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2 23:05: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

baiduwenku

【内容摘要】小学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在小学课堂情境下,发生在教师与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对话及与其相关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课堂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较为基本的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等几种。本文作者通过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剖析了当前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几个误区,客观分析了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四个因素,探索提出了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几点策略,这对于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师生互动 音乐教学

一、对新课程理念下师生互动概念的理解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一代产物,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地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发展到现在新的课堂理念,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应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的角色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高高在上"者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能促进整个教学过程的发展,是促使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良好的师生互动,尤其是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音乐课堂师生互动的环节出现的几个误区

1、误以为热闹的活动就是互动

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提出学生跟着老师一起学做音乐律动,这时学生们马上会出现异常“热闹”的现象,待音乐声起,一部分学生开始喧闹嬉笑,一部分同学开始默默地发呆,一部分开始相互推辞,觉得不好意思,干脆去做别的事情。我认为这主要是缺乏互动学习的规则,正是通常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误以为简单的无价值问答就是互动

我们说教学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包括问题的设计也一样,言语的巧妙问答,能够起到“承上启下” 的作用。在课堂中,一些无价值的问答,不但会拖延上课时间,而且对教学没有任何意义。

3、误以为低效的学生参与就是互动

在我们的课堂生活中,教师处于中心位置,分别与每个学生进行交往,这样有利于建立良好与稳定组织,一切以方便教师教学活动为主要考虑因素,也很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便于掌握课堂的进度和局势,但由于交互的量和面有限,不能充分与学生进行互动,很多学生交流的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某些学生可能由于不善于和教师沟通而丧失应有的学习机会。有的教师就会想:学生在课间追逐嬉戏,相互做游戏,玩得不亦乐乎,可是一到上课,教师邀请学生一起游戏时,为什么只有三三俩俩的参与?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唤起情感上的共鸣,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音乐的动人心魄,都能表达出心中的感受。在这样氛围中,教师再适时加以引导,调动起学生情绪,与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一起分享心中感受,课堂气氛自然就调动起来,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之间的互动轻松活跃,学生也能在良好的互动中取得更多的收获,教学效果的显著就是不言而喻。

4、误以为齐全的电教手段就是互动

在电子教育流行的今天,许多教师也“赶时髦”,经常通过电脑等多媒体教学来与学生进行互动。运用人机交互式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的现状,做到有针对性地教学和辅导,实现因材施教。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交互式学习方式,是以往任何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实现的,它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控制学习进展,而且不会因为某个内容的没听懂就错过了,或不得不放弃,以至于产生自卑感,影响学习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但是电教设备再齐全,比如在欣赏音乐童话《彼得与狼》前,我把多媒体的图片打开,要求学生用“音乐的耳朵”聆听,“看谁的眼睛会说话,请同学们用眼睛把你想到的,看到的告诉大家……”。这时“愉快”、“危险”、“紧张”、“喜悦”……一切都尽显于孩子们真诚的眼眸之中,那么地投入,那么地逼真,仿佛真地看到了高兴的鸭子、愉快的小鸟、狡猾的大黑猫、凶狠的大灰狼、聪明勇敢的彼得……如果在上课的环节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课堂教学环节组织,既是再漂亮的多媒体图片也是多此一举,不能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良好工具。

三、影响师生有效互动的因素分析

有效的合作学习是在师生,生生互动中,从人与人之间情感碰撞,交融所产生的,音乐课所吸引孩子们的正是一些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那么,如何来提高音乐课师生有效互动?我做了以下分析:

1、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喜欢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思维也活跃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就这样一次次地被调动起来,兴趣浓厚了,学什么都那么有滋有味。“源头活则流泉清,根本固则叶宽松。”课堂教学蕴含着鲜活的生命力,只有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的生命潜能才能释放出熠熠生辉的火花。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还学生自由的空间。教师就得营造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和学习环境,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我在教《小蜜蜂》一课时,在穿着上,我把衣服设计成与蜜蜂外形接近的颜色;在角色上,整堂课以蜜蜂为主角,我也就装扮起这个角色,这样让学生们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在之后的教学环节,他们的学习的很开心,我也教得很轻松。

