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2 23:11: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

第一篇: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

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

——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综述

新华社记者谭浩 发布时间: 2010-05-25 05:17 来源:光明日报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变成学生心目中的“招牌课”吗?大连海事大学教授贾凤姿老师用她的实践给出了漂亮的答案——

“大学四年如果没听过贾凤姿老师的课,那将是你人生的遗憾。”“总是那么满,好几次想去‘蹭课’都没有机会呢!”„„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或许你无法想象,这些大学生们倍加推崇的老师讲授的竟是一

门年轻人会略感枯燥乏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

2004年,党中央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决策,广大高校教师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蓬勃生机和良好发展态势,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日益凸显,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

2004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战略高度作出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明显改善的重要批示。

教材是课程之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的编写被称为是“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富有开创性的工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提出,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个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中宣部、教育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调研活动。在中央统一部署和安排下,在全国有关学科专家、理论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以及实际工作部门同志的广泛参与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编写工作全面完成,已全部投入使用。此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文学理论》、《史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法理学》等5种专业基础课程教材也已出版,其余教材还将陆续出版。

在教材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取得显著成效。2005年,中央决定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后,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广大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目前,全国高校中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5个,硕士点45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已经成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支撑。

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大规模培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上海市2009年设立并实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骨干教师人才培养计划(“阳光计划”),每年资助20名思政课教师和思政教育教师;

辽宁省积极支持和鼓励各高校开展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影响和带动了省内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考察活动的蓬勃开展;

河北省以全员培训平台、校本发展平台、社会实践平台等三大平台和名师培养工程、梯队工程、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工程、信息化强师工程、创新教学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

高质量的教材需要高水平的讲授,要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大学生头脑,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工作。近年来,各地各高校不断围绕新课程新教材大规模开展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培训,取得明显实效。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扎实推进。自2005年以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财政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分工协作、周密安排,不断充实内容、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全面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各地按照中央要求,认真组织地方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参加研修,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5年多来,中央六部门共举办研修班34期,培训学员3595人。同时,各地结合实际开展研修工作,共举办研修班428期,培训学员37619人。

经过研修班的学习,学员们在思想政治上、理论素养上明显提高,在了解国情、了解革命传统、了解党的大政方针上有了明显收获,在做好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上明显增强。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的品牌项目和重要抓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取得明显成效。在新教材每一轮使用前组织开展全员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课,并组织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5年研修计划,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已举办了20期,共计2000人。从2008年起实施了思政课教师在职攻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专项计划,2009年起启动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国内外参观考察活动„„

5年多来,在多措并举下,基本形成了骨干研修、全员培训、在职攻读学位、国内外学习考察等相结合的教育部、省级教育部门和高校三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体系,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涌现了一大批课讲得精彩、受学生爱戴的优秀教师。

教学方法改革创新赢得学生欢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开设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各地各高校纷纷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中宣部、教育部采取措施,积极引导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教育部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的方式,组织和征集制作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一课”全程教学示范片,用具体、直观的方式作出了示范。同时,面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广泛征集、评选了近200个学时的“精彩一课”教学片。通过示范和引导,任课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深刻转变,不仅重视教学内容的探讨,而且也更加关注教学方法的研究,积极推进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他们在课堂上综合运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以及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等多种手段,丰富教学模式,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通过全国各地各高校的共同努力,教材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创新,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基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满意度大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在逐步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

大学生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抵触”到喜欢,从被动变主动。许多同学也表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解决了他们成长中的许多困惑,让他们少走了不少弯路,变得更加自信,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充满信心。(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第二篇:让广播新闻节目更贴近听众

让广播新闻节目更贴近听众

http://.cn10-07-14 10:41金黔在线-经济信息时报

广播作为大众传媒的一个载体,必须尊重自身规律才能得到发展。广播的优势在哪里?那就是更快、更便捷。所以我认为,从广播发展的趋势和要求来看,广播新闻节目要想赢得听众,赢得市场,就要改变方式,多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

