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五个合一”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资料
SK1-1-12实施“五个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资料
(专业代码: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
目 录
课程教学计划(部分)...........................................1 教学工作页(部分)............................................20 学习工作页(部分)............................................33 教学图片(部分)..............................................46
课程教学计划(部分)(专业代码: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
《数控铣削编程与操作》教学计划
一、所教学的班级及时间安排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班,第二、三、四学期。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集中实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实训车间,初步形成教室与车间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工厂生产车间环境,了解数控铣工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工作任务及重要地位。能较熟练地操作数控铣床车床,并懂得XK713、XK714数控铣床的日常清洁维护与保养,懂得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初步掌握平面、凸台、凹台、孔、螺纹等的数控铣削技能;初步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控铣工技能打好一定的基础。
数控铣削加工是切削加工中最常用、效率较高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实训车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师徒制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对数控铣削加工常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能读懂零件图;
(2)能读懂数控铣削加工工艺文件;
(3)掌握使用通用夹具进行零件定位与装夹知识;(4)能根据数控铣床加工工艺文件选择、安装和调整数控铣床刀具;
(5)能进行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调整。2.技能目标
(1)掌握通用夹具进行零件定位与装夹;(2)能选择、安装和调整常用刀具;(3)掌握轮廓、槽及孔的加工;(4)能进行零件的尺寸精度检测;
(5)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零件的加工;(6)能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发现数控铣床的一般故障并排除;
(7)能对数控铣床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3.素质目标
(1)具有质量、效率意识;(2)具有文明生产的思想意识;(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的内容
1.数控铣床概述; 2.数控铣削加工工艺; 3.数控铣床基本操作; 4.数控铣削编程内容及步骤; 5.数控铣削编程的方法; 6.数控铣削编程基本概念; 7.方台编程与加工; 8.圆台编程与加工; 9.凸台编程与加工; 10.凹台编程与加工;
11.轴对称类零件编程与加工; 12.旋转类零件编程与加工; 13.缩放类零件编程与加工; 14.浅孔编程与加工; 15.深孔编程与加工; 16.螺纹孔编程与加工;
17.单件编程与加工; 18.配合件编程与加工。
四、教学要求
1.入门知识
了解本课程性质和生产实训任务;了解数控铣铣间“7s”管理文化。
2.刀具的选择与安装
掌握常用刀具的选择与安装。3.数控铣削操作
了解数控铣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熟练掌握数控铣床铭牌及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操作面板;懂得数控铣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4.凸台、凹台的铣削
懂得切削用量的选择;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与测量;掌握凸台的加工方法;掌握凹台的加工方法;能根据图样要求铣削加工。
5.通孔、盲孔的加工
掌握用麻花钻加工孔的方法;掌握通孔、台阶盲孔的铣削方法;掌握用塞规、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方法。
6.螺纹孔的加工
掌握用丝锥攻螺纹的方法。7.综合零件加工
根据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要求,学生综合零件加工主要完成企业来料代加工,实现“作品与产品合一”,每完成一个合格产品,企业付给学生对应的生活补助,实现“育人与创收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五、教学保证措施
1.熟练掌握本工种基本原理与技术,正确使用和操作机床,按照《数控铣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要求,认真编写教学工作页,设计教学零件,并向学生传授应知应会知识。
2.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教学设备完好和工、量、具的完好,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用品。
3.按照教学教学计划,做好本工种教学前的动员工作,向学生讲清本工种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并着重解释数控铣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坚实工作岗位,认真指导,并确保学生的教学安全;耐心指导和解答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6.随时掌握教学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或报修,并做好机床的维护保养工作。
7.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做好记录。8.保持教学场地的卫生,保管好所用教学工具,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和工量刀具丢失现象。
9.教学结束后进行小结,认直评定教学成绩,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普通车工实训与操作》教学计划
一、所教学的班级及时间安排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班,第一学期。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做好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基础下,通过普通车工集中实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普通车工实训车间,初步形成教室与车间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工厂生产车间环境,了解车工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工作任务及重要地位。能较熟练地操作普通卧式车床,并懂得CADE6140车床的日常清洁维护与保养,懂得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初步掌握车刀的刃磨姿势及刃磨方法,初步掌握外圆、端面、阶台、内孔、锥体、三角形螺纹的车削技能;初步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车工技能打好一定的基础。
车削加工是切削加工中最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普通车工实训车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师徒制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对车削加工常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并达到以下具体要求:
1.了解车削加工的基本知识,车削加工的工艺特点及加工范围。
