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 议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教 后 记 ”
浅 议 英 语 教 学 中 的 “教 后 记 ”
高邮经济开发区中学 王树全
摘要: 作为教学重要环节的“教后记”一直以来没有被广大的教育者充分重视,很多只是流于形式,甚至是敷衍应对,笔者从教后记的重要性出发,谈论关于教后记的相关重要内容,浅尝辄止,希望专家学者给予指正批评。关键词: 教后记 重要性
我们通常将教学过程分为,分析教学任务、陈述教学目标、设计有效教学、测量评估教学效果,诊断与补救教学。我们所讨论的“教后记”应该属于诊断与补救教学的范畴。科学地撰写教后记既是对前一个阶段教学的总结,也为下一个教学阶段的铺垫好的起点。培养良好的撰写教后记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教学能力,完善教学行为,使课堂做到“低耗时,高效率”。
一、什么是“教后记”?
“教后记”顾名思义是一般教学过程结束时对整个教学的合理评估和自我反省,也就是我们教育行为中的“反思”。反思并非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古来有之,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杜威则认为“根据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之依据和他们所趋于导致的进一步结论,对他们进行主动的,坚持不懈与仔细思考”①。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行为则是实施计划,达到既定的目标,而有些行动则是实施计划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如在课堂教学中会发生一些并非预料之中而在预料之外的未评估的事情,那么我们完成一定量的教学行为之后可以对前面一部分内容科学评价和认真反思,教后记既可以是这一节教案后的简短的语言表达,或我对这堂课的自评,也可以是点评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想法,可能是一篇具有理论性的评述文章,将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理论化,系统化,整理成富有逻辑内涵和独到见解的著作。
二、“教后记”是对教学目标的完善。
一般来说,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这三个目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掌握一定的能力并在某种程度上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其内涵。一般的教学者都会围绕这三个目标开展备课,继而组织安排教学,然而教学目标的制定并不能说明教学任务就能完成,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甚至会发现,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完成,如在课堂教学中会临时发生一些备课中预料不到估计不到的事情,因为所有的教学都具有思想性,这里的思想性既包括我们师生的思想的相对独立,也包括教学活动会因时因地而产生细微变化,有时处理不妥,会产生后遗症,处理好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副产品。举例来说,我们在讲述九年级英语Unit 1时,我们开始设计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辨别十二星座的标识、特点,并根据自己的星座性格来谈谈自己,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关于星座性格的描述掌握不够,所以运用知识时就显得张冠李戴,这十二星座有几个星座的单词很难拼写,不少后进生明显望而却步,怕开口,怕动手。因此,在这堂课后,本人便及时反思,认真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特点修改了教案,调整了教学步骤,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都到提高,对十二星座的概念也不再模糊,后进生也能讲出几个星座,提出几点想法。所以“教育无小事,处处是教育”。课前设计,课堂操作和课后反思构成有机整体,当代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思维是人脑两种不同的功能,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而且是社会行为。有了正确的语言指导,可以避免凭直觉或经验上课,效果时好时坏,却不知道效果好坏的根本原因”。
三、“教后记”不是教学的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反思,然而这种反思应当不是一节课的教学终点,因为我们在教学批判中,我们可能得到的不仅是经验并且也有教训,无论是经验或是教训,我们不能单独让它驻足成为一时一地的理论,而应该成为我们新的教学阶段的指导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对于我们研究撰写教后记有助于指导教学是有很积极的借鉴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论断中讲到,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不仅能在头脑里反映出客观存在东西,而且能够多以概念的形式在空间上,时间上超越外部现实世界和具体的实践活动。既可以追溯过去,又可以预见未来,并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的需要,在观念中改造事物,展望未来②。
我们所论述的教学反思正好是哲学理论中讲到的意识范畴,它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的理论汇编,有效地利用这个经验教训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新的教学活动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它使教师从教与学得两个层面上检验教学成效,使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融为一体,又有助于教师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参与教学,通过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使原有的理论与教学水平得到升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教后记”撰写注意的几个原则。1.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要求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巩固和熟练掌握的程度,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准确地再现出来。巩固性原则是撰写教后记的必要条件,贯彻巩固性原则时,我们在撰写教后记时才会积极地反思,哪些是学生深刻理解的知识,进一步组织好学生的复习,交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要在下一步学习新知识时不断扩大原有的知识并巩固提高,要精心组织具有拔高性质的各种作业和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教后记的实践操作性。2.开放性原则
