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

时间:2019-05-12 23:31: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

第一篇: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

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

校本管理,是西方20世纪80年代学校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论和思想,在国外教育管理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近年来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校本管理理论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运用和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效教学诸因素的统整、重塑,通过校本管理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成为当前新课程向纵深方向推进过程中不可忽略的课题。

一、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内涵及现实意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在20世纪上半叶开始提出,是“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的产物。目前,我国对有效教学的内涵理解各异,其中,钟启泉、崔允漷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有效教学”与“低效教学”、“无效教学”相对,指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学生原有认知和情感水平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意图,维持或发展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情趣、认识水平、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所有教学行为,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1]。顾名思义,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效性,创办出更有效的学校。校本管理模式的产生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内控式管理”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就是在推进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挖掘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切实的教学范式来实现有效教学,发动、组织学校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与实践,利用群体智慧,形成科学的行政制度、规范和管理方法,引导、组织、服务、调控、发展教师专业行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热情,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效益。

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适应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有效教学需要教师研究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具备强烈的反思意识、研究意识,需要教师思考在专业发展、教学方式转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而有利于教师转变观念,提升专业水准和管理能力。同时,有效教学需要学校在管理方面探索新的方式,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因而对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是和谐统整有效教学的各个因素,使其能符合教学的规律,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的有效,乃至高效。因此,要使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落到实处,就要研究影响有效教学各个要素,从过程管理的角度,尤其要研究以下几个关键性的因素。

1.校长责任因素

校长作为校本管理的主要决策者与执行者,对校本管理的理解与执行关系校本管理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校长的管理意识与做法对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科学化进程的推进起着重要作用。校本管理是一种战略管理,更加重视学校办学理念的提炼和形成,以及体现办学理念的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实施校本管理,对于校长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校长作为学校法人,敢不敢承担责任,对其心理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是一种考验。敢于承担责任,并且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学校就能发展。瞻前顾后、想要权力、怕担责任,或者为所欲为、滥用权力,学校就不能很好地发展[2]。

2.教师素质因素

教师的以下素质影响着有效教学的开展。首先,是自主发展意识。由于教师在有效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其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要提高教学效益,教师自身必须能与学生共同成长,与课程的建设共同发展,不能年年都是相同或相似的教学行为的重复。其次,是协同工作能力。为了让学生得到最佳的教育,教师之间要资源共享,相互汲取营养,提高教学效益,有协同意识和协同能力。再次,是专业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正确的教育理念,解读教材的能力、统整教学资源的能力、把握和调节学生心理与情趣的能力、教学设计与作业评改能力、课堂管理与组织能力、学习管理能力、评价能力等等。教师专业能力对有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影响。

3.学生的自主程度因素

学生的自主程度不仅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程度的关键指标,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自主表现在观念和行为等多种方面,也从多种角度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1)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使学生懂事明理,使学生能够不断发展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心理品质,完善充实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认识和自我情绪的调控影响学生的学习意识、学习情趣、学习行为和学习意志。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关注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2)学生的生活体验、知识与技能基础。毋庸置疑,学生的生活体验、原有的知识与技能基础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是巨大的。

(3)学生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教学就是要教学生能自主学,教学生会学,教学生能持续地自主地学。因此,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考量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

4.资源整合和利用因素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正确的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的理念。教材是教学资源,教师、学生也是,同样,课外的凡是能为教学所有效利用的素材都是教学资源。因此,仅限于国标教材和教参,教学效益的深广度是显而易见的。教学资源既包括静态资源,也有动态资源。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发掘、整合、利用、发展就是教学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起着主要的作用,但是学生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认识和利用教学资源,使其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发展者,那么,学生不仅是学习的主体,而且是课程建设的主体,这样既有助于增强教学的效度,同时又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5.有机环境因素

影响有效教学的环境类型主要有学生的家庭环境、班级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其中,班级环境对有效教学的影响程度最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师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公正民主的课堂环境。除此之外,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氛围,也是班级环境的重要内容。正如涂尔干所说,共同观念,共同情感,共同责任,所有这些都是我们滋养班级集体生活的东西。

6.科学评价因素

科学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评价对象以及评价方式的不同都会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一般而言,主要从对学生和教师两个教学主体体现其影响作用。

(1)对学生的评价。首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多元和全面的。仅以分数考评学生,学生就变成分数的奴隶,教学效益的评价就会变得简单。另外,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角度来看,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在课堂教学细节中体现,而且要渗透在与学生的课外交往之中,要善于用评价的隐性作用影响学生,进而影响教学的有效性。

