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

时间:2019-05-12 23:0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

第一篇: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

魏书生教育思想

新课程“三大基本理念”

1.关注学生发展。2.强调教师成长。3.重视以学定教。1.关注学生发展。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要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理念。这一理念首先体现在教学目标上,即要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内容的科学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其次,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研究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体现学生主体,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目标。在进行学生教学发展过程中,老师的角色定位也很关键,正确的做法,老师应是一个引导者、方法的建立者,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

2.强调教师成长。

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制定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3.重视以学定教。

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

提倡“以学论教”,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六个方面评价.①.情绪状态:学生是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学习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否能长时间保持兴趣,能否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学习过程是否愉悦,学习愿望是否可以不断得以增强。②.注意状态:学生是否始终关注讨论的主要问题,并能保持较长的注意力;学生的目光是否始终追随发言者(教师或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回答是否具有针对性。

③.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活动;是否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并踊跃发言,兴致勃勃地参与讨论和发言,是否自觉地进行练习。

④.交往状态:看整个课堂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友好分工与合作;是否能虚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发言。遇到困难时,学生能否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⑤.思维状态:学生是否围绕讨论的问题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是否流畅、有条理,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的回答或见解是否有自己的思考或创意。

⑥.生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应学的知识,是否全面完成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否得到增强,是否有满足、成功和喜悦等积极的心理体验,是否对未来的 学习充满了信心。

新课程改革下的新理念、新观点的主要内容

1.新的课程观2.新的学生观3.新的发展观4.新的知识观5.新的学习观6.新的教学观 7.新的教师观8.新的课堂观9.新的“课标”观10.新的教材观11.新的评价观12.新的作业观13.新的目标观14.新的方法观 1.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动态交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学生与教师的经验即课程、生活即课程、自然即课程。分门别类的教材只是课程的一个因素,只有在和其他因素整合起来,成为课程“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时,这个因素才发挥应有的作用。新的课程观是生成的课程观,整合的课程观,实践的课程观。

新课程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儿童是课程的主体;“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2.新的学生观

新课程认为,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每一个学生既是具有独特性、自主性的存在,又是关系中的存在。学生首先是人,需要走向生活的人;学生是“文化遗产中的人”;学生是“生活世界的人”“关系中的人”;学生是“时代中的人”;学生是“世界背景中的人”。3.新的发展观

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的涵义:全体学生的发展,全面和谐的发展,终身持续的发展,个性特长的发展,活泼主动的发展。“学生为本”的涵义: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4.新的知识观

新课程不再把知识技能视为凝固起来的供人掌握和存储的东西,它合理地承认知识技能的不确定性,认为知识技能的本质在于人们通过它而进行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并由此建构出新的意义。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人主观创造的暂定性的解释、假设。知识有多种: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原理性知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书本知识与经验知识;规范知识与本土知识。5.新的学习观

学习者不是被动的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参与者。学习不是简单复制和印入信息,而是主动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意义。教学不是产品的传递,而是创设一定的条件促进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学习者的学习是第二次创造,自主理解就是创造。知识是在自己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情境下建构起来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情境和实践,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或生活中的“对应物”。学习的结果不仅在于知,而且在于信,在于课内知识与生活经验的统一。6.新的教学观

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活动。其中“对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特点。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A、整合教学;B、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C、构建素质教育课堂的教学目标体系(结论和过程统一,认知与情感统一);D、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 7.新的教师观

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A学习者,B研究者,C组织者(学习)D引导者(学习),E催化者(学生),F促进者(学生),G实践者(反思性),H开发者(课程)

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变化:A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B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C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的转变;D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E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F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G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8.新的课堂观

课堂是对话、沟通、交往、合作、探究、展示的平台。课堂是新认识的生长点,新激情的鼓动器,学生带着疑问进课堂,带着更多的疑问出课堂。9.新的“课标”观

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并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深层的是教育理念的更替、教育视角的切换。“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的具体规定。“课程标准”是关照绝大多数学生,提出的是一些基本要求。“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某一学习阶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课程标准”做出的规定应具体明确。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可望不可及的。“课程标准”的规定是有弹性的,其范围应涉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也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消极教授者,而是教学方案积极设计者。10.新的教材观

教材是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载体,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工具。标准是课程的“灵魂”,教材是课程的“肉体”。标准是“罗马”,教材是“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唤起教学活动的“目标”意识,反对“教总比不教好,教多总比教少好,教得越多越好”的经验主义做法。11.新的评价观

评价是一个过程,评价是一个教育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共建的过程,评价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过程,评价是民主、平等和科学的过程。12.新的作业观

在作业功能上,应强调形成性和发展性;在作业内容上,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在作业形式上,应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在作业容量上,应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在作业评判上,应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13.新的目标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4.新的方法观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倡导有利于形成这三种学习方法的教学方法。

课程结构

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设置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历史。

魏书生“六步课堂教学法”。

包括“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六个步骤,即“六步课堂教学法”。“定向”就是老师和学生一起提出新课的重点、难点。然后学生通过“自学”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力求通过“讨论”找到答案。如果仍不能解决或者存在分歧,便再请老师“答疑”。问题解决后,学生自己出题或相互出题进行“自测”,检验学习情况。“六步课堂教学法”是让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来把握重点、难点和知识点,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易懂的文章以学生“自学”解决问题为主,“讨论”“答疑”为辅。如果“自测”的效果很好,就可以略去“自结”的环节。这套教学法,加强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魏书生语文教学》

一、新课程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1.培养目标问题2.课程整合问题3.课程内容问题4.课程实施问题5.课程评价问题 6.课程管理问题

二、新课改下语文老师如何教学

1.培养学生听的能力2.培养学生说的能力3.培养学生读的能力4.培养学生写的能力 三、六步教学法

1.定向 2.自学3.讨论 4.答疑5.自测 6.自结

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会学生自己留作业2.教会学生批改作文3.教会学生出考题评考卷

《魏书生学习方法》

一、引发动力

1.明确目的2.激发兴趣3.磨炼意志

二、发展智力

1.培养注意力2.训练记忆力3.发展思维力

三、掌握技术

1.计划预习的技术2.听课巩固的技术3.复习检测的技术

《教育家魏书生教育思想点滴。》

一 课堂教学十条要求: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的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簿。

2.每堂课至少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教师讲课时间别超过二十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的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思、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

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学生动笔练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过20秒,以减少老师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

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下课后的课间10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类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减少。

二 要求学生每天“七个一分钟”。

1.每天都要做家务,至少一分钟。

2.每天写一分钟日记,至少写一分钟。

3.每天唱军歌,唱校园歌曲,唱好歌至少一分钟。

4.每天挺胸,抬头,大摆臂,高抬腿,踏步至少一分钟。

5.每天练一分钟注意力。

6.每天练一分钟演讲。

7.每天带中外名著或好人传记上学,至少读一分钟。

三 培养学生八个好习惯。

1.定计划的习惯。

2.预习的习惯。

3.适应老师的习惯。

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

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

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7.筛选质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做一件事做得对就把它守住,别乱折腾。

