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络研修:线上线下双管齐下
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一路学习一路思考
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体现了当代最伟大、最活跃的生产力。此次培训即为一种创新,线上线下双结合,线上分学科学习课程资源、完成网络活动、发表评论,提交心得;线下集体研讨等丰富的形式,为研修教师打开了一扇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
线上理论学习最终需要线下研讨检验,教师交流是集体教研中的最佳途径。合作与交流可以把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进行加工凝结在一起,最后综合成远远大于单个教师研究的简单相加效果。教研中的同帮互助,就是教师群体之间相互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促进教师间共同成长。当然教研中的互助同伴不仅局限于学校内部教研组或课题组,还可扩展到校际教研活动、网络上的教师群体,这时网络就给教师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越发觉得,每位教师的成长与网络发展息息相关。我们要掌握基本的网络操作能力,积极利用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和网络交流工具,教学中我们要数字化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也应该大量的运用这种网络资源,运用信息化技术把课堂的气氛带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为我所用,促进自身专业更快发展。带着一颗平常心,认真学习,认真做作业,认真反思,细细揣磨,用心感悟,研有所得,研以致用,在研修的道路上收获更多、成长更多.一同携手,在研修的道路上且思、且行!
第二篇:会员线上线下同步
线上线下会员同步
手机app会员管理系统、微信会员管理系统、可视卡会员管理系统。三则同步
1.线上会员--普通客户--同步终端门店会员系统。统一使用积分、余额。
2.使用微盟先有平台能够解决同步端口问题,更快的去协助集茶客门店进行软件管理与操作,同时微盟平台提供的系统,满足终端店铺日常,商品信息管理、库存管理、价格管理、人员管理、会员管理。同步系统具备二次开发端口,系统稳定要强,嫁接当前各个支付方式。简洁使用,3.会员充值积分余额
随时把握会员消费动态,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完善加盟店铺对会员搭建。方便会员不管在PC端还是客户端以及线下终端门店消费做到信息同不、积分同步、余额同步、消费记录同步。
问题1:充值金额是由谁来管理。如在A门店充值1000。余额信息同步到微信会员。去B门店消费,那么直接扫码扣除会员卡内余额。那么月底结算。统一由后台划分客户一段周期内消费金额,最后再发放到各个店铺后台账户。那么A门店收到的钱最终进入那个系统? 加盟店之间的与总部后台的关系。
苏宁线上线下整合的缺点。
1)思想统一。在苏宁原有的组织架构及利益分配的模式下,如果不能实现集团内部管理层高度的思想统一,我相信任何一个方案的退出都会举步维艰,这次整合是会动了很多人的蛋糕,这次战略调整不亚于政府体制改革的调整,所以毛泽东思想加邓小平理论加苏宁的执行团队才能保证整合的顺利完成,这点上我相信之前的几年苏宁内部已经经历过不少阵痛,一旦不能完整贯彻,中间出现偏差将前功尽弃。
2)内部利益从新分配。有了明确的战略,需要很好的利益分配来配合战术的执行,集团内部考核与创新的尝试是不可回避的,只有解决原有的利益分配体系和电商创新的风险把控,使集团创新与稳健并存,敢于创新又不会丢失根本。
3)线上线下同价的矛盾处理。打个比方北京市中心的运营成本和保定一个区县的成本是不一样,如果为线上线下同价而同价,势必很难平衡大城市与小市场之间的利润冲突,一旦有更好的模式能够做到县市区成本更低,很容易对苏宁整体造成冲击,这也是铁锁链舟的最致命的问题,好在现阶段各地市电子商务发展还比较缓慢,能与苏宁抗衡的还较少,但是不代表以后没有,个人认为最好的方式还是以区域为(省,市等)为单位,各地区自主定价,根据市场进行调整,实现中央统一规划,各地高度自治的局面,将有利于苏宁在中长期的布局。
4)技术核心。众所周知苏宁的技术开发交予IBM外包,这在苏宁未来的大战略中是一个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核心技术团队及持续的开发能力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否则很容易造成短板被对手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至于对供应商管理能力,销售能力等范范的问题我就不再这里一一陈述,因为这些问题在苏宁已经不是核心问题,这就是核心竞争力,张近东及其团队是否能如愿完成转变让我们拭目以待,不管成果如何,都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为后来者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第三篇:线上线下双重结合 记网络问政新平台
线上线下双重结合 记网络问政新平台
“六安市政府”百姓畅言“论坛是六安家喻户晓的市政府网政民互动精品栏目,也是商网论坛系统实施的代表案例。2010年,”百姓畅言“被电子政务理事会评为”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政民互动精品栏目“,为政府部门提供个性化的政民互动服务平台。”这是六安市政府信息化工作人员在一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这句话也让我们看到了商网政务论坛系统的独特优势和在政民互动中的关键性作用。
根据权威资料统计,我国大部分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都已经完成,但公众参与类栏目过少,“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网站建设思想并未深入到有关人员的心底里。而如今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政务信息知情权、参与权、表决权的诉求不断加强,故而我们迫切的需要建设一个可以发声的网络问政新平台。商网政务论坛系统整体依托于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而成,将网络问政同地方门户网站进行了完美契合,以用户为中心,为群众所反映的每一项事项提供从发表主题、到帖子回复、回复满意度评价、再次追问、红黄牌督办等不同深度的“一条龙”服务。
