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运用教学艺术 实施地理有效教学
注重运用教学艺术 实施地理有效教学——浅谈“促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在探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针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灵活的教学艺术手段,进而探讨“促学教育”理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教学艺术;有效教学;初中地理;理念
1.前言
根据《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示:“开展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小学地理学习的基础上,掌握系统的地理指示与基本技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爱好和独立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在这种强调“以学促学”的“促学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广大的一线地理教学工作者应及时创新、转变观念,积极顺应新课程理念,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的教学艺术,从而推进有效地理教学的实施。
2.有效教学的定义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在既定的时间内,以最少的精力、物力投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从而满足个人与社会教育价值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通过有效备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总结性反馈学习,达到教学效果、效益、效率三方面共赢。
3.地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地理教学的发展注入新的空气,然而在这种新课改的形势下,部分教师没有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一味追求新课改的形式,忽视了新课改的实质精神。一些教师单纯的讲解课本理论,而不注意理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片面的割裂地理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使课堂气氛流于沉闷,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
4.如何有效的开展地理教学
面对当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在践行“促学教育”的理念指导下,灵活运用有效的教学艺术,实施地理的有效教学。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有效开展地理教学的方法。3.1多角度的扎实备课,夯实课堂教学基础
古语“预则立,不预则废”,有效的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系统、详细、科学的备课基础之上,通过精心的备课从而做到在既定的课堂时间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地理教师应该在综合考虑学生、教材、教法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课堂规划,夯实课堂教学的基础。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认知水平、兴趣爱好来设计课堂中的讨论环节,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来消化知识。其次,仔细研读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明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等,根据考试的热点及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补充。最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灵活的调整教学方法,在确保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在推进地理课程素质化教育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地理教学[1]。3.2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地理教学融于生活体验
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囊括了自然、科学、人文、天文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领域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理教师可以通过课本知识讲授与生活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地理学科的实用性,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就实现了地理教学的有效性[2]。例如,在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用手电筒、地球仪来演示太阳、地球运动的变化,让学生对产生春、秋分等节气有一个深入的了解,通过设计几个与之相关的问题,如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等,让学生在所学理论的基础上,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实现地理教学融于生活实践。3.3完善奖评机制,升华教学效果
适时、有效的奖评机制是确保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地理教师应该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纠正教学误区,明确教学的重点,使之后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进而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给予不失时机的点评,通过一些肯定、鼓励的话语,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取信心与动力。在一些激励性语言的使用上,教师应该注意方法和技巧,做到语言的真诚、中肯,使学生与教师做到真情的交流。在一些课堂内容的讲解上,针对学生的不同优势,提问不同的问题,并给予适当的肯定。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教学中,让一些来自农村的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根据自身的生活实践,向同学们讲授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而后教师给予积极评价、充分肯定,使他们在得到认可的同时获得极大的自信,通过这些适时、有效的奖评手段,达到教学效果的升华。
5.结语
灵活的运用教学艺术,实施有效的地理教学,践行“促学教育”的理念,就必须打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通过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在考虑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有效教学目标。【参考文献】
[1]汤协勇.注重运用教学艺术,实施地理有效教学:浅谈新形势下初中地理素质教育[J].新课程(中学版),2012,(11):166.[2]史卫峰.试论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方法[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2,(12):7.
