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评价文献综述
学前教育评价的综述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国家政策对学前教育的逐渐重视,幼儿研究人员就学前评价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也有不乏需要重新审视的地方。本文从学前教育评价对象和评价要素两个方面对学前教育评价进行综述,研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总体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趋势。
关键字:学前教育评价、对象和要素、综述
各国由于国情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的不同,其学前教育评价兴起的原因也是有所不同。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实施和研究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达成教育目的的必备要素之一,在新《纲要》的指导下,我国幼儿教育评价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世界教育理念的发展趋势的变革,发展性评价观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教条评价爱理念,世界上已然发展成熟的学前教育评价体系也能够为我国开展学前教育评价工作提供指导和借鉴。另外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对我国学前教育评价也有风向标似的的指引,冯晓霞在《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中也强调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教育评价逐渐走向了客观化和科学化本人主要搜集了中知网上的就学前评价期刊文献有14篇期,幼儿发展评价17篇有核心观点的期刊文献,幼儿课程评价25篇,托幼机构的有关期刊文献15篇。除此之外,还主要参考了鄢超云2009年著的《学前教育评价》和2010年到2012年的《学前教育研究》中的36期等有关文献。相关文献中,研 1
究较多的是对学前教育评价相对权威的人物南京师范大学的虞永平教授以及冯晓霞教授的理论观点。
一、就学前教育评价对象来看
(一)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幼儿发展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断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手段。刘霞在《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中从后现代主义视野中,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价值体系带来一股清风,我国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对评价模式的研究
如对1962年佩里学前教育研究计划主持人戴纬·韦卡创立的美国高端模式的引入,针对我国具体园情,更强调了对幼儿发展评价中各领域的情境性评价的效度和信度。研究学者也把焦点放在了儿童的本体发展上,孙镜情在《浅谈“幼儿发展评价”》中也提出了评价不再是为了检查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情况,更为关注的是幼儿的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幼儿的情感、兴趣、爱好和意志、学习态度。在《指南》中,“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也是强调是从幼儿的角度来客观对幼儿评价。
2、对评价方法的研究
档案袋作为一种质化评价方式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认可,丁晓梅在《幼儿成长档案》中详细介绍了在新《纲要》的理念下对档案袋评价方式的初探,多角度、立体化的评价更适合儿童年龄特点。《观察记录—幼儿发展的评价的一种途径》提出了观察记录的科学设想和解释其可行性。包括系统取样,凡此种种研究大都是对已有的评价方法进行系统的介绍,或者进一步细化其优点,在自然情境中注重过程评价。于开莲、焦艳的《两种学前教育评价方案的对比》—多彩光谱评价方案与作品取样系统,两种评价方法都体现了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和服务性功能,体现出发展性评价思想。
3、对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在对幼儿各领域评价研究也很多,张静的《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也说明了对幼儿评价的多元化、整体化。向海英《幼儿社会性发展评价方案初探》是从幼儿社会性发展角度进行探究摸索,给予评价方案。徐晓莉《幼儿发展评价》也认为对幼儿的评价更应该放在过程上,注重幼儿的多方位发展,关注更多的是评价的动态性、多元化、综合性和过程性。结合素质教育的浪潮,《幼儿素质发展评价中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在素质教育观念下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定位》都是从一种新的角度对幼儿评价重新定位,贴近我国的现行的教育理念,总体评价角度分化上来研究。
整合目前研究者对儿童发展评价来看,研究的层次重在理论,考
虑实际对幼儿的评价可操作性不多;评价方法上单一,标准模糊;缺少变通研究,对差异性评价方案的研究较少。总之评价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切入点不够,导致理论是理论,在一线评价的实际操作者不能深入体会评价的应用。
(二)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研究
对幼儿园课程评价也是学前教育评价的核心部分,我国对幼儿园课程的评价主义集中在对课程的方案评价、过程的评价和效果的评价。目前我国幼儿园课程观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两股力量齐头并进。主要研究的一方面是对课程方案评价,主要介绍国外的幼儿园课程评价的方模式案或对其进行反思,如《澳大利亚幼儿园多元文化课程评价模式的启示与思考》、《国外幼儿园课程改革基本经验和发展趋势》、以及钱雨的《美国学前教育课程评价研究项目的背景、内容、实施极其启示》总结了各国课程评价的结果及其课程变革的基本趋势,能为我国的幼儿园课程评价带来哪些启示,结合了我国课程方案的优缺点,给予分析。另一方面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价,针对国内各省地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进行分析,高敬的《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编制的现状与分析》和刘丽湘《山西省幼儿园发展性课程评价改革综述》针对我国地方幼儿园的课程评价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幼儿园以往的课程评价误区进行新的观念定位与实践探索。最后对幼儿园课程评价效果的研究,一项课程或教学计划在实施后究竟受到哪些成效,可以通过评价来全面衡量。众多文献中,多是指出课程实施效果的弊 4
端,结果很少给予建议性的科学解决方案,对课程的评价重在对结果的评价而轻课程本身及与课程实施过程的相关因素。《促进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管理策略》、彭俊英《对构建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案的粗浅思考》都提到对成效的判断。对成效的判断不在于对于目标达成程度的了解,而是对成效的全面把握,包括对哪些预定目标之外的效果的把握,是一个度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量。王坚红在《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系统评价的初步方案》中指出评价的总目的是:“
