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时间:2019-05-12 22:36: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第一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 下面是认识圆柱高的两个教学片断:

片断一: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认识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下面请大家翻开书本到第18页,默读最后一段,看看书上还介绍了什么新知识呢? 生:还介绍了圆柱的高。师:那什么事圆柱的高呢?

生: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课件出示: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师:那么怎样画圆柱的高呢?我们通常是这样画的,先用虚线分别画出两个底面的一条直径,再找到直径的中点,也就是圆心,标上字母O,最后再用虚线连接这两个圆心,就得到了圆柱的高。师:你也能找出几条圆柱的高吗?小组合作找一找并汇报。

师:那是不是圆柱的高只有这一条呢?你们能找到几条这样的高呢?生:不是,圆柱的高有无数条。片断二: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认识了圆柱的底面和侧面,下面请大家翻开书本到第18页,看看书上还介绍了什么知识呢? 生:圆柱的高。

师:那什么是圆柱的高。大家一起来说说看。

生:圆柱的高是上底面到下底面的距离。出示课件: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师:下面老师就做了一条圆柱的高,我们来看看。(展示课件。)我现在两个底面上找了一组平行的直径,然后找到中点,把两个中点连接起来就成了圆柱的一条高了。师:那你们还能不能再找出几条这样的高了呢?生:能。师:谁来说说的?

师:那我们找到的这几条高一定要保证跟这两个底面有怎样的关系。生:垂直。

师:好,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盒牙签,这个牙签盒的形状是类似于一个?(圆柱)好,现在我们来看里面的牙签,每一根牙签它跟上下两个底面有怎样的关系呢?(都是垂直的。)那么每一根牙签我们就可以看做是这个圆柱的?(高)多不多啊?(多)如果我把牙签变的细一点,那么牙签的数量会?(越多)再细一点呢、再细一点呢? 师:现在大家想想看圆柱的高会有多少条呢? 生:无数条

反思:第一节课对于圆柱的高有无数条,我是这样子来讲解的,我用手在圆柱的侧面上画线段,然后让学生来判断是不是高,当学生发现圆柱的侧面上可以找到很多条圆柱的高后,我就引导学生来猜想“那么圆柱的高有多少条呢?”,于是学生就得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这一知识点,但这一教学很快就产生了问题,当讲解到圆锥的高时,有部分同学就开始认为圆锥的高也有无数条,这其实就是因为对圆柱的高不理解所导致的后果。所以在第二节课教学时,我特别强调了高与两个底面之间的关系:高与两个底面之间都是互相垂直的,接着我就借助了一个装满牙签的牙签盒,把牙签盒看作是一个圆柱,那么里面的牙签就可以看作是圆柱的高,当牙签越来越细,越来越细,那么牙签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多,从而得到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通过牙签,既帮助学生理解了高的含义,又帮助学生并克服了空间想象的困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思中学。教师就应该不断引导学生将自主参与、自主探索引向深入,以激活学生的主体创新思维,教师不要为了赶进度或者为完成本课教学任务而吝惜时间。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大多数老师为了节省时间都采用自己演示得出结论的方法,从而使学生记住了公式,也能套用公式计算,但这种方法比较陈旧,扼杀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很多学生是多么想亲自动手实验一下,如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们可以利用学具盒的学具,让学生自己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先分别拿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让学生用圆锥装米,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验证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很快得出实验的结果。接着让学生分别拿一个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做刚才同样的实验,很快得出跟刚才不一样的结论。这时教师让学生对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由此可见,课堂的主要环节确实是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领会数学知识的主阵地。在教学时,注意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动脑、动手、动口,去观察、探索,从而在探索知识中,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就能完成好一堂成功数学课的发展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这一部分。

“ 圆锥的体积”教后感 人教版第十二册“圆锥的体积”一课中有这样一道例题:“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 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在教学中,我把它改成了“在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于圆锥的小麦堆(如图)如果每立方米小麦 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为什么我会这样设计呢?因为现在的教学不光要教会学生掌握新知,更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如果按照例题教学,我觉得学生只是运用公式进行了一次计算,谈不上解决了实际问题。而按照改变了的例

题教学,让学生讨论如何通过测量麦堆的直径 或周长以及高来求出小麦的重量,使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有了真正的了解,从而想出解决的办法。因此,教科书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它是我们的参考,在教 学过程中,我们不应当完全唯书论,有必要的话,可以找一些生活中的数学例题来替代或进行改题,长期下去,也许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六年级已进入总复习阶段,在教学《数学的读法与写法》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天,唐僧想考考三个徒弟的数学水平,于是他把徒弟们叫到面前,说:“徒儿们,现在我在地上写3个数,你们谁能准确读出来,我就把真经传给他。”