(2)对教师的评价。从学校的层面来看,评价就是一种校本管理。而对教师的评价会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如果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完善,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对教学研究的投入,最终势必影响教学效益。因此,学校要在校本管理的理论指导之下,建立、健全教师的评价机制。

三、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不仅是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而且是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是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学的重要举措。具体策略如下:

1.执行国家课程基础上的校本课程管理策略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实现有效教学,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按国家课时规定上课,要求教师集中精力研究教学资源的整合、学生学情的评估、作业的设计与评改、教育技术的合理运用等,教师的投入必然会带来教学实践的变化,课堂教学效益就会得到相应的提高,学生的课前学习、课后的巩固与拓展也会得到教师日益科学有效的指导。

(2)大力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首先要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只有与学校实际相联系,被教师接纳才能显现改革实效。其次是以同年级的学科组为单位研究国家课程的转化。传统的教学,大多是教师单兵作战,虽然有学科教研活动,但是,很少将研究课程的开发、利用转化为所有学科教师的统一行为。

(3)建设学校特色课程。校本课程建设的主线是推进围绕国家课程校本化,同时还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建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分为三类:拓展型课程、环境型课程和自主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提高。环境型课程,一般是从学生的整体素养角度出发,开设的活动性课程。自主型课程,主要指学生进行的专题研究性学习课程,这

些特色课程应在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持续性的基础上开设,对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促进有效教学十分有利。

2.促进教师整体发展的教师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中教师的管理是重中之重。教师的管理核心在于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要通过环境熏陶,活动促进,评价影响等多渠道改变教师的职业状态,引导教师把有效教学作为工作的重点。具体而言有以下几项措施。

(1)促进教师专业意识形成。通过学习沙龙、辩论赛、演讲报告会等形式,督促教师形成主动学习意识、自我反思意识等,让教师能向书本学,向他人学,促使教师将学习、教学、研究结合在一起,为有效教学作好主观准备。

(2)开展长效的校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是否大面积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是衡量学校校本教研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志[3]。通过多样的校本教研形式,促使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实现同伴互助,利益分享。备课是教学的必要环节,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经途径,实现两者结合必然有助于教师在教中思考,在教中成长,进而教学也会更为有效。

(3)以问题为着力点,改变教师科研状态。有效教学的科研管理要引导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困惑、渐变、反差,进而进行微型课题的研究,学校要将微型课题的研究作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这样也会促进有效教学的实现。

(4)加强过程性评价,引导教师专注于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必须加强教学过程的评价,通过研讨、检查、评比等活动,引导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过程的科学和高效。

3.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中心环节,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要引导教师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1)讲解与活动的关系。适时、恰当、精练的有效讲解、清晰的授课是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同时,学生互动、参与、合作探究等活动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依据不同的课型,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特点,设计出恰当有效的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教师要控制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和效果,使课堂活动真正成为有效的学习过程。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这包括教师和学生的预设与生成。预设主要是课前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或任务对各项资源的开发、整合、利用与设计。学生的预设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也可能是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师要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点是了解学生生成的状况与特点,使课堂教学具有适时的针对性,同时要引导学生的自主预设与生成,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设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设习惯,使学生的生成更为有效。

(3)容量、密度与时间的关系。课堂教学的容量和密度要以学生的接受、理解的程度为指标,同样,课后作业的量也要注意容量和密度。容量和密度的设计不能仅仅是数量,应该是思维量,教师要适时把握学生整体的思维进程,课上、课后才能有机调配时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4)整体与个体的关系。有效教学的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因而,教师备课时在了解学生的学情的基础上,教学目标要分层,教学方式要多样,教学手段要有针对性。努力实现在一定差异基础上,所有学生共同进步。

4.过程价值取向下的合作学习管理策略

这里的学习管理指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对学习行为的掌控势必影响教学的结果。首先,要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品质,只有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才会有效、长效。其次,要指导学生运用适合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体验学习等各有优缺点,无论何种学习方式,都要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根本要旨。最后,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时间是开展学习活动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创新的保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就是给学生自由创新的思维空间,拥有自由的学习思维是教学中极为宝贵的,也是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的基本保证。