1、通过评价进一步修改课程方案,使之趋于定型;
2、经过比较评价,辨明本课程模式与传统分科模式的区别所在;
3、对课程效果加以全面评估,考察其推广价值。”
课程是起点和终点,幼儿园课程改革层出不穷,甚是繁荣的背后,课程评价却未有实质的进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课程评价与幼儿园的生活相脱离,课程评价往往不鞥呢真正的反映幼儿的发展;
2、重视结果的评价,忽视活动过程及其本身在幼儿发展中的价值;
3、课程评价主张的是“完人”式的评价,忽视了人的发展的差异性,也不符合终身教育的思想;
4、课程评价对象的单一化,将课程仅仅理解为“在幼儿园中”的课程;
5、课程评价主体的失落—教师与幼儿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客体,更应该成为课程评价的主体;
6、动态课程评价并没有结合幼儿园本身,具体实施。
(三)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研究
随着我国对学前教育的不断关注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5
不断增加,全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纲要》出台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幼儿教师的评价研究也就渐渐增多。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目前个地方幼儿园教师素质层次不齐,对幼儿教师的评价研究是学前教育对象中研究较多的部分。经过对各文献的综合整理,发现对幼儿教师的评价研究多集中行政性和发展性评价。行政性评价主要是对一个幼儿教师的评价后,可以基本评价出其称职与否性,而发展性评价侧重于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改善教育行为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行政性考评最常见的做法是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量化的评价指标来评定教师的工作,判断教师的优劣,多采用的是他人评定。定量评定的终结性评价和他人评价这两种评价方式在教师工作中的影响颇深。如《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介绍的就是量化的评价体系,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教师,以期得到相对准确的评价结果。
但是近年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观念渐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亲睐。相应地,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的评价方案,如形成性评价研究,自我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和推广,以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幼教组织编写的《幼儿教师自我评价手册》即是以提高参与早期教育的各类人员的工作主动性和自我发展能力为目的的。李云翔的《关于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评价的研究》、中都提到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评价,冯晓霞在《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中也指出幼
儿园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幼儿园教师作为一门专业化职业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纵观这些对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研究都是基于在对已有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角度进行的研究。如王元芬的《幼儿教师自我评价研究》也认为教师是通过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达到自我提高的过程。黄雪梅在《浅谈自我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中也认为自我评价是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核心,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有持续的激励作用,自我评价作为一种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是专业发展提高的根本动力,这些都体现了对教师评价的发现性原则,发展性评价的一个重要特也就是评价主体的由他评到自评的变化,这些研究也为教师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信心。
对幼儿园教师的评价中所存在的问题有教师多处于被动受检查,被批评的地位;在最终评价的评价结果里很少有自己发表的意见的机会;评价结果通常与奖励或者职称挂钩;评价的结果多为终结性评价,很少能够给教师提供能让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评价的意见面面俱到,但是不能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有重点的指导。
(四)托幼机构质量评价
从80年代末,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对幼儿园进行分级分类验收活动以来,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在我国就从无到有,蓬勃发展起来。这些政策的实施以来,不仅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经验,也为我国幼教机构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有益的贡献。目前我国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 7
量评价内容的问题的研究主要包括结构性质量、过程性质量、结果性质量等方面。在托幼机构评价研究中,其中“环境评价量表”是对托幼机构进行评价用的最多的一种评价方法,由于其操作性强,评价内容结构合理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和好评,对我国托幼教育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采取的是一种差距评价模式。即在一定的教育观念下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这种标准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的或者高质量的托幼机构教育工作模式比较一致的看法,好据此去考察各个园所的工作,衡量它们符合或者偏离这套标准的程度。在我国托幼机构分类定级的验收标准来看,一般以国家的文件法规为指导思想和依据,其评价标准通常由从业人员素质标准,工作人员的职责标准,效率标准,效果标准四类构成。
