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5篇)

时间:2019-05-12 23:3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

第一篇: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

授 课 计 划

2012 — 2013学年

第二学期

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课程名称:专业外语(思政)课程编码:23300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计划学时: 48(理论:48 实验:0)学

分: 3 授课时间:周三5-6节;双周周五7-8节 授课地点:11J5201;10J316 教 学 班:思政1001,1002

授课教师:

苏宝俊

填报日期:

2013年2月 25 日

专业外语(思政)课程授课计划

一、课程内容简介与教学目的

(一)课程内容简介

《专业外语》(思政)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第6学期开课,共48学时,3学分。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方面的讨论与交流能力,并在拓展专业词汇与语汇的基础上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翻译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文献和资料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与此同时,本课程也涉及一些实务写作的基本格式与技巧,以便帮助学生克服在求职及进一步深造过程中有可能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本课程与公共外语相衔接,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专业英语交流、写作与翻译能力等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1)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使其能够应用外语进行最基本的专业交流与研讨。(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部分的教学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东西方思维模式、表达方式、篇章结构的差异及不同特点,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传授具体的阅读方法与技巧。

(3)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鉴于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弱的现实,翻译部分主要讲授英译汉方面的有关问题。通过具体的翻译练习,使学生了解最基本的翻译知识与技巧,培养学生一定的翻译能力。

(4)培养学生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写作部分的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与习惯,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实务写作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二、课程要求及教学活动项目

(一)课程要求

本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前预习,内容包括词汇和基本的篇章结构;学生在课后必须复习,内容包括翻译和写摘要;上课以讨论为主,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把课堂参与程度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核内容

(二)教学活动项目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48课时,全部用于课堂教学。

三、成绩考核

本课程成绩考核采取考试的方式,采用百分制,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80%。

(一)平时成绩:主要包括课堂讨论参与程度、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和出勤。

(二)期末考试成绩:闭卷、笔试。

(三)最终成绩组成说明: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80%

四、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龚晴川选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英语》,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

(二)主要参考资料

1、Rod Lawrence, EDUCATION IN CHINA: PREPARATION FOR CITIZENSHIP;

2、GAY GARLAND REED, MOR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ARNING THROUGH ROLE MODELS ;

3、Elizabeth Frazer,INTRODUCTION: THE IDEA OF POLITICAL EDUCATION ;

4、MARY A.HEPBURN,THE POWER OF THE ELECTRONIC MEDIA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NG AMERICAN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五、教师联系方式及答疑要求 教师联系电话:*** 邮箱:sss_subj@ujn.edu.cn

课程网址:zy2012.wikispaces.com 答疑时间、地点:双周周五9点半,11J1101

六、课程教学计划安排及策略

第1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一章:《反杜林论》第九章《道德与法》(永恒真理)

目的要求:了解《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5,6,7..第2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一章:《反杜林论》第十章《道德与法》(平等)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1,2,3,4 第3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二章《苏格拉底回忆录》

目的要求:了解《苏格拉底回忆录》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5,6.第4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二章《苏格拉底回忆录》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7 第5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三章《尼可马克伦理学》第一部分

目的要求:了解《尼可马克伦理学》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用英语写出本文的摘要。第6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三章《尼可马克伦理学》第二部分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5,6,7 第7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三章《尼可马克伦理学》第三部分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1,2,3,4 第8周

学时:4 授课内容: MORAL/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EARNING THROUGH ROLE MODELS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写作思路。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用英语写出论文的基本观点 第9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四章《教育漫话》第一部分

目的要求:了解《教育漫话》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用英语写出本文的摘要。第10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四章《教育漫话》第二部分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5,6,7 第11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五章《道德情操论》

目的要求:了解《道德情操论》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1,2,3,4 第12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六章《爱弥尔,或论教育》

目的要求:了解《爱弥尔,或论教育》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5,6,7 第13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七章《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部分

目的要求:了解《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用英语写出本文的摘要。第14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七章《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二部分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5,6,7 第15周

