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

时间:2019-05-12 23:1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

第一篇: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

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

崔峦 2013.6 2013年6月13日下午14:00,在中国教师研修网进行了小学语文第二期网络研修活动专家讲座活动,主题为“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达成”,本期主题活动由全国小语会名誉理事长崔峦老师做主讲。本文由吴昊、富璐、赵放、马婧、赵晓雪五位教师根据视频整理,供大家学习。

各位老师下午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研讨语文教学的问题,今天我们聚焦在“教学的目标的确定与达成”这样一个主题上,老师们,我们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了,这十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然也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要想提高有效性,做到省时高效,最重要的或者说首要的是要把教学目标搞清楚,我认为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我们搞好教学的一个前提,所以今天我们就重点来研究研讨一下这个问题。

我的第一个观点是:要想很好的确定和达成语文教学的目标,第一个方面就是要准确把握年段的目标,准确把握年段的目标是达成我们教学目标的一个根基。那么课标对小学阶段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习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提出的各个年段的目标做一个梳理,或者说我们把目标再集中一点。

我个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重点是进行字、词、句的教学,那么具体的说在小学的低年级阶段我们要重点抓这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要抓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低年级我们应该把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作为重点,具体的说在小学一、二年级识字1600个左右,会写其中的800个左右,还要掌握2000左右的常用词语,学生要有主动学字、写字的愿望,写字姿势要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是第一个方面的目标。

第二个方面,学习正确的朗读课文,进而做到把课文读通读顺,我认为在低年级正确的读是最基本的要求,进而做到读通读顺,而不要把有感情的读作为主要目标,因为正确的读是基础,一定要训练好,有感情的读我们在今后的各个年级里面还能够继续训练。

第三个要求就是理解方面的要求,能利用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能从课文里边提取简单的信息,请老师们注意在课程标准里边低年级的阅读理解方面并没有提出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把理解得重点放在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和引导学生,指导学生能够从课文里边提取简单的信息,不要拔高要求。

第四个方面就是听、说、口语交际这方面的要求,低年级段主要是学说普通话,做到会听、爱说、敢问,有和别人交际这样的一个愿望。第五个方面就是写句子、写话这方面的要求,练习写句子、写话,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局限在是写一句话两句话两三句话这上面。

第六个方面是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喜欢阅读,课外阅读量不少于50000字,能够在课内外的阅读当中积累好词佳句优秀的段篇,低年级的课文都比较浅短语言比较好,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带领孩子把多数的课文做到熟读成诵,在熟读的这个过程当中背诵的过程当中积累语言。

以上就是低年级段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基本的目标,具体到阅读教学来说,我们当前的问题是在识字、写字、学词的教育方面用力不够,而在分析课文不断的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这方面我们又用力过多,前者,识字、写字、学词的教学有不达标的现象,而后者理解课文内容这方面又有超标的倾向。

那么中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词、句、段的教学,具体来说有这么几项学习的目标:

一、识字2000个左右会写其中的1600个字,掌握4500左右的常用词语,有一定的识字能力,那么在中年级识字、写字、学词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教给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二、是读的技能方面,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还要学习默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画重点,批批感受,注注问题。还要学习略读,通过略读粗知大意,就是在朗读、默读、略读这三个方面的阅读技能上都要进行训练。

三、是理解能力方面,能对课文中的词句内容作出解释,能初步把握课文当中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叙述顺序和构段的方法,这里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整体把握的能力,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我们要加强段的教学,由自然段到结构段。

那么在段的教学当中我们抓三点: 1.能够把握段落的主要内容。2.了解这一段的叙述的顺序。3.揣摩构段的方法。

如果在中年级我们段的训练比较落实,学生有归纳段意、理清段序、了解构段方式这样的能力,到了高年级迁移到篇的学习当中就比较顺当。

四、是口语交际,听人讲话能够把握主要内容,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表达感受并且能够主动的和别人交际。

五、习作方面,学写片段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三、四年级的习作主要的是写片段,还不是成篇的写作文,课标的要求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所以在中年级习作教学当中,我们的主要的任务是鼓励孩子乐于写,不拘形式的写下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和想象,而不要在作文形式上下太大的功夫。一般的说我们还不讲究开头和结尾,也不一定要分段表达。

六、在课外阅读方面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不少于40万字。

以上就是中年段的语文教学目标。就阅读教学来说我们中年级现在得主要问题是,和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区分不开,我们老师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整篇课文的分析上,特别是分析课文的内容上,对一些基础的工作比如说引导学生读懂一段话、一个自然段、一个结构段,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他们分析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理清段序的能力,以及了解构段方法的能力这些方面我们关注的不够。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是句、段、篇的教学,具体来说有以下几项目标。

一、识字3000个左右,会写其中的2500个左右,掌握7000左右的常用词语,有比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遇到不认识的不会写的字自己能够通过借助工具书查词典能够解决。

二、第二项目标是读的技能的目标,朗读课文能根据不同文本读出情感和语气,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每分钟大约300个字左右,默读之后能够初步了解文本的内容,还要学习浏览能够根据需要搜集加工应用信息。

三、第三点在阅读理解方面,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一个方面是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一个方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一个方面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再有就是领悟文章的基本表发方法,在中年级段的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对篇的理解,并且能够对文本的内容、文本的语言、文本的角色人物、文本的写法谈出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四、口语交际。听人讲话,能够抓住要点,在讨论和辩论当中,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还能够在稍做准备的情况下,当众做

一、两分钟的发言。

五、习作。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的应用文。习作要有一定的速度,能够比较自觉地把书面表达用于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还能够对自己的习作从内容、语言等方面进行修改。

六、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面,注意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我们还没有走出繁琐的分析课文内容这个套路。在分析课文内容上,花了太多的时间。有的老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课文教学当中,有在人文性上深挖洞,广积粮,甚至对课文进行文学分析的情况,文学赏析的情况,这不是小学语文的要求,有点拔高了。我们要重视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做到即得意,也就是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课文内容,揣摩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还要引导学生来体会作者是怎么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容和情感的,这就是得意得言。做到即得意又得言。我们在得意方面比较用力,得言方面做得不够,以上就是我讲的这三个年段的教学目标。

再强调一下,低年级重点应该是字、词、句的教学,我们要从课文教学中,把时间找回来。低年级,要还给识字、写字、学词更多的时间。中年级的重点,是词、句、段的教学,我们要从整篇课文的分析中把时间找回来,加强段的教学。高年级的重点是句、段、篇的教学,我们要实现从重得意轻得言的阅读教学,向即得意又得言的教学转身,加强语言文字的应用。根据以上三个年段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里边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来确定各册的教学目标。每个单元的、每组的教学目标,乃至每篇课文每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比如:一篇课文的教学、一个课时的教学,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主张一课一得两得,不要面面俱到。以上就是我讲的第一个方面,准确把握年段目标是根基。

第二方面,精选教学内容是前提。叶圣陶先生在许多年前就讲过,他说:在语文教学当中,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还常说,要用教科书教,不是教教科书。语文教学要用教科书教,但不是教教科书。课文无非是个例子,那么,例在何处?用教科书教什么?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精选教学内容就非常重要了。所以,我第二方面讲的内容:精选教学内容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前提。我们不妨从低、中、高,这个年段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面各选一篇课文,以它们为例子,来谈谈我们 怎么来选择教学内容和确定教学目标。

那么,低年级,我们以二年级上册《我是什么》为例,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讲水的生态的变化,课题叫《我是什么》。文章的语言很好,这是一篇传统的课文,那么,我认为这篇课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聚焦在以下方面。

第一个,就是识字、写字、学词。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这是教材里的要求。还有积累一些常用词语,比如“漂浮、暴躁、灌溉、淹没、庄稼、灾害”等词语,我认为,这是第一项目标。

第二项,正确、流利地读课文。我刚才讲了,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课文,我们应该用适合的语调来读,我们小学的朗读教学,有一个毛病,就是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我们不管什么题材的课文,都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其实不然,像这样说明性,常识性的课文,不必有感情,但要用合适的语言、语调,这篇课文里面有一些长句子,我们还要指导训练学生读出长句子中词语之间的停顿。通过这些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比如:课文是有这样一句话:“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读这样的长句子不能一字一顿地读,也不能拖长声音地读。要注意词语之间的停顿,恐怕在傍晚的后边,红袍的后边稍微停顿一下,我们老师要针对课文中的长句子进行范读,让学生仔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停顿了,然后模仿着读,师生进行评议。这样一点一点来培养学生的基础的语感。