5.教学质量和社会责任为重的制度管理策略

有效教学是一种理念,是一种长期的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教学评价的有效标准,这就需要校本管理通过制度管理来培养、规范、落实。首先,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效能与教育质量的评价机制,制定和完善相关的责任认定与管理制度,引导、促进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形成鲜明的质量意识与责任意识[4]。利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定就确保了有效教学不是一堂课的要求,一时之行为,而是追求教学绩效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体现。其次,要建立健全多元参与制度。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等广泛层面吸取意见,使他们成为学校管理的主动参与者[5]。如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方效能,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育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管理要以有效教学为重心,实现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效性和长期性,最终推动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黄绿鲜.关于校本教研内涵的思考.教育论坛,2009(2).[3] 余江.对校本管理的思考.教育论坛,2009(2).[4] 蔡晶莹.强化校本管理促进新时期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2(7).[5] 波·达林.理论与战略:国际视野中的学校发展.范国睿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二篇: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大班额背景下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日期:2009-09-23]

来源: 作者:郭华

[字体:大 中 小]

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已进行了一年有余,老师们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许多问题集中在如何在大班额条件下进行有效教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与大家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正视问题,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

实验区的教师普遍认为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好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大班额教学背景下,似乎新课程的理念难以落实。教师们提出了一些问题,如:如何在大班额的背景下,照顾到所有学生;如何既面向全体,又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尤其是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避免两极分化等等。这些问题的提出是非常有价值的。

其实,这些问题并不是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才出现的,而是与班级授课制相伴产生的。也就是说,当班级授课制产生之时,这些问题也就相应地出现了,而且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大家。只要是班级授课,就存在这些问题。因为班级授课制的前提预设是:所有的学生都具有同样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同样的时间内、以同样的速度学习同样的内容,并达到同样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就变得异常困难,因为班级授课制这样一种组织教学的方式,决定了它难以实现教学的多样功能。

是不是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呢是不是就听由这种状况存在下去而视而不见呢历史上许多教学论专家都做过努力,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设计教学法活动教学,比如斯金纳提出的意在实现学生个别学习的程序教学等等。但是,这些解决问题的思路虽然在理论上能够自圆其说,却在教学实践中又遇到其他难以解决的问题。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尤其不可取。因此,如何正视班级授课制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非常必要。新时期以来,许多学校已经在做这方面的努力,一些理论研究者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

新课程从理念及操作层面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合作学习,主张探究学习等等,正是解决问题的有益思路。有的老师可能会说,班额这么大,怎么能合作,怎么去探究也许,对于较小容量的班级而言,问题稍易解决。但从根本上说,大班额与小班额在问题的出现与解决方面,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且,就我国的实际情况而言,在许多地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要想实现小班额教学也许还不是容易的事。但不能因为大班额不能变小,我们就坐等不动。如果不改变教学观念,不去认真面对的话,即使班额少到20人,问题依然难以解决。所以,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信心,探讨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和方式。

二、改变课堂的时空结构,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班级授课的情形是,所有学生都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多少年来,教师们一直是这么做的,因而这样的教学形式似乎就是理所当然的。当然,这种“理所当然”是不合理的,是要被破除的。要破除教师一人独占课堂教学四十分钟的情况,使学生在课堂上也如教师一样拥有自主活动的时间;摆脱有学生被排除在教学之外的情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有人会说,所有的学生都坐在教室里不就是所有的学生都在学习吗学生学习不好是他自己不努力,同样一个教师讲,为什么别人能学好他就学不好实际上,所有的学生都在学习,这只是班级教学的表面现象,真实的情况是,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不在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浪费时间。他们既没有从事学习活动,也没得到相应的发展。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需要对课堂的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改造。改变课堂时空结构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中,空间的构成方式需要改变。即改变以往的“秧田型”桌椅摆放形式,变为“T”字型或马蹄型,甚至其他形式。这种空间构成,与“秧田型”相比,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学生被安排成“面对面”形式,提供了相互交流的空间形式;二是,学生从座位上走出来的困难减少了,使学生更有利于与教师交流,这从下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三是学生活动的空间更大了,有利于展开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时间结构。马克思认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如果学生个体的全部时间都用来听教师的讲解,学生就可能降为听众的地位,使他从属于教师的活动而不能实现自主的学习和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在时间构成上改变了班级授课情况下教师占用大部分时间的状况,从而将更多的自主活动时间留给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当然,为了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由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相应的变化。它要求教师授课尽量以大单元教学内容为主,并只作精讲,而对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与同学合作能够弄清楚的问题,就留给学生小组去完成,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既然是合作,每个人就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基础,即分工。而既然有分工,每个人就可能发挥自己的特长,经由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独立的活动结果与他人合作。这样一来,就在客观上使得每个学生必须进行独立活动,并在独立活动的基础上与他人相互交流与合作。这样,学生就必须参与教学而不能游离于教学之外。