2、巧妙的课堂提问

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问是一门艺术,要运用得好,让它受益于课堂教学,关键就是教师要在课前精心设计问题,课堂上灵活运用。我们常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

在课堂上,可以有多种方式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其中,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用语言引导。那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对问题的目的要明确,意图要清楚。比如在上《野蜂飞舞》一课时,让学生们边听音乐,边积极动脑想想会有哪位小动物到来,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学生们的思想一下子就打开了,有的说:“是蜜蜂,它们飞得时候会发出嗡嗡的声响”;有的说:“它身体后边有刺”;……于是,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自己想象的场景,在轻快的歌声中表演起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又使得对歌曲的深入欣赏、学唱和表演更加顺理成章。

3、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

在音乐课堂中,不少教师仍然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一些教师还是未能放下自己的“尊严”,对于一些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并不能以平等的态度进行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有些教师表面上是在积极引导学生,但实际是一问一答的牵引式教学,目的是将学生牵引到自己教学预设的答案中。如此的引导决非新课程所倡导的引导,也不可能促进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也没有在学生真正有疑问的地方进行引导与促进,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语态要和蔼,让学生能亲近,并能大方地倾诉自己的见解。

4、有效的课堂讨论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以小组或全班方式经常开展一些讨论,不但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讨论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讨论、争辩、思索,掌握的知识会更深刻、更准确,对问题的思考会更全面,对结论的表达会更系统、条理。

四、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交互氛围,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心情舒畅的时候学习,工作,思路才会开阔;而在情绪低落的时候,思路就会狭隘。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中,才会勇于举手发言,发表自己观点,才会勇于表现自我,标新立异。在音乐课上,最明显的就是能大胆自信的唱,表演。通过设计游戏情境,营造活跃的气氛,让学生取长补短,达到优势互补,使学生知道了,同学之间相互合作带来的好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是促成交互的动力之一。教师在课堂中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能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满足学生的社会接纳、决策、亲和等各种交往需要,使学生愉悦、积极地参与交互。

运用情感交流,教师应该通过语言、微笑、眼神、手势等媒介与学生产生表情互动,相互感染。如:歌曲《可爱的羊群》是一首描写辽阔、美丽的蒙古大草原的优美、抒情的歌曲。在演唱时,教师眉毛上扬,面带微笑,脸部与眼神流露赞美、向往之情,向学生传递着对歌曲的感受。学生受到感染,有的舒展双臂、有的身体轻轻摇动,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表达内心的体验。

在音乐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在和谐气氛中,相互感染、相互碰撞、相互激发,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探索的气氛,不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同学,起到互助的作用,通过音乐将彼此间的情感进行了充分而有效的交流,无形中形成了交流合作的良好气氛。

(二)围绕音乐学科审美特征,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音乐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具有意象的流动性、感知过程的听觉性、内在情感的直接性、审美创造的再现性,艺术欣赏的理解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生感觉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最终使学生能自如地运用适合的表演手段,通过音乐表演表现内心的情感。在音乐课上,我们不但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而且还要好好的利用这一特征促成师生间的有效互动。

学生们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比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是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外国歌曲和乐曲,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我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我唱起来,同时我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我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全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

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师生之间默契的互动达到了,学生们也深刻理解了音乐无国界的道理。

(三)进行科学的深入预设,促成师生有效互动

儿童的天性“活泼、好动、天真、好玩”,他们注意力的不稳定不持久和兴趣有密切联系。有了兴趣,他们就会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学生们就会积极参与,课堂气氛也活跃了。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去思维的。”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使美妙的旋律、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景、绚丽的画面融为一体,自然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自然地抒发内心的情感,展开想象的空间。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按照音乐教学的审美规律,精心科学的预设音乐审美情境是音乐欣赏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

