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延安,我把你追寻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延安、枣园、南泥湾、一杨家岭的有关情况。
2、弄懂文中重点句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了解诗的结构,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2、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理解诗句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三)德育渗透点
了解延安伟大精神所在,教育学生要学习发扬延安的伟大精神。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诗的语言美和韵律美。
二、学法引导
(-)教师教法
点拨、引导法。
(二)学生学法
主动探究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疑点
1、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本文重点。
2、了解诗中几个具有代表性事物的含义是难点。
3、为什么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仍然要提倡发扬延安精神?是本文疑点。
(二)解决办法
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借助图像资料,适当进行点拨。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有关延安的资料。
2、课文插图,关于延河、南泥湾、杨家岭、枣园的图像资料,课文朗读录音。
3、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语文基本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步骤
(一)了解背景,揭示课题
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这节课我们自学一首新体诗《延安,我把你追寻》,作者是祁念曾。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
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勾画难点、疑点。
(这里学生提出的难点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对诗中延河、枣园、难泥湾、杨家岭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不太了解。教师可借助图像资料再现当时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二是对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有一定难度。可告诉学生待下一步解决。)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后,他们朗读时就会充满感情,沉浸在语言美、韵律美之中。
(三)学导结合,突破难点
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首先把各小组的疑难问题进行归纳,组间相互补充,带有共性的问题教师适当给予点拨。如,对重点句子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的理解难度较大,教师可适当点拨: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课文题目是延安,我把你追寻,全诗通篇围绕追寻延安展开。教师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①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②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③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可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教师作适当点拨,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四)激发想像,引起共鸣
1、指导朗读,激发想像力。
(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朗读体验,升华情感。
(多次的朗读体验,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拓展
1、教师小结。
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还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无论什么时候,人们总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了把社会推向前进,总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欣赏诗的美。
(可引导学生从作者所用的修辞方法、诗的韵律等多角度对诗进行品析,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3、拓展。
联系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六)布置作业
l、抄写这首诗。
2、有能力的同学把它背诵下来。
第二篇:《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延安,我把你追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说学生:
1、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这个班经过了语文教师六年的阅读训练教学后,班上学生思维活跃,对语文非常感兴趣,阅读和写作表达的愿望很强烈;结合对本班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的了解,以及课前的师生交流,我充分感觉到,学生能够领悟延安精神。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错,但对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能力还不够;
3、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划分诗歌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诵读中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延安精神。
2、培养学生的读中悟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四、说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五、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特设计如下教法、学法:本堂课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延安精神,体会作者想要追寻延安精神的情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六、说教学程序设计:
环节一:介绍背景,听《回延安》,兵诵读歌词,思考歌词从哪些方面写了延安。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听课文朗读,划分诗歌节奏 环节三: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理解词语。
3、集体讨论重点词语。
教师可将学生小组讨论后仍不理解的词语投影出来,指导全班同学共同理解。环节四:理清全诗结构。
1、让学生自由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每一节各讲了什么?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用笔标出来。
2、学生通过认真朗读,可以说出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节),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第二部分(3、4节),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第三部分(5、6节),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3、分三部分指名朗读全诗,加深学生对全诗整体结构的认识。环节五:分部分学习诗歌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连。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因而,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听到、整个心灵都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教材中有关于延安窑洞、延河的插图,一句插图致乘客见,将延安的风貌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通过课件的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为什么“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从而将学生的思维从单纯地观看图片引导向深层地思考,引出延安精神。
环节六:表情朗读中抒情
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速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的情感。所以,在诗歌的学习中,我插入了大量的朗读训练,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作者对延安的感情呼之欲出。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学生有情,教材有情,“学生——教材”之间的情感桥梁就是教师。由教师来传递情感,让学生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学生在充满情感的课堂教学中学会热爱生活,追求美好。
环节七:作业设计
课后查阅资料,结合网络,继续学习,完成以下学习目标(二选一):
1、制作一份关于“延安精神”的手抄报
2、一本专题诗集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不仅起着举纲张目的作用,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了更好的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第三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
兰溪市聚仁学校
盛晓东
一、欣赏音乐
1、听唱《小燕子》;
2、学生唱一唱《小燕子》
3、小燕子为什么年年来这里?(因为这里的春天最美丽。)小燕子,翩翩归来,追寻昔日最美丽的春光。写成诗句: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4、朗读
像 / 翩翩归来的 / 燕子,在 / 追寻 / 昔日的春光;
5、观看《小树追寻阳光》
6、说一说,小树在阳光雨露下成长。小树苗,茁壮成长,追寻阳光和雨露。
7、写成诗句: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8、朗读
像 / 茁壮成长的 / 小树,在 / 追寻 / 雨露和太阳。
9、学习第一节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朗读:个人读,分组读,男女分组读;
二、学习第二节
像燕子追寻春光,像小树追寻阳光。那么是谁呢?谁像燕子追寻春光,谁又像小树追寻阳光?
