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温州大学学刊
网络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
吴成业、吴理娒
(永嘉县乌牛镇横屿小学,永嘉县西溪乡瓯渠中学)
摘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有了新的发展渠道。网络在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中有着重要作用,能有效地推进教育。本文初步研究了网络环境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
网络
教师
教育科研能力
提高
网络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建设发展的需要,网络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研究切合时弊,能有效地整合网络资源,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基于网络的教师教育科研,其研究基础扎实、资源共享、兴趣常在,既是教师知识素养增长的过程,也是教育科研能力提升的过程。
一、关注网络资源,提高教育发现能力
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提升的动态性发展过程。在网络时代下,教师要适应学生的信息素养极其丰富的现状,适应许多学校在教学中采取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代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中,增加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性、创新性、时代性、整合性,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体现出信息化、多元化、专业化等特征。因此,站在教育信息化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学会关注网络资源,提高自己的教育发现能力。
1.掌握信息技术双基,形成教育发现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项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知识领域,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信息技术的“双基”。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信息技术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不是将知识运用于平时教育教学中,那么信息技术知识只是纸上谈兵。首先,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要学会信息技术基本技能,敢于、善于将各种各样现代教育媒体组合到一起,并与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特长,以达到优化教学、提高质量的目的。其次,教师还要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与同事或学生进行交流、协作、合作,使得日常教学科研工作在网络环境下依然能够顺利开展。[1]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量可以说是几何数级的,如何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中发现、挖掘出有价值性、有用处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能够有效地整合、融入课程教学中,这将对网络环境下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即教师要有信息的敏感性和信息的选择性,教师要保持信息的敏感度,有较好的选择信息能力和较强的信息价值判断能力。
2.拥有数字艺术基础,增强教育发现素养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正呈现出深、广、新等特征。在诸多信息技术中,计算机图像、DV、影像广告、数码摄影、数字音乐、FLASH动画等早已人所共知,信息的展现、表达、反馈不再局限在传统的语言文字上面,更多的是采用多媒体形式。在网络环境下,教师的艺术修养和艺术表现能力必须进一步深化,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起来;信息技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倡教师拥有一定的数字艺术基础和鉴赏能力。教师只有拥有数字艺术基础,增强自身教育发现素养,才能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才能教会学生适应新的认知方式、学习方式。[2]
3.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提高教育发现能力
新的技术在教育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与教育技术直接相关的教学论、学习论、传播理论等等,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深的介入,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呼之欲出!
信息化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主动的意义建构和对话;在教学设计中要强调教学目标、资源、策略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从而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基于课堂的讲授式教学、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资源的自主性学习、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WebQuest网络探究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信息化教学模式等,都需要教师切实把握其特点,在实践活动中灵活应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从而建构师生主动参与、自主实践的信息化教学模式。[3]
二、利用网络资源,发现教育科研问题 教师接触教育信息的时空是有限的,而空间的物理因素的制约,更使得教师身处一隅而无法直面各地教育现象、现状。教师作为个体,是无法一一复制、体验各地各校教育现象,也无法一一去远地取经。网络,给教师发现教育教学问题提供了一个近乎无限的时空。通过网络,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了解各地的教育事件、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这样给教师提供了一个源源不断的学习空间,也给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进修的站台、发展的舞台。
网络资源极其丰富,可谓包罗万象。网络资源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是一脉相承的,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一致的。网络上的教育教学问题,呈现出极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个体性,这些鲜活的教育教学现象,对当事人、还是旁观者都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教育第一手资料,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原理、道理。教师通过网络,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其它地区教师教育教学的成败得失、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给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模板。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确定教育科研课题。
三、撰写教育博客,促进教育问题研究
教育博客,在教师教育科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简言之, 教育博客就是以网络为载体,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集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博客方便教师跨越时空进行交流,博客更是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关于教育、教学的理念可以通过博客进行快捷的展示。在网络环境下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不是哗众取宠的举动,而是扎扎实实的教育科研行为。教师通过教育博客,可以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实现“点对点”、“点对面”的教育交流。现在,不但一线教师积极开博,许多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教育专家等也纷纷投身开博大潮中。
