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修改关于优化“五步导学法”教学操作的指导意见5
关于优化“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的指导意见
自2005年9月以来,在“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引领下,全县初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方式、学生的素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生为本、先学后教、合作探究”等教学理念已经初步贯彻到教师的教学行动中。但是,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施及学校的教学管理方面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导学案”的内容及结构过于形式化的问题、电子白板与导学案资源重复浪费的问题、“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操作不够灵活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制约了“五步导学法”的深入推进。为了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五步导学法”的教学操作,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请各单位参照实施。
一、优化“导学案”的内容与结构
为了增强“导学案”的实用性,进一步发挥其导学功能,将原先普遍体现为五个教学环节的导学案调整为三部分:学习目标、问题导学、达标反馈。每一部分的内容及功能如下:
学习目标: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要明确、具体,符合课标和学业考试的要求,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切忌模糊、笼统。
问题导学:问题要紧扣目标设计,导学性要强。问题既要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的逻辑关联性;既要有综合性,又要有探究性。问题的思维含量要高,能拉动一个课堂小循环的学习。
达标反馈:试题设计要科学合理,紧扣目标,容量和难度要适宜,能检测全班同学的目标达成情况。
二、优化“五步导学法”的课堂教学操作
要灵活运用“五步导学法” 教学模式。“五步导学法”的五个环节,是针
对一个具体的学习单元而设计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不宜将一节课的学习固化为五个教学步骤,而是把“五步导学法”的五个环节看作是五种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的需求,灵活选择适宜的学习环节。
要加强课堂引入的情境创设。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课堂引入时要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温故知新、创设情境等形式,使学生尽快进入新知学习状态。要加强课堂引入与新学知识的承接。
要采用小循环、步步清的教学策略。小循环就是把整节课的所学内容分解成几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点,每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就是一个小的学习循环系统。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导学案上的问题导学部分,把一节课分解成几个小循环来进行,每个循环要适时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作用,灵活选用“五步导学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并及时通过各种方式来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步步清。
要切实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一是在导学案或课件上,不仅要有学习内容,更要有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要求,力求在课堂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知道自己每个时段做什么,怎样做,做完后怎样批阅、反馈等,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二是教师要注重对小组长进行组织、监督、指导能力的培养,指导好小组成员间的督学、助学,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避免教师提问,学生举手回答的单边活动,要使“自主学习,生生互助”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三是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把对组内成员的评价权交给组长。要考虑评价分数的消费方式,从学生的心身需求来规划,力求发挥评价的调动功能。四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关键是教师要切实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摆正师生关系,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还给学生,把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权力还给学生。
要加强教师的有效作为。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弱化教师的有效作为,加强教师的有效作为也不是让教师多讲,加强教师的有效作为要求教师备课更
充分,上课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性更强。首先,在备课方面,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确定要有理有据、明确具体、层次分明、细化准确;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达标检测题的选择上要与目标一致,要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预设方面要更细化、更充分,不仅要备知识方面,也要备知识的落实手段。其次,在上课时,教师要精讲点拨,就需要锤炼语言,在学生的疑惑处、学困处、课堂小结、检测反馈时做好及时的引领、点拨、总结、提升。
要重视课堂的当堂达标。部分老师在课堂操作时,往往将“达标环节”当做可有可无的环节来处理,致使学生不能堂堂清。要预留较多的时间保障学生完成达标检测,要能够发挥小组长的作用批阅、统计全体学生的达标情况,错误能够及时纠正,做好反馈提升。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课堂效率。
要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多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明确所学知识的实用性、价值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要适时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具体,变文字为动画,变单一为多元”的特点,活化教材,突破重难点。
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手段,改进反馈评价的办法,避免学生到黑板上多次记录评价情况的做法。尤其“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验班,更要做好这方面的探索性研究。
要加强“导学案”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结合使用。努力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优化各个教学环节的实施,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品质。
当然在使用中也要注意,电子白板的视频演示不能取代真实的实验;课件制作要符合客观事实,不能违背科学性;不能把电子白板仅仅当做黑板或导学案来使用。
希望各单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优化“五步导学法”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结合本校实际,出台具体的措施办法,以保证以上意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今后的调研、教学评优、视导等活动中
要以本意见为依据,高青县教学研究室 二0一四年九月十日
第二篇:浅谈“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操作策略
浅谈“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操作策略
赤峰松山区哈拉道口学区中心校:刘明珠
内容摘要:“和谐学导五步教学”创新使用,要求教师做到: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点;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新发展式地运用好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键词:创新、培训创新精神、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培养学生情趣、创新运用模式。
正文:随着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构建一种科学实效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重要,松山区教研室主研的“和谐学导五步教学模式的研究:这一教育科研课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适合我学区学情的教学模式,现就 “五步教学法”操作策略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以培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点。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一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有创新性,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是否别人提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否新颖。学生也可以创新,也必须有创新的能力。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模式中,第一环节“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数学问题”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设置适切的情境导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在不断发现数学问题的过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然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保护学生的创新火花