增强现场感,拉近新闻与听众的距离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我们要选择最恰当的形式能动地服务于内容。广播新闻报道的内容最注重的是真实性、现场感,而现场报道的形式,就能把事物的客观情况如实地以第一时间传给听众,是原情实貌的纪录。所以它完全符合广播新闻的客观要求。相比之下,报刊新闻性稿件的特征是记者的“转述”,记者写得再好也只能产生“现场感”,而没有“现场性”;电视现场纪实手法能让观众既看到现场的真情实景,又听到现场的各种音响,但是它对设备和现场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能广泛运用;广播除了让听众听记者的“转述”,还可让听众听现场的音响和人物的讲话。在最低条件下,一个移动电话就能实现在第一时间报道第一现场的真实情况。移动电话的广泛使用,给广播发展带来了极好机遇,改变了受访者的被动地位。所以,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报道的最好形式,最锐利的武器,尤其是报道突发新闻事件时,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的首选形式。在抗雪防冻救灾工作中,贵阳电台新闻、交通、都市女性三个频率,分别开设了特别节目,开通直播热线,采取记者、主持人现场连线等形式,及时把党和政府应

对凝冻灾害的对策和措施、把干部群众奋斗抗凝一线的鲜活新闻、把百姓关注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广大市民。广播新闻的编创人员也应该将其视为看家本领,不断研究提高,并刻意创新,使广播新闻报道的真实与现场纪实表现手法的真实浑然一体,共同增强传播的准确性、可信性和最大限度地提高时效性。

让听众身临其境增强新闻认同效应

广播新闻性节目首先应当强调客观事实真实,这是第一性的。但是,仅有真实性还不行,还得让听众听了产生真实感。真实感是指在内容真实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传播效果,使人一听就信服。从目前广播电台的播出实践看,广泛采用的是录音报道,即记者通过采集现场音响后,回媒体进行后期剪辑制作播出。录音报道的现场感和时效性是不可与现场报道相比的。广播新闻报道采用现场报道形式向听众展示现场情景,采用的是即时报道、同步报道,这是标准的“用事实说话”,最能使听众产生真实感。特别是记者在现场捕捉到的一些细节和事件的最新发展变化,会在听众的心目中产生良好的认同效应,达到圆满的传播效果。“时效性”、“真实感”与”真实性“相比,尽管不是放在第一位,却绝不能轻视。现在绝大多数的新闻报道事实完全真实,可就是因为缺乏真实感而不能使受众心悦诚服,缺乏认同效应,因为缺乏时效性而导致社会效益差,经济效益也差。所以,广播新闻报道本身要求真实性和真实感、时效性能有机地统一,即要通过记者在现场采访过程中的听觉选择、细节观察和敏捷反应等等有效的现场报道手法,向听众展示事物的原生形态,有力地证明报道是在第一时间发生的,而且内容是千真万确的。这也就是传播学上所说的”易受性“,即受众便于接受。在真真切切的现场报道中,记者、主持人有时用不着长篇大论地解说,只要让听众通过电波听

到现场所发生的一切,再略加引导即可让听众及时准确地了解事物发生发展的情况,独立自主地做出正确判断,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广播新闻报道的教化目的。

增加话题类节目增强新闻可“听”性

广播新闻节目中的话题类节目,是广播首创的一种节目形式。现在,电视节目也广泛移植了这种节目形式。甚至作为平面媒体的报刊,也借鉴了这种形式。媒体间的互相学习,相互借鉴,是促进传播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广播尤其需要创新,使节目更生动、更有活力。譬如,话题节目一般要占一个板块时段,节目都需要很长时间,听众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如果在做一些话题节目的时候,或者将受访对象请到直播间采访的时候,也能听到记者的现场报道,融入到对嘉宾的采访中去,会让听众耳目一新,抓住听众的耳朵。贵州经济广播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实践,引起全国同行的重视。我们将继续实践,总结这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提高节目质量。采用灵活方式“融化”外来新闻播报手段

所谓“广播意识”就是指要努力发挥和开掘广播的优势和特点,使广播保持一个个性化的自我。在各媒体激烈竞争中,广播意识就是广播事业的生命线,广播意识有与无、强与弱,直接关系到广播新闻类节目的好与差、兴与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摈弃“弱势”媒体的观念,才能让我们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将广播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大家都公认,广播新闻运用的现场报道的形式以最容易融化各种媒体新闻手段的特性而成为最富有创造性的独立传播新闻手段。而关键是外来新闻手段要被“融化”。被“融化”就是不生搬硬套,得经过选择、消化、融合、创新,成为纪实手段的新形式。而这种

