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学生服装实训课程的模式研究
中职学生服装实训课程的模式研究
作者:王懿(江苏省南通市中等专业学校)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服装专业中,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多方面的综合训练来达到。服装专业的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应将工艺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内容融会贯通,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技能训练;并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的理论水平;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服装 技能 行为模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发展职业教育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纷纷把发展和改革职业教育作为规划面向21世界教育和培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服装专业而言,服装专业的学生的技能培养目标应将工艺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融会贯通,结合实践,注重技能训练,并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技巧的应用型人才。在对学生的技能训练的时候,可以从以下侧重方面作为切入口,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一. 实践行为动作模式的建构 1,实践行为的准确性
准确的动作是正确完成服装缝制内容的前提,既是学生入门的前提,又是今后进一步提高的基础。这取决于学生手、脚、眼、脑等几方面的协调一致以及对于缝制内容、缝制步骤乃至于整道工序前因后果的准确记忆和理解。所以教师在工艺课程新授课的时候一定要把好入门关,正确指导,把好入门关,夯实学生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意识,建构好行为能力的初步框架。
2,实践行为的协调性
协调性表现在行为操作者手、脚、眼、脑等的配合的熟练程度,特别在学习的高级阶段,在缝制一些较为复杂的部件或成品的时候,学生实践行为的协调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能够连贯的、紧凑的、有条不紊的安排缝制的前后动作,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不跳跃、不颠倒,是一个熟练工必备的基本素养。这一方面是教师指导的结果,另一方面也需要学生自己不断的去练习和感悟。需要在反复的练习和心理体验的基础上,达到行为的协调性。3,行为的习惯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在经过了多次重复的行为动作之后,所形成的一种为潜意识所默认的固定的行为模式。它往往在人们不经意之间所流露。行为的习惯性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来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动作行为更加科学化、高效化;反之,谬误的行为习惯往往会阻碍、制约学生的潜能的发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无意中流露的点滴思想与行为。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这体现出“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功夫”。
4,行为的创新性
行为的创新是基于学生在达到一定基础之后,对于工艺的一种创新和改良。自古“文无定法”,服装的工艺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企业里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层出不穷。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其勇于质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对于学生今后更好的适应企业和社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结合目前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的研究,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 实践行为心理模式的建构 1,角色意识的体验
角色意识,就是要使学生体验作为服装企业一线的操作工人所应具有的心理意识。角色意识的树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其内因,催熟其心理状态,使其由被动-主动,这样为其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所以学生可以安排学生参与流水线的实验,多与企业结合,让学生能够较好的体验到工厂实践操作的氛围和流程。
2,质量意识的培养
质量意识是学生平时的操作练习中所逐步树立的严把质量关的一种思想。一方面学生需要知道怎样来达到这种质量要求,质量要求具体是什么,怎么样操作才能具体的达到这种质量;另一方面质量意识的树立需要教师的严格把关。质量意识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在平时的操作中建构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有利于建构学生良好的操作心理模式;也为其今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操作基础。
3,心理素质的成熟
心理素质的逐渐成熟是行为习惯成熟的必要条件。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年龄小,普遍18-21岁左右,心理状态不是很稳定,尤其对本专业的熟悉、热爱程度不够。在学习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容易产生卷怠情绪。这时学校可以结合家庭、社会的导向,“催熟”其心理状态。使其由被动――主动,能够身心和谐的、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
4,合作精神的培养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讲究合作分工的社会,这需要学生能够树立起与他人协作的精神。这可以结合企业中的流水线的分布实施来进行举例:一件成衣的完成总需要几十到几百道工序,只有合理安排工序,并且各道工序的操作者分工协作良好,才能够很好的完成最后的成衣。所以可以用这一点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既能够在专业上理解这一点,同时也能够在心理上适应这一点。平时加强与同学的合作交往。
三. 教师实训的训练技巧
教师完整的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要经过三个阶段:一,基本掌握动作要领阶段;二:完整掌握操作步骤阶段;三:协调和熟练掌握全部动作阶段。所以要促使学生达到动作的熟练性,教师可在教学中加强以下方法的训练:
1,示范训练
示范训练就是利用服装教学中的直观性原理,通过教师的示范动作教学,使学生能够获得对于其行为实践动作的直观性认识,得到一个“知其然”的初步概念。示范教育也可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实施,比如PPT、多媒体等现代数字技术。如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短片循环播放重点的动作技巧的片段,使学生有个明确的印象。
2,分步强化训练