要很好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其中之一,就与大班额有关。有的教师提出,在六、七十人的大班额的情况下,难以改变现有的课桌椅摆放形式,也就是空间结构难以变化。这当然是一个问题,但在四五十人的班额下,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如果是六、七十人的班额,可在现有的形式下做微调,如前后桌同学可随时组成合作小组。在这种情况下,空间结构的变化在其次,而主要是时间结构上要做调整。就目前我们在实验区所看到的情形来看,最严重的问题是小组合作学习被形式化。这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没有考虑到学生合作的内容是否真正具有分工、合作的价值,因此学生的合作学习就成为教师讲授的点缀,而没有实质意义;由此也导致了第二个问题,即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短,不可能使学生有真正的独立思考和相互合作。

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求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思想,从教师独占课堂的固定思维中跳脱出来,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实际上,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个很好的支持。希望教师们能很好地去理解、利用课程标准在教学时间上的弹性安排带来的好处。

三、课堂活动多样化,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

如果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教师讲授,那么,学生所能从事的活动就只能是静听。虽然我们可以说静听未必被动,学生也还有积极的思维活动,但是,学生的活动毕竟是单调的、不丰富的,而且不利于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如动手操作、批判质疑、有效沟通、积极参与等等。因此,促使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便是要从单纯的讲授中解放出来,实现课堂活动的多样化。实际上,如果课堂的时间结构能够得到变化,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那么,课堂上的活动就丰富了。学生活动丰富化的表现之一便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活动。为什么呢探究活动既要有内部的思维操作,也要有外显的动手操作,更需要师生间、同学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合作。当然,探究活动同样要处理好与大班额的关系,以及与其他因素如时间等的关系。

实验区的教师们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探究,教师还要不要讲授了让学生探究,在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如何控制局面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讲授与探究的关系。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弄清楚,课堂教学中的探究应该是什么性质的,它对学生的发展有何价值。课堂上学生的探究,与课外的探究不同,也与科学家的探究不同。这里蕴含着几层意思:一,课堂上的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帮助下进行的;二,学生探究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未知的,但对人类总体知识而言是已知的;三,课堂上的探究为学生理解教学过程服务;为其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服务,总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有了这样三个前提,就为理解讲授与探究的关系提供了思路。

首先,教师当然要讲授,但讲授不等于“告诉”,而是要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其次,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的“点化”,使之不断深化;其三,学生的探究还需通过教师的讲授上升到凭学生自己的能力达不到的高度。因此,学生探究,并不是教师无所作为了,而是对教师乃至教师的讲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有效进行探究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努力将原先用于讲授的内容转化成适于学生探究的一个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有些完全不适于探究的内容,另当别论。这就需要教师转化思维定势,不要低估学生的理解和探究能力,也不要认为“只要教师讲了学生就一定懂了”,而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位置,处处以“怀疑”的眼光看待“已知”的教学内容,设身处地设计问题、引发问题。

其次,要为学生独立探究和相互合作提供思维操作的中介性工具。思维操作工具既包括有价值的问题,也包括教师的语言工具和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体工具。在课堂教学的中下,尤其是大班额的情况下,教师的语言要结构化,实体的操作工具,要精心设计,使之结合起来共同为学生探究与合作及教学过程的进一步展开服务。

一位数学教师在讲“圆的周长”时,为引发学生的探究与合作,提供的中介性工具有:为学生思维操作和动手操作而准备的由不同材料制成的大小不同的三个圆,以及学生进行测量所需的直尺、缎带等。这些思维操作工具和测量操作工具,为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及相互间的合作提供了中介。它们使学生个体的思维外化并引向深入,也为学生间相互交流自己独立思考的成果提供了前提,从而进一步引发学生间有效的教学交往。

教师所提供的几个圆,为学生合作探索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奠定了前提,同时也做了适当的典型规范。例如,如何测量一个材质较硬的、面积较小的圆的周长呢学生探究的测量方法是:1用缎带绕圆一周后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用直尺测量缎带的此段长度,就能得到圆的周长。2在圆上标一个点,将这个点对准直尺的零刻度,然后旋转滚动这个圆,旋转滚动一周后,当这个点再次到达直尺的刻度时,这个刻度所标示的就是圆的周长。通过这些操作,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种或两种测量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测量,学生还形成了关于圆的周长的直观映象:围成圆周长的曲线,实际上是一条直线。

