重复。当然笔者所见,有一部分教师的目标设计,有意无意地在第一维度中,只设计“知识目标”没有能力目标”,而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中,又有意无意地添加了“能力”目标。这样设计是否恰当,可以再讨论。但问题是,不能简单地以“能力目标”置换或取代“方法目标”。否则,新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就在无意中被阉割和架空了。

三、方法”设计的泛化、笼统化(旧标的无效)

在“方法”目标设计中,有的设计,思考的角度、方法的设计,也还算合适,但是,“方法”不具体,可操作性欠缺,失于笼统、空泛,很难想象其能否落实和实际教学如何。

案例l:某教师在设计历史必修(Ⅲ)专题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中“百家争鸣”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设计是: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和探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显然,这个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是没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的。因为,这只是一种泛泛的学习方法要求,本节课究竟如何落实、如何体现,根本没有涉及。这样的教学目标设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属于无效的。另一个设计:“根据自己的探究主题,有侧重地收集关于孔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及百家争鸣的资料,并加以选择和分析,构建论据,提出并阐释自己的见解。”这一设计尽管不够完善,但是它至少在具体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体现的比较好,因而是比较可行的,也容易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案例2:高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一 课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为:“通过感性认识,积累历史知识,理解历史和现实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独立思考,合作学习。”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空洞设计。前一点,可以理解为是“过程”的思考与设计,后两点应该是“方法”的设计。三点都属

于“放之四海”皆可通用的“过程与方法”。姑且不论其“过程”设计是否贴切,即便将就着成立,也还有一个通过本节课学习“积累”什么重要知识,对什么主要内容“感性认识”,“理解”什么“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是新课程对学生学习方式提出的很突出的总体要求,具体在本节课中怎样实施?学生“自主学习”什么内容?“合作探究”哪些问题?都须明确设计安排。“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也须结合本课内容实际而设计实施。是使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具体理论观点,分析理解本课中的哪些问题?这都需要具体明确,否则难脱空泛。顺便说说,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史论结合”分析问题的方法要求,既是新课程的方法要求,也是老课程一直强调的。在新课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并能恰当运用之,分析理解重要历史事物、历史问题,是毫无疑义的。但笔者所闻所见,在诸多教学设计上,往往 流于空洞、形式。

四、过程与方法设计上的残缺

曾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设计考虑到了过程,但方法不知所云;有的设计明确了方法及指导方法的思路,但却没有过程,看不出方法是在怎样的教学内容情境下贯彻落实的。笔者所听说课、所看教学设计,漏掉方法的有,更多的是缺失了“过程”,而孤立地思考、设计方法。

案例1:“教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呈现历史材料创设情境,循循善诱,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通过阅读、讨论、体验感悟历史。”(强调教;有过程,方法不明确)这个设计,除去教师行为主体的痕迹之外,“过程”设计尚能看出,但在这个过程

中,引导学生主体学习的方法残缺,前一要点基本看不出方法,后一要点的“阅读、讨论、体验”则失去“过程”的依托,“阅读、讨论、体验”的“方法”也有失笼统,缺少针对性。

只有孤立的方法目标,缺漏了必要的、恰当的学习活动的过程设计,方法就失去了依托,也就无法落实,无法变成学生自己的能力。

从心理学意义上考量,“过程与方法”理应贯穿于“知识与能力”培养、“情态价值观”渗透的整体过程中,三者是不应截然分开单独实施的。退一步而言,仅“过程与方法”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不可能只留用一个,而有意无意地 抛弃,舍掉另一个。

五、求全贪多、缺少选择

考虑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一节课能围绕主要、重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两个有针对性的、适用的学习方法,基本就可以了。有的教学内容比较丰富,可能适合多种方法的设计引导,但也应有所选择、择其要者,不能凡适合的,不分轻重缓急,一律拿来设计使用。

案例l:必修I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过程与方法”设计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方法获取知识;从对‘始皇帝’和‘皇权至上’的学习中,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的方法;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掌握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绘制‘中央官制’示意图,学会构建知识体系;讨论‘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基本方法。”