第三个目标,就是阅读理解的目标。我刚才讲了,低年级主要是从课文里边学会提取简单的信息。那么,比如:说这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你读了这篇课文,知道我是谁呀?我都能变成什么?”那么,学生通过从文本里提取简单的信息,就能回答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把课文很初步地读懂了。

第四个目标,说说水在生活中的变化。除了课文里讲到的你所了解的水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变化,可以用上“有时候....有时候....”这样的句式,因为这篇课文里有两处都用上“有时候....有时候....”当然,在说的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画一画,甚至可以写一写,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也可以用圈画来代替。

我认为如果这篇课文能够达成上述的四个目标,我认为就做到教学有效性,教学有一定的时效性。那么,我们再来看一篇中年级的课文,三年级上册有篇课文叫《富饶的西沙群岛》。这是一篇通过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来告诉学生富饶美丽的西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国家的领土,使孩子有这样的一个认识。教学这篇课文,我拟定了这么几项目标,第一项目标,仍然是识字、写字、学词。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字,这是教科书里边的要求,还要积累一些词语,比如“富饶、威武、颜色、形状、岛屿、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成群结队、千奇百怪、祖祖辈辈”等。到了中年级,我们要更加重视词语的教学,识字不是目的,我们要更关注学词。因为词是最小的意义单位,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用的是词而不是字。我们中年级,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要更关注词语的理解、积累、辨析、运用,这是第一项目标。

第二项目标,朗读课文,读出对西沙群岛的喜爱。背诵部分段落。那么,在朗读指导当中,我们要孩子从语言当中感受作者表达了对西沙群岛热爱,喜爱之情。我们要能够通过朗读,把这样的一种情感表达出来。朗读课文要把握住基本的情感基调,而不是一味地进行技术性的指导。这个词怎么读,那句话怎么读,这个句子要轻,那个字要重都不是。要把握住基本的情感基调这样来指导。

第三个目标,阅读理解的目标。知道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内容,重点理解讲鱼非常多的那个自然段的构段方式。讲鱼的那个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典型的总——分——总的构段方式。先讲西沙群岛的海里的鱼成群结队的穿来穿去——多,然后用四个“有的”来讲“怎么多”具体讲“怎么多”,最后用一句话小结。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里鱼多的数不清”“简直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我们让孩子在了解段意的基础上,在理清段序的基础上来了解构段方式。认识“总---分---总”的这样一种构段方式。

第四个目标,知道“西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那么,孩子如果把这篇课文读懂了、读出感情了,这个目的就自然达到了。我们没有必要做过多的讲解。

第五个目标,语言文字运用的目标。练习用”总-----分-----总“的段落段式写一段话。比如,写课间十分钟。先写一个总起句,然后分述同学的活动,最后再用一个总结句。当然学生对其他的内容感兴趣也可以写。这样我们把阅读和习作紧密的联系起来。体现从读学写,读写结合。也落实了课标提出的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这样一个改革的方向。这是关于中年级的课文我们怎么选择教学内容来确立教学目标。

下面再举一个高年级的教材的例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有一篇课文叫《圆明园的毁灭》。像这样的课文,我们来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这篇课文,它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课题叫《圆明园的毁灭》但是课文当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这一点我们要特别的关注。那么,我想提出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还是识字、写字、学词的目标。因为课程标准里面讲,识字、写字时一二年级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重要教学内容。识字、写字在低年级教学中的重点。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它仍然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所以,第一个目标仍然提的是这个方面。这一课认识的六个字,会写十四个字。这也是教课书里面的要求。这一课里面四字词语很多,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积累和运用。这方面的我大致看了看,比如“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诗情画意”、“天南海北”、“风景名胜”、“奇珍异宝”等等。如果孩子们理解了这些词语积累下来。甚至能够做到在口头和书面中灵活运用。那么对于他们丰富自己的表达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二个目标,朗读、背诵。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讲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段落。

第三个目标,在阅读理解方面要能够抓住写圆明园辉煌和毁灭的这两个部分。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抓住这两个重点部分来把握课文的重要内容,还有体会课文当中重点词汇的含义。

第四点,在阅读理解上,我们还要关注就是了解用大量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最后一点,运用语言。可以引导学生搜集相关的图文资料。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圆明园。凭借课文给的信息和自己搜集到的图画、文字信息,运用一种方式来介绍一下你了解的圆明园。写一段介绍文字可以,写一个介绍圆明园的宣传牌也可以。这样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从上述各课的教学目标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是怎么样来选择教学内容的,主要包括这么几个方面:识字、写字、学习的内容;朗读、背诵的内容;理解词句的内容;体会写法的内容以及语言运用的内容。我们在备课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语文本体上。要选好三个点,凭借课文我们要选好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这样我们教学实效性可能更强。以上是我讲的第二个方面,就是精选教学内容为前提。

第三方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是达成教学目标的起点。

记得我在若干年前就提出我们的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些年类似的话老师们经常挂在口头上。在报刊、杂志上也经常能看到。但是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样的理念还没完全落实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我这里有实例为证。2012年上海师大吴仲豪教授做过一次专题调查。主要是对常态化的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课文这两种教法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他进行了比较。他用同一篇课文抽样调查大约六个班的学生,老师教读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和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在学生交流时给予一点指导这样两种教法产生的效果怎么样?调查数据表明学生自学课文的效果并不比老师教课文的效果差。这就说明老师讲课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进行繁琐的内容分析是低效的。很多的时候,很多的内容老师不问、不讲、不教学生完全可以自读理解。第二说明学生学习,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是一无所知的,往往不是零起点的。我们老师总以为学生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懂。每一篇课文的教学都是从零开始。这也是造成教学低效的一个原因。第三说明学生有自学的愿望和能力。关键是我们老师让学生自己学。所以,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实际找准教学的起点可以减少无效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听了20多节课。其中有一个一年级的老师教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的识字六,就是用数量词歌来识字。那一课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课教学有几个亮点。但是我觉得在这里最值得说的是老师目中有学生、目中有学情。找准了教学的起点,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现在我们无论城市和农村的孩子生活的条件、教育的环境都和以前大不相同。可以说入学之前不识字的孩子几乎是零。北京有重点小学,对新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做个调查了解能够认200个字的不在少数。认200、300字的孩子很普遍。可是我看一些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认为我们孩子一个字都不认识。如果这个识字课要求认10个字,那老师规规矩矩的一个字一个字的教。其实我们在这里面就做了一些无用的功。我刚才讲的这位老师她不是这样,她了解学生学的实际,找准教学的起点。她是这样做得,在上课之前,她在黑板下方贴了许多很大的向日葵的绿绿的叶子。然后在黑板的中间很大一部分把这节课要求会认的14个字写在田字格里贴在黑板上。然后他用黑色纸把这些字遮住了。一上课,老师说明今天的学习任务以后让孩子从书桌里面每个人拿出一个向日葵的葵花来。这是老师事先放在孩子抽屉里面的。每个人一个,这个葵花一共14个花瓣。这个时候老师把黑纸揭开“今天要学的14个字都在黑板上了。请全班的小朋友认识黑板上的14个生字,你看看你认识几个,认识一个就在葵花上给一片花瓣涂上颜色。认识几个字涂上几片。全认识就全涂满。孩子一边认黑板上的字一边涂颜色。老师下去了解情况。然后老师问孩子,这14个字全认识,葵花的花瓣全涂满的有没有?如果有请举手。”班上有几个孩子举起手来,说明今天老师教的这14个字他们全认识不用老师教。老师说请这几位同学把你的葵花贴在黑板上向日葵的绿叶上。老师心里有数了,这几个同学已经都认得了。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用给予他们过多的关注了。老师在刚才巡视的过程中看到有几个孩子认得比较少认识两三个、三四个、四五个,记住了,老师记住了,然后老师就说"我请某某某同学,今天在这节识字课上做我的小助手,认字不多的几个孩子实际成了她重点关注的对象,用什么办法呢,用帮助老师学,帮助老师来教的办法来调动这些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她在整个这堂识字教学过程当中多次请这几位孩子领读,带领全班孩子读生字,给这些孩子以自信、以鼓励,同时也体现对他们更多的帮助、关注,这样老师在教学仪式心里就很清楚了,哪些同学教学内容是已经掌握了,哪些同学掌握的不是很好,而中间的大多数比好的认得少,比差的认得多,然后老师心里清楚以后,把所有同学都认得的字再读两遍就把这个字卡翻过去了,正面是用黑颜色字写的,翻过来就变成红颜色了,这说明这几个字是我们全班同学都认得了。