第二篇: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
地理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IBM 公司成功开发第一个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为标志。经过不断地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等特点,具有强烈的演示效果和独特的教学优势,成为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现代化教育手段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媒体地理教学必将令地理课堂焕然一新,极大地促进地理课堂教学的优化。
一.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的比较优势
1.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 多媒体地理教学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一人堂现象,利于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新理念
传统地理教学,教师只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学生一向消极被动地听讲,始终处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多媒体地理教学,学生是学习地理知识的主体,可以根据自己需要,依据教师精心设计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自主把握学习内容和进度等。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量非以往可比,而教师这一个体的知识非常有限,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图片、声音资源的共享,实现地理知识的全面搜集和合理利用,学生可以学到更多更新更全面的知识。因此
多媒体网络系统特别有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3克服传统教学画图带图困难的实情,利于实现图文统一的效果。
传统的地理教学,一堂课不可能带很多地图也没有多少时间更换教学挂图,另外,一般的地图的图幅比较小,坐在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挂图,甚至有的同学找不到方向,这样利用挂图进行教学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在进行“区域地理教学”时,为了让他们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一堂课下来学不了多少知识。特别是对部分青年教师来说,在课堂上去完成板图、板画,即使要把图画得正确、标准,都很不容易,何谈丰富。这样会影响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多媒体地理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达到图文统一的效果。如: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利于学生读图、填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实属事半功倍。
4克服传统教学中视角狭小的局面,拓展时空化解难点 传统的地理教学,课本材料少,学生视野狭小,思路不开阔,高一难点知识也是高考难点的宇宙空间、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洋流等地理过程,知识抽象,再加上学生不具备空间想象力(学
生在高二下学期才学习立体几何),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受罪,很难突破难点。
多媒体地理教学,可把某些知识点加深拓宽,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提高接受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克服传统教学学生认知慢的缺陷,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传统地理教学,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几个环节组成的,学生认知较慢。
多媒体地理教学,将上述环节融为一体,以其形象直观、有声有色的特有优势,缩短了时空距离,把远方的东西呈现在学生眼前,把复杂的东西变得简单,把抽象的东西化为具体,促进了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缩短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6克服传统地理教学单调境况,丰富了教材内容
传统的地理教学,教材单一,教学方式简单,内容枯燥,学生兴趣低落。
多媒体地理教学,新型的现代化的教材体系出现,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光盘、计算机软件等新型音像教材按照人的认识规律,以文字、图形、动画、影像和声音多媒体的方式显示教学信息,转变了传统教学单一枯燥的局面,丰富了教材内容,这是教育领域内一场深刻的变革。
二.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课件问题
目前的绝大多数地理课件,制作过于简单,只是书本文字,图表的再现,或是剪辑一段电影点缀一下,虽属多媒体课件,但更确切地说是一部“电视专题片”,我们的“观众”学生只能被动地观看,我们的“导演”教师,上课时只能按顺序播放,缺乏交互性——人机对话,这是当前课件制作的一大通病。一个优秀的课件应通过一系列的人机对话不断地给学生反馈信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地理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日之功,首先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功底,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的课件制作软件,更重要的是手头要有大量制作课件所需要的素材: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电影等,而素材的收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辛苦的工作,通过以上辛辛苦苦做出来了课件常常是只在几个班使用,之后就束之高阁了,其使用效果与投入的资金、时间、精力不成比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状况可能会有所好转,然而又有几人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制作的课件无偿地提供给他人呢?众所周知,即使是把课件放到互联网上,我们所见的也绝大多数是经打包后不能重新编辑、更改的课件,然而别人的课件怎么可能刚好完全适合另一个人使用呢? 对策: 我认为每位会制作地理课件的教师不应盲目求数量,更应重视质量。每学期确定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两个问题,精心制作出精美实用的课件,经过不断地长期积累,慢慢形成一个精美的课件库,同时应无私地把自己精心制作出的原程序毫无保留的送上互联网,为其它教师选用您的课件大开方便之门。每位制作课件的教师都能如此的话,也就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资源库,把我们广大教师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每个学校应加大投入.积极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或是几个学校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各个学校负责几个专题实行资源共享,这样就可做到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回报。
2.幻灯片问题
幻灯片的切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且图文分离不便于学生形成图文结合的整体记忆效果。我们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主要是播放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或是用flash软件制作的动画。在幻灯片的制作中,一张幻灯片的容量有限,一般都会把图片和文字分开(十字之内的图片说明除外),给学生播放时,学生往往看到图就看不到文字小结,要求学生做笔记的话就要在图片和文字之间进行切换,这既不便于学生做笔记,又不便于学生进行图文结合的记忆.对策:我认为,一些重要的板书依然应该写在黑板上,便于和幻灯片中的图片相对照.3.依赖问题
多媒体教具无论是电脑、投影机,还是录象机、电视机,都要用到“电”,而随着用电量的增加,电力负荷越来越大,超过负荷就要断电。如果我们一些老师过于依赖用多媒体教学,每节课都设计好多媒体教学方法,教案也写在电脑上,一遇到停电或者机器故障时就容易手足无措,影响教学效果.对策:我们平时备课除了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之外,也应该对突如其来的状况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备而无患。