相信很多的政府部门信息化工作人员都有这样的困惑,中央不断要求政务公开、网络问政、提升公众参与度,而目前我国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存在工作人员日常管理事项不规范,工作人员信息不完备,问政平台聘用人员考核制度不完备等诸多问题,政府有限的人力资源无法满足问政平台建设与服务所需,一直找不到新型的公众参与渠道。而商网政务论坛系统坚持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历经8年的升级和完善,成功地为近百家政府客户建立了完善的网络问政平台。政府网络问政平台是政府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整个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的窗口,直接展示了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的所有服务内容,更是政府及其领导人与广大人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的第一平台。广大人民群众通过服务功能平台问政于政府及领导人,政府及领导人通过 这一平台最真实的了解民意、广集民智、知晓民情。它也是政府网络问政平台的直接操作层面,许多服务内容都是通过这一平台进行操作,商网政务论坛系统就是从构建政府网站问政整体平台出发,始终坚持四个原则,第一;政务论坛统一标准化管理。第二:公私合作化管理。第三:整体政府协同管理。第四:政民互动化管理。
第四篇:线下研修心得体会
国培线下研修活动心得体会
——设计班会应注意事项
茶陵二中
刘娟
参加三中的国培线下研修活动,听了一中老师的班会主题《感恩 做一个有温度的人》示范课,还有班主任的讲座,受益匪浅。
这次学习让我在班会主题设计上有了清晰的引导的思路,具体如下:
一、选好主题
首先,选题是主题班会成败的关键。确定主题班会课的主题就是班会需解决的中心问题。班会课主题的确定,既要依据学校的中心工作,又要服从于班级的个性发展,避免主题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二、选题原则:
1、要有针对性,这是主题班会生命力所在。班会主题要针对学生共同关心的社会现象,学校重大事件,班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或严重的突发个案,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主题班会的步骤、形式要切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
2、选题避免大而空,应该小切口,以小见大,尽量从小处着眼,在一个侧面或一个点上具体深化,达到以一点反映全面的教育效果。
3、要有计划性:主题班会应在开学初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班级要举行多少次主题班会?主要内容是什么?应有全盘计划。一次主题班会,无论怎样组织得好,都不能将一个问题。
4、趣味性原则。
主题班会的内容力求新颖,别开生面。形式要多样化(听、看、读、讲、问、算、议、写、画、演、比、评、做等等),气氛要活泼热烈。只有做到主题鲜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气氛活泼,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题会上来,才可能使学生感知它,理解它,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
三、在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中和活动后,班主任要善于及时收集学生对各项活动的信息反馈。教育是一门精雕细刻的学问,班主任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观察学生细微的变化。
第五篇:线下研修总结
国培小学综合实践线下研修心得
2016年6月17日至19日,我满怀着期待和欣喜之情参加了国培计划(2015)教师工作坊高端研修小学综合实践线下研修活动。虽然只是短短的三天时间,虽然6月的邢台已是烈日炎炎,但几天的培训学习犹如一阵清爽的微风吹走了夏日的烦闷;犹如一股清冽的甘泉流进我的心田,滋润着我的研修梦。匆匆的三天,时间很短但留给我的回味是悠远绵长的。
回顾培训期间的点点滴滴,纵观本次培训活动安排,既有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也有观摩课堂、体验名师风采和互动学习的实践锻炼。几天的培训学习,让我重新接受了一次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升的机会,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以下是我这次培训学习的具体的心得体会。
一、魅力名师各有千秋
培训中专家们的讲座,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整个培训是以邹教授的专题讲座为主。邹教授,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但是精神矍铄,充满生机与活力,他睿智、风趣、幽默。听这样的讲座你根本不会感到倦乏。三天讲座,他全程都是以站立的姿势向我们讲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髓所在。邹教授主要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内涵、实施现状问题和对策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来讲的。尤其到了最后一天上课,连续几天的奔波劳累炎热,邹教授明显的神色疲惫,声音嘶哑,即使这样,他依然站在讲台上,站在学员中间不遗余力地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我能感同身受邹教授每一次发声是那么吃力,那么隐忍着声带的疼痛,肯定是的。因为就在三年前我是因为长期用嗓过度患上了声带息肉,当时声音嘶哑,以至于后来几乎发不出声音,每发出一个音,都要运作好长时间的气息,那种发自心底的运作气息,那种声带受损的折磨也只有自己能感受到吧!所以当听到邹教授嘶哑着嗓子给我们上课时,我的心在隐隐作疼,这就是呕心沥血啊!呕心沥血!听得我眼含热泪。邹教授还给我们上了一节活泼生动的现场观摩课《木叶声声 情深意长》,他的课及他的现场树叶吹奏技艺博得在场的学员阵阵掌声。
淳朴的张运法老师以其热情周到的服务打动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他耐心细致地讲解了线上研修问题分析及作业指导,让我们更加明晰了对作业的认识和操作。端庄美丽、气质典雅的门素艳老师娓娓道来,她是一位有远见的校长,她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开发了不少有效的课程资源,也总结了自己学校一些典型案例,传授给我们一些实践经验。使我更增加了对门老师的敬意。
