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2 23:03: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篇: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应用中文歌曲辅助教学仍在探索阶段。

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文歌曲能营造汉语学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Affective Filter Hypothesis)指出,语言输入的接受程度主要取决于学习者的“情感”因素。负面情感如同一个过滤器,阻碍学习者的语言输入,因此教师应创设一种轻松的氛围以唤起学生的正面情感。而歌曲正式一种实现低情感过滤,促成语言习得的有效途径。赵越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能恰当地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审美趣味的汉语歌曲,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就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预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将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单调讲授中解放出来。”实践表明歌曲《甜蜜蜜》在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学生熟悉歌曲旋律,学习兴趣浓厚。

其次,中文歌曲能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巩固语法点,介绍修辞常识。汉语初学者对汉字和词汇的识记都有一定的恐惧感。“中文歌词充满了富有生趣的词语,学个能促进学生巩固旧词语,学习新词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程度,选用不同的歌曲进行穿插教学。以一位老师对零起点留学生的教学为例,他选用了《北京欢迎你》的MV进行教学。学生在MV中看到了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也能看到“鸟巢”、首都机场T3航站楼等现代化建筑,还欣赏了书法、京剧等,感受到了北京的魅力。其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也便于留学生学习。留学生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在学唱过程中记住并学会了课本中还未出现的词语。

歌词基本符合语法规范,且重复率较高,对巩固语法知识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如:“比字句”—— “一年更比一年好,一岁更比一岁妙”(张真菲的《一年更比一年好》)“把字句”——“把爱放开、把手放开、把心打开”(飞儿乐队《把爱放开》),“被字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张真《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等。

很多中文歌的歌词优美是因为运用了修辞手法,使歌词意境深远,增添美感。如: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女孩儿的形象。

另外,歌曲会反映出民族特色或时代特色。留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中文歌曲,拓宽文化视野。如《中国娃》、《北京欢迎你》、《九月九的酒》、《常回家看看》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歌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内涵。

综上所述,歌曲辅助教学是汉语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对外汉语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尝试,不断探索歌曲辅助教学的技巧。

第二篇:浅析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

摘要:随着中国和印尼友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且印尼华人数量比例很大,对于汉语的学习更加迫切。本文通过汉语与印尼语的语音对比,把汉语的语音规律呈现出来,找出影响印尼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因素,为汉语语音教学提供思路,从而更好地完善对外汉语教学。关键词:汉语 印尼语 语音对比 对外汉语 语音教学

一、前言

当前,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可谓成绩喜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正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人数已经超过3000万,超过2500所大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教授汉语。我们国家在69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孔子学院,总数已有238所。而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友好关系进一步发展,且印尼的华人很多,他们和原住民都有强烈的学习汉语的愿望,汉语热潮在印尼有愈演愈烈之势。进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对比研究对于印尼的对外汉语教学和两国的文化交流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扩大汉语印尼语语音的对比研究范围,不断补充完善对两者的研究资料,对于将来走上对外汉语教师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为有志于在印尼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是志愿者提供一定的借鉴方法。

二、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

语音是人类说话的声音,是具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评判一种语言学得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应是是否正确正握语音,吐字、行腔、轻重快慢、升降变化是否掌握到位。因此,汉语、印尼语的语音差异可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汉语、印尼语的声调差异

汉语是声调语言,有四个声调:阴平(ˉ)、阳平(ˊ)、上声(ˇ)、去声(ˋ),它是汉语音节的一部分,关系到词的具体含义,而印尼语没有声调,是非声调语言。在印尼语里,声音的高低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表示对话语里某一部分的强调,如ayo,不管念成什么音高形式,它都只是感叹词,只有一个 1

意义,表示邀请或命令:来,来吧。这就与汉语不同了,在汉语里,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即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同一个音节“[PA]”至少可以念成四种音高形式,[PA55](巴)、[PA35](拔)、[PA214](把)、[PA51](爸)。

(二)汉语、印尼语元音音素的差异

汉语根据不同的口形和舌位,可分为舌面元音(7个)、舌尖元音(2个)、卷舌元音(1个),它们分别是: 舌面元音:

ɑ[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o[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e[ɣ]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ê[ɛ]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u[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ü[y]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舌尖元音:

-i[ɿ] 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i[ʅ] 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卷舌元音:

er[ə] 卷舌、央、中、不圆唇元音

除此之外,汉语还有ɑi、ei、ɑo、ou、iɑ、ie、uɑ、uo、üe、iɑo、iou、uɑi、uei等13个复合元音。

印尼语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具体分为高元音(2个)、中元音(3个)、低元音(1个);前元音(2个)、央元音(2个)、后元音(2个),共有9个元音音素,包括6个单元音和3个复合元音,他们分别是 单元音:

a/A/ 中、央、低唇元音 é/ɛ/ 前、低、平唇元音 i/i/ 前、高、平唇元音

o/o/ 后、低、圆唇元音 u/u/ 后、高、圆唇元音 e/ə/ 中、央、平唇元音

同样,印尼语里也有复合元音,但跟汉语相比少了许多,只有3个:ai、au、oi。

经过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印尼语里o的发音与汉语略有不同,汉语中是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印尼语中是后低圆唇元音,也就是说印尼语里的o比汉语汉语拼音字母的o要开得更大些。

2、印尼语里没有ü这个元音,它的发音状况与i基本相同,但唇形拢圆,因此对印尼学生来说学好ü的发音应该不难。

3、印尼语里没有卷舌元音er,对于单纯受印尼语影响的学生来说,碰到卷舌元音er与舌尖后音zh、ch、sh组合时,可能不容易发好这个音,容易发成舌尖前音。

4、印尼语里没有舌尖前-i、舌尖后-i,因此也没有汉语所说的整体认读音节,但这个有其规定搭配的声母z、c、s和zh、ch、sh,多加练习应不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读整体认读音节时要把它们同韵母i区分开来。

5、印尼语里的复合元音较少,需要注意的是汉语里碰到iou、uei、uen和声母拼读时,要把中间的元音去掉,如niu、gui、lun,这在印尼语里是没有出现的。

(三)汉语、印尼语辅音音素的差异 汉语辅音:

汉语共有辅音声母21个,从发音部位上看,可以分为七类,分别是:双唇音(b、p、m)、唇齿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面前音(j、q、x)、舌面后音(g、k、h);从发音方法上看,可以分为五类,分别是:塞音(b、p、d、t、g、k)、擦音(f、h、x、sh、r、s)、塞擦音(j、q、zh、ch、z、c)、鼻音(m、n)、边音(l);按气流的强弱又可分为送气音与非送气音。印尼语辅音:

印尼语共有辅音音素25个,从发音部位上看,也可分为七类,分别是:双唇音(p、b、m、w)、齿唇音(f、v)、舌尖中音(n、t、d、s、r、l、z)、舌面中音(y、ny)、舌根音(k、g、kh、ng、q)、混合舌叶音(sy、c、j)、喉音(h)。从发音方法上看,同样也分为七种,分别是:塞音(p、b、t、d、k、g)、鼻音(m、n、ng、ny)、擦音(s、sy、h、kh、z、f、v)、边音(l)、塞擦音(c、j)、半元音(y、w)、颤音(r)。此外,印尼语语音没有送气与非送气之分。进过对比后可得出汉语印尼语辅音差异如下:

1、印尼语辅音音素比汉语丰富,没有舌尖后音zh、ch、sh,但有半元音w、y,此外,擦音多了kh、sy、v,鼻音多了ng、ny。

2、汉语、印尼语都有音素r,但发音方法却大有不同。汉语里r是舌尖后、擦音,发音时舌尖上翘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窄缝,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颤动,气流带音;而在印尼语里r是颤音,发音时舌尖抬向齿龈后部,当气流冲出时,舌尖上下颤动,舌尖要放松,不能紧张,不能太大力。这是跟汉语语音最大的一个不同点之一,对于单纯受印尼语影响的学生来说,要注意对其讲清两者的不同,解释清楚正确的发音方法和规律,否则可能会容易发成印尼语的颤音。