2.了解零件加工精度,切削用量与加工经济性的相互关系。3.了解车床的型号及种类,掌握卧式车床名称、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4.掌握外圆、端面、镗孔、切槽、圆锥及外螺纹的加工操作方法,并能按教学件图纸的技术要求正确合理地选择工、夹、量具,制定简单的车削加工顺序。
三、教学的内容
1.普通机床的型号、结构、组成部分及作用; 2.车床操作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
3.掌握外圆、端面、车内孔、切槽、圆锥及外螺纹的加工操作方法;
4.按图纸技术要求,合理地选择工、夹、量具,制定简单的车削加工顺序;
5.调整主轴转速及进给量,独立进行操作; 6.刀具的基本知识; 7.机床传动知识。
四、教学达到的要求
1.入门知识
了解本课程性质和生产实训任务;了解车工文明生产和安全操作规程。
2.刀具的刃磨
掌握90°外圆车刀的刃磨。3.车床操作
了解车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熟练掌握大拖板、中拖板、小拖板的进退刀方向;根据需要,按车床铭牌对各手柄位置进行调整;学会三爪卡盘正反卡爪的更换;懂得车床的维护与保养工作。
4.外圆、端面、阶台的车削
懂得切削用量的选择;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与测量;掌握试切、试测的方法车削外圆;掌握车端面及倒角的方法;能根据图样要求车削工件。
5.孔加工
掌握用麻花钻加工孔的方法;掌握通孔、台阶盲孔的车削方法;掌握用塞规、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方法。
6.切断与车沟槽
掌握用直进法、左右借刀法车沟槽和切断的方法;掌握外沟槽的测量方法。
7.圆锥体的车削
掌握用转动小滑板的方法车削外圆锥;掌握用涂色法检验外圆锥的方法。
8.螺纹的车削
掌握用直进法、左右借刀法车削三角形内、外螺纹的方法;掌握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的方法。9.综合零件加工
根据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要求,学生综合零件加工主要完成企业来料.加工,实现“作品与产品合一”,每完成一个合格产品,企业付给学生对应的生活补助,实现“育人与创收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五、教师(师傅)示范操作
1.车刀安装、工件装夹方法及注意事项; 2.主轴转速及进给量的调整方法及注意事项; 3.走刀手柄刻度盘的使用;
4.外圆、端面、车内孔、切槽、滚花、圆锥及外螺纹的加工操作示范。
六、学生(学徒)教学操作
1.开车不切削练习
(1)熟悉各个手柄操作
(2)主轴转速调整,进给量调整。2.实际操作
(1)车刀安装、工件装夹方法;
(2)结合图纸的技术要求,合理地选择工、夹、量具及制定简单的车削加工工艺;
(3)结合图纸的技术要求,调整主轴转速及进给量,独立地进行操作,加工出各类不同的零件(包括外圆、端面、车内孔、切槽、滚花、圆锥及外螺纹及操作内容);
(4)车床的保养与安全操作规程。
七、教学保证措施
1.熟练掌握本工种基本原理与技术,正确使用和操作机床,按照《车工实训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编写教学教案,设计教学零件,并向学生传授应知应会知识。
2.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教学设备完好和工卡量具的完备,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用品。
3.按照教学教学计划,做好本工种教学前的动员工作,向学生讲清本工种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并着重解释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坚实工作岗位,认真指导,并确保学生的教学安全;耐心指导和解答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6.随时掌握教学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或报修,并做好机床的维护保养工作。
7.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做好记录。8.保持教学场地的卫生,保管好所用教学工具,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和工量刀具丢失现象。
9.教学结束后进行小结,认直评定教学成绩,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教学计划
一、所教学的班级及时间安排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班,第二、三、四学期。
二、教学目标
通过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集中实训,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实训车间,初步形成教室与车间合一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工厂生产车间环境,了解数控车工在机械制造业中的工作任务及重要地位。能较熟练地操作数控车床车床,并懂得CAK6150、CAK5085sj数控车床的日常清洁维护与保养,懂得安全文明操作规程;初步掌握车刀的刃磨姿势及刃磨方法,初步掌握外圆、端面、阶台、内孔、锥体、三角形螺纹的数控车削技能;初步掌握常用工、量、具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数控车工技能打好一定的基础。
数控车削加工是切削加工中最常用、效率较高的一种加工方法,在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实训车间,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师徒制模式,使学生初步适应学生到学徒身份的转变,对数控车削加工常见的加工方法和工艺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具体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1)了解识读零件图的相关知识;(2)了解数控车床基本结构知识;(3)了解数控加工原理知识;
(4)掌握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相关知识;(5)掌握零件定位与装夹知识;(6)掌握数控编程的知识;
(7)掌握轴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知识;(8)掌握套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知识;(9)掌握螺纹类零件的车削加工知识;
(10)掌握数控车床安全操作及日常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2.技能目标
(1)能读懂零件图;
(2)能读懂数控车削加工工艺文件;(3)能使用通用夹具进行零件定位与装夹;(4)能选择、安装和调整常用刀具;(5)能编辑和校验程序;
(6)能进行轮廓、螺纹、槽及孔的加工;
(7)能进行零件的长度、内径、外径、螺纹和角度的精度检验;
(8)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完成零件的加工;(9)能读懂数控系统的报警信息,发现数控车床的一般故障并排除;
(10)能对数控车床进行日常的保养维护。3.素质目标
(1)具有质量、效率意识;(2)具有文明生产的思想意识。(3)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4)具有吃苦耐劳,锐意进取的敬业精神;
(5)具有独立思考、求真务实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6)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的内容
1.数控车床基础知识; 2.数控车床基本操作;
3.数控车工操作规程与职业规范; 4.数控车削加工工艺;
5.数控车上工件与刀具的安装;
6.数控车削程序的输入与校验及首件加工; 7.简单阶梯轴的编程与加工;
8.简单锥度轴的编程与加工; 9.切槽与切断编程与加工; 10.复杂阶梯轴的编程与加工; 11.套类零件(通孔)的编程与加工; 12.套类零件(盲孔)的编程与加工; 13.三角形外螺纹的编程与加工; 14.三角形内螺纹的编程与加工; 15.简单成形面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6.复杂成形面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7.简单配合件的编程与加工; 18.复杂配合件的编程与加工。
四、教学要求
1.入门知识
了解本课程性质和生产实训任务;了解数控车车间“7s”管理文化。
2.刀具的刃磨
掌握90°外圆车刀的刃磨。3.车床操作
了解车床型号、规格、主要部件的名称和作用;熟练掌握数
控车床铭牌及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操作面板;懂得数控车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