如在管弦乐曲《快乐的小熊猫》时,为了达到上述效果,课前教师可以精心布置教室,在墙上,窗上都贴上“小兔”、“小猴”、“小象”等动物的图片,让小朋友一进音乐教室,就感觉好象进入了动物园,其次,精心制作多媒体画面,画面中描绘了勤劳的小熊猫和其他小动物们生活在美丽的大森林,他们快乐而和睦地相处。接着教师在优美的音乐的伴奏下,结合投影片演示,生动而富于情感地导言:一天,太阳仅仅又象往常一样,早早地露出了笑脸,美丽的大森林醒来了,小动物们也都醒来了,这时小鸟揉揉小眼睛,转动着小脑袋,唱着歌,拍打着翅膀飞出了窝,半路上小鸟碰了两只起很早的小熊猫正摇摇晃晃地抬着一桶水并且唱着歌往回走呢,“熊猫姐姐,你们怎么起得这么早呀?”小鸟问。“小鸟妹妹,因为我们打完水还要到百货店做生意呢。”熊猫回答……老师的语言和演示都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同步进行。此时,绘声绘色的讲述,栩栩如生的画面,活泼诙谐的音乐,视听结合,把学生带入起伏跌宕的故事情景之中,流泻出一个个天真稚气的小故事,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之中,拓宽了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这种教学氛围的创设,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给学生较强、较有吸引力的刺激,抓住学生的心弦,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课题,促成学生情绪高涨,步入求知的振奋状态,全神贯注地等待下一个环节,能改变学生的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变空洞

呆板的说教为生动活泼、充满乐趣的知识传授,变抽象的教学内容为鲜明、生动的艺术感染过程,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种策略的有效实施,真正促成了音乐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当然,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还有很多,比如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供丰富的内容、实在的形式等,都能促成师生有效互动。音乐教师应该从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角度去审视师生有效互动的问题,力求在完成中探索、总结出更多促成师生有效互动的实施策略。

五、结论与思考

我在教《樱花》一课中,便采用了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的方式。先进行听音乐律动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舞蹈动作,引出本课主题日本国花——樱花,通过一边聆听伴奏一边画樱花,感受音乐的旋律,感受樱花的美,之后学唱樱花,在拓展环节中,我组织让学生赏樱花、赞樱花、演樱花,在最后这个环节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分组创编舞蹈;最后分小组进行展示。一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占了很大的比例。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的乐趣。师生互动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不仅使学生能从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主体位置以及自主、自由的进行学习的权利,同样教师也可以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自己的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在师生互动当中,一同分享掌握知识的无穷乐趣是多么的重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充分认识师生互动的优势与特点,发挥出师生互动的优势,并将其转化为教学优势,优化互动情境,营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气氛,使学生乐于参与,是学习的动力之一。通过师生的有效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让每一堂音乐课都焕发活力,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

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随着数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决定了学习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学生大脑智力因数、引导学生数学思维更要求师生间有充分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师生互动也表现得更加突出。以前,我在课堂实践中的互动形式主要有:1.多提问,一堂课不间断的提问,力求照顾到

全体学生;2..多讨论,老师讲完一个问题后,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指派或让学生推举代表发言。这两种形式确实具有易掌控、易操作、有利于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等优点,但我学习了“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以后,认识到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互动”。真正的“互动”应具备下列几个要件:

一、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师生互动学习几乎在每堂课中都采用,因为有效的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

互动学习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成绩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小组人数一般6人—8人为宜,每组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组织协调力强的人担任组长,但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

互动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好,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可以互动的列如:在教学角的比较和度量时,以教师演示为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知道用直尺和

原规画角的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互动形式,才能真正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选用不同的互动 方法,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如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有些几何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互动学习,也可以自

学课本后,小组交流心得。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的条件。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达到这要求,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从而构建和谐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

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平台 1.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温暖的学习环境,置身于良好的班组心理氛围之中,学生间更容易相互激励、默契配合。

课桌布局。互动教学以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为特征,传统的“排排座”、“秧田式”的课桌椅布局不能适应互动的要求,可根据互动的需要进行布局。