接下来再教大多数同学不认得的字,老师是分类的,她用归类的办法来教,比如三点水旁的,比如其他偏旁的,在归类教认字过程当中,老师就调动那些认字少的孩子的积极性,借助拼音读,领着全班读等等。在这个过程当中,随时把认得的字涂上颜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兵教兵”的氛围中慢慢的把这十四个字都认得了,那么这些向日葵的花瓣也都涂满了,然后请同学们都贴在黑板上,说明我们全班同学认识这14个生字的任务都完成了。当然老师还用了很多巩固认字的办法,组词语读,词语搭配读,把要求认识的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编成儿歌读、读课文等等。所以从她的课上,我们就看出来了,老师是非常关注学情。(1)上课是做了调查研究,(2)在教学过程当中分类指导,我们应该像这位老师学习,上每一次课都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我们吃准年段的目标,我们还要了解教材编辑的意图,(3)我们还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我们就能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这是我要讲的第三个问题。

四、设计教学活动是保证。

我们目标明确了,教学内容也选择好了,学生的实际也了解清楚了,我们在实际教学当中就要设计一连串的、有价值的教学活动,这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保证。吴教授在刚才我讲的那个课题调查当中,他所用的自学办法大致是采取以下的教学过程来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学生自学,第二个环节是自学检测,第三个环节是教师指导。

学生自学,老师拿了二十分钟左右,让学生按照老师提出的自学要求来进行自学,比如读课文,认读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

在自学之后,老师做一个检测,这个自学检测的题,不是上课老师出的,是由另外的人设计的、提供的,花十到十五分钟的时间主要检测生字词掌握的情况,对课文理解的程度等等,学生就按照自学检测题来回答。

接下来老师用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针对自学的情况,自学检测的情况来做一些有针对性的指导,包括由学生交流自学的感悟、自学的感觉,提出不懂的问题,还包括教师针对自学检测当中发现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做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时候我就想起来了,这个自学班的上述的三个环节的自学过程,学生自学、自学检测和教师指导,和叶圣淘先生早年提出的语文教学的基本式,叶老提出的三段论,自学、讨论、练习有相通之处,叶老提出:要学生先自学,再自学的基础上生生、师生之间展开讨论,讨论明白了做一些练习,我觉得这是既简单又有效的教学模式,首先一定要让学生先学,学生学习在先,学生要先学,老师后教。

那么怎么来引导学生自学呢,可以用问题引导,可以用自学提示引导,可以用自学提纲、作业纸、作业单的引导,总的思路从低年级到中年级到高年级,学习的任务由简单慢慢到复杂,由单一慢慢到综合,主要围绕着对字词的认识、认读、理解,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以及对课文语言学法的关注等等。

第二点,在自学之后,要让学生做充分的交流,从识字学词的方面,从对课文内容总体把握方面,从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方面等等,一项一项的引导学生做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感觉和不同的见解。在交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结合教学目标里边提出的重点目标进行点拨练习,特别是在品味语言,了解写法上加以指导,进行示范,展开练习。在交流和指导的环节中体现顺学而导,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不断的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学习能力。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我们今后的语文教学要更多的关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去年全国小语会在厦门举办了第九届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我们提出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从观摩活动当中,我们真切的感觉到上课的老师已经有了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但是还缺少办法,我希望我们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阅读教学中,动脑筋想办法创造丰富多样的,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办法、措辞、策略,把加强语言文字运用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厦门活动以后我们也做了一些研讨,在大家研讨的基础上我做了一点归纳,我想我们可以在以下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比如,文中的词句换一换,在低年级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用把课文里的词语换一换的方法来练习,选词用语。

好的句式练一练,低年级的课文当中,编者往往有计划的在课文里面出现一些基本的句式、常用的句式,在表达上有特点的句式,老师们在背课,设计教案的时候要有意识的把他们拎出来,让学生读、让学生关注、让学生进行一些口头的或笔头的练习,句式的练习,文中词句换一换,好的句式练一练。

第三,抓住留白补一补,在课文里边经常会有一些留白的地方,那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补一补,在这里补几句话。

观察插图写一写,语文教科书里面有很多插图,特别是低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仔细的观察插图,借助课文里的叙述描述展开想像,写一写插图的图意,抓住留白补一补,观察插图写一写。

段篇内容归一归,文章的结构理一理,归纳段意,概括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很重要的阅读理解的训练,也是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中年级要重视学生归纳一段话、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培养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我们要针对不同段落不同文章来交给学生最合适的办法,我们要孩子掌握方法策略并且用合适的办法能够比较准确的归纳段意或者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当前的教学当中,高年级比较重视概括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是还不够落地不够落实。一我们老师往往要孩子熟读课文以后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张三李四说了就过去了,老师也不加指导;二关键是我们要教给孩子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这一类课文怎么概括,那一类课文怎么概括,说明性的文章怎么概括,叙事性的文章怎么概括,要教给孩子方法,现在我觉得这一点我们还不够,文章结构理一理,整篇课文的叙述顺序,在孩子把握内容的同时要帮助她理清楚,港澳台的老师她们有一些好的经验,就是让孩子画结构图,用各种办法来画文章的结构图,用画结构图的办法帮助孩子理清课文的思路也理清自己的思绪,这是五六两个方面。

文章结构理一理,画文章结构图,帮学生理清课文的脉络; 顺着情节扩一扩,展开想象写一写。变换结构写一写,迁移写法仿一仿;

比如,我们学了一首古诗,特别是有情节的古诗,我们可以拿来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写成一个小故事。比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比如赠汪伦等等。我们还可以组织中高年级的同学把短浅的寓言童话改变成课本剧,在编和演的过程中,来体现对语言文字运用的培养。

迁移写法仿一仿,前面我提到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仿照总分总的写法,来写一个片段,课文里面有特点的段式,有特点的写法,适合孩子学习的我们都可以拿来用一用。比如《赵州桥》那一课,写的具体,它还一个特点就是过渡句的运用,先写赵州桥的坚固,后面写赵州桥桥栏的美观,中间有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那么我们也可以给一段文字啊,前面讲一个意思,后面讲一个意思,你在中间加一个过渡句。这个过渡句怎么写啊,总之我们要找准中高年级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文章写法上有特点适合模仿的部分让孩子迁移写法来仿一仿。

最后两点,加工信息编一编,学习所得记一记。加工信息编一编,比如我在前面《圆明园的毁灭》那一课里面设计的目标,就是利用文本里给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的图文资料,你写一个圆明园经典的介绍,这就体现了加工信息编一编。当然,其他的内容其他的课文,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办法。比如说人教版中年级有一篇课文叫《燕子专列》,在一年候鸟迁徙的季节,燕子飞到暖和的地方去过冬,结果飞到瑞士这一年忽然遇到寒流,有些燕子冻僵了,有的冻死了,瑞士政府发现了这个问题以后,通过广播电视,号召瑞士人民抢救燕子,发现冻坏的燕子,搜集起来,交到指定的地方,瑞士政府要用专列把它们送回到温暖的地方,讲了这样一件事情。那么在教读之后,我们老师就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练习,请你代瑞士政府写一个公告,号召全国人民来抢救燕子,那么这个公告怎么写。这也是利用课文里已有的信息来改编。

最后一点就是学习所得记一记,就是引导我们中高年级的老师,重视培养学生听课记笔记的习惯,这一点我们普遍比较忽视。这是一个大问题,不知道老师们关注了没有。我们小学一些学习很好的学习成绩很不错的孩子,到了初中不适应了,上课听课,顾了听顾不了记,会听课做笔记,结果过一段时间就慢慢掉队了。不仅语文掉队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掉队了。学会听课做笔记,听要抓住要点,记要能够用很少的字表达比较多的内容。这是一种能力,我希望语文老师要重视培养听记的能力。有时候我们也在训练,比如听写词语,听写句子,但是我见得多的,是老师读一个词语老师写一个,听一句话写一句,我更主张是听多个词语写多个,听几句话写几句话。上海特级教师袁蓉早年就重视听记的训练,记得她教《狐假虎威》这一课,在教学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从这篇课文里提取出三个重点的句子,让孩子练习听写。老师不是读一句让学生写一句,是听着三句话,听若干遍,让学生去写,第一遍老师读大家仔细听,听内容,老师讲这三句话分别讲的是什么内容。老师读第二遍,你听顺序,这三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读第三遍你关注标点,这三句话停顿的地方都应该加什么标点符号。好,老师再读第四遍,请同学们听完之后把这三句话都写下来。这就是培养学生听记能力很好的办法。我希望老师们从低年级就注意培养听记的能力,比如我们刚开始听写词语的时候,开始可以读一个写一个,慢慢读两个写两个,读三四个写三四个,读句子也是一样,我们逐步培养孩子听课做笔记的能力。开始做笔记老师带着学生做,我板书你在下面写,慢慢的培养孩子自己听课的时候捕捉有用的信息然后记在本子上,记过之后我们可以做一点交流和评价,这个同学记得好好在哪,那个同学有点不足不足在哪,我们今后再怎么改进。我们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听记的能力,这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成绩对于孩子今后的各科学习以及今后的发展都是很有益的。以上是我讲的第四个方面。就是设计教学活动室保障。