1.教育博客给教师带来了无限的教育科研发展空间
以往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时,往往是在学校内、县市内进行教育科研工作,缺乏与外地教师有效地、多向的交流。有了教育博客,无形中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观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建立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博客中建立自己的课题研究档案、教学设计、教学论文,与众多志同道合之人切磋教育科研技能,获得反馈信息。从而实现在不断的反思中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发展。让教育博客介入教师教育科研工作,是新时期信息技术赋予教育科研工作以新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教育科研工作的时空和内涵,是今后教育科研工作值得探索的途径之一。基于教育博客的教育科研工作,必将给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空间。
2.教育博客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科研机遇和挑战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社会。网络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成为研究型、思想型、学者型教师,也成为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高雅型教师。教育博客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博客为教师的教育科研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我们可以在其中发布、探讨许多鲜活的科研实例、素材,从而不断生成教育科研创新思想。让教育博客和教育科研联姻,能大大拓展教育科研的时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教育科研中来,提高了教育科研的效率、效益、效应,这样给教育科研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教育博客和教育科研联姻,使得更多的人能审视、检点教育科研工作,使得教育科研的成败得失一览无余般展示在网络上,给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挑战。
3.教育博客给教师带来了成熟的教育科研经验
新课程改革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不是教师个人力量能完成的了的,尤其是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它尤其需要教师之间加强信息交流。我们应该通过博客开展多方面的教育科研合作、交流活动。在博客中,不管你的年龄、经验、背景等,只要有共同的话题,博客之间就可以进行交流。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的教育科研知识,让别人学到更多的教育科研知识,博客之间实现了深度交流和沟通;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开展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
4.教育博客带来了教育科研资源共享
教育博客改变传统的教育科研资源,促进教育科研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上传自己教育科研方案、研究过程心得体会、课题研究反思等,从而促进了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通过博客,使得有经验的教师的教育科研之隐性知识能够被保存和传播,年轻的教师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更上一层楼。通过交流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制定弥补的措施手段。因为有大家的支持与帮助,教师在教育科研方面会走很少的弯路。教育科研资源的共享,给教师教育科研工作带来了莫大的帮助。
四、制作专题网站,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网络技术为我们建立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提供了便利。教师是教学资源库、教育网站的建设者,各种各样的图片、文字、动画、课件等现成的素材和已开发好的资源、课件、试题、案例、论文、文献,都可以作为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的素材。学校教育网站、教师个人网站是先进教育理念激迸的场所,一些时尚教育理念、教学措施在网站上公布,有利于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发展。
1.教育网站的制作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发现问题能力 教育科研工作需要教师有敏锐的问题意识、科研意识,知道哪些科研问题是我们所需要的、是教育所需要的、是科研所需要的。因此,通过教育网站制作,使得教师提高材料的甄别、取舍等能力,无形中提高教师的审视教育现象、发现科研问题的能力。
2.教育网站的维护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科研研究与学习
教育网站需要维护,不断地更新网站内容,实现信息及时、有效地交流。显然,上传内容的过程,是教师教育科研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懂得哪些材料才是教育教学科研所需要的,哪些材料是具有科研价值的。这样,教师就要在茫如大海的知识海洋中学会知识的取舍、甄别、加工、上传,而这一过程无疑大大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知识的学习和进行教育科研的研究基础。
五、参与论坛交流,实现科研思想碰撞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论坛在教育科研中地位越来越重要。论坛又名BBS,它提供一块公共电子白板,每个用户都可以在上面书写,可发布信息或提出看法。因为它的强交互性,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坛大大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使得教师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有效。
教师可以通过教育论坛发布信息,与专家、学者探讨有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的问题。许多教育部门、学校、个人的教育网站纷纷开设论坛方便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国内各大教育网站的论坛如K12 教育论坛、教育在线论坛、小学教育论坛等知名教育论坛在教师中有深远的影响力,成为教师交流、学习的好地方,对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4]
1.教育论坛,是组织教育科研工作的极佳途径 教育科研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有时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教育论坛,给教育科研工作提供了一个极好组织、管理、指导的途径。组织者可以在论坛上发帖,征求教育科研合作者,可以将参与者条件、义务、责任等等讲清楚,使得合作者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可以通过论坛寻找到合适的教育科研伙伴,从而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的支持。教育论坛在教育科研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为,能否激发相关专业领域教师群体的兴趣,能否吸引对该专业领域感兴趣的教师的参与,能否引起不同专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
2.教育论坛,是记载教育科研过程的极佳模板
教育论坛通过对网络媒体的选择,实现教育学术信息的有效交流。它将教育教学的异同思想融汇一堂,促进教育思想交融与撞击、认同与探究、整合与创新以及迸发新思想;不同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者围绕相关主题各抒己见,促进学术创新,也有利于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发展。教育论坛给了教师一个记载教育科研过程的极佳模板。教育论坛既是教育信息交流之处,也是科研过程记载之处,使得教育科研成为一个连续、持续的教师专业发展之历程!