学生早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与文过饰非相比在对待错误的态度上,这个不正是一种创新态度吗?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
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比如:教学中常见的“插嘴”,可理解为学生的不遵守纪律,也可以理解为学生思维快的表现,这就要看他们的动机是什么,再作结论。
三、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模式第二环节“组织有效活动,探究数学本质”中,教师就要摆正师生关系,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讲授者,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良好学习品质。为此,为师者,必须努力实现以下几点:
1、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旧地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2、引导学习群体集思广益,实现多向交流。这一点正式模式所体现的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的表现在班集体中。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是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调动学生潜能。
3、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通过批判性质质疑开始。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培养学生对复杂问题的判断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随时体现。设计一些复杂多变的问题,让学生自己的判断来加以解决,或用辩论形式训练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具流畅性和敏捷性,发表出具有个性的见解。
4、努力强化数学模型的构建,力求学有所得。在模式“致力问题核心,建立数学模型”一环中,就是锻炼学生集中思维和关于建构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总结一堂课的内容、一次讨论的结果、一次辩论的正、反意见等过程中。实现知能新的构建。
四、充分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
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固然有诸多模式,但“五步教学模式”确为适合我学区学情的较优模式,在实体操作中,我们重视以上四个方面,将会创新发展式地运用好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第三篇:有效教学5 学法指导
有效教学法的基本功5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
教
案
岜饶乡云盘小学:曹祖德
2014年7月19日
导引 新课程下学法指导的变化和发展
一、学法指导:新课程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1、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改变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
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的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何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经心理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新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带来挑战。
新课程的核心任务: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现在的课堂教学方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的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发现式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忽略了发现式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
3、新课程下教学策略必须转变。
二、掌握学法:新课程下中小学生不可或缺的一课。
(一)“我要用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强调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对学习有兴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意义,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在学习中同老师、同学、学校和社会之间合作,通过合作学习交流使之相互认同,相互接纳,共同发展。
(二)“我会用新的学习方式”
1、在“自主学习”中,新课程下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主动利用学习条件。
(2)主动利用学习的“工具”,即掌握学习内容的结构和学习方法的结构。(3)具有质疑问难的探究精神。
2、在“合作学习”中,新课程下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互相支持、配合、做到面对面地促进互动。(2)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3)在合作中有效地沟通。(4)对个人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
(5)对共同活动的成效继续评价,寻求提高其更有效的途径。
3、在“探究学习”中,新课程下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提出一个科学性的问题,但不是一个一目了然的问题。(2)收集证据,如收集资料、动手实验、进行调查等。(3)处理信息,提出解释。(4)求证过程。
(5)获得认识并发表探究结果。
话题一 新课程下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指导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
(一)学习的概念
从以上定义中可以看出,学习是后天获得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知识的获取。在教育学领域,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和自我意识自我超越,是一种社会活动。
在心理学领域,普遍认为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因经验而引起的倾向或能力相对持久的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不是因成熟、疾病或药物引起的,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出外显的行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强化与反应之间的习惯性联结。
一般认为,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而狭义上的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
殊形式。即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本书所说的学习是指狭义上的学习。
(2)学习的分类
1、根据学习的不同内容和结果划分,可以把学习分为知识性学习、动作技能学习、社会规范学习3种类型。
2、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划分(1)教师传授的学习。(2)学生自主选择式的学习。(3)在潜移默化中学习。(4)通过反思学习。
3、基于学生在学习中采取的策略划分
依从简单到复杂、从少到多的次序,学习分为以下5种基本类型:
(1)机械学习。学习者无需任何推理或其他的知识转换,直接吸取环境所提供的信息。
(2)示教学习。
(3)演绎学习。学生所用的推理形式为演绎推理。(4)类比学习。(5)归纳学习。
4、根据学习的意义划分
可以将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两大类。(1)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2)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
(三)学生学习的特点
1、学生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
2、学生学习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3、学生学习是有计划的系统。
4、学生是学生学习的主体。
5、学生的学习是受教育的过程。
二、如何激发学习动力
(一)避免学生出现“习得无助”。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
(四)让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
话题二 新课程下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技能
一、什么是学习方法?