“融化”绝对不能削弱和改变广播固有的优势和特点,即双通道现场传真纪实性。广播现场报道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就有了鲜明的广播特点,广播就可以实现由“弱势媒体”向“强势媒体”的转化。

但是,在广播的现场报道推广的过程中,也要重视以下几个问题:现场报道的商业化倾向。现在一些商场也经常搞一些活动,一些广播媒体为了获取经济效益,也频频地进行直播;一些没有现场意义的抽奖活动也变成了一些广播电台的舞台。而这样的现场直播,让听众收获的更多是可有可无的饭后谈资,甚至听众谈论的内容会变成“现在的广播电台太媚富!”现场报道的使用把握。现场报道的衡量标准首先是新闻报道的价值标准,如果连价值都不大的事物,那么做现场报道的价值也不会大。我们提倡要发挥广播的优势,要多注重现场报道,并不是说,任何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都可以进行现场报道。对于一些静态的,比如,城调队定期发布的调查结果,就不需要做现场报道。而对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尤其是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群众需要时时刻刻了解它的最新发展和变化,这个时候,现场报道将让广播成为现场媒体的亮点。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开幕之前的现场报道、公路的通车仪式、突发塌方事件等等都是现场报道的用武之地。

要提高广播记者的现场表述能力。现场报道的质量如何,除了新闻事物本身的新闻价值的大小至关重要之外,发报道的记者的表现力也非常重要。正是因为广播的现场报道是能以最快的速度让听众了解第一现场的情况,所以需要记者通过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口头表达尽可能地让听众如临现场一般随时跟进事情发展的情况。所以,广播要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就必须在对记者的新闻敏感加强培训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对记者表述能力的培训,做到眼快心快嘴快,让每个记者在事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在第一现场给听众带来精彩的报道,让听众准确生动地掌握第一时间的新闻。

(作者单位:贵阳人民广播电台)

第三篇:2012年高考作文更贴近社会情绪

2012年高考作文更贴近社会情绪

今日评论今日关键词高考(微博)作文今年国内各省的高考作文题,从题目上看会发现一些变化。与过去相比,抒情性的作文题几近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更多贴近现实、触及人生、催人思考的题目,如广东的《你想生活的时代》等。□瞿方业2012年各省市高考语文卷答完不久,最受关注的高考作文再次很快就出现在网上。似乎是英雄所见略同,一些网站竟不约而同地将广东高考作文《你想生活的时代》制作成高考作文专题的总标题。这是个非常耐人寻味的现象。就高考作文本身的功能来讲,无非是通过几十分钟的写作,考核考生的语文水平,即对文字的掌控程度,还有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认知能力。但不容否认,题目对社会生活的涵盖程度越高,对考生的生活越接近,越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发挥,如果作文题目总是云里雾里,就达不到这个目的。同时,高考作文虽然是给900多万考生出的,但透过高考作文的细微变化,可以体现时代的情绪和精神;通过高考作文题目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塑造时代的价值观。细细看完今年国内各省的高考作文题,仅从题目上就会发现一些变化,与过去相比,抒情性的作文题几近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更多贴近现实、触及人生、催人思考的题目,如陕西的题目是《危中寻机》,北京的题目《火车巡逻员的故事》,山东的“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广东的《你想生活的时代》等等。这类题目,很容易激起人的思考,切中当下社会的情绪,比如北京的作文题就很容易让考生联系到职业精神;重庆的作文题《拯救冷库工人》不但与职业精神相联系,还与社会上“最美的司机”等发生关联,与当下社会正在思考的道德建设相联系。这些问题都是当下社会的重大问题,高考作文里出现这类题目,本身就是引导学生们直面现实。还有广东的题目《你想生活的时代》,正是对当下社会现实的批评性思考,许多媒体将此作为报道主题,正显示出时代的共同情绪。一些作文题本身就非常富有理性,促使考生从建设性的角度思考现实问题。比如全国卷《细节决定成败》,湖北卷《书信可不可以替代》,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等等。当下的时代理性精神有些欠缺,而非理性情绪过于泛滥。高考作文虽影响着参与高考学子的命运,也应具有引导更多未来考生的功能。未来的考生将通过对过去那些高考题目的思考和模拟写作,自然而然地接受这种理性和建设性思维的影响,使他们成为心灵更加健全的人。当然,我不是说高考作文非得与现实贴得很近,有一些心灵鸡汤的东西也并无不可,只要这些“鸡汤”能让浮躁的心灵安静下来,而不是鼓励虚假情绪的抒情,都是有益于社会的。前几年,一个上海考生写了农民工的孩子《他们》而成为满分作文,一时间与现实贴近的作文“很受待见”,这其实也是一种矫枉过正。高考作文考核的毕竟是语文水平,文章不单要直面现实,检验他是否具有公民精神,还要考查他的想象力和文字的驾驭能力,只要作文不要像很久以前那样不食人间烟火、远离时代、过度追逐理想、过度注重教化功能,鼓励学子们自由地思考和抒写,都是好的作文题目。彭山论坛:hao315.com hao315