两大点: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指的是服务、互助、人性、商量,科学是计划、监督、总结”。

守住民主、科学,练注意力体操 追求“松静匀乐”的人生境界。一小点:一松、二静、三匀、四乐。一小点是领着全校师生员工练气功。

“松、静、匀、乐”,其含义是:“身体要放松,心情要安静,呼吸要均匀,情绪要快乐”。身体松、心灵静、呼吸匀、情绪乐

1、松,无论任何时候都要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轻松的人之一

2、静。守住心灵的宁静是现代社会必备的本领。有效信息请进来,无效信息一边去。人生最累的是自己跟自己作战,消耗了大量的生存成本。

3、匀。对人的生存来说,排在第一位的是呼吸。对学生进行平常心的教育。守住平常心还能快乐的人,就能天天快乐。珍惜一呼一吸的时候,满怀感恩之心对待每一天的时候,你就会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

4、乐。乐观 = 观乐 观生活中的乐趣。坚守自己内心深处快乐的阵地。不嗔、不怨、不怒、不恨。宗教情怀。人生之苦产生在求不得之苦。爱到深处是无我。把上课时的成功快乐守住。

如何做教师

1、保持充沛的精力。人要有充沛的精力去生活,去工作,无论做教育还是别的行业都需要如此。

2、“干一行,钻一行”。当你坚守着自己的这一方教育天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长处,发展自己的特点,当你全心全意,全身心地去做一件事时,那工作不再成为负担,而是一种享受。让自己的全部身心真正走进教育这片沃土,你会发现自己有无可限量的潜能。

3、“干一行,爱一行”。当你无可选择地站在三尺讲台上时,与其闷闷不乐地被动难受,不如心情愉快地主动接受,然后津津有味地去享受。“

一.民主、科学管理思想在学校、班级工作中的运用

班级管理,魏书生说他靠的是民主和科学,他说:“班级的事,事事有人干;班级的人,人人有事干。”分工到位,责任到人。他的民主管理提高了学生对管理活动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解决了教师与学生管理与被管理的问题,以“以法治班”使班级管理形成制度化,走向了自动化;二者结合,不仅没有损伤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解放了。

1.民主管理班级

魏书生说他一靠民主二靠科学。班级管理要民主,具体有四部分(1)服务(2)互助(3)人性(4)商量

(1)服务:每个老师其实都是在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服务,班主任亦然。

(2)互助: 坚信每位学生心灵深处都是你的助手,你也是每个学生的助手。魏书生带了两个班,他经常外出讲学、开交流会,不在学校,于是他对两个班的学生都这样说:“孩子,老师不在时,你就是我的助手,副班主任,于是,每个同学轮流做值日班长,副班长,班级里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于是每个人的潜能都被激发和利用,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既省心,有锻炼了学生的才干。

(3)人性: 每个学生都是你的助手,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别老盯着别人的短处,换种 眼光看学生,你会发现与学生在一起是多么幸福,快乐,年轻。

(4)商量: 就是利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照亮学生的前途,遇到班级事务,经常找班干部、学生商量商量,让他们自己给自己的事出谋划策,学生才会有做主人的感觉。比如通过商量,让学生每天自己给自己留作业,让学生回家”种自留地”

2.科学管理班级

科学化,强调三段。第一段,叫做建立计划系统。第二段,建立监督、检查系统。最后一段叫总结反馈系统。第一、建立计划系统

计划,要有稳定性,不要朝令夕改。第二,建立监督、检查系统 第三、最后总结反馈系统

3、一小点:四个字:松、静、匀、乐。

每次师生集会前大家齐呼——松、静、匀、乐。大家都先放松心情;心境宁静,呼吸匀称,情绪快乐。把自己管不了的事放下,把自己要做的事,拿得上的拿上,一天的工作学习就可以顺利、快乐地进行了。

4.进行新课改,要3个守住:

(1)守住传统常识。(2).守住新中国的经验。(3).守住自己的长处。(1)守住传统常识:

教:①有教无类 ②因材施教 ③寓教于乐 ④教学相长 学:①学以致用 ②学而时习③循序渐进 ④持之以恒

(2)守住新中国的经验:①新中国的教育了不起②新中国教育有问题。守住自己的再学习别人的。

(3)狠狠地守住自己的长处,特色,往深处做,往长远处做,总有一天,你会超越自我的。你的教育之树自然枝繁叶茂。干好自己的岗位,不要盲目攀比。

5.培养学生方面

四个统一:一知二行三恒四情;

五个现象:温馨的教室,温暖的走廊,催人奋进的排行榜,优美的音乐,和谐的笑容。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①确定方向②自学③讨论④答疑⑤自测⑥自结。

七个一分钟:①做家务②写日记③唱军歌 ④踏步 ⑤注意训练 ⑥谈名著 ⑦演讲。八个学习习惯:①培养学生订计划的习惯 ②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③ 培养学生适应老师的习惯④ 培养学生自己留作业的习惯⑤培养学生整理错题的习惯 ⑥培养学生互相出题的习惯 ⑦ 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习惯⑧大事做不来小事快快做的习惯。

第二篇:李镇西-做最好的教师【整理--梁健松】

做最好的教师——李镇西

一、课程改革与教师成长 ㈠.教师要与课改同步发展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呢?

⑴、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⑵、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⑶、要有广泛的合作意识 ⑴、要有全新的教学理念

课改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新世纪对教师的要求。

①. 宽广的服务意识。②.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③.注重个性、因材施教。①.宽广的服务意识。宽广的教育观涵盖两层意思:一是为全体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和发展条件,对身体素质好、聪明、有灵气、成绩好的学生与身体素质差、迟钝、调皮、成绩差的学生应一视同仁,对学生的关爱不感情用事,更不能掺杂个人好恶。二是对学生的情感、成绩以及身体素质都要悉心关照,服务周到,促使其全面发展。

②.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认知的过程、学习的过程,学生的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把握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尝试,在探索、尝试的过程中获取知识,长进能力。教学过程中,强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正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

③.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现代教育不主张使每个都做到全面发展,但是应该鼓励学生发现和发扬自己的长处,不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和评价学生的优劣,鼓励学生向自己能够成功的方向努力。注重个性、因材施教,还需要教师有正确的“人才”观。新时期的人才观,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他们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⑵、要有多元的知识结构

正在成长和学习过程中的学生,一般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同时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为此,教师必须有多方面的知识。教师知识的渊博,一方面会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教师的尊敬,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利用多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打开思路。⑶、要有广泛的合作意识

要有广泛的合作意识,教师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具有合作性,表现为:

①.教师与学校领导的合作。教师所担负的教学活动,是依据教学大纲,在学校领导管理之下进行的。只有二者密切合作,建立起一种“管理”与“服从”的合作关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②.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与小 学教师之间,小学与中学教师之间乃至与大学教师之间,都存在着有形与无形的合作关系,只有教师之间的密切合作,才能在班集体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③.师生之间的合作。师生之间的合作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重要因素。只有把合作的观念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才能使教学产生活力,具有凝聚力。㈡.教师的最高境界 :教书——读书——写作

教师有三种境界,第一也是基本的是“传道授业解惑”,仅仅传授知识给学生,第二种是能以个人魅力感染学生,给学生以启发。最高境界则是确实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㈢.教师应有的追求 :做有思想、有情感、有爱心、有才华的教师。

㈣.做最好的自己。什么是“最好的教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好”是相对的,因为这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最好”其实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气壮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则表明了一种更高的人生和事业的标杆,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

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因此,“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能达到的最好程度。

二、“最好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

(一)童心:和学生保持共同爱好。做有童心的教育者--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二)爱心:师生之间的互相依恋。“对孩子的依恋之情——这是教育修养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品质。”

(三)责任心:和孩子一道成长,为共和国培养现代公民!“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将来所需要的公民,即今天所应当养成的学生。” --陶行知

(四)专家:课堂教学很棒,并有专业造诣。“最好的教师”首先应该是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他当然必须要有出色而且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艺术,他还应有教学以外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一技之长:教数学的,不妨在课余研究一点数学“猜想”;教语文的,可能又是一位楚词研究者„„教学艺术和专业特长,使教师对学生产生一种热爱科学、不断进取的潜移默化的感染教育作用,也使教师本人对学生保持着一种源于科学、源于知识的人格魅力。

(五)思想家: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最好的教师”同时又应该是一位“思想家”。作为“思想家”的教育者,在既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具体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应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乃至教育细节,同时能不断关心着、思考着社会发展与学校教育的相互影响,甚至 2 当代思想理论界的热门讨论、国际上的风云变幻都能使他想到自己的教育。

(六)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最好的教师”还应是一位“心理学家”。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针对学生个性的教育,这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发现、发挥、发展学生独特个性的技巧与艺术。因此,教育者必须拥有良好的心理学修养,善于走进中学生的心灵之中,敏锐地感受学生的心理变化,与他们心心相印,息息相通,惟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以心灵赢得学生的心灵。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三、反思型教师的特点

1.不停地实践。2.不停地阅读。3.不停地思考。4.不停地写作。

1.不停地实践。其中伴随着情感性和科研性。不重复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重复别人,不生搬硬套,学精神、学原则、学理念,找到符合自己个性,符合学生特点的方法。2.不停地阅读。要做到手不释卷,把阅读当作内在的需要并养成习惯;要知识渊博,不只读专业性的书,还可以读一读人文性的书,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在课堂上游刃有余。

3.不停地思考。带着一颗思考的大脑做平凡的工作,思考要有独立性和批判性。4.不停地写作。要勤于动笔,写作能为事业插上成功的翅膀。内容可以是日常性的,也可以是叙事性的,如课堂实录、教学失误、教育心得、思想火花、心灵感悟等等皆可入笔。

四、我每天的“五个一工程”

(一)、上好一堂语文课

(二)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

(三)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四)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五)写一篇教育日记。

(一)、上好一堂语文课 1.营造对话的课堂情景

2.阅读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心灵为起点!3.教师的作用何在?

(二)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

(三)思考一个教育问题或社会问题

1.从教育爱心到教育民主。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更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即使是真诚的爱心也有两个导向:专制和民主。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而言,教师一般来说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2.让教育充满民主精神。“民主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 3 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人权、尊重学生的创造力„„当然,与此同时,教会学生尊重他人。民主教育的对立面:非人教育,等级教育,共性教育,听话教育,守旧教育,3.对教育行为的反思:在学生的心灵与社会的“好评”之间,我应该选择什么?

(四)读书不少于一万字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需要读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书;但教师同时又被许多人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则更多地取决于“灵魂工程师”们是否有上面所说的“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4、校园文学。

(五)写一篇教育日记。写作不仅仅是单纯的写作,它必然伴随着实践、阅读与思考。它与实践相随,与阅读同行,与思考为伴。实践是它的源泉,阅读是它的基础,思考是它的灵魂。任何一位教育者都应该同时又是一位思考者。而教师的写作,便是教育思考的很重要的途径。

五、教育的智慧从何而来

1.从实践中来 2.从困惑中来 3.从学生中来 4.从写作中来 教育的幸福从何而来

1.从学生中来 2.从实践中来 3.从难题中来 4.从阅读中来 5.从写作中来 6.从心态中来

教师感到不幸福的根源在哪里?

1.可能来自于制度德压迫 2.可能来自于学生的变化 3.可能来自于教育改革

转化后进生:1)要相信孩子 2)建立感情 3)要允许反复 4)要降低要求 5)集体帮助 6)鼓励为主

六、教育为什么需要写作?

1.写作的意义。写作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的世界。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写作把我们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开离开,又吸引我们更加接近生活世界。写作可以锻炼我们!

2.在写作中成长。写作不仅仅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手段,也是沉淀自己教育的方式。

1.写作的意义。写作即思考和行动的调和。写作它使我们离开自己直接面对的世界。写作是颇具创造性的活动。写作者写出了文章,写出的又不仅仅是文章,而是作者自己。写作是某种自我制造或自我塑造。写作是为了检验事物的深度,也是为了了解自身的深度。写作即思考的检测。写作把我们与我们的生活世界分开离开,又吸引我们更加接近生活世界。写作使思想脱离实践,又让思想回归实践当中。对生活实践进行思考的写作,能使我们更勤于思考。写作使思想成为文字而实现客观化,同时又使我们对真正与自己相关的事物的理解带有主观性。写作可以锻炼我们!

