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例
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余数的产生和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除法的竖式计算,初步掌握试商。
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自主探究与自学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教学重点: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用除法竖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
掌握试商的方法,理解除法竖式中“商和除数的乘积”。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演示,学生每人准备16根小棒,尺子、本子等学具。教学过程:
一、复习
师:大家敢挑战一下乘法口诀吗?看看谁最厉害。请看大屏幕。
1、填空
a 被除数是36,除数是4,商是()。
b有21个羽毛球,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个。
问:想好的请举手,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接下来看第二道题。
2、()里最大能填几?
()×7<50()×5<26()×3<11()×8<48 师:你们真聪明,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决了今天的习题!
二、讲授新课
1、主题图
师:现在老师再提一个问题,平时你们喜欢参加什么课外活动? 生1:喜欢跳绳。生2:喜欢打球。.....师:看来我们大家的课外活动很丰富。师:现在我们一起到一所美丽的校园参观吧。
师:看到了什么?(彩旗)每组有几面?(4面),继续到操场参观,他们在做什么?(打篮球)每队有几人?(5人),看,球架旁摆的花盆,每组几盆? 这些都是怎样分的?(平均分 板书)你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上和小朋友一起跳绳。
(显示放大跳绳图)操场上共有多少位同学?是怎么分的?每组几人?你可以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共15人,每组有5人。生2:可以分为几组?
师:你们能把发现的数学信息和问题连成一句话说吗?
生说题,课件出示题目:有15人在跳绳,每5人为一组,可以分几组?(齐读)师:怎么列式解答?
15÷5=3(组)(板书)
师:这些数很小,我们可以直接写出得数,我们还可以像加减法那样,数越来越大时,就用竖式计算,现在我们就来学学除法的竖式计算。
(2)学习整除(边说边板书)
看读横式15÷5=3,写成竖式怎么写,15除以5,举起你的小手和老师一起边读边书空,15在横式中叫什么?(被除数 板书),5叫什么?(除数),15÷5,得数是几(3)3叫什么?(商),应写在被除数的个位上面,每组5人,有3组,共15人,就是3和5的乘积,写在被除数15的下面,与它的数位对齐,然后再用被除数减去分掉的数15,正好分完,(用0表示)写0,与它们的个位对齐,这个竖式就算写完了。
师:写完后别忘了把横式等号后的商写上,写上单位名称及答题。
小结:刚才我们在列竖式计算时先 再 最后(手指着竖式),今后列除法竖式计算只要记住三步:一除,求商;二乘,求商和除数的乘积;三相减就可以了。
2、教学有余数
师:刚才15人在跳绳,玩得可开心了,这不,又来一个小朋友,你们听(播放录音),你们同意吗?现在多少人?(16人)(录音)
(1)你们猜猜可以分几组?
生1:3组 生2:4组
师:那到底可以分几组呢?(2)动手操作
(出示题目)有16人,每组5人,可以分几组?
问:到底可以分几组?,现在我们拿出16根小棒分一分,16根小棒,每组5根,到底可以分几组?看谁分的又快又准。
生摆小棒。同时叫一名学生上台摆小棒
问:最多可分几组?能不能分完?还剩几根?有多少位让同学分时剩下1根的,请举手。
(题目出示)(3)尝试写算式 师:那你会把刚才操作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在你的本子上写出来,看谁写的又快又对?
师巡视,把一位学生的算式写在黑板上。16÷5=3(组)。。。1(人)师:剩下的这个1,我们给他一个名字,叫余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3、小组讨论:象这样有余数的除法,你能象刚才那样写出除法竖式吗?
把自己的想法和同桌的同学说说并写出来。
4、感知算理(课件显示)
师:现在我们一起看看大屏幕的分法,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 课件演示 大家请看大屏幕 |||||||||||||||| ||||| 显示 ||||| |||||显示
||||| ||||| ||||| 显示
一组就分5,剩下11人。还可以再分一个5吗?2组分10人,就剩6人,还可以分一个5吗?3组分15人,还剩1人。还能再分吗?为什么?那就说明最多可以分成几组?(3组),还剩1根。(出示)余数比除数小。现在请你们运用这些步骤检查自己的竖式。(5)回顾写竖式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列 这个竖式。1我们就叫余数(板书)
竖式写完,别忘了在横式等号后写商和余数,为了分清余数和商,我们要在余数和商中间用 6 个小圆点隔开。
那这个除法算式怎么读呢?读作:16除以5等于3余1 生齐读(6)观察比较
师:你们观察这两个竖式,有什么不同?