合作教学可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教互学,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掌握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欲,合作、友善的态度,集体荣誉感及交往、协调能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借助于直观形象,讲故事,做游戏等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 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换言之,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因此,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不可能每节课给学生小组互动,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但互动是需要的,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创设了先试情景,就是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每一个人独立尝试新知识,教师在下面巡视,把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然后逐个讨论对在那里,错在那里? 3.设置障碍激起互动

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师首先必须要从数学结论的教学转变为数学过程的学习,把数学每一个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让他们知道的来龙去脉,就要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时适当的设置障碍,激起学生互动的欲望,在互动中解决知识难点。

分组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a.共同的个体活动,即每个学生各司其职,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b.共同的顺序活动,即共同任务由小组成员依次完成,呈流水线作业状;c.共同的协作活动,即每个成员须与其它成员同时配合行动,协作完成任务。

总之,通过“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培训,使我进一步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说到底就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注入式教学,让学生切实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要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的积极配合,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

第三篇:学习“135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策略研究”的心得体会

茅坂初中“135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科学地、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发挥师生互动的作用是促进教学工作、实施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一项工程。那我们茅坂初中在领导们的带领下,敢为人先,早早便开始了“135课堂教学”。而“135”我认为,最关键的呢就是“师生互动”。

“师生互动”这一课堂教学理念并不是新生事物,而是自古就有的。无论是中国古代孔子与弟子的座谈还是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都或多或少的在形式和内容上成为“师生互动”的先导。要使“师生互动”这一理念真正内化到课堂教学方式中,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是单纯的给与者,而应该是获取方法的引导者。

一、充分的课前预设是师生互动的基础

师生互动学习几乎在每堂课中都采用,因为有效的小组互动、全班互动、师生互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利于师生间情感交流,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大有益处。

互动学习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交往互动来达成目标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和成绩的差异合理安排合作伙伴。小组人数一般6人—8人为宜,每组推选一名责任心强、组织协调力强的人担任组长,但如果出现问题教师应及时调整。

互动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预设好,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内容都可以互动的列如:在教学角的比较和度量时,以教师演示为主,使学生通过教师的直观演示知道用直尺和原规画角的方法。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设计好互动形式,才能真正的提高互动的有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根据内容的不同和学生年龄的特点应该选用不同的互动方法,提高互动学习的有效性。如对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要把它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列出讨论提纲,让学生讨论和交流,有些几何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实物、模型、图片、教具,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中进行互动学习,也可以自学课本后,小组交流心得。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互动的条件。

新课标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达到这要求,最关键的问题是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应引导 1 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与交流,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讨论,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成为演员,教师成为导演,从而构建和谐课堂,使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转变角色,教师首先力争营造一个平等、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放弃容易造成师生对话障碍的三尺讲台,和学生换一下角色,坐下来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交流,甚至让学生主动上台做老师。在“辩论赛”和“有多种解法或想法”时就可用这种方式。教师可设计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解题思路。教师自己则可坐在学生的座位上适时进行组织和引导。

新课标倡导师生民主关系,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有发言权,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三、创设情景,是师生互动的平台 1.创设有利于互动的环境氛围

营造温暖的学习环境,置身于良好的班组心理氛围之中,学生间更容易相互激励、默契配合。

课桌布局。互动教学以双向甚至多向的沟通为特征,传统的“排排座”、“秧田式”的课桌椅布局不能适应互动的要求,可根据互动的需要进行布局。

合作教学可促使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互教互学,保证每个成员都能掌握学习内容,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欲,合作、友善的态度,集体荣誉感及交往、协调能力。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上好课,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 ”。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特点,借助于直观形象,讲故事,做游戏等系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点”,让它成为师生展开有效互动所必须的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学生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换言之,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动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很 2 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从学生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入手,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由于班级人数众多,不可能每节课给学生小组互动,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但互动是需要的,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我创设了先试情景,就是在教学新知识时,让学生在掌握了旧知识的基础上,每一个人独立尝试新知识,教师在下面巡视,把不同的方法让学生在黑板上演示,然后逐个讨论对在那里,错在那里?