二、充分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
(一)、邹教授主讲的第一方面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内涵、实施现状及问题对策。他是从四个方面讲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综合实践活动核心内涵、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现状、常态实施出路与对策。邹教授活泼风趣的讲解使我受益颇多,对课程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台阶。
1、综合实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目标,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 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 实践性课程。
2、综合实践活动实施14年得到充分认可,发展了两大研究军团:郭元祥军团和陈树杰军团。但课程还局限在课题研究和逐步推进层面上。小学热情高涨,中学门庭 冷落;城市轰轰烈烈,农村冷冷清清;领导重视的地区、学校,有 声有色领导不重视的地区学校无动于衷综合实践活动只进 声有色;领导不重视的地区、学校,无动于衷;综合实践活动只进课表,没进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离课程设置初衷相距甚远。
听到这里,我深深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确实目前很多学校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模式,追求升学率在所难免,为了抓紧一切时间,放弃对综合实践课的开发,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但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在自己的班级中坚持开设这门课程,让孩子成为真正的意义上的孩子,这是我的责任。然后争取校长的支持逐步在全校开展这门课程。
3、常态实施出路与对策
当前急待解决四个问题:尽快出台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或课程标准,确保 课程落实;建立两支队伍,确保教师落实;开发共性课程资源和个性资源,确保教材落实;建立科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制度、课程督导机制、独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职称系列。
领导重视是前提教师参与是关键确有收获。领导重视是前提;教师参与是关键; 资源开发是核心;制度建设是保障。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具有多样性多质性和价值潜在性,所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发。资源开发的原则:目标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生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兴趣性是前提,只有开发的选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就算有了好的开端。生活即教育,要善于从生活中找问题,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综合实践的资源。优先开发教师资源,开发有专长和特长的教师资源,开发学科教师的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学校和社区的资源。要在活动实施中树立开放性的思想,不能局限于课本,不能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安排,应充分调动每一种课程资源的积极因素,使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具有更大的空间,也会收获更多的喜悦。
(三)对评课要素的理解
第一:是不是、象不象(定义角度)
1、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
2、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问题。3、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4、以研究性学习为基本学习方式。5、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
第二、好不好(目标分析)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3、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二、好不好(其它角度)
1、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5、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习动力。
评课要素的学习给了我清晰的评课思路,不再局限于从前那种传统的评课模式,这种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评课标准又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想。
总之,这次线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学习的平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培训虽然短暂,但各位专家的讲座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指明了方向。讲座中的理论和实践都和课堂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联系,针对性、操作性很强,很有实用价值。这次培训是我教学生涯的“加油站”和“新起点”。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情,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我也相信在倾听、反思、实践中,我的综合实践教学之路会愈趋成熟,相信我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