3、印尼语里的混合舌叶音j、c,发音部位是舌尖舌面与前腭接触,这与汉语有所不同,可能会有点难度,特别是c。在汉语里,c发音时,舌尖轻轻抵住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同时要送气。由于舌尖与舌叶这两个发音部位比较难把握,而且印尼语没有送气音,因此,对印尼学生来说这个音是有难度的。

4、汉语里的舌面前音q、x,在印尼语里只出现在借词中,q念k音,只作起音,不作音尾,如quota,读成kuota。而x 做起音时念成s,只出现于借词中的第一个音节,如xantat、xilofon;做尾音时念成ks,写成ks,如latéks。如果x后面紧接的是辅音,ks自成一个音节,如ékspor;如果后面紧接的是元音,那么ks中的s成为后面元音的起音,如taksi。x在作起音时与汉语的辅音声母相似,读作s,因此很多印尼学生可能会直接把x读成s。

(四)汉语、印尼语音节结构差异

汉语的音节是由21个声母和39个韵母按照一定的规律拼合后得到的,共有如下10中组合方式(其中,V=元音,K=辅音):

1、V 如:a(啊)、o(哦)、e(饿)

2、VV 如:ai(唉)、ao(奥)、ou(呕)

3、VK 如:an(安)、en(恩)、(y)in(因)

4、VVV 如:iou(优)、uei(威)、uai(歪)

5、VVK 如:ian(烟)、uan(弯)、uen(问)

6、KV 如:ba(爸)、ce(册)、na(那)

7、KVV 如:bai(白)、cui(崔)、pei(陪)

8、KVK 如:can(餐)、ben(奔)、qun(群)

9、KVVK 如:huan(还)、jian(间)、luan(乱)

10、KVVV 如:qiao(桥)、kuai(快)、shuai(帅)印尼语的音节组合有11种方式,分别如下:

1、V 如:i-bu(母亲)、a-nak(孩子)、u-mur(年龄)

2、VK 如:an-da(你)、un-di(抽奖)、im-lek(春节)

3、KV 如:bi-bi(姑母)、ca-ri(找)、da-du(骰子)

4、KVK 如:ban-da(财富)、cen-til(风流)、bon-sai(盆景)

5、KKV 如:gra-dis(免费)、kre-dit(信用卡)、pre-man(流氓)

6、KKVK 如:prak-tis(实用)、trak-tir(请客)、spon-tan(自发的)

7、VKK 如:ang-ka(数字)、eng-gan(不顾)、ong-kos(费用)

8、KVKK 如:mung-kin(也许)、ping-gir(逃避)、rong-ga(洞)

9、KKVKK 如:trans-fer(转发)、kom-pleks(复杂)、blong()

10、KKKV 如:stra-ta(层次)、stra-te-gi(战略)

11、KKKVK 如:stres(压力)、in-struk-si(指示)、struk-tur(结构)经比较得出结论如下:

1、印尼语没有VV组合规律,虽然印尼语双元音,但在印尼语里不能再划分为VV,而且不能独立成词,但汉语的双元音可以独立成词。

2、印尼语的单词一般都比汉语长,它的“双音节”或“多音节”可能在汉语里只是个“单音节”或者“双音节”。印尼语的基本词一般是由1至5个音节组成的,而汉语一般是一个音节就是一个汉字的读音。

3、印尼语的辅音位置比较自由,可以在音节开头、中间或是末尾,但汉语里的辅音大都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在末尾出现的辅音只限于n和ng,且汉语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zh声母、ng韵尾都是双字母的音素符号,表示一个辅音音位。

4、汉语里的三个鼻辅音m、n、ng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音节,表示叹词“呣”、“嗯”等,而印尼语没有这种情况出现。

三、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对对外汉语音教学的启示

语言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过程。一种语言的语音系统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元音、辅音、声调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另一种语言的学习产生影响,这些影响有促进作用也有干扰作用,有时还会起综合作用。因此,对印尼学生的语音教学,不能只重视个别因素的发音,更要从汉语语音系统学习这个角度出发,从而考虑到影响学习者汉语语音学习的其他因素,跳出音素教学的小圈子,使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更大的突破。具体来说,应注意一下要素:

1、注意发音要点的解说与演示的难易程度

发音要点的解说要遵循浅显易懂原则,只有解说与演示简单明了化,学生才会更容易懂,容易掌握。如,对于声调的教学可借助手势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舌尖后音的发音要点是舌尖抵住硬腭前部,那么这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图示来进行解说。而对印尼学生来说,舌尖、舌叶、前鄂、软腭这几个部位在教学中应该是最难描述的。

2、坚持持久的语音操练

任何一种语言的学习,都要经过无数次反复的操练才能取得进步,这种操练包括听、说、朗读等方面。在汉语学习课堂上,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给予恰当的引导、纠音,对学生形成标准的汉语发音。如,对z、c、s和zh、ch、sh的教学必须增加辨音练习,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这两种发音的感知。

3、要有针对性的提醒与暗示

不同的语言背景,在学习汉语时遇到的困难也不同。针对印尼语没有送气与非送气之分,在对印尼学生的语音教学时就要注意提醒其关于汉语送气与不送气的发音方法。

4、注意语音教学与词汇教学相结合

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发音问题,往往不仅体现在单个音素或是汉字的发音上。要形成好的发音,应该与适当的词汇教学结合起来,注意每个词语的发音,只有词语的发音读好了,才能保证句子发音的连贯与正确。

四、结论

综上所述,汉语、印尼语两种语言在元音、辅音、声调、音节结构上的差异都比较明显,本文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不同之处,总结归纳印尼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容易混淆的问题,并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提供一些思路。以上是本篇论文对汉语印尼语语音对比的一些浅显分析,对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应多积累素材,多积累教学方法,形成一定的理论,不断丰富对外汉教学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高惠敏:2005 《印尼语语音对汉语普通话语音学习的影响》,《海外华文教育》2005年第四期(总第37期)

2、林玉婷:2006年5月 《印尼语汉语语音比较及汉语语音教学》,3、黄伯荣、廖序东:2007年6月 《现代汉语》(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朱刚琴:2008年《基础印度尼西亚语》(1),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第三篇:简述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简述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汉语 价值观 身份 人格完善

论文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主旨背道而驰。语言是人类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危机潜藏的是民族文明的危机。因此,要拯救那些粗鄙的心灵,只有用我们优雅的汉语和传统文化进行浸润,才能使大家成为明礼守信之人,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富有成效的构建。

二、汉字的基础地位

要学习汉语必须从学习和了解汉字开始。汉字是世界上蕴含最丰富的文字。汉字包含了中国古老的哲学、美学与中国人全部的智慧与思维。作家王蒙认为,“汉语,特别是汉字,讲求审美,讲求联想,讲求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植根于民族灵魂和血液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她不仅是一种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同时也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紧密相关。

其实,正是这方方正正的汉字,道出了中国人的骨气与伟岸,是在告诫我们方正做人,更何况,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至情至美的图画。汉字里有诗、有画,有情、有意,是任何语言文字都比不了的。它的点画是那么灵动、飘逸、流畅和呼应,那二十几个字母无论如何书写也达不到这样的效果。我们从方块字里可以了解“千古湖山人物,百年翰墨文章”,可以推本春秋,考信六艺。通过汉字“知先祖,识亲疏,须长幼,辨繁衍。”可以吟李杜诗篇、诵韩柳华章。由于汉字的结构匀称,形体优美,由此产生了一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都能共同欣赏的艺术──书法。书写文字而成艺术,这在世界众多文字中,汉字是唯一膺此殊荣的。在我国,书画常为一家,书者能画,画者能书,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景观。作文从来就有“字好一半文”之说;品人,自古就有“字如其人”、“字是人的招牌”的说法;做事做学问,历来就有“一字千金”之地位。汉语的影响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思维、哲学、艺术、审美情趣和社会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由此构成了一个自成一体而又独立的文化体系。由此可见,我们与古人通过共同的媒介——文字,使得传统与现代顺利接榫,民族精神得以延续。

三、汉语的诗兴与美丽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为世人所公认。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曾经形象地把汉字比作典雅的贵夫人。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中国人的一种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所以,要想懂得书面汉语,尤其是高度优雅的汉语,你就必须使你的全部天赋——心灵和大脑,灵魂和智慧的发展齐头并进。汉语的历史意识和天然的诗性特征,导致它乃是诗性语言,它有效地保存着人们对大地的记忆,保存着人类精神与古代世界的联系。”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3]

