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教学有感

时间:2019-05-12 23:32: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程制图教学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程制图教学有感》。

第一篇:工程制图教学有感

内容摘要:

摘要: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设计意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媒介。在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

摘要: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技术界的语言”,是表达设计意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媒介。在培养学生的制图技能和空间想象力的同时,更能培养和激发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关键词:工程图样设计态度

一、工程制图的 历史

根据历史记载,我国很早就使用了较好的作图方法,如在《周髀算经》中就有商高用直角三角形边长为3:4:5的比例作直角的记载;在春秋战国时的著作中也曾述及绘图与施工划线工具的应用,如在墨子的著述中就有“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横以水,正以垂”,矩是直角尺,规是圆规,绳是木工用于弹画直线的墨绳,水是用水面来衡量是否水平的工具,垂是用绳悬挂重锤来校正铅垂方向的工具;在《史记》的《秦始皇本纪》中还述及“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廷,作之咸阳北阪上”,就是说,秦国每征服一国后,就令人画出该国宫室的图样,并照样建造在咸阳北阪上。

二、工程制图的重要性

工程制图几乎是所有 艺术 设计院校中都需要进修的课程,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设计、工业 设计、家具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等等都有依据图纸来制作和实施。因为上述设计的造型、尺寸和做法,都不是纯绘画或语言文字所能描述清楚的,这必须借助一系列的制图。如: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做初步设计时,要用到能简明地反映房屋建筑功能、特色的方案设计图;做施工设计时,要用到能详细地表达房屋建筑的平面布局、立面外形、内部空间结构等的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以及必要的结构施工图、设备施工图等。随着技术、工艺、材料和人们认识的 发展 变化,人们对所生活的环境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过去,根据客户的需要,我们通常只需要在有关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加注文字说明或加绘一些局部详图就可以了。而现在因客户和设计师对布局、装饰和质量等有不同的艺术品味和要求,再加之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快速发展应用,之前的“附带说明”已不能达到设计表达的目的,于是工程制图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三、工程制图的教学新发现

(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工程制图的图样在表达初步设计、创意构思、便于交流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即从二维平面图样想象三维立体形态。这是很必要的练习,因为今后进行艺术设计创作,需要经常不断地将头脑中想象的形态落实到图面上,或由图面制成立体形态。从感性到理性,从技术到艺术,这是从二维思维到三维思维,又是从三维思维到二维思维的过渡。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渐进过程,我们所生活的每一个环境空间的由来与塑造都是经历了这样一个反复与蜕变的过程。我们需要借工程制图这一课程训练这种思维方式和绘画技巧。

(二)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我们的设计教学理论必须和设计实践相结合才能学以致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材料的跟新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借助工程制图的详图和结构图绘制表现让学生将自己的设计材料充分和市场接轨,掌控材料市场更新变化,如: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限定其材料只能用近三个月市场和设计界最火爆的类型。这样激励学生自学积淀,从而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在初次工作时可以快速消除“毕业空白段”,是我们工程制图的另一个实践发现。

(三)培养学生严谨的设计和工作态度 设计的构思阶段是大胆的,设计的表现阶段是细腻的,二者的区别不容混淆和忽视。这可以说是一个优秀设计师内在素养的体现。整套设计方案的尺寸如稍有纰漏,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最后的设计效果,除了施工工艺外,考究的就是设计结构。很多独特或是独树一帜的设计前提,便是设计师一丝不苟的对待,即便是一个螺丝的接口都可以塑造出无数的创意语言,形成整个设计的亮点。工程制图的练习过程就像是 中国 传统书画的作画过程,看似简单大意,其不然已是胸有成竹,只待泼墨抒情了。

四、结语

一件优秀的设计作品,在于能全面准确地表达设计师的创意思想,通过它一目了然的形式来评价设计方案的优缺点。“画意与文思都源于 自然 与人间的启示。自然太阔大了,与宇宙太空没有界限,于是人们创造了桥”。在二维和三维的转换世界里,工程制图就是这座桥,它将构思理念与图样交替编织,完美结合,以独特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一个又一个独特的视觉形象。

第二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室内设计专业入门指导课程。旨在介绍建筑方面相关知识,并能独立进行简单的建筑工程制图和识图。

二、课程目标

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制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形成空间概念,增长空间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绘图和读图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足够的制图理论基础。

三、学情分析 理论与实训相结合。

四、教材分析

包括: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注法、正投影法理论基础、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立体的投影分析、组合体视图的画法、截交线的画法、相贯线的画法、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注法。

五、课程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观察物象的方法。难点:准确表达感受的艺术技能。

六、教学方法与手段

1、理论讲授

2、教师示范

3、学生实训

七、过程设计(重点之处)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教学辅助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思考题

1.仿宋字的特点

第一节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 《机械制图》(0.4学时)

课堂教学随机补充内容

经验总结 和书写规律有哪

一、图纸幅面和格式 些?

图纸幅面和图框格式、标题栏及其方位

2.构成尺寸的要

二、比例

素有哪些?尺寸 比例的定义、标准比例系列 标注应注意哪些

三、字体 问题?

技术图样及有关技术文件中字体的基本

3.常用的绘图工 要求、常用字体示例 具有哪些?使用

四、图线及其画法 丁字尺应注意什 图线的种类和画法要求 么问题?图纸一

五、尺寸注法 般贴在图板的 什么位置? 4.何谓几何作图?

基本规则、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定 第二节 绘图工具和一起的使用方法

(0.4学时)

常用的几何作图

一、图板、丁字尺、三角板的用法 方法有哪些?

图板的用法、丁字尺的用法、三角板的用

5.何谓圆弧连 法

接?圆弧连接时

二、分规、比例尺的用法 应注意什么问分规的用法、比例尺的用法 题?