第四篇: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让数学与生活更贴近

“数学与交通――相遇” 教学设计与反思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中的第一课。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从中也总结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具体分析如下: 相遇问题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掌握行程问题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理解相遇问题的运动特点、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并能解答简单的相关问题。原来人教版的教材在学生理解了相遇问题的基本特征之后,分了两个步骤:①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相遇时间,求路程。②已知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和路程,求相遇时间。而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北师大版教材直接进入第二步骤的学习,在这内容上有了一定的跨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本课教材给学生提供了“送材料”的情境,通过简单的路线图等方式呈现了速度路程等信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这些信息去解决3个问题:

①让学生根据两辆车的速度信息进行估计,在哪个地方相遇。②用方程解决相遇问题中求相遇时间的问题。

③解决“相遇地点离遗址公园有多远”实际上就是求面包车行驶的路程。我改变教学情境,将本班的学生设为本堂课的主人公,利用学生常见的上学、放学的相遇情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思维水平的发展,他们的学习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除去课堂学习这一重要途径外,几乎每个学生都有通过其它途径接受信息、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时,他们已经在三年级接触了简单的行程问题,四年级上册,学生就真正的开始学习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用三者的数量关系来解决行程问题。而本节课正是运用这些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进行相遇问题的探究。而且本节课学生对相遇问题的理解也有难度,所以我想只有站在学生学习的起点上,尊重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操作过程中,使所有学生通过本堂课都能有所收获。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编写的特点,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出发,制定了一体化的目标:

1、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建立模型的能力。

3、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我将本课重点制定为:会分析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提高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制定为:对相遇问题中速度不同、时间相同的数量关系的分析。

如下是我对这节课的教法学法体现:

1、突出主体与注重体验

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同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在学生体验相遇问题中两人或两物体运动的速度不一样,但所用的时间相同这一难点,让学生模仿相遇过程和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使学生体验并理解。有助于学生对难点的突破。再如:学生对相遇问题中路程、时间的变化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从线段图入手帮助学生理解。这里并没有把线段图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把“指挥棒”交给学生,“如果我们用线段图来将相遇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你们说应该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鼓励探究,自主探索

《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基于这一观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经历画线段图之后,提出“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这一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地从线段图上寻找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从而引出出发后几分相遇。所以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自主探索,寻求解题的方法。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三个环节:

一、复习旧知—引出事例—导入新课

二、模拟情景—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三、巩固新知—课外延伸—总结深化

在第一个环节中,首先引出班里一对好朋友李好和赵科颖。课件出示“李好从家里坐车出发,每时走40千米,走了0.5小时,到达赵科颖家,通过这些条件谁能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会说:“共走了多少千米?”实际上求的是什么?是路程,从而引出已学过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利用学生们所熟悉的同学引出旧知,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然后出示“有一天,赵科颖放学回家打开书包发现不小心将同桌李好的作业本带回了家,她赶紧打电话给李好,两人商量了一会儿。如果步行的话,有几种方法可以让赵科颖将作业本还给李好呢?这一情景用学生经常碰到的问题入手,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学生可能会想到:①赵科颖将作业本送到李好家。②李好到赵科颖家去取。③两人同时出发,约定路线,拿到作业本。经过商量,认为第三种方法最省时间。这时教师小结:赵科颖到李好家的这一段路,可以一个人走完,也可以有两个人一起走完,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两个人或物体运动的行程问题,引出新课。(板书:相遇)

第二个环节,我设计让赵科颖和李好模仿相遇过程和学生用手势表示相遇过程两个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加深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感受到所谓“相