3.教育论坛,是获得专家指导教育科研的绝佳模式
教育论坛根据主题内容、时间和空间的异同将产生异同的文化特征,教育论坛传播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实现是禀赋文化意义的基本条件。教育论坛上各个流派教育思想的激迸,是教育文化价值的终极体现。教育论坛是教师展示个人教育理念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教育论坛,是教师发布个人观点的极佳场合。我们可以在论坛上轻易浏览到专家对教育、教学的感受、反思与问题;感受专家主动参与与对同行出现问题的积极帮助;看到同行们在论坛上展开的激烈讨论、智慧火花的碰撞;也可以欣喜地看到在论坛的互动交流中教师们迅速的成长。
六、利用腾讯群组,加强教育科研交流
QQ群、群组的建立,不仅给教师一个聊天的机会,事实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给了教师一个参加教科研极好的平台。在教科研中,有时需要发挥科研团队的作用。而电话由于过于昂贵的通讯费用,显然无法担当平常、长时间的联系方式,而腾讯QQ则切实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成为教科研教师之间联系的黄金渠道。
1.通过QQ群组,了解教育信息
现在,一些杂志社、教育机构都会建立QQ群,加强组员之间的联系。功能强大的QQ群,给教师了解其它地方教育动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QQ群组上一般有群最新动态,有助于教师得到教育科研第一信息。
2.通过QQ群组,实现科研协作
有时,教育著作的编写,需要发挥团队力量。在异地电话通话费昂贵的现实下,通过QQ群组的交流无疑实时有实惠。从教育著作策划、分工、交流、统稿、修改,都可以在网络上实现。
3.通过QQ群组,可以在线投稿
一些知名杂志有在线群组,一些编辑往往在QQ群里。通过QQ与编辑在线投稿,无疑增加投稿的实效性、投录率。这样,远比其它方式投稿优越多了。
总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是一个动态性、发展性、长期性的发展过程。网络技术下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体现了时代性、专业性、创新行等特征,拓展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时空,促进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教师教育科研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要积极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避免网络技术的缺点,将之与教师教育科研有机、有效、有节地整合起来,走出一条有信息化社会特色的教师教育科研之路!
注释:
[1] 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专业建设与培训》,2006年6期,P69。
[2] [3] 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专业建设与培训》,2006年6期,P70。[4] 傅焰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化与教育技术》,2009年12期,P220。
参考文献:
1.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专业建设与培训》,2006年6期,P69—72。2.傅焰金,《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化与教育技术》,2009年12期,P220。
3.金建训、吴成业,《教育博客与农村教师的成长》,《小学教学参考》,2009年12期,P9。
第二篇:工作总结 - 温州大学
余如英同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09年硕士毕业进入温州大学,在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担任专职工作人员至今,主要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宣传、新生普查、心理委员联合会、心理协会指导、网站建设等工作,期间认真做好各项工作,与161名轻生念头学生进行面谈;带领8场22次学生的团体辅导,其中包括17场问题学生的团体辅导,共辅导学生300余名;咨询学生56人次,累积课余服务时间逾7300分钟。她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坚守,虽没有轰轰烈烈,但却踏踏实实努力将阳光带入到每位学生的心灵深处,用心实践学生的幸福心灵事业。
“工作无小事”---情注工作,用心平铺学生幸福之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渗透性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显著特点,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事事细心,在无声中用心平铺学生幸福之路。
任职以来,她认真完成各项心理常规工作。对2009、2010、2012级新生开展新生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包括普查初资料的录入、机房的安排,普查中疑难问题的及时处理以及普查后面谈的统筹安排、普查数据的分析。每个学期初的危机预警对象库更新,关注特殊学生的心理动态。认真完成心理咨询情况月报,每个月向学院反馈该院来访学生的基本信息,及时和学院进行信息沟通。完成每个月的心理咨询费发放以及心理咨询档案的整理。参加心语报的编辑审核工作,计划、筹备温州大学第六届、第七届“52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活动。组织心理委员、寝室长进行培训,每期近600人7场培训,她认真组织,保障培训的顺利进行;认真做好校外专家入校为校咨询师、教师的开展心理培训的准备工作。精心完成《心灵有约》心理广播节目的策划、录制。