讨论题

参考书目

三、圆规的用法 圆规的用法

四、曲线板的用法 曲线板的用法

五、针管绘图笔和鸭嘴笔的用法

1.唐克中 朱同针管绘图笔的用法、鸭嘴笔的用法 钧 《画法几何及

六、铅笔的削法 工程制图》 高等铅笔的削法 教育出版社 2002

第三节 几何作图(0.4学时)

一、正多边形的画法

正六边形、正五边形、正n边形

二、圆的近似画法

椭圆的近似画法“四心圆弧法”

三、斜度和锥度

定义及图形符号、标注方法、画法

四、圆弧连接

圆弧连接的基本作图、圆弧连接作图举例 第四节平面图形的画法和尺寸注法

(0.4学时)

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 定位尺寸、大小尺寸

二、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画图步骤 已知线段、中间线段、连接线段

三、平面图形的尺寸注法 标注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第五节 手工绘图的方法和步骤(0.4学时)

一、仪器绘图

准备工作、选定图幅、固定图纸、画底稿、检查并清理图稿、全面检查图纸

二、徒手绘图 直线的画法、圆的画法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教学辅助内容 思考题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方法概述(0.5学时)

1.投影分为几类?

一、影法的基本概念

分类的原则是什 中心投影法、斜投影法、平行投影法 么?

二、平面和直线的投影特点

2.平行投影有哪 在正投影法中,平面和直线的三个投影特 些特性? 3.三面投影是怎

第二节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样形成的?名称(0.5学时)

和符号是什么?

一、三投影体系

4.点的三面投影 正面投影面、水平投影面、侧面投影面 之间有什么联系?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5.试述两平行线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的投影特性? 6.以侧平面为例

第三节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0.5学时),试述投影面平

一、基本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行面的投影特六棱柱和四棱锥的三视图及画图步骤 性?

讨论题

参考书目

二、简单挖切体和叠加体三视图的画法 讲解书书中的两个例子(简单挖切体和叠 加体三视图的画法)

第四节 立体的投影分析(2.5学时)

一、点的投影

1.唐克中 朱同点的投影规律、根据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 钧 《画法几何及投影、两点的相对坐标与无轴投影图 工程制图》 高等

二、直线的投影

教育出版社 2002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上点的投

影、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三、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法、各种位置平面及其投影特 性、平面内的直线和点

四、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关于平行问题、关于相交问题、关于垂直 问题

五、线面分析法

讲解书中的两个例子(对立体表面上的面 和线进行分析,弄清它们的形状和相互关 系,以及在投影面体系中的位置和投影特 点,解决画图和看图问题)。

第五节 回转体(1学时)

一、回转面的形成

回转面、轴线、母线、素线、纬线的定义

二、常见回转体

回转体的定义、圆锥体的形成和投影分析、圆锥面上取点、圆柱体的形成和投影分 析、圆柱面上取点、圆球的形成和投影分 析、球面上取点、圆环、轴线为投影面平行线的圆柱或圆锥的投影

第三章 计算机绘图基础 教学辅助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后记

思考题

第一节 AutoCAD 2000 软件概貌(0.4学时)课堂

1.请说明Auto

一、AutoCAD 2000 的界面 CAD中下列术

教学打开图形、缺省设置、使用向导、标题栏、菜 随机

补充内容 经验总结 语的含义:实体、单条、工具条、绘图区、辅助工具栏

块、图层

二、设置图线的颜色、线型、线宽及图层

2.Auto CAD中用 设置图线的颜色、装入和选用线型、图层、几种画圆方式?

三、命令和数据的输入方法 它们分别是什么?命令、坐标和数据输入方法

3.如何定义块、第二节 主要绘图命令(1.5学时)

写块?如何进行

一、画直线、圆、圆弧、正多边形 插入?

讨论题

参考书目 1.唐克中 朱同画直线命令、画整芽命令、画圆弧命令、画多线 段命令、画正多边形命令

二、填充图案、文本输入

填充图案、文本输入(文本输入命令、多行文 本输入命令)

第三节 显示命令(0.1学时)

钧 《画法几何及

一、实时移动命令 工程制图》 高等

二、实时缩放命令 教育出版社

三、窗口缩放命令 2002

四、返回前一幅图形命令

第四节 选择对象的方法及作图辅助工具

(0.5学时)

一、选择对象的方法

单点拾取、窗口拾取

二、精确作图的主要辅助工具

正交功能、捕捉特殊点的功能(单点捕捉、自 动捕捉)

第五节 主要修改命令(1.5学时)

一、删除和恢复命令

删除命令(Erase命令、Undo命令、Redo命令)

二、复制类命令

复制命令、偏移命令、镜像复制命令

三、图形变换类命令

移动命令、旋转命令、比例命令

四、图形修剪、截断、倒角和画连接圆弧命令 修剪命令、截断命令、倒角命令、加圆角命令

五、其它修改命令

查看和修改对象特性命令、分解组合实体命令 第六节 图块的创建与插入(0.5学时)

一、创建图块命令 把粗糙度符号建成块

二、插入图块命令

插入已生成的图块或已存储的图形文件

第七节 尺寸标注(1学时)

一、尺寸标注样式命令

标注样式管理对话框、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新标注样式

二、尺寸标注方法

标注线性尺寸、对齐标注、连接标注和基线标注、标直径尺寸、标注半径尺寸、标注角度尺寸

第八节 综合举例(0.5学时)

一、制支架零件图

分步详细讲解如何用计算机绘制支架零件图

八、教学建议

1、多动手训练

2、多阅读相关书籍

3、适当学习相关建筑方面的知识

九、考核方法与手段

根据所提供的素材,绘制一幅平面图,一幅立面图。

第三篇:工程制图教学课程总结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总结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不知不觉间,为期三个多月的工程制图课程在今天终于落下了帷幕。对于我来说,这一学期的授课任务,不仅是我第一次作为老师完成工程制图的教学,更让我完成了由“学进来”到“讲出去”的一个重大心里转变。在这期间,我曾为同学们渴求知识的双眼所打动,也曾为某些同学的调皮举动而烦恼不已,更重要的是在讲学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明白教师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的意义。