4.外圆、端面、阶台的车削
懂得切削用量的选择;掌握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使用与测量;掌握试切、试测的方法车削外圆;掌握车端面及倒角的方法;能根据图样要求车削工件。
5.孔加工
掌握用麻花钻加工孔的方法;掌握通孔、台阶盲孔的车削方法;掌握用塞规、内径百分表测量孔的方法。
6.切断与车沟槽
掌握用直进法、左右借刀法车沟槽和切断的方法;掌握外沟槽的测量方法。
7.圆锥体的车削
掌握用转动小滑板的方法车削外圆锥;掌握用涂色法检验外圆锥的方法。
8.螺纹的车削
掌握用直进法、左右借刀法车削三角形内、外螺纹的方法;掌握用螺纹量规检验螺纹的方法。
9.综合零件加工
根据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及人才培养模式有关要求,学生综合零件加工主要完成企业来料代加工,实现“作品与产品合一”,每完成一个合格产品,企业付给学生对应的生活补助,实现“育人与创收合一”人才培养模式。
五、教学保证措施
1.熟练掌握本工种基本原理与技术,正确使用和操作机床,按照《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标准要求,认真编写教学工作页,设计教学零件,并向学生传授应知应会知识。
2.积极做好教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教学设备完好和工、量、具的完好,提前准备教学材料和用品。
3.按照教学教学计划,做好本工种教学前的动员工作,向学生讲清本工种教学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并着重解释数控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4.坚实工作岗位,认真指导,并确保学生的教学安全;耐心指导和解答同学们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
5.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发现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6.随时掌握教学设备的运转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维护或报修,并做好机床的维护保养工作。
7.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劳动纪律和劳动态度做好记录。8.保持教学场地的卫生,保管好所用教学工具,各种物品摆放整齐有序,避免出现“脏、乱、差”现象和工量刀具丢失现象。
9.教学结束后进行小结,认直评定教学成绩,并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
教学工作页(部分)(专业代码: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
学习工作页(部分)(专业代码: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
教学图片(部分)(专业代码:051400)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组
陈超老师在上钳工理实一体课
杜红伟老师在上数控车理实一体课
黄顶峰老师在上钳工理实一体课
王锋老师在上普车理实一体课
第二篇:“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大连[范文]
论校长在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参加“清华大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心得
大连市轻工业学校校长
孙文平
联系电话:***
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参加了“清华大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高级研修班”,七天的学习经历,让我亲身感受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和“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和校训,使我能够站在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理念思考职业教育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对学校管理、领导科学和艺术有了新思维、新思路、新定位,尤其对校长在学校办学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深刻的体会。
校长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高领导者,是学校发展的引领人。一般而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现代职业学校的校长,除了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全面扎实的岗位知识,以及把爱与责任作为师德之魂外,必须要做到“有思想、熟业务、会管理、懂经营”。
1、有思想
校长是一校之魂,魂就是思想。有思想是校长办好学校的前提,校长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和办学追求,对学校的办学方向、教职工的共同价值追求和核心校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要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校长对治理学校的总的看法和基本信念,校长拥有明确办学的理念以及远景目标和规划,才能激励学校所有成员为之奋斗。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有了正确的办学思想,才能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每一所学校的校长都在追求发展,但认识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管理追求,体现不同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因此,现代校长要有自己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及适合本校校园文化的办学理念,才能有效地实现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
②要把握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目标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将教育的权力和责任逐渐转移到学校,使学校的管理重心从外控逐步走向校本管理。同时,随着教育价值观的多元取向的出现,在管理目标上也从一元走向多元。因此,校长在现代管理过程中,管理的手段、方法和目标上要进行调整,注意管理的自主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民主性问题和现代化问题。
③要弄清校长的定位、权力和责任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者,享有管理的权力。校长兼有职业和职务的双重定义,这就要求校长在引领学校发展时,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既要认真贯彻国家和上级教育部门的政策、规定,把握办学方向,又要注重办学效益,关注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提高经营学校的能力,特别是学校教学的中心工作,校长的最重要职责,就是管理好学校的教育教学。
④要形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战略思维和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 校长应具有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统领驾驭能力和管理执行能力,引领学校持续、健康、科学发展。
2、熟业务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校长对学校的管理,首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管理。
① 准确把握职业教育规律
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要融入到社会的转型、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战略转变、人口结构变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等方面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变化的关系链中;要适应国家和学校两个层面的定位;要突破传统模式和关键环节的束缚,形成符合人才需求变化的新机制,为“人人发展”、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作出新的贡献;要遵循客观规律,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实现科学、健康、持续发展。要跳出教育认识教育,要紧紧跟上产业发展步伐,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动”,跟着产业调整升级而“走”,围绕企业技能型人才需要而“转”,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变”。