这里涉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方法、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评价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等。或许这是由于高中新课程开始阶段的课时教学设计,需要指导、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多,而且也都是必要的,因而有“贪多”“求全”的倾向,也许这属于个例,尚可实施,但在一般的情况下,课时“方法”的思考设计还是以适合、适量为原则,须有所筛选,择其要者,以确保其有效贯彻落实。

【作者简介】陈光裕,男,1955年生,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目标教学过程最优化

浅谈新课程目标教学最优化

旺苍县福庆乡乡小学校 边 江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以及学生与教师的具体条件,遵照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的要求,设计一个最好的教学方案,然后灵活机动地实施这个方案,以期使某一水平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大可能的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教学过程可分为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两个阶段,因此,教学过程最优化应包括教学设计最优化和教学实施最优化两大内容。只有最优教学设计方案,未必能达到最优教学实施的效果;唯有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两者均优,方能真正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教学设计最优化.设计最优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等功能,因此,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首要任务。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除应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之外,还应符合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目标应体现于目标设计的完整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和适切性三大方面。

教学目标的完整性,是指目标设计应包含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大内容。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描述目标达到程度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如了解、理解、经历、感受、应用等)的层次性和准确性。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是指目标设计在逐级分解时应注意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教学目标的设计要求要适度,防止目标要求太大、太高,或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心理。.设计最优教学内容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掌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容量,尽力避免照本宣科。教学内容最优化,应该是指教师所确定的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系统性和有序性,以及教师在呈现教学内容时的简约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设计最优教学策略(方式、方法、手段)

教学策略是指对整个教学过程的策划或谋略,其中,包括了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策略的选择,同样应遵循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学策略最优化应体现:符合简约性、发展性、教育性和教学相长的教学规律;

符合启发性、直观性、巩固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符合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质量观,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能观,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统一过程,成为学生对知识、技能、情意的内化和外显的统一过程;教师重视教法的设计和学法的指导,充分体现了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教师重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并做到使用适时、适量、适度、有效。

二、教学实施的最优化

教学实施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环境和设备条件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双方通过互动和合作方式,按照教学设计的系统规划,将教学设计方案物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都得到发展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充分利用45分钟的时间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这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应达到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一).时间管理的最优化

“把学生作为活动主体”落到实处,即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究,教师少讲一点,学生多练一点。那么,怎样才能把握好学生“探究”教师“精讲”与学生“多练”的度。

1、合理安排“学、讲、练”的时间分配

一是应把教师的“讲”压缩在十五分钟左右,要“精讲”。教师只讲三点,即讲清重点,讲透难点,讲明疑点,理清结构。二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在十五分钟左右,可以放心地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实践、去讨论。那么,学生非智力因素差:学生不学怎么办?老师引;学生不会学怎么办?老师导;学生不想学怎么办?教师诱。这一引一导一诱,就是要求教师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因此,教师的精力应主要放在怎样少讲,怎样精讲,怎样引导、诱趣上。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三是应把学生的训练活动控制在十分钟内,要多练,但“多练”并不是让学生在题海里乱扑腾,而应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练好”、“练准”。

2、恰当安排“学、讲、练”的频率。

一节课要练几次,是把一节课平均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自学,一部分讲,一部分练?是“先学后教再练”,还是“先学后练再讲”?结合教学实践,我认为单一课(一个知识点)可以先学后讲练,综合课(多个知识点)应是先学后讲练的循环,对某一重难点要反复讲反复练,边讲边练,这样不但巩固了知识,且训练了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向科技要时间

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高密度展示教学内容,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高速度传递信息,向科技要时间。

4、不多占用学生一分钟课间时间。教师准时上、下课,不拖堂,要保证学生的休息和活动时间。

(二).教学评价的最优化

教学评价是教师判断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的一种手段,也是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及时做好调控的有效方法。教学过程的教学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

⑴形成性评价最优化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评价,一般采用课堂提问、课堂练习、课堂讨论、自由发言和课堂测试等方法。形成性评价最优化应体现:评价及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质量较高,能充分活跃学生的思维并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教师及时做好点评和调控,并做到个别化辅导。

⑵总结性评价的最优化

总结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一般采用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等方法进行,以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总结性评价最优化应体现: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并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既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方面的测评,也重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方面的测评。

