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

时间:2019-05-12 22: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

第一篇: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

论魏书生民主教育思想的启示

【摘要】

魏书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是博大精深的,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很强的实践性。多年来,他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语文教育民主观是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它讲求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平等和友善,教学参与和教学管理中的民主化,以及教学内容中民主意识的渗透和民主能力的训练。

正文:

魏书生是个平凡的人,但有着不平凡境遇,干着不平凡的事业。魏书生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他阅读了《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中国通史》、《班级管理学》、《世界通史》、《西方哲学史》、《中小学班主任手册》、《国外科技动态》,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凯洛夫、赞可夫、蔡元培、陶行知、罗素、皮亚杰等人的著作。这些阅读为他的教学改革加足了燃料、蓄足了动力。

一 魏书生的人生哲学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教书才 3 年就被评为省先进班主任,4 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6 年被评为特级教师、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而后,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的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可是,许多人,许多地方亦步亦趋地学用魏书生教学和管理做法之后,却未见明显成效,慢慢打起退堂鼓,热情渐消。这是为什么?魏书生的神奇在哪里呢?是真的可望不可即吗?真有一套秘不宣人的绝技秘招吗?

实际上,这些学校和老师恰恰忽视了魏书生成功的一个真“法宝”——魏书生博大精深的人生哲学。如果没有独特的人生哲学当动力,当背景,作支撑,他,一个普通老师何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何以连续四次荣为党代表,赢得数不尽的荣誉称号,而且在耀眼的光环下依然体现一颗平常心,依然一如既往地在他所钟爱的事业上奋斗耕耘呢?

魏书生认为,人们的心灵像一架摄像机,眼睛便是摄像机的镜头。我们对准社会生活的哪一面,我们便拍下什么录像片在自己心上。要学会把心灵的摄影机,对准社会的光明面。人要经常看到光明,才容易上进,有奔头、有希望、有成绩;如果老盯着社会上个别存在的不和谐的一面,悲观失望,牢骚满腹,就会一生处于自我“悲伤”状态,做什么事都觉得没劲,干什么都觉得痛苦心烦,最后什么事情也做不成。正像他自己所言“要多改变自己,少埋怨环境”,“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从索取、从指责的角度看社会环境,容易觉得天昏地暗,难以生存;从报恩、从适应的角度看,便觉得天高地阔,随时都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方面,魏书生老师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样板。

其次,处理好和社会的关系,还要选择积极角色进入生活。人在社会上可以扮演好多种角色。在家里,你扮演家长的角色;在学校,你扮演老师的角色;超市里,你扮演顾客的角色;在大街上,就扮演走路者的角色„„魏书生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面对各种角色的选择。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在生活这个大舞台上,我们更扮演着多种角色,要能灵活自如地进行角色转换,千万不能把自己封闭在一种角色里出不来。”

二 魏书生的民主教育观

总所周知,民主教育与教育民主是不可阻挡的教育潮流,是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的主旋律。魏书生的民主教育,是自觉皈依教坛的中学语文教师魏书生先生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独立思考,探索实践的。以人为本是这一模式的基础、灵魂与核心。其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培养能够自觉学习、自我教育、自我超越的一代新人。

魏书生理解的人性化教育,就是首先把人看着一个宏大的世界,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江河山川、花鸟草虫、阶级政党、日月星辰、真善美、假恶丑。人性化的教育就是把人内心深处那些符合人性的、真善美的、积极、昂扬、向上、乐观、自信、勤劳、善良、勇敢、智慧这些种子使其萌发、使其发芽、长大、舒枝、展叶,越长越高,越长越大,最后使人成为一个大写的“人”②《著名素质教育专家魏书生网上漫谈教育》。

真正的教育是属于人间的,他应该充满温情脉脉的对人性的关怀。应该是对人的一种理解,一种启迪,一种关爱,一种期待,一种造就,一种升华。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唤醒人的真正人性和使人彻悟人生,使混浊的人生变得清澈,使沉睡的生命得到觉醒。“以人为本”的教育是关注生命的教育,不仅仅是对生与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对“人性”的教育。魏书生的教育奇迹就在于对学生心灵的那种穿透力,他说:“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有知人之明。能觉察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与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在魏书生心目中的学生是一个实实在在、活灵活现的人,都是一个个有自尊的独立体,是各自的主人。他在日记中写到:“要深切的理解人,尊重人,同情人,关怀人,与人为善,要有以德报怨的胸怀。”

在论及民主教育问题时,魏书生还谈到学生的自我发展,他说:“走自学之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①《魏书生与民主教育》魏书生认为,如果学生在自己生命的航船使出学校这条大江,进入生活的广阔海洋的时候,仍然能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那么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受益无穷。可见,教育的首要是将学生培养成为自觉的自我发展,从而能自我实现的主体---具备人类的特征的人。我们从魏书生的教育生涯中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留给我们的巨大财富,他一生孜孜不倦的为教育事业奉献着,其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很值得后人学习和探讨。可以说他是教育界一颗璀璨的明星。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魏书生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很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

[1]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M](作者)魏书生 出版社:北京市:北京大学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2] 《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网上漫谈教育》.