在传统的服装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示范――巡回指导――结束总结”这三个步骤来进行实训教学。传统的三段式教学往往是兼顾了大部分(中等生、优等生)。但是对于一些问题学生,这种方法则不能够照顾到。采用分步训练的方法,采用集体讲授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则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所谓分步训练,就是将一个主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在教学时以子课题为切入口来进行讲解。如在讲解“女西裤侧袋的制作”这个课题时,把成品解剖成若干步骤,在每一个步骤教师示范完毕,学生当即进行强化练习,直至熟练为止。若是质量达不到要求,则不急于下一步骤的练习。在实践教学中,分步强化训练能够很好的克服学生“学前忘后”的通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在实际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数据实例:在进行“女西裤侧袋”这样一个课题时,第一周A、B两个班均采用传统的统一授课的方法,结果效果较差;第二周上课时A班仍然沿袭传统授课的方法,而B班则采用分步强化的训练方法,分优等20人、差等20人两组,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推进进度,直到达标为止。这样优生很快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然后推进新的课题;差生推延的时间教长,但是学生的记忆牢度较好,在下课时,只有一人未能掌握。而A班直到第三周上课时才使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B班比A班掌握的实践缩短了一周。所以实践证明,分步强化训练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3,主题自主训练
在人的行为动作的特点中,由他律变为自律,由有意而为之――无须刻意而为之,是一个质的飞跃。同样,在服装实训课题中,可以开设主题,培养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尤其是将工艺课与设计课、制版课、服装CAD等课程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代、社会、企业相接轨,这样可以解决很多课程“纸上谈兵”的尴尬,也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成衣的快乐”,更好的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是自主的去学习,而不是老师一个人去唱“独角戏”。
4,场景训练
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是我们服装工艺教学中应当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这就需要把市场导向、市场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作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的依据。将学生安排到一个模拟的流水线加工场地,或是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实习。这种实景训练的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有一种感性的体会和认识。对于企业的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新工序等,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教学效果胜过空谈数倍。使学生能够对服装的生产过程能够更加清晰的把握和了解。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明确的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而不是老师要求你去学。也只有进行了实践的磨练,学生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中专生应有的优势,才能使学生有更好的社会竞争力。
总之:服装实践技能训练不同于文化课基本功的训练,不能靠单纯的传统的讲授方式来获得,它必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和生动的职业实践中扮演角色。可以设定项目主题,培养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使学生自我探究,自我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体验角色意识和心态意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质量意识、心理素质和合作精神等道德品质。并把学生置于技能训练的情景中,不失时机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把空洞的、枯燥的说教变为实际的、生动的教育。
参考书目:
1,《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职业技术教育》(2006.01教科版)
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年第9期)
第二篇: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引言:动漫产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产业,行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对动漫人才需求的加大。但是当前中职院校在对动漫专业的教学上存在着一系列误区,因此造成了动漫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差。本文认为,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应使用“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促进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企业需求。
动漫产业是一个人才密集型的朝阳产业,在当前社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在我国,由于动漫产业起步晚,因而动漫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对于动漫的需求是很大的,而这也增加了动漫企业对于动漫人才的需求。中职院校动漫专业旨在培养符合企业需求,适应市场的动漫人才,但是与动漫行业内对人才需求的热情相反的是,许多中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却纷纷面临着失业、转职的状况,而这与当前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无关系。本文针对当前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中的缺陷,提出改革实训课程教学模式,以更好的促进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
一、当前中职实训课程中的问题
(一)实训课程组织形式单一
当前中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实训主要是课堂实训,通常为学生自主完成,而实训老师负责相应的指导。这样的实训模式,使得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很少,因而许多学生在毕业以后无法立即投入到工作中,竞争力下降。此外,当前中职院校动漫专业的实训基地也比较落后,没有建立仿真实训室,使得学生在实训中是单独完成任务,而缺少了与其他学生的沟通,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较差,综合竞争力不高。
(二)教学内容过于呆板
中职院校实训课程是动漫专业学生培养实践能力的主要课程,但当前中职动漫专业实训课程主要是以参考书上的各个章节为主要实训环节,而这与企业开展的项目是有很大区别的。实训课程中,教师都是依据自己设置的教学环节来进行实训,导致基础知识和实践课程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学生不能综合的应用学到的知识,从而也不能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这也造成了动漫专业学生的学习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离,学生在实训课程中并没有真正掌握动漫企业所需要的能力。
(三)实训考核不够严谨
中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课程中通常都是学习各个章节内容,如Flash软件学习中,学习艺术字的制作、各种插入式动作、简单运动等都是属于不同的章节,而在学习中也是在不同的时间段进行学习,一般都是在老师示范以后,由学生进行模仿操作,最后学生将模仿的作品上交,由老师依据学生制作的内容进行评分,而这样的考核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没有仍和压力的。据调查,中职动漫专业的学生在课后主动练习的情况很少,学生由于没有感受到考核的压力,认为仅仅在课堂上依照老师的操作进行简单复制即可,而缺少自学的动力,这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知识较少,掌握不够熟练,动手能力较差。
二、中职动漫实训课程改革探讨
(一)明确实训教学目标