② 着力提高办学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力
努力形成“校企合作、行业支持、社会参与、开放办学”的运行机制;实施“工学结合、产教合一”、“做中学,做中教”;建立符合行业企业规范和要求的评价体系、标准,引入“行业主导、企业参与、社会监督”的评价模式;构建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环境、教学环境;着眼于区域经济的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品牌专业; 建立多方参与的理事会、董事会等决策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的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着力提高对经济建设、产业发展及服务民生的贡献力。
③科学定位职业学校的教育
要从市场、教育、发展三个维度来确定学校的定位和职业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积极奉行人的生命的教育、促进人和谐发展的教育。要面向社会,与市场接轨,着力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学校的教育产品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形成职业教育的品牌。因此,要在学校教育框架下融入产业、行业、职业、实践等要素,要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结合的文化。
我认为,校长的专业引领,对教师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今后的校长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朝着专家型发展。校长的影响力可分为权力的影响力和非权力的影响力。上级任命的校长,就是上级给你权力的影响力;而对于非权力影响力,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人格魅力,一是学识魅力。其实在广大师生的内心深处都有对知识的崇拜。如果一个校长能成为一个业务或教学专家,他就比那些不是专家的校长多了几分魅力。
3、会管理
学校的管理,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学校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社会活动。“管”是刚性、强制性的,“理”是疏导、是柔性的。管:以法而管,管而有度;理:以情达理、理而有节。因此,管理应有度有节,应以法、制度和有情感地来管理。
现代学校管理发展的趋势,其重心已放在校本管理,校长负有更大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着更大的责任。但管理是否成功有效,从宏观上讲,主要涉及国家的教育管理体制,但从学校微观层面上分析,更重要的是管理者——校长的水平能力和方法。我认为学校管理要注重抓好: ①以人为本,构建人文见长的学校管理文化和制度
学校管理涉及到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对人的管理,特别 是教师的管理,因此,刚性制度约束和人性化的人文管理的和谐统一,是现代校长管理的有效方法和发展方向。
作为校长在“管”方面,要花精力“建制用人”,“职适其能,人尽其才”,即抓好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打造一支优秀的中层干部队伍;在“理”的方面,要给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师生学会为他鼓掌,为同行鼓掌,为反对过自己的人鼓掌的团队精神,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学校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一所学校在建设、发展和育人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学校文化在学校发展历程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是学校发展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一个超越制度层面而存在的,是一个无形的“场”。它所表现的是学校大多数人在学校中体现出来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通俗地讲,就是要把“校长要教师如何做”变成“教师自己要如何做”。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这才是校长首先考虑的文化。因此,对于校长来说,抓好学校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②构建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实行校长负责制,这是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它显示出的内涵是,它能理顺校长与行政部门的关系,扩大了办学自主权;理顺校长与党组织的关系,提高了办学效率;理顺校长与教职工的关系,赋予校长一定的决策权和裁量权。因此,在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校长如何构建、搞活学校内部管理的运行机制,是搞好管理的基础和保证。校长在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中层干部队伍的同时,要学会授权,采取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运行机制,责、权、利明确,做到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协调配合,从而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
校长在管理运作过程中要防止:
1)管理过“细”,事必躬亲,这是校长的大忌。一个称职的校长,不应该成为全校做事最多的人,而应成为全校做事最精的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2)管的过“严”。以人为本,这是现代学校管理的一种基本理念,作为校长要力求管而有理,管而有效。而以制裁人、约束人为主要特征的“刚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代学校管理的发展要求。我们说虽然规范要严,制度要严,但更多的是要给人以关怀,要构建人文见长、全面发展的学校管理文化。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它呼唤教师的创新,校长要给教师更多的专业发展自主权,不能把教师当成学校的雇员,且评价教师过程过分注重数字量化,忽视教师的隐性劳动,这样只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对校长的不信任,是办不好学校的。
③ 要建立健全有效的预警机制
为了确保师生安全和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现代校长应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预见到可能发生的事件的能力,并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我认为,学校除了要建立对自然灾害、学生突发伤害事故的处理,火警、食物中毒等应急处理机制外,还要建立:
1)学校声誉预警,主要是外界对学校的尖锐批评、否定性评价的收集、评判;
2)学生发展预警,主要指学生素质能力、知识水平、身心状况以及用人单位的评价;
3)骨干教师流失预警,超过警戒线,要专题研究;
4)教师专业水平、专业发展预警,发现问题,应予以及早的素质提升和专业培训;
5)师生情绪预警,通过定期抽样调查,发现不满情绪明显增加,要给予足够重视;
6)学校财务状况预警; 7)领导个人威信预警等。
④要善于团队建设与管理沟通
团队建设的好坏,象征着一所学校后继发展是否有实力,也是学校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充分体现。团队建设首先应该从班子做起,班子之间亲密团结,协作到位,校长心里始终要装着师生,用行动和真情去感染每位师生员工,平时多与他们沟通交流,扑捉他们的闪 光点,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要沉下身去和他们融为一体,让教师参与管理,给教师创造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形成一种团结协作的氛围,让教师感到家庭的温暖,在这个家庭里面分工不分家,有福同享,有苦同担,个人的事就是团队的事,学校的事就是大家的事。对待每个人、每件事都要认真负责,这样才能建设一支好团队。团队建设应该是一个有效的沟通过程。在该过程中,参与者和推进者都会彼此增进信任、坦诚相对,形成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简单来说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也就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后而推动团队的高效率运转。