学时:2 授课内容:第八章《道德发展心理学》第一部分

目的要求:了解《道德发展心理学》的写作背景,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

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 1,2,3,4 第16周

学时:4 授课内容:第八章《道德发展心理学》第二部分v 目的要求:掌握文中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基本观点和一定的翻译技巧。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Excise5,6,7 第17周

学时:2 授课内容:THE POWER OF THE ELECTRONIC MEDIA IN THE SOCIALIZATION OF YOUNG AMERICAN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STUDIES EDUCATION 目的要求:掌握基本的专业词汇、论文的基本观点、翻译技巧和写作思路。授课方式:教师主讲,学生讨论

其它说明:作业:用英语写出本文的基本观点

说明:

1、周次:应与校历上的周数相对应,为实际上课的周次;

2、学时:表内学时之和应与封面的计划学时相符;

3、授课方式:可以根据教学活动项目撰写,并阐述教学设计、组织、方法、手段等;

4、其它说明:可以撰写学生作业、学生学习的要求、学生应准备的工作等。

第二篇: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遂宁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说明:此方案要求较高,也与目前技工院校正进行的课改似。还有一种方案是按专业实训课内容依照人才培养标准,依据实际生产、生活系统的将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罗列出来,以工作页和学习页的模式编写专业人才实训教学培养内容。)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四川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川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课改,意义重大,难度大,任务重,要求高。不能理解为简单的校本教材的编写,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工作目标

1、确定****、****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

实验。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

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

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

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期过程的学习条件。

4、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

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

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四、实施步骤

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骤:准备阶段(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

1、技术培训和观念更新

构建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既是学生学习、企业用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一高度出发,学校在推行教改工作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其中观念更新和组织措施有力是开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

首先通过各种会议渠道,使所有参与教师明确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使全体参与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持续改革是促使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次通过各种途径的沟通与交流,以及开展各类“洗脑式”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构建方面的主题培训和研讨会议,使全体参与教师掌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技术和方法。由此,通过观念更新,使全体参与教师统一思想,为下一步试点专业全面推行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2、行政组织构建

课程体系构建基于校本研究,基于教研部门的指导,基于专业系的引领,基 于教师团队的合作。

在学校层面上成立一个总课题组,总课题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教学职能部门中层、各专业系中层。学校总课题组的所在工作机构设在学校的教务处。

在总课题组下设若干课改小组,课改小组以系为单位进行组建,每个课改小组负责本专业课程的调研、开发、汇报、评审、实施等。

每个课改小组设一名组长,组员若干。课改小组组长可以是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课改小组组员大部分是专业教师,部分是文化基础课教师。

第二步骤: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2019年2月至2021年11月)在借鉴、吸收国内外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基础上,启动****、****2个专业的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全面构建,并在2019级新入学的高级技工和预备技师班级推行实施。

1、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技术与流程

(1)产业、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前期调研,确定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

(2)实践专家工作职责调研分析,选聘10名以上该专业的实践专家,作为长期支持该专业建设的企业专家;

(3)召开实践专家访谈会,提取该专业在企业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该专业课程建设的依据;

(4)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协助下,结合技工院校办学实际情况,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一体化课程;

(5)在企业实践专家的协助下,结合技工院校实际师资水平和实训设施设备水平,以及校企合作开展情况,设计开发学习任务或学习情境;

(6)根据前期完成的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的学习任务,开发编制相应的工作页、网络资源等学习资源包;

(7)邀请课程专家、政府主管领导、企业专家和课程开发人员,评审论证一体化课程及其相关学习资源包;

(8)课程投入实施,总结、反思、改进;(9)课程实施后的评价,持续改进。

2、时间组织

对学校2个试点专业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按时间目标规划为:半年目标、一年目标、三年目标。

(1)半年目标(201 年2月至8月):实现各专业课程体系初步建立,第一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2)一年目标(201 年9月至200 年2月):实现第一学期课程修正完毕,第二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3)三年目标(201 年3月至200 年8月):实现各专业课程体系修正确立,六个学期课业开发完毕并投入使用。