(一)学习方法的概念。
实质上,学习方法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原则的调节指导下,有意识的发挥自己的心理能力和体力,把一系列具体的方法和手段连为一体而形成的有明确目标的活动。
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
1、学习方法指学习时所采取的手段、方式、途径。
2、学习方法还指学习时应遵循的一些原则、要求。
3、学习方法具有层次性。
4、学习有法、学无定法。
(二)学习方法与相邻概念的关系
1、学习方法与学习目的。学习方法是为学习目的服务的。
2、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学习规律。学习方法既是对学习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反映了学习规律。
3、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可以相互转化。
(三)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1、三环课程学习法(三环教学法)。
三环教学法,实质上是一项经“局部探索方式”学习课时新教材的普通教学法,所谓“局部探索方式”,即部分引导学生去独立探索,部分由教师去讲授。其原理结构是:自学发现――选讲充实――练习转化。
二、如何培养学习方法。
(一)学习三要点。
1、多读书,注意基础。要想学习好,基础知识的掌握尤为重要,而基础知识就是指
课本知识,我们主张多读书少做题,不主张多做题少读书。
2、多思考,注重理解。知识的学习重在理解,而理解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实现。
3、多重复,温故而知新。每次重复应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重点、不同的目的,这样每次重复才会有不同的体会和感受。
(二)三种学习精神
1、不唯书。提倡不唯书,并不是否定书,而是为了培养一种创新精神。
2、不唯师。我们主张学生要多与老师交流,当对老师讲的有疑问或不同看法时,要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老师质疑、争论。
3、不唯一。我们学习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追求唯一的答案,尽可能寻求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三)三条学习原则。
1、自觉性原则。要求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安排自己每天的学习活动,自觉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
2、主动性原则。要求中学生的学习要有热情,主动获取知识,不等待,不依靠,不耻下问。
3、独立性原则。要求中学生做事有主见,不轻信,不盲从,不人云亦云,能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四)三种学习技能。
1、学会快速阅读。
2、学会快速书写。
3、学会做笔记。
(五)三种学习能力。
1、独立探求知识的能力。
2、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流畅的表达能力。
(六)四种思维品质。
1、敏捷性。
2、深刻性。
3、整体性。
4、创造性。
(七)四位良师益友
1、自信。
2、课本。
3、同学。
4、教师。
话题三 新课程下如何实施学法指导
一、什么是学法指导?
(一)学法指导的概念
学法指导全称为学习方法指导。它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之中,从而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简言之,学法指导即教学生学会学习,或者说是教育者对学习者的学习方法信息进行一种反馈控制。
(二)学法指导的意义
1、学法指导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2、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核心因素。
3、学法指导是发挥学生这个学习内因作用的有效措施。
4、学法指导是培养跨世纪的一代创造型人才的需要。
(三)学法指导的目的。
1、使学习条件最优化。
2、使学习过程最优化。
3、逐步形成自学技能。
(四)学法指导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是指在指导过程中,要注意学习方法与其他学习和整个心理活动的有机联系。
3、实践性原则
是指在学习方法指导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为基础,仅从理论上阐述、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4、渗透性原则。
是指要把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渗透到各个学科中,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五)学法指导的具体内容。
1、指导学生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
2、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
3、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学习程序。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三种具体的学习步骤:
(1)先预习后听课,这样学习目标明确,思维活动有较好的“准备性”。(2)先复习后作业,实现知识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达到有效地巩固和转化。(3)先思考后发问,有利于知识的深化。
4、指导学生学会自主选择学习。(1)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内容。(2)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学习方法。(3)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理解。
二、如何实施学法指导
(一)运用多种模式开展指导
1、课程教授式。即通过开设学习方法课,向学生系统传授一般学习方法的模式。
2、专题训练模式。就是利用典型单元或结合期中、期末复习的契机,把前一时期学过的学法及时归类,形成“学法链”、“学法集”、“学法树”或“学法库”整体的学法结构。
3、学生交流方式。即同学之间进行学习方法的经验交流的模式。
4、点拨指导方式。
(二)选择合适方法进行指导
在学法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以下尝试:
1、讲授指导:许多知识、规律和方法,教师要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让学生照法实践。
2、示范指导:教师做出示范,学生才能效法。
3、提示指导:教师在适当时间加以点拨、提示,学生便能抓住要领,迎刃而解。
4、理清思路:教给学生思想的正确方法是学法指导的基本内容。
5、归纳指导: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从学习步骤和技巧加以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6、程序操作: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一步一步的观察和思考。
7、对比指导:将两种正反方法进行对比指导,让学生明辨择用。