从工程制图这门课程来说,该课程是研究运用画法几何的原理,结合机械、电气工程技术上的规定和有关知识来绘制与识读机械、电气工程图样。因此它贯穿与整个工程的设计、制造、加工、维修等诸多环节,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那么从工程制图其本身的特点来看,我总结了自己在课程设计与授课中的一些心得体会,现表述如下:

首先在课程教学上立足学生,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

工程制图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形体分析能力。那么在课堂上更要由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向“交流式”、“讨论式”、“启发式”的课堂模式转变。我发现在上课中常常是自己情绪饱满的在上面讲课,可是学生却兴趣索然的蒙头看书,这样的教学效果就比较弱了,这就是没有把学生对于制图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老师成了主角,学生变成了观众。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分小组或者开放式的讨论,比如以三视图为例,老师提供三视图让学生自己在头脑中想象轴测图的样子,老师不先给出答案,大家自由表述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启发,互相指出错误,把大家调动起来唱主角。

其次加大习题课在课程中的比重。从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许多同学缺乏联系,工程制图与cad是一门需要亲自动手的课程,可是由于我们教学任务紧张,所以单独的习题课,绘图课较少,学生常常没有得到应有的练习量就进入了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因此在今后的授课中,要加强学生的动手绘图的环节,安排专门的习题讲解课,对于落后的同学在必要的情况下要专门辅导。

再次是教学手段的多元化。由于PPT的引入,教学解放了老师却也应付了学生。老式的黑板教学演示速度太慢,ppt讲课又太快,学生常常没有看清楚就进入了下一页。因此我们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引入cad或者其他平面建模软件来作图,比如东南、同济大学都是这样授课。与传统的黑板作图相比不仅解放了老师,而且提供的题量多,作图清晰,还原容易。

最后是教学方法上的突破。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教学,注重将工程图学课程与工程实际问题、科学前沿、相关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启发学生多向思维。注重学生参与,除课堂提问、讨论外,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小设计。如在讲授平面切割体时,由于该部分内容较难掌握,有些学生难以想象出空间形状,教师就鼓励学生用一些易于切割的材料(如橡皮泥、泥土、萝卜等)自己动手,逐步将物体形状切割出来,使学生很快掌握这部分知识。总之经过了这一学期的历练,我对于自己教授的这门课程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对于自己在学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决定努力改进。未来的教学中,我更希望自己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承者,更能成为同学们在人生道路上的朋友与导师,当然我也知道自己要达到这一要求还有许多艰苦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相信在今后的路上我会对教师有更多的心得与体会,相信教学的魅力不只在于在于“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的认知,也不只单单为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慰藉,更不是单单为了谋求“桃李满天下”的满足感,那么教学的魅力与意义在何处?我为自己在画下一个句号的同时,也写下一个问号,催促自己快快成长,求知求新,求勇求变。

x x

2014年1月8日

第四篇:中职《工程制图》教学反思

《机械识图》教学反思

这门学科是机械专业中最为基本,也最为重要的课程。对每个初学的学生尤为重要。但这本课程有它的特殊性和很强的专业性,所以在教学上也有区别于其他学科。而我们的学生基础知识普遍较差,这给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上不仅要因材施教,更要想很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端正态度。更要明白本课程的重要性,使他们在思想上变为想学要学。那么怎样让他们改变以前的学习态度,和不良习惯呢。这也给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对本课程的教学有以下的思考:

1、培养学生学习乐趣,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主动性,这尤为关键。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挂图,模型,多媒体等。

2、培养严谨的学习作风,如画图要求:字体书写端正规范、制图认真细致、图线分明清晰。

3、本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我的教学重点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精力。所以我的教学思路也是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这样我的教学也会事半功倍,许多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如在本课程教学时我尽量用模型和多媒体现让学生多看再去想,再发现投影作图的方法和规律。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养成也很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的思维拓展开,也提高了空间想象能力。

4、介绍本专业对在本行业的地位和发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机械识图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绘制和阅读机械工程图样的能力,工程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机械类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明确了学习目的,使他们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5、我认为在教学上要灵活应用,不可太教条主义。可采用多种方法,如示范法,比较法,还可采用学生表演法,让学生主持本课堂,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本课教学中我正是遵循这样的思路来给我们的学生加以指导,我把常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相结合,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重点。把课后的练习(如图)也结合起来,最后在练习中教师巡查,加以个别指导。总之,我对本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体现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练习上,大部分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初步有了空间的概念,也基本能掌握所学知识。今后我们更要理论联系实践,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真正掌握绘图技能。

下面,我将分章节做具体的教学反思。

一、单元一 图样的基本知识(安排12课时)。

包括线条、图纸、字体、绘图工具等的国标要求,尺寸标注三要素的基本要求和正确标注。

这部分是制图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这部分的难度不大,讲解通俗易懂,老师应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学风上,课堂上应尽量采用示范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会削铅笔,不习惯选择HB和2B铅笔画不同的线条,线条粗细不分,多余线条不擦除,尺寸箭头经常徒手画……当发现此类现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示范正确方法,对学生作业应该注意找出优秀部分及时表扬,对出现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要求订正。学生知晓了制图要求以后,就需要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在这个阶段,对学生的作业应严格要求,从线条的粗细浓淡,箭头的合格绘制,图线的严丝合缝,数字的书写规范都要仔细检查,及时纠正学生身上的一些不良作图习惯。老师在其中要不断的督促和鼓励他们按要求作图,不能马虎,力求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作图风格。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觉得大部分同学还是能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学生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制图的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制图课本身就是一门要求严谨的课程,还有学生在制图的基本规定不注意,字迹不清晰。

2、有几个难点学生掌握不能达到全部掌握,本单元中有以下几个:尺寸的标注还有不清楚的;圆弧的连接;还有很多同学不能灵活应用;椭圆的画法还有小部分同学没有掌握。

3、有个别同学的学习态度还不够好,不够认真,上课不能认真听课,作业也很随便。正对以上问题,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有以下对策。

1、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多学习新的知识。要多学习本学科的新知识关注本学科的新发展,学习新技术,研究新问题,防止知识老化。