团队建设中,沟通就是寻求共识的过程,其前提是正确地理解人与人的差异,并将其视为资源。“未来的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约翰〃奈斯比特。
一个有所作为的校长应该十分重视管理沟通工作。管理沟通是保证下属和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是启发下属和教师工作热情、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下属和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障。因此,有效的沟通是提高学校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校长素质构成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4、懂经营
“管理”与“经营”是两种不同的运行姿态。管理讲效率,也讲效益,它公平,重贯彻、落实和执行;而经营既讲效率,更讲效益,它重生存、竞争和发展。
在经营学校时,要注意教育的公益性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不宜把学校当成企业来经营。我们要学习、借鉴经营企业的一些理念和做法,要追求学校和师生的发展最大化(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和社会效应的最大化),当然,我们应该明白,学校经营重在经营自己的品牌、质量和教育理念,通过打造良好的品牌,过硬的质量,吸引充足的优质 生源,求得学校生存和发展的质量。因此,现代校长要经营好学校,需要有自主发展的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益意识,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学校品牌,并将品牌的影响辐射出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①现代校长应由单一角色向多重性角色转变
校长既是学校的行政最高领导人、法人代表,也是师生集体的组织者,言传身教的教育者,师生员工的服务者,学校发展的决策者、策划者、经营者和研究者。
②专家型校长的三个角色
专家型校长应该在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这三个角色上,都达到专家水准,应该精通管理、教育和领导。专家型校长是优秀的管理者、教育者和领导者。
作为教育者要对教育和专业开设有深刻的理解,还应该做到“进得了课堂、讲得出名堂”。
管理指的是把一件事做正确,而领导指的是做正确的事。领导者不同于管理者。管理者是做事正确的人,而领导者是做正确事情的人,“出主意、用干部”。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思考对学校的发展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意义的问题,要对学校发展做出正确的战略选择,有很强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管理能力,经常想大事,做大事,而不是一个事务主义者。
专家型的校长不仅善于管理,而且善于领导。专家型校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做正确的事情;也能采取有效的行动,把事情做正确。即,专家型校长能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
在学校这个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相对独立的教育组织中,专家型校长能够以教育者的身份定位学校的组织性质及核心价值观,又以领导者的身份制订学校的发展规划,之后,校长便以管理者的身份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运用管理法规、管理方法和技术对学校的人员、财务、教育教学工作、时间、信息等进行全面管理,“用人成事”。
③专家型校长的现代精神 一是科学精神,二是民主精神。科学精神指的是科学化,也就是理性化、合理化,通俗一点讲就是“讲道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不能搞形式、瞎折腾,应该实事求是。校长应该以求实、平和的心态而不是浮躁的心态去引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民主精神说到底是平等精神和人道精神,简单说就是以人为本,把人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工具,不把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工具,不把学生作为学校发展的工具,也不把师生作为校长个人发展的工具。校长要尊重教师、尊重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走进教师和学生的内心世界。
总之,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办好学校的关键。好校长意味着好学校,发展好学校,引领学校走向成功;所以,现代职业学校校长要使学校全面发展,走向成功,就应该有思想、熟业务、会管理、懂经营,争做专家型校长。
2010年4月——清华大学
第三篇: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对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下过定义。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
简介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
(1)培养目标和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2]和方法)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社会教育需求的多样化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才培养模式问题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但时至今日,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依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困惑及其改革创新的出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才培养提供应有的服务。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有人才培养,就有人才培养的模式。但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20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之后,也有一些高校和实践工作者继续讨论医学及经济学等各类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改革,但都未明晰何为“人才培养模式”,对其内涵的把握较为模糊。由于高等教育实践的需要,理论工作者也逐步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试图界定其内涵。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首次对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教育行政部门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直接表述,是在1998年教育部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关注度的增强,相关的研究迅速增多,形成了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周远清);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钟秉林);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龚怡祖);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刘红梅,张晓松)等等。