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菏泽市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2011年菏泽市中学音乐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山东省成武第一中学——张永华
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日在菏泽开发区实验中学成功举办了全市中学音乐教学研讨会,120余位高中和初中音乐教师及教研员参加了会议。菏泽市教研室周平主任做了致辞和发言,主要谈到怎样有效推进广大中学音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和发展的问题、中学音乐的教育教学工作现状、对中学音乐教师的开课要求、深入进行教学研究、探索适应新的音乐课程的教学规律、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群众性艺术活动和怎样做好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等问题。
与会教师共同观摩研讨了两节省教学能手课和两节省优质课,四节公开课分别是:单县郭村中学徐光超老师的《月之故乡》,鄄城一中蕾冉老师的《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菏泽二中张燕老师的《中国戏曲——豫剧》和郓城实验中学商慧丽老师的《情感之声》。
作为高中音乐学科一线教师,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研讨会,收获颇丰。提升了教学理念,明确了教学方向,找到了自身差距,对今后自身的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观摩了四节公开课之后,他们的精彩教学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展示的音乐课堂耐人品味,他们带给与会教师和学生音乐的美值得反思,下面就对此次观摩课的学习谈一下粗浅的看法。
整体上来看,(1)教态大方自然,语言精炼而生动;(2)注重音乐要素的知识性通过音乐来体现;(3)教学内容的选定适合自身的素质特点,做到了“量体裁衣”;(4)“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艺术的东西生活化。”注重音乐课堂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把音乐与学生拉的更近;(5)教师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6)注重了音乐课堂的“音乐性”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性。通过对课程的精心设计,确定教授的“知识与技能”,适当的“过程和方法”,凸现课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具体体现在:
徐光超老师的《月之故乡》,(1)精彩导入:通过配乐朗诵与月亮有关的诗词、赏画,引导出与月亮有关的作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新颖鼓掌法:当学生回答正确问题时要求全班齐打节奏: x x x|x x|xx xx|x-|以资鼓励,颇为新颖。(3)运用欣赏法、视唱法、范唱法教授歌曲《月之故乡》,通过欣赏音乐表达歌者的思想感情。(4)因地制宜地播放大衣哥朱之文演唱的《月之故乡》,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5)拓展与升华,通过乐曲《花好月圆》,创造性设计,升华了思想感情。
鄄城一中蕾冉老师的《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态大方自然,语言极具亲和力、感染力,一下子就抓住了课堂上所有人的心。通过欣赏法、问答法对歌曲《魔王》、《鳟鱼》和《摇篮曲》进行体验赏析,通过音乐使学生理解“艺术歌曲”的基本特征和知识。在鉴赏《摇篮曲》环节时,让学生学唱歌曲,亲身体验艺术歌曲的魅力,关注了学生的主体性。东明一中的高瑞老师点评本课时指出“如果在《鳟鱼》环节适当加入一些“钢琴知识”,或者教师进行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示范会更好。”
菏泽二中张燕老师的《中国戏曲——豫剧》是一节典型的特色课,张老师抓住了自身的语言特征,选定课程内容《中国戏曲——豫剧》,扬长避短,富有地方特色,师生欣赏的有滋有味。(1)内容的选定:张老师生长在戏曲之乡的菏泽,长期受到戏曲的耳濡目染,张老师的方言与河南话很相似,所以选了《豫剧》;(2)先声夺人:张老师首先演唱了一段《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赢得了师生的赞赏,然后导入主题《豫剧》;(3)以学生为主体欣赏分析并学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完成了教学目标;(4)对比其他中国戏曲进行拓展与探究。
郓城实验中学商慧丽老师的《情感之声》,从课程设计到语言组织,从过程到效果,可以称得上相当规范,是青年老师学习的榜样。(1)猜谜语导入:通过猜谜语导出大诗人王维,进而导入课题;(2)情景法演绎《阳关三叠》,学生表演,体验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通过音乐了解音乐要素及知识;(4)学生学唱《阳关三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5)赏析《母亲教我的歌》,体验亲情,注重以音乐表现音乐要素的知识。(6)拓展与升华:欣赏《生死不离》表达有一种爱叫“大爱无疆”。在研讨会交流环节,执教教师徐如超老师做了精彩报告,并总结了他积累总结的八条教学经验与众分享:(1)教学内容的选定要适合自己的素质特点;(2)理性设定课程的三维目标;(3)作品与学情分析,吃透教材,研究学生;(4)设计思路和意图要为目标服务;(5)巧妙地课堂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6)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7)拓展与升华是一节课质变的关键;(8)课堂小结或者总结再升华。徐老师的教学精神和教学理论总结非常值得广大青年教师学习、借鉴、参考。以上是我个人的研讨心得,不足之处望周主任批评指正。
2011-12-7
第二篇: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听支玉恒老师的《晏子使楚》有感
阳春三月,相约槐荫,春风拂面,烟柳依依,宽敞讲堂之中,备受洗礼。上星期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他身着朴素灰色甲克衫,却显得是那么的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我不敢相信他竟是一位七十五岁高龄的老人。当时,我内心除了敬佩、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老师在七十五岁高龄亲自为我们展示了他生动的课堂——《晏子使楚》。原本不是很活跃、不太机智的同学,却能在他循循善诱的引导下,自主地完成了学习任务。而支玉恒老师那沉稳、干练的教学风格,让听课者心旷神怡;清晰明细的教学环节,赋予了语文课生动的脉络;对于教材的解读,透彻而有深蕴,让听者意犹未尽。
大师的亲自执教,我得益不少。他没用任何辅助教具,节节课都体现了一种质朴的美,那么的简单、轻松、愉快,真是“大道无痕”!大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简约而不简单的导课
大隐隐于市,大象无形。开课时,支老师看到同学们正襟危坐在舞台上,亲切地说:“同学们真精神。”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回答:“老师真精神.”极其平凡的话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少了老师的威严,多了长辈的关怀;接下来,支老师又问:“同学们真可爱。”孩子们也顺着说:“老师真可