第二篇: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

《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读书心得体会

教学应该以“书本”和“大纲”这个本为出发点,在魏书生的讲课中我们看到的是始终紧扣住课本和大纲的要求。我想一堂课学生能学懂课本知识就是成功。如果脱离学生实际,去引导学生求知更广阔的领域,这无异于揠苗助长,其结果不言而喻。教育是实事求是的,任何好高骛远只能与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前不久看了《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一书,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问题。

有一堂魏书生的公开课就是从作者、作品、字词、引导分析课文这些传统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这些恰恰被一些只追求标新立异的教师给抛弃了。当我们抛弃课本和大纲而去寻求更新颖的教学内容时,当我们把课外补充知识大量带入课堂时,我们可能就把本应掌握的知识丢掉了,学生本应学会的基础知识,本应掌握的技能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削弱了。

教师还要改变以下几个教学观念:

1、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2、采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按预先制定的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在自学指导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从生活和学生经验出发,创设激发学习欲望的学习情境,并由情境直接引入学习的主题,富有实效性,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使学生在把握知识来龙去脉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体验,体现知识的教育和人文价值;,4、采用启发式教学,杜绝注入式、灌输式教学。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当问题,以问题引导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5、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多种学习方式,通过上述思维的基本过程,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6、教师具有一定亲和力,自然亲切,生动活泼,对教材内容合理取舍,拓展延伸。

魏书生老师总结的课堂教学六步教学法也非常值得教师们学习研究:(1)创设意境,通过谈话、口头作文、呼喊“我们能行”等方式来调整学生的情绪、创造愉快的课堂环境、选择民主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热爱教师的情感转化为热爱学科教育的兴趣,也就是激活兴趣;(2)明确目标,也就是这一课关于知识、技能、情绪、思维等方面的训练要求;(3)传授方法;(4)自学知识;(5)探索规律;(6)互测互结。在自学指导方面,魏书生要求学生先制定计划、再养成习惯、最后自我总结,不仅要视自己的智商、情商制定和实施计划强化自己,还要适应教师,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自学计划。

对待学生, 教育面对的是学生,是人的教育,人是千差万别的,是具有能动性的。因此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对人的培养,是对人的知识的提升,能力的发掘和素养的促成。教育的首要目标不是批判,而是建设。

人要高高兴兴地活着,育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人的苦乐观。教师的职业就是让自己和学生同时享受快乐。“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管理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互助的平等关系,一方面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的脑子里有好学上进的一面。”

魏书生认为,需要产生情感、情感引发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因此,魏书生在育人方面特别注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明白读书是自己终生发展的需要,这样学生才愿意干、乐意干。以前我们只知道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渠道,魏书生则开辟了学生彼此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另两个渠道。他的育人方法虽然千奇百怪,但目的只有一个——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要求学生写日记,确定自己的座右铭,写出自己终生崇拜的人、追赶的远期和近期目标,经常指导学生对照目标改正错误,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机制都是好方法。人生只有进取,满足就意味着死亡,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自暴自弃。于是,他教育学生利用自我精神充电的方法,闭眼放电影,今天的所为是不是错了?能否实现目标?来正确地看待自己的昨天、客观地评价今天、科学地规划明天,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

第三篇: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

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启示

魏书生在中国教育界可谓是传奇式的人物。1978年开始教书,1981年全国扬名,历经二十余年,经久不衰,从有关省市成立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会这一现象来看,可以说影响是巨大的。

一、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

多年来,魏书生潜心研究中外教育理论,以创造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民主、科学的育人,创立了“六步教育模式”,画出了“语文知识树”,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富有创新性、发展性和求实性的语文教育思想。

(一)“科学、民主”的育人观

魏书生说:“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之桥就越坚固,越宽阔。”魏书生的民主思想的基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认为教与学是一对矛盾,教师和学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要解决这个矛盾,教师需要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彼此充分信任,相互理解,才能探讨问题,探讨改革,才能共同完成语文教改的任务,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所以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管理的事情,他从不擅自做主,总与学生商量。这样学生把自己放在了主人翁的位置上,使学生具有了参与意识。同时他还尊重学生的意见,哪怕是不正确的意见,也要引导学生在试验、实践中去领悟错误之所在,以此实现真正的教学决策民主和教学过程民主,培养学生当主人的能力。正因为有了民主作风作先导,学生参与教改的意识才空前提高,因而班里一系列的事情,学生都主动愿做,且乐此不疲。

(二)创设了课堂“六步教学法”

课堂“六步教学法”,是魏书生经过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符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分为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定向,就是确定每堂课的学习重点,做到目标明确。自学,学生围绕目标,自己学习,寻找答案。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自己解决,解决不了的,小组研究讨论。答疑,分组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交全班,全班解决不了的由教师解答。自测,形式多样的自我测验,自出自答,一人出,大家答,一组出,其余组抢答。有时老师出,或用教材后的练习。可口答,可书面答。自结,学生自己回忆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这是非常科学的课堂步骤,它充分发动了学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器官的参与,涵盖了听说读写的四个方面,教给了课堂学习的方法。

(三)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体系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从教第一节语文课开始,“就力求探索出一条可行的初中语文教学之路来,力求探索出语文教学的规律来。”“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魏书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他不断地探索语文教学的规律。

教给学生宏观的语文知识体系。他和学生一起画出了六册课本180课、200多篇文章的“语文知识树”,计有第一层次的四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阅读和写作)、第二层次的22个方面、第三层次的131个知识点。明确了语文究竟要“学什么”的根本性问题。学生把握了这三个层次主要的知识,“总体语文教材怎样读,总共要学哪些知识,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是己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了。”这样学生就可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一个类别一个类别地征服语文知识目标,就不会感觉语文知识混乱,无从下手了。”