最后一点,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是追求。我们以上的种种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关注这几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兴趣盎然的积极主动的学,积极主动的学和被动的学态度是不一样的,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还有我们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呈现真实的学生学习的过程,让学生真读、真思、真议、真练。我们老师在设计教学和实施教学的过程当中,要给足学生时间,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学生真读书、真思考、真讨论、真交流、真练习。教学效果主要是看学生,老师的努力老师的水平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他通过您的教学是不是有提高、有发展,所以老师的一切努力都落实在学生身上,教学出彩,应该出在学生身上,而不是老师身上。

除了以上我说的五点以外,我还要说一个意思,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母语学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优良的母语教育的传统,这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主要指学习的资源,非常的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外语学习所不能比的,学习的环境可以随时随地的用语文,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当中要用好用足这样的条件和环境。我们继承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其中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这是我们母语教育的优良传统之一。也就是说我们要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语文课堂语文教学的改革,一手抓儿童阅读的推广,我以为课堂教学的改进是有限的,而儿童阅读的推进,使孩子的收益是无限的。它可以事半功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主张,要让儿童阅读进课程、进课堂、进评价。课外阅读量仅仅写在课标里,挂在我们口头上是不成的,一定要进语文的课程,一定要进我们语文的课堂,一定要进教师教学生学的评价当中,刚才能落实。课改十多年以来,我们教学有很大的变化很多的变化,其中我觉得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儿童阅读的推广。经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的改革,凡是重视儿童阅读的地方、区域、学校、老师,孩子的成长非常的快,我们有一大批的孩子已经做到每天必读课外书,甚至睡前不读几页书睡不着觉,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这是我们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成绩。当然,这也是我们最大遗憾,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方面很不平衡。六年期间,有些做得好的,我们的孩子课外阅读量不是145万字,而是几百万字上千万字。做得好的地方,到目前为止还只是6年时间还是这12本薄薄的教科书。有足够量的积累,一定会引起质的变化。这个变化,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变化,而是孩子学习的变化,孩子一生发展的变化,一位名人说“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我认为还能改变人生的高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热爱阅读的孩子,将来一定可以拥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和幸福的人生,无论现在成绩如何,我坚信这一点。

我们语文老师,要在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实现成人成才的梦的过程中在助推我们国建实现强国富民梦的过程中,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实现我们的梦,我祝愿大家能够做一名快乐的,成功的语文教师。做一名人师,名师。今天我就讲到这,谢谢大家!

第二篇:崔峦第六届范文

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研讨会发言作者或出处: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 阅读次数:480 发表日期:2008-12-30

具体内容:

和以往的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一样,召开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近期目的是为即将举行的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思想上做准备;远期目的是统一思想,为今后课程改革以及阅读教学深入发展把脉、定向,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谈三个问题。

一、教学观摩活动已经成为学会的一个品牌活动

一个民间学术团体,除了召开学术研讨会,进行课题研究,如何在更大的范围、更多的层面发挥学术影响力,对全国的语文教学起到一些引领的作用?全国小语会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创办了教学观摩活动这一形式。举办至今,单单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就已成功举行六届。之所以受欢迎,我想有以下原因:1.用课例说话,形象直观,客观上起到为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导向的作用。大家来看课,其中一个目的是,看看别的省、市、区是怎么做的,阅读教学取得了哪些新进展。2.层层选拔的过程,就是层层以课为例,进行教学研究的过程。在全国观摩之前,各省、市、区都举办了类似的观摩研讨活动,有的规模很大,受益面很广,以教学观摩为契机,推动了各个层级的群众性教学研究的开展。这是此项活动最大的价值。3.提供了一个观摩、交流、研讨的平台,展示了研讨成果,交流了教改经验,推出了有发展潜质的优秀教师。历届观摩活动,已推出三四百位优秀教师,其中绝大多数发展很好,已成为我国小语界的脊梁。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一件事有利往往就有弊,观摩活动也不例外。它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上课教师承受过重的压力,所上的课过度准备,精心包装,失真、欠实,与家常课有相当距离;课经过反复打磨,追求完美的教的效果,遮蔽了真实的学的过程;因为只上一个课时,上课老师总想把最精彩的部分展示出来,往往导致一二课时不分,造成许多观摩课、名师课成了无头无尾的“中段课”。我们对存在问题是清醒的,也在不断改进,希望淡化“赛”的成分,强化研讨、交流的功能。我也曾主张,各地推出教师,观摩活动时抽课、备课、上课。对此指导者和上课教师还心存顾虑。我们也希望做课内容、课型多样。尽管此次还做不到,但我们应当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这次会议以两位老师的课为靶子。我们还特意安排两个课时的一篇课文的完整的教学。目的就是以这两个课例为靶子,进行思考与研讨,以期在今年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中,有一些新的突破,在提高教学实效性上,迈出更大的步子,有一些新思想、新思路、新办法。

二、语文教学有喜有忧

1.语文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上述理念正在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丰富教学资源等方面,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效果。教师有比以往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教科研意识增强,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越来越多的学生爱学语文,爱读课外书,语文素养有所提升。

北京市石景山区教科所对该区153名教师进行调查,九成以上教师认为课改以后在诸多方面有进步──97.37%的教师认为在教育观念上有进步,96.08%认为在教学行为上有进步,96.32%认为在研究能力上有进步。被调查的教师认为八成以上学生有进步──85.52%的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87.25%认为学生学习方式有进步,84.11%认为学习质量有提高。同时,60.09%教师认为负担加重。

2.原有问题未完全解决,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偏向了人文性。

近两三年来,一些专家教授,包括北大的温儒敏、陆俭明、曹文轩教授,都对中小学语文教学偏向人文性一边提出了批评。温儒敏认为,语文是母语学习的课程,是一门非常基础的学科。课标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不应理解为就是强化人文性弱化工具性。有同志认为,几年的课改实践,从工具性滑向人文性,表现为:重人文轻工具,重实践轻知识,重感悟轻训练,重文学轻文章,重提高轻基础……有的教授提出,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语文基本功能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功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功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地体现。

(2)阶段性不清,各年段阅读教学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与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

阅读教学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的倾向明显。低年级忽视朗读教学和词句教学;中年级忽视段的教学;高年级只注重分析内容,忽视学习语言、领悟写法。各年段重得意,轻得言。

拿低年级来说,阅读教学花很多精力进行频繁的问答,去分析课文内容,这就是越位;而用在识字、学词、写字上的时间很少,用在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上的时间很少,这就是不到位。要依照《课程标准》的年段目标,明确学什么,不学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只有不折不扣地达成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才能环环相扣,螺旋上升,最终实现小学阶段的各项目标。

(3)字词教学、写字教学有所忽视。

整个小学阶段,有忽视写字教学、词汇教学的倾向。调查发现中小学生词汇量下降,社会各界批评大、中、小学生写字惨不忍睹、作业试卷错别字比比皆是,便是例证。

在低年级,分析课文冲击识字、写字是普遍现象。在阅读教学中,识字、写字没有摆在突出位置,缺少时间保证、指导保证、练习保证。《课标》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重点不重,后患无穷。”导致写字质量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语言贫乏,用词不当、词不达意情况严重。今年高考,作文卷错一字扣一分;国家语委拟出台“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可见,对识字、写字忽视的问题该到高度重视、综合治理的时候了。小学各个年级都应重视识字、写字,都应重视词句教学。这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工程、基本任务──认识3000常用字,会写2500字,会用6000词,绝不能马虎。“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看似一帆风顺,没有波澜,没有问题,实际上问题很大。

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往往低估学生,学生已经理解的,还提问频频。教学起点在哪里?笼统地说应在“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之处;具体地说,学生初读课文后,在谈感受时已知、已懂、已有所感悟的,就不必再讲再问了,教学起点应从学生质疑、从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教学从问题开始,学生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形。反之,没有问题、看似一帆风顺的课堂,才是虚假的、低效的课堂。

(5)口号提得较多,“乱花渐欲迷人眼”。

我同意许多同志的看法:语文教学应当百花齐放,教师教学应当有自己的风格,但不宜轻易提口号。语文就是语文,在语文前面加上任何一个修饰语,只能窄化语文;同时,画地为牢,使提出口号的人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还有一个动向,就是小学语文教学“文学化”。小学语文主要应是语言文字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其中有文学熏陶,于上述任务相比,不是主要的。在文学教育上,拔高了要求,必然削弱了基础。温儒敏教授认为,“高中阶段的文学教育内容可以多一些,但仍然不能离开语文,是语文学习基础上的文学教育。”高中尚且如此,小学怎能轻语言文字而重文学?