2.在写作中成长

(1)教育书信。与学生通信,不仅仅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手段,也是沉淀自己教育的方式。“第一,我们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各自的看法、观点决不强加于对方;第二,通信是自由的,什么都可以谈,是否继续通信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第三,我们的通信是保密的,内容决不让第三者知道。”(2)教育手记。

我曾长期跟踪记载我与一个后进生每一天的“亲密接触”。与顽童打交道,几乎每天都有“故事”,而故事跌宕起伏的发展,恰好反映出他在一次次曲折反复中不断进步。我每天晚上在灯下记录这些“可读性”很强的故事,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全部酸甜苦辣。这个过程也是考验我教育耐心和毅力的过程,更是我探索、积累转化后进生的规律和经验的过程。

(3)教育论文。

“论文”都不是纯理论的演绎或推导,而是源于我对教育的切肤之感,所以它们也可以说不像“论文”:我想,即使是教育论文,也应该涌动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因为真正的教育本身就燃烧着真诚的情感和诗的激情。

(4)思想随笔。

(5)教育专著

第一章谈什么叫“最好”。李镇西认为“最好是相对的,是每个教师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对。如果你正视昨日的问题,今日努力改正,你的今天比昨天优秀,那么今天,你就站在了自己最好的位置上。”做最好的教师,就是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能力所能及的做好程度。“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除了“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师”之外,他还强调要教师要重于事业,淡于名利,“只管攀登不问高”,尽可能做好每一天自己能做好的事。

同时,每天坚持“五个一工程”:上好一堂语文课;找一位学生谈心或书面交流;思考一个教 5 育或社会问题;读书不少于一万字;写一篇教育日记。他所认同的教师人生哲理是:“生活在学生中,就是幸福,就是‘最好’。”

第二章谈最好的教师应该具有的情怀,1.三个心:童心、爱心、责任心、2.三个家: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

李镇西认为一个真诚的教育者同时必定又是一位真诚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的教育中,童心、爱心、责任心时刻充满着整个的教育过程中。应该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教育的爱,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教育目的而做出来的一种姿态;它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感,一种氛围„„它自然贯穿于教育的每一个环节,也不声不响地体现在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更潜移默化地浸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第三章谈更新教育观念。首先,他主张不要把什么都推给“体制”,在现有体制下,要常常提醒自己,我能够做哪些事?我能够把这些事做到怎样的完美程度?其次,他反思了“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说法,主张要向学生学习,还教师以真实,给教育以诚实。重视师生心灵共振、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的过程。第三,谈教育科研上要警惕“伪科学”,呼唤陶行知所倡导的“真教育”,让实事求是之风回归教育科研。第四,要正视历史的进步,学校教育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下有效地开展学校德育工作。

第四章是“素质教育”漫谈。首先,什么是真正的“素质教育”?李镇西认为衡量“素质教育”有三个要义,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发展”。其次,区别“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关键不在有无考试,而在于赋予考试的功能、地位、作用和根本方法是什么。第三,人只能靠人来建树,“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必须拥有足够高素质的教师。第四,他引用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让每一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在“素质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而出,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第五,从“他律”到“自律”,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第六,还要警惕“素质教育”变味。其实,“素质教育”的真理非常朴素,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全面而主动发展的教育。

第五章谈走进心灵的教育。李镇西从学生的来信讲起,提出第一要倾听学生的呼唤,我们的教育,必须对准学生的心灵。第二要尝试青春期心理教育——“心育”;第三要呵护感情的幼芽,正确看待和处理“早恋”的问题;第四是近在咫尺的师生通信。面对第二次断乳期的中学生,李镇西认为书信是促进师生交流,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一个合适途径。

第六章谈在错误中成长。这一章李镇西反思了自己在错误中成长,在自我剖析中走向“真 6 教育”的历程。首先,他提出将一些教育过程中的错误变成一笔教育财富,是任何一个教育者从普通走向教育专家乃至教育家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其次,仅仅有爱,并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万无一失,教师应尽量不要伤害学生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第三,教育需要方法、需要技巧,需要智慧,但教育的机智绝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教育智慧或是一种教育技艺,而应该是对每一位学生由衷的热爱和真诚的尊重。第四,公开课不应该追求“完美”而失去“个性”,在学生的心灵和社会的“好评”之间,如何作出选择,是每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第七章谈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李镇西认为,师德不仅仅包含着对学生的爱,还要有“爱的智慧”,因为真正爱孩子,必然追求尽可能丰富的教育智慧,这能够使一名教师变得聪明起来。因此师德的内涵还应该增加一个内容——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使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自觉提高。他以自己20多年的教育经历告诉老师们,一名真正的反思型教师至少应该具备四个“不停”:不停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这四点贯穿于教师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用写作让自己的事业变得美丽,以书为友,阅读经典,请大师走进我们的心灵。最后他在《生命与使命同行》中写道:“成长是一个过程,永无止境;反思也是一个过程,永无终点。但只要我们保持着对教育的激情和反思精神,我们就会继续在激情中享受教育的快乐,在反思中提升教育的配置,在实践中丰富教育的智慧。”

第三篇:松之健主持稿

松针养生文化交流活动

主持稿

会前部分

7:00会前音乐

7:20《松针养生》专题片(20分钟)

7:50会前一次提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中老年朋友,本次大会将在5分钟之后正式开始,在会议开始前提醒大家几件注意事项:

1、会议期间请不要大声喧哗、不要随意走动,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现在请您将手机拿出来,将它调至为静音或关机状态。

2、需要上洗手间的同志请注意,洗手间的位置在XX。

3、进会场时,工作人员发给了大家一份表格,这个表判定您身体情况有着重要意义,请没有拿到表格的同志举手向身边的工作人员领取,已经拿到表格的同志认真的填写表头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内容,填写完的直接交给身边的工作人员。(此处略)

4、本次活动是由北京百岁健康同盟会,淮南银龄美健康管理中心联合举办,本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到北京百岁健康同盟会著名健康教育专家_______教授。请大家在会中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谢谢大家的配合。7:55会前二次提醒

本次会议将在两分钟之后正式开始,请各位中老年朋友们抓紧时间,安坐原位,请工作人员各就各位(两遍)。

会中部分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会员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参加由北京百岁健康同盟会,淮南银龄美健康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的松针养生健康交流活动。首先,我代表活动主办方对各位中老年朋友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欢迎大家!↑↑

松树已经有2.5年的历史,被生物界称为活化石之一。全球对松树的认知是所有植物中最多的一个树种之一。中国是最早对松树认知及应用的国家。炎黄子孙的传统文化,祝福语,诗词歌赋,生活用品,药用价值等无不体现松的应用领域。

中国人对松树基于一种特殊的情感。

松树是健康长寿的象征,全身都是宝,自古以来就被药理学家和养生学者所青睐。在中国第一部中药典籍《神农本草经》中描述:“松为仙人之食物”。药王孙思邈自创了“服松子法,服松针法”,最终活到141岁。

今天,从中国到韩国,再到日本,到东南亚,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松针养生的浪潮,韩国五千多万的人口中受益于松针养生的人数达到900多万,上海地区目前得益于松针养生人数已经超过200万。全国已有三千万人的健康从松针中受益。而我们淮南才刚刚开始!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北京百岁健康同盟会著名健康教育专家XX教授,XX教授也是从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会议现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XX教授将给我们带来一场精彩的松针养生文化盛宴,在讲座开始之前,由我隆重的向大家介绍X

接下来,让我们响起全场最热烈的掌声有请X

(会中播放短片及四个实验)

专家宣布现场订单后音乐不断

非常感谢教授的精彩讲座,请确定加入百岁健康同盟会的各位中老年朋友迅速的找工作人员领取申请单,今天我们的名额只有20名,领取申请单的同志签名后到申批处进行申批。请大家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把健康带回家,把礼品带回家!