为确保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还需进一步确定各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每月、每周工作实施方案。每月确定课改月工作目标,月底汇报月工作成果;每周确保课改专门时间,供课改小组集中调研、研讨。

3、课程体系实施的行政组织

课程体系实施反映于持续改进,包括教务处的跟踪与监控,专业教研组(系)的组织与实施,教师团队的总结、反思与改进。

教务处专职督导对一体化课程实施班级进行跟踪与监督,调查课程实施中所碰到的困难,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

专业教研组(系)负责定期集体备课,研讨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设计和改进方案。

教学团队每月总结反思课程实施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并及时修正课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三步骤:总结与推广(2021年12月——)

在****、****2个专业实施工学一体化课程一轮试点后,将组织实施后的评价、验收,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为推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五、经费保障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同时涉及到企业调研、专家指导、人员培训、资料购置、实训基地改造与新建、一体化师资的长期培养等多方方面的资金投入,学校将对试点专业进行的课程改革投入专项经费,制订相关政策,发挥好激励机制的作用。

第三篇:口腔医学教学改革试点方案

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办学理念,顺应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总体趋势,遵循教育教学改革的客观规律,以大医学整体改革为基本依托,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综合改革为核心内容,以发达国家口腔医学教育先进经验为对照借鉴,以创造性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改革动力,以突出专业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鲜明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高质量的应用性口腔医学人才。

(二)原则

1.坚持以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为先导的原则,以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推动专业教学改革。

2.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原则,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3.坚持产学研结合,将教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及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案的优化。

4.坚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5.坚持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原则,建立健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激励作用。

6.根据专业特点和教学改革需要,重点突破,争创特色。

三、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改革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深入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大讨论,在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中,主动适应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向“终生教育”的转变,由“封闭式”办学向“开放式”办学的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进一步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

(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开展广泛的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和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市场需求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教育为主线,邀请医药卫生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时修订和逐步完善,稳步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深化完善三级课程建设体系

以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核心,以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为主线,以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为依托,以改革教学方法为突破口,推动完善合格课程、优质课程、精品课程三级课程建设,在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使专业必修课程在2008年全部达到合格课程标准,专业主干课程到2010年达到优质课程标准,争取建成校级精品课程2门,建立以合格课程为基础、优质课程为重点、精品课程为示范的课程建设体系,推动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全面提升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课程设置更加合理

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根本,以 “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为原则,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操作技能,反映学科的新进展,兼顾就业的多样化,充分体现高职高专教育特色,使课程设置更加符合培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五)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岗位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以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和现实岗位设置为基本,深入分析岗位任务及任职要求,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通过课程整合,适当压缩课程学时总数,尽量减轻学生负担。在制定或修定教学计划过程中注重各课程之间的联系,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和脱节现象。通过课程的分化,注重基础课与临床课之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过渡性课程,以利于学生临床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2.将教学内容更新作为重点

近年来,我国的口腔医学发展迅速,在基础理论、临床技术和设备器械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要及时将来自临床的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成果引入教学,剔除陈旧和重复的教学内容,增加本专业发展最新动态、最新成果等内容,及时补充讲义,开设新技术讲座,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同步,提高教学过程的先进性、实用性,努力使培养的学生能在技术应用、技术开发、技术传播、技术延续中发挥重要作用。3.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课突出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并强化与一线业务的对接和基本训练。推行双证书制度,参照口腔修复工职业资格证书和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使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的培训考试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相互衔接沟通,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六)增设新课程,整合改造旧课程,充实加强主干课程(1)增加人文社会课程,强化通识及基础教育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和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增加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等通用课程的学时,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艺术欣赏、口腔医学美学等课程,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2)合并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的学时。(3)错牙合畸形患病率居高不下,增加口腔正畸学的学时。

(4)针对口腔疾病多发的特点,将《口腔预防医学》由选修课调整为必修课;(5)强调以实用和必需为度,将《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儿童口腔医学》等四门课程整合为《口腔内科学》一门课程。