小学语文是基础的语文训练,只是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做好份内的事,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上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6)从面上看,儿童阅读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

重庆一项调查表明,65%的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几乎为零,35%的学生偶尔读一点课外书。而日本,92%学校设晨读时间,有计划地利用校图书馆于教学的学校占60%以上。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重视儿童阅读,且开始早,有读物和时间保证,有交流、指导、激励措施。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素养,非抓儿童阅读不可;要想落实课外阅读,非把儿童阅读引进课堂不可。

三、深化阅读教学改革的建议

1.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目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

至于阅读能力,国际、国内一致认为应侧重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最基本的阅读能力)作出解释的能力(理解力──理解词和句)整体把握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把握主要内容,揣摩表达顺序,体会思想感情)作出评价的能力(评价语言、形象、表达方法等)。上述能力要依据《课标》年段目标,由易到难,有所侧重地培养,又要注意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2.多读、多练、少讲、少问。

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课文应当多编一些,让学生多读一些。一篇课文,老师给予引导、指导,让学生自己去读就行了。老师讲45分钟是容易的,要引导、指点学生好好地读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有些观摩课是老师表演,并不看学生收效如何。听课好像是看戏……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多读多练,养成习惯。”这就是大家!这番话就像是针对今天的语文教学说的。吕叔湘先生在八十年代也说过相似的话:“教材要有相当数量,比现在增加一倍、两倍。但反映很大,说教不完。我想,看你怎么教。国外的课本这么厚,人家也教得完。……其实,课文有什么可磨的呢?在课堂上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了……要增加阅读量,让学生自己读。”柳斌同志认为,语文能力只能从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来。语文不是靠教师精讲,不是靠分析课文的段落结构、层次得来的,把课文教学的重点放在讲解和分析上,那是颠倒了主次。适当分析,画龙点睛,是一种引导、提高,绝不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主要手段是让学生自己听说读写。

多读,一是指课文读得遍数要多,要读正确、流利,读出语感;二是指要在课堂上挤出时间,读相关篇章,甚至把课外阅读引进课堂,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展示与交流。学语文,没有大量阅读垫底,是难以达到质的飞跃的。

课上时间是长数,要想多读、多练,一定要少讲、少问。教学课文,要精选内容,找准重难点。根据“二八定律”,一般情况下,80%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合作学习掌握的;只有20%左右的内容属于重、难点,需要教师挑出来,问一问,讲一讲。教师教每篇课文,要十分明确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要十分明确哪些是学生自己读、思就可以弄懂的,哪些是要合作探究的,哪些是需要教师重点指导、强化训练的。找准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找准了教学的起点,是教学有效、高效的前提。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做减法,从精选教学内容做起。

3.整合进行教学设计,学生的“学”要落在实处,教师的“教”要有启发性,要少而精。

整合设计,提倡精简环节,采取模块结构,整合问题,言意兼得,体现训练过程。一般可这样设计:初读──有个人初步感受,提出希望解决的问题;再读──整体把握内容、结构;细读──抓住重难点,得意,得言;练习──拓展、积累、运用。欣赏整体把握和重点细读相结合的课,如齐白石画作的泼墨与工笔的结合。

教师要细读文本,这样才能感受文本之妙,才能找准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细读之后,要披沙拣金,要深入浅出。倾箱倒箧易,披沙拣金难;深入深出易,深入浅出难。

要把学生的学落到实处,落实到每个学生的身上。我国封建时代称课堂为“学堂”,言明学生自学的重要性,说明我国自古就有自学的传统。古代书院制度倡导“士子自学──师长讲解──学友讨论”的方式,可见我国自古就重视接受性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落实学生的学,要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主人;要落实学生学习的时间,教师要尽可能把自己的活动减下来,才有可能把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加上去;要把学生的学习活动──读、思、问、品、议、写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要看得出学生对内容的理解由表及里,对语言的品味由缺少感觉到体会出其精妙,对文章写法由没有关注到有所领悟,对读法、写法由有所知到能够用……

教师“教”的如何决定学生“学”的如何,“教”既是服务于“学”,又是“学”的质量的重要保证。

怎样服务于“学”?叶老1977年8月曾作“学步”诗,用稚子学步比喻小学生学习。诗中提到“所贵乎教者,自力之锻炼”,可见自己学是语文教学第一要义。“诱导与启发,讲义并示范,其道固多端,终的乃一贯,譬引儿学步,独行所切盼。”“而在导之者,胸中存成算,逐渐去扶翼,终酬放手愿。”叶老认为,教师所做的“诱导”“启发”“示范”的工作,对学生的“扶”“导”“引”,都是为了“放手”,为了“独行”,即“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服务于“学”?发动──把每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发掘出来;营造──创设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在极其放松的心态下享受语文学习;导向──使每个学生目标、任务十分明确地投入学习,而不是受老师被动地牵引;放手──给足学习时间,开放学习空间,多放手、少干预也是服务;帮扶──如,用问题引路,用方法助学,用朗读示范,用话语点拨,用生成促学,用评价激励。教师的作用:学习过程的组织,学习目标的厘清,探究问题的整合,重点、疑点的点拨,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精彩的生成……语文课堂应该是属于学生的。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的需求,学习中的困惑,独特的感受,在能力、方法、习惯上的收获。语文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享受成功的课堂,是问题不断、精彩迭出的课堂。优质、高效的教学“彩”要出在学生身上,成功体现在“学”的成效上。

有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①教无定法,因文而异。不同年段、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其目标要求、课文特点各有不同,要抓住重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既要求实、从简,又要改革、创新。

②要引导学生质疑,要用教师的善问,培养爱提问、会提问的学生。质疑,对学生既是提出不懂的问题,又是对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调动;对教师既是一种调研,以便找准教学的起点,又是整合问题、确定教学重点的必要环节。教师所提出的整合的、直指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是对学生最好的学习引导,也是克服频繁设问、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一环。

③要重视预设,也要注重生成。“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课标提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但“学”是活的,“教”也应该是活的。教的法子要源于学的法子,教的调整要跟上学情的变化。不顾学情一味地“走教案”,是目中无人的教学,教学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

总之,我们主张教学过程要从简,教学方法要创新。过程、方法要因年段而异,因课文而异。一句话“因文制宜,以学定教;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四、此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哪些方面要有所突破

1.根据年段目标和课文特点,把语言训练点、方法习得点、能力培养点搞得十分明确。不用看教学设计,就能从所上的课中很好地体现出来。

2.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

3.学生要真学,充分地学,展现学习的过程。教师“导”的能力、“导”的水平,要反映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上。“彩”要出在学生身上。学生的“精彩”源于教师“导学”的功力。教师应有比较扎实的基本功:能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朗读能传达出较强的语感,板书字要做到端正、美观。

4.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手段要简便。教学态度要亲和、自然,教学语言要质朴、舒服。鼓励简中求实,简中求活,风格多样,百花齐放。

总之,教学要关注学生,关注学情,体现教与学的过程。做到:观念新,目标明,过程简,方法巧,学得实,练得活,兴趣浓,效果好。

我们殷切期望年轻的上课教师十月份在英雄城市南昌,用先进的理念、实而活的教学,最佳的教学效果证明自己,同时引领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发展!

预祝上课教师超越自己,取得成功!