三.地理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1.多媒体课件固化了教与学,无法完全适应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而目前的多媒体课件都是教师课前精心制作好的,只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教学情境,无法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导致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部分课件华而不实,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不少教师在上过多媒体教学后都有同样的困惑:课堂上的氛围轻松愉快,学生表现得极为活跃,但课后检测时却发现学生该掌握的知识点没能落到实处,教学效果与预期的大相径庭。究其原因不难发现,这些课件的制作过分注重观赏性,华而不实,导致学生上课时如同观看电影或动画片,难怪教学效果会大打折
扣,有时甚至还不如传统教学来的扎实。
3.多媒体技术往往过分降低知识的难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技术被引入中小学课堂后,把教学信息以丰富、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如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表达出来,确实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但由于课件的设计过于直观、形象,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减少了,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
4.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专注于课件的演示而忽略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一堂优秀的课堂教学,不仅得力于好的教学设计,也必然伴随着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及自然、得体的态势语(教师的态势语包括身姿语、手势语、表情语、目光语等),这些都是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有助于教师准确传递教学信息,并随着教学情景与学生的感情共鸣,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的确,教师的言传身教不仅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在多媒体课中,师生间这些情感的交流已被渐渐地忽略了。甚至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模仿电视台综艺类节目,将欢笑声、掌声都一起设计好。这不仅不利于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而且也违背了地理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针对地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之处,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去粗取精,达到为我所用。
四.现代教学手段应该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应坚持以启发式为主的指导思想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欣赏图片,音乐或其它的多媒体教学方法的同时,逐步展开教学内容,层层深入,不断提示和启发学生思考,从而使之领会概念、掌握原理、发现和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自由的课堂气氛中,大胆地推测,发表己见,开展讨论。
2.充分利用传统教学方法的调控作用
多媒体教学方法虽然新颖别致,但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学课件演示节奏较快,有时学生来不及思考,答案就已闪过。这违背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初衷。
五.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教育科研素质是信息时代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创新能力是对教师素质提高的迫切需要,多媒体应用在地理教学中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不可逆转的潮流,是今后地理教学的主旋律。
1.多媒体的交互性使学生愿意接受
学生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参与意识,以及对学习的主体意识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根据地理的重点知识制作有针对性的,有较强人机交互功能的地理课件,让学生在积极、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中,掌握教学内容。学生心甘情愿的积极参与、主动接受。
2.网络资源丰富性使老师乐于利用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连网得到广泛应用,在
网上有丰富的地理教育资源,包括文字资料、景观图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录像片段、FLASH动画。地理教师要经常使用互连网来查找地理教学信息,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也同时提高了查找资料及备课的效率。还可以把自己制作的课件上传到教学网站上,作为共享的教学资源,让广大的地理教师使用,促进地理教学的发展。因此,地理教师们勤搜索,乐利用。
六.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思考
1.教师不能过分“迷信”多媒体,应该“因材施教”。多媒体教学有其很多优点,但也有它的弊端。如易造成“喧宾夺主”,影响师生交流;机动性、灵活性不够,在丰富了学生听觉、视觉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等等。例如,在教人教版七年级上的地球的时候,我们就无须用多媒体画张图告诉学生哪里是陆地,哪里是海洋,跟学生玩游戏,比起应用多媒体教学来得更为直观,易操作、省时高效。学生在短时间内便能记住这些大洲大洋;因此,教师不能对多媒体过于“迷信”,什么课都用多媒体。必须因“材”施教,根据“教材”即教学内容灵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可能代替教师作用,更不可代替教学的全部。有些人认为,有了多媒体,教师的教学地位就降低了,教学作用也就减弱了。能力再差的教师,只要把做好的课件播放一下也能完成教学任务。我也听过这样的课。整堂课教师基本上就是几句过渡的话,其他的全部用CAI进行教学。课
件放完了,就下课了,老师没有总结,学生也没有归纳。实事求是地讲,这样上课的效果是很差的,可以说还不如不用多媒体。我们要知道,多媒体教学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代替教师的行为,而且还能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提高教学效率。但无论其技术多么先进,也无法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以上是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一些体会,虽然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它在教学中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多媒体再先进,也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可能代替教师的作用,更不能代替教学的全部。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仍要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作好最充分的课前准备,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实施有效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实施有效地理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
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师生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等方面获得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教学活动。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们如何实施有效的地理教学呢?