中国的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文化几千年绵延不绝,使四方志归附得益于此。读古文常有庙堂之高远、宿星之郎烁之感,此即汉文化的神圣的大一统精神。儒家的经典著作,如《论语》、《诗经》、《易经》、《春秋》等,是汉语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典范,表达之简约、精微、深奥是所有西方文字语言难以企及的。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大都是文质兼美的范文,讲究对偶、排比、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品味文言语言,仿写文言语言,能够丰富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品情感。很多文言作品中往往蕴含丰富的情感、体现崇高的理想、展现美好的情操,这些正是读者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所以要提高个人人文涵养,就要阅读本民族的经典文学。文学的阅读可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美好的愉悦感和宁静、充实的诗意感,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心理沟通、传递人生经验,从而最终提高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文化教养,改变其精神气质,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和价值。

四、汉语是汉民族身分的标记

语言最能表现一个人。美国人约翰•布鲁克斯在《格调》一书中精辟地总结了人的言谈在揭露我们的成长秘密:“一个人的言谈永远是他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的告示牌。”哲学家葛拉西安在他的《智慧书》中危言警告:“没有一种人类活动像说话一样需要谨慎小心,因为没有一种活动比说话更频繁、更普遍,甚至我们的成败输赢都取决于此。”我们中国的先人也含蓄地告诉我们:“听其言,知其人。”通常人们能从交谈中了解你的思想脉络和个人修养,不论你有多大的成就,你的财富有多少,你的教育有多高,你的言谈有声有色地描述着你的故事,一笔一笔地勾画着你的形象。[4]

语言还是一个民族形成、发展及其记录的重要条件。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爱国者和文化巨匠都极其热爱自己的母语。但丁对意大利语的形成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举世闻名的,以至于成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标志性成就之一。屠格涅夫有一段著名的散文诗,是专门写俄语的:啊,俄语!在国外流浪奔波的日子里,在令人不安地忧郁地注视着祖国命运的日子里,只有你才是我的支持,才是我心灵的慰藉。语言的民族性一览无遗。语言文字从根本上说是一个身份认同的问题,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思维特征及其掌握世界的方式。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的符号,而且还是文化身份及国格的体现。2006年7月,俄罗斯前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在回答一位记者的提问时说,“我可以用英语回答您的问题,但这是在俄罗斯联邦,所以,我要用俄语作答?”他的行为彰显的不仅是一种语言文化身份,更是在维护国家的尊严。1976年,在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台上,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用汉语,而不是用英语发表获奖感言,他那令人尊敬的母语情怀和民族文化身份不仅感动了华人,也感动了世界。小编国台酒编辑整理http://www.xiexiebang.com/发布

第四篇: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学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作用不可忽视,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我认为主要应该这样做:

第一,学具的准备和使用要求有序。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年龄小、自理能力差,如果进行最简单的一次操作,前后要用五分钟左右的时间。这样既影响了教学进程又要冲淡课堂气氛;而且还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我在学具准备中要求学生做到学具摆设有序。要求学生将学具摆设在课桌前缘,操作时听清要领后再动手等。这样学生操作就有条不紊,即突出了效果也节省了。

第二,创设情境,灵活使用学具。新课标数学教材的主题图包含了大量的实际动手操作内容,而且新的教材教法也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为充分使用学具操作提供了依据。所以,教学中我就特别强调学生利用学具探索知识、解决问题。如:在比较分数大小时,当分数的分子相同或分母相同时应该怎样比较大小,教师不必做过多的讲解,让学生相互合作,利用相关学具动手操作,从而得出同分母和同分子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这样既让学生学会了新知,又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养成爱动手,勤于探索的好习惯。教学中教师也应恰当使用教具,直观地演示给学生看,可为学生的学具操作起到引路示范作用。所以,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创设情境,让教具和学具成为强有力的教学用具。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创设合适情境,使学习变得轻松自然,而且能对所学知识形成更加牢固的印象。