一个由软布做成的、面积较大的圆,学生通过操作所形成的测量方法是:1软布做成的圆,无法用带子绕,我们把这个圆对折,成了二分之一圆;再用缎带绕一周,这一段的缎带乘以2,便是圆的周长。2我们还可以再折一次,可测量四分之一的圆,乘以4,则是圆的周长。学生采用这种测量方法的根据,可能源于直觉、生活经验,也可能源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具体运用。这一操作是对“圆是轴对称图形,而且有无数条对称轴”的具体运用。

此外,老师还为学生提供一个画在纸上的圆。学生提出“在纸上画的圆和在黑板上画的圆,就不能用刚才这些方法了。”虽然也有同学想出:“我们可以再做一个圆,与纸上画的圆一样大然后再用我们刚才那些方法去量。”但是,教师根据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引导:“但是,如果圆很大的话,怎么办呢”,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学生间的合作来验证自己的假设。

教师说:老师想让你们通过自己的研究去寻找答案。下面,小组合作。提一个要求:在小组合作的时候,用老师提供的圆也可以,用你自己带的圆也可以,两个人测量,一个人记录,老师为你们提供了一个表格,先量周长、再量直径,将数据填入表格,有能力的小组可以多测几个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测量,用先前讨论过的方法,测量几个不同大小的圆的直径与周长。测量结果向全班汇报,并展示在黑板上。(板书) 在这些数字面前,学生们能发现什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每一个”学生,而是鼓励学生依靠自己的独立思考,依靠合作的力量来发现:

师:以小组为单位,很快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是多少;小组合作,能不能发现它们的商有什么规律

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探究,第一个知识点才出现,即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商是三倍多一点。这个知识点不是教师直接“告诉”的,而是通过学生的一系列活动“自己”得出的。虽然整个教学过程依然有教师的引导,而且教师的引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弥散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引发着课堂上的各种活动,但这种引导落在引发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及学生间的交往合作。这样,课堂上的活动就多样了,学生也能够真正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四、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避免学生分层

实验区的教师们提出,在大班额教学的情况下,难以避免两极分化,甚至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更严重了。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我想,首先要分析提问题的角度。虽然在理论上认为对学生的评价要看其全面发展的情况,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学生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学习成绩,因而,所谓的两极分化,也主要指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分化。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也主要着重于学生在知识方面的获得和发展,而相对忽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实验区老师们现在所谈的两极分化,主要的也是指知识发展方面的分化。

其次,学生的两极分化,主要是由标准化的教学“制造”的。学生之间本无大的差异,但由于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要求,使得那些不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从“正常”学生中分离出去,成为“差生”,从而使学生群体分化为“好”、“中”、“差”等不同部分。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关注,如给“尖子生”出更具挑战性的作业,让“差生”做较容易的题目,把他们留下来进行个别辅导等,又无形中给学生贴上了类别“标签”。这种类别标签不仅使“差生”的心理负担日益加重,而且使得处于较低层的学生,无力改变自己的“身份”。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仍然以旧有方式只关注学生知识的发展,学生的两极分化就不可避免。而如果能够转变对学生的看法,如果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那么,每个学生就都能在活动中确证自己的价值,并获得相应的发展。这样做的结果,当然也并不能完全消除学生间的差异,但学生间的差别不再表现为以唯一的标准来分出纵向的层级,而是表现在通过主动的学习和发展所实现的丰富个性间的差别。

第三篇:基层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管理(精选)

基层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管理?

“诚信自律”的管理方法实际上就是现代管理思想倡导的“自主管理”,作为一家传统产业的国有企业却根据实践需要,进行了自觉的管理创新。

实现员工的自主管理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却不是每一个企业能够做到的,因为“诚信自律”的背后是健全规范的流程与制度体系,是充分有效的授权,是对管理者领导能力的考验,是以责任、尊重为基本特征的企业文化的支撑。

首先,“诚信自律”班组必须在自愿的基础上完成本班组所有主要操作规程的明细规定,并承诺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和操作规程,仪表一班承诺的内容几乎涵盖基层管理的所有方面,这就是一个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过程,因此要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和辅导才达标。这是一个从复杂到简单、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只有员工真正将制度和规程转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和思维方式,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诚信自律”。

其次,“诚信自律”强调的是提高班组管理的“点效率”,但是在讲求系统效率的今天,效率不再取决于一个点或线,而是取决于整个系统的完善、协调和良性运转。如果没有公司一整套的对“诚信自律”的激励措施和配套规定,那么,“诚信自律”就很难在企业中长期推行下去。