遇”就是两人或两个物体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而行,在途中相遇这样一个过程,在学生脑袋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相遇问题的模型,然后接着问:“刚才在赵科颖和李好走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发现?”这时学生发现赵科颖的速度快,李好的速度慢;他们俩所走的路程就是两家之间的距离。或者学生还能发现“从出发到相遇两人用的时间一样”,这时课件出示路线图让学生根据两人的速度信息估计在哪里相遇。因为赵科颖的速度快所以相遇地点应该在离李好家近的地方。理解“两人所用时间一样“是本节课的难点,班里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问题还不理解。所以,通过课件播放路线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

在学生观看路线图的过程中,分了三个小步骤。首先,播放一分钟赵科颖和李好所走的路程,提问: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李好走了多少千米?用了多少时间?其次,继续行走了1分钟,用了多少时间?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两人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但为什么相同呢?这又引起了学生思维上的冲突,这时再将课件重放一遍,学生就会发现她们是同时走同时停的,从出发到相遇他们所用的时间是相同的,这一难点在学生观看中,探索中自然而然的突破了。

紧接着,我设计结合线段图讨论分析“如果老师用线段图来表示他们相遇的过程,你们想怎么画?”数学教学中,运用线段图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些具体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并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知识经验出发,自主构造线段图,增强学生运用线段图的自觉性。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老师的操作,完成线段图。“看见这个线段图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说一说你最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回答会出现两种情况。方案A:如果学生提出李好走了多少千米?赵科颖走了多少千米?我还继续追问要知道他们所走的路程还要知道什么?引出要知道两人所走的时间。方案B:如果学生直接提出“两人走了几时”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地肯定和表扬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此问题的探讨。这也正是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要帮助学生理解知道两人所走的路程和速度,还应知道走这段路所要用的时间,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来解决。因为,行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求时间要逆向思考,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带领学生探索如何用方程来解决,首先寻找等量关系,赵科颖走的路程+李好走的路程=50千米。基于学生在前面的环节已充分理解两人所用时间相同,设所走时间为“x”,列方程60x+40x=50从而求出时间。在学生发现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之后追问:“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这时,学生有可能出现用方程(60+40)x=50来解决,或者用算术方法解决,要引导学生理解在两人相对行走的过程中,他们每时共行走60+40千米,两人相遇时所走的路程的和是50千米。求出几时走50千米,就是几时相遇,列式为:50÷(60+40)。对于这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从而调动其他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体现方法的多样化。

本环节我注重营造一个认知、生活、情感等协调互动、共同融洽的多层次的大课堂,使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理解相遇问题。

在第三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出发,由浅入深设计笑笑了两个题目。

题目一:在一次跑步中,淘气每秒跑6米,笑笑每秒跑4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这道题有意让学生通过对相遇问题的理解来独立解决,达到巩固的目的。

题目二:淘气3秒跑18米,笑笑2秒跑8米,两人从50米跑道两端迎面同时起跑,几秒后相遇?本题在上一道习题的基础上讲速度作为隐含条件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所给条件先求出两人的速度,再求几秒后相遇。

两道习题在学生感知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巩固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思路,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全课总结时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谈学习收获,这样可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的收获不仅只有知识,还包括能力、方法、情感等,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的来说,本节课我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近了学生的心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比较主动,消除了以往应用题给他们带来了“恐惧感”。学习气氛是轻松的、愉悦的、课堂是开放的、生成的,真正实现让学生成为主人。课后之余,我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不仅体现在行程问题上,而且在诸多如:两人同时打一篇稿件,几分后打完;两个工程队共修一条路,几天修完?等等,这些问题也可用“相遇”问题的解题方法来解决。针对这一点,我在下一节课设计了让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五篇:让爱飞扬 让心贴近家访

让爱飞扬 让心贴近

家访心得体会三年级三班 崔敏

随着“千名教师访万户”活动的热烈进行,我和学校的老师们在踏上了家访的征途.作为一名教师,深知家访的意义;而作为一名新教师,更清楚家访的必要性。这次活动犹如及时雨一般,即滋润了孩子和家长,又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莫大的帮助。俗话说“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通过家访,既传达了国家相关的教育方针政策,也了解了家长对孩子所给予的厚望以及对国家教育的支持和期望同时,也让孩子明白自己肩负的职责和重任,为孩子以后的成长之路点亮了一盏方向灯。此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让教师全面的了解孩子,与家长达成共识。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说这样的话似乎已经不合时宜,但可以肯定的是家长和孩子还是非常信任老师的,特别是在这样比较偏僻的乡村,村民都是非常的纯朴善良,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能看见一个孩子完全不一样的一面,能更全面的了解他,使教师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比如班上的一个女生特别的凶,总是吵架,蛮不讲