(四)形成了科学的教学管理系统

魏书生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通过他的三年训练,学生在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自学习惯初步养成。养成了口头作文、口头总结每节课学习过程的习惯。养成了自学教材,读课外书,积累格言,观察思考社会问题的习惯。养成了自留作业,自己批改作文,互相出考试题,写日记,办《班级日报》的习惯。就写的方面而言,以写日记为例,三年中最差的学生都写了巧万字以上的日记。学生努力将事情、时间、承包人三者落到实处。朝着“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时时有事干,事事有时干”的目标努力。建立三个系统:计划系统,监督检查系统,反馈系统。计划系统将34件实事分为6类:每天每人必做的6件事、每天按学号轮流做的3件事、每周做一次的3件事、每学期做一次的9件事、不定期的6件事、渗透于语文教学中的7件事。由于教学思想的正确,教学方法的得当,魏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二、魏书生语文教育思想的启示

魏书生的改革之所以轰动了当时的语文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是因为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自己的历史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知识,渗透到教育教学中来,他的教育是“大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也己远远超出了语文的范畴,所以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把握其教改实质,对我们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参与教改,进一步推动教改,将会有很大的启示。

(一)要有高尚的师德

古人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

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教育家莫不具有高尚的师德。教师要用自己美好的师德形象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良好的发展。“为人师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现代教师为人师表的内涵不仅需要传统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平易近人的宽厚气度,教学相长的谦虚品质,还要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的民族精神和崇尚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树立民主思想,爱护学生的学习热情,虚心听取学生的不同意见,敢于自我批评,摒弃师道尊严的思想,魏书生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这也是他教改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学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师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师德就是榜样,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教师的道德实践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师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是教师以如何看待学生,如何教育学生,如何当好教师这一涉及到教师道德的本质问题,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和思考。

(二)尊重学生

魏书生常说:“尊人者,人尊之。”他对学生从不独断专行,实行民主集中。但在现实生活中,漫长的中国封建专制意识,折射在教育上,就是无条件的师道尊严。而这样的教育是与现代人的培养目标格格不入的,这是一种远离人的本质和教育本质的教育意识。现代人所需要的不是无条件迷信训诫出来的服从,而是具有独立的意志、自由的思想、创新的精神、建设的本领。我们的教育只有培养出这样的人了,才算是进入了人的本质教育。但要让学生获得这一切,就需要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实施充分民主,达到“平视”的教育境界。

教育哲学告诉我们,教育活动是学生认识世界,改造自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成为学生主体时,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活力和灵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地发展。所以教师工作的着力点应在于充分尊重学生,尊重他们内在的需求,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真正做到务实、高效。尊重学生也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

(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习惯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魏书生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他认为,教育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动力。

魏书生平时与学生反复商量,制定出每日、每周、每月、每学期、每学年所干的事,把学生纳入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中,并通过监督检查、反馈系统来修正,协调学生 的行为。同时又因人而异,后进生可以做得少一些,但也要做,重在看进步,看提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他把管理运用到教学中来,避免了学生做事缺少计划、目标和监督机制。现代教育己经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观点,重点就是要培养学习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的能力。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习惯成自然,从而形成能力,才能达到终身进步不断。这对我们新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继续不断地学习,吸取现代知识,跟上时代步伐的现代人,所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变得越来越重要。

(四)做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语文教师不应该是教书匠,照搬教科书,按照某一教学设计模式去上课,死扣课本,这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精神背道而驰,学生得不到和谐发展。语文教师应该做研究型教师,多学善思。善于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善于从先进的理论中吸收营养,融化于教学之中。研究学生做到常教常新,使教学过程变得生机勃勃。

魏书生刚开始教学时也是精心备课,但结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的状况使他开始反思,并把学习的理论用于实践,从中找到了改革的切入点—让学生会学,这种教法的转变可以说是魏书生亦教亦研的结果。博览群书能丰富教师的理论素养,不断反思使教师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在中学各科中,语文教学的综合性最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个性亦日趋复杂,还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这一切都要求语文教师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去看待语文研究语文,从理论上有新认识,从实践上有新拓展,做研究型教师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融入现代化意识,注意国际上语文学科的发展趋势,还要注意处理好语文教改与社会大背景的紧密联系。

魏书生老师是伟大的语文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之先进、教法之灵活,值得我们学习,但切勿生搬硬套。因为,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组成的全息的生态系统。我们运用别人的教学模式、教法,可是,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均不同,实施的效果还需质疑。这四个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只是模式与方法的移植。课改、教改是课程、教学的创新,不是没有理据的模仿。古今中外,不乏优秀的教法,在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征途中,势必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我衷心地希望我们学习先辈优秀的教育思想,走出一条别具特色的教育之路!

二〇一一年八月四日

第四篇: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

新课标语文教学论研究》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机智:是指教师成功地处理教学中意外事件的特殊能力,从实质上来讲则是指教师针对课堂上学生听课情绪的变化、突然发生的不良行为或出乎意料的偶发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巧妙地予以解决,使讲课和听课在思路和感情上始终保持一致的策略艺术。

(p.176)

2、语文说课:是由执教者本人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际为根据,口头阐述自己开展某课题教学的思路、构思和设计,以及其课堂运作,并对之进行可行性或自我评价性阐释与论证的一种独立的教研活动形式。(p.182)

二、简答题

1、中国文字的四大特征?(P.17)

答:中国的文字具有量大、形繁、音杂、义多四大特征。

2、中国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什么特征?(P.24)

答:中国语文的语言表达方式具有灵活泩、情境性、具象性、简约性、韵律性、叠音

性和对仗性的特征。

3、阅读的心理流程有哪几个阶段?(P.39)

答:阅读的心理流程也叫阅读的认知阶段,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感知认读阶段、理解整合阶段(这是阅读的核心阶段)、评价鉴赏阶段和模仿运用阶段。这便是阅读能力形成的四个认知阶段,这四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有机地、纵横交错