8、渗透指导:重视实践,在指导阅读过程中渗透学法,渗透的过程就是学法指导的过程。
9、启迪思维:多角度思维训练的方法训练学生的启迪思维。
10、编写歌决:有的学科要求记忆的内容很多,需要借助歌决、顺口溜加以编排,便于记忆。
(三)利用学生心理实施指导。
1、创设情景,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2、大胆质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争强好胜,激励学生学生。激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表扬激励。(2)奖惩激励。(3)目标激励。(4)竞赛激励。
4、因村施教,区别不同学法。
(四)学法指导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把“指”和“导”统一起来,对已揭示出的学法不可时过当堂便弃之不用。
2、要具体可行,即不可用“只言片语”或“教条”揭示学法,导致学生自主学习时不能迁移操作和灵活调控。
3、要把教师总结与自我总结结合起来。
4、要把学法指导纳入教学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环节,而不是大撒手的“放羊”,致使其名存实亡。
5、要力戒“模式主义”,防止盲目地生搬硬套而背离教学要点。
6、要循序渐进,由简到繁,从浅入深,形成过程;忌要求过高,急于求成。
7、要坚持多样化的统一,注重有系统地归纳与分类运用。
8、要保证区别教法与学法,不把自己的教法当学法显示给学生,致使学生得不到必要的合适的学法指导。
话题四 常规学法的指导技能
一、常规学习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增强注意力
怎样去培养学生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增强学习自主性呢?我们可以这样去指导学生:
1、明确目标
明确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使自己产生向往和追求的愿望,并强行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时刻提醒和鞭策自己去完成任务;
2、自我约束
依靠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坚强的意志与外界各种干扰作斗争,达到充耳不闻、闹中取静的超我意境。
(二)指导学生提高记忆力
记忆是积累知识经验的基本手段,是学习的基础,学生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是靠记忆来掌握。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目的地去记忆和科学地复习。
1、有目的地去记忆
记忆时有目的地记,采用一定方法地记,比没有目的、不采用一定方法地记效果好。
2、科学地去复习
记忆需要和遗忘做斗争,记过的内容要发生遗忘,这是正常的规律。
(三)指导学生养成学习习惯
学生应该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但养成一个良好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以下学习习惯。
(四)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每位学生而言,要想学好,必须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目标要明确,适当。
2、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3、德智体全面发展。
4、“长计划,短安排”。
5、“死计划,活安排”。
6、要严格执行计划。
二、课程教学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预习
教师指导学生在预习时要做到“四勤”:
1、勤动脑;
2、勤动笔;
3、勤动手;
4、勤动口。
(二)指导学生学会听课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会听课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求学生上课时要做到“五到” 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2、抓住课堂教学思路
听课是要开动脑筋,使自己思维紧跟老师思路,这是听课的重要一环。所谓思路,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有经验的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都有一套方法。会听课的同学,可以一方面学知识,一方面学习思维方法,学生学到这些思维方法极为重要,不但可以防止死记硬背,而且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可以自己解决。
3、是听课要抓住重点、难点与关键
学习每门课,都会遇到一些概念,掌握基本概念是学习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听懂这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了解这些概念的表述方法;弄清它的应用范围与条件,怎样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等等。如果从教师讲解中抓住这几方面,听课就抓住了要领。有时重点不一定是难点,遇有难点要力争当堂消化,特别是关键环节必须弄明白。
4、上课时要注意记好笔记
我们要教会学生记笔记要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但在上课时一定要坚持听课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理解教学内容上,在听懂的基础上记。遇到难题时,宁可停下来先听懂它而不是匆匆忙忙、不假思索地去记。记笔记的方式和详细程度,要根据课程内容、教师讲课特点和自己情况而定,有的可以多记些,有的可以少记些,内容与教材一致的,甚至可以不记。
(三)指导学生学会课堂讨论
1、教师可以采取以下课堂讨论形式(1)中心式讨论与板块式讨论(2)补充性讨论和碰撞性讨论(3)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4)生生讨论与师生讨论
2、课堂中如何指导学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1)明确内容,组织讨论。
(2)确定伙伴,展开讨论。(3)教给方法,有效讨论。(4)给予激励,兴趣盎然。(5)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四)指导学生学会课后复习
1、尝试回忆
当我们阅读课本到一个段落时,便要合起书本默想一遍,试着回忆应该记住的内容。凡觉得模糊的地方,应立即核对原文重新阅读,这种方法即尝试回忆。把阅读和尝试回忆结合起来,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方法。
为什么尝试回忆能增强学习效果呢?这是因为这种方法能使人始终处于凝神专注的状态,不会陷入简单重复的枯燥境地。同时,在尝试回忆中,能及时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学得不全面,再用合理的时间去重读那些应该记住的部分。
2、钻研教课书的习惯
在新课下由于学生要学的内容和科目较多,我们如何在考试内容不变的情况下,课时少的矛盾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为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充分利用自由支配时间在尝试回忆之后,去专研教科书,对于已经理解和记住部分,不用花更多时间,要把时间花在回忆时想不起或者不清,影响模糊的部分。同时学生可用彩色笔把书上的重点、新概念、关键地方、容易忽略之处勾划出来。