唐僧首先写出:23456。猪八戒迫不及待地说:“这个读二三四五六!”唐僧摇了摇头,说:“八戒,多位数的读法是有规律的。每个数字从右到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只要从左到右把每个数字读出来,并在后面加上万、千、百、十就可以了,只是需要注意,最后一个数字不要读‘个’。所以,23456读作二万三千四百五十六。”

唐僧又写出:130567。孙悟空马上说:“这太容易了,读作十三万零千五百六十七。”唐僧又摇了摇头,说:“遇到0,要特别注意,当一串数中间有0时,只要读零就可以了,它后面的数位不要读出来。所以这个数应该读作十三万零五百六十七。”

第三个数是120034。沙和尚想了想说:“应该读作十二万零零三十四。”唐僧叹了口气,说:“如果一串数中有连续的几个零,读一个就可以了。所以这个数要读成十二万零三十四。徒儿们,你们的数学都学得不太好,还得继续努力呀,真经暂时不能传给你们呀!”

问泉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成绩的取得,不仅要付出辛劳,更多的是对教育教学不断地总结与探索。要利用中午休息和下午没有课的时间给学生补缺补差。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没有经过筛选,其智商的发展本身就存在着差异,在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热情,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知识充满着无穷的乐趣。在平时的的课堂教学中,我的做法是:让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贯穿教育教学的始终。“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我总是微笑的面对学生,从不板着脸上课,更不对学生大声训斥,力求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平时教学中,尽量用动作去表示,尽量让学生学懂,学透,能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晓十,还要能够用“联想”去学习,例如:我在教长度单位时单位之间的进率时,让学生伸出大拇指说千米,伸出食指时说米,伸出中指时说分米,伸出无名指时说厘米,伸出小指时说毫米。而且还依次说出他们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1分米=10厘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们就学会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在以后的日子里如学习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人民币单位、体积单位,只要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后,就能够“联想”到长度单位的手法和长度单位进率以及单位之间 的互化,这样学生学起来就非常容易了。例如:在教学学生认方位时,让学生伸出右手向上指表示北,嘴里同时说出上北,向下指表示向南,嘴里同时说出下南,左手向左放平表示向西,嘴里同时说出左西,右手向右放平表示向东嘴里同时说出右东„„用手势立即就可以表示出八个方向,学生们学的就既轻松又愉快。在教学中还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来认识方位。例如我在教学“试商”的方法时,先经过两道例题计算后,请学生思考:对除数四舍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对除数五入时商会怎样?如何用手势表示?让学生大胆的去想、去说,最后我们一致确定,认为四舍法调商,可以设为先伸出四指,然后一弯,再伸出大拇指,接着再转换为小拇指,边伸边说:“四舍法,大调小;”接着五人法,创设为先伸出五指向前一推,再由小指转换为大拇指边伸边说:“五入法,小调大。” 这样一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学的有趣,对知识点掌握的又快又好,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的数学知识扎实,喜欢学习数学知识。

第二篇:圆柱和圆锥教学案例

《圆柱和圆锥》教学随笔

在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单元中,有这么一道练习题目,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那么这个圆柱的体积是().根据现有的已知条件学生很容易就先算出了圆柱的高,再根据体积公式很熟练的求出了体积等于12.56立方厘米,正准备过渡到下一题时,有个孩子说:老师,如果已知侧面积和半径的时候,也可以不用求高就能求出体积,因为体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再乘高,而侧面积是圆周率乘半径乘2再乘高,那么圆柱体的体积就以这样算:侧面积乘以半径÷2.多聪明的孩子.省去了一些步骤,又为计算带来了更高的正确率,真是一举两得啊,同学都为他的发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来准备了好些的练习题在课件里,看到学生们为获得一种简单的解法而兴奋的样子,我想不如趁热打铁吧,把上次在备课组里讨论的圆柱的表面积的简单公式呈现了吧.“同学们,计算圆柱体表面积除了可以用侧面积+2个底面的面积来计算,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计算吗?”学生一片哗然,正为表面积的烦琐计算困扰了好长一段时间呢?我开始板书表面积的公式2×圆周率×半径×高+2×圆周率×半径2 让学生仔细观察,很快就有同学发现只要利用乘法分配律提取公因数,就可以把2×圆周率×半径×高+2×圆周率×半径2变成底面周长×(半径+高)。即:圆柱体的表面积=2πr h+2πr2=2πr(h + r),我马上让学生们试着用这个公式计算了一道,太神了,学生们忍不住感叹!“怎么这么简单?”“老师,这是你发明的吗?”多天真的孩子啊!“老师,你为什么不早点教给我们呢?害得我们最近算得那么累?”我也被这话给逗笑了。紧接着又在课堂上把无盖的情况也进行了一番推导:无盖的情况下那么就是2∏r×(h+r/2).一堂练习课就这样在学生们的笑声中结束了,我想这节课学生们的印象一定是深刻的,缘于在这堂课上的精彩生成。