这些观点有一些相同的含义,即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但也存在着分歧: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此外,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它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这是因为,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但人才培养的过程又不是毫无边际的,在现代大学中,有许多与人才培养无直接关系的管理活动,如后勤管理、大学科技园管理等。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各要素如课程、教学、评价等的结合,但这个结合又不是一个呆板的组织样式,而是一个动态的、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它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人才培养模式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层次的。最高层次是主导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模式,如素质教育模式、通才教育模式、专才教育模式;第二级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各高校所倡导、践行的培养模式;第三层次则是某专业独特的培养模式。我们主要探讨第二层次即高校层面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制约因素及困惑
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难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亟待改革。但是,改革的进程却又面临着诸多束缚、制约及困境。1.理念的束缚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思想的具体化。只有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人才培养模式才有意义,甚至可以说才有人才培养模式可言。否则,就只能是一些教育要素毫无章法的拼凑。
在高等学校中,教育思想表现为“大学的理念”。大学理念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束缚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办学理念的惯性束缚。改革开放前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政府直接管理、封闭与集中统一的高等教育体制。在这样的体制中,高校没有自主性可言,按照政府的规定办学,难以形成自身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制度已有变化,但思想却依然表现出极大的惯性和惰性,一些高校只是重视硬件建设而忽视软件建设,重视规模扩大而忽略理念提升,没有探索和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以至于跟风似的人云亦云。第二,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兴办学理念缺位。现代社会,科技革命更加迅猛,全球化更加明显,信息流动更加迅速……身处这样的社会中,高校需进行相应的变革,需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以突出人才的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及全面素质,但是,不少高校却没有及时变革自我,特别是在理念层面。目前高等教育领域还没有形成学术自由、国际化、通识教育等理念。而多样化、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等理念,则基本上停留在学界,还没有被高校很好地付诸实施。
第三,缺乏对高校教学整体改革的理性思考。长期以来,高校缺乏战略思考,缺乏对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大学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这样的人才,没有很好地、系统地进行思考。高校似乎在忙忙碌碌办学,但真正如何办学,如何育人,育人的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如何真正引导教师的长远发展并以教师的创新带动学生的创新,如何真正满足师生的旨趣,这些问题都没有去进行认真的规划设计。现在形成了一个怪圈,受评价、资源因素的影响太大,高校围着政府转、教师围着领导转等怪现象愈演愈烈,反倒把真正的育人根本任务置于不起眼的位置。
由于理念的制约和困惑,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者呈现出趋同化,没有与自身的条件、定位相结合;或者纷纷把各种“好的”词汇都拉进来,进而组合成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显得毫无主导思想,甚至各思想之间还是相互冲突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只能是一些被悬置的装饰,而不可能被很好地付诸实施。2.制度的羁绊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一个重要制约是制度,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内部权力的失衡与错位。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高校已经有了较大的权力。可是,高校内部却存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不平衡。目前多数高校依然按照行政管理的思维和模式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大学的内部构造。学校多数事务也都由“行政部门”进行管理,各教学单位基本上都是在遵循行政部门的安排和要求运行。行政权力还通过隐蔽的方式,带着面纱以虚化学术权力。如我国大学,像西方大学一样,也成立了校级学术委员会,以决定学校的学术事务。可是,其组成人员多数是由学校、院系以及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很少有“布衣教授”参与,他们更多地是从行政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忽视了学术考量,虚置了学术权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事务,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但是,学术权力的缺失,阻碍了教师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没有教师的积极参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只能流于形式。
二是高校评估制度不完善。对教学和科研的评价失衡,对科研的评价具体、实在,而对教学的评价则空洞、不具体。目前,我国对于高校的评估以政府主导的行政性评估为主。行政性评估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学科评估及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但基本上与教学模式的改进无多大相关;对于“真正的教学”的评价指标则不具体,对改善大学内部教学的影响有限。另外,教学评价还存在单一化、数量化的倾向,忽视了教学特色、个性化教育教学模式的评估。
学术权力的不足弱化了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和能力;高校评估制度的单一化,使得高校容易采取趋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数量化则导致各校普遍重视科研,而忽视难以测量的教学,更容易忽视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3.资源的约束
虽然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有不少的高校提出了诸多新的培养模式。可是,它们往往陷入表面化、口号化,或者仅仅是培养模式要素的局部改变,而不是整体变革。这与人们对于培养模式理解的偏差有关,与制度的束缚有关,同时也与教育资源的匮乏相关: 首先表现为教育经费不足。教学改革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但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教育经费严重不足。自1998年始,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高校规模迅速膨胀,而高校所能获取的资源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以至于高校普遍负债运行。即使获得了一些贷款,也主要用来购置校园、修建“大楼”、增添设备,而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经费则很少。