3、整理笔记
整理笔记,主要是把上课时未记下的部分补起来,把记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过来,把次序颠倒、逻辑顺序不清的地主整理一番。
整理笔记是把知识深化、简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特点。经过整理的笔记无疑是一份珍贵的复习资料,应该妥善保管,以备需时之用。
4.看教辅书的习惯
教辅是对教材的辅助作用,首先我们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好教辅,选择方法是:选择深浅相宜,解疑释难的参考书。每门课程可以选一本主要参考书,这本主要参考书的编排体系应与教科书相同或相近,水平相当或略深一点,作为课本的伴读本,其它的作为一般参考书。
5、认真做作业的习惯(1)要舍得花时间审清题意
我们要教会学生舍得花时间审清题意,弄清那些是已知条件,那些是隐含条件,题目中渋及那些规律、公式定理、定律。待求与已知之间存在那些联系。
三、考试复习的指导
(一)指导学生学会复习
(二)指导学生学会应考
1、指导学生做好一定的考前准备(1)心境坦然进考场。
(2)要养精蓄锐,保持旺盛精力。(3)做好物质准备。(4)熟悉考场环境。(5)考后不要和别人对答案。
2、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应考技巧(1)答卷前的思路设计。(2)浏览试卷。(3)做题。(4)细心检查。
3、要重视对学生考后的反馈(1)重视考地检查、复习。(2)重视考后分析。
(三)指导学生学会做题
1、认真审题。
2、快速思考。
3、巧破难点。
4、细心验证。
话题五 新的学法的指导技能
一、自主学习的指导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
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
(二)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1)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3)尊重学生和各项权利。
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做法主要有:(1)结合生活实际展现情境(2)运用实物演示情境(3)利用多媒体课件再现情境(4)扮演角色体会情境(5)锤炼语言描绘情境
3、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尽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自学、圈点批画、讨论等学习方式,使他们完全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实践中。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做好启发、引导、点拨、小结的工作。
4、引导学生去认识和发现
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组织教学过程,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自己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当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问题时,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问题有价值,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养成学生提出问题的习惯都有好处。
5、防止走入自主学习误区
(1)“挂羊头卖狗肉”。表现为有自主学习之名,无自主学习之实。
(2)“依葫芦画瓢”。表现有课前广泛收集名师的光盘录像、教学实录等,课堂中,全然不顾学生的差异,原搬名师思路,将名案进行到底。
(3)“自由式放羊”。表现在课堂中只图表面形式的热闹,整堂课下来,学生忙这忙那,“自主”至极。
(4)“赶鸭子上架”。表现为课堂中过分高估学生的实力,处理教材时缺乏理性的分析,对课堂出现的情况预设不足,更缺乏二度设计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
(一)什么是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特征。
3、如何开展合作学习
(1)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前提。(2)教会方法是合作学习的保证。(3)任务明确是合作学习的关键。(4)有效调控是合作学习的关键。(5)科学评价是合作学习的保障。(6)共同发展是合作学习的目标。
(二)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
1、合理建组,相互协作。
2、有效分工,强调责任。
3、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4、充分参与,培养能力。
5、正确引导,及时总结。
6、端正认识,走出误区。(1)合作学习变为“小组讨论”。(2)合作学习沦为“避风港”。(3)合作学习成了好学生的“舞台”。(4)合作学习中教师“壁上观”。
三、探究学习的指导
(一)什么是探究学习?
1、探究学习的概念。
探究学习就是具有这种特征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探究学习的本质。
任长松在《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中指出,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
3、如何开展探究学习(1)创设氛围,激发探究兴趣(2)提出问题,体验探究过程(3)激励评价,深化探究的意识
(二)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
1、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创新激励评价方式。
4、走出探究学习误区。
话题六 学法不当
一、学法不当概述
(一)种种学习方法观剖析
第一种观点:只要有学习欲望的就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第二种观点;学习成绩好的的学习方法一定好。第三种观点:学习时间越长,学习效率就越高。第四种观点:勤能补拙。
第五种观点:只要智商高就能学好。
第六种观点: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习的高效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学法不当的表现
1、学习无计划。学习计划是指预先拟定的学习打算与安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重要保证。
2、不会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要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现象,在最佳时间里要尽可能多安排学习任务,睡前核算一天所花的时间是否合理。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讲究记忆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学习,表现为不善于
归纳、总结、积累。
4、方法机械单调,不善于总结积累。
5、不善于科学用脑。那么怎样科学用脑呢?(1)集中注意力,专心用脑。