2、教学中突出重点,加强难点的突破。老师如果不顾学生的学情,只按固定的计划进程教学,学生不能接受,那也是徒劳无功的教学,所以要灵活地掌握教学进度,要让学生听得懂,学得轻松,开心。适度调整教学进度和内容,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内容可以放弃。一定要摈弃对教材烦琐的诠释的教法。对于比较难的,比如是圆弧连接,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叫学生自己去做作业本上对应的习题,该如何解决,先去思考,通过其主动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更容易学生的接受。

3、合理调整教学中的比例关系,做到精讲精练。增加练习课,鼓励学生在大量制图练习中总结制图的规律和技巧。在练习课上还可以通过当堂批改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和学习积极性,现在,我一到班级,就会有很多学生找我批改他的作业,做的越好的同学越是积极,我完全可以看见学生的成就感,学生的成就感也成就了我的成就感。

4、严格要求,养成严谨的态度和作风。图样做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在生产和技术交流中起到桥梁的作用,只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图,才不影响图样的通用性,对于文字符号的书写要求规范,图样的线性等都要严格要求。我自己在课堂上的板书版画也也要认真规范,以身作则。

5、深入学生实际,料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给与个别辅导帮助。对于学习不够自觉的学生要加强监督。同时不放弃个别辅导,及时鼓励。

二、投影作图(安排12课时)。

内容包括点、线、面投影画法,基本几何体三视图,基本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标注。

这部分是学生从门外汉走向一个成熟制图员的关键阶段,是培养学生从平面走向空间的一个过渡阶段,由于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提高了,所以很多学习很认真的学生往往是在这里掉队的。

这部分的教学层次感很强,前后知识呼应,环环相扣。在教学引导上,教师应该让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状态,延续学习探究的激情,才能克服学习中不断遇到的空间想象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一定要注意每一个知识点的反馈,检查学生的巩固率,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比如说:点的投影首先应充分练习,之后才能学习线、面的投影;特殊线、面的投影烂熟于胸后,才能很容易去理解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在基本几何体表面求点是这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后面的求截交线、相贯线都需要反复运用该知识点。因此这里的学习应放慢速度,追求质量。由于知识前后关联密切,教师一定不能着急进度,应根据学生的掌握状况,合理安排课时。我认为,课堂安排应少理论,多实践,反复练习,不断加大难度,同时应及时检查学生的巩固情况。教与练的比例可根据学生情况调整,但是一定要保证足够量的练习,并且最好是课堂练习。因为制图关键体现作图过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作图过程,故很容易监督他们的作图习惯是否正确,纠正图线质量是否合格。在这里,老师不能急躁,应多准备习题,根据学生水平,分成易、中、难等级,有针对性的布置,题目的难度掌握要适中,要适应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切不可把难度跨度拉得过大,影响学生的自信心。也只有在这部分知识点打牢了,后面的学习才会事半功倍。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这里的“苦功”是难免的,但是充足的准备会在后面的学习中得到回报的。

三、单元三 机件形状表达方法(安排6课时)。

包括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绘制。

这部分对于绘图要求的理解并不难,关键是形体复杂了,内形和外形都需要表达,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又要上一个台阶。所以教师应少讲理论,让学生多看图,勤练图。此时可以主要以大作业为主,练习中也要注意充分调动、激励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选择表达方式,独立思考,动手制作模型。

多媒体教学在这个时候能帮上大忙。通过CAXA、3DMAX等三维造型软件的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形体,选择表达方法。对于不太容易想象的“内形”部分,还可以通过软件将机件“真实”地剖切开来,让学生亲眼看看各个形体内部的相贯线、相交线和截交线,确定剖切平面的形状和位置。在课堂上可以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那课下怎么办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在每个练习后都要求大家绘制立体图,并鼓励学生用橡皮泥、黄泥、肥皂等材料制作模型,通过“立体”与“平面”的转换思考,不断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单元四 零件图(安排6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了解零件图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其在生产中的作用;了解零件的工艺结构及零件常用一些的加工方法;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画读零件图的方法步骤 ; 掌握表面粗糙度、公差配合、形位公差的代号的标注与识读。主要内容为: ①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② 零件图视图选择及尺寸标注; ③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④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 ⑤读零件图;

在该单元的教学中,零件图的概念、内容、形状表达以及尺寸标注等内容,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础,难度不大。难点在于零件图的技术要求,具体讲,表面粗糙度相对容易,真正的难点是公差与配合以及形位公差。在具体的教学中,公差与配合这个部分因为涉及的概念繁多、内容晦涩,学生掌握起来确实很困难,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我除了耐心细致地讲解以外,辅以生动的多媒体动画演示,以此增加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减低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接受起来容易一些。形位公差部分,除了掌握几种形位公差的特征项目及符号、在图样上的标注于识读以外,关键是多做练习,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形位公差的含义并达到熟练。

五、单元五 常用零件的画法(安排6课时)。

包括螺纹及其连接,键及其连接,销及其连接,齿轮,弹簧,轴承的画法。重点是螺纹及其连接。

“螺纹的规定画法”是机械制图课中的主要零件规定画法之一。螺栓是生活中常用的机械零件,如何真正让机械制图贴近学生生活,让机械制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教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把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带进课堂。这样就能很好的解决“死知识”适应“活教学”之间的矛盾。学生在能力、个性以及素养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六、单元六 装配图(安排6课时)。

包括装配图的概念,装配图的表达方法,装配图的其他内容,装配图识读。

这个单元,除了索涉及的一些概念外,主要是应用。应用部分的内容是核心,但学生易产生枯燥感,教师不妨每一次课带去同一装配体进行讲解。比如将减速箱的模型带进教育。讲轴类零件图时,先让学生观察减速箱的结构,了解工作原理。再观察轴在其中的位置,所起的作用,与其它零件的连结关系、配合关系。再讲轴的零件图的画法。此时,不妨将视图表达、尺寸标注、技术要求、机械常识、国家标准等内容,组织穿插,有机联系。讲解完后。可让学生亲手拆卸、组装,再做作业。对其它类型的零件和标准件的讲解过程也是如此。如此循环往复,就能顺利地进入装配体视图表达这一内容。当进行到该装配体测绘大作业时,学生对其中的零件、标准件,已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画零件图、装配图时,就能达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我们要注重的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概括为: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能用一组完整的视图表达零件、装配体的形状;能正确、完整、清晰地标准尺寸;能用相应的技术要求来保证机器的设计要求、工作性能。学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就能学以致用,走上岗位后能尽快地从事业务范围内的设计、制图工作。我们的教学效果也就体现在这里了。