理,让我非常地头疼.通过访问才知道她父母已经离异了,她随父亲生活,而父亲也常年在外。她只是个需要关爱的孩子,她平时表现出来的所有的霸道是一种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通过交谈,我知道了很多孩子的优缺点,这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开启了一扇窗。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教师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师的子女,他们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样的愿望.在家访中,家长说得最多的是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亲人看待,我虽还未为人母,却也深深懂得天下父母心。

二,向家长传达了国家教育思想,调解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身在偏远的乡村,很多家长的文化知识并不是很多,思想意识也比较落后。比如说很多家长朋友还奉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暴力。也许在远古的时候这样还可以糊弄孩子,但现在的孩子思想独立,武力已无法解决问题。所以在此次访问中,我给家长朋友讲解了说服教育以及有关教育方面的问题,让他们明白了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点在于让孩子明是非,懂上进,全面发展。使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了。三,协调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扳起指头算算,已为人师表的我们在求学的日子里,有没有讨厌过老师?讨厌过多少老师?就算你没有讨厌过老师,也一定对他的某次行为非常地愤怒过。现在的孩子犹如当年的那个你,对老师的某种行为(罚抄作业,罚搞劳动,罚写一份检讨书)气愤至极,只是当年的你成了现在的教师。在此次访谈中,我特意问了那些被我责怪过的学生,我讲清楚责罚他的原因我问在某一刻有没有特恨我,他们都羞涩的地头笑了,接着说现在都不恨我了。我说为什么呢,他们基本上都说是因为认识到自己的调皮捣蛋了。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名教师,很多时候对待学生我都是严厉的。而学生是又爱又怕我,爱我,是因为我爱他们,我是他们的大姐姐,怕我,是因为我是一名讲原则的严师。通过此 次家访,更加促进了我和学生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

在此次家访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 1,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教育工作中相当重要的环节。2,特殊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多阴影。

家访结束后,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家访才算是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给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因为通过此次家访,我深深地理解了做一名教师的伟大与艰辛,同时也明白了教师责任的重大。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几百字几千字就能书写完的,它是一本翻不完的书,在实践的过程中每进步一次就离尾页近了一点。在以后漫长的路途里,我只能用孔子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下载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让理论更贴近大学生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让家长会更高效

    如何让家长会更高效 如何让家长会更高效 为什么要谈这个题目呢?因为我们开家长会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走形式,更不是为了找个机会给学生告状。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

    怎么让老婆更幸福

    怎么让你的老婆更幸福 1、经常亲吻她,趁她不注意 经常亲吻她, 过马路时牵她的手。即使吵架。 2 过马路时牵她的手。即使吵架。 一定要有属于你们自己的房子,即使不大。 3 一定......

    让成长更精彩

    让成长更精彩 ——幼儿园毕业典礼园长致辞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东营区第二实验幼儿园第一届大班小朋友毕业。我......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 让阅读教学更有效是每一位语文教师的理想追求。怎样让阅读教学更有效呢? 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做到一下两点: 一、要深入解读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寻找语文的......

    如何让自我介绍更吸引人[范文模版]

    如何让自我介绍更吸引人当来到一个新环境时,时常需要用到自我介绍,自我介绍可以给陌生人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写自我介绍可不能随随便便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如何让自我介绍......

    如何让演讲更精彩

    如何运用类比让演讲更精彩类比,形象生动,说理有力,选择和运用好类比,无疑对拓展演讲艺术的空间有重要意义。观察许多演讲实例,可以看到类比物的选择与运用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

    让白河更文明

    让白河更文明,让生活更幸福,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当前,全县上下正以创建全国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为契机,奋力推进富民强县,加快建设美好白河。值此春暖花开的美好季节,为引导全县......

    让生命更轻盈

    让生命更轻盈 美国好莱坞影星利奥·罗斯顿的临终遗言说“你的身躯很庞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罗斯顿死于肥胖症,虽然抢救他的医生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和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