(2)多种感觉参与用脑。做到“四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3)劳逸结合,调节用脑。
(三)学习方法不当的成因。
学习方法不当的原因主要表现为认知水平、动机水平、意志状况等。第一:对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第二:对学习的特点认识不足。第三:对自身的状况和条件认识不足。
第四:学习缺乏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直接起推动作用。第五:面对挫折,意志薄弱。第六:缺乏指导与训练。
(四)学法不当的对策
我们一定要打破教师中心论,让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一起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给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机会。当前,小学教育是“听话教育”,中学教育是“分类教育”,大学教育是“知识教育”,严重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2、要打破教师中心论。让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3、要教学生学会学习。让自主、合作、探究与接受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学习等于学会学习,才是现代教育理念。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讲授为主,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很少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如查阅、讨论、制作、实验、调查等方式,进行自主、选择地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参与愿望,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感到乏味,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学法不当案例反思
(一)合作学习中学法不当案例反思p166
(二)自主探究学习中学法不当案例反思p169
话题七 学法指导技能训练
一、学法指导技能训练概述。
(一)新课程下学法指导中的新技能。
1、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的技能。
2、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技能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技能
4、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技能。
(二)学法指导技能的目标与原则
学法指导技能的目标:通过训练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学习态度,根据学习内容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明确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探讨、理解、归纳、发现和创造。
(三)学法技能指导的训练程序
1、理论学习
教育理论的学习对开展好教学研究活动,提高教师和业务能力,加强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观摩实践。
学校应该把教学观摩作为推动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形式。从观摩课的筛选确定、听课、评课到研讨过程的记录整理与反思,学校都要有明确的规定。要鼓励教师多听课,更要深入研讨,创造条件跨校听课,甚至派送部分骨干教师到外地参加教学观摩活动。要及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纳入学科教学资源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研讨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或者他人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的对象而进行全面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从而进入更优化的教学状态。
第四篇:教学前沿:“五步导学法”背后的教育追求
教学前沿:“五步导学法”背后的教育追求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纪实
■本报记者 张滢 赵小雅
初夏,雨后初晴的北方农村,所到之处道路两旁满是青绿色的麦田和笔直的速生白杨,有一种让人看也看不够的清爽。
记者来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的3所农村初中,感受区域推进“导学案”教学改革后这里的农村中学课堂。
大胆放手,激活课堂
高城初中的一节初一语文课上,谷纪艳老师正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老师读得怎么样?哪位同学来说一说。”
一个男生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觉得您读的声音不够洪亮。”
一个女生也毫不犹豫地评论道:“老师,您读得很有感情。但其中有一句,我认为您读得不到位„„”
花沟初中的一节初一英语课上,不用贾小勋老师多费力气组织,学生们6人一组,把上一课关于职业的词汇自编、自导、自演成情景对话。本来平淡无奇的几个词语,经过各小组的精心编排,被学生们演绎成了一出出情节生动的小短剧,有电视主持人系列、医护人员系列,更令人捧腹的还有警察抓小偷系列。在学生投入的表演中,词汇自然而然地得到了活学活用。
在农村初中的课堂上,学生小组合作,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不用老师强行分派,就能自主以活泼的形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在评价老师时居然还争相给老师“挑刺”;而老师则退居课堂角落,适时而现,穿针引线,相机点拨——这样的课堂着实让人惊讶。
高青县教研室主任高晨胜将上述一系列喜人的表现,归功于推行“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旨的教学改革实验”带来的积极效应。
据高晨胜介绍,早在2005年9月,针对县域内学生学习热情及效率低下,学业负担过重,学困生比例偏高的情况,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县教育局就开始在全县各初中推行“导学案”教学改革。
“导学案”是什么?高青县教研室副主任董林向记者解析,“它集教师的教案、学生的学案和评价的案卷于一体,三案合一,解决了教案与课堂脱离、学案与课堂冲突、教学反馈不及时等问题。”而且一个“导学案”,要经过“五备”过程的历练,即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跟踪听课、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的过程。
用董林的这一解析反观谷纪艳老师的课,看她用一张“导学案”串起课堂:在设疑处贴近学生,在每一个学习环节都提示学生具体的方法,适时提供小组探究的内容,关照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要求,为课堂的适度生成留有空间和余地„„看来,“导学案”中藏着的学问还真是不小。