工作繁琐而细致,她说“工作无小事,事事需精细”,凭着对这份工作深深的热爱,她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始终以饱满热情,在愉悦中力求将每项工作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底,使他们感受到丝丝温暖。
“可是这条小鱼在乎”--爱心满园,微笑开启学生幸福之门
有人在海边散步,看到一个小男孩正在沙滩上忙碌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那个小男孩正在沙滩上的水洼里捉小鱼,然后再把捉住的小鱼奋力扔回大海。一
眼望不到头的沙滩上有成千上万个水洼,里面游动着成万上万条涨潮时冲进水洼的小鱼,如不及时拯救,这些小鱼就会干死在沙滩上。但是对于大海来说,它还会在乎这些小鱼吗?于是他对小男孩说:“别忙乎了!大海是不会在乎这些小鱼的!”小男孩听了以后,照旧奋力把小鱼一条一条地扔进大海,边扔边说:“可是,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这是她最喜欢的一个故事,也经常用这个故事提醒自己有时候一个微小的举动也许正是学生所需。
而心理咨询工作正是需要这份耐心和爱心的工作,有时候学生的一个电话,也许正是生命中最困顿的时刻。2011年1月,某学院大二学生小紫走进了她的咨询室,原来是寝室矛盾,小紫和寝室其他同学的关系正在处于僵化状态,甚至觉得对方会对之使用暴力。小紫倾诉着自己与寝室矛盾演化的过程后,她哭着说:“老师,我真的不敢回寝室,但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哪里?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她认真倾听,并与小紫共同探讨问题,坚持了8次的咨询,小紫现在生活状态积极,并且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小余老师,下个月我在市里有个合唱演出,你有时间来看吗?”小紫一脸灿烂地邀请。在咨询中,正是她的用心,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
还有一些咨询是在课余时间突然来临。某个周末,她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你好,请问你是余老师吗?我是小杰(化名),你还记的我吗?我好不容易从同学那里拿到了你的电话。我就是上次退学的学生,这个学期复学了,但心情还是会莫名低落,你有空吗?我想找你聊聊。”当她问及近况时,学生发来:“不是很好,心情还是会很低落,我现在一个人正在教学楼7楼,我想一个人呆着。”看到这条短信,马上变得警觉,立马给小杰打电话,在电话里聊了2个小时,最终得来学生对未来的信心。还有个晚上,手机在寂静的夜里想起,当时已经将近11点,原来是某大三男生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他在电话里痛苦地说道:“余老师,我和女朋友分手已经十来天了,这十几天我过得痛苦万分,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她居然背叛了我,我现在非常恨她,非常恨她,我真的十分痛苦......”她认真倾听,耐心陪伴,最后学生说道:“余老师,和你聊了之后现在心情舒服多了,谢谢你老师。”并且预约了次日的咨询时间。是的,学生的一个求助,都是对生命成长的渴望,作为一名咨询师,她始终微笑相迎,认真倾听,以一颗阳光、真诚、积极、温和的心态,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陪伴者。
还有一次,某学院学生心理问题急性发作,当接到电话,正在吃晚饭的她立马赶到该学院,与该学生进行面谈诊断,当时这位学生乱砸东西,已经出现幻听,最后诊断为疑似精神分裂症状。她及时将情况向姜处、张老师汇报,在领导的指导下进行应急处理,从家长的沟通、医院的联系,到最后学生送至医院,一直和该院辅导员忙至深夜,对工作的负责,她认真服务于第一线。
此外,她还开展轻生念头学生面谈、抑郁状态学生团体辅导工作。轻生年头学生即想要自杀的学生,对这部分学生,她和张海音老师一个一个面谈,进行自杀程度评估,对确实严重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每一次的面谈和辅导,每一次的面谈和辅导,都肩负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虽然这份工作艰难而且压力重,但基于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基于对学生的真爱,她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微笑着工作着,她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盛开的花朵,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我们身边的人,你就会吸引同样的爱来到你的生命里服务于你。当生命的花园绽放,蝴蝶自然就会飞舞。是的,所有的小鱼都在乎。
“我还需要更加努力”---勤于思考,科学引领学生幸福方向
在工作之余,她善于思考,专心研究。公开发表3篇科研论文,论文获得温州大学第十届、第十一届思政论文二等奖。参与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 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心理咨询》一书的编撰与修订工作;完成《学校心理咨询简明教程》的编写工作,为副主编;参与《小学生心理诊断》的修订。参与多个科研项目,并立项一个校级课题。此外,她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参加第三届国际宗教心理学研讨会,并在会议上做论文报告,进行学术交流。
有一种行为叫付出,有一种信念叫执着;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懂得付出才能学会投入,懂得执着才能默默坚守;学会面带微笑才能享受生活,懂得播种快乐才能收获幸福。她正是在幸福中工作,在工作中享受,用微笑感染学生,用真爱陪伴学生,在这个平凡的岗位,默默、扎实、幸福地服务着,实践学生的幸福心灵事业......