教师撰写“教后记”时不能固步自封,必须做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博取众长,听取各方面意见,甚至包括与自己意见相左的观点,特别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异议,要科学地批判与汲取,做到“教学相长”,开放性原则还要求我们做到“否定之否定”对自己已经形成的观点进行反复思考,要与时俱进,多读书,读好书,使自己的理论知识系统化。3.持之以恒的原则
撰写教后记需要我们对每一节课,甚至对教学中某一个重要细节都要做到“反思,批判,凝练”,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倾耗我们大量的人力与心血。因为这个反思不是简单的概括,而是“对行动的反思”要在实践基础上反复获取经验与积累,内在的知识不断地进行提炼和琢磨③。瓦莉认为“反思”是将理论及基于知识的经验与实践相联系,分析自己的教学与以实现改革为目标的学校前景,以多视角思量情景,看到不同于自己的选择及其后果,以及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与道德的植根之地④。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和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都有它的理论支持和依据,我们的逐渐形成的理论经验会慢慢过渡为一种理性行为,我们在反复的实践到理论,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规律逐步清晰,而这一规律又成为我们教学的可贵财富,俗话说“我们既要埋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我们通过撰写教后记,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反思学生,反思整个教学过程,及时整理课堂教学内外的得和失,通过反思将教学实践理论化,为自己也为别人提供一点教学心得。参考文献:
① Dewey.John.1933.How to think p.9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P77 ③D.A.Schon ,1983.The Reflective.Practitioner.New York.Basic Books p.61 ④L.Valli.1992.Reflective Teacher Education :Cases and Critiques.New York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100
第二篇:英语教学后记
和谐的课堂
此时的我,心还留在课堂,和孩子们互动的感觉是如此之好,今天学的内容是第六单元A部分对话,课前布置了孩子们预习。我很少死背自己的教案,因为上课带来的轻松和随意使我经常享受其中,只要抓住教学重点,何必在乎那么多形式。今天第一节课刚进教室,闹哄哄的像个菜市场,我随意的“调侃”一句:Are you ready for class? Maybe it's not English class now? sorry.(如何你在此时强调纪律,发脾气,可能会影响自己整节课的心情,因此,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件事,效果更好。)话刚一落音,教室安静下来,孩子们还是挺会察言观色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没有控制好开始的课堂气氛,就很难保证教学效果。
整堂课以孩子们的提问、自己解决问题为主,处于主动地位的他们,也很喜欢这种学习模式,特别是针对成绩好的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英语特长,今天孩子们提的问题各式各样:
“workwalk 读音好像一样啊?”(我把音标列出来,反复操练,并采取了听音选择比赛的方法);“图画中那个日历上May1是什么意思?”(成绩好的给予了回答,在西雅学校上了四年英语加强班的嘉怡经常能帮助老师解答出这样的问题,正好我嗓子不舒服,呵呵);“going schoolempty holiday 的意思是什么?”(这样的问题都会有人主动解决),对于提问的同学,在问题解决之后我会让他读这个句子,或问他问题,如果弄懂了,将得到两颗星的奖励,而对于主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学当然也能享受同等待遇,这种互帮互助的学习气氛一直持续到下课,听到下课铃声响起,也没有一个孩子主动把英语书收起来,或许他们也如我一样,意犹未尽„„
第三篇: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后记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教后记
学校: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姓名:冯颖欣(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learn)个人简介:
冯颖欣,女,2006年6月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大学小学英语教育系。2006年7月至今在顺德区北滘镇城区小学任教小学英语。2006年在镇教师基本功比赛中获一等奖,区教师基本功比赛三等奖。2006年镇中小学教育论文比赛中论文《英语课堂,快乐至上》获二等奖。2007年镇中小学教育论文比赛,论文《英语教学是艺术,也是科学》获一等奖。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后,我感觉我设计的课件以及几个趣味操练、扩展活动、探究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们兴趣很浓,积极参与,达到了我的教学目标。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们在趣味操练中轻轻松松地掌握了本课的单词和句子;在学习英语对话时我感受到他们对接受新知识的渴望。通过老师的反馈检测以及游戏中学习,学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学生通过网络能认识到更多物品的英语名称,增加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节课,有效地使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且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这节课的最后一步拓展时,也就是引入网址让学生玩中学时,我觉得我应该尽可能提供一些与这节课内容相联系的网址。让学生能在巩固知识之余学习新知识。
改进措施: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尽可能吸取更多的知识。
第四篇:《秋天》教后记
《秋天》教后记
新乡市第九中学
周婧
我是个性格比较内敛的人,讲授诗歌历来是我的弱项。当看到自己抽到的题目居然是何其芳的现代诗《秋天》时,其震惊是可想而知的。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那就接受挑战吧。9月23日那一刻,仍历历在目。它带给我一种全新的体验。