其次表现为师资建设较弱。目前,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受思想观念和评价体系的影响与制约,教师真正投入教学,潜心教学改革,真正研究教育教学这门“大学问”的不多。教师没有从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外动力和内驱力。从外部来讲,学校对教师的考核重显性成果。科研硬指标,教学软指标。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育人的周期本身就长,人才要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见效的,而且还会受到很多动态因素的影响。这导致教师觉得教学改革的推动似乎应该是高校领导的事,是教务处、人事处的事,自己没有能力推动教学改革,投入与回报也不成比例,得不偿失。从内驱力来讲,教师似乎对教学没有足够的热情,教学成为了例行公事,而不是自己神圣的职责。做不做改革,是不是真正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好像激励与约束的机制都失效、失灵了。所以,教师能上课堂、能讲课好像都了不起了,至于认真研究学生,研究教学问题,从学生内心深处的需求出发,注重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发展则似乎是一种奢望。
再次表现为课程资源不足。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人才成长的载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以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基本条件。可是我国高校的课程却存在严重的不足。中国大学在课程广泛性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北大和清华,但都仅在3000门左右。而美国多数高等学校都几乎达到人均一门(次)课程。即5000人规模的本科院校要开设5000门(次)左右的课程。资源不足对于我国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出路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虽然与政府的评价及社会其他因素有很大关系,需要政府与社会做出相应的改变。但是,最根本的出路还在于高校自身的努力,高校应勇于和善于承担起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体性责任。
1.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做好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核心理念,以学生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学生,并以此为最高追求,做好顶层设计,整体建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这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因素,如活动与环境、竞争与合作、期望与激励等。高校要重视对这些复杂因素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改善教育条件,创设理想的教育环境。研究人才成长的过程,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人的成长是分阶段的,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不同,其培养方法也不同。人的发展除了具有阶段性之外,各类型人才、各层次人才的最佳发展年龄是不一样的;人的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自己的关键期,等等。在教育过程中,高校要深入探索人才成长的这些规律,使人才培养有科学的依据。
以学生为本,就要真正追寻学生的兴趣、特长,将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面对生源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明显的特征,如何推动所有的学生走向成功,是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大量观察,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学生的眼睛“不亮”,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交流。这是由于教育教学不符合他们的兴趣,没有满足他们的需要,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符合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风格、学习兴趣,教学才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才能够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上继续建构自己的心理图式。不研究学生、不针对学生的教学是单向的、无意义的教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做一个专家型教师,去探究、追寻学生的兴趣和基础,去激发学生的热情,推进个性化教育,师生共同建构学习的愿景,最终使得学生成为自主的学习者,高校教学要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此外,以学生为本,还要实现几个重大转变: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以单一课堂教学转向校内校外全方位育人;从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向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等等。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整体,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弄清楚理想的培养目标是什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是不一样的。要制定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与之配套的专业、课程、教材、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使之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而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组合。所设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能实现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以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有不竭的动力。新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制定后,还要与原有的培养模式进行比较,找出改革的重点、难点,并积极实施新的培养模式。
2.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并不是多方协商的结果,政府以及学校行政权力影响过大,而教师、学生及社会组织没有机会参与。形成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须建立社会、教师及学生和高校多方协商的机制。
确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性。现代大学,已经走出象牙塔而融入了社会,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身处社会中心的高校,必然要采取一种“社会需求导向”的发展模式,改变社会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过程中缺位的现象。这就需要完善我国社会用人需求的信息系统,因为“我国人才市场反映高校毕业生供给与社会用人需求的管理信息系统十分薄弱,统计指标与数据长期处于粗放状态”。对于高校而言,则要主动地联系行业组织、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等,获取相关的社会需求信息,并及时把社会需求的预测反映到人才培养模式中。