一、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的状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起点
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带有乐趣”。如果一个学生在地理课堂上不是投入积极学习的状态,不愿意接受教师地理信息传输,那么可以说,地理教学对这个学生是无效的。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学习地理的状态,从而使学生乐学、愿学、好学地理。只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1.营造平等师生关系,以真挚感情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心灵的接触与交往的过程,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重大影响。平等师生关系,真挚的师生情感,学生精神振奋,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利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所以,学生扎实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绝不是通过教师多次的重复讲解使学生死记硬背而达到目的,而是通过营造平等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而达到的。如教学时教师要经常说:我们一起学习等。
因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准确地把握自己的角色、努力营造平等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才能实施有效地理教学。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抽象复杂的地理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具体化和简单化,能突出地理教学重点,突破地理教学难点,有利了学生有效地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总之,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上课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愿望,从而使教学收到最佳的效果,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地形倒置的形成原因,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受内力作用下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背斜和向斜岩层的形态及岩层的新老关系,在外力侵蚀作用下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的形成过程。
3.赞赏鼓励学生,引发学生持久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师以赞赏鼓励的目光注视学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当教师赞赏鼓励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持久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多赞赏鼓励学生,让学生享受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教师也与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乐趣,师生之间形成互相信赖和激励的氛围,有利于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最有效办法是地理课堂教学尽可能为有效教学。地理教师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与乐趣。
二、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有效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定位是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有两个层次: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教师教学要立足现有发展水平,针对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展开教学,把学生不会的变成会,把不能的转化为能,才能促进学生发展。
1.整合地理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教师的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传授地理知识、训练地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进入学习过程,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地理新课程的基础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毕竟是学生学习地理的重要抓手,也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是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重要平台。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只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维度,只有与其他两个维度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其促进学生发展的价值和功能。如,大规模海水运动的知识与技能目标: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处理好地理学科教学中知识、技能与过程、方法的关系。地理教学要重“知识与技能”,更要重地理学习方法与过程。从学习角度讲,重地理“知识与技能”即重学会地理,重地理学习方法与过程也即重会学地理。学会,重在接受和积累地理知识;会学,重在掌握地理学习方法,主动探求地理知识,有利促进学生发展。如,从洋流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入手,利用多媒体由“全球风带模式图”推导出“全球洋流分布模式图”,归纳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分布的记忆方法――北“8”南“0”,北印度洋夏顺冬逆。
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分关注学生对地理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地理教学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其实质就是关注人。所以地理教学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如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洋流运动规律知识分析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2.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地理教学要把地理知识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的描绘、实物和图像的演示、动作或活动、动画的模拟、“背景”的创设、问题创设等为学生创设一种具有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有助于学生整合新旧知识,促使他们去探究、深思、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地理。
如,利用多媒体创设动态南亚季风环流的形成及风向,引导学生推导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夏顺冬逆)。
3.呼唤高水平预设和精彩生成,促进学生发展
地理教学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动态生成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精心地预设。否则,教学过程变成执行教案的过程,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地理过程。所以,教师要重视预设,使预设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如,假设要修地下隧道,如果只考虑背斜和向斜的构造,应该选择在背斜还是向斜?(应选择背斜建隧道。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但是,如果教师过度的预设就变成对学生的控制和支配,最后可能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摧残。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为善于捕捉地理课堂精彩的生成,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和教学行为,尊重学生的地理学习权和创造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如,地球运动教学中,教师呈现动态的太刚光照图,引导学生分析晨昏线与三点(太阳直射点、切点、交点)的关系,最后教师归纳。