第五篇:工程制图教学大纲2006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30014 课程类别:专业教学课程

授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等专业 开课学期:第 1 学期 学

分:3学分

主讲教师:朱健、夏雪伟

指定教材:教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

一.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化工制图是在几何、数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基础技术课程,主要任务是: 1.学习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2.培养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基本能力; 3.培养图解简单空间几何问题的能力;

4.培养对三维形状与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有意识地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第一章

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

课时:3周,共9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投影法及三面投影图

1.1 投影法

了解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了解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的投影特性和应用。

正投影法的特点是投影的大小和投影之间的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因此工程制图多采用正投影法。

1.2 点的投影

点投影的基本规律:空间的一个点需要三面投影才可判断其空间位置。

点的三面投影:投影体系的确立,以及三面投影之间的关系。正面、水平面和侧面三面投影体系,以及投影展开。

点在HVW三面投影中的投影规律。

根据两点的三面投影,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

1.3 直线的投影。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同面投影(在同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的同面投影。

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比空间线段短

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线段实长(实形性)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重合为一点(积聚性)特殊位置的直线的投影规则:

水平线:在H面投影有实形性

正平线:在V面的投影有实形性

侧平线:在W面的投影具有实形性

此外还有正垂线、铅垂线和侧垂线的投影也各有其特点,主要是在各自所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表现出积聚性,积聚成一点。

一般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三个投影都倾斜于投影轴;2.投影长度小于直线的真实长度;3.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不反映直线对投影面的倾角。

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点在直线上,点在直线外

1.以投影特性(点在直线上,则该点在三面的投影也在该直线的投影上)2.以定比定理来判断点是否在直线上。

两条直线的相对位置:

直线相交: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面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影规律。

两直线平行: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其各同面投影必相互平行,反之亦然。

两直线交叉: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 “交点”不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

两直线相对位置的一些特殊情况:

两直线垂直相交:若直角有一边平行于投影面,则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角。

1.4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表示方法:非共线的三点、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两条相互相交的直线、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平面图形。

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平行投影面-----投影就把实形现(实形性)★平面垂直投影面-----投影积聚成直线(积聚性)★平面倾斜投影面-----投影类似原平面(类似性)

平面的分类:

1.一般位置平面 2.和某个平面垂直 3.和某个位置平行

投影面的垂直面:在其垂直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显示出积聚性(投影为一直线)投影面的平行面: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实形性。一般位置平面:其三面投影之间有类似性。

平面上的直线和点。定理一:

若一直线过平面上的两点,则此直线必在该平面内。

定理二:

若一直线过平面上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上的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在该平面内

1.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相对位置包括平行、相交和垂直。平行问题:直线和平面之间平行

1.直线和平面平行:若一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直线,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必相互平行。

平面之间相互平行

2.平面和平面相互平行:①若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对应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则这两平面相互平行。② 若两投影面垂直面相互平行,则它们具有积聚性的那组投影必相互平行。

相交问题:

1.直线和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相交,其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2.平面和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同时交线上的点都是两平面的共有点。① 求两平面的交线

⑴ 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⑵ 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② 判别两平面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 判别可见性。1.6 换面法

一、问题的提出

★ 如何求一般位置直线的实长? ★ 如何求一般位置平面的真实大小? 解决方法:更换投影面。换面法:

物体本身在空间的位置不动,而用某一新投影面(辅助投影面)代替原有投影面,使物体相对新的投影面处于解题所需要的有利位置,然后将物体向新投影面进行投射。

二、新投影面的选择原则

1.新投影面必须对空间物体处于最有利的解题位置。

2.新投影面必须垂直于某一保留的原投影面,以构成一个相互垂直的两投影面的新体系。

三、点的投影变换规律

⒈ 更换一次投影面:更换了一次投影面之后,点在新的投影面内投影规则。2.新旧投影面之间的关系

3.更换两次投影面:新旧投影之间的关系。

四、换面法的四个基本问题

1.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平行线 2.把一般位置直线变换成投影面垂直线 3.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垂直面 4.把一般位置平面变换成投影面平行面

五、换面法的应用 空间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相互交叉的直线之间的距离 两条相交的直线之间的夹角 两个相交的平面之间的夹角 思考题:

1.为何正投影法在工程制图中使用最为广泛,这取决于正投影的什么投影特性?

2.如何理解平面投影中的积聚性、类似性和实形性,分别在何种状况中才会体现出以上的三种特性?

3.换面法中怎样确定新的投影体系,换面法能解决那些问题?

第二章 立体的投影 2周,6课时

常见的基本几何体: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基本体

1.平面基本体:棱柱(由两个底面和几个侧棱面组成。侧棱面与侧棱面的交线叫侧棱线,侧棱线相互平行)和棱锥(由一个底面和几个侧棱面组成。侧棱线交于有限远的一点——锥顶)

2.曲面基本体:曲面基本体主要是研究的回转体。

圆柱体:由圆柱面和两底面组成

圆柱面是由直线AA1绕与它平行的轴线OO1旋转而成。直线AA1称为母线

圆柱面上与轴线平行的任一直线称为圆柱面的素线。轮廓线素线的投影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圆柱面上取点(圆柱面上点的投影和可见性的判断)

圆锥体

由圆锥面和底面组成。

圆锥面是由直线SA绕与它相交的轴线OO1旋转而成。

S称为锥顶,直线SA称为母线。圆锥面上过锥顶的任一直线称为圆锥面的素线。轮廓线素线的投影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

圆锥面上取点及该点的可见性的判断(辅助圆法)