地交织在一起的。

4、板书设计的原则(P.129)答:板书设计有以下六条原则:(1)求实、直观、通俗易懂。(2)求准,富有科学性。(3)求精,富有简洁性。(4)求序,富有条理性。(5)求新,富有独创性。(6)求美,富有艺术性。

5、语文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P.114)

答:一堂完整的语文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步骤: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构成语文教学过程→组织语文教学评价。

6、几种典型的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模式举隅。(P.145)

(1)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

其步骤是:A、定向。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量,控制课堂信息的接受范围,排除学习重点之外的干扰信息。B、自学。根据定向内容,学生独立学习,接受和消化知识,主动接受信息。C、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中不能自行解决的问题。D、答疑。小组讨论仍未解决的问题或有分岐的问题,交全班解决。E、自测。根据定向的要求,出测试题,自考或互考,当场解答,当场评分。F、自结。由学生个人或小组当堂总结课堂学习的收获,并

在全班范围内交流。

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法”确立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信息论、控制论为理论基础和行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成功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型。

7、语文说课的内容和方法?(P.185)

答:(1)说教学思想。说教学思想,要回答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教学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2)说教材内容。就是要说清楚说课者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依据是课标的哪一格或几条?B本次课所执教的课文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C说课者对教材内容(课文)的理解及其基本依据;D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它与课文训练重点有何联系?E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说教法学法。所谓教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所谓学法,就是学生学的方法。说教法,要重点说明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启发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说学法,要重点说明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是如何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一要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原因;二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何种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说清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45分钟内有效地进行学习”。(4)说教学程序。所谓教学程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事件和师生活动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说教学程序要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A本次课课堂教学进程或结构的安排,最好分步骤叙说,每一步骤中尽可能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及这样做的意图;B本次课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及其主要依据,也就是要把每一教学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说清楚;C本次课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始终朝一个目标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5)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应是说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板书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说课者要把本次课教学的板书设计及其意图说清楚,要言简意明在回答:本次课的板书设计是怎样构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个板书设计是否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内容?它给学生和听课者所传输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

8、作文教学的原则(P.226)答:作文教学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全程训练,整体教学的原则。

(二)读写结合,选好切合点原则

(三)重视生活积淀,抒发真情实感原则

(四)多方式多手段,全方位训练原则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P.289)

三、论述题

1、新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论。(P.91)

理念就是观念的别样说法。现在人们使用的“理念”这个概念,目的无非是希望人们的观念得以更新,而且用理念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实践又产生理念、检验理念。语文新课标使用这个概念,目的也是同全社会一致的,也是为了用新的理念来指导和规范语文教育实践,语文教育实践反过来检验和产生新的理念。因此,课标第一部分第二个

问题,就提出了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标准规定的是四个方面,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

课程。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素养是指人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在其一方面所能达到的高度,既包括功用性,也包括非功用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的语文素养一共三句话:一句是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二句是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所应获得的素养;三句是语文人文情感态度方面所应获得的基本素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素养已经涵盖了语文能力。虽然只有三句话,但是它包含了四个方面内容:一是语文课程的阶段性特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二是语言文课程面向的对象——全体学生,三是语文课程的目的——基本的语文素养,四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内容。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教育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二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三是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良好语感与整体把握的能力。

首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语文课程内容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的反应是多元性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他对具体的语文材料的反应不可能一样的。我们看重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训练,但是我们更要看重语文对学生的精神和人格的重大影响。

其次是语文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重在实践而非教师的专一言说。语文教育之所以要反对满堂灌、满堂问,关键是要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进行语文实践。学生只有在语文实践中才能形成语文能力。一句话,路要靠学生自己走,饭要靠学生自己吃,语文要靠学生自己习得。再次是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学生整体感悟的有机结合。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是以形表义,形、音、义结合的文字。汉文字量大、形繁、音杂、义多。因此在“九义”教育阶段的语文教育,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加强识字教育,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无文化的基本标志。

(3)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对于语文课堂来说,不仅包含文化内容的规定性而且包含学习方式的规定性。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保证,只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那种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人才。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补充。语文综合性学习一般是经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方式强调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

总之,语文课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机结合,是语文课改的主要方向。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

“开放”是与“封闭”相对立的,可以说过去的语文教育基本上是“封闭”式的。语文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封闭”为开放,要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把教室“这个小课堂”与生活“这个大课堂”有机地融为一体。要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既强调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又强调语文生活的教育意义。

总之,开放的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互助,语文情感与语文智慧共进的语文教育。

2、什么是语文说课?(P.182)

语文“说课”的得名,是近年的事,但作为教研活动的一种形式,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了。语文说课是由执教者本人以语文教学理论和语文教学实际为根据,口头阐述自己开展某课题教学的思路、构思和设计,以及其课堂运作,并对之进行可行性或自我评价性阐释与

论证的一种独立的教研活动形式。

口头语言是“说课”活动凭借的工具,即说课是一种口语行为。说课的信息走向是单向的,即“说课者”(发话主体)→“听说课者”(受话主体)。

语文说课具有以下特点:(1)语文说课具有阐释性与论证性。因为说课的着重点、根本点是可行性论证与自我评价性论证,没有了阐释性与论证性,也就不能体现出说课这一着重点与根本点。(2)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相统一的过程。语文教学实践离不开语文教学理论的指导。教学中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流程,都应有它的理论依据,都应符合语文教学的原则。说课不但要说明“怎么做”,还要说明这样做的理论依据,这就很明显地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了。(3)语文说课具有演说性。说课不等于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课的同行当成教学的对象,照着设计好的教案讲下去,而应向“听说课者”阐明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分析教材内容并说明理论依据。他所使用的语言应是演说语言,与