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当服从于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三、转变地理教学方式,是实施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随着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在地理教学实践中,教师要转变地理教学方式,构建开放的地理教学方式,实施地理有效教学,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1.对话教学方式有利学生有效地学习地理
对话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分享信息、观念与观点或者共同探究问题的过程。地理课堂上对话不仅表现为对地理问题的问与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地理问题、独白与倾听地理观点、欣赏与评价地理学习过程。通过对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灵感,产生新颖的地理观点,形成清晰的学习地理思路,有利教师实施有效地理教学,促进学生发展。如学习自然环境特征的整体性,教师先呈现西北干旱环境,然后师生、生生展开对话:西北干旱环境下,植被、地貌、土壤以及河流的状况如何呢?
2.问题情景教学方式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地理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运用问题情景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学习地理,把问题作为学习地理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地理过程的主线;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地理生成新的地理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学习自然环境差异性,教师先呈现问题:自然带地域分异规律有哪些及形成原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引导学生参与地理学习。
3.体验式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能力
新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社会。倡导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思考与体验,肯定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认识和感悟世界的能力。没有体验,就没有内化,即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没有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能力、素质的发展。如分析世界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分析。
学生的发展靠教师有效性教学来强化,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靠教师转变地理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靠教师整合三维目标进行有效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教学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最主要的途径。
(责任编辑:廖炽昌)
第四篇:运用有效的地理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运用有效的地理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在现代的教学中,我觉得现在我体验最深的一条是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尝试创新的教育理论,做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本人从事地理教育教学近25年,经历了几次的课改,这次的课改,让我感受很多,下面仅从地理教学方式上进行反思。
一、注重双方交流沟通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本人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二、重视课本地图的使用
地理新课程用图文并茂的资料、形象直观的图表、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活动,创设了充满时代气息的地理教学情境,用生活中具体有趣的地图、图片、图表,给学生展示了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面对这样的教材,你该如何使用?又该怎样上课?怎样发挥教师的作用?怎样挖掘学生潜能?„„需要地理教师冷静、积极地不断反思,才能适应新课程下的地理教学。
三、启发学生“多问”
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学生具有好奇心,这正是追求知识的原始动力,是求知欲的嫩芽。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会对某一事物特别感兴趣,并由兴趣发展为热爱,由热爱进一步发展为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也由此会提出各种各样看似无稽实有深意的问题。这时,作为教师应顺应学生的心理,正确地引导他们多问的习惯,教师可作饶有风趣的讲解,并以丰富的感情色彩去组织学生的探索活动。切不可因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符合教师的意图或教师一时难以解答而置之不理,甚至加以压制。
四、引导学生“好动”
九年制义务教育教学大纲提出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其实也就在于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让学生“听”科学。片面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只能束缚学生的行动。即使有高分,但不能在实际中去加以应用和发展,这样的“人才”又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呢?明科此理,身为人师者,切莫把“好动”视为缺点,就把学生从“静”中解放出来,并热情鼓励,耐心引导他们动手,使他们在“动”中去增长知识,去形成能力。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想一想自己是否正在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理论水平,是否已在研究学生心理动态的发展,是否想探究构建适应新课程的地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
大家知道,只有不断学习、实践、总结,才能提高。一学年又将过去了,我又认真研读地理课程标准和教材,重新回顾这一学年,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能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学生的活动为要形式,启发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讨论中灵活运用地理知识。但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改进课堂教学,是摆在我面前现实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自己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
一、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由此可见,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美、文字美、动画美、语言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大陆漂移假说时,先让学生讲一个小故事,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让学生回子顾一下自己身边的风向变化的规律,再进行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且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探究地理问题。