第三篇:“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方案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方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简要提示:

本课教学内容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8页例

1、练一练,练习五。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流程:

流程1:导入新课

流程2:教学例1a

流程3:教学例1b

流程4:完成“练一练”

流程5:完成练习五第2题

流程6:完成练习五第3题

流程7:课堂小结

流程8:作业

流程1:导入新课

出示例1的场景图

师:生活中的物体是各式各样的。请看屏幕。上面都有哪些物体?如果将它们按形状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你知道这两类物体分别叫什么名字吗?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

出示课题:圆柱和圆锥

流程2:教学例1a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圆柱。除了屏幕上的,你还能举出其他圆柱物体的例子吗?

这些物体都是圆柱形状的,简称圆柱,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圆柱都是直圆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圆柱,还可以拿出自己带来的圆柱形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先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张圆柱的直观图。(边说边演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围成圆柱的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圆柱物体上互相指着说一说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流程3:教学例1b

出示圆锥形状的实物图

师:这些物体都是圆锥形状的,简称圆锥,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圆锥都是直圆锥。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圆锥形状的物体?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圆锥,就像刚才我们研究圆柱一样,看看圆锥有什么特征?

师:一起看圆锥的直观图。(边说边演示)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的侧面是一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请同学们也在自己的圆锥物体上互相指着说一说它的底面、侧面和高。

流程4:教学练一练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并且知道了它们各部分的名称,下面看看你的眼力如何。请把书翻到练一练,观察练一练中的图,你能很快找出圆柱和圆锥吗?在圆柱旁边打上“√”,在圆锥旁边打上“Δ”。完成后与同桌说说你判断的理由。

请校对:圆柱有„„圆锥有„„

流程5:练习五第2题

师:有句古诗说:“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学们一定很熟悉吧?那么,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圆柱和圆锥,是否也会看到不同的图形呢?请分别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进行观察,再到书上练习五第2题去连一连。

与屏幕上的答案校对一下,(停顿)你连对了吗?真不错。

流程6:练习五第3题

师:我们说,在学习有关图形的知识时,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个善于想象的大脑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请看屏幕。

出示练习五第3题的第1幅图

师:这是一面长方形的小旗,如果将旗杆快速旋转,小旗能成什么形状呢?先想象一下,悄悄的猜一猜,再来看屏幕。

出示

是圆柱!你猜对了吗?如果是直角三角形和半圆形的小旗,旋转一周又能成什么形状呢?

出示

也来看一看,哦,是圆锥和球!和你猜的一样吗?

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也想自己来做一做吗?可以设计不同的小旗形状,旋转一下,观察并想象小旗旋转一周所成的形状,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交流。

流程7:课堂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动手、又动脑,你一定学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吧!那么相互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或者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问题?

流程8:作业

师:四十分钟很快就要过去,但我们对圆柱和圆锥的研究还远远不够。课后,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小制作,具体的要求看练习五的第4题。聪明的同学还可以猜一猜,下一节课我们将研究什么问题。

第四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难点: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1.教师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其中有长方体、正方体形状的,也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提问: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哪些不是?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圆柱体和圆锥体?

2.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二、动手实践

探索特征

(一)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实验:

(1)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一画,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你怎样证明这两个底面大小的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交流、总结

(1)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

2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柱

侧面

1个

曲面

4.圆柱的高.

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1)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2)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出示圆柱的立体图形,说明: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教师先画出一条高,再让学生画高,教师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二)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1)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桌听。

(2)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个

侧面(曲面)

面:2个

底面(圆)

(3)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画透视图的时候应该先画一个椭圆,然后在椭圆的正上方画上顶点,最后把顶点与底面连起来。

2、圆锥高的认识

(1)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锥的高?为什么不是?你能举个例子驳倒他吗?