3.设置障碍 激起互动

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师首先必须要从结论的教学转变为过程的学习,把每一个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充分展示学生,让他们知道的来龙去脉,就要改变学习方式,在教学时适当的设置障碍,激起学生互动的欲望,在互动中解决知识难点。

分组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a.共同的个体活动,即每个学生各司其职,独立完成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b.共同的顺序活动,即共同任务由小组成员依次完成,呈流水线作业状;c.共同的协作活动,即每个成员须与其它成员同时配合行动,协作完成任务。

这是我的一点对“135课堂教学”一点想法,希望我们茅坂初中在“135课堂改革”中在领导师生们的共同努力下,结出丰硕的果实。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推进,课堂上呈现出许多富有人性化的教学互动。“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惯用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影响较深,“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我国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引起注意。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存在问题 策略研究

师生互动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人际交往形式,更是培养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方式。小学中的师生互动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互动中进行的,表明师生互动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一切交互作用与影响,是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是学生获得知识、提升自我的手段。下面,本文简要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适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师生互动的教学现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1.互动方式单调,互动主体单一。在我国目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往往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形式,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显得尤为明显。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学生的主动接受与内化,更不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长此以往,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降低课堂教学活动效率。此外,教学互动过程中,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几乎没有,不能充分利用合作与竞争的力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进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互动内容没有深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文中已有答案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只需照着朗读就行。这样的师生互动方式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对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有着积极意义,实际上则是波澜不惊,难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亦不会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整个课堂难免沉闷与枯燥。

3.互动评价方式过于单

一、宽泛。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评价方式依然沿用传统教育评价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口头鼓励表扬方式为主,喜欢使用诸如“你说得很对”、“你真棒”、“你读得很有感情”之类的评价术语,这样的评价语言不仅内容单一,而且对学生而言只是一种广泛的表扬与夸奖,难以真正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策略研究

1.贯彻现代教育教学观,增强教学对话性与灵活性。教学互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的活动,这个活动理应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而不只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过程。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新挑战与要求,要建立起“学习共同体”,摒弃教师权威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对话,营造相互理解、接纳,共同进步与学习的教学氛围。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时,教师除了采用一问一答的提出方式,还可以采用讲故事的方式,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讲故事或听故事的环节中不仅获得相关知识,同时学到做人道理,增强教学活动的灵活性。

2.注重引用开放性互动话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过程中,教师选用的互动话题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启发性与开放性,有益于激发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理解与掌握,加深互动内容的深度,互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提出诸如“为什么”、“怎么样”、“如何做”此类问题。例如,执教《青蛙看海》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青蛙想要去看海”、“如果它想要去看海,它应当怎么做”、“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看海的愿望”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能从课文中直接得出答案,需要学生对课文进行一定概括与理解。这种互动话题有一定深度,不仅有益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益于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真正意义上活跃课堂氛围,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学生会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出问题的最终答案,最后获得能力提升与自我发展进步,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目的。

3.注重互动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彰显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中,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以引导与指导,很多学生会忽略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或者掩盖自己的真实学习过程。小学生意志力本来就不坚定,即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也会随波逐流、人与亦云,或者即使有疑问也会因为教师的权威性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不与大家讨论。于是,原本产生思维碰撞的机会就错过了,原本愉快的情感交流机会就丧失了。因此,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同学生共同创建班级课堂制度及评价模式:如鼓励大胆发言的、奖励有自己独特见解的、批评嘲笑别人错误的等,让每位学生都能勇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愿意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大胆实施学习计划与策略,促进师生与生生之间更深刻与广泛的互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评价方式,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并给出不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小结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紧跟新课程教**流,目前师生互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加深互动话题内容的深度,丰富互动评价模式,促进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杜永强.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研究[D].宁波大学,2012.[2]李吓琴.小学课堂师生互动有效性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3]张丽杰.小学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4]刘伟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63.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的策略研究》课题方案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以全面了解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交往互动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通过研究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内涵,打造一支勇于实践探索,致力于互动课堂教学实践的教师队伍。