二、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再与前图对照,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涉及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需要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各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还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自我发展,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决问题,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在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歌诀法:如记我国的主要山脉分布可用此方法:东西走向有三横,北天阴,中昆秦。湘桂粤赣夹南岭。东北一西南有三撇,兴安太行巫雪峰,长白武夷中间横,台湾山脉东分布。喜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地理歌诀简洁而明了,方便记忆,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尤其像地球的公转,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3)观察法: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地理事物,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等,要使学生掌握正确学习的方法,就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使学生好学地理。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被激发,思维的火花被点燃。为此,我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教育,给予必要的关心、激励、尊重和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信心和热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不足之处
(1)过程与方法的结合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角色的分工应细化,特别是组内的弱者应真正在其他同学的带动下有所提高,课堂不应总是尖子生唱主角,应使教学真正面向学生。
(2)师生的交流的平等性应加强。在提出问题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把学生的思路往自己设计的路上引,问题的设计不宜太大,应站在学生的认知角度剖析。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篇3)
几年来的教学,有得有失,感触颇多,但始终不断地在反思着,以期自己的工作能有所进步。以下是针对自己近年来的地理课堂教学的三点反思。
反思一: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地理课本中的案例有些并不符合地方学生的经验基础。因此,很有必要根据我们地方特色、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知识背景来创设情境、设计案例。
反思二:学生活动要有“质”,即体现思维性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如果课堂活动有量无质,则活动的价值也就丧失殆尽。一堂课下来热热闹闹,恐怕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热闹的场景,很难有真正的思维活动。课堂的学生活动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式,因此流于形式的“活动”是形同虚设的。为了能使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其有效性,应努力提高活动的
“质”的水平。对探究问题或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经验水平;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活动过程中要多加鼓励,创造“思维性讨论”的气氛,激发全员的参与欲望,并注意适时评价。
反思三:转换传统的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应该让学生来谈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策略
1、课前抽查,查找问题,找准切入点。
要增加教学的针对性,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每一节课的地理主干知识和考点内容,针对主干内容和考点内容设置情景,找准重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延缓判断,留给学生自己思维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陈述自己的思维方法,不断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在交流讨论时让学生自主交流,少讲解甚至不讲解,给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开放地理课堂。
教学内容开放,关注社会重大的科研成果,关注国内外重大事件,联系实际生活,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要多样,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陈述自己的观点和方法,让学生展开辩论,越激烈越好,再次,作业设置要开放,作业形式要多样,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开放和多元,充分肯定学生,关注其差异性。
通过一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学生们对地理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了地球和地图知识、陆地和海洋知识、天气与气候知识、居民与聚落知识、发展与合作和人文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并认识到学习地理与生活的关系,认识到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所以说学习地理是很重要的,学生们都从思想上重视了地理这门学科。
通过地理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民族素质。地理教学贯彻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就使他们具备所必需的地理基础知识,我们的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了升学,或者只是依据地理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通过地理教学树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认识到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通过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发展生产。在利用合理时,就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利用不当时,则会出现生态平衡遭受破坏、环境被污染等危及人类生存的问题。这样就体现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全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在教学过程中,我收集一些地理材料和图片,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如何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工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以及不同的国家所出现的程度不同的环境、资源、人口等问题,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结合教材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形成和谐、融洽、积极、活跃的课堂气氛。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是看老师讲得如何,关键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看学生学得如何。初中学生,正值求知欲、表现欲非常旺盛的时期,在课堂上学生厌烦教师的“满堂灌”,迫切希望自己能在课堂上有“说”的机会,教学参与意识非常强烈。湘教版教材在知识的表述上避免了冗长的文字叙述,文字表达简洁明了,从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上看减少了很多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加大了“活动”、“阅读”、“思考”方面的篇幅内容,使“活动”、“思考”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教材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为学生创设“多说”学习情境,师生一起讨论,共同完成的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活动”中探究新知识,提高能力,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5、讲究学习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教材倡导对学生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根据教学的内容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开展探究学习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研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创造想象等探索性活动中,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创新的情感,逐步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篇4)