第三篇:崔峦讲话

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从1989年起,全国小语会总共举办了十二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其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举办了七届。为什么要搞这项活动?为什么这项活动能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成了学会的一个品牌?因为它有如下作用与效果:一是交流、分享各地阅读教学经验;二是培养、成就了一大批优秀教师;三是借助成功课例,传达学会主张,引领全国阅读教学。为了使上课教师和指导老师明确朝哪个方向引领,在哪些方面使劲,我们在每届观摩活动之前,总要召开研讨会,群策群力,为阅读教学把脉、导航。从“引领”的意义上说,小型的阅读教学研讨会甚至比大型的观摩活动还重要。

这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是第七次,是在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召开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九年,需要认真反思,要坚持对的,改正错的,追求更理想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进入学习、实施阶段。“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20字方针,如何贯彻?特别是“育人为本”这个核心,“促进公平”“提高质量”这两大重点,如何落实?上述问题,都需要我们沉下心来研究,并在今年10月举办的教学观摩活动中,用课例表明我们的态度,展示初步的研究心得。

毫无疑问,“改革创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竭的动力。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从“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程性质,坚守语文教学本真。语文教学要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即以语言训练为中心,特别是要加强语言的运用。“两个基本点”即培养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书),提高人文素养。

其次,要从教学观念到方法、策略进行改革创新,实现阅读教学“美丽的转身”。这是落实“育人为本”“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成每位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如果教学做到适合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就基本实现了教育公平。这就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这是相当长时间阅读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

本次研讨会和10月的教学观摩活动,有以下几个关键词:吃准目标,夯实基础,指导学习,鼓励创新。

“吃准目标”,就是要把课上成语文课,上成所教那个年段的阅读课,上成所教那种类型的阅读课。做到年段目标准确、鲜明,不缺位,不越位。

“夯实基础”,就是要干好小学语文该干的事,学生要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基础不牢,能力不会强,素养不会高。即使 暂时取得高分数,过了若干年回头看,建的也还是语文的“豆腐渣”工程。

“指导学习”,就是要增强在阅读教学中指导读法、写法、学法的意识,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那个年段、那篇课文的指导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学的方法策略,并且渐渐内化成适合学生自己的读法、写法、学法,进而形成较强的学习力。方法的指导切忌概念化、一般化,要体现语文学习的规律,好学、管用。

“鼓励创新”,就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心甘情愿地“让学”,让教师的“教”更好地为学生的“学”服务;其次,要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自主学习,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再次,要有一个好的机制,有一套好的模式,有许多好的方法、策略,保证学生“能学”“学会”“会学”以及持续地“乐学”。

以上四点,是我们这次研讨的重点,是10月的观摩课要努力体现的,也是评课的标准。当然,一节课不可能面面俱到,如果上课老师在一两点上有改进,有创新,就会得到大家的肯定。

最关键的是,今年的教学观摩活动,要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我们将用否定这样的课,来表明改变费时多、收效微的阅读教学的决心,来引导全国阅读教学越过这道顽固的“魔障”。教学实践证明,不堵死“内容分析”的路,就迈不开改革创新的步。

此外,无论是10月的观摩课还是老师们平时上课,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营造无拘无束的课堂气氛。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

2.要找准教学的起点。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教学应以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要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要相信学生的理解能力,少做无用的功。

3.要改进“教”的法子。用好课文这个“例”,少分析,多揣摩,多感受,多体验。一定要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先要让学生“自己去跟作品打交道”,避免“把学生的思想赶到死路上去”(叶圣陶语);进而生与生、师与生在重点、难点、疑点上进行思维碰撞,互动交流,利用课文这个“例”,得意、得言、得法(不同年段、不同课文有不同的训练重点),努力实现“例”的增值。指导的方法、策略,要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因文而异,百花齐放。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的过程、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师得心应手的,就是更好的。

阅读教学的确到了跟“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时候了!第八届全国青年教师崔峦讲话

各位亲爱的老师,我还想说一句感谢的话,我真诚地感谢坐在会场里坚持两天半来认真听课、认真的思考,为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平时辛勤地操劳,这几天认真地学习的可爱的老师们,谢谢你们!

这次活动没有安排大会总结,本来不想讲什么话。这两天有不少老师希望最后大会要有一个态度,有一个看法,我们评委在议课的过程中,觉得应该、也有必要说上几句。那么,我们临时加了一个环节,由我代表评委们来做一个听课感言。

讲得对的,是大家的意见,讲得错的,由我个人来负责。这个发言很简短,老师们不会太辛苦。

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我们正处于由课改初期的兴奋到向语文本体回归的调整期。我们这次观摩活动取得了一些进步,表现在:

1.上课老师的语文意识、基础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有所加强。2.非语文、泛语文的问题有了很大的改观。

3.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在教学设计上有新意,有突破。4.老师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努力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注重指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特别令人高兴的是,上课的老师,朗读语言、板书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可以说,每个老师的板书都是又规范又漂亮,给学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但是,我们的教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有老问题,有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带有倾向性的,是比较严重的。例如:

1.有的课目标的阶段性不明,越位和不到位的问题同时存在。像有的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像字词教学,中、高年级的字词教学与低年级的字词教学区别不大。

2.一些老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理解的,已经懂得的问题。这样的现象比较普遍,浪费了学生不少宝贵的时间,上这样的课的我们为学生感到痛惜。

3.有的老师,或者说相当多的老师过于强势,教学霸权的现象比较普遍。教师强势,学生必然弱势。牵引,挖个坑,让学生往里跳,引着学生来搭后半截的话,这种情况比较多,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出现在相当多的课上。其严重性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越强势,学生越没有学习的空间和思维的空间。这样做,扼杀了学生个性化的思考,创新的思维,也就扼杀了祖国的未来。

4.依标扣本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一些课上,或者说相当多的课上,利用相关资源,又显得不够。有效地穿插在课前、课中、课后的拓展的阅读比较少见。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我们的学生尽可能地多读一点,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

5.从读学写,读写结合,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中,从意识到实施,还做得很不够。运 用语言的训练有待加强。

6.关注学生,比较多的课停留在口号上。目中无人,也就是目中没有学生,走教案的情况还普遍地存在。因此,我们难见到课堂上有精彩的生成。没有问题,没有思维的碰撞,没有生成的课,其实效性大打折扣。没有充分自学的课,没有必要的合作学习的课,既不经济也少有实效。刚才看了香港老师的课,我们会受到一些启发。

7.我们还没有完全走出内容分析的套路。我们看得出老师是想努力挣脱内容分析的桎梏。但是,课走着走着,又回到了、又落入了内容分析的圈套里。我们老师的提问有许多不是从学生中来,不是从学生质疑问难中来,问题缺少整合。琐碎、频繁的回答,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劳而少功。我以为,逐段分析死,整合处理活。

8.我们的朗读指导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警惕那种纯技术性的,强调读出一词一句的轻重快慢的指导。我们比较提倡的是,根据课文整体的情感调子(基调)来读出自己的感情。

9.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有模式化的倾向。不同年段,不同题材,不同体裁,不同类型的课文,比如说,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或者其他的课型,应当有完全不同的教学设计,从文章的特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这样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深深地扎根。

10.字词教学有所重视,因为我们在长春会议上强调了这个问题,这一次有些改观。但是,字词教学的年段性、阶段性还不够明确。有的在教学中,处理得不是很得当。比如,中断教学的思路来进行识字写字,这恐怕不是最好的方法。我们的字词训练还不够落实,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总之,成绩我们要充分地肯定,对存在的问题,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要发扬成绩,下大力气来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决心尽快地走过调整期,使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走在正确、健康、高效的大路上。

第四篇:整理 崔峦讲话稿(范文)

对语文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展望

崔峦

一、课改的原因、愿景

1.改变以往课程陈旧、凝固、封闭、讲话的弊端

2.破三个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实现三级管理:国家、地方、校本,使教学途径、渠道更多样化,特别是母语的学习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体现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3.减轻师生过重的可也负担

4.提高各种教学的实效性,提高教学效率

5.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改革的进步和成绩

1.首先是课程理念的进步,不仅语文,其他课程也如此。这次课改注入了一些新的理念,可以与世界先进理念接轨的东西。就语文而言,第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素养被提上了空前重要的位置。第二,正确把握母语教育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模式,摈弃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的旧方式。第四,努力创建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语文跟生活、自然、社会、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每一个学校、老师都要有这个意识。