(三)、“导”好课——每节课的关键

站在讲台前上总应把自己放在“导演”的位置上,尽管已写好了“剧本”,但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如何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指导下有所收获,这就要求老师能随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地安排好每一个环节。教师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和架驭好课堂教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成败的核心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以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由此导致了教师就像一个知识的“搬运工”,成为了一个“教书匠”。教师应把教材的讲授作为培养学生的基础和起点,把增长经验、发展能力作为最终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其引导下通过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和发现。从而使教师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只是一个引导者和配合者的角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来。

学习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必须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面临着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和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教学实施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使教师进入了动态把握和动态调控阶段。因此,教学实施最优化,除了受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师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水平制约之外,还特别受到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制约。教学设计最优化的要求和教学实施最优化的特征一起,构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基本特征和要求。这一基本特征和要求是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准则和依据,也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而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一份宝贵的可供开发的教育资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

分层教学,它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最近的发展区”,实行分层推进教学,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由于初中教材难度不大,侧重于记忆,学生易于接受,而高中教材内容的深度、广度、和能力要求都有了教大的变化,许多内容理论性强、难度大,方法新、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从而两级分化的问题极为突出,特别是刚升入高中对这些变化往往不能很快适应。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显得极为必要。我认为应以系统的教学思想和全方位的教学视野,将其全程贯穿于“备课——上课——练习设计与批改——课外活动与辅导”等四个基本教学环节之中。

一、“备课”,要认真考虑分层目标教学法

备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起始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重点着重做好两件事:

1、要针对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化学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比如,可分别找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冷静地面对差异,明确自己的定位层次,同时,要让学生懂得这种分层是相对的、动态的、暂时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进入更高层次。

2、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学大纲、教材基础上,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

二、“上课”,要自觉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上课,是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教师主要应做好两项工作:

1、适时明确分层教学目标,鼓励学生个个努力达标。教师应在每节课的开头,向学生展示各个层次(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要将学生直接分为好、中、差层,而应称作为A、B、C层)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解“氯水的成分和性质”时,教师应明确告诉A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不但掌握氯水的成分,而且熟练掌握氯水与不同物质反应时体现不同微粒的性质,并且会设计实验验证各微粒的性质。B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能够分析在不同的反应中所体现出的不同微粒的性质。C层学生的学习目标是:掌握氯水的成分,理解其性质。

2、分层把握教学要求,力求人人学有所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堂提问、问卷等形式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采取因人提问、分层设题的办法。比如,让C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概念识记性提问,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提高学习兴趣;让B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需认真思索的提问,通过实验来归纳总结问题;让A层次的学生,多回答一些智力运用性的提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特别是中、差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让学习较差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让学习较好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使好的不骄,差的不馁。

三、“练习设计与批改”,应体现分层目标教学法

练习设计与批改,是了解分层目标教学法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

1、练习设计要因层制宜。设计化学练习,在紧扣教材的同时,针对各层学生的目标要求和具体情况,适当设计一些难易不

一、梯度不一的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2、.批改作业要因人制宜。教师在批改化学作业时,要因人给予评语。比如,有些学习较差的学生,有的习题未做对,但作业书写工整,且作业准确率比以前大有提高,教师可在其作业本上写些表扬鼓励性批语,同时,还要客观具体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倍感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二是要做好批改记录和认真发现问题。教师应通过作业批改记录所收集的素材与资料,去发现各个层次学生存在的一些带普遍性、典型性、趋向性的问题,为“对症下药”搞好作业讲评作好准备。

四、“课外活动与辅导”,也运用分层目标教学法

作为化学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多接触化学,使课外活动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又使化学课堂教学服务于生活和社会。教师主要应注意好两点:

1、要明确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外活动与辅导中的着力点。对化学成绩较好层次的学生来说,要尽可能通过课外活动,鼓励并促使其形成化学特长,可以适当进行调查研究;对中、差层次尤其是较差层次的学生来说,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兴趣与爱好。