(七)优化整合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将由四个相互关联的课程平台组成,即必修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选修课程平台和隐性课程平台。必修课程平台保证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规格。网络课程平台涵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主要课程,是对必修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和发展,这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难点,也是今后主要的改革建设方向。选修课程平台包括社会科学、艺术类、自然科学类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身心素质。隐性课程平台包含各类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在内,与其他三个课程平台互相配合,是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深刻而持久的熏陶作用,是其他三个课程平台的重要补充。

(八)构建更加符合课程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

紧密结合临床医疗活动,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重新审核各门课程的实验、实训教学项目,制定训练考核标准。

1.基本技能训练环节。进一步增大实验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学时和比例,加大基本训练强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动手能力差的现状。

2.临床模拟实训环节。由教师提出模拟标准临床病例,并指导学生分组独立查阅资料,进行实训设计,提出实训方案。实训方案经过课堂讨论和指导教师审定后由实训小组付诸实施,撰写实训报告,组织报告会,交流经验与体会。

3.口腔综合门诊环节。在学生进行临床课教学和专业实习期间,尝试开始口腔综合门诊训练,使学生综合接触口腔各专科疾病,锻炼学生口腔疾病和患者的整体治疗观念,更加牢固地掌握口腔疾病的发生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九)加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1.改革传统的经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以启发式,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指导性自学讨论讲授相结合的方法,注重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恰当地处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关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口腔专业操作、实践多的特点,开发制作和引进具有特色的高质量的多媒体课件,实现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全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多种现代信息传播媒介,推广应用电子教案、多媒体教程等教学手段,加速建立比较系统的口腔医学网络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逼真、形象、具有可重复性,以提高教学效率。使现代教育技术不但为教学服务,而且成为推动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转变的重要力量。

(十)改革考试模式

探索考试模式改革,抓考风,带学风,变单一的知识考试、终结性考试为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性考试,重视过程的考核,注重学生技能考核。考试内容不只局限于讲授的内容,还包括规定的自学内容,命题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降低记忆性题目的比例;考试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在完善题库建设的基础上,绝大多数的课程实行教考分离。

(十一)不断加大对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实践教学标准,形成校内为主、内外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体系。1.依托学校有关专业实验实训室、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

2.加强校内口腔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实验课开出率及实验质量,建成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面积足,设施全,档次高,管理好,逐步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3.本着巩固老基地,开拓新基地的原则,有效运用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合作领域。4.对实践教学带教人员进行资格认定。5.进一步完善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

(十二)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学科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1.根据行业的新发展和专业特点尽量选用新版规划教材,提高优秀教材选用率。

2.鼓励、支持教师承担编写任务,主编或参编与培养目标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特色的高质量教材,编写口腔医学专业实训指导书1套,组织编写与课程建设相配套的习题集。

3.积极开展教材研究工作,重要的教材研究课题可推荐列为学校教改项目,明确任务和要求,解决必要的条件和经费。

4.建立教材档案,全面记录反映教材建设的状况和成果。

深入开展与医药卫生单位在教学、临床、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产学结合教育机制,力争在专业改造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及学生技能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三)开展教学改革课题研究

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实践,开展教研课题的研究,使实践与研究相辅相成,保证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化。

五、保障措施(一)加强领导,建立并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1.加强对教学改革工作的领导,实施教学改革“一把手”工程,采取层层负责制的形式分解落实教学改革任务。各级领导均应把教学改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建立科学系统、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全员竞争聘任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建立“以人为本,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激励机制,真正实现多劳多得,优质优得,进一步完善各种单项激励制度的机制,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氛围,增强改革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从而使教学改革的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正确处理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突出教学中心地位,注重教学基本建设投入,各项改革规定向教学一线、向教师有较大倾斜。

4.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管理。

(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建立并完善教学督导机构和教学信息员制度,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建立质量就是生命的理念,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质量管理。

2.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3.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督导结果与个人工作绩效严格挂钩,作为评选奖励的主要依据。对于在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书育人、教学管理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除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外,在工资晋级、职称晋升方面要予以倾斜。对工作态度不认真、不负责任,教学效果差,造成教学事故或使学校教学工作严重受损者,要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通过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全面推进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教学改革创造条件