爱。”顿时,台上台下的老师和孩子都笑了起来。支老师与孩子们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他在有意地训练学生将听、想、说有机统一起来,训练他们在具体语言环境里要把词用准确。
二、机智有趣的教学识字
识字教学怎一个妙字了得,我们现在强调每节课必须要有写字指导,每堂课都要读写结合。对于这种观点我也是听之行之,有些教条。但观摩支玉恒老师的教学,发现他这堂课没有让学生用笔写字,在写课文题目时,支玉恒老师才顺势利导,引导学生看字形,记忆字义。当课文出现了重点字“晏”和“宴”、时,支老师便幽默风趣、意图明显地引发学生去想象,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和记忆字形。(晏子的“晏”是人的姓,所以“日”在上;而宴会在房子里举行,所以“宴”字带宝字盖)。
学生在读文中解字,在巧妙的解读中识记,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他还讲了他在教学中处理学生字词的妙招,为了让学生牢固地识记生字,使学生在考试时字词不丢分,他把每课出现的生字都组成四字成语或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照着笔画,一笔一笔地临摹一遍,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语言,还使得人人练就一手好字。
三、技能与价值观的完美结合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支玉恒老师的课,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教学中处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
概括能力,这是语文老师几乎都具备的品质。然而能把一堂课中的知识点准确地交给学生,并在课文结尾时有高度、有提升,却是很难把握的。支玉恒老师确确实实地做到了这一点。如《晏子使楚》一课的结尾,他这样问学生:“晏子在第二、三次反驳楚王用的是什么方法?”引导学生体会类比推理的好处,这样无形中渗透了习作的一个方法,又把简单的一篇课文又上升了一定的理论高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忽视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而支老师的授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将语文的工具性落在了实处。
四、提纲挈领似的文本解读
支玉恒老师强调,解读文本要把握住。要做到准确,必须认真整体研究文章的属性。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他喜欢借助具体课文。他强调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浑圆的整体,文本解读首先应该认清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结构和整体感情。不把握文章的整体,就容易产生片面性或南辕北辙的错误,把文章讲得“走了板”。文本解读,把握整体,才能准确,解读错了,贻害学生。也真的是聆听了他的讲解,我才
幡然顿悟。
五、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
由于这课是涉及历史故事的,所以他在让学生自己选择读法去读完一遍课文时,马上引导学生弄清历史背景,然后分析开头、结尾的联系,学生顺着老师的指引去循序渐进地步入课文重点。而教师在引导学生读文解惑的过程中,手中的粉笔呈现在黑板上的就是文章的脉络。《晏子使楚》这篇课文,重点讲了晏子在访问楚国时遇到的三件事。支玉恒老师请学生给每一件事加一个小标题。学生从一句话概括到两个字的标题,教师都做了顺势利导。遇到重点的文字,教师恰到好处地指点学生记忆。三件事交待完,又让学生把三件事用一句话连起来清楚地表达出。恰到好处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每次把握课文整体脉络,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这是支玉恒老师在教课中给我最深的感受。就如,当第三次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时,他引导学生抓住每一件事中的重点语句,品读课文,感受人物性格,让晏子机智、巧妙地反驳楚王的情形历历在目,把晏子的为人活生生地呈现在面前。真的是把文字都赋予了鲜活的精神了。
六、教、学、做 三者的精彩合体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教、学、做合一”,他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支老师在《晏子使
楚》这一课上让学生近乎于还原历史的表演更是把课堂演绎到了一个制高点。学生在表演中激发出了对文本的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有了在表演有了多元化的感悟,他们领略到了文字内涵的丰富意蕴,捕捉到了字里行间闪现的逻辑的严谨之美,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了生活。他们独到的见解与表演让学习活动变的愉悦多姿,他们相互的激发与启迪让闪光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学生在表演中尝试合作交流。培养了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品质---合作。
总之,听支老师讲课,如沐春风,如饮甘露。
怀仁镇中心小学 郑金玉
第三篇:参加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参加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岱岳实验中学小学部 马美超
能够有幸去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花园校区参加“睿师育人——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我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机会,也要感谢这两天学习中优秀教师带来的精彩课堂。聆听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优质课和专家的讲座,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在两天紧张的听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东平的刘晓倩老师,刘老师气质优雅,和蔼可亲,最让我难忘的是她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像电台主持人。刘老师在讲座中讲了三点:
一、要想让学生读懂文章,理解文章,首先需要让学生走进写文章的作者,体会作者的生活,感受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这样再去讲授课文,学生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体会、感悟。刘老师在讲授《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时,几次介绍叶圣陶老先生及其作品。让学生非常深度了解了作者,为学习课文,感悟文章的真谛打下有力的基础。二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还要了解编者的意图,大纲的要求以及学龄学情。这样才能因材施教。