(我,我们)
那么,我们追寻什么呢?
1、出示图片(延河水图片):观看,欣赏。
这里是哪里?是延安的延河。说说你看到的。追寻延河水,(梨园的梨花):观看,欣赏。
这里是哪里?是延安枣园的梨花。说说你看到的。追寻梨花园。
2、写成诗句 追寻延河水,追寻梨花园。
3、出示图片(南泥湾开荒):这图片是哪里?(出示南泥湾开荒资料)追寻南泥湾开荒(杨家岭会场):这图片是哪里?(讲解杨家岭会场的资料)追寻杨家岭会场
4、写成诗句
追寻南泥湾开荒,追寻杨家岭会场。
5、合成第二节 追寻延河水; 追寻梨花园;
追寻南泥湾开荒; 追寻杨家岭会场。
6、学习第二节
追寻你,延河丁冬的 / 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 / 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 / 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 / 会场。朗读:
个人读,分组读,男女分别组。
三、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出示图片
北京高楼、上海高楼、深圳高楼、杭州高楼。用一句话说说看到的图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写成诗句:(一排排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2、出示图片
电视机图片、空调图片、电脑图片、酒泉卫星图片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图片:家用电器,写成诗句:(家用电器
琳琅满目)
3、出示图片 延安窑洞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图片。(一排排延安窑洞……)
4、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5、出示图片
嫦娥三号,火箭,银河3号 用自己的话说说看到的内容。
(嫦娥三号探索月亮的秘密。……)(银河计算机……)
6、出示老牛破车图片
你喜欢吗?这样的老牛破车。用自己的话说说
(我们要丢掉老牛破车……)
7、出示延安宝塔山图片 宝塔山象征革命的圣地。
(我们不能丢掉宝塔山的革命精神。)
8、汇集诗句
航天飞机 / 探索 / 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 / 奏出 / 美妙的交响;
我们 / 毫不犹豫 / 丢掉了 / 老牛破车,但 / 不能丢 / 宝塔山 / 顶天立地的脊梁。
四、学习第五节
1、我们究竟追寻什么?(我们追寻延安的革命精神:信念、温暖、光明)
2、朗读结束。
五、朗读全文
六、结束课堂
第四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三步四环节教案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诗吗?想一想,这个学期咱们学过哪些古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师板书课题(幻1),学生齐读。
师介绍背景:同学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记载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因此,被称为革命圣地。在延安的杨家岭、枣园、南泥湾,革命的足迹历历在目。那么,诗人到底在延安追寻什么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二、过程:
(一)先看第一个学习目标(幻2):自读诗句,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请同学们打开书160页,自己读读这首诗吧。
看看诗句中的词语,你会读吗?(幻3):翩翩归来茁壮成长撅头雨后春笋满目琳琅探索
奥秘毫不犹豫顶天立地脊梁灿烂辉煌展翅飞翔明媚高楼大厦
开火车读。同学们读得不错。好的,同桌互相再读一读这首诗,检查一下读得怎么样?
下面,老师想请6个同学分小节来把诗朗读一下。注意,把诗中的字音读准确,读通顺。谁想来试试?好,现在开始。
(二)同学们读得很流利。第一个目标圆满完成。下面,我们就来完成第二个学习目标(幻4):大体了解诗句的含义,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结合查到的资料,在小组里讨论,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哪几个地方?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
2、你还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开始吧。
(三)信息反馈:
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谁来汇报?
生1:诗的第二小节讲到了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四个地方。我给大家说说杨家岭。我查到了有关杨家岭的资料,从1938年到1947年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过抗日战争,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和大生产运动,我想,追寻杨家岭,就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理解得这不错,谁来接着说?
生2: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当年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在延安西北,距市中心约七公里,曾是党中央所在地,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等著作就是在这里写的。
生3:我来给他补充。我读懂了第二小节的这句话,“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我找到了枣园的资料,枣园是中共中央书记处1943年到1947年的驻地,这里有毛泽东旧址,周恩来旧址,刘少奇旧址,任弼时旧址,彭德怀旧址,作战部旧址等。追寻枣园梨花的清香,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师:是的,也是追寻党的正确领导。
生4:我通过学习,我还理解了第二小节这句话的意思。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撅头。我查到了南泥湾的资料,由王震旅长带领的359旅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芜人烟的南泥湾变成了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我想,追寻南泥湾开荒的撅头就是追寻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师:说得好,看来同学们通过查找到的资料理解了这一小节的意思,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诗读给我们听?一生读。
师:作者来到延安,看到这里一处处的革命遗址,写下了这一行行美丽的诗句。他边看这些遗址边想到些什么呢?