第三篇:中国教育学刊
中 国 教 育 学 刊
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2011)征稿启事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最新精神,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教育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水平,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论坛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交流教育教学经验和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平台。本论坛在原来成功举办十届的基础上,继续面向教育系统工作者特别是广大教师征稿。具体事项如下:
一、征 稿 对 象
各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广大教师。
二、征 稿 内 容
征稿分为以下五个部分:一是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二是教育行政管理与教育教学管理;三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四是教材教法研究与教育教学经验总结;五是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以上范围仅供参考,来稿可自行确定选题和内容。
三、征 稿 说 明
1. 征稿时间:从2011年2月10日起 到2011年9月20日止。
2. 稿件要求:稿件限5000字以内,可以是公开发表过的,也可以是新撰写的;稿件一律打印(网上投稿除外),自留底稿;稿件末尾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编、工作单位等。
四、评 奖 与 发 表
1、活动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
2、获奖稿件征得作者同意后入选《 现代 教育 理论 与 实践 指导 全书 》。该书作为国家级出版物,是各类教育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单位学术科研成果和个人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获奖作品也将被推荐发表在教育权威杂志《中国教育学刊》(标准刊号ISSN 1002-4808,CN 11-2606/G4)上。
五、组 稿 编 委本活动欢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负责人和学校管理工作者担任组稿编委,优秀者将获得组织奖。
(本论坛具体情况可参见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网站和本论坛网站)
来稿请寄:北京100085信箱45分箱组委会收邮编:100085 联 系 人:王老师万老师
电话:(010)8275***3(组委会)
(010)64845199(学刊社)
投稿邮箱:jiaoyuxuekan0123@sina.com编辑部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 杂志社组委会
第四篇:温州大学商学院2012
第一期
青年创业成就未来
——2012诺基亚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
2012年10月31日13点40分,“2012诺基亚青年就业创业大讲堂温州大学站”在北校信息楼报告厅举行。清华大学学生创业导师、北京青年商会副会长、北京科鼎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俊林博士担任演讲嘉宾。商学院第五期创业预科班成员参加了本次讲座
第二期
创业预科班的讲座之彦红春的创业观
创业班本期的演讲嘉宾:彦红春,在温州发展的他,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带给我们关于创业的新的见解。
第三期
汲天下智 铸创业力
2012年12月5日18点20分,北校信息楼报告厅举行了2012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创业讲堂”校园巡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企业家朱武超为大家做演讲。
第五篇:体育学刊投稿格式
□□□□□□英文文题(二号)□□□□□□
□□作者英文名字(eg.WANG Xiao-Bin)(小四)□□
□□作者单位□□(小五斜体)□□
Abstract:□□□□□□□□□□□□□□□□□□□□□□□□□□□□(五号)key words:□□□□□□□□□□□□□□□□□(五号)
□□□□□□中文题目(二号)□□□□□□
□□作者姓名(小四)□□
□□作者单位(小五)□□
摘 要:□□□□□□□□□□□□□□□□□□□□□□□□□□□□(五号,宋体)关键词:□□□□□□□□□□□□□□□(五号,宋体)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正文,五号,英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格式)
X□□一级标题□□(四号)
X.X□□二级标题□□(五号,粗体)
□□□□□□□□□□□□□□□□□□(五号)
X.X.X□□三级标题□□(五号)
□□□□□□□□□□□□□□□□□□□□□□□□□□□□□□□□□(五号)(图表请插入文中相应位置)Table 1 □□□□□□(五号,粗体)
表格为三线格,无竖线,Fig.X□□□□□□(五号,粗体)
1: □□□;2: □□□;3: □□□;4: □□□.(五号)
References:
(请见以下范例,小五号)
[1]William G O, Kevin D V, Qing W.Restless legs syndrome in monozygotic twins: clinical correlates.Neurology, 2000, 55(9):1404~1406.[2]WU Xiao-Lei, HE Chao-Ying, WANG Yong-Jun, ZHANG Zhi-Yong, DONGFANG Yang, ZHANG Jin-Song, CHEN Shou-Yi, GAI Jun-Yi.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of a genetic linkage map of soybean.Acta Genetica Sinica, 2001, 28(11):1051~1061.吴晓雷,贺超英,王永军, 张志永,东方 阳,张劲松,陈受宜,盖钧镒.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分析.遗传学报,2001,28(11):1051~1061.收稿日期:0000-00-00; 修回日期:0000-00-00
基金项目:中文名称(编号:XXXXX)[英文对照]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
①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