三、语文老师要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这里的高度是指阅读的高度,思想的高度),这样就能多角度,深入的解读文本,就能引领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度。刘老师强调语文老师要热爱阅读,想办法用自己的阅读热情去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老师要在课上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文字美,内容思想上的人文美。这才是语文老师要实现的目标。刘老师说:“苍白的心灵无法产生丰富的语文素养!我们应用书籍充实自己的头脑。” 陈炳峰老师的课堂也是智慧满满。把主要部分拿出精讲,细讲,不可面面俱到。感情要荡漾一点,该高兴时愉悦一些,该悲伤时就压抑一些。陈老师强调,作为一名普通老师,不可盲目去效仿某位名师的风格,学窦桂梅的热情奔放学不好就会学成疯子,学支玉恒的深邃丰富,学不好就学成了傻子。名师有名师的特点,自己要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只要是你自己的特长就可以发挥,发扬。我很认同他的这一说法。
从几位名师的教学和专家的讲座中感受到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的素养。这方面包括语文素养和专业素养。正如吴勇老师讲座中谈到的一样,教师应该加强人文阅读和专业阅读。因为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学生、作者之间情感碰撞的过程,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正能量,怎么也擦不出情感的火花来。就像王文湛老师说的那样:语文老师要有文学素养,不要说教学的语言有语文味儿,就连批评学生,骂学生都要有语文味儿,让学生听了就觉得是一种享受,感受到一种美。因此,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尤其是要品读古今中外名家的笔墨,不断去积淀自己的文化内涵。
其次是关于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解读。在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和讲座中,都非常重视文本解读。突出了文本解读要细读和深读,因为文本就是语文教学中最直接最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前我们的教学中最多的是“初读课文,把握大意。”但是,听了专家们的讲座后,我明白了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把握文章大意,更要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一些关键词句,甚至是透过文本字词的缝隙,揣摩词句后隐藏的更深层的含义。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深入体会作者的情感世界和真实的写作意图。
再次是转变教学观念,努力实践新课程标准。一是要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在几位名师的教学中始终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参与者的教学理念。吴勇老师在课堂上遇到一位学生不敢大胆发言的时候,就积极引导、鼓励、帮助学生发言。当这位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看法时,老师就给学生鼓掌。这一举措,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肯定和尊重。我想这样不仅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可能还会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学生可能会因此而变得开朗、大方和自信。二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几堂课上,有学生自主阅读,在阅读中质疑的,有师生对话交流的,有小组合作探讨的,有展示成果的。其中吴昕歆老师以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流程设计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学生在多种形式中不断的吸取,不断的感受,从而实现教师的预定教学目标。
第四篇:参加石河子第二中学有效互动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参加“石河子第二中学有效互动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有感
刘芸
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三年来,各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为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由石河子二中主办、农二师华山中学、农四师一中、农五师高级中学、农六师高级中学、农七师高级中学、兵团二中协办的主题为“有效互动式”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与2012年4月20日在石河子第二中学开展,我有幸参加了物理以“有效互动式”课堂教学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与观摩。石河子第二中学确立课题“兴趣张扬、思维激活、快乐学习、各有所得”这一主题为研究方向,强调“互动”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教材及其扩张四个方面。提倡学生能自己学会的就不用教师教,学生学不懂的通过再次自学或是同桌学生教能自己探究学懂的教师不教;学生集体不能解决的大家一起研究,教师只是起点拨、引导的作用,以此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听了三节观摩课,石河子第二中学王文睿老师的《光的全反射》、张祥华老师的《电场强度》、华山中学韩艳老师的《多普勒效应》。为了能有效的覌课议课,我又一次重温了什么是互动式教学模式: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合适的教学选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以沟通和交流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拓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对学生思维动向的主导,以及创设一个能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合作性的环境。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与“学”两个主体在行动、语言、情感、思维上互动,产生共鸣,相互促进,从而构建激情、趣味、求异、互动的教学模式。同时了解了互动式教学法的运用应当具备如下之条件:基本理论知识的传输是保证有效互动的前提;选材的适当是保证互动的关键;教师的合理点评是保证互动的必须;课后的集中与个别反思是互动成果巩固的保障。本次活动使我深深体会到:
1、“精心预设”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基础。
有人要说,既然课堂是生成的,是不是可简化甚至不需预设?恰恰相反,动态生成的课堂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科学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预案的设计不是为了限制课堂的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所以,预设是必须的,它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2、“学会倾听”是创设高效课堂的保障
李政涛先生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与应答的过程。”倾听自始至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没有倾听,就没有对话,没有对话,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高效”的课堂又从何谈起?