三、学具使用的时机以及结论的归纳总结

利用学具探究学习,它能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化解难点,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课堂教学中,我注意首先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提前预设操作的时机与方法,设计操作时学生要观察思考的问题;其次,课堂中适时地引入学生动手操作,灵活地引导学生处理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使操作活动有针在这一操作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感知了什么是一份,什么是几份,很清楚地理解了倍的含义,接着又让他们用实物卡片进行了对应练习,巩固了对倍的认识。

完成操作过程,总结操作方法,是学具操作的最终目的,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结合操作过程,归纳总结出计算方法时,学生往往把解决的问题与操作过程相脱节,不能用语言正确叙述这一过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边摆学具,边说算理,一句句教给他们,逐步让他们边摆学具边讲算理,看算式讲算理,看问题说算理,培养了思维能力。

第四,注意课内操作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内操作,能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而课外实践能够巩固课内知识,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利用,紧密联系数学与生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在“认识厘米”时,课内我让学生充分利用小尺感知了一厘米和几厘米,然后又让学生找出周围生活中长度大约1厘米的物体,同位互找几厘米,通过自制的教具,让学生判断测量方法与长度是否正确,使课内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认识立体图形的特征后,又通过多媒体演示,将实物图像抽象为只有线条组成的立体图形,让学生对比实物辨认,从而使学生认识了不同角度的立体图形,课后让学生利用土豆、萝卜、橡皮泥等,制作出各种立体实物,带到学校展示,学生们的兴趣盎然。

可见,合理适用教具与学具,能使学生的思维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能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动手操作活动中很好地掌握知识。

第五,根据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教具学具。在教学中,操作的主体不同教具学具的选用应有所不同。教师演示的教具应大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能看清,颜色鲜艳一些,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用的学具可简单一些,以免无关属性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学中要尽量采用活动教具,因为活动教具容易引起注意,容易被知觉,它更有利于使知觉的主体与背景分离,使主体更加鲜明。同时,活动教具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教学重点,便于把握教学内容的实质。

另外,教具学具数量、操作递减有序。教具学具操作的目的,是用直观感知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具学具的数量和操作的次数亦应逐渐减少。我们还须注意,操作的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儿童的注意。应尽可能利用记忆表象来帮助儿童理解初步的数学知识。当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应通过观察、了解,评估,允许发展较慢的儿童使用学具,操作时,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操作要求,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需求,促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第五篇:浅谈阅读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感受在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通过学生在感受性的阅读中,认真做到:准确把握感受文本的重心,阶梯推进语言感受的层次,有效选择语言感受的策略等几个方面,深刻地体会到感受教学的作用。【关键词】阅读教学 感受 教学主体 作用

感受教学由来已久,追溯历史,它是传统教学中宝贵经验的继承和发展。而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受到的刺激主要来自于课文的语言,所产生的反应主要是指一种情感反应,是心灵对语言刺激的一种回应和观照。《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阅读教学为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儿童是阅读教学的主角,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儿童自己的行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理念很难落到实处,总会出现偏差:或教师牢牢的掌控课堂,教学时间在教师的“施展才华”中浪费;或不遵循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强行灌输;或过于随意,致使课堂上学生放任自流„„

所以,展开阅读教学时,一定要以学生的感受为主体,将阅读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直接去面对、去阅读、去感受、去体会、去学习语言。然后,利用儿童语文学习的起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素材,按语言发展的规律引领他们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知道,感受性阅读教学就是在语言的不断地、大量地冲击之下习得的,要重视对语言的整体把握和感受,强调学生自己从语言中产生真实的情感冲动、情感共鸣。所以,更应该让学生去感受,在感受中获得关于语言的鲜明经验,在感受中体验人类精神世界的真善美,在感受中焕发自己生命的活力。

那么如何使感受性阅读更好地发展儿童语言?下面,我以教学中的部分课文为例,谈谈感受性阅读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准确把握感受文本的重心——“掌声”送出的仅仅是同情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教师只有在自己进行准确地解读之后,才能引领学生正确地走入文本,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激起学生的阅读感受。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那就无法与学生一起“入乎其中”,无法接近文本,融入文本,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万千情致。

默默坐在角落里的英子由于自己身体的残疾而变得自卑,或许她认为自己是个被世界遗忘了的孩子!于是,她不曾在阳光下踢过足球,不曾与同学踢过毽子,甚至连放学时也总是等到同学们都走了,自己才悄悄地离开座位。对于一个小女孩而言,这是多么的残忍,多么的可怜。我们许多老师在解读《掌声》这篇文章时,头脑中都会浮现出这么一位可怜的小女孩形象。于是,我曾经听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1)学生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2)划划找找,哪些句子看出英子很可怜?