好,非常恭喜叔叔成功加入百岁健康同盟会,大家掌声表示祝贺!

第四篇:心得体会(梁俊健2010714230)(范文模版)

心得体会

土木2班 2010714230 梁俊健

于2011.07.25—2011.07.31,我倒了英德市西牛镇进行“三下乡”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知识,在这为期一个星期的实践与体验农村生产生活中,我用文字把所有都记录下来,一起分享农村生产生活的乐趣。

初来咋到,正值夏季收成之后,秋种之前的一段时间。农户们都在忙着收割水稻,七、八月份可真热啊,烈日高照,乡边的小路,都能看到热腾腾的气冒出来,我们各自拿着锄头夏天去耕地。

在刚收割完的稻田,秸秆被一把火烧光后,剩下的渣滓就可以和泥土一起翻了,用锄头翻,渣滓和泥土慢慢混合,这些秸秆,可是上好的养料啊。大半天的功夫,翻地还没有翻完,当传统的弄明可真累啊。要是能把机器投入进去,那可轻松多了。

其实,每年的这个时候,田地里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少相对贫困的农村里面,农民伯伯们为了来年的口粮,都在努力地耕种,奋斗着,而我,作为一个城市里面的大学生,是否更应该努力学习呢?

在这几天的学习里面,我了解到了西牛镇其实并不富裕,很多都还是实打实的农户,每年能赚的钱并不多,才刚刚好开销,遇到不好的天气,收成还要打折扣,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关政策的出台,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农民们仍要努力耕种。

这几天,我学着去耕种,学着去收割,学着去除虫,那些都是体力活啊。种番茄,种土豆,摘冬瓜,乐趣无穷啊。

据了解,由于今年六月份的雨水天,上半年的收成对比去年同期,收成相对来说减少了,但是还有第二耕,就是秋天的水稻,这批可要好好的照料了,不然明年的口粮可能就不够了。

据我观察,我发现农田里的排水给水系统不是很好,不是很流畅,经过研究与了解,给村名说了相关的改造方法,加大排水给水量,应该对灌溉有帮助。这几天的农村生活,一方面,我感觉到了当地的村名都十分淳朴、善良、热情;另一方面,我觉得当地政府应该加大农村的科技投入,据了解,有的农民还在用着相当古老的方法进行耕作,那可是浪费时间,浪费体力啊;另外,要加大教育的力度,很多农民的孩子仍旧没有书读啊,读了两三年的小学,就要辍学了。这次农村之行,收获不少了,了解的农民的辛苦,更加知道了要珍惜粮食,每天下田去学习耕作技巧,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为了粮食,辛辛苦苦的投入与耕作,只有了解,我们才会更加的知道我们的粮食来之不易,更应该好好真系,不能浪费。同时,我也了解到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科技的下乡,对农作物的生产有一个很大的提高,通过下次“三下乡”活动,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

第五篇:学习郭思乐、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学习郭思乐、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最近,我在《人民教育》看了两期专辑,一期是“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另一期是郭思乐“生本教育”专辑。越看越想看,越看越有兴趣,慢慢体味,感觉到这两位教育专家的教育理念是给我县、我校的教育和教学改革指出了一条光明之道,希望之光。这学期我校也正在开展“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我认为这两位专家的教育思想与“三位一体”改革试验极为相似。因此,促使我把学习心得写出来跟老师们交流,希望对“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改革试验有所启迪,郭思乐和魏书生专家的教育思想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仅想把感受最深的几个问题谈一谈。

一、转变教育观念,是教育改革试验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现在我们先回顾审视一下我国教育思想的发展过程:解放前,我们基本上是沿用孔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理念进行教育工作,当时的“师道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解放后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三中心”理论,即“教师为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片面追求升学率盛行。因此,应试教育越搞越猛,造成学生忙于拼命,不少学生抬不起头来,厌学现象加剧,教师加班加点,压力重重,教师“跳槽”现象也加剧。一段时间,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过重而自杀,甚至杀害亲生父母等恶性案件时有发生,触目惊心。引起了党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深刻反思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后来,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新的里程碑,重新把“人”的发展放在了核心地位,突出了对教育根本性质和使命的理解,突出了对人的关怀,恢复了教育核心价值地位。这不仅可以保证教育工作更符合教育规律,而且对其他消极社会因素的冲击也形成一种抗击力量。近十多年,广大教育工作者苦苦探索,有失败的悲伤,也有成功的喜悦。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见分”不“见人”,违背了“人”的发展规律。成功者,紧紧抓住了“人”,切切实实“以人为本”。在这一根本观念指引下,引发了一系列观念的转变。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教育”的新观念。生本教育主张:“教育应实现由‘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变,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他把“生本教育”定义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施的策略是从控制生命走向激扬生命:原则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此,我们必须实现几个观念的转变:

1、生本教育的学生观。

人的起点非零,人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全部凭借,具有与生俱来的语言的、思维的、学习的、创作的本能,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

随着对学生认识的深化,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学生观逐渐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成为教育实践的基本观念。这种观念,把学生当做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健康的个体来看待,把教育看作是追求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在教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主动性,认识到学生虽然作为未成年人,仍然有主动应答、选择、发现、思考、策划、行动、反思的可能,强调学生要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关注学生的潜在性,认识到学生存在着无限发展的可能,既要把握学生的现有状态,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真正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生命价值,都具有丰富多彩的个性,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能得到健康充分地发展。

新型的学生观与传统的学生观有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旧的观念认为儿童是无知的,是接受教育者,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把学生看做是贮藏知识的容器。在教育上教师采取的是高压的强迫的、控制的手段;在教学上采取的是填鸭式、满堂灌,埋怨学生不懂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典型表现。

2、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教师应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动学生的“纤夫”。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不见自我”,要把教学内容从一大堆知识点转变为知识的“灵魂和线索”,来创造最大的空间,来迎接学生积极飞扬的学习。

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组织者。教师不仅要做“春蚕”,而且要师生共同发展,师生生命价值共同体现。教师不仅要 “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在“传道”的基础上,借助于课堂环境,自身行为综合渗透“道”的要求;既要“授业”更要“授渔”;既要解学生之“惑”,又要激疑,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的角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研究者,要拿起研究的武器,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不再是单一的课程实施者,而是课程的开发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学科知识的要求,自身的教学风格等开发教材,进行教学设计,形成适宜的教学方案;不再是教学模式化行为的体现者,而是教学智慧的创造者,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应对各种新的情况,新问题;不再是单一的教学者而是学习者,要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开阔自己的视野和胸襟,把学习力作为教学力的支撑。

3、生本教育的教学观。

教学就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的自主学习。生本的课堂区别于考本、本本、师本的,区别于短期行为的,分数的课堂,是人的发展的课堂。在教学组织上,生本教育鼓励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直到不教而教。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