生1:我想,他想到了战士们拿着撅头开荒的情景。生
2、他还想到了,毛主席在窑洞中读书写作的情景。
师:是的,诗人在这一处处革命遗址中追寻着,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诗。谁能把这首诗的前两个小节连起来读一读?一生读。
师:读得很有感情。我想,诗人也一定是这样的,一边看一边想,是那样深情地吟诵着一行行诗句。让我们来深情地把这两小节诗句读一读。生齐读。师:我们接着来汇报,你还读懂了哪些诗句?
生1:我还读懂了第三小节,我先来读一读。这里是说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能忘记延安的精神。好,你接着来说。
生2:我读懂了第四小节中的一句话,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话是指,科技落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的科技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延安的精神我们不能丢掉。师:是的,我们国家的面貌现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诗人在欣喜的同时,也在深深的思考。谁能把3、4两小节连起来读一读?生读。师范读最后一句。读着这一行行诗句,我们也许能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培育出的革命精神,是我们革命的传家宝,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么,你怎么理解追寻延安呢?生:追寻延安就是追寻延安的精神。那延安的精神到底指的是什么?同学们,你们能结合刚才读过的诗句谈一谈你们的理解吗?
生1:我来说,我觉得延安的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2:我认为是党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思想。生3:我来补充,坚定的信念,伟大的理想也是延安精神。
生4:温热的土炕指的是军民一家的关系,这也是延安的精神的体现。
生5:我觉得顶天立地、奋力拼搏的精神也是延安的精神。
师:同学们,你们理解得很好。刚刚你们说的这些都是延安精神的具体表现。同学们,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是革命战士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即使我们的生活富裕了,科技发展了,我们也要提倡艰苦奋斗,也要发扬延安的精神。
这样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成功,一步一步地走向胜利。所以,作者在诗句中说,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请同学们齐读诗的最后两个小节。
师:是啊,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可是延安精神却永远不能忘记。先在,就让我们来完整地读读这首诗(幻
5):大屏幕出示有节奏的全诗。
诗的内容我们了解了,接下来,我们就来完成第三个学习目标(幻6):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味诗歌的韵律美。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一会儿展示给大家。
(四)拓展提升:
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生说。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三、布置作业(幻7):
你们读得这么投入,这么有感情,感兴趣的可以把这首诗背下来。
第五篇:延安,我把你追寻读后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读后感
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一篇优美的诗歌,令我感触非常深。
这篇优美的诗歌也许不适合我读,因为除了前面学的一些令人激奋的革命故事外,我几乎可以说是一窍不通。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只喜欢听别人读,也正因为这样,我们的周老师分别讲了八个故事。是我对这篇诗歌充满了兴趣。是我分别学了八篇课文,是我朗读起这篇诗歌也津津有味!
仔细阅读了这篇诗歌,我首先知道了当年的革命故事,也知道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在延安的枣园写的。还知道老牛破车拉来的富裕生活和那温热的土坑记载的军民鱼水情……
更令我感触深的是延安的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官兵一致!延安精神就相当于灵魂!灵魂是什么!不就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东西呀!残疾不要紧,最最重要的是灵魂不能丢啊!没有灵魂,你能想象出是什么下场么?有那么一个成语可以概括,那便是:行!尸!走!肉!多么可怕的成语啊!即使是一点不可怕的话,我相信延安精神也一定不会丢!因为延安这个地方实在记载着太多东西了,不得不让别人的纪念它;因为延安的精神灿烂辉煌,不得不让其他人永久的保存着!
当我仔细阅读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优美而又生动的现代诗之后,令我深有感悟。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延安精神,热情地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在作者的笔下,把对延安的热爱之情表达的淋漓至尽,在这篇课文里充满了对延安精神的赞美和崇敬,也让我知道原来的日子有多么艰苦,我们现在的生活多么美好。
正因为有了革命先辈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军民团结,才有了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珍惜现在,努力学习为将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打下坚实基础,来报答革命先辈的流血和牺牲。
这篇诗歌讲的是作者为了追寻延安而写的诗歌,这篇诗歌赞扬了延安的美丽,包含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之情。其中“啊,延安,我把你追寻”和“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表达了作者非常喜欢延安,非常希望延安光明,所以作者才写下了这么一首歌。
读了这篇诗歌,我明白了:延安的山水花草是非常漂亮的,而且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延安,就好象失去了自己的灵魂,这也更加证明作者不能失去延安,延安也不能变得一片狼藉。作者祁念曾肯定会永远守护延安,永远保护延安的一草一花,让延安充满生机。
我读完这首诗歌,也想去延安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