动漫产业的发展需要有许多动漫人才的支撑,但对于一个产业化的行业来说,具备相应职业能力的人才才是企业需要的。因此中职院校动漫实训课程的目标应为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具体包括图片处理制作能力、基础动画制作、动画加工完善等。中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改革,首先应明确实训教学目标,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而实训教学中,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实训教师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通过相应的实训环节,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二)改革教学内容
实训教学是中职院校提高动漫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实训课程的教学内容应该兼具丰富性与针对性。其中丰富性是指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涉及动漫制作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初步掌握角色模型制作、灯光效果制作、动画制作、场景构建等动画制作的核心环节,在企业的具体项目中,对相应环节的制作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团队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而针对性是指应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重点教授某一部分的内容,对于二维动画制作,应重点讲解Flash、Photoshop等软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构图能力,能够独立完成Flash动画制作。而对于三维动画,应讲解3dmax等软件,使学生掌握三维环境下人物模型、场景搭建,相对简单的动画制作。中职教育培养的是职业化的人才,因此中职院校动漫专业实训教学应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实训,同时也应提前告知学生本次实训的主要要求,使学生了解实训的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兴趣,有相应的职业定位,如有的学生将岗位定位为场景搭建师、Flash动画师等,而这对于学生的就业大有裨益。
(三)采用项目法教学
中职动漫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强职业能力的动漫人才,而企业需要的也是那些刚毕业就可以直接加入到企业具体项目中的人才,而不是那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实践的学生。因此,中职院校在开展实训课程时,应该在学生掌握基础操作以后,采用项目法教学,应该根据动漫制作的具体流程,模仿企业运作,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模拟不同的岗位,如美术原画、三维场景、三维模型、动画制作、灯光制作、后期特效等,各个小组负责相应部分的操作,使学生在实训中就了解未来岗位的主要任务。而学生也应根据自己的相应任务,使用3dmax、Premiere等软件进行相应创作,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模仿能力。通过项目法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模仿未来岗位的创作,使学生提前熟悉未来岗位,加强就业竞争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更好的适应未来企业的需要。
(四)鼓励学生在业余参与项目实践
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保证学生进行实训的时间,但是课堂实训时间毕竟有限,而且针对性和仿真度不高,与真正的企业项目还是有较大区别的,因此需要鼓励学生在业余也要积极参与项目实践。而在业余参与项目实践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承接企业具体项目,由实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而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体会真正的项目与平时实训内容的差别;二是学生到相应的动漫企业去实习锻炼,在学生毕业以前,中职院校应该要求动漫专业的学生应该有不低于两个月的企业实习时间,在暑假或课余,到动漫企业去实习,一方面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尽早的熟悉企业岗位,减少工作的适应期。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下,动漫专业的学生,如果拥有真正的实践经历,对于企业而言,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才能更早的加入到企业具体项目中。
(五)改革实训考核体系
实训的考核不应该仅仅根据实训报告来进行,而应该围绕着整个实训模式而展开,实训考评体系要根据实训环节的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基础知识掌握阶段,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基础操作进行考核,对于基础操作如简单动作设置等不能完成的学生应及时提醒;而在项目化教学阶段,既要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又要考核学生对于项目整体的把握能力。在考核体系中,应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将考核的标准制定的客观、明确,使考核时能够做到公正合理。而通过建立实训考核体系,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拥有动漫专业所必需的能力。
三、结语
中职动漫专业实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学改革,将实训内容与学生的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中树立就业导向理念,使学生的学习有目标,有标准,在实训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最终提升动漫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中职院校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1]王庆茂.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育之我见[J].教学研究,2011(6).[2]陈林彬.动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新闻界,2009,(4):74.[3]许千艳.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实训实践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4).(作者单位: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简介
乐湘云,女,湖南新田人,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及应用。
第三篇: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与研究
【摘要】车工是中职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典型工种之一,车工实训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性,并帮助学生掌握车工操作技能。本文通过对车工实训课程的探索和研究,分析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职车工实训教学效果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96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职业教育“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就要求职业教育要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实施日常的教学改革,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车工是机械制造业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加工方法,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社会企业需要大批既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又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技能、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这种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因此造成了目前这类人才的短缺。