第三,“诚信自律”讲的是员工自己管理自己,让员工参与管理,让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者必须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改变与员工的关系,变控制和命令式领导风格为指导和教练式的领导风格,把员工当做工作伙伴,给予下属充分的尊重和信任,在部门营造学习型组织氛围。只有当管理者能够艺术地和充满感情地激发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时,工作才会变得更有成效,员工才会更有成就感。

第四,“诚信自律”实际反映的是一种管理理念,倡导的是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诚信”是企业和员工之间承诺承担彼此责任的讲诚信,“自律”是员工自觉的行为,这就是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更高境界的过程。“诚信自律”需要厚重优秀的文化根基有力支撑;另一方面,“诚信自律”活动又能够对企业文化理念的真正落地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最后,三环化工的“诚信自律”管理创新,是针对一个制造型企业普遍存在的管理难题——企业基层组织如何实现有效管理,提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并大胆尝试,无论下一步能否如其所愿地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三环化工的收获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

第四篇: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的策略

新课改下有效教学的探究

人无内涵,无以久远立足,教育无内涵,无以阔步前行,时至今日,教育的发展就是内涵的发展。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我校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之路。近年来,我校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取得教师、家长、学生的认同。我校先后借鉴宜川中学、昌乐二中的课改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确立了“五步十二法”课堂教学总模式,各学科也在探索符合自己学科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理念,探索教学规律,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经过教育部门的指导和我校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们所倡导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却始终离“高效”有一定的距离,我想有教师理念、专业技术水平的因素,也有学生实际情况等因素,因此,我们现在的教学只能做到有效教学,而“高效”只能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有效教学观念深入人心,对于有效教学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呢?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能力,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乘教学改革春风,我校也将大力推行有效教学,具体过程:学校通过组织学习研讨有效教学模式,观摩学习有效教学推广课、示范课,要求每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尝试践行有效教学。通过对有效教学理论的学习,在有效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尝试,不断探索,结果表明,学生在这一段时期内,成绩得到了提高,能力得到了发展,有效教学的实施功不可没。反思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教学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有效:即教的有效和学的有效,教的主体是教师,学的主体是学生,也就是说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里,我主要对教的主体谈谈我的看法。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和课后的反思四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

一.积极做到备课有效

精彩的课堂离不开的精心的准备。要上好每节课,需要教师查阅资料,解读教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背景和生理心理特点,依据教师自身的个性特长,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调整组合,准确定位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设计出清晰的教学流程,并写出较为详尽的教学方案。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层面:知识,技能和情感。我们尤其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即教师在目标确定上要更新观念,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教育。具体做法就是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培养健康的人格。

2、合理整合教学内容 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及其他课程资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资源,详细的解读教材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保证。一节课的目标要把它放在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甚至整个学科中去定位,让学生明确这一知识点在章节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其他的资源(如网络资源)我们要细细解读,弄清每一个问题、每一个图片、每一个活动的作用,并且还要弄清他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才能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

3、注重教学的生活化

解读课程资源固然重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历也很重要,回归生活化的教学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过程不是知识的简单接受过程,而是学习主体基于自身原有生活经验与知识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了解学生,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已经成为我们开展教育教学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多呈现丰富多样的生活情境,如提问多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多组织实践活动,多涉及有关生活体验的问题。

二.努力实现课堂有效

现代课堂倡导生成。生成的课堂需要教师根据学情变化,及时接纳弹性、灵性的成分。打破了传统教学的预设性、计划性地执行教案的教学模式,采取有效的调控措施,推动更高层面的互动,让课堂充满生活的真情,焕发生命的活力。应做到: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放在指导学生的能力提高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鼓励积极参与,尽量减少对学生的限制,要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活生生的人,尊重他们、信任他们,真正摆正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应贯穿“三讲三不讲”原则,即所谓“三讲”就是重点、难点、疑点,这三个点我们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讲;“三不讲”就是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永远也不会的不讲。

2、合理安排课堂流程

教学流程有许多环节组成,各环节互相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各环节可以预设。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课堂有生成性,因而往往会出现一些变化的情景。所以我们在精心预设教学流程时,也要考虑到可能变化的突发情况。课堂千变万化,有着强烈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学生一旦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就要及时采取巧妙的应急措施,调控课堂教学向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纵深推进。

3、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可以预设但不一定要恪守,随着课堂教学流程推进,要灵活选择。教学方法的选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只有教师明察课堂,适时调控,灵活选择切实的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学法主要有三种形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因而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去选择学法指导,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4、分类分层作业

