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隆县实验小学科学课堂如何落实创新教育
武隆县实验小学
关于科学学科课堂如何落实创新教育的研究方案
武隆县实验小学
彭
权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总书记说:“知识是力量,人才是未来。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拥有一大批创新型青年人才,是国家创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发展希望之所在。”科技创新教育要从中小学抓起,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从而保障落实党和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出是一门社会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奠基石的作用。因此,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为必要。
二、学校的现状
武隆县实验小学作为武隆县最大的学校,其区域优势、社会的认可度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学校共有教学班级71个,在校小学生近五千人,学校近三年的教学成绩全县排名第一,学科教师配置最科学合理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正逐步得到提高。学校构建了学生素质评价体系,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推行自主学习和智能学习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为学生的生活技能、劳动体验、科学实践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且这一国家级课题也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评估验收。
三、落实创新教育实践的意义
1.利用科学课堂内容广泛形式多样,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于发散思维具有多端性,变通性,独特性的特点,即思考问题时注重多途径,多方案,解决问题时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与科学知识的思维特征极为相似,所以要充分利用数学教学,正确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对造就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2.利用科学学科的目标性,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是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方向探求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思维方向集中于同一个相同的目标去思考。
3.利用科学中的演绎关系,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法,回溯思维法,逆向思维法。
4.利用科学操作课堂的指向性,培养学生的目标思维法。目标思维是这样一种方法,首先确立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坚定不移地一步一步地去实现目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实践证明:目标的明确度与工作的有效性往往是成正比例的。
5.利用科学课堂条件的可容性,培养学生的组合思维法与置换思维法。组合思维法就是用这两种方法将不同元素组合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组合思维法有发散性(求异性),选择性、综合性等三个特点。
四、落实创新教育的具体工作措施
(一)组建领导小组,加强学校科学学科的管理
1.学校成立由校长为组长,各相关处室负责人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2.学校与县科协经常保持联系,加入科协组织,争取县科协领导支持和有关部门配合,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
3.组建了科学学科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完成了从卓越课堂到智慧课堂的转变。
4.各班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建立了班级科普小组。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这为全校科技活动的切实有效的组织开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落实创新教育实践课题的措施
1.根据学校打造智慧课堂的要求,组织教师编制科学合理的课时计划。每期组织三至六年级的老师认真阅读教参教材,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定合理的课时计划和讲学课件,完成教科书规定的演示实验和操作实验。在科学课堂中,我校教师坚持最高效率利用科学课有限的四十分钟,尽量找到更多的有趣图片和视频等各种多媒体资料,通过直观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兴趣,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动手,开展科学小实验,多数学生对于奇特的科学现象很感兴趣,也慢慢喜欢上动手做实验。
2.加强校内和校际间的交流研讨,提高教学水平。为了提高我校科学教师教学水平,我校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县和市的公开课示范课,广泛的吸取兄弟学校的优秀教学经验和方法。利用课余时间我校会与兄弟学校进行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相互研讨科学课的教材教法,交流心得体会,与老师们之间思想的交流碰撞出无限的火花,对我们启发很大,对于我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组织师生到县和市参加科技辅导员培训或参观,提高师生的科技素质和科学修养,让师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接受“科学文化”的熏陶。
4.组织全校师生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技论文、科幻绘画,参加武隆县一年一度的“县长奖”评选活动,让科技创新意识真正在师生中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5.设立科技活动室,认真辅导好科技兴趣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一是加强科技活动室的建设;二是成立科技小制作活动小组,使学生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技活动小组本着学生自愿的原则,成员由三、四、五、六年级学生组成。科技活动小组主要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 模型、工艺品制作;废品利用小制作;实用生活用品小改革。三是开展读书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每期主要开展以下活动:搜集科技文化方面的名人名言;确立一位科学家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读一本自己喜爱的科普书集;写一篇读书心德体会;制作一份科技手抄报。
6.设立实验小学科技活动月。定期邀请市及县发明创造人为全体师生讲座,感受科技的魅力,科技就在身边。整个活动做到“八”个一,一是让每一个学生每期读一本科普书;二是让每一个学生每期看一部科普电影;三是让每一个学生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四是学校组织一次学生参观市组科普教育基地;五是每个班每期召开一次科技走进生活的主题班会;六是每个班开展一次叶画,皮画,剪纸画活动;七是组织科技特长生制作科技小制作、小发明评选;八是每期每个学生撰写一篇科技小论文。(七八两项也为每年一度的县长奖作准备)
第二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设计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二、正文
(一)、实验设计意图
1、该实验的设计便于学生直观、形象地感知和理解什么是“撩排开的水量”。
2、能有助于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浮力的大小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所需器材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量筒(量杯)、圆柱体、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盛水容器、接水桶、红墨水。
(三)、实验创新之处
1、原教材中是以物体放入烧杯前后两次液面之差来理解物体“排开的水量”(见教材上一节),由于小学生形象思维太差,这样一方面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讲就很难理解“排开”二字的含义;另一方面如果物体太小,或浸入水中太少,那么物体排开的水量就不是很明显,再加之烧杯底面较大,导致液面高度差的变化就很小,不便于学生观察。这样实验的直观效果就会差一些,对于实验结论的得出,有部分学生就会感到有难处。
2、制作的简易溢水杯,对于学生理解“排开的水量”以及与浮力大小的关系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桥梁作用。首先,该装置能让物体浸入水中时溢出(排开)的水缓缓地流入烧杯中,让学生直观亲历、形象感知,从而简单明白易懂,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动手兴趣,而且能增强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为下一步理解浮力与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作好了准备。其次是通过量筒(量杯)测出每次实验排
开的水量具体是多少毫升,而不是用“少”、“多”、“较多”等模糊语言,让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不仅体现了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还能更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浮力秘“排开的水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学习阿基米德原理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实验步骤
1、组装实验器材:(1)溢水杯装满水;
(2)接水桶放在溢水管口下方;
2、测出圆柱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填入记录表格中。
3、将圆柱体分别以三分之一、三分之
二、全部(分两次,只是深度不同)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并用量筒测出每次排开的水量,填入记录表中。
4、引导学生分析表中数据,并讨论:
(1)圆柱体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示数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计算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2)下沉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会变吗?(3)如果不相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4)物体排开的水量与物体深入水中的深度到底是什么关系?