2.其次是教学内容的进步。一是课改引进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并将其作为与识字并列的同等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的综合型学习,更加开放自主,不论体验式、参与式,更能培养综合运用能力。第二个进步就是对教科书地认识和使用,一方面,认为就开始是罪基本最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普遍引进相关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资源,把整本书的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3.再次是教学方法的进步。首先,我们 广大老师在认识上,接受了学生是主体,教师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通过课改,深入人心。老师们也在努力把这种认识转化成教学行为。其次,我们在尝试教与学的方式方面,起初比较肤浅,只做比较浅显的一般性课堂讨论,没有目标性,后来才意识到效果不佳,问题不小,赶紧回头探讨。后来,经过反思,浅层次的自主学习不够用的,还要理性回顾。开展有目的有效果的课堂学习。第三,在局部有突破。比如,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进行儿童阅读的研究和实践,在某些地区和学校有突破。

第四,教学评价的进步。大家认识到评价非常重要。要做到“三全”:全面,即听说读写宜并重;全程,不能只看期末一次评价;全员,自我评价和伙伴评价也参与进来。是指挥棒,柳斌说过“评价是瓶颈”“评价不改革,课改就会夭折”。我的感觉,评价的改革还是比较滞后的。

三、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课改以来,一度出现了否定本土教学传统,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其实,我们有两三千年的教育传统,从孔子到叶圣陶,很多优良传统,在课改开始的那段时间,被丢掉了。

第二,一度出现了重人文、轻语文的倾向。中小学语文教学,一度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广积粮,导致了基础知识技能的被削弱。这情况在小学最为严重。识字、写字等语文基本功被无意中放弃了,只知道分析“人文”。

第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教什么学什么”的问题。没有内容方面的要求。结果导致语文就是教课文,教课文就是分析内容。

第四,到目前为止,全国层面上存在着“重教轻学”的现象。从预设到教学,老师基本上是站在教的立场上而不是学生立场上实施教学,这必然导致教师的过度控制。问得多,讲的多,包办的多。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有的时候指导不得法。表现在过度地控制、牵引,老师过于强势。指导学生上,还缺少具体有效的办法。

第五点,我们看到的是课改之后,大面积的师生负担过重,师生的幸福指数不高。课改本来想减轻师生负担的,现在的负担没有减少,个别的甚至加重了。老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不高,我们很敬业,很努力,但是不幸福。我常说,中国基础教育的教师,物美价廉,经久耐用。给我们的不多,但是我们真敬业,真用功。温家宝总理也鼓励我们,面包会有的,一切会有的。无论老师还是学生,学习和工作要投入,休息生活的时候也要投入。

四. 关于阅读教学

必须把握年段目标,不越位,不缺位。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让孩子大致知道字词句的意思。要积累语言。利用记忆最佳期积累词语和段落,低年级的文章大多很优美,可以背诵。最终要的,要全面打好学习的基础,学习方法、能力、习惯的基础。读出长句子中词语的停顿,培养语感;了解少量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常用句式、优秀段篇。

中年级要继续加强词句训练。明白意思,还要知道表达效果。第二,要重视段落教学。指的是三个意思:要学会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理清段序;初步了解构段的方法。有了这些,在高年级就会自然水到渠成。第三,加强朗读。读熟,读出感情来。还要训练默读。我们成年人不会大声朗读,但是现在孩子训练了朗读,忽视了默读。这是不对的。低年级到高年级,应该是朗读的训练逐步递减,默读则是递增。但是我在各地看到的课堂是充斥着朗读,忽视了默读。所以要关注默读,中年级的孩子要训练他们边读边思考,培养批注的能力,思考的能力,读后有感受,有质疑问难的能力。第四,中年级略读课文,粗知大意。培养孩子整体把握的能力。略读与精读一个样,是不对的。重点是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够关注重点,整体把握。所以,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词句段。

到了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首先是体会词汇的含义、表面的意思、背后的意思、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等等都能搞清楚。其次,是重视篇的教学,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孩子理清文章的顺序,而且各种文体区别对待。第三,要领会基本的表达方法。关注表达,读中学写。这是解决作文能力不强的办法。第四,学会阅读不同文体的文章,要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教给孩子读不同文体文章的方法。千万不能,把不同文体的文章,教成一个味道。

学会浏览,根据需要分析处理加工信息,这是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要求。信息时代,非得学会浏览不可。培养搜集加工信息的能力十分重要。四年级的美国小孩可以写20万字的文章,靠的是大量搜集信息。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准确把握各个阶段的要求,进行科学有序的教学。还有听记的能力,在中学语文老师那里会发现,小学很优秀的学生,到了中学,跟不上趟了。原因就是不会记笔记,不能提炼信息。比如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把文章的条理顺序弄清楚,加上自己的理解,在笔记本上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一边讨论,一边学习。听,能抓住要点。记,能快速条理记下来。

五、如何改进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找准起点,抓准重点。教学上的浪费,不要过于深究课文内容,学生已经明白的地方提问频频,喋喋不休。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孔圣人早就说过

教学的起点应在学生的“愤”“悱”之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悱是极其正常的、时有发生的学生学习的困境。我们老师怎样能捕捉到学生的愤悱之处呢?一定让学生自学,一定要让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在教学中一定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情,察言观色,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学生共同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发现,这个愤悱境,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28定律,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学习内容里面,有80%是学生自己或和学习伙伴共同学习能够解决,只有20%属于重点难点。这20%是老师需要用力的,是需要指导、引导、辅导、诱导点拔学生学懂学会的。我们老师抓住20%愤悱之处用巧妙的引导点拔,在他们心求通而未得时帮助他们开启意,在他们口欲言而不能时引导达其词。具体地说在学生预习、初读课文以后,在他们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时,在他们口欲言不能时引导他们达其词;具休地说,在学生预习或初读课文后他们有所感悟的,有所理解的,我们就不讲不问了,我们的教学起点应该聚焦在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体现教学重难点的问题上,从这样的问题开始进行教学,带着问题进行教学,通过师生共学解决问题,在教学之后,学生可能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是成功的教学,是正常的教学。

篇章的教学,这涉及到方法,涉及到能力,涉及到习惯。篇章教学的方法。我们要教给孩子阅读一篇文章的基本方法。比如从低年级,借图画阅读逐渐到读文章想画面,到把握主要内容,到学会质疑问难,到不同文体的文章的阅读。

现在我们存在一个问题,不管什么文体都照一个模式来教。其实课标讲得很清楚。要教给孩子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读诗歌,读一般的记叙文,读小说,读说明文,读简单的论说文,都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策略。这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教学策略根据什么?根据不同文体文章的特点。语言的特点、结构上的特点,表达方法上的特点,来决定我们来怎么教。另外我们要教给学生朗读、默读、复述的技能。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定要区别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定应该是学生更加独立的、粗放式的教学。

我主张略读课文,用几遍读的方法来教。用几遍完整的读来教,每一遍读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由低到高。

第一遍读,要认识这一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还有少数难懂的词。

第二遍读,要把课文读通读顺。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一定要落实。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老师要做一些检测,要落到实处。有的学校搞得很扎实,把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写在黑板上,课上不能达标,课外达标。

第三遍读:通过快速地默读能够捕捉到文章的大意,也就是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出现内容不完整,语言不连贯,教学就马马虎虎就过去了。每节课都在做这件事,每节课都不落实,时间花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还没有形成。教学宁可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你训练什么,就要训练实。一段时间的训练,学会概括主要内容。不同类型的课文,不同体裁文章概括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如一篇写事的文章不能少了时间,什么地方,主要是谁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语言要连贯。概括说明文、概括诗歌的方法另外的特点。我们老师在训练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上有形式主义的毛病,往往流于形式,训练不落实。

第四遍读:让学生快速浏览,你很欣赏的语言是什么?精彩的、给你留下印象深的语言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事是什么,留下印象深的人物是什么?你感到哪方面的写法是可以学得来的,让学生作些交流。我认为到这儿,阅读课文的教学可以了。阅读课文一个课时用几遍读的方法教学,是比较实用的。

还有浏览,这次课标提得很明确,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处理、加固、应用信息。这非常重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人不管干什么,都必须学会浏览。根据自己的需要迅速捕捉到有用的信息,这是一种本事,这是一种能力。我们在小学阶段高年级要初步教给孩子学会、掌握浏览。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内,广泛开展儿童阅读。

低年级以读古诗词、蒙学读物、童谣、儿歌、绘本为主。中年级以读古诗词、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高年级以读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外名著为主,建立一个儿童阅读的序目。总的我主张:厚今薄古,厚中薄外,阅读经典,养成习惯。让读书陪伴终生。

第五篇:崔峦讲座稿

一、识字教学要提速《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识字的重要性: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狠抓落实识字写字。现在要求认识1600个字,会写800个,降低要求。中国孩子独立阅读时间比拼读国家晚一年。儿童识字重要的是识字环境,激发兴趣,在生活中识字。识字两手抓,一手抓教科书,有师指导;一手抓生活识字,无师自通。为什么很多老师觉得识字教学时间不够?原因就是认读字教学方法不当。

1、认读字用简单的方法,不用分析,抓特点,整体识记。激励孩子用自己的方法(儿歌、谜语、顺口溜-----)利用已有经验识字。

2、一定要反复再现。(利用儿歌、短语、故事、游戏等形式,在活动中巩固生字)会写的字,要求“四会”,会读、会认、会写、会用。指导书写上要求要严格。从独体到合体,从简单到复杂。独体字抓主笔,合体字胖瘦,高矮,穿插挪让,一边板书一边观察。识字写字学词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阅读教学要增效

怎么增效?