圆球

圆母线以它的直径为轴旋转而成。轮廓线的投影与曲面可见性的判断 圆球面上取点

2-2平面与平面立体表面相交

截切:用一个平面与立体相交,截去立体的一部分。 截平面 —— 用以截切物体的平面  截交线 —— 截平面与物体表面的交线

 截断面 —— 因截平面的截切,在物体上形成的平面。讨论的问题:截交线的分析和作图。⒈ 求截交线的两种方法:

★ 求各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棱线法。★ 求各棱面与截平面的交线→棱面法 ⒉ 求截交线的步骤: ☆ 截平面与体的相对位置 ☆ 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 画出截交线的投影

分别求出截平面与棱面的交线,并连接成多边形。截交线的形状

1.分析截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以决定截交线形状:多边形,其边数取决于截平面截到的棱面数。

2.分析截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以决定截交线的投影形状。2.3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相交 截交线的性质:

一、回转体截切的基本形式

 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共有线。

 截交线的形状取决于回转体表面的形状及截平面与回转体轴线的相对位置。截交线都是封闭的平面图形(封闭曲线或由直线和曲线围成)。

二、求平面与回转体的截交线的一般步骤 圆柱体的截切 圆锥体的截切 球体的截切

复合回转体的截切 2.4 两立体表面相交

两立体相交叫作相贯,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平面体与回转体相贯 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 多体相贯

相贯线的主要性质: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线。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其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思考题:

1.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基本体各有哪几类,其投影各有什么特点? 2.平面基本体和曲面基本体的相贯,其投影的画法应遵循什么原则? 3.立体被平面截切其截断面的特点是什么?

第三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周 6学时

3.1 制图基本规格

图样是现代化工业生产和技术交流的重要技术文件,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实际的需要以及科学地进行管理图纸。对图样的各个方面,如图纸大小、图线、字体、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等都应有一个统一的规定,以使工程技术人员有章可循。这个规定叫做制图标准。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树立标准化的概念,自觉贯彻并执行国家标准。

现在我们遵循的标准是GB4457.1~4-84和GB4458.4-84,这里“GB”代表“国标”,“1~4”指的是标准的编号,最后的“84”是标准颁布的年份

图纸幅面和标题栏(GB/T14689—1993)

幅面指的是图纸宽度与长度组成的图面,为了便于图纸的装订和保存,必须对图纸幅面作统一的规定。了解各号图纸的尺寸大小。图纸格式分为有装订边和无装订边两种格式。

标题栏及其方位和格式

标题栏是由名称及代号、签字区、更改区和其他区组成的栏目。

标题栏用来表示零部件名称、所用材料、图形比例、图号、设计者、审核者、单位名称等等。每张图纸的右下角都应有标题栏。

标题栏的格式国家标准也有规定,但由于很复杂,因此制图作业推荐使用的标题栏的标准格式。

比例

图样中机件要素的线性尺寸与实际机件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即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

3.2 GB/T14691-93)

图样中除了用视图表示机件外,还要用文字和数字说明机件的技术要求和大小。所以学习制图,还应学习书写符合标准的工程字体

国家标准中对图样中采用的汉字、拉丁字母、希腊字母、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作了规定。

图线及其画法

图线的型式及应用

图线分为粗细两种。粗线的宽度为b=0.5~2mm,细线的宽度为b/3。(1)粗实线(A型线)宽度为b 应用:A1——可见轮廓线

(2)细实线(B型线)宽度为b/3 细实线的用途较多,共10种。主要用于: B1——尺寸线及尺寸界限 B2——剖面线

B3--重合断面的轮廓线

(3)波浪线(C型线)宽度为b/3 C1——断裂处的边界线 C2——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

(4)双折线(D型线)宽度为b/3 断裂处的边界线

(5)虚线(F型线)宽度为b/3 F1——不可见轮廓线

(6)细点画线(G型线)宽度为b/3 主要用途

G2——对称中心线 G3——轨迹线

图线的画法

(1)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应各自大致相等。

(2)国家标准中没有规定虚线、点画线和双点画线的线段长度及其间距。推荐用画图所示的数值。根据图形大小和复杂程度选用。

实线、虚线和点画线相交或连接处的画法 线条的深浅程度要一致,不要粗线深细线浅。尺寸注法(GB4458.4-84)1.基本规则

(1)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2)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其他说明)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要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必须注明相应的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

(3)图样中所标注的尺寸,为该图样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

思考题:

1.就绘图的方法为何要标准化,有何种意义?

2.简单说明绘图标准中对工件图纸的绘制和标注的要点。3.简要说明在标注长度和标注角度时各需要注意那些要点。

第五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3周 9学时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特性

体的投影,实质上是构成该体的所有表面的投影总和。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组合体的组成方式:叠加、相交 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两形体表面相切时,相切处无线;两形体相交时,在相交处应画出交线。画图步骤及要领:

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解 —— 分块 弄清各部分的形状及相对位置关系

按照各块的主次和相对位置关系,逐个画出它们的投影 分析及正确表示各部分形体之间的表面过渡关系 检查、加深。组合体的尺寸注法

一、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 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要标注制造零件所需要的全部尺寸,不遗漏,不重复 尺寸布置要整齐、清晰,便于阅读

标注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及工艺要求。

二、标注尺寸的基本规则

尺寸数值为零件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以毫米为单位,如采用其它单位时,则必须注明单位名称 图中所注尺寸为零件完工后的尺寸 每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最能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特征的视图上 尺寸配置合理

三、尺寸三要素

1.尺寸界线:尺寸界线为细实线,并应由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也可用这些线代替

⒉ 尺寸线:尺寸线为细实线,一端或两端带有终端符号(箭头斜线)尺寸线不能用其它图线代替,也不得与其它图线重合。标注线性尺寸时尺寸线必须与所标注的线段平行 一般应注在尺寸线的上方,也可注在尺寸线的中断处