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一种是没有正好分完,还有余数。师:你的观察总结能力真强。
小结:我们在计算除法竖式时注意:先除再乘后减,简单说一除二乘三减,还要注意余数比除数小。
(7)(播放录音)同学们如果跳绳的有24人,每组5人,你知道可以分几组吗?快帮忙算算。有困难的和同桌说说再写出来。
三、巩固应用,深化理解
老师想检验同学们对今天的内容是否掌握,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1、判断题
2、填一填(课本51页)3.做一做 课件图(请大家先列出横式,用竖式算出结果。)26盆花,每组5盆,最多可以摆几组?
4、填空
A.有17个羽毛球,平均分给5人,每人分()个,还剩()个.(想17里有几个5?)B.有31个面包,每6个装成一袋,可以装()袋,还剩()个.C、手工兴趣组有37人,如果每4人为一组,可以分成()组,还有()人。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呀?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1)通过直观、具体的材料进行抽象。抽象是与具体相对应的,因此要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提供丰富的直观、具体的材料,并引导学生抽象。直观、具体的程度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平时积累的感性经验多少而定。低年级要多运用一些直观、具体的材料,到高年级遇到过于抽象的概念,如质数、合数、分解质因数、分数等概念,也要注意适当运用直观教具。
(2)注意抽象、概括的科学性。进行抽象、概括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分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其非本质特征,以便达到正确理解所学的知识。另外要注意从多个事物进行抽象、概括,避免从一个事例作出概括,以防止得出片面的不正确的结论。即使是通过几个事例进行抽象概括,有时也难免得不到正确的一般概括,因此所举的事例要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例如,低年级教学长方形时,要出不同的放置位置的长方形,特别要注意出现斜着放
误认为只有底边是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才是长方形。
(3)进行抽象、概括之后还要注意具体化。具体化和抽象、概括是相反的过程,在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的一般特征之后,还要引导学生回到单独的个别的事物上去,以作为对抽象、概括出的结论的应用和验证。通过这一活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思维生动、灵活。例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后,可以出现算式3×4,让学生用小圆片摆出这个算式表示的是几个几。另外,如果有些差生对抽象、概括出的概念的本质特征不易理解,还要再回到具体的事例中去以帮助理解。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有余数的除法测试题
一、口算:
24÷7=
36÷5=
8×6=
29÷4= 450+150=
98-80=
7×5=
9÷9=
二、填空题: 1、19根小棒可以摆()个小正方形,还剩()根。
2、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计算的结果,()要比()小。
3、一个数除以5,如果有余数,余数可能有()个,其中最大的余数是()。
4、有31个乒乓球,要装在5个盒子里,每个盒子的个数一样多,每个盒子装()个,还剩()个。
三、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58÷8=
23÷4=
598+456=
600-295=四、三(2)班有38名同学去公园划船。公园里有大小两种船,每条大船可以坐8人,每条小船可以坐6人。
1、如果都坐大船,共需要租几条船?
2、如果都坐小船,共需要租几条船?
3、如果让全班同学都上船,而船上没有空位,那需要租大船、小船各几只?
五、解决问题。
1、食堂买来40袋面粉。如果每天吃6袋,可以吃几天?还剩几袋?如果每天吃7袋呢?
2、舞蹈队有24个同学跳孔雀舞。
(1)如果排成5行,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
(2)如果排成7行,平均每行几个同学,还多几个?
(3)你能设计出一个排队方案,正好排完,没有多余的同学吗?
3、有37米白布,每4米做一条被单,可以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布?
4、小明要把13本卡通书分给4个小朋友,算一算每个小朋友平均可以分得几本?还剩几本?
5、一件上衣要钉5颗扣子。有41颗扣子,可以钉几件上衣,还剩几颗?
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跟短跳绳?还剩多少根?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35, 36, 37 页
教学目标:经历由生活经验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以
后还有余数的情况。会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
经历生活经验和数学问题的联系过程,加深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突破:
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熟悉的问题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讨论并自由表达,使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有更加透彻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具:
学生准备11根小棒;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大家把乘法口诀背得怎么样了?老师要考考你,10÷2=
5×7=
36÷6=
72÷8=
要学生快速回答。表扬回答又快又准确的学生。接下来老师要出一道应用题:张瑶的妈妈带45元钱去超市买鱼,一斤鱼9块钱,问她可以买几斤鱼?怎么列算式? 生:可以买5斤,45÷9=5(斤)掌握得真好!鼓励一下,全班鼓掌。我又出题了:硕硕的妈妈也去买鱼了,她带了48元,问硕硕的妈妈可以买几斤鱼,剩多少元?生:买5斤,剩3元。很好!用算式如何表达呢?大家学完如何分草莓就会了。
二
分草莓,学有余数的除法
出示幻灯片:八颗诱人的草莓和两个盘子。八颗草莓如何平均装到两个盘子里,算式如何表达?生:每个盘子装四颗,8÷2=4。好,那么平均装到三个盘子里,该怎么装呢?生:每个盘子装2颗,最后剩2颗。好!算式怎么列呢?等两秒,出示幻灯片
8÷3=2„„2
商2后点6个点儿,它后面的2叫做余数,这个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领读,学生齐读两遍。8除以3等于2余2.出示幻灯片全部内容,提问:这两个算式的不同点在那?