确立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理应是人才培养模式决策与设计的重要参与者。可是,目前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是由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领导、教务处统筹规划、各院系教学领导具体设计的。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中,往往没有机会参与,而只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执行者。要改变这种自上而下的路径,确立教师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在考察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征求教师的建议,也可以由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设想,学校加以汇总并对照社会需求,形成较为合适的模式。
赋予学生改革的话语权。传统的观点认为,学生是高等学校智力不成熟的过客,不能参与学校事务的管理。可是,学生是人才培养的对象,是学校的“产品”,而这种“产品”是自己生产自己。学生应该对人才培养模式有自己的评价权、选择权。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赋予他们在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上的话语权。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模式的制定。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段时间之后,更要调查一下毕业生对它的评价,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坚实的基础。通过建立多方协商的机制,各方的利益都能得以表达,所培养的人才也就更接近于人们的期望,人才培养模式也就较为理想了。
3.整合与优化教育资源,奠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物质基础
高校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组织,资源不足对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一个极大的限制。在资源缺口不能迅速解决的情况下,整合与优化资源是一条理想的路径。实现校内外课程资源的共享。目前我国高校内部,跨院系、跨层次的课程共享率低。学生的选修,基本上还限定在本院系。本科生与研究生之间资源共享的比例就更加微乎其微了。至于高校之间,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大学区,但除了图书资料及部分选修课有共享之外,包括课程在内的其他方面的共享没有什么进展。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需要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打破门户之别,学校统筹安排,营造共享文化,加强共享管理,改进共享技术,解决共享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知识产权、收益等利益之争。对于高校间,则要形成更加合理的机制,充分利用网络、地域的优势,加强合作。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主牵头而成立的开放教育资源联盟便使很多高校在网络上共享了教育资源,我国政府通过网络也在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除了网络资源外,利用地域优势,实现校际资源共享空间很大,充分利用别校的优势专业、优势课程,本校学生既可受益,也可节省出盲目求全发展所花费的资源,以加强优势学科、专业的建设。
加强教师资源的共享。当前高校师资存在两种情况:第一,随着扩招的推进,高校纷纷出现了师资数量整体不足,且存在学科和地域的结构性差异。第二,师资素质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师资资源的共享,取长补短。在解决师资结构性矛盾的问题上,杭州的做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2005年开始,依照《下沙高教园区师资互聘管理办法》,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开始实施师资互聘。即使是一所高校内部,也可以整合资源,形成教学团队,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发挥教师队伍集体的力量。高校内部,还可以实现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发展。通过科研内容积极向教学内容转化、科研成果向教学成果及时转化、科研方法与教学方法的渗透、教学问题与科研问题的双向延伸等,都能促进人才培养的灵活性、柔性、多元发展。对于师资总体数量及师资素质而言,则可以积极引进政府、企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教师数量,同时解决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
加强教学设施的共享。目前,高校内部各院系的教学设施基本上不对外,其他各教学单位一般不能使用,这导致了很多教学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除了院系间资源的共享外,还要加强对产业界设施的利用,开展更多的富于成效的、深度的合作。
第四篇:人才培养模式(本站推荐)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 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专业“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图
培养模式: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简称“135”模式,即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线,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实施“五段循环”(见图“135”模式)
图 “135”模式
一是“优化理论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中注意实践教学必须掌握的知识、需要引用的结论。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岗位能力要求,注重实验课程、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建设,提高实践教学的课时比重,使之与理论教学大致相当,构建基本技能实训、专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系统应用实训、岗位适应实训等五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三是“内化素质教学体系”,即通过德育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职业道德养成,使学生在获得相应职业领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基础上,具有可持续学习和发展的空间。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同时又将德育、思想素质、人文素质、职业规划课程模块纳入课程体系,如学校将拓展培训、学生技能比武活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并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遵循学校“一条主线、三个体系、五段循环”的“135”模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通过对学校各专业及对应岗位群的需求调研、岗位能力分析、人才培养论证,制定了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培养中等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方案。
第五篇:人才培养模式
8、十七大对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是如何阐述的?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与运行方式,它们在实现中形成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确的系统性与规范性。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上分析,它规定了教学内容选择、整合的方向,同时也制约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从外延上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培养模式的组成部分或者说要素。如果说培养目标是导向性要素。那么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就是实质性要素,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凭借性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