1、侧重于教给学生根据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方法、欣赏诗歌的方法。
初一学生因为初步学习现代诗,对现代诗的特点及学习方法还不够明确。因此我把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在品味语言中把握感情作为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文学作品的欣赏是一种个性化行为,老师的情感体验不能代替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老师需要教的是品味的方法,而不是品味的结果。欣赏诗歌应从朗读入手,感受作品的语言美。至于诗歌的意境美应随着学生阅读体验的增多而逐渐加强,不是初一学生能达到的目标。
词语的解释有多种方法,根据语境推测含义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本文中的“枯涸”“归泊”就需放在语境中才能准确理解。于是我就采取了把词放到句子中解释的方法,既引导学生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又使学生学会了根据语境解释词语的方法。
2、配合文本,用图片唤起学生对秋天美的感受。
现代心理学认为,青少年认识和感知事物,往往是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直观到抽象的。而多媒体手段正是顺应了这一要求,它能把声、色、图、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容量大,形象生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和欲望,培养学习情感,形成学习动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插进美丽的图片、美妙的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引课时结合图片请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秋天,朗读时结合画面朗诵课文,结束时结合画面与音乐请学生写感受,都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有关牧女思恋的定位。何其芳是位性格内向的人,他的生活圈子非常狭小,加上封建家庭的压制、初恋的挫败,使何其芳早期的诗歌主题以抒发内心的苦闷及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为主。《秋天》写于作者20岁上大学期间。作者撷取了秋天特有的几个场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远、亮丽的乡村秋景图。诗中写到了牧羊女眼中的秋天及见此景象的心理活动。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牧羊女也得以在这清静中倾听自己的心声。夏天过去了,但夏天留给她的印象只有牧童的笛声,此时她眼中梦寐的应是对这种情谊的留恋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也许不那么明确,也许不那么强烈,但少女的情怀却真切地颤动了。这种感情也恰恰是何其芳早期诗歌中的主旋律。只不过,这首写的更为含蓄,更为微妙。综合这些,我认为此时此刻的牧女心中梦寐的应是一种朦胧的思恋之情。
以上是我讲课时的几点感受,不知当否?请批评指正。
第五篇:《哪吒闹海》教后记
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原因)
跳进取下摆掀起
决心治一治(经过)
闪身取扔喷拿打死夜叉
为百姓出气
教后记:
《哪吒闹海》是苏教版小语第五册的一篇神话故事,写的是小哪吒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的事。课文我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设疑促读。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现状,我在设计导入时,先让学生畅谈自己知道的关于哪吒的知识。这一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交流中初步认识哪吒。接着,我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根据刚才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来判断插图中谁是哪吒?你又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激发,他们纷纷举手抢着要答。我一看就知道,图上左边那个小孩模样,身上有两件法宝的是哪吒,你看,他目光坚定,眼睛炯炯有神;而旁边那个站在海里,手拿斧头,长相丑陋,气势汹汹,咬牙切齿的肯定是书上写的夜叉。几乎全班每一位学生都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那么,谁又能说得再具体点?把哪吒和夜叉交战时的情景像讲故事一样说出来。面对我的发问,学生一时语塞,不知从何说起。看着他们期待的目光,我深知此时他们是多么希望老师能给他们以启发和引导。于是,我告诉他们答案就在课文中。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引入课文,读书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我相信学生们将会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去朗读课文。
二、以读感悟。
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先让学生自由轻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敢于与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并适时在投影片上标示出重点词;称霸一方、作恶多端、兴风作浪、治一治、出一口气,要求学生边读边感悟,引导学生可以用语气,也可以用手势来加强朗读表现力,但一定要让听的人感受到龙王父子的恶和小哪吒的勇。通过朗读,学生不难感悟出闹的原因,最后让学生归纳说说哪吒闹海的原因,则是水到渠成。[
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于是,我又设置悬念;小哪吒又是怎样闹的呢?让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老师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放手让学生充分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弄清各自然段主要写什么?。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每次又是怎样闹的?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由学生自己评说。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描写哪吒机敏、果断的一系列词语要读出气势来。这样安排,不但训练了学生口语交际,也加深了他们对课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