教学语言有区别。语文说课的作用的价值:(1)语文说课可以增强语文教学的“自觉性”与“理性”。(2)语文说课是语文教学教研活动改革中的一个突破。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说课改变了语文教学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脱离的状况。另一方面,说课从某种意义上说提高了教研活动中教学交流的质量。(3)语文说课能促进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提高。语文说课的内容和方法:(1)说教学思想。说教学思想,要回答清楚这样几个问题:教学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次课是怎样运用这个教学指导思想来组织教学的?(2)说教材内容。就是要说清楚说课者是如何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本次课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依据是课标的哪一格或几条?B本次课所执教的课文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C说课者对教材内容(课文)的理解及其基本依据;D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确定的依据是什么?它与课文训练重点有何联系?E本次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在教学中怎样体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说教法学法。所谓教法,就是教师教的方法;所谓学法,就是学生学的方法。说教法,要重点说明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的,怎样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次课的教学方法;怎样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启发学生选择学习方法,强化自己的学习效果。说学法,要重点说明教师在本次课的教学中是如何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学法指导的,“一要分析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障碍及原因;二要说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何种学习方法;三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说清创设何种教学环境和条件,来保证学生在45分钟内有效地进行学习”。(4)说教学程序。所谓教学程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事件和师生活动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说教学程序要说清楚以下几个问题:A本次课课堂教学进程或结构的安排,最好分步骤叙说,每一步骤中尽可能说明要完成的任务及这样做的意图;B本次课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及其主要依据,也就是要把每一教学步骤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说清楚;C本次课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否始终朝一个目标发展,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怎样突破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5)说板书设计。“说板书设计”应是说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说板书设计”的最根本要求是说课者要把本次课教学的板书设计及其意图说清楚,要言简意明在回答:本次课的板书设计是怎样构想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这个板书设计是否全面、准确地概括了课文内容?它给学生和听课者所传输的信息是否具有科学性?

9、语文学习方法指导的原则?(P.289)

答:

1、主体性原则。

2、系统化原则。

3、个性化原则。

4、实践性原则。

5、愉悦性

原则。

第五篇: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研究

一、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长期从事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对班级管理实践通过理性分析概括、设计出来的一个理论模型。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与其他班级管理模式不同,它是一个在确认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个性的教育平等的民主思想基础上形成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克服了我国当前普通教育中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和以结构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弊端,把对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保持了完全的一致,是我国普通教育中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班级管理模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从班级是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单位,是一个社会学习群体这样的概念出发,以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其做了理性的分析和概括,它包括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的理论基础、运行程序、构成要素、构成原则等内容,高度概括了学校教育过程中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因素对班级的影响及学校教育目标和班级管理过程的全部内容。

二、理论基础

1.教育科学的理论基础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及技艺技能的根本途径。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以影响,以使他们朝着社会愿望方向发生变化的活动。在当代教育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1,对于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和社会要求有着重大的意义。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以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从班级管理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社会功能出发,整合了魏书生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的管理思想、管理措施、管理目标等要素,建构起了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2.管理科学的理论基础

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为保障社会或组织能够在有序状态下实现利益目标而开展的协调活动。结合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过程中各要素的表现形态,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应用了管理科学中的相关理论,如: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中的人本管理理论等等,对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的诸要素做了归纳、分析和综合,进而对魏书生的班级管理实践做出概括,形成了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三、运行程序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做出的一个理性假设,是对魏书生初中班主任工作每三年一个周期形成的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概括。通常情况下,一个管理模式的管理过程是从管理者到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具体可表述为管理者→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目标,是一个由管理者设计管理目标,制定管理程序,通过被管理者的执行实现管理目标的单向流动过程。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由于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在管理过程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管理目标,又由于被管理者即管理的客体在这里同时也是管理主体,所以一般意义下的管理过程发生了变化,表述形式演变成了管理者←→管理程序←→被管理者←→管理目标,其管理过程既是管理主客体双方互动的过程,又是双方在同一目标意义下同向联动的过程。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主客体双方互动和同向联动的管理过程中内蕴了其模式的运行程序,如果用公式表示,其表述形式是:

设计目标←→执行程序←→参与管理→→实现目标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管理过程与运行程序,充分体现了魏书生“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思想和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思想,这一班级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改革我国当前普通教育中班级管理的现状还是改革我国的教育管理机制都有积极借鉴作用。

四、构成要素

1.班主任

班主任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普通教育中,班主任是实施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领导者,是代表着社会规范与利益对受教育者施以教育的核心,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重要环节。在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作为班主任他摒弃了传统文化观念下形成的职业观念及影响,把学生看成是有个性,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个体,强调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和服务作用,形成了真正平等意义上的师生关系。他说:“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是为学生服务的“公仆”,是为学生人生航船摆渡的“船工”。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魏书生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淡化自己班主任的教育者、管理者的色彩,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