线性尺寸数字的方向,一般应按上图所示方向注写,并尽可能避免在图示30°范围 内标注尺寸,无法避免时应引出标注尺寸数字不可被任

何图线所通过,否则必须将该图线断开。

四、角度、直径、半径及狭小部位尺寸的标注 尺寸线应画成圆弧,其圆心是该角的顶点。尺寸界线沿径向引出。

角度数字一律水平写。

标注直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标注球面直径时,应在符号S 半径尺寸

标注半径尺寸时,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R 尺寸标注必须合理

所谓合理就是标注尺寸时,既要满足设计要求又要符合加工测量等工艺要求 正确地选择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部件中的位置的基准 用以确定零件在加工或测量时的基准

第六章 轴测图 1 周 3学时

基本概念

前面学习的是正投影图,它是正多面投影图,绘制正投影图时,是让机件的主要平面平行投影面,所以正投影图能真实地反映机件的形状和大小,作图简便,因此,在工程上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机件的主要平面都垂直或平行投影面,使机件这些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不能在一个投影图上同时反映长、宽、高,所以缺乏立体感。

6.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一、将物体和确定其空间位置的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将其投射在单一投影面上所得的具有立体感的图形叫做轴测图。

投射方向垂直于轴测投影面——正轴测图 投射方向倾斜于轴测投影面——斜轴测图 1.正轴测图的形成

改变物体和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使物体的正面、顶面和侧面与投影面都处于倾斜位置,用正投影法作出物体的投影。

2.斜轴测图的形成

不改变物体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改变投射线的方向,使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

二、两个基本概念和一条基本规律 1.轴测轴和轴间角

建立在物体上的坐标轴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叫做轴测轴,轴测轴间的夹角叫做轴间角。2.轴向轴向变形系数(伸缩系数)

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在轴测图上的长度与实际长度之比叫做轴向变形系数。3.平行性规律

在原物体与轴测投影间保持以下关系: 两直线平行,它们的轴测投影也平行

两平行线段的轴测投影长度与空间长度的比值相等

三、轴测图分类:正等轴测图 p = q = r 正二轴测图 p = r  q 正三轴测图 p  q  r

斜等轴测图 p = q = r 斜二轴测图 p = r  q 斜三轴测图 p  q  r

6.2 正等轴测图

平面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回转体的正等轴测图画法 6.3 斜二轴测图画法 思考题

1.在何种情况下需要使用轴测图来表示工件的几何信息? 2.轴测图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3.平面基本体和回转体的轴测图各有什么特点?

第 七 章 表达机件的常用方法 1周 3学时

六面投影及投影规律 六个投影面的展开

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 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当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

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是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配置形式配置,也可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斜视图的画法: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剖视图的形成(全剖视、半剖视和局部剖视):假想用一剖切面将机件剖开,移去剖切面和观察者之间的部分,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想象哪部分移走了?剖面区域的形状?哪些部分投射时可看到? 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剖视图的标注: 剖切线:指示剖切面的位置(细单点长画线)。一般情况下可省略。剖切符号 :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方向。剖视图的名称。

移出剖面图的画法和标注方法

轴测图中的剖切画法:为了表示零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常用两个剖切平面沿两个坐标面方向切掉零件的四分之一

思考题:

1.局部视图在表示复杂的工件时有什么优点?

2.剖视图在何种场合下使用,有何特点。

3.轴测图中用剖切的方法表示工件的画法应注意什么?

第 八 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 周 3学时

8.1 螺纹的规定画法和标注

一、螺纹的形成、结构和要素 螺纹的形成

螺纹末端:螺纹收尾和退刀槽

螺纹的要素:螺纹的牙型、螺纹的大径和小径、螺纹的中径、螺纹的线数n、螺距和导程、螺纹的旋向、二、螺纹的种类

三、螺纹的规定画法

★牙顶用粗实线表示(外螺纹的大径线,内螺纹的小径线)。★牙底用细实线表示(外螺纹的小径线,内螺纹的大径线)。★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表示牙底的细实线圆只画约3/4圈。★螺纹终止线用粗实线表示。

★不管是内螺纹还是外螺纹,其剖视图或断面图上的剖面线都必须画到粗实线。★当需要表示螺纹收尾时,螺尾部分的牙底线与轴线成30° 螺纹局部结构的画法与标注 ⑴ 倒角 ⑵ 退刀槽 ⑶ 螺尾

螺纹连接的画法

大径线和大径线对齐;小径线和小径线对齐。旋合部分按外螺纹画;其余部分按各自的规定画。

四、螺纹的标注 ⒈ 标注的基本模式

☆粗牙螺纹允许不标注螺距

☆单线螺纹允许不标注导程与线数

☆右旋螺纹省略“右”字,左旋时则标注LH;☆旋合长度为中等时,“N”可省略。⒉ 标注示例

六、螺纹紧固件装配图的画法 ⒈ 螺栓联接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⒉ 螺钉联接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⒊ 螺柱联接装配图的简化画法 8.3 齿轮的几何要素和规定画法

1、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 2.圆柱齿轮的画法 8.4 键与销

1.键的功用、种类及标记 2.键 联 接 的 画 法 8.5 滚动轴承

滚 动 轴 承 的 画 法

思考题:

1.简述螺纹标注的基本模式,试述各符号分别表示什么含义。2.简述螺纹紧固件装配图的画法,简述其要点。3.试述齿轮的画法规则。第九章 零件图 2周6学时

零件的概述以及零件分类 9.1 零 件 图 的 内 容

一、零件图的作用: 加工制造、检验、测量零件。

二、零件图的内容: ⒈ 一组视图

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⒉ 完整的尺寸

确定各部分的大小和位置 ⒊ 技术要求

加工、检验达到的技术指标 ⒋ 标题栏

零件名称、数量、材料及必要签署。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零件各部分的结构、形状及其相对位置表达完全且唯一确定。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表达方法要正确。所画图形要清晰易懂。

二、视图选择的方法及步骤 ⒈ 分析零件 ⒉ 选主视图 ⒊ 选其它视图 ⒋ 方案比较

三、典型零件的视图表达 ⒈ 箱体、支架类零件 ⒉ 轴类零件 ⒊ 盘类零件

四、零件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在零件图上需标注如下内容:

1.加工制造零件所需的全部尺寸。2.零件表面的粗糙度要求。⒊ 尺寸公差和形状位置公差。注:标注方法在下节介绍

有关零件在加工、检验过程中应达到的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如材料的热处理要求等,通常作为技术要求写在标题栏上方的空白处。

9.3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注法

一、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表面粗糙度是指零件的加工表面上具有的较小间距和峰谷所形成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二、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 轮廓最大高度——Ry 优先选用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三、表面粗糙度代(符)号及其注法 ⒈ 表面粗糙度代号

⑵ 表面粗糙度参数:表面粗糙度参数的单位是m。9.4 公差与配合和形位公差简介

一、互换性与公差配合

同一批零件,不经挑选和辅助加工,任取一个就可顺利地装到机器上去,并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

保证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措施:

由设计者确定合理的配合要求和尺寸公差大小。

二、公差与配合的概念

⒈ 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 基本尺寸:设计时确定的尺寸。

实际尺寸:零件制成后实际测得的尺寸。

极限尺寸: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最大极限尺寸: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大值。最小极限尺寸:允许实际尺寸的最小值。零件合格的条件

最大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小极限尺寸。

配合的概念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的公差带之间的关系。间隙或过盈: δ=孔的实际尺寸-轴的实际尺寸 δ≥0 间隙 δ≤0 过盈 配合的种类 ① 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包括最小间隙等于零)的配合 ② 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包括最小过盈等于零)的配合。③ 过渡配合

可能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

配合的基准制 ① 基孔制 ② 基轴制

公差与配合在图样上的标注 在零件图上的标注

9.5 零 件 结 构 的 工 艺 性

零件图上应反映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各种要求。

一、铸造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铸造圆角 过渡线 :

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使得铸件表面的相贯线变得不明显,为了区分不同表面,以过渡线的形式画出。⒉ 拔模斜度

铸件在内外壁沿起模方向应有斜度, 称为拔模斜度。当斜度较大时,应在图中表示出来,否则不予表示

二、机械加工工艺对零件结构的要求 ⒈ 倒角

⒉ 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 ⒊ 钻孔端面 ⒋ 凸台和凹坑

9.6 零件图的看图方法与步骤 思考题:

1.试述零件图的标注方法及注意点。

2.试述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和在零件图中的标注方法。3.试述公差和配合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 装配图 2周 6课时

10.1 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是制定装配工艺规程,进行装配、检验、安装及维修的技术文件。

内容:(1)一组视图。(2)必要的尺寸。(3)技术要求

(4)标题栏、零件编号及明细栏。

10.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一、规定画法

⒈ 相邻零件的接触表面和配合表面只画一条线;不接触表面和非配合表面画两条线

⒉ 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邻接时,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应相反或间隔不同。但同一零件在各视图上的剖面线方向和间隔必须一致。⒊ 标准件和实心件按不剖画

二、特殊画法

⒈ 沿零件结合面的剖切画法假想沿某些零件的结合面剖切,绘出其图形,以表达装配体内部零件间的装配情况。⒉ 假想画法

与本装配体有关但不属于本装配体的相邻零部件,以及运动机件的极限位置,可用双点画线表示

⒊ 简化画法

10.3 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一、视图选择的要求

⒈ 完全 部件的功用、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及安装关系等内容表达要完全。

⒉ 正确 视图、剖视、规定画法、及装配关系等的表示方法正确,符合国标规定。⒊ 清楚 读图时清楚易懂。

10.4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零件编号和明细栏

一、装配图的尺寸标注 1.性能(规格)尺寸 2.装配尺寸 3.安装尺寸 4.外形尺寸

二、零件编号、明细栏和技术要求 1.零件编号 2.明细栏

10.5 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1.两个零件在同一个方向上,只能有一个接触面或配合面。10.7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思考题:

1.简述装配图的画法原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2.在装配图的简化画法中,那些元素可以忽略不画。3.装配图中尺寸标注应包括那些尺寸的标注?

参考书目

《机械制图》郭纪林 余桂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1 《机械制图》吴机际,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机械制图》江苏大学工业中心 组织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

执笔人:夏雪伟

2006-10-6

下载工程制图教学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程制图教学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制图快捷键大全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工程制图快捷键大全 工程制图快捷键大全.txt我这辈子只有两件事不会:这也不会,那也不会。人家有的是背景,而我有......

    工程制图报告

    浙江传媒学院 课程设计(实训)报告 学 院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班 级 14电信1 学 号 140705120 姓 名 张宁 课 题工程制图 指导教师 温怀疆 报告成绩 ________......

    工程制图说明书

    1 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题目: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姓名: 班级: 学号: 辅导老师: 组成员: 小 2011.01 2 目 录 一、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说明书 1.装配关系………………………3......

    工程制图心得体会(范文模版)

    工程制图心得体会 工程制图这门课程共开设两个学期,在大一一年的时间内完成,上半学期主要学习看图绘图等基础知识,下半学期主要学习CAD绘图软件以及上学期知识的应用。这门课是......

    制药工程制图

    实验目的 掌握绘图的基本步骤 实验工具 绘图纸、丁字尺、针管笔、三角板、圆规 实验内容根据所给的图形,补充其投影。实验四绘图的基本步骤 让大家用铅笔绘图。剩下部分全部......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环境生态工程 课程性质:必修 学 时 数:18 学分数:1 课程号:XJ0742006S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大纲执笔人:袁敏 大纲审核人:白丽荣 一、课程定位和目标:......

    工程制图实验报告格式

    《 工程制图 》实验报告 实验一:AutoCAD 绘图环境设置以及实体绘图命令 班 级电信1班学 号20131305028姓 名张迟犇第14周星期1第56节成 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AUTOCAD 用户......

    工程制图总结

    一.图纸幅面 图纸幅面:图纸上可用于绘图、会签等工作的区域大小规格。 幅面(框)线:图纸上按国标所确定图纸幅面范围的边线。 图框:图纸上所供给绘图的范围的边线 绘图时应注意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