(3)呈现句子,研读感受英子的可怜、痛苦与内心的挣扎。(4)想象说话,如果此时你就是英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5)文字资料和课件出示海伦•凯勒、汶川地震伤残群众等残疾人,说说感受。(6)把掌声送给英子,我们都是她的好朋友。

于是,一节课中回荡的是哀戚的音乐和凄凉的气氛,营造出了一种无以名状的凄风苦雨,英子那可怜、痛苦的形象深植于学生的内心。学生们沉浸在英子痛苦的世界中难以自拔,把英子内心的痛苦放大了岂止一百倍。听课教师和学生都很感动,但是,细回想,这位教师对文本的定位取向是否出现了偏差,这掌声在文中出现了两次,每次都一样吗?本文仅仅只是要学生去同情英子吗?我们是要让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而另一位老师的设计简练清晰: 初读全文,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1)读全文,划划找找,“掌声”在文章响起了几次?(2)联系上下文,找一找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响起的?

(3)这掌声中,我们放佛听见了同学们在说。

(4)课件出示一些残疾人的例子,你愿意把掌声送给谁,你要对他说什么?你曾经收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心情怎么样? 两位老师的设计有些相似,但是文本的重心却不一样。第一位教师更关注“英子”这个主人公,设计虽精致,却只是表面的一层,切入不了文本的基点。阅读就是对话、就是理解、就是与阅读对象的思维碰撞和交流,当我们的教学设计发生了指向性的偏差时,这个阅读的过程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方向。而第二位教师的设计更关注“掌声”,以掌声切入,以掌声收尾,条理清楚,重点明确,中心突出,更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心与鼓励,正确地选择文本的重心,一开始就确定整个文本的基调,这是开展好阅读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阶梯推进语言感受的层次——周总理办公室的摆设极其简单 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特点慢慢地把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个中情味和意蕴。这个过程形同梯阶,回旋往复,层层推进,一次次撞击学生的心灵,一次次迸发出更为强烈的体验与共鸣。

在听马老师执教的《一夜的工作》中:“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张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他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 第一层:他的主人可能是谁?这里曾经有过哪些摆设?现在呢?(如此而已)第二层:“极其简单”到底有多简单? 第三层:这里应该有些什么摆设?

第四层:现在呢?你说极其简单,简单吗?简单的是陈设,不简单的是? 首先通过这“高达的宫殿式的房子”曾经有过些什么?引发学生的无限遐想,通过资料的简介让学生了解这宫殿曾经多么富丽堂皇,装饰品多么价值连城。接着回读课文,学生读出了“极其简单”,一个总理的办公室怎么能如此简单呢?“这里还应该有哪些摆设?”无论怎样的摆设都是理所应当的啊。可是这儿却“极其简单”!通过这巧妙的阶梯式的教学设计,抓住几个关键性词语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上教师的几次追问,学生对于文本的解读层层深入,周总理那艰苦朴素、忧国忧民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从字里行间植入了学生的心房。

我们的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般从语言的形式开始,从形式感知内容,从内容通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只能先粗浅地认识这一段文字,而马老师的设计先带领他们解读句中的词语,再解读文字背后的讯息,进而感受语言所表现的情感。这么一个阶梯式的设计,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性,是提高学生语言感受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我发现孩子们的眼神是灵动的,随着情感变化闪现着不同的光芒。情在读中感,理在读中悟。就在这咀嚼词句和想象说话中,孩子们走进了中南海,走到了轻轻咳嗽着的周总理的身边。

三、有效选择语言感受的策略——“风光”“人情”之美在词句间流淌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文章记叙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作者通过对草原景色美和人情美的不断认识这条明线,以及自己情感发展的暗线,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充分体现出祖国是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大家庭。(1)在语义矛盾中感受。