2.民主化 科学化

“班级管理要靠民主与科学,”是魏书生在长期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对班级管理的一个理性认识,同时也是班级管理的指导思想。民主化和科学化是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实施管理的具体途径和过程。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民主”一词的意义指向是被管理者—学生舒张个性,实现全面发展的自由,具体内容是:(1)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师生的平等关系;(2)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学生的独立人格;(3)确认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地位;(4)确认了在班级管理中执行民主的程序。“科学”一词的取向更接近“社会意识形式”的意向,但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是方法意义的内涵,其具体内容是:(1)确定的班级组织体系和组织程序;(2)确定的每个成员的管理职位和管理职责;(3)确定的日常工作的管理程序和计划;(4)建立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三者联动的管理程序,保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民主化”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是其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实施民主管理思想的具体途径和过程,基本可归纳为四方面内容:(1)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完善学生自然的人性。“育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魏书生把尊重学生的自然人性放在了育人工作中的第一位置上,是对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根本的超越。他这里所说的“人性”,基本剔除了人类生物本能中的自然属性的部分因素,认为是“那些真诚、善良、勤劳、尊重人、关怀人和愿意为别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品质”。承认学生的独立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班级管理中,是营造班级民主的环境氛围,实施民主管理的前提条件。(2)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班级要实行民主管理,关键在班主任要摆正自己的位置”,魏书生认为这是实行民主管理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在师生双方关系上,魏书生认为;“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助关系,教师帮助学生发展、完善自己,使人生更有意义,”这样“师生关系和谐了,班集体便有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3)“在班级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人作用。”魏书生认为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如果不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他们就会丧失了自主、自立、自强的信心,失去了对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因此在班级管理的实践中,“力求使每位学生对班级的各项制度、规定和活动都有表决权、建议权和批评权,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4)民主商量、平等对话、集体表决的决策过程。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凡是班级的每一项制度,每一个规定,或是一些大事,都通过班级集体讨论,让每一个人充分发表意见,最后用投票或举手的方式表决。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这种方法,既发挥了学生个人的民主,也维护和保证了班级集体的利益,使班级管理工作得以在民主的意愿中朝着既定的班级管理目标发展。

“科学化”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是其实施“科学管理”思想的具体方法和过程。在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他以制度、计划和规定为主要实施手段的管理可归纳为以下三方面内容:(1)确定组织程序。班会是班级的“立法”机构,同时也是最高决策机构。各项制度的订立,较大事情的决策,都要通过班会集体讨论后大家做出决定。班会做出的决定,班主任、班委会、班干部都要贯彻执行。(2)确定每一个成员在班级中的职位和职责,班级的工作从空间范围上做到“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从时间的范围上做到“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在空间范围上通过“班规班法”制度的订立明确从常务班长到普通同学每个成员在班级中所处的工作职位和与这个职位相对应的责任。这样,通过“班规班法” 及岗位责任的严格订立,确保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在时间范围上,通过制定规范化的程序,使班级日常工作“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一日常规”、“一周常规”,“每月常规”的制订,形成了班级工作在时间顺序上的程序化、规范化。(3)建立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在魏书生的班级管理模式中,这三个系统是实施班级管理的执行程序,同时,它还具有确保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功能。

3.计划立法系统 检查监督系统 信息反馈系统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自反馈系统是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魏书生实施“班规班法”、“科学管理”的执行程序。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作为实施科学管理的执行程序,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三者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在时间顺序上有一个先后的排序,在产生的作用上有一种因果关系,是一个动态的单向联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三者担负着不同的任务,行使着不同的管理职能。计划立法系统担负着将管理者的管理愿望和被管理群体的集体愿望转化为可操作信息,即管理计划和制度传递到被管理者成为其必须遵照执行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外在要求或是必须履行的责任或义务。在启动和使用这一系统的过程中,魏书生首先确定了组织机构和组织程序,然后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设计严密、细致的管理程序,制定出“科学管理”意义下的班规班法。检查监督系统担负的任务是对“计划”与“立法”等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监察、督促、督办,是促进和保证“计划”与“立法”有效实施的过程和手段。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检查有自检、互检、班干部检查、班集体检查、班主任抽查五种形式。信息反馈系统担负的任务是在时间的顺序上,“对执行过一段时间的班规班法进行总结、评议,对不合理的进行修改,对不完善的加以补充”的任务,它有个别讨论反馈、班干部反馈、班集体反馈、家长反馈四种方式。

4.学生

学生在人类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是学校教育的对象,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的个体差导得到承认,并被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同时学生个人发展的愿望与班级管理目标、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要求完全一致。

5.班级管理目标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基本单位和一种社会学习群体,它的管理活动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它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必须要与学校教育目标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他的班级管理目标被界定为: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通常从学校教育的内容看是应将其列入到教学管理的范畴中作另类处理的,但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则不仅包括教学管理中培养学生对课程计划之内的文化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对各类科学知识、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等多种社会知识的自我学习能力。魏书生认为,“自学能力是一个具有不同层次的、立体的范畴,它不属于一般能力”,“从心理学上讲,既是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个性特征”,显然,自学能力在这里被赋予了“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这样的当代社会发展对人的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的意义,这是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其他教育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和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这两种能力是学生在个人成才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驱力,是他们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魏书生认为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主要在减少学生的“内耗”和“空耗”,让他愿意学习,愿意思考。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就是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从班级建设与发展的角度看,它在班级集体建设方面一利于蕴积班级建设与发展的内驱力量,二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也是当代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又一个客观要求。

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既是班级管理的目标,也是学校教育的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客观的时代要求。基于这样的认识,魏书生在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的实践中一直强调培养面向未来社会的有创造性的人才,他说教师“最重要的,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眼前知识,更要培养好有利于未来,有利于人类的个性”。魏书生的这种着眼于未来的人才培养观念和人才发展观念符合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学生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方向在主观和客观上都实现了统一。6.社会、学校、家庭

社会、学校、家庭是存在于班级这一社会群体之外对班级有着巨大影响的外部环境。这三个环境因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对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对学生个体的影响而对班级集体产生影响。