学生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巩固练习的不同。现在提倡的精心设计板演作业、基础训练作业、拓展提高作业等这样几种作业是很有必要的。

教师在作业的选择上一定要有分类。批改作业中要仔细分析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别问题。如是共性问题,就要集中讲评;如是个别问题,就要个别当面辅导。当前很多教师缺乏作业选择,往往通过资料、电脑照搬别人的资料。不选择作业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和负担,课堂的有效性就无法实施。

三.优化练习促成教学有效

练习是检验学习效果,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而优化练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做到优化练习?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练习方法要得当

“对症下药”总比“滥施药方”有用得多。每一次练习就好比一个处方,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每一次教学的目标与重、难点成为练习设计的导航。设计的练习既要有利于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又要有利于学生理清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更要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值得提出的是,现在我们很多的老师对练习的精化和优化理解很不够,以为练的越多效果就好,于是题海战术,把学生压得透不过气来,这样,学生又累又苦,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久而久之,学生的智力麻木了,对学习不要说是兴趣,简直是害怕或厌恶,这难道是有效教学吗?

2、练习要有趣味性

练习的设计要兼有一定的生活味、趣味和思考味。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真正回归生活的练习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亲切感,同时处处体验成功的喜悦。如果练习还有那么点儿趣味,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会倍增。而一定的思考味对那些喜欢动脑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帖最好的兴奋剂。因此,丰富多彩的趣味练习,学生往往趋之若骛,而练习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3、练习要有层次

学生因个体的不同总存在着接受能力、思维空间等方面的差异。因此,练习的设计要依据学生的特点创设一定的“层次”,能够让学困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饱”,学优生“吃得好”。做到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训练,有所提高。

4、练习要把握“时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中确实存在着遗忘。遗忘对于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学生常常因遗忘而出现思想干扰或障碍。因此,练习要把握“时机”。教师应抢在知识遗忘前,组织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同时,“艾宾洛斯遗忘曲线”证实了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教师对每个知识点循环练习的间隔时间也应由短而长,以确保练习的最佳效果。

三、认真做到课后反思

叶澜教授说说过:一位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他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程把教学反思提高到了教学行为中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在上完一堂课后,或一个单元后要及时地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存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进行回顾和反思,将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记录在案。这样不断积累,克服不足发扬优点,教师的教学经验就会越来丰富。课堂的有效性就会越来越提高。

1、成功经验的总结

新颖的课堂设计,巧妙的课堂引言,直观形象的演示,热情激昂的讲解,适时巧妙的设问,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等,这些都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课后将这些课上发生的点滴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归纳,经验就会越积累越多,教法会越来越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2、失败教训的反思

不合理的教学设计,处理不妥的教学重点,没有突破的教学难点,链接语言的不准确,总结言语的不精炼,解答问题的不严谨,言语中伤了学生等等,课后要及时总结。这些鲜活的实例积累以后会不断的鞭策自己以后的教学。这样就会克服以后在教学中的不足。

3、课后学习升发

课后,教师反思的同时要不断学习。查找相关的课后反思和相关的课堂实录,通过比较借鉴,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积累。另外,也可以查找相关的资料,从理论上进一步提升,这样就达到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总之,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只有师生心灵的不断撞击,才会产生激情的火花;只有师生情感的不断交流,才会激发人性的快乐。课堂教学只有回归到人性、回归到生活才会真正达到时效。教无定法,学无止尽。只有通过我们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尊重教育的发展规律,转变观念提升能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追求教学有效性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有效教学的理论在不断丰富和完善,有效教学是一种教学理想。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现在,有些优质课、公开课看上去简直完美得无可挑剔,教师集编、导、演于一身,该想的都想到了,该有的也都有了,似乎找不出什么漏洞。但静下心来想一想,总感觉不爽气、不自在,觉得表演的成分太浓。这样的课,是精心设计、反复演练才能搬上课堂的,师生一唱一和,看似精彩纷呈,其实效果如何,实在不敢深究。这样的课,注重是“花样”,凸现的是教师,而学生发现真理、知识的真实体验,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冷落了,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气喘吁吁地跟在教师的后面跑,他们哪还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哪还有尽情享受知识“风景”的乐趣。