“学会倾听”,能博采众长,弥补不足;能萌发灵感,触类旁通;还能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怎样才能“学会倾听”呢?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把训练倾听当作一项常规来抓,让学生做到:一要细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完整。二要耐心,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了再用适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三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四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做到有选择的接受。“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高效课堂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倡导学生“多思”。高
效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
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倾听学生,全神贯注地去听学生表达的每一句话。倾听学生的妙想、童心、情绪、需求„„在与孩子们的心灵之约中拥有体验和收获。
3、“和谐氛围”是创设高效课堂的情感支持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产生一种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感,对学生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而这种积极的情感又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使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大胆的探索和研究,使学生想平时所不敢想,言平常所不敢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探索、合作与交流。
4、“多元评价”是创设高效课堂的力量源泉
《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进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会运用多种方式的评价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到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评价。课堂上主要从“主动思考、积极合作、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情感与态度”等方面来评价。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当学生较好地完成任务时,教师要积极鼓励“你们合作得很成功!”、“你考虑得很周密!”„„当学生的思维有创意时,教师可表扬“你的想法真有创见!”、“佩服,老师竟没想到!”„„这样学生就能在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里产生了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时,教师也需激励“你肯定能行,再动动脑筋!”„„在教师真诚的期待中,学生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既要让学生踊跃地站起来,更要让学生体面地坐下,使学生一直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这三位做课教师都能把握好以上四个方面,创设高效课堂,给每一位听课教师以心灵的启迪。
虽然说是教了为了不教,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但是当学生的认识发生碰撞,理解出现对立时,教师的点拨作用就应该及时发挥作用,教师有必要组织学生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期间,教师还可以适当点拨,在学生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时,教师要针对定义进行精讲,并辅以情景体验,而不能一味的由着学生自主探究。因为我自感教师的关键认定(及定义性的结论)才会使学生认识不至于信马由缰,偏离轨道,促使本节课教学重点的突破,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认识,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实践与研究,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第五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名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心得
张光玉
9月15日到17日,我随语文组全体老师一起到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附小,参加了《名师新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培训学习,听了两天的课,目睹了名师大家的教学风范,感受了他们的先进教学理念和崇尚师范的可贵品质。学习之余,我更多的是思考:
一、名师大家们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亲近学生,搭建师生活动的友谊平台,没有急进,也没有浮躁;充分尊重学生的实际,循循善诱,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北师大教授吉春亚的课,利用故事的发展情节,抓住学生的思维走向,层层推进,强调学生思维逻辑性,让学生自主的写出自己的观点。既尊重了学生的意愿又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并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最后阐明观点:每个人对幸福的人生理解不同,为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追求。不但愉快地完成了教学目标,还充分达到了育人效果。她强调: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老师的话不是真理,要培养学生求真、求善的品质。养成学生的思考力,要一点一滴地、静心地。思维培养的基本任务是: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培养较强的思维能力,培养完善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使我从理论上得到了提高。
二、名师大家们热爱教学事业、孜孜以求的精神品质值得我学习。上海78岁的贾志敏老师,用他的课堂告诉了我,什么才是教师的价值;什么才是教师的信仰。教学生一年要想到他的五年,教他五年要想到他的五十年。要做真正的语文人,语文课要以育人为本。语文是人们交流和表达的工具,今天的教学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要做真正的语文人,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另外,如何培养学生的素养也是我值得深思的问题。看了外面的学生,再想想自己的学生,感觉差异挺大的。同时,我们此次外出培训,老师们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也非常令我感动,没一个人迟到,没一个人掉队。
总之,此次前行,收获颇多,感想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