所以,车工技能训练课即车工实训课的开设是大势所趋,既是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又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中职车工实训课开设的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车工实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车工实训课满足了这两方面的要求。通过实训课与课堂教学的联系,学生将日常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操作中,在“做中学”,一些理论上的困惑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得到了解决,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通过车工实训课的不断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将会得到大的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车工实训课要求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学生亲身体会到所学的理论知识,也会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实践,例如,教师可以在进行车工实训课程之前向学生们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实践过程来解决问题,支持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
车工实训课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的需求联系起来,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桥梁,学生在日常的实践训练中会潜移默化的增强对职业的认识或认同,并且培养起走向社会的信心。学生在车工实训课程的实践中,容易发现自身的不足与缺点,并且可以在不断地实践过程中加以改正并且进步,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也会潜移默化的用职业要求的素养来要求自己,从而不断地发展,取得飞快的进步,为以后的职业道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车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的课堂教学应该以促进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并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引导学生明确专业定位,同时应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科学的设置课程,体现车工实训的针对性,并突出实用性。
二、中职车工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中职车工实训课要求教师设计丰富的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并扮演好教学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车工实训的学习环境
能否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会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尤其是对车工实训课程来说,一个安全的、开放的实践环境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为一名车工实训教师,我认为应当为学生创设一个科学、安全、开放的学习环境。例如在车工实训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配备专业的工作服、工作帽以及防护眼镜等必备的用品,并且将安全操作的守则印成小册子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学习,鼓励背诵和随身携带。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授课方式,例如,让学生扮演企业工人,并支持学生对自我角色进行定位性的评价,督促学生以企业工人的身份参与到车工实训课中来,增强其职业认同感。同时,学校也应该建设一些设备展览室,并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设备的构造及工作的原理,从而能够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心应手。同时与企业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从而对车工实训课有更深刻的认识。良好的教学环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并且有利于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而,创设安全、开放的车工实训学习环境至关重要。
(二)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
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决定了职业内容的多变性,因而这也就要求学校的教育要适时的调整内容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作为一名车工实训教师,我认为教师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努力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教师要把握现实职业环境,通过多方面的调研与讨论开发出适合学生学习实际与社会发展要求的新课程内容,新内容要突出显现车工实训课程的职业性、应用性和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应该按照实用、够用、先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进行课程内容的创新,重新筛选课程内容,建立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计划,并依据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合理安排融入现代机械加工技术,以学生能独立进行产品机械加工为目标,并提高实习材料运用的效率。调整的课程内容既要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又要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只有这样车工实训课的教学效果才能发挥到最好。
(三)做好课堂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的设计课堂教学,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学生引入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实训课程的目标与要求。作为一名车工实训课程教师,我认为首先要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内容,了解不断变化的社会职业动向,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在课程开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实训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工具等都需一一查点清楚,并有应对在实训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利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将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并把分解后的操作过程向学生进行讲解。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解答,要学会观察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足,及时的向学生提出建议,以便在下次的实训课程中改进。