(一)搞清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

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字、词、句教学

1、识字、写字、学词。学词要更加重视,词汇量多少决定口语表达的强弱。低年级词汇量2000个。

2、朗读:低年级学生的朗读,最要紧的不是读出感情,而是把字、句读正确。要让每个初入学儿童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所谓读正确,要读准每个字的字音,不仅是生字的字音,还包括轻声、儿化和变调;要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读字句;还要读出句中、句间以及自然段之间的停顿。读出长句的停顿,这是语感的问题,培养学生基础的语感。读正确长句的停顿办法有:范读、练读、同桌互读。

3、理解:理解词句,要少而精。要抓重点、难点的词和句,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结合生活经验,利用图画,联系句子。

4、积累语言,好词佳篇,熟读成诵。

中年级阅读教学目标:词句段教学

1、继续抓识字写字学词,词语理解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2、阅读三方面

朗读:学习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表达什么感情。抓感情变化、感情基调,读出感情,不要纯技术指导。

默读:重视默读,不指读,不出声。一边读,一边想,一边画,一边批注。画重点词,结合重点词批注。

略读:略读课文,粗知大意,让孩子自主阅读。抓要点、重点,把握大意,培养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3、理解(段)

(1)词句:了解意思,体会表达效果。(2)重点放在段上,开始是自然段,后期是结构段。段的训练:归纳段意,理清段序(抓叙述顺序,训练思维调理),构段方式(总分、分总承接、转折------)为理解整篇打好基础。

4、看书读报习惯。

高年级阅读教学目标:句段篇教学

1、词句教学,不仅要理解意思和表达效果,还要理解词句字面和背后的意思。

2、阅读技能

朗读:有感情地读。根据不同文体和自身特点指导,不要千篇一律。

默读:提高速度,快的默读一分钟不少于300字。读完后粗知大意。

浏览:比阅读很快,一目十行地读,跳读猜读。小学最高要求,根据需要捕捉信息。

3、理解(篇)

(1)概括主要内容(2)理清叙述顺序(3)体会思想感情(4)领会基本写法

读懂不同文体的方法,根据不同文体教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比如:诗歌忌讳串讲,一开始就打出一幅画,框住了孩子的想象。老师要千方百计入情入景,一边读一边想画面,让画面动起来,把画面描述出来,用自己的情感读出来,熟读成诵。(入情入景,想象画面)

故事类:框架,结构,基本语言,讲、表演故事,无需分析。

告别课文分析,教出特色,抓住文体。

(二)精选教学内容(教什么)

“用课文教”提升阅读能力

低年级:从文本提取简单信息能力。(主人公、时间、地点、什么事)

方法,一边读一边想,利用图画。

中年级:对文本作解释的能力。(理解,知道大致讲什么)

方法:预测,推断。

高年级:对文本独自评价能力。(对文本的看法认识)

从培养语文能力出发精选教学内容:

1、语言训练点。

2、方法习得训练点。

3、能力培养点。

老师要学会舍,聚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

(三)方法策略(怎么教)

精简教学结构,设计不要复杂。(阅读教学很简单,自学,讨论,练习——叶圣陶)让学生站在课堂中间,鼓励先学后教。低年级,借助拼音认字,中高年级用问题引导,自学提纲,通过自学找到学生起点,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用模块教学,省时省力。

阅读教学的结构性变革 1、1+x(一篇课文,带读相关课文)

2、群文阅读核心,比较阅读,从内容、文体、写法上找异同,提升阅读能力.3、单元整组、整体教学,方法:整合观点,采取几个模块。

举例:五下人物描写单元

1、自学教读(自读,完成自学提纲)

(1)认字,词语、句子意思,初步感受,提出不懂的问题。(2)全班交流(关注不懂的和感兴趣的)

2、感受人物形象,哪个人物形象最深?从课文哪些字词句得到的?

3、领会作者写作方法及作用。

4、迁移,试着用方法写文章。

5、拓展阅读。

以上方法的好处,重点突出,省时间,然后阅读整本书。阅读的四大基石:教科书、儿童文学作品、国学经典、古今名著。一方面课堂教学改进,一方面推进课外阅读。

三、口语交际重发展

(叶老---听说读写宜并重要。)口语交际不仅是语文能力也是生存能力。低年级敢说,中年级能说,高年级善说。

四、习作教学要开放小学生的习作定位,性质是习作,不是写作,初中叫写作,更不是创作。低年级写句子、写话,中高年级习作,初中写作。(叶老----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小学生习作定位要准确,降低门槛。

指导方法四个三:第一个三:三个阶段

低年级:写句子写话(童话习作阶段)从写一句话开始训练,鼓励写想象的事物,激活孩子的想象力。中年级:自由表达(生活化习作)不拘形式,自由表达,写片段,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思表达清楚,作文就是表达真情实感。童年童语童真童趣。(叶老—作文贵在求真力求)高年级:成篇作文(个性化作文)个性化作文,指导时展开头脑风暴,找寻最值得写的内容,寻求新的角度。

第二个三:三种能力观察力:集中注意力—有顺序观察---观察特点---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思维力:思维的条理性,构思。(叶老----作文无非想心思)语言表达:生活课外阅读学语言。第三个三:三个指导做前:早告示,早准备。习作课指导:内容指导----怎么写指导(找准本次作文训练点),中高年级老师要写下水作文(《教师要写下水作文》----叶老)习作讲评:习惯读优秀作品,建议面向全体,重在激励,把每个孩子的作文题目展示出来,小组读作品得意之处。作文指导体现全程指导。第四个三:三个途径

1、阅读教学: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文中词句换一换;好句式练一练;抓空白补一补;观察插图写一写;段篇内容归一归;文章结构理一理;顺情节扩一扩;展开想象续一续;变换文本改一改;迁移写法仿一仿;加工信息编一编;学习说的记一记

2、提高口语交际和习作质量

3、加强平日小练笔(生活、校园、公寓、沟通、表达、意见)

下载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学目标的确定于达成崔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崔峦讲话5篇范文

    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崔峦报告 新中国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用四句话来概括是: “成绩斐然、问题不少、前景光明、任重道远”。课改以来,取得的成绩和进......

    崔峦教授讲座

    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反思与发展动态 在北师大高级研修班学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崔峦教授。这位精神矍铄、满腹教育理论的“邻家老头儿”,那么亲切,给了我们最时尚的信息、最前......

    崔峦讲话(临沂)

    我们必须坚守的目标:核心素养和语文核心素养 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语文学科素养。核心素养是一个热词,国际上的研究比我们早。近几年,教育部组织了一些专家,前不久也发表......

    崔峦谈阅读教学

    编者案:11月17-18日,参加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活动,在会上聆听了人教社小学语文教材主编崔峦老师的报告,认为很值得学习思考,特此把听课笔记中的部分内容做了整理,供......

    崔峦老师在

    崔峦老师在“华东六省一市语文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记 省庄镇教育办公室赵光明 按:全国小语会专家崔峦先生在11月17日参加了华东六省一市组织的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并做了重要讲......

    崔峦老师讲识字教学(★)

    崔峦老师讲识字教学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段话把识字的地位和重要性......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

    崔峦谈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高年级)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1、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准确把握三个维度:⑴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⑵ 知识与能力,⑶ 过程与方法。教师应努力想办法让......

    识字教学之路(崔峦)(合集5篇)

    崔峦在“不同风格识字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过得很充实,大家享受了一天语文教学的大餐。特别是集中听这么多节低年级的识字课,以及有关识字教学的讲座,可以说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