“矛盾冲突”的价值,首先要从文本的意义角度来考虑。老师设置的“冲突”应该利于“文本的意义”的揭示。

“翠色欲流”是说翠色将流而未流;而“流入云际”,则是说翠色已经流入云间。这两者是自相矛盾吗?其实,这句话非但不矛盾,反而形象地显现了草原景物的逼真情态。“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视觉形象。前句是近镜头描写:草原绿得浓厚将滴,绿得油亮闪光,给人“欲流”的感觉。这是化静为动,突现草的色泽,草的生命,也抒发了作者无限的热爱和赞叹。后一句是远镜头描写:极目远眺,草原与长空相接,浓绿与云天照映,翠色千里,连绵不断,一直伸向云天深处。再说汽车在前进,视野中的那些“只有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小丘,一碧千里的草原,不正在悄悄地流入云天吗? 这样,文本中隐藏的矛盾冲突转化为情境性的画面,从而丰富情感与启迪智慧,而矛盾与冲突就是这个情景性画面的核心。(2)在语义比较中感受

一般来说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体会言语的表达效果,感受语言的情感,在教学中,经常通过比照词语和句子的差异引导学生获得对语言的深刻感受。比如:“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我引导学生比较“飞”与“奔”、“跑”、“赶”、“冲”、“涌”„„通过带到句子中比较,发现“冲”不好,这是欢迎,不是打仗;“涌”一般是描写水的,这是在草原上,不合适。“飞”不但写出了速度快,而且好像还表现了蒙古人的热情。很明显,学生对“飞”最初只是意义上的理解,通过比较、对照,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浓缩在一个“飞”字上的情感,和这个“飞”字所传达出来的无限的韵味,这就是真正的语言感受。语文课正是要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语言的运用”。(3)在感情朗读中感受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听到“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某某的语气读出来”这类隔靴搔痒的引导,而学生的朗读往往只停留于文字表面,读不到课文的语境里面去。这样的朗读,情感是缺失的,心灵是空泛的,有感情地朗读变成了一句空话。然而,要使学生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还需要我们切实地引导。我们让学生阅读时,可以先用以情传情的范读或者运用多媒体,激发朗读兴趣,接着是入情入境的个人或小组朗读,再用以情煽情的引读,最后是以情激情的配乐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必须在学生深刻体会到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前提下进行朗读,发挥“有声语言”的艺术作用,从而打动学生的情感。(4)在随文练笔中感受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美妙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羊儿、草原写活了,写出了草原那隽秀的景色。我引领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用“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像--------------。”进行随文练笔。学生用海上的白帆、夜空中的星辰等进行比喻,更为深切地体会到了草原之美。

客观地说,感受性阅读教学是阅读教学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发展儿童语言和提升儿童语文素养的沃土,我们不但要关注儿童的感受,还应该珍视儿童的阅读感受。但是,感受性阅读仅仅是儿童阅读的一种方式,但这种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必须要和整个阅读教学有机地联系和整合,要符合儿童语言发展和语文教育的规律,这样最终才能让儿童的感受在课堂中流光溢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2.《语文新天地》。

下载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文歌曲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师德在教学中的作用[合集]

    师德在教学中的作用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质量的提......

    “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赏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刘庙学校许纯 在教育教学中“赏识”很重要:它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下面是它在我的一位同事的教学......

    浅谈ppt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ppt在教学中的作用 PPT应用的优点 1、制作容易、资源共享 PPT文件的制作很简单,已形成了固定的操作模式,背景已形成了模板,还可以变化改造,将需要的文字与图片粘贴上去即可,......

    多媒体在概念教学中作用(范文模版)

    《应用多媒体与数学概念教学整合》的教学心得 概念教学是小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是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载体,正确理......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体现在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形、影像、声音、音乐及自制演示系统等资源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有......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电子白板在教学中的作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系统中的作用体现在可以综合利用文字、图形、影像、声音、音乐及自制演示系统等资源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加有......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 伊川实验中学东校区 张旭峰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高青县中心路小学严伟刚 【摘要】 随着以现代化教育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突破了“黑板加粉笔”传统教学模式和信息贫乏、形式单一的框架,拓宽了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