在黑里寨中学,记者亲眼目睹了“导学案”诞生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集体备课制订“导学案”:老师们并非头脑空空而来,他们带着个人分头备的个案,先由一位主备老师说课,谈自己的设计和想法,其他老师完善并补充不同的思路和看法,最后由主备老师汇总成一张成型的“导学案”。
主备老师告诉记者,在完成“导学案”的制订之后,利用“导学案”,老师们主要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明确目标——前置自学——展示交流——合作探究——达标拓展”等五个环节。相应地,老师们围绕学生的活动,做好“明确目标——问题助学——诊断指导——点拨提升——总结评价”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这就是被高青人总结为“五步导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面对上述教学模式,黑里寨中学代晓冰校长的一句提示引人注意:“如果教师不给学生空间和时间,如果没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与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依托,‘导学案’只能是一纸空文。”换句话说,“导学案”教学改革成功的背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功不可没。
高城初中的孙秀珍老师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感触很深。“改革之前,上课最多只能提问十几个学生,老师根本不敢放手,课堂效率很低。改革之后,‘导学案’为学生预留出了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而小组合作则将学生的学习与思考推向深入。”
记者观察到,孙秀珍老师所说的小组合作学习,和人们平时在课堂上看到的若干个学生围坐在一起的形式相比,虽然表面上相似,可实质却大相径庭。每个小组平均6-8人,就像一个小的班级,分别按学习程度错落编号,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之间可以实现相互帮助。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则在小组内探讨,或在小组同学的帮助下解决。教师在课堂上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准备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每个小组相应编号的学生回答。教师鼓励组内学习程度较弱的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充分表现自我。
要保证合作的有效持续进行,一直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校和老师们的难题,校长们对此也想尽了各种办法。现在,高青县的许多初中对学生的评价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花沟初中的宋卫国校长认为,“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对表现好的小组,我们学校还有特殊的奖励计划,比如定期实施外出参观、游学等‘砺学’活动。这样可以在更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
区域推进,整体提高
高青县教育局局长徐培华介绍,高青县目前有8所初中,大多分布在比较偏远的农村。要在教师与学生的基本素质不均衡的前提下,保证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的实效,县教育局下了大力气。
方法引导,政策激励。改革之初,教育局制订了推进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将学校推进教学改革的情况纳入对学校教学工作的综合考核之中,考核比重高达25%。每年,教育局还为参与改革的先进学校拨出5万元专项奖励经费,并对积极参与改革的教师予以相关的政策倾斜。
典型带动,阶段推进。改革之初,由于对改革艰巨性认识不充分,改革的阶段推进计划呈现出“半年发动、半年实施、一年铺开、半年总结”的紧赶慢赶态势。随着改革与对改革理解的不断深入,高青人开始不疾不徐、从容有序地将眼光越放越长远。改革过程被策略性地分阶段进行,从模式构建阶段,到模式常规化落实和创新阶段,步步为营,力求实效。
活动促进,均衡推动。对学校层面,县教育局每学年都要进行“专项视导”,帮助学校提升与解惑。同时,在管理者层面,有专门为校长举办的“校长论坛”。在论坛上,各个学校的校长围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展开交流讨论,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提高了管理者执行改革的能力。学校的一把手主抓课堂,带来的管理效益相当可观。
针对教师层面,有专门的“学校教研会”。学科教研员会定期组织研讨会,总结梳理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有效做法和问题,通过“学科反馈会”的形式与全县教师进行研讨、沟通,并共同制订下一步的学科推进计划。县化学教研员李峰表示,这种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对于区域推进学科教学改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全县还先后开展了四次“教学改革课堂达标活动”,层层推进达标工作,促进了教师主动、熟练地运用新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针对区域推进的不平衡现象,县教研室专门在全县范围内以学校为主体,开展了“专题研讨、校际联动”活动。活动综合了教师论坛、同课异构、专家讲座等形式。此外,县教研室还多次组织优秀“导学案”、优秀教学反思的交流活动。
改革不仅让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更加积极进取,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县语文教研员郭莉莉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从我参加工作到改革之前的20多年间,高青县的语文学科根本没有机会到更高的平台上去展示、交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改革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现在,我们有许多教师到市里,甚至省里去上优质课,而且取得很好的反响。现在,教师们的底气足了!”
瞄准未来,脱模而出
高城初中的英语老师张丽,改革前和改革后,她所教的班级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那改革对她的意义何在?
张丽老师向记者揭示了改革前后,学生学业成绩仍然保持稳定的秘密:改革前,学校没有规范办学,一周排11节英语课。让学生在高强度、题海战术下“玩命”学,学生的成绩肯定能提高。而改革后,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一周5节英语课,晚自习还放手让学生自主安排。一下子减掉了6节课,教师“课上疏漏课后补”的机会没有了,这就“逼”着教师不得不在课前下大力气备课,不得不提高课堂效率。“表面上,学生的成绩没有变化,可内在深层次的教与学方式变化了。这才是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式。”
高晨胜主任也表示:“着眼学生的未来,一直是课堂教学改革后我们关注的焦点。”可这种关注如何进一步解释呢?