1.加强实验室建设。结合教学需要及医疗卫生领域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添置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仪器设备,为学生的校内实习实训创造仿真职业氛围的教学环境。

2.加强图书馆及校园网建设。增加图书藏量,重点建设专业图书,新旧图书的比例适当,分布合理,建立图书电子检索系统和电子图书馆,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校园网的建设不仅要设施齐全,现代化程度较高,而且必须信息畅通,确保发挥科学、规范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作用。

3.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对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在获准实施后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始终将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位,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2.实施青蓝工程,做好传帮带;

3.培养与引进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改善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

4.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教师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掌握多媒体教学的基本方法,鼓励引导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评价等教学科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5.推行专任教师临床和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和“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定办法,突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特点,密切教学与工作实践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6.实施兼职教师管理办法,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逐步形成公共基础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7.建立健全教师任职考核制度,促进师资队伍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四篇:大学教学改革之我见(范文)

大学教学改革之我见

李丹 201001005109

10针推(2)班 江西中医药大学

【内容摘要】从高校发展的社会环境出发,探讨大学教学现在的发展状况和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作为相关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参考。

【关键词】大学教学;创新发展;大学生;人才培养

【正文】

一、大学教学现状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和人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高校扩招响应了社会的需求,给高校带来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寒窗十载就是为了金榜题名。紧踏榜单而来的是新的生活,来自不同地方、不同民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经历等等的人在梦幻般的校园相遇。都是懵懂的少年,关于未来的发展几乎没有什么概念,对所要面临的课程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学校在接收学生后,应积极教育引导学生,不仅包括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方面,还要注重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可能所从事的职业、专业前景等方面的引导。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条件的培养方案,可以包括学术型的学生、应用型的学生和创业型的学生。

现代大学物质基础条件已有根本改观。高等教育211和985工程建设,以及一系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配套改革的政策措施和法律保障,使得不同层级、不同规模的高校之间逐渐进入有序竞争状态[1]。但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建设规模庞大、学生数量剧增、专业分化过细、知识结构单一与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生专业技能难适应劳动市场需求、大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等矛盾,不仅使得高校无法打破债台高筑之困局,而且还严重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更高阶段——创新人才的培养。

经济时代大学教育的角色应从提供学生知识与技术转变成营造有利于人力投资的环境,使大多数的就业人士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意、专业知识与技术的知识工作者。社会再次呼唤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特征的中国大学创业教育,正是在此种社会经济与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种超越于传统“学术型”“职业型”之上的“创业人才”培养实践[2],因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现代大学教育多元化发展理论的创新机制。

二、关于大学教学改革方向的几点建议

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学生、学校和社会是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系统,学生在校生活直接面临学校管理而又要积极面对未来准备走向社会;学校既管理学生又要引导学生如何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社会接受学生的就业同时检验学校的教学管理效果。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然导致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出现偏差。保证系统良好的结构稳定和功能稳定的就需要有及时准确的系统反馈结构,通过反馈可以把外界条件包括制度和环境等多方面的变化及时地反映到系统内部,系统可以迅速作出相应的调节以保证其自身的功能。强有力的调节机制使系统快速平衡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所以具体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高校专业课程制度僵化,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大量事实证明,近百年来,知识的时效性在快速缩短,从2l世纪开始,科学知识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急剧的增长。当今世界平均每天发表一万余篇论文,平均35秒有一篇论文问世,各种书籍每年增加25万种。1976年的大学毕业生到1980年所掌握的知识已有50%陈旧了。20世纪5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30年,90年代大学生的知识能用l0年[3]。所以高校应培养学生良好 1的学习态度,引起学生对所从事的领域的浓厚兴趣,尤其在专业课教学方面老师应提供学生目前的专业领域的发展趋势、热点问题、疑难问题、科学发展动态和跟踪了解学术前沿的方法,使学生具备自主知识更新的能力,以确保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科学时代不会被淘汰。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公布的《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报告中指出,虽然中国大学生的数量是美国的两倍多,但由于中国的教育体系过于偏重理论,所以只有不到10%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4]。所以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下,中国的人才可以走向世界的一个关键是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应该努力向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可以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的应用有清晰的了解,与此同时实习还可以使学生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毕业后更快地融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打破旧的学科专业体制,建立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科体系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显示,在接受访谈的全部用人单位中,有59.1%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大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制约因素[5]。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专业划分过细,淡化了边缘交叉学科知识,有的专业学生在就业时因为招聘人员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此专业而屡屡碰壁,可见高校的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是脱节的。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人才又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所以高校的培养体制、培养方法应受到高度的重视。一方面要了解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学生的培养方案;另一方面可以向企业宣传高校的专业设置,提供边缘专业(社会了解较少的专业)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际中宣传他们可以做什么,既可以把学生推向社会也可以检验高校该专业的设置必要性。