课堂教学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圆。有位教育专家说得好:“教室,是出错的地方。”是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课堂构思和教学实际之间的对话过程,不完美甚至有错,才是它的真实存在。它可能有教师面对学生发问而回答不出动的尴尬,它可能有学生面对问题所作出的“越轨”甚至“错误”的回答,它可能有未能完成预定教学目标的遗憾,这都是正常的。从美学角度看,既然课堂教学称之为艺术,艺术本身就可能完美,而这种不完美往往会给课堂本身增添许多耐人寻味的地方,使之变得更美丽、更精彩。

让课堂教学回归的本真状态吧,无须刻意做作,无须乔装打扮,让它真实地、自然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就像断臂的维纳斯,就像倾斜的比萨斜塔,虽然不完美,但它们同样具有一种独特而真实的审美意义。课堂教学就是应该让学生在所谓“不完美”的思维碰撞和情感互动中尽情享受真正的人文情怀,获得真正的心灵关照,实现真正的生命满足。

第五篇:实现有效教学反思

“实现有效教学反思”研究方案

--------幸福镇中心校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这句话反映出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在我校,.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反思,有的甚至没有反思。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重教学设计和过程的研究,对教学反思和总结没引起足够重视。不少教师甚至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有的反思流于形式。众多的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最后写怎样运用”。教学反思形式存在单一化、模式化倾向。这种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重叙述,轻分析。重面上的泛泛而谈,缺乏具体深刻的分析,重在问题的概括和罗列,对于出现的原因及改进措施分析不够具体。重在教师单方面的教,而忽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思。有的不能正确处理细节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

分析这些现象时我们感到,当前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有必要通过校本研究,引导教师通过科研的理论、方法,有效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教师教学反思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探求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从而真正提高教师教学反思的有效性,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研究内容

1、教师教学反思中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2、教学反思的内容。

3、教育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二、研究方法

1、前期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学习关于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知识,调查、分析目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具体研究阶段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法、实验总结法。通过指导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分析教学反思案例,找到教师反思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明确教学反思的内容,探求、总结教学反思的方式、方法。

三、研究思路

筛选问题→形成预案→进行前期调研→研究中及时调控→不断总结经验→有效推进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

(1)将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听课、访谈、问卷等方式,听取教师的建议,全面掌握学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基本教学情况,细致调研、归纳、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课堂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教师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抓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教学反思模式的探讨研究。

(2)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对课堂教学指导,阶段性的观摩研讨,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策略等对实验进行调控;

(3)定期进行阶段性的总结交流,鼓励教师参与研究,撰写研究成果,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

四、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阶段

调查目前教师教学反思现状,查阅文献资料,完成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阶段

1、成立研究小组,召开会议,对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和修订。

2、加强理论学习,组织研究人员培训,明确研究的意义,掌握相关研究方法。

3、利用业务学习时间,校领导传授新课程理念。

4、进行阶段性评价和总结。

第三阶段:研究深入阶段

1、坚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活动。请一些名校名师到我校上公开课,课后教师集中反思。

2、开展教师撰写教学反思的系列教研活动。通过教师讨论会对教师的反思进行讨论。

3、编写教师反思集。

4、请教育局和教研室领导进行讲座和指导。

第四阶段:研究总结阶段

1、对反思的模式进行探索总结和提炼。

2、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以便于修整。

3、总结概括反思经验,撰写总结报告。

5、做好课题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工作。

五、预期成果

研究报告、典型案例集、论文集、博文等。

2012年3月

下载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校本管理策略论文实现有效教学论文:新课改背景下实现有效教学的校本管理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范文

    初中英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的进程,在初中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英语的教学也更加应该被重视起来。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英语的教学一直是我们在初中阶段教学中的......

    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如何实现高中英语有效教学 内容摘要: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语言,掌握英语是世界培养国际性人才不可忽视的条件之一,中国作为教育大国,在英语教学上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高中......

    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 作者:转载 发布时间:2014-11-22 点击数:317 [摘要]从有效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实现有效教学的三大......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我阅读了《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学设计基本工具的介绍,主要探......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范文大全)

    浅谈新课改下农村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实现途径 摘要: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是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广大工作在一线的初中物理教师所孜孜不倦追求和奋斗的目标。然而,在农村......

    “投其所好”实现课堂有效教学

    ―――议学情分析在提高课堂教学重要性 【摘要】: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省 “五严规定”的大背景下,课堂教学效率才是学生高考成功和素质全面提高的一把利器,“投其所好”实......

    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实现有效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思考 宁化一中 刘敏华 [摘 要]高中新课程倡导探究式教学,本文从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的可......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午井初中梁宏宝 一、用心备课 迈出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教学中备课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预构,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