一、反思是否具备新课程的教教育教学理念
近几年,初中地理与其它课程一样实施了新教材,我作为一名从教近20年的地理教师非常关心新教材的内容,拿到教材后,深感教材的难度明显降低,但趣味性和实用性明显提高,从而要求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那些理性的共同的知识,更要关注学生个性的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为此,我经过认真地反思,认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应从有利于学生“生活再现”和“终身发展”入手,建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与时俱进,放弃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创造条件。以“34个省级行政区”(《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为例,该教材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法中的讲述法组织教学则效果不佳,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尝试以“快乐教学”中的巧用游戏法,采用多媒体技术制成“ 中国政区拼图”,引导学生开展拼图竞赛活动,寓教于乐,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活化了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报刊杂志及其它媒体获取地理信息,并适时的交流,给学生以施展才华的机会,同时在交流信息的过程中,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反思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强化地图教学
翻开地理新教材,我们会发现文字篇幅有所减少,各种地理图表去占了近一半的篇幅,如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照片等,还有各种统计图表,不仅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突出等特点,还可以形象、直观、准确、趣味的表现地理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上面对课本里种类繁多的地图,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经常反思在地理教学中应怎样充分发挥这些地图的作用?又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读图、析图、描图、绘图?怎样将地图变成学生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培养学生查阅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等等。
鉴于这种情况,我主要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等)和传统教学方法(如挂图等)相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将地图展示给学生,从地图的三要素入手,教他们认识地图信息,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使他们提高看图的兴趣,从而养成看图的习惯。例如,在“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的教学时,首先出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图”然后提出问题:“从东西半球或南北半球看,我国分别位于哪个半球,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中国的疆域对我国发展的作用?”并要求学生在图中找出答案,然后让学生再看教材,看一看自己的分析与教材是否一致。在教学俄罗斯时,请同学看一看俄罗斯地跨哪两个大洲、以什么地形为主、有什么特点,纬度位置怎样,什么是影响俄罗斯农业的主要原因......,使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俄罗斯人口少却要进口粮食的原因。从而养成读图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作为地理教师在上课时,常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有用图的意识,用图导入深入,用图突破教材重点,解析教材难点,给学生以直观易懂的印象。
第五篇: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初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
玉山县岩瑞中学毛尚根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初中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新编各个版本的初中地理教科书,编写体系科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图文并茂、形式活泼,突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然而,作为非中考科目的初中地理,在教学实践中处境尴尬。长期以来,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初中地理学科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度不够,学习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的课题就摆到了每个地理教师的面前。
笔者认为,正视地理学科,进而转变地理学习方式,是有效地理学习的途径;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所以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是关键。本文将立足于“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探讨有效地理教学。
一、正确认识地理学科,培养学科兴趣
现代地理学从德国“洪堡时代”到现在,只有两百年,学科研究范畴却变化很大,无论在自然还是人文方面,处处都有地理学。它以各学科为基础,更在各学科之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研究诸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它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维系着全社会的发展。“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生活中到处是地理知识”,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自然现象;再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有它特定的地理背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再到全球性的粮食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这些关系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在初中地理课上探讨。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在生活中能解决问题,解释困惑,这就是兴趣和动力的源泉。
二、正确认识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新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更加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发展。与之对应的教材体系随之变化:“一标多本”取代“一纲多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取舍、补充教学内容,“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如八年级上下册讲授中国自然及分区地理,教材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学中则应有意识的充实内容,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相关内容。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地理课堂的素质教育功能,改进地理教学效果是中学地理教师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教学方式强调教师的教,“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学校考,学生背;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此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新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积极探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美国一位教育家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诸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将以上方法落实到教学实践,要特别注意追求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