在班级管理中,针对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整合其中有利的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班级教育管理的有效目标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来自社会方面的影响,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通过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来消弥来自社会的负面影响。但与一般的教育者不同,魏书生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不是靠讲空洞的道理,强迫学生去认识、去接受一个道理、一个观念,而是结合发生在班级、发生在身边的一事一情,融情融景,使学生能在认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同时魏书生在语文教学中随时将育人的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以“润物无声”的教育艺术、管理艺术,整合存在在社会环境中的各种积极因素,化解其中的消极因素,巧妙地实现育人的目标。

学校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重要场所。为了充分发挥这一场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作用,魏书生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始终重视营造学校的民主气氛和科学管理的环境,“民主治校,科学管理”是他实施教育改革的主要思想。在长期的教育改革实践中,魏书生形成了一套“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机制。同时他重视环境教育的作用,把校园环境建设作为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整合学校教育资源,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的环境基础是魏书生教育改革思想的又一个组成部分。

魏书生在教育改革中一直重视家庭教育,他认为“首任教师是父母,第一学校是家庭”。他的《家教漫谈》一书,阐发了他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及对此持有的自己的独到见解。在班级管理实践中,魏书生首先教育学生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热爱家庭,孝敬父母,同时指导学生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把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并通过有效的途径与家长建立联系,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把学生培养成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

魏书生在长期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坚持民主与科学的指导思想,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人格、个性意识和学习生存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对待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方面的种种影响,整合其中的积极因素,在班级管理中努力实现“管理育人”的教育目标。

五、构成原则

1.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运用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在概括、归纳、分析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这一客观事物中,力求遵循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从而使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能够高度概括出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本质属性及真实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内容,从而在实践层面上,利用对魏书生班级管理的思想、管理的途径、管理的方法等的了解和把握,在理论层面上,利于其理论价值的提升和理论意义的升华。

2.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性原则,首先是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过程中将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中的各个管理要素和各个管理环节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而不是将其中的某个构成要素单独加以强调,突出其功能及作用。其次是将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作为独立存在于魏书生教育改革实践子系统,在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始终考察魏书生班级管理实践这一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构成的有序联系及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魏书生教育改革实践的整体视野中建构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

六、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魏书生始终注重管理工作,并一直在寻求适合我国学校教育实际的教育教学途径和方法。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以民主和科学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管理途径和过程,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取得了理论上的丰硕成果和实践上的宝贵经验。

1.民主管理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性的舒张,人的自身价值的实现受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魏书生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审视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需要,汲取西方管理理论的积极成果,结合自己教育管理的实践,他认为“民主管理是文明与进步时代的选择”,所以在教育管理的实践中选择了“民主管理”的思想和方法。

在古典管理理论中,虽然人的因素引起了注意,但在那里人仍被看作“是纯粹的经济人,忽视了人在情感方面的要求”。2 在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中,对人的认识全面而深入地展开,围绕着个体、群体、组织行为等,出现了人的需要理论,动机和激励理论等等。在现代管理科学“丛林”中,对人的研究更加深入,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论述了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进入 80 年代,由于生产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条件、工作条件的变化,员工的自主意识不断提高,跨文化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的程度成了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人在管理中已成为主要因素。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一直注意对管理科学理论的学习和应用。1984 年他在《我的指导思想》一文中提到了“教育与管理学”的衔接问题,“感到语文教学与管理学有很大关系”,初步有了对“学习程序管理”和“学生相互关系管理”的想法。经过不断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最终形成了他“民主管理”的教育管理体系。

魏书生在实施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民主思想,他确定了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把师道尊严观念下衍生出来的种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恢复到了人与人平等的正常状态,从而使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学生的天性,把学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人成为了可能。这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真正发挥,学生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实现个人和班级管理预定的目标。魏书生实施“民主管理”的核心在于他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而不是驯服物”。他的这种“民主管理”思想吸收了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中的积极成分。魏书生认为“所谓人性,就是那些真诚、善良、勤劳、尊重人、关怀人和愿意为别人、为社会的利益做出自我牺牲的品质。„„人类在不断进化这一事实,又决定了人心灵中人性的成分会越来越发展,占主导地位,占绝对优势”。正是基于这种人性善的认识,他才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民主管理,把学生作为管理的主体,用民主的方式,通过协商、讨论、对话等形式,在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前提下,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目标,即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实现学生个人与学校教育的目标,完善学生的人性,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采取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与参与程度,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解决了传统观念下班级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将民主管理思想和方法引入到教育管理之中,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参考途径。

2.科学管理

魏书生在班级管理中,坚持民主思想和民主管理的方向,努力通过民主化的管理途径去实现班级组织和学生个人的目标,在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中,他结合中学生生理、心理的特点,从学校教育的班级工作实际出发,为了确保班级组织行为的社会性、有效性,在制定班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上,选取了“科学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强调了“科学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班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魏书生认为“科学地制定计划,严格地按计划办事,形成有序的操作规程必然会事半功倍”,“重视计划性和有序性”,“主张学校、班级可以适当借鉴工厂企业管理措施”4,并吸收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积极成分,通过科学化的方法,建立了班级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通过计划立法系统、检查监督系统、信息反馈系统的执行程序的单向联动,形成了规范、有序的管理程序,从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创设出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和“事事有时做,时时有事做”的班级文化环境。