总之,车工实训课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配合和学习,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把这门课发挥出最好的效果。
第四篇: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模式
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模式
【摘 要】现代社会,随着学前教育规模的逐渐扩大,人们对学前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教育的师资问题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职学校肩负着为学前教育培养幼儿教师的重任,顶岗实习实训作为中职院校师资培养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施效果直接影响到未来幼儿教师的质量。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中职学校、用人单位、实习学生三者共同努力,落实目标责任,加强顶岗实习实训过程的教育和管理,全面做好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训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职业技能,提升岗位适应性,提高就业能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顶岗实习实训
顶岗实习实训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深入到幼儿园来进行实践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由学生到幼儿教师的角色转换,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幼儿教师的职业意识、树立职业情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过程。
一、正确认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重要性
(一)在思想认识方面
1.在顶岗实习实训前
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思想上就要有所转变。要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幼儿教师,要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以一个主动的“幼儿教师”身份进入幼儿园工作,并保持与园内幼儿、其他教师之间保持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学生若是被动的适应顶岗实习工作,会不利于幼儿教师职业的专业成长,特别是在工作初期,消极被动的实习体验会打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师行业的积极性。根据以往经验,部分学生实习回来后普遍有一种感受,那就是做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幼儿教师工作非常辛苦。如果学生在顶岗实习实训前能有积极的角色转变意识,那么在工作中就会减少在对幼儿的耐心细心、教学活动的安排与组织、与幼儿的沟通能力与技巧等方面的挫败感,这样有利于加强她们开展工作的成功感。
2.在顶岗实习实训过程中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要学习一线幼儿教师身上为人师表、团结互助、意志坚强等优秀的职业道德品质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深刻感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工作、生活,该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在今后的生活中该如何要求自己,要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方面的思想认识。
(二)在专业成长方面
顶岗实习实训的学生要在幼儿园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将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中,认真地学习指导教师的班级管理方法和教育教学方法,虚心采纳指导教师的意见,并积极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实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一日活动,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加深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幼儿的职业感情,增强学生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三)在教学实践方面
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养不但要构建起她们坚实的理论基础,还要从教学实践上培养。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对幼儿园生活接触地较少,仅有一周的幼儿园见习,并没有承担起一名幼儿园教师的全部工作。真正进入幼儿园顶岗实习后,学生才开始更多地接触幼儿,了解幼儿的行为习惯,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全面工作,同时熟悉教学环节,如何?淇巍⑸峡巍⒆橹?活动以及科学管理幼儿等。顶岗实习明确了学生与真正幼儿教师之间的差距,这使得学生在顶岗实习结束前有机会制定具体可行的弥补计划。
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实训过程的教育和管理,提高成效
(一)规范实习实训的指导工作
从幼儿园领导到指导老师要积极探讨配合,制定出完整的计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使顶岗实习工作井井有条、成效显著。当学生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指导老师要全程跟踪与指导,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及时调整,提高学生教育教学能力。
(二)园校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管理
在学生顶岗实习实训期间,由中职学校专业技能教师指导学生专业技能,由幼儿园教师指导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就业能力,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这种实习管理体制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三、针对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解决办法
传统学前教师的培养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理论知识是一般性知识,很难指导幼儿园的具体的实践活动,单一性的技能训练又难应对幼儿园复杂的工作需要。因此出现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进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改革。要按照幼儿园的工作体系,重新设置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同时优化课程体系,增加与技巧策略有关的内容等,如幼儿班级管理、师幼互动相处技巧、师幼沟通技巧等。
参考文献:
[1]黄捷.学生顶岗实习的指导与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2]姜艳.浅谈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模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作者简介:
刘佳(1978~),女,教师,本科,教育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幼儿教育学,心理学。