生本教育提出,比“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更为基础的是发展人的情感和悟感,认为感悟是人的精神生命拓展的重要标志,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应该是发展感悟,积累的意义也在于感悟的形式。

我们需要的课堂的强调人的发展的课堂。短期指标课堂得到了短期效应,但却失去了人。而人的发展的课堂,却保持着人的活力,它不像我们的指标设想那样是匀速的,它是依着人的生动活泼的发展,是非匀速的。生本课堂指标几乎是空的,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学生的生命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生活中,心灵中和联想中产生和发展基本知识的丰富资源和活动联系被激活,而“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

所谓短期指标,是指隐性或显性的被分解到课堂完成的分数指标(表现为题型和知识点系列)本本指标(表现为课本内容的僵化处理),教者意志规定的任务指标(表现为细密的追随教者意志的教学环节设计)。其要害是离开了学习的主体,缺失了以学是教的活的灵魂。生本教育的研究发现:

(1)指标的刚性与人的发展的活动性和无限性存在巨大矛盾,就指标论指标,连指标也达不到,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拔苗助长。

(2)教育教学存在超越这些指标的因素,这就是人的生命自然因素,这是本质的因素。找到并发挥人的因素的结果,将大大超越相关的指标,这就是所谓“素质好,何愁考”。

(3)人的这种因素是内在的,先前具有的,可培养的,可发展的。生本教育认为,培养和发展人的积极因素的办法,就在于最大限度地把核心学习交还给学习者,犹如把土地交给农民一样。

(4)最大限度地把核心学习交还给学习者的障碍,恰好就是课堂短期指标化。例如周周清,堂堂清,这也如市场经济的前提是改变计划经济一样。

课堂生成的观念是近年来在基础教育界风靡开来的,是课堂观念的深层次变革。他把课堂看做是师生积极交往的场所,而不是教师表演的场所,反对课堂上由教师完全主宰,也反对课堂完全由学生来掌控,主张教学的本质是师生双边,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把课堂看做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而不是一味管理学生的场所,反对师生之间有明确的上下之分,尊卑之别,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文化特征,生成境遇,认知水平,实现在此基础上的引导,切实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把课堂看做是知识探究的场所,而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的场所,反对把知识当做固是的结论灌输给学生,主张教师和学生一道共同分析知识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借此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学会学习的本领;把课堂看做是教师教学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而不是模式化执行教案的场所,反对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支配所有课堂,认为课堂在师生相互作用下,是变动不居的,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学过程远远比预先设定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教师需要用自己的全部教学智慧来应对。

4、生本教育的评价观

生本教育提倡减少或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科任教师,把教学过程中的评价活动改为评研活动,消减日常评价的比较竞争功能,鼓励“为而不争”。到了学生学习的成熟期,鼓励学生用生长期的生动、活泼、主动、自然、丰富的积累或感悟,取得优异的终端考试成绩。

生本教育彻底改变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传统的评价标准主要是看教师的“表演”,好课堂就几乎等同于教师的才艺展,台下的学生仅仅是“捧场”的角色这种观念,远离了教育的初衷,即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生本课堂以学生是否学得积极,学得高效,学得快乐为主要评价标准。一堂成功的生本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学,小组讨论,班级发言等,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的舞台,真正意思上的好课,是教师以不见自我的方式,成就了学生潜能迸发的自主学习,教师以高超的智慧,以最少的语言开启学生智慧闸门,以适时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潜能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生长。

生本教育也改变了对学生的评价传统方式,建立了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厌学问题。生本教育采用评研模式,使学生在自评、互评、全班评的过程中优化了学习效果,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避免了习惯性评价所带来的各种负面效应,如惧考低分造成的自卑沮丧,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的不良心态等。

生本教育的基石,就是对“人的价值”的重新认识。在这里,学生不再被看做一个需要管教,需要告诉的被教育者,而是有强烈学习本能的生命,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如果不从心底里敬畏生命,不打算依靠生命那么任何活动与讨论,任何高科技手段,都只能成为花样摆设,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不能彻底。

二、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组织。

1、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上面所讲到的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等都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激扬生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使学生发现自我,实现自我,信心高涨,在兴趣盎然的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空前的发展和运用,从而形成了高质、高效、生动、快乐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机制。

2、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学过程一般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采用个人先学,小组讨论、班级讨论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教学的前提。所谓“先学”,就是“前置性学习”(即过去说的预习)。怎样做好前置性学习呢?这里介绍几位教师的成功经验,以供参考。广州市四中的数学老师周伟峰,他说:我们提倡让学生“做”数学,让他们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中提高能力,而不是让他们 “看”数学,“听”数学。他备课时考虑最多的问题是“什么内容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思考如何对教材进行重构,突出知识的主干,大量消减可以不由教师讲而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感悟的内容”。他认为“教学的核心是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故而数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应是“过程的学习”。他把课本里的例题都改为“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在老师讲解之前先去思考,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之处。他认为:“只有在老师讲之前学生已经深入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学科求知的无穷乐趣。我们要用学科的内在魅力去打动学生。学生学习数学最兴奋的时候就是他们通过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

广州市番禹区洛溪新城中学语文教师叶妟,他认为:设计教学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想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生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指导理念:“低入”。所谓“低入”,即教师的设计简单化,从而为学生的主动探究提供更大的空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做”的机会,也让更多的学生可以有能力“多做”。“低入”不等于“不设难度”。真正的“低入”,一定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抓住知识中最关键,最本质的东西后,再从中选择出最适合学生的起点,用最直接的方式交给学生。他认为在选择切入点,设计问题的时候,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切入点的选择上,要避免传统教学的细致和琐碎,要根据文章的体裁和内容,抓住最根本,最精华,最能代表文章特色的某个方面进行设计。

其次,在设计问题,交代任务的时候,应当注意“低入”的技巧,处理好“直接”与“含蓄”的关系。这里所说的“直接”,指的是在提出问题,交代任务时,教师要简单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要做什么,该怎么做。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们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

1、《皇帝的新装》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童话,情节引人入胜,文章里还有不少细节,不仅诙谐,而且蕴含着许多别样的意味。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发现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在你心有触动的地方做好圈画,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2、这个故事说起来妙趣横生,同学们好好回家“演练“一下,准备在课堂上比一比,看谁说起来更完整,更生动。

3、童话是儿童的专利,除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我国的《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故事,都是大家熟悉的作品,你读过哪些?又有哪些是让你难以忘怀的?找些来在班里和同学交流一下,可以在班里举行一次“童话故事大王“交流会哦!