(四)鼓励学生积极创业

一般来说大学毕业生增长速度不会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时社会会比较稳定地发展。而现在前者是后者的好几倍,导致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以降低待遇来博得工作机会,同时也导致低学历人群的就业难。所以在国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业政策环境的良好条件下,高校应积极响应这一政策,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创新产业,创新品牌,同时拉动就业。具体实施可以通过宣传自主创业政策、解读创业程序、开设创业培训班、建立创业交流群体等等多方面进行。[6]

三、小结

我国自古重教,现代社会发展就更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直接的体现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所以必须保证这个环节不能在整个系统中出现偏差。良好的反馈机制和良好的调节响应方法是确保系统稳定的关键。所以我们要从大局出发,全面配合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高校本身也要作出巨大的改革,积极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以及时调节自身适应整个大的社会环境的需要与发展,为国家社会经济生活等各方面不断注入新活力新气息,确保社会主义社会稳步向前发展。【参考文献】:

[1] 李燕凌,刘强.大学创业教育发展之原因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6).[2] 袁贵仁.素质教育: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旗帜[J].中国教育学刊,2001,(5).[3] 黄俊杰.全球化时代的大学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野晖.中国大学生初次就业率70%高出教育部官员预期[N].第一财经日报,2005-11-17.[5] 梁国胜.中国创业教育将逐渐升温[N].中国青年报,2007-11-06.[6] 张志刚,邱金英.与时俱进:面向新世纪的大教育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6).2

第五篇: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针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我们在不断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是搞好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而改革、优化课堂,并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丰富课堂教学是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本学期针对我校学生入校时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我不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去教授,而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本着“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使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上,不断地摸索改革。

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既不同于初高中英语教学,又不同于普通本科的英语教学。这是因为他们的教学目的与所面对的学生不一样而决定的。进入高职高专的学生,普遍英语底子差,没有学习兴趣,更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大多数学生几乎是被教师“拖”着走,他们仅仅在课堂上听听而已,课下很少回顾与复习,更别说实际去应用与操练。在英语上,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认为考试过关就行,往往忽略听说,考试临时抱佛脚,考完了也就什么都忘了。没有意识到英语是一门语言课,学习它的目的就是要会应用它。学生本身就没有课下自觉学习意识,所以要引导学生改掉他们以往不好的学习习惯,重新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语课程的信心,必须把着眼点放在课堂上,在课堂中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创造机会让学生张嘴说英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主动性,利用有限的时间,采用合理的方法,让学生能学会英语,喜欢学英语从而自觉学英语,使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是乐趣,而不是负担。本学期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1.了解学生水平,明确教学要求。我弄清教学大纲上所规定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即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来选择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长短和难易程度,对所教授知识有所删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所提出的教学要求应略高于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经学生努力后又可以达到,这样,学生们可以督促自己,达到要求,取得进步,增强自信。而教师也能在教学中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2.注意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精讲多练。语言是由于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它是一种交流的工具,重在应用。我们常说,语言不是学会的,而是用会的。就像小孩子学说话一样,如果不通过模仿,不依靠一定的外部的强化作用,是难以获得的。所以课堂上我注意“精讲”,不宜过多占用时间,主要应对学生进行操练,广泛进行语言实践。一是讲的方法,能把握要点,并以简单易懂的语言把它精辟地讲解出来。进行语言分析的时间最好不得超过课时总量的五分之二,大部分时间都由学生进行语言实践。二是注重练的方法,提高练的效果,培养实际能力。因为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传递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而学生要想掌握这种交际能力,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具备。然而我们的学生缺少这样一个外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也得不到像学习自己母语一样的训练。所以,最重要的途径,还在于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的时效进行有关训练。