“我们可以从对改革本身的不断反思和突破来看。我们高青县的改革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学校、老师,包括教育局、教研室的成员们不断奔走,从各地学习和借鉴回来的。”高晨胜坦言。
放眼高青县的课堂,确定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导学案”之于东庐中学的“讲学稿”,小组合作之于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展示,小组互助之于洋思中学的“兵教兵”,都有神似之处。
“在刚开始学习和借鉴阶段,我们走过唯‘模’是从的弯路。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归宿点,正在渐渐走上‘破模’之路。”谈起未来,高晨胜充满信心。
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青县已经把发展的目光投向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这个大课题上,提出了让学生实现课下“零作业”的目标。在班级试点的基础上,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在全校试行取消传统常规作业。黑里寨中学在试行了一段时间后,校长代晓冰认为课后的时间是真的还给了学生,现在他要面对的是,在这个以寄宿制为主的学校中,如何安排学生拥有的课后时间问题。现在学校已经把过去单纯的自习时间大大拓展,如增加了每晚半小时的时事播报、播放爱国主义影片、书法课和课外阅读等活动。高城初中的何宁校长也在思考同样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时间自主探究学习、发展特长、提升能力。
第五篇:优化学校“线上教学”实施的指导意见
优化学校“线上教学”实施的指导意见
为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提高线上教学的效果,确保教学质量,教研室就优化“线上教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备课
1.做好集体备课。备课要有一定的提前量,根据学校教学进
度提前一周制定教学计划,开展单元教学设计,做好突发情况的教学预案。
2.用好各类资源。用足用好“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国
家基础教育精品课平台”“空中课堂网络云平台”等教学资源,对资源进行适当整合、选用,将其转化为校本教学资源。资源运
用方式如下:
(1)直接运用。针对特定教学目标,直接进行视频播放或切
片运用,随后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2)整合改编。基于学校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吸收各
类资源中的问题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典型例题、作业练习等内
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校本教学设计及学生的学习单。
二、上课
1.做好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发布相关课件、学习单、预习
单等学习资料。课前做好终端设备的调试,确保现场教学环境符
合在线教学要求;提前上线准备,按时上下课。
2.告知教学目标。线上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要求较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和预习等工作。课前以口头
+PPT
呈现的形式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与学习要求,所需的学习用品,提醒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3.合理处理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目标和重点选择教学内容,并认真解读教学内
容。
(2)根据内容特点,选择恰当的呈现方式,设计学习活动、问题链以及相关练习,并适当借助各类资源开展教学。
4.优化教学方式。线上与线下的学习环境不同,教师要选择
适合的线上教学方式。
(1)课堂语言:演示讲解要清晰,指令语言简明,条理清晰,语速适中,必要时要有停顿,保证学生有时间内化和思考。
(2)教学方式:不断创新教法,要改变一讲到底的做法,要为
学生创造思考和体验的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要重视知识、练习、活动情境等的直观化呈现,让学生便于理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优化线上课堂的体验;要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利用各类平台功能对学生进行指导或是反馈,必要时提供示范。
(3)学法指导:关注学法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提
供自主学习单、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通过微课推送学习资源,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材料、提问、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
5.加强组织管理。讲课情绪饱满,态度自然。树立虚拟班级的意识,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把握上课节奏和容量。
6.熟悉平台操作。平台运用熟练,规范操作,避免将时间花
在技术问题上,必要时将教学内容和环节录屏。
7.开展师生互动。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师生线上互动方式,比
如开麦表述、打字呼应、自主操练、小组活动等,关注每一位学
生的在线学习的参与情况。
8.善用评价激励。利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学生,也可以利用平
台中送奖杯、鲜花等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线上学习,提高课
堂时效。
9.做好课堂小结。及时总结课堂重点内容、学习方法,也可
用
word
文档等形式整理后下发给学生。可以通过截屏或视频设
置回放方式保存课堂重要环节或片段,方便学生有疑惑时再次针
对性地回看。
三、作业
1.加强作业设计
(1)作业目标。要加强作业设计的目标意识,从单元角度
整体思考,根据教学目标确定作业目标,作业目标要与教学目标
相呼应。
(2)作业内容。作业内容要与授课内容紧密相关,需做到
内容正确、易于理解、答案合理。
(3)作业形式。在作业的科学性设计的前提下,要丰富作
业形式,要不断优化基础性作业的设计,还要关注作业的实践性,适当尝试跨学科和长周期作业。
(4)作业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把握作业难度,不同难度作业的题量比例分布要适宜。
(5)总量控制。学生作业完成时间要在合适的范围内,符合国家规定,作业量要符合双减的精神,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和
睡眠时间。
2.培养作业习惯。指导学生通过作业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及时订正、记录问题、梳理知识、主动提问和虚心求教等习惯,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落实作业批改
(1)及时批改。要及时作业批改,以便迅速了解学生情况,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线上作业的批改可以使用作业批改软件,或是请学生拍照上传。
(2)分析记录。积极探索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作业
情况和结果进行归类整理和记录,分析作业目标的达成情况,关
注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深入了解作业问题产生的原因。
4.跟进作业反馈。采取集中讲评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
行作业反馈。集体讲评是指在线上进行集体讲评,对学生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提炼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
路,解决共性问题。个别辅导是指对需要进一步帮助的学生开展点对点的线上交流,给与个别讲解和答疑。
四、反思与辅导
1.重视反思调整。关注学生群体与个体的学习效果,针对作业情况作精准研判,及时调整教学实施节奏。
2.加强课后指导。保持有效的个性化课后跟进指导,按需开展在线课后辅导,提供答疑咨询及心理调适。
五、评价
1.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智能发展,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发挥评价对学习过程的导向
性,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2.善用激励性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3.采用多元化评价。从评价方式上,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等多种形式的评价;从评价内容上,既可以关注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也要关注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方法的评价。要以评促学,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教研
1.专题研讨。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定期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在线教研,围绕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资源改编、质量提升
等开展专题研讨。
2.听课交流。积极开展线上互相听课学习,通过课后反馈与交流取长补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经验梳理。继续做好各校备课组、教研组的活动记录与课例收集,积累和梳理校本资源和经验,以校本资源和经验的积累
和梳理推进学科教研组建设。
2022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