5、先测出大小不同的三个铁块的重力,填入表格中;再将三个铁块分别浸没在水中,读出每次测力计的读数,填入表中;再用量筒测出每个铁块排开的水量,填入表中。
6、求出三个铁块在水中各自受到的浮力大小,引导学生讨论:
(1)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吗?
(2)下沉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记录表
大小不同的同一种铁块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记录表
第三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教案
一、实验课题名称
小学六年级上册《神奇的小电动机》
二、参加教师所在单位 珙县珙泉中心校
梁红
三、正文
1、实验在教材中所处地位与作用
《神奇的小电动机》这一实验课题,选自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五节。他是在学习了电磁力的基础上,进而研究能量的转化。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该章的重点,也是本章知识的拓展与应用。它让学生从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探究得出结论。同时也为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2、实验原型及不足之处
实验原型:用一只倒扣的杯子和两根橡皮筋作固定装置,将转子安放在铁丝支架和“v”形电线架上,连接电池开关,使转子转动起来。并通过改变电磁铁的远近和电流的大小来改变转速;通过改变电磁铁的电极来改变转子转动的方向。实验的不足之处:
A、装置图虽简单,但难操作。倒“v”字线头与铁丝支架高度仅靠两根橡皮筋难统一高度,从而导致转子转不起来或转动过程中掉落下来。
B、由于实验过程中教师必须手持磁铁,易造成遮挡,阻碍了学生对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的观察,不易达到实验目的。C、实验成功率低,很多教师都不易将实验成功演示。
3、实验创新与改进之处
A、改进固定支架,使转子无论怎样都不会掉落。B、增加了一个固定磁铁的支架,让学生便于观察。
C、增加一条有色毛线,更利于学生通过毛线的转动情况,得知转子的转动方向和转动快慢。
D、能更好与初中物理实验中的电机部分相衔接。
4、实验器材
转子、电池组、导线、开关、彩线、电板、磁铁、小电动机模型
5、实验原理
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6、实验过程 A、安转支架和电路 B、安放转子
C、让小电动机转子转动起来。D、改变转子转动方向和快慢。
7、实验效果
成功率高,便于学生通过观察,效果好。
8、自我评价
通过对实验器材和组装的创新,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兴趣很浓,提高了可视度和实验的成功率。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是一门有趣的学科。
学无止境,还希望向各位专家和同仁学习。
第四篇: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创新实验方案
—物体沉浮的规律
平常心
【实验目标】
1、让学生知道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2、让学生知道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实验器材】
同体积不同质量的铁(39g)、塑料(4 g)、木头(3.5 g);同质量不同体积的铁块(18 g)、塑料(18 g)、木块(18 g);水;水槽一个。
【实验原理】
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沉与浮”单元中的第二课,原课题是《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了使学生认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大小有关,我设计了这个实验活动:“物体的沉浮规律。”学生在第一课“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学习中,知道了有的物体在水里上浮,有的下沉;还知道了,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它们的轻重、体积大小没有关系。但是,根据经验,学生仍然会认为物体的沉浮会与它们的轻重和体积有关。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帮助学生梳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呢?于是,我设计了用不同材料的物体,通过变量控制来探索其中的秘密,即
1提供一组同体积不同质量的物体和一组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物体。探究出影响沉浮的因素,得到有关物体沉浮的规律。即不同材料的物体,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重的易沉,轻的易浮;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体积小的易沉,体积大的易浮。学生对物体沉浮的有关认识经历了“发现——否定——在否定——在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过程。
【实验创新点】
1、向学生提供自备材料,帮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物体的沉浮与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2、引导学生运用变量控制的研究方法,理解质量与体积对沉浮的影响。学生对物体质量、体积与沉浮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概念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3、实验器材,易找易寻、易操作,还可重复使用,而且实验效果明显。
【实验步骤】
1、把体积相同,质量不同木头、塑料、铁按轻重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2、按轻重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3、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4、把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塑料块、铁块按体积大小顺序排列,推测沉浮并说明理由。
5、按体积大小顺序依次放入水中,观察记录。
6、讨论、概括实验结论。
【实验记录单】
第五篇:小学科学教师创新实验方案
小学科学教师创新实验方案
空气占据空间
参赛单位:平昌县鹿鸣小学
参赛教师:孙晓兰
空气占据空间
——创新实验说明
本实验选自苏教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的《空气的性质》,在教学实践中,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让学生明白空气占据空间,很抽象,有难度。这就需要借助实验现象进行想象,从而得出结论。本次改进试图通过学生的视觉、触觉等多种器官来亲自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