(2)通过课题研究,使学生能养成交往互动课堂新的学习常规,逐步养成互动、记录、表达、交流、倾听、合作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探寻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本质特征,初步形成学校数学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特色和评价体系。

2、研究内容

(1)进行师生、生生课堂交往方式研究。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主要特点,探究也已形成或即将趋向形成的有效交往互动方式,进行有效驱动策略的提炼建构。

(2)着眼教师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课程不仅仅是教材,课程本质上是一种教学事件,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课程开发。教师善于进行利于促进交往互动的资源开发与学习活动设计,进行序列化教学设计与反思重建的案例研究,积累提供分享的素材,做课程的建设者。(3)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的研究。

学生在学习中有最大的发展可能性,因此在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课堂,随时会生成新的发现、不同的创意,也会有错误性的素材,让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艺术地呈现、比较、碰撞„„。着眼学生是课程建设者,不仅凸显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进行学生学习交往典型个案的研究提炼。

(4)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

(5)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评价体系的研究。

3、创新之处

实现学科间的融通和整合。探讨数学学科的有效交往互动与语文学科、英语学科共同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系列的案例与经验。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l、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文献研究是每一项课题研究的必备工作,也是衡量一项课题研究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2)行动研究法

从实际工作需要中寻找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的目的。即行动研究是针对教师在课堂上遇到的实际疑问而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结果是一些能改进教学问题的新做法。教师通过有系统地搜集证据,寻找出哪些才是有效的解决方案,采取哪种教学策略(行动)来改善问题,探讨能否有效地改善现存问题等。(3)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又被称作案例研究。进行典型性到普遍性的教学案例或学生个案积累分析,不断改进后续研究工作。(4)教育经验总结法

教育经验总结法是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高度,促进人们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科研方法。

2、研究途径:

(1)通过文献研究法,搜集交往互动的理论和同行的经验,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根据教材设计教案。

(2)立足课堂,进一步探索教学活动的过程,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课题研究措施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明晰研究路径。

1、不断明晰研究方向。为了扎实有效地实施该课题,我们将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组织学习《“新基础教育”论》《“新基础教育”数学学科改革指导纲要》、《课型范式》等有关理念和文献。组织教师学习本课题方案,共同讨论、研究、修改,完善。除此,要求课题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围绕具体研究专题,学习相关理论,充实自我。

2、不断清晰研究内涵。针对本课题目标与内容联系不密切,不清晰,我们将通过一次次学习交流和专题研讨,把研究的指向和课堂切入点不断细化。关注课堂有效互动的特征,明晰课堂有效互动的策略,找到师生有效、有向的生长点。

(二)依托专家引领,扎实研讨活动。

为了使研究更有实效和针对性,我们将发挥华师大“新基础教育”实验专家组、区教研室、实验共同体学校的成员一起参与我们的专题研讨,期望在每一次的交流、研讨中我们都在不断的成长和提升,特别是在专题研究背景下的再构建、再提升。

(三)立足课堂,开展“行动研究”。

组织教师根据课题方案,结成各学科的研究群体,选择自己最想进行研究的方面,制订了学科组研究计划,在课题组认证后,按照计划进行课堂课例的研究。在研究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普遍存在的状态,构建互动的课堂,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固化以“还”为基础,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

1、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力度,挖掘文本中、学生中可能存在的互动资源,寻求有效互动的时机。注意加强书本知识与生活内容的沟通,并对现有教材内容加以适度的补充或重新组合,活化了教

学内容,缩短了学生生活与教材内容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教材重组,链接互动时空;还原生活,创设互动时空等。

2、加强教学过程的研究,在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中拓宽学生互动的途径,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

3、加强课后的反思和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

4、关注课堂教学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四)依托教研组,扎实研讨活动。

教师要能很好地把学校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进行有机的整合。把自己课例的研究目标展示给全体教师,发挥教师的群体智慧,期待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加深对该课题的认识,为自己的个人研究指明了方向,时刻认识自己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五)围绕课题例会,探讨研究收获。