第五篇: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研究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去促进教学手段的进步也成为一种潮流趋势。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也有必要借助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促进教学模式的改进。目前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现状是发达的医药技术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一线操作人员,中职药剂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教学模式不足以跟上学生知识需求以及教学目标的发展。在高等大学中信息化教育已经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中职教育在这方面也要加强,接下来笔者将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表述。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化技术与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融合,既可以普及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教育,又响应了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教师群体对信息化技术下的教育模式的熟悉,可以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1]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与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中的教学模式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信息化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其与社会各个学科的融合越来越紧密,学校里也越来越重视信息化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但是尽管校方重视,各方面的投入巨大,教师和学生却没有在学习中感受到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巨大改革福利,尤其是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学生日常与信息化交流的过程日益紧密中,对传统教学模式改变的呼声越来越大,信息化技术就被看成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方法。
信息化技术对于注重实践的实训课程显得更为重要,目前我校普通中专设置有护理、助产、药剂、医学检验等专业。这些专业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一旦涉及到实际操作就需要实训课程的强化,在药剂专业中即使是常规的实训课也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引进了信息化技术参与到课程实训中,想要让学生对课程感兴趣起来,让学生自主的去发掘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让教师的授课更加立体化,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面对一堆书本,而是一个五颜六色的知识网络。但是在信息化技术的融合中还是有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也是笔者在后面要阐述的。[2]
二、在中职药剂专业实训中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
教学观:传统的中职药剂专业实训课程中,还是依托于课本,参照课本来进行实训。远远不能满足真正的教学目标。而在信息化技术下的教学观则是认为教学要把知识与技能立体化的展现在学生的知识网络中,加强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方法变革。
学生观:传统的教学中认为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学生的学习是依靠教师来进行的,基本上学习活动都要通过教师来传授,学生的自主学习还是不占主体地位。信息化技术下的课程实训则是教师为辅,信息化技术为主,让学生的学习方式配合信息化技术取得全面发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的实训过程中。
?W校观:人们对学校的认知是教师、书本、学生。这三环构成学习的要素。这样的环境才是学习。然而现如今在信息化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学习不仅发生在课堂上,在课堂之外的网络信息中学生也可以吸收知识,而且更为深刻、宽大。因此,学校需要改变想法以信息化教学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药剂专业实训中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群体对信息化技术在中职药剂专业实训中教学模式存在错误认知
教师群体对于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成了完全依赖于信息化技术,上课需要教师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的则用PPT去表述,让学生自己去看,教师成了信息化技术的遥控器,需要教师去示范讲解的也用工具。这就是没有深刻理解到信息化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优势,教师不清楚如何用信息化技术来改进教学模式,不清楚用哪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最大程度的融入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福利中。
2.信息化技术融入教学还停留在表面,停留在多媒体的阶段
在信息化技术进入课程中以后,教师的使用还是停留在几年以前的使用多媒体阶段,只是一个播放视频图像的工具,只是在使用PPT给学生充实课本,很少有教师使用信息化技术给学生创造一个立体化的知识网络,让学生自主的去学习知识,如何用学科的特点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任务情景,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架构一个自主的学习环境。这是目前教师在信息化技术下的一个盲点。
3.教授学习过程中谁为主题,究竟是教师还是学生,实施起来还是尤为困难
传统的学习过程是以教师为主体,到现在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教师的书本教育依然占了很大的比重,教学模式是很死板的,在信息化技术出现以后必须要得到调整,灵活的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不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是要让各方转变的观念。
四、信息化技术与实训课程整合中教学模式的认识
信息化技术的一般概念理解为:在对学科知识信息获取理解,处理,应用的技术中运用信息化技术的技术,他不仅仅是日常看到的多媒体,还包括了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这是一门很大的综合性很强的技术。
在我们的职业教育中,信息化技术重点培养的应该是如何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理解信息,应用信息。信息化技术融入课堂不只是为学生充实课本,增加知识的一个工具,他应该培养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各项能力,尤其是锻炼在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信息化技术处理能力。让信息化技术成为教师,学生,学科知识的良好构架,教师就从主导变成了指导与补充,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主体依附于教师和信息化技术的网络中。这样才能完好的保持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福利,让学生深刻的学习到学科课程。[3]
药剂学是我校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需要学生学习很多的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药剂专业主要学习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的制备工艺,处方的设计,药物的质量控制保证,还有药物的合理使用,这是一条脉络,从制药到使用药物都要学习,死一个复杂的学科。在原来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学习到书本上的一些浅显的知识,就算是实训课程,学生也难以学到真正用于工作实践的技能,在信息化技术到来的时候,药剂学专业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1.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由药剂学专业复杂广阔的学科知识所影响的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就理解很难,概念抽象,课堂上教师难以和学生形成良好互动,枯燥的课堂学生难以提起兴趣,学习的效率自然不高,而在动手实践能力方面学生获得的技能也是不够用的。信息化技术到来以后,学生的知识来源不止于教师,不止于书本,从信息化技术中心学生可以获得他们对学科有疑惑的解答,学生可以在信息化技术中获得比书本上多得多的知识,教师与书本的地位不再那么重要,在这种挑战之下,我们的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必须要改变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模式中的知识体系结构要加强,教学氛围要更加开放,积极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融入到信息化技术中。