2、要分

层抓好课外活动与辅导。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外活动一定要突出学生是主体,要灵活多样地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参加不同类型的化学兴趣小组。在较高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既要立足教材又要跳出教材,引导学生向化学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在较低要求的化学兴趣小组中,教师应多给中、下层次的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实施面对面的辅导,培养其非智力因素,以调动和保持他们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教师还应适当利用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比如,可以引导学生调查研究当地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分层教学虽然增加了教师的负担,但确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能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跟得上”,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增强信心,在主动接受新知识和探索新问题的过程中都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提优补差。

浅谈分层教学 “以„本‟为“本”,还是“以学生为本”,这是传统教学理念与现代教学理念的根本区别。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现象,并表现在教学的 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如努力程度、反应速度、对教学内容在理解程度等也存在着差异,不同的学生发展的水平、提高的程度、不同的教 学内容学习上都会存在着差异。但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班级授课制的制约,学生的差异被有意无意地疏忽了,这与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是是相背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素质差别入手,以学生个体为教学对象,进行个别化的分层教学。

结我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内实施了分层教学,并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1、在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学生现有的学业实际水平或思维类型等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低(基础级)、中(普通级)、高(提高级)三个层 次,以A、B、C组的形式揭示出来。A层次,要求:“低起步,走小步、重基础、多鼓励”。B层次,要求:“慢变化、多练习、重能力、勤反馈”。C层次,要 求:“多强化、重思维、促特长、求拔尖”。

2、将教学目标分层。我首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可能相适应的教学目标,一方面以教学大纲和教 材的基本要求为基本目标,是共同性目标,全体学生必须做到;在此基础上,设置选择性的发展目标,中、高层次的学生基本达到,低层次学生尽其可能。即教学目 标做到“下要保低,上不封顶”。同时,我们各级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不断努力,在达到本层次目标后向高层次目标迈进。

3、课堂教学施教分层。我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运用全班教学与分组教学、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等手段,实施分层区别教学。如“分合式”教学,教学起始阶段是集 体同授,教师抓住当堂训练重点、难点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要点,理清思路,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参与 学习。到教学进程的一定阶段时,将学生按层次分成“二股或三股轨道”。一部分学生继续接受老师的直接教学,一部分学生按照老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自学。两轨同步结束后,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以便及时进行反馈,整理知识、补救教学等。在此同时,教师有机结合进行小组互助学习,教师并做到不能有丝毫松 懈,并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控。

4、作业分层。在教学了新课后,我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实际,设计相应的练习题,有共同性的必做题,有选择 性的提高题和发展题。实行分层练习,异步指导,抓住多数“中间层”,兼顾优差“两头子”。C组以“优”带“中”,A层以师导“差”,提高练习质量。并做到 必做题当堂批改,选择题和发展题课后批改。使有余力的学生能增加食粮并吃饱。

5、分层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在同一段时间里的学习中,都 能较顺利达标的学生,组织他们进行组间流动,并随着学生学业的发展和变化会有所变化,使得学生能根据能力选择学习进度,使得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

在实施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上课,起点是后进生,重点也是后进生,课堂上回答提问、板演、做实验都是由后进生来打“头阵”。使得差生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得优等生想“跑”起来的跑得了,差生走累了的也慢得了,使更多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为有效、合理的发展。

下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如何达成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论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浅论高中化学分层教学的实施方法 摘 要:高中化学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不同化学基础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

    “真实”经历中实现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真实”经历中实现数学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日期: 2008-12-11 来源: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薛红霞 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数学优质课观摩研讨暨评比活动有感 《全日......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新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究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化学教学需突破传统教学,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学习新教育理论,在理论指导下探索教学新思路、新方法。......

    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课改论文:小学音乐新课程中情感目标达成的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魅力并不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在于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情感层面上......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育人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育人教学 汝城二中 邓青松 育人,先育德,只有具有高尚的品德的人才能更好服务社会。化学是德育的隐性课程,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仔细分析,就能发现教材的每......

    《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收获与启示

    《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收获与启示 厦门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第二批市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高中化学新课程模块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研究》于20......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化学概念的教学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其抽象性给学生理解、掌握、应用化学概念带来不少困难。如何搞好化学概念的教......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课堂教学怎样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方式,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授之以“渔”。 学生学习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