(2)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高?

(3)圆柱的高有无数条,圆锥的高有几条?为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条)

(4)

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标上字母h。

三、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做“练一练”,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2.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它的各部分名称

3、完成练习二第三题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五篇: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知道圆柱和圆锥底面、侧面和高的含义,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

2、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旋转、平移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初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内在的联系,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想。

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测量、比较等活动充分感受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圆锥的特征,并通过交流,对有关发现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

难点:通过面的旋转、平移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认识圆柱、圆锥的侧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生对圆柱、圆锥高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想象引入

1、老师给大家带了一组图形,都能认识吗?(出示平面图形。)学生: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圆形。

2、大家都认为是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但我给大家带的却是一些立体图形。不信,咱们换个角度看看!(由平面图形形成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师:分别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刚才的平面也可以是我们观察到的立体图形的一个面,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平面圆形,还可能是立体圆形的一个面。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发现的?像这样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你在生活中看到过吗?(学生举例)

4、观察生活中的物体,说说哪些是圆柱体?哪些是圆锥体?(出示主题图)

二、认识圆柱

(一)对比观察,初步感知。

1、请你用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方法研究圆柱?摸一摸、比一比、量一量、滚一滚有什么发现?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梳理发现:

(1)圆柱还有两个面,这两个是什么形状的?(上下两个面:两个相等的圆。)(2)两个圆形底面有什么关系呢?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它们是完全相同的呢?(每两人一组,选择一种方法验证一下两个圆是否完全相同。)

(3)认识侧面:用手摸摸这个面,有什么感觉?(这是一个曲面。我们把这个曲面称为圆柱的侧面。)

(4)想一想:侧面可以怎样得到?(1、长方形纸卷成。

2、圆平移形成。

3、直线沿圆旋转形成。)

(二)认识圆柱的高

1、我们认识了圆柱,有两个圆形底面和一个弯曲的侧面。学习长、正方体时,我们用长宽高来描述长方体的形状,圆柱也有大有小,有高有矮,我们可怎样描述呢?(可用底面的半径或直径来表示圆柱的粗细,用高来表示圆柱的高矮。)

2、指一指圆柱教具的高?你认为是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揭示: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

3、屏幕中哪一条线段是圆柱的高?你还能指出一条吗?能再画一条高吗? 圆柱的高究竟有儿条?

4、量圆柱的高。(多媒体演示两种量法):学生动手量一量桌面上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三、认识圆锥

1、自主探究圆锥特征。

(1)比较圆柱圆锥,运用圆柱的研究方法来研究圆锥。① 圆锥的面有什么特征?

② 圆锥的高在哪里?什么是圆锥的高? ③ 想象圆锥的侧面可以怎样形成?

(2)学生利用圆锥学具自主探究圆锥的特征。

(3)学生交流:围绕导学提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① 圆锥有一个顶点和一个圆形底面。

② 圆锥的高就是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圆锥的高在里面。

③ 圆的平移并缩小为一点和直角三角形沿一条直角边旋转都可以形成圆锥曲面。

2、指导测量圆锥的高。

思考:圆锥的高在里面,为什么能在外面量出圆锥的高?学生动手量一量手中圆锥的高。

四、对比小结

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练习提高

1、完成练一练,说说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

2、练习五第2题。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圆柱,看到的是什么图形?从这三个面看圆锥呢?先看一看,再连一连。

3、读出下面各圆柱的有关数据。(图中单位:厘米)

六、总结全课

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交流回答,补充完整。)

七、美图欣赏

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图,学生欣赏。

八、作业

练习五第3、4题。

下载《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案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8页-20页的例题、“想想做做”和练习五。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圆柱......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精选]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18-19,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特......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圆柱和圆锥 芹洋中心小学 黄祖钦 教学内容:教材第9~10页的例1和第10页的“练一练”,完成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

    圆柱、圆锥的认识教案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执教: 一、初步感知圆柱和圆锥。 1、平时喜欢吃零食吗?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零食,只能看,不能吃。 说一说,这些包装盒的形状分别是我们认识的哪些立体图形? 【......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小编整理)

    认识圆柱和圆锥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书本第18-19页的例一,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五的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并发现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

    6下2-1圆柱和圆锥认识教学设计

    《探究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信息窗1。 【认知基础】在一年级认识圆柱和圆锥的样子基础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