3.把握整体教材,由浅入深地讲,注意知识点地反复巩固。一般地认识事物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浅而入深的。而教材则由于语言本身体系的原因,往往知识的跳跃性较大,有些则缺少过度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按照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的原则,以学生的接受能力为教学出发点,妥善、恰当地安排教学内容或改进教学方法,尽可能缩小知识衔接的坡度,对先前已学过的知识点要适时复习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忘旧知识,这样才能不断积累语言点,熟练地掌握本门语言。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灵活应用教学手段。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并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十分重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把语言讲活,并不断更新形式,形式好比色彩,色彩不断变化,就会避免单调、沉闷。一个训练项目如果长期采用一种固定形式,就会使学生产生单调、乏味、枯燥的感觉,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就会消磨殆尽。若能将与所授知识内容有关的故事、人物传记、小幽默等等穿插在课堂上所授内容中,把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于一体,变单纯性地讲解为灵活多变的传授,根据不同的课题,灵活采用不同的方法,则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5.采用启发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知识的再现率,及时地复习。碰到先前的知识点,应鼓励学生在脑海中去搜寻,而不是直接提点讲解,若学生实在记不起来,可给与提示。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果。

6.多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教师所采取的方法,与学生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必须了解学生,从而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必须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必须尊重学生,从而使学生能与你坦诚相见。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自信心。锻炼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讲授的习惯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多开口,不要怕出错,就是出了错误,也不必逐一纠正,因为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且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多,学生所出现的错误自然就减少了。当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时,要适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学生听读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材料,谈论他们熟悉的话题,写一些学生熟悉的题材,在说和写中遇到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于是主动地寻找能确切地表达思想的句型、语法等。例如,课前进行5分钟讲演,学生讲述身边发生的事情;用英语写日记。学唱英语歌曲。为了准备讲演材料和进行写作,他们常常主动问老师、查字典,这时再教相应的知识。他们就很感兴趣,而且因为学的东西一下子就能用上,进一步激发了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运用英语的能力。

总之, 外语教学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要根据学院教学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稳步推进。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并始终抓住学生这条主线,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整合学校资源,实现“教和学”良性互动。

下载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济南大学教学改革试点内容之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摘要:近些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着瓶颈,而微时代的到来似乎为大学英语开启了新的航标。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蓬勃发展,当代......

    济南:试点全装配式建筑

    日前,笔者来到位于济南市刘长山路延长线北侧、党杨东路西侧的西客站片区安置三区。在工地现场,见到了济南市建筑产业化试点项目之一、一所施工中的小学。进入楼内,地板和屋顶也......

    济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1.包心鉴,现任济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曾长期担任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中国科学社会主义......

    济南大学专业课

    济南大学专业课程介绍化学工程与工艺 本专业包括两个方向(化学工艺、化学工程),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要求、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在化工、炼油、......

    济南大学校徽

    说明: 1.本校徽已按比例缩放,请点击图片在新窗口中查看清晰原图。2.www.xiexiebang.com整理的系列中国大学校徽,旨在为您制作简历时提供方便。3.“济南大学校徽”的版权归属原......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会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心得体会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从大学英语教学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恢复以来,走过了三十余个年头了,改革是发展的动力,这一说法无可否认,所以大学英语教学......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成果 国际语言学院 王妍 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国际交流与合作都需要把英语这门必修课的重点集中在如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交流能力这方面。而从教......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调查报告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联络办公室对五十多所不同地域、不同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