1)生:一个正好分完,一个分之后还有剩余。
2)生:平均分之后还有剩余的那个数是余数。
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
小结:像这样的算式8÷3=2„„2 除不尽的,平均分之后剩下的不够再分作一份的我们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买鱼的问题,学了有余数的除法,我们就会做刚才提的问题了吧,谁能告诉大家算式怎么列?生:48÷9=5„„3 我们班的学生真棒!接下来有更难的挑战,有没有信心战胜它?生齐答“有”
4出示幻灯片:找一找那个算式是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23÷4=
2)35÷7=
3)39÷6=
4)19÷3=
5)64÷8=
6)18÷4=
7)10÷2=
8)81÷9=
提问,师生一起做题。
三 分小棒,加强理解
要求:学生准备11根小棒,以组为单位把他们平均分为2份,3份,4份,5份,余多少?每分一次列一个算式。
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示。给予表扬。
出示幻灯片:11÷2=5„„1
11÷3=3„„2
11÷4=2„„3
11÷5=2„„1
让学生观察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规律?提问3-5位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表扬。生:余数总比除数小。
四 读一读,练一练
出示幻灯片:读一读
37÷8=4„„5
10÷4=2 „„2
24÷5=4„„4
29÷3=9 „„2
65÷9=7 „„2
43÷7=6 „„1
提问2-3名学生读,然后全班齐读
练一练
1)14÷4=
39÷9=
43÷8=
27÷5=
59÷7=
2)动物园里有17只老虎,1个窝里最多住3只老虎,要盖几个窝?
3)鸡蛋5角1个
晓婷的妈妈有3块2.她能买几个鸡蛋?还剩多少钱?
生独自做后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检查学生做题情况。全对的举手!错一个的举手!错了那个?应该是什么?„„
五 总结:
什么情况下用有余数的除法?除不尽的时候
除数和余数有什么关系? 余数总比除数小。
六 扫尾
打开书35,36,37页,默读
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七 考考你
出示幻灯片
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最小呢?
﹝﹞÷6=4„„﹝﹞
如果有时间,当堂解答,如果没有,留做作业。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教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商的取值和单位的前后不一致性
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你们喜欢野餐吗?看一下这个班的同学们,他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
二、探索新知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观察。
(1)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讨论,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
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教师强调:要弄清楚式子的意义,22条鱼,每人分4条,可以分给5个人,还剩2条鱼,所以5后面的单位是人,而2后面的单位是条。(3)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竖式,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
(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观察一下除数和余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
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
(1)自主练习1()里最大能填几? 这是一道试商练习。
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份,还剩()根 板书:9÷2=()……()② 把11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有()个,还剩()个 板书:11÷4=()……()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第五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有余数除法》说课稿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几方面对本节课的是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确定此目标得以具有以下三点:
一是基于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数学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
二是对教材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中“有余数除法”的内容。这节课是在研究了“正好分完”的情况后,再研究“分后还余”的情况。《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进行教学。为了让学生巩固这个知识点,在新知授完以后,让学生完成做一做的题目及练习册中的题目。
三是对学情的分析。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乘除法的意义,学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除法竖式进行学习,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刚学过表内除法,比较习惯用乘法口诀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不能直接用乘法口诀求商,学生比较难理解。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些困难的。
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将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知道什么是余数以及有余数除法算式的书写。教学难点确定为:理解余数的含义和实际意义。
二、教法
《课标》中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使学生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引导观察法、直观操作法进行教学。
三、学法
《课标》中指出,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本节课我将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知识迁移等方法进行新知的探究。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复习引入,通过复习表内除法的意义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在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谈话和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受“余数”然后在交流中确定表示平均分时有剩余的方法。有余数的除法是一个新的知识点,在学生感受以后,直接出示算式,并引导学生读出算式。再指导学生说出算式个部分的名称。
第三个环节为巩固练习,新知运用。在练习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意义的理解,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与理解。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总结,理解升华。课堂总结是学生对知识系统掌握的情况,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在处理分一分的环节时,学生出现了多一个和少一个的两种说法,课前预设不够充分,处理得有点仓促。其实可以问学生分几份多一个,分几份少一个,多一个少一个都叫剩余,由此引出了余数。这样处理水到渠成,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