2.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传统的课堂在以前是适用的,那个时候的学生没有接触信息化技术,坐在教室听课也能达到教学效果。现在的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接触信息化技术,枯燥的传统课堂对于他们缺少吸引力了,学生也很难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获取所需的知识。[4]
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针对工作岗位进行能力培养,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的相关制度也在逐步完善,我们中职的实训场地,实验设备,师资力量等都是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仅与国家标准的要求不符,而且与医药行业的发展不协调,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就业是很不利的。[5]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枯燥无味的,现在的学生无法融入进去,学生对于照搬书本的教育模式甚至于发生抵触心理,他们是出生在90后的新生一代,从小接触信息化技术,对各种信息设备有着浓重的兴趣,对于日常的各种电子设备使用都很熟练,遇到教学中的各种信息化设备也可以快速上手,这对于教学中的信息化技术的融合是很有利的一面。教师在推进信息化技术时在利用这一点时自身也要掌握这些技术,要充实自身,用信息化技术吸引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W生的学习潜力。
五、信息化技术下药剂学专业实训课程新的教育模式
1.首先要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教学水平,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理念
现在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就是否认教师的关键存在吗?不是的,教师在其中反而起到了更为重要的要素组成,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技术立体网络的建设,对于引导学生良好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工具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中职院校教师面对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教师主动关注信息化技术的新动态,主动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在学习中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改革自己的教育模式。使之贴合与时代,贴合与学生。在中职教师团体中,年龄段有老中青,对于青年教师,他们可以熟练使用信息化技术,在心理状态也和学生更为贴近,中老年教师可以与青年教师进行交流,青年教师给中老年教师教信息化技术,中老年教师则可以向青年教师传授多年积累的教育经验,这样双管齐下才能让中职的教育模式得到改变。
2.传统的书本对于现代社会不够贴合,应该建立可以追逐最新的科技发展的资源库
现在的书本知识根本跟不上现在的医药科技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跟不上医药技术发展也就无法在岗位上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们的中职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资源库,集中整个行业的动态,最新的科技发展,将资源整合为一个网络,教师将其中的重点、要点、难点进行信息化技术的表达,要使之在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的前提下,贴合学生的心理,对一些落后的错误的知识点修正。
3.资源面向学生时展现方式的多样化
建立完善的资源库的同时,也要注重表现方式,从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说,利用微信、QQ的公众号,网络课程或者微课供学生学习和消化知识,学生有不懂的可以在线询问教师,课堂不再局促于教室,可以在任何一个地点展开,实训课程也不一定非要实地展开实验或者实习,以现有的VR技术,3D投影技术都可以让学生不到其地而身临其境,学生以往因为场地设备不足而不能开展的实训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同样也不拘束教室,可以随时展开。这样的技术可以紧随时代发展前沿,没有各种条件的限制,充分对接医院和企业需要的技能,学生爱学,教师乐教,这就是典型的信息化技术融入药剂专业实训课程的例子。现在的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这也是中职教育的一块新的阵地,可以将知识网络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现在的APP很流行。学校的信息化技术资源库可以用APP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可以进行碎片化学习,进行网络社区化的讨,让学生有一个线上的学习氛围,这就为教师、学生、信息化技术网络的良好沟通打好基础。
4.信息化技术构造的资源网络融入生活,数据集中处理
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药品,学生可以通过搜索资源网络知晓其中的知识点,无形中就是一个知识的传播,学生的搜索也可以计入一个信息化资源库,类似于大数据,这就为教师知晓学生的困惑点做了统计,教师对学生的考核也可以通过大数据来体现,平常分也可以用上课出勤率与信息化技术网络的登陆学习次数时间进行打分。
5.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校企合作的新纪元
学校再好的实训也比不上进入企业的亲身体会,这样的体会就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体现,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除了资源库的建立,还可以与企业协商,建立与现实企业相同的虚拟的药剂生产、质量控制流水线。学生可以通过VR等技术实现在虚拟企业中的实习,等学生毕业就可以直接进入生产线,这对于学校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就业,对于企业的生产都是非常有利的。
随着现在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们中职的药剂专业实训课程具有的巨大的延展性与发展空间,我们药剂专业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打造成企业急需的人才,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科的全面发展。这也需要我们的相关学科共同教学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郑建秋,王洪录.信息化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5(5)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5)
[3]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及其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4]郑建秋,王洪录.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J].中小学电教,2005(05):32-34.[5]胡俊.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模式[J].现代教学,2004(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