尽管魏书生“科学管理”的思想与方法的产生和形成受到了古典管理理论的启发和影响,二者在管理形态的某些特征上相近或相似,但它们之间却有着根本的差别。(1)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是“以物为中心”的物本管理,是以“经济人”的人性假 设为出发点,认为人们关心的只是经济利益,忽视了人的本质特征,管理的着眼点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物质技术设备的潜力;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框架中的一个结构成分,是存在于以人为主体的管理过程中服务于班级管理目标和学生个人目标的一个执行程序。概括地说,“科学管理”在古典管理理论中是目标与手段的结合,而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科学管理则只是一个实现目标的途径,是手段。(2)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主张“将科学与工作相结合”,“用准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来代替旧式的个人判断的经验,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工作内容中有工作方法和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工作时间的标准化、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明确划分计划工作和执行工作,实行职能制管理和“例外原则”等内容;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是将班级的工作从时间到空间的范围按照班级管理目标的需要按合理原则做了具体明确的划分,在实施管理的过程,则从适情原则出发,通过激发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驱力去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3)古典管理理论中的“科学管理”中的“标准化”是按科学原则在研究各项工作、分析工人的操作、所使用的设备、工具、材料及工人的工作消耗等后,为提高劳动效率制定的严格的规定,带有显著的封闭性静态特征;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科学管理”中的“班规班法”是从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了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及规范,通过学生的民主协商、平等对话、集体讨论等形式制定出来的。特别是通过检查监督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运作,对以前制定的“班规班法”可视执行情况做必要的补充、修正,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动态特征。(4)在古典管理理论的“科学管理”中,从集中到计划或设计部门,留给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只能是纯属执行性质的工作,6 实行“职

5能管理制”和“例外原则”,使管理的职能驱于专门化,管理的层级职权划分过于细密,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管理权限受到限制;在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人”。在实施“科学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制度的订立,还是执行、检查、监督,都是由学生自行完成的,充分体现了被管理者的意志。在管理的层级上,从班主任这一层级到班级管理中的每一项具体的工作,都对应着一个被管理者,简化了“科学管理”中职能的限制和层级的限制,通过组织结构层级的削减,增大了基层管理者即每一位具体工作管理者的权限,从空间范围上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在管理的组织结构上出现了扁平化趋向,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了决策权下移的趋向,真正实现了管理上全员参与,并表现了当代民主管理的时代色彩。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中的“科学管理”思想是对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新的管理领域的一种发展和创新,它吸收古典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中积极有益的成份,借鉴了“科学管理”中的利于实现班级管理目标的方法和原则,通过班规班法的制定,使班级管理在民主的前提下,实现了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形成了“人人执法、人人守法、人人依法监督别人、人人又依法受别人监督”的全新的民主管理模式。

3.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意义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以教育科学、管理科学等理论为基础,在客观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下建构起来的高度概括了魏书生班级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一个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民主与科学”作为主导思想,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得到了有机结合,做到了和谐统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特质。同时,这一模式中的构成要素,运行程序等结构成分也者具有鲜明的、独特的个性特征,从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内涵、结构、特征等方面看,这一管理模式无论是对教育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还是对我国普通教育的改革实践都具有重大的意义。世纪后半叶,由于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跨越性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不得不做出答复的问题,人类自身的生存价值、生命意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管理学学科理论的发展,从管理思维,管理导向、管理目标、管理中心、管理视角、管理技术、管理方式、管理边界、管理维度等诸方面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新认识人的意义,关注人在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组织目标与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的共同发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已成为了社会的共识。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按照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在重视对人类知识承继能力的培养上,更重视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班级管理的目标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基础,在时间顺序上,超越了以知识为核心构建起来的其他学习模式。魏书生的这一班级管理实践,把非理性的个性化的目标要求与理性的有效实现途径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并在其班级管理中有效地运行着,在班级管理中实现了个人愿望与组织愿望的共同发展,为管理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现象,在当代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是一种创新,因此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对管理理论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

魏书生班级管理模式是对旧的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种改革,是在魏书生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它改革了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只重智力学习的弊端,把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目的,以全新的人才发展观念重新确定了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作用,把班级管理目标与学生个人发展目标和未来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结合起来,坚持“民主管理”思想与方法和“科学管理”的思想与方法,建构出了具有极强适情性的班级管理模式。这一模式中所内蕴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我国的普通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提高受教育者的能力素质的发展与培养上,有着其它理论或模式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注释: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第 322 页,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第 29 页,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3.侯器:《魏书生班级管理初探》,《教学与管理》,第 23 页,1988。4.周建成:《魏书生教育观念系统初探》,《教学与管理》,第 12 页,1997。5.王德中:《管理学》,第 44 页,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6.[美]F·W·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第 82 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下载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魏书生语文教育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魏书生教育案例

    说明书 ——魏书生的教育案例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对......

    魏书生教育总结

    以魏书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优化我校德育工作管理 ——包铁二中“学魏”课题实验总结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针对二十一世纪社......

    学习魏书生教育(★)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前些天在实验中学里我有幸亲耳聆听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回到学校里又一次次观看了魏书生老师报告的视频。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

    魏书生语文教学法集锦(范文模版)

    魏书生语文教学法集锦 一、六步教学法: 六步课堂教学法:即1定向、2自学、3讨论、4答疑、5自测、6自结。定向即师生共同商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如以鲁迅的《故乡》为例,课堂学......

    魏书生的语文

    魏书生的语文“六步教学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我总结每一课分两次上完。 第一堂课: 定向:(1-2分钟)向学生介绍本篇文章的教学目的,并板书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小学语文教育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企业管理进修学院学习中心平时作业 年级层次:13秋季本科 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乔瑛 学号:11***2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漫谈边教学边研究 魏书生

    漫谈边教学边研究 魏书生 我经常收到一些青年教师的来信,信中常常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样提高教学效率的?我经常和一些青年教师座谈大家共同关心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你是怎样......

    魏书生教育思想读后感

    魏书生教育思想读后感 最近看了《魏书生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会不断地增值,会影响人的一生。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一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