各课题组教师要充分利用每月一次的课题例会,把自己在研究中的收获和困惑进行交流,期望在一次次的交流探讨中,教师们不仅从理论上对该课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从实践中找到了一些操作的方法和策略。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认真开展成果的总结和推广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1、我们每月定期向全校进行课堂研究活动的开放,通过这一形式,展示并且推广研究的收获,提供给每位教师一个研究的平台,在全员的互动交流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寻找研究。

2、依托学校网站,加强对该研究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3、依托教研沙龙,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指导了老师的课堂实践。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将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正常听课、评课,提高研究含量,为今后的课题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题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本课题研究的思路是: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指导和区教研室专家的帮助下,通过调查、学习、思考、研究等积极探索数学课堂有效交往互动的途径、策略,从而达到高效、灵动、有生成感的数学课堂。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2013年8月):调查与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法和调查法,请有关专家讲座等。课题组成员学习《“新基础教育”数学指导纲要》和与课题有关的专著及研究情况,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申报。

2、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4年3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分工合作,在自己所教学科实验研究。重点结合自身班级的日常教学和自己承担的教研活动,应用“新基础教育”理念,进行有效交往互动的研究,并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3、中期评估阶段(2014年4月——2014年5月):初步形成研究成果,撰写中期评估报告,进行评估。根据专家评估意见,调整研究计划,继续研究。

4、继续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1月):通过行动研究法,课题组对前阶段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交流,向全校数学教师推广,全体数学教师参与数学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中来,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互动课堂教学模式。

5、总结阶段(2015年2月——2015年6月):重点做好总结,鉴定、结题工作。主要运用经验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等,对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撰写结题研究报告,汇编《课题论文、案例集》。

七、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学校领导重视。

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教导处主任担任组长,各年级数学备课组长为组员,具体教导处指导课题研究。学校还定期请教育专家来校指导课堂教育,有学校的大力支持,教育专家的引领,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更深入,实现教育资源的最优化,促进课堂教学师生有效互动的养成。

2、研究队伍精干。

本课题共有7人组成,均是我校的骨干教师。

课题组组长安向阳,学校数学教研组组长,曾有多篇论文在县级以上获奖或发表,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科研能力。

课题组主要骨干常秋兰,学校二年级数学备课组组长,有较强的学习力,并能积极开展各类研究活动。

其他成员为学校的骨干教师,有较强的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一定的教科研能力,都在教学第一线,对本课题的研究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3、研究制度完善。

学校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网络,建立了教育科研制度、教育科研目标考核制

度、教育科研过程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4、后勤保障。

学校对课题研究所需时间、资料、设备、经费等全力支持,现在学校具有系

统完善、资源丰富的网络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十五个,各个教室都配有二机一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后勤保障。研究一定会更深入,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研究(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策略的研究 结题报告 一、 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背景 英语是世界范围内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随着世界全球化和信......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如何实现有效教学的课堂互动策略 我阅读了《教学策略——有效教学指南》,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关于有效教学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是关于教学设计基本工具的介绍,主要探......

    实施有效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平台

    实施有效师生互动,构建高效课堂平台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孟令平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的方式的转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关......

    小学语文课课堂互动研究

    小学语文课课堂互动研究 课堂互动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师生互动的问题及策略

    大班容量下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有三种形式:即教师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其中师生互动最为关键。我们曾做过多种尝试,但任未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我们......

    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师生互动 [内容摘要] 课堂中有效的师生互动意味着信息的流动、情感的共鸣,从而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动态生成,充满生命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案例 ——英语八年级上册 Unit 5 Section A1a 教学内容: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目标: 1. 会用英语发出邀请: Can you come to my......

    如何来提高音乐上师生有效的互动

    如何来提高音乐上师生有效的互动 《音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沟通学生与音乐的桥梁”,“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师生互动能促进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