最后,“低入“还应当把握一个原则,即我们所选择的入口,所设置的问题,都必须是适合学生群体的,是他们感兴趣的,也是他们容易完成的。

作者认为,学习语文有一条最简捷,最根本的思路:就是“大阅读”,“大写作”。让学生在阅读中形成思想,在写作中表达思想,在讨论中交流思想。

广东省佛山市渝石中学英语教师邓小春,她把精彩的教学环节变成“毛估估”式的语言活动。她说现在很多老师仍然习惯于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冗长的“引入”。开展细技末节的语法分析。其实,这些老师只是关注到了课堂中的“我”即教师本人;“我”的教学计划,“我”的教学进度,“我”的教学文本,“我”的教学目的,等等,却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她彻底摆脱这一束缚,把精致的教学环节变为“毛估估”式的学习语言活动。

她的做法是,开展“有声作业”活动。每天学生都在“四人小组”内完成一定量的口语交流,包括音标识读,一句话练胆,对话秀以及各种背诵,复述等活动。初始年级,我们主要关注学生的拼读单词能力,建立学生音标档案,在“有声作业”时段,不断刺激学生对音标和音节的认识与表述,最终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通过拼读生词关。在此基础上,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便开始出现在“有声作业”里。每天,他们向小组同伴描述自己熟悉或喜爱的人和事:从家庭成员到学习伙伴,从城市到家园,从动物到植物等。从一开始的三五句到后来的大段描述。许多时候,开展朗读和背诵。课后几分钟里,小组成员围拢在一起朗读、背诵。不少经典文段就是在这“毛估估”式的背诵中变成了学生丰厚的语言积累。除了口语和阅读外记忆也是天天必修的活动功课。每天,在课内或课外的某个时段,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听写或默写。没有达到目标的,继续补测,直到完成任务。

如何落实这些活动的开展呢?我想告诉大家,学生中间蕴藏着何等丰富的课堂组织资源!我的课堂一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学生资源的开发,即得益于科代表队伍的建设和“四人小组”的科学管理。具体说,科代表们承担了以下工作:

1、组织、管理学生的朗读。朗读是英语学习的第一关,也是语言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

2、组织、评价学生的口语活动(有声作业)。

3、组织、检查、评价学生的作业。通过组织“四人小组“,科代表去批改、评价同学的作业。建立学生的课外阅读档案,科代表去检查同学的课外阅读情况。

4、组织、设计和评价学生的复习情况。

充分发挥“四人小组”的作用,尽量保证每个小组有一个优等生,两个中等生,一个后进生。四人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一号当组长,负责组织讨论与合作;二号当纪律员,负责维持合作时的纪律;三号当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合作学习情况;四号当汇报员,负责将小组合作的情况在全班作汇报。

这里我引用魏书生老师的一段话:“你只是喊要自学,预习,这样不行,只是认识到自学,预习重要,这样不行,只有感觉到自学、预习很好,也不行,一定要真的去自学、去预习。自学预习一两次或三四次也不能养成习惯,要持之以恒。行动的次数越多,习惯就越坚固,越能经受得住各种考验。”

三、生本教育管理。

从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的学校校长和老师的亲身体验中,综合起来我提出几点建议:

1、下大力气,切切实实抓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凡是生本教育取得成功的学校或是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如果带着旧的眼光审视教育,带着应对考试是急功近利心态,就无法跳出这个“圈”,无法彻底地真正生本。因此,校长要亲自挂帅,一定要直接参与研究探讨,校长的直接参与即表明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也给老师以鼓励和鞭策,以身作则,让老师心服口服。开始阶段要集中一段时间动员和组织全体师生和家长认真学习和宣传生本教育理论。深入了解生本教育理念的内容,深刻理解和掌握其内涵及本质。真正认识传统的“师本”、“考本”、“本本”的弊端,痛下决心摒弃旧的违背教学规律的观念。旧的观念不从我们的脑海中赶走,新的观念就进不了我们的心中。学校的教研室、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就是用来学生本,用生本,其他的都要为“生本”让路。以此同时,争取县领导的支持,拨给一定的活动经费,组织老师分期分批到广东去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或请专家来校传经。正如谭宇协校长说的:“学校开支大一点有什么关系呢?况且这些开支是值得的,因为老师们学到了有用的东西。”

2、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采取先试验后普开的办法。是否考虑先在初、高一年级作为试验班级,其余班级由科任教师自主决定。“试验”班级一律按“生本”理论管理,并制定一套管理制度,教研室的老师和教研组组长应把主要精力放在“生本”试验上。成立学校的“生本”试验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副教导主任、教研室人员、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在实验基础上,先总结经验,为全面普开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骨干力量。

3、建立生本教育的教研活动制度。教师是生本教育的实验者,如果不把教师很好地组织起来,教研活动与生本教育教学脱节,或只流于形式,生本教育就无法有效地实施。为此,在教师之间营造一种群体性的探究、学习、交流、实践、反思、研究、合作的生本文化氛围。学校为教师学习、研究生本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积极搭建平台,老师们经常在一起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并把这一过程看作是相互学习,共同探究、分享经验,不断创造的过程。

四、魏书生老师的民主科学治教思想。

魏书生同志是辽宁省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他从教34年,任了22年班主任,做了23年校长,当了12年市教育局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朱小曼同志说:“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呢?我反复体会,提炼出这样8个字:民主、科学、服务、共享。”他又说: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对今天的教育有三方面的启示。

第一,关爱人,关怀人的成长。

魏书生就是这样的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把人推向真、善、美的方向。他通过学科知识的传递,为人向真、善、美的方向发展建立了科学的基础。他用自己的全部情和爱践行着“要让中华民族的人,每个人都释放出自己的能量”的人生追求。他对今天中国教育的最大启示就是以爱为源头,以学为基础,以尊重为过程,以鼓励促进为基本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把教育变成自娱,把教书变成自学为主,把育人变成自娱,自修自我成长。

第二,准确完整地理解教师专业化的内涵,能够真正体会到教书和育人是一体化的事情。

教师就是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魏书生给我的启示有两点。(1)只有能正确处理教书和育人关系的教师,才能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这样的教师必须学问高、品行好,真正懂得生命意义、学科的价值,并且能焕发它、唤醒它。(2)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人性化,和谐化的关系。教师在组织教学中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每一种角色都含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如关怀者、照顾者、提问者、咨询者、引导者、合作者,也可以是伙伴、长辈、长者。魏书生把这些角色的作用融入到他的六步教学中,通过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实现了教学相长。

第三,也是最本质最核心的一点,他的教育管理以道德为基础。

他把全体师生引向具有社会价值的善意的目标,通过日复一日的有计划,有目的,持之以恒的努力,达成这一目标。他启示我们,今天的教育管理注重隐性目标,要有耐心,有韧劲儿。再者,他把教育看成一个共同体,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是互助互爱的关系,用科学计划管理共享互惠,用赋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下面介绍几种具体的做法:

1、学校管理的三个系统,(一)计划执行系统。

(二)监督检查系统,有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管理者抽检。

(三)总结反馈系统。有学生反馈、教师反馈、校长反馈、家长反馈、社会反馈。

2、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教务处严格查课,不得出现漏课现象;严把备课关,备课本由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签字,签字后方可上课。要求一课一签,要有提前一周的备课量。

(2)教学目标(包括作业)要分高、中、低三个层次,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3)课堂提问要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每堂课学生发言不少于10次。

(4)课堂上学生动口、动笔、动手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教师讲课不得超过全课堂的二分之一的时间(小学不得超过15分钟)。

(6)学生课堂违纪,要求课后处理,课堂上批评违纪学生不得超过20分钟,避免矛盾激化,不能因此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7)下课前,对授课内容(围绕重点)要有总结(师生均可)。

(8)针对学生实际,留不同质量的作业,不增加学生负担,杜绝惩罚性作业(力求作业最佳质量)。

(9)下课后10分钟,和学生一起活动,听取学生意见,及时反馈。

(10)每节课后,在教案上总结一句话(成功或者失败之处)。

3、培养学生“八大学习习惯”:(1)定计划的习惯。(2)预习的习惯。(3)适应老师的习惯。(4)自己留作业的习惯。(5)自己出考试题的习惯。(6)整理错题集的习惯。(7)筛选资料,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

4、承包“责任田”。在班级里,每名同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把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承包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承包一块“责任田”是魏书生管理班级最有效的一种策略。通过让学生充分行使“主人”的权利,最终形成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良好氛围。

5、最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在盘锦,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开展了以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计划、自我鞭策为内容的自我教育实践。

(1)每天一格言。具体做法:抄录格言是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而且全班同学轮流做,每个人都有机会。每天早晨,由值日班长在教室黑板的一角,摘录一则格言,并写明格言的出处,由哪个学生摘录的。

(2)人人都有座右铭。在盘锦市每位中小学生的书桌的右上角,都摆放着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上有三部分内容:自己最崇拜的人的名字或照片;自己要追赶的本班同学的名字;针对自己的思想弱点写一句医治这一弱点的格言。

(3)读名著。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英雄、伟人的故事书。很多学校,教师将读名著与“一分钟演讲”结合起来,让同学们在阅读中受到了精神的陶冶。

(4)写说明书。学生总免不了要犯错误,犯了错误,不是批评责骂,更不是写检讨书,而是写说明书。例如:盘锦市二中某班一位学生的说明书:

老师,我不会再欺骗您了。

自习课已经开始了,我和其他同学们仍在闲聊,等班主任进教室,我们赶紧装作一副努力读书的样子,在老师巡视了一番,笑着离开了。

晚上回家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今天的自习课上,我不仅违反了课堂纪律,而且欺骗了老师。作为班级的一员,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维护班级的荣誉。在自习课时讲闲话,不仅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还给班级造成了不良影响。

现在,我怀着愧疚和懊悔的心情写下这篇说明书,我深深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知道一个人的成长最重要的是自我教育,我要把这件事铭记在心,以后坚决不在课堂上说闲话,努力学习。

(5)“新我”战胜“旧我”。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自我比较,今天的我与昨天的我有何进步,让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自觉约束自己,以便找到“新我战胜旧我”的成功,从而享受到无尽的乐趣。

(6)写日记。盘锦市的每名学生天天都要写日记。日记,是对自己学习、生活的一次次感悟和思索,更是对自身修养的培植和训练。循序渐进,贵在有恒,这就像是道德的长跑一样。

例如,盘锦市一完中一位学生的日记: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

把日记称之为“道德长跑”,是因为它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体现。我以前不爱写日记,把它视为负担,久而久之自己也变得懒惰,老师都不嫌麻烦,一遍一遍地督促我写日记。现在,一天不写日记就不习惯了。因为那是我情感和价值观的真实流露,而且坚持记日记的习惯让我的品格逐渐独立和坚韧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了我持之以恒的毅力。凡事坚持终可贵,不做半途而废人。

6、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对于转化后进生,魏书生有着丰富的智慧。

(1)互助“结对子”。互助“结对子”就是学校领导、老师、优秀生都要与“后进生”结对子两人互助、有计划、有办法、有监督、有总结、有表彰。在团结友爱的氛围中携手并肩,共同进步。

(2)帮“后进生”找长处,压担子。

(3)走进家门,叩开心门。

7、六步教学,让课堂更为精彩。

魏书生老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六个步骤”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

(1)定向:确定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每节课的学习重点既从本节课的角度看,更重要的是从单元,从整册书,以至从学科总体知识的角度看,从期末复习的角度看。

(2)自学:目标明确,学生可以驾驶着自己思维的汽车向目标行驶。

(3)讨论:经过自学,大部分难点可解决,不能解决,自己记下来。前后左右4个人为讨论组,研究自学过程中各自遇到的疑难问题。

(4)答疑: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全班同学,学生如果会,则由学生解答,学生不会,则由教师解答。在答疑时,可提出教学重点所列的问题,学生也可以提出自己读书时发现的疑难问题。

(5)自测:自我测验。测验方式不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重点自己出题,自己答自己出的题;也可以请一名同学出题,大家答;也可以教师出一组试题,或做教材后面的练习题。

(6)自结:学生自己回忆总结这节课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习过程有几个主要环节,知识掌握情况如何。

胡祥云

2010 年1月

下载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word格式文档
下载魏书生教育思【整理--梁健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魏书生教育案例

    说明书 ——魏书生的教育案例 魏书生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对......

    魏书生教育总结

    以魏书生教育思想为指导,优化我校德育工作管理 ——包铁二中“学魏”课题实验总结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教育改革家,他站在时代的前列,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针对二十一世纪社......

    学习魏书生教育(★)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心得体会 前些天在实验中学里我有幸亲耳聆听了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的讲座,回到学校里又一次次观看了魏书生老师报告的视频。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诸多......

    魏书生思想“松静匀乐”体会

    魏书生思想“松静匀乐”体会松静匀乐有一种信念叫做快乐自己,这种信念在魏书生老师那里叫做松静匀乐。我们来看是怎样的松静匀乐。松——让身体放松静——让心情宁静匀——让......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与洋思经验体会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体会 我们所经历的每一项工作,都具有学习性,挑战性,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去回味、去反思。所以对于我来说应该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不断反思,不断提高自我。 一、......

    魏书生教育思想在我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

    魏书生教育思想大放异彩 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东联现代中学 姓名:田富强 时间:2011年4月1日内容提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三个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与洋思经验体会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与洋思经验体会今年——2006年,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是讲情感,讲奉献,讲学习,关注人性发展的一年,至今为止,我们所经历的每一项......

    :梁锦松向董建华辞职信原文

    香港中环下亚厘毕道中座五楼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辞职我现以书面形式向您提出即时辞去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一职,范文:梁锦松向董建华辞职信原文。正如我曾在另一份报告中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