刘霞在《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概念辨析》中指出,托幼教育质量指的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极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教育机构中教育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极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的价值判断。对其价值的判断应该定位在儿童发展的身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位。
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在评价标准的时代性、先进性以及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合理化等方面,还有许多地方要加以改进。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评价标准过于抽象笼统,可操作性差;托幼机构质量评价重结构,轻过程,以教师行为为核心的班级教育活动应是托幼机构质量评价的中心内容。
(五)幼儿教学评价
幼儿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按照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并给予价值判断的过程。教育评价的历史以教学评价为主线贯穿始终,并不断延化并扩大其评价的对象的范围。教学评价与课程评价一样,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教学观和价值取向,教学活动的重点是向幼儿们传授他们那个年龄层的浅显的知识。我国对教学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各领域的教师授课过程和幼儿作品展现结果的研究上,注重教学评价的结果上。教学的评价与对教师的评价,幼儿的评价是分不开的,教学的评价多侧重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虞永平提出了一个由四个项目评价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案,并对此进行阐释,来说明如何对幼儿园教学进行评价。同时沐文扬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评价理念—生态式教学评价,其目的观是促进教师和幼儿共同可持续发展,方式观是讲究各要素的平衡。
对于幼儿教学评价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如对于标准的定位问题,哪种领域的教学应该对应哪种评价标准?教学评价的价值判断结果,仅仅停留在效果判断上,没有与幼儿的发展适应性联系起来?评价机制的建立等等,都需要在以后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对幼儿教学评价工作科学而有效。
目前教学评价中曾在着一些误区,“知识是教学的核心要素,知识问题是教学评价的关键性问题”。基于这种观点,对于幼儿教学评价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基于知识的价值多维性,提倡幼儿园教学
评价关注人的和谐发展;
2、基于知识的境域性特点,提倡幼儿园教学评价关注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性;
3、基于知识的结构性特点,提倡幼儿园教学评价关注知识的意义统一;
4、基于知识的分类特征,提倡幼儿园教学评价关注归纳与演绎的有机结合。
二、对于学前教育评价要素的研究分析
(一)评价目的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目的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常与奖励和职称评定挂钩的评价,另外一类是真正能够帮助托幼机构和教师提高的发展性建议。前者的评价目的主要是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为目的,对评价对象通过评价而最终得到的结果进行分等鉴定。后者是以诊断和改进学前教育,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包括幼儿教师和幼儿,甚至家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目的的。传统的学前教育评价以前者居多,近年来,通过创设教育评价的适宜性,对教育的评价腰围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观念上,从理论上开始得到了人们的认同,无论是儿童评价,教师工作评价还是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的研究中,评价的目的都是越来越强调通过评价诊断,目的是改进教育过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师和幼儿的成长。
遗憾的是这种新观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具体的评价行为,如仍有热衷于根据评价结果,给儿童排队,贴标签的区分,是好孩子还是差孩子。还有不少教师的评价方案主要着眼于区分教师工作的优劣水 10
平,这些都不利于幼儿和教师的发展,消磨了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评价内容
学前教育评价内容所覆盖的范围主要集中于微观和中观层面,绝大多数的评价活动是以幼儿园内部工作,如环境创设,教师队伍、领导班子等和幼儿个体的发展和表现,如幼儿发展水平,在美术、手工及角色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等为对象的内容。总体而言,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内容呈逐步扩大的趋势,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幼儿发展领域。而是逐渐扩大到学前教育整个过程。如对教育方案或者计划的评价,对教育过程的评价,对教育效果的评价和诸方面的评价。对院长的评价,对教师的评价和对环境的评价等各个与幼儿教育有关的各要素。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学前教育评价在内容上仍有局限之处,主要表现在首先涉及的领域不均衡,一般说来,教育评价研究的领域主要包括幼儿评价,人事评价,课程评价,托幼机构评价,特定项目评价和方案评价,大群体评价等几个方面。而当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绝大多数集中在幼儿评价领域,对教师的评价及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几个方面。有关其他方面评价领域的研究微乎其微。
对于宏观评价,如学前教育改革的科学性、学前教育的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平、学前教育管理人员和组织机构设臵的合理性等方面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最后学前教育评价多以静态的对象为主,评价时多关注的是被评价对象已经达到的水平或者已经具备的条件,而对评 11
价对象的发展状态、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关注的比较少。
(三)评价方法
所有的学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故而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使用的呼声很高,尤出。其是在幼儿评价和教师工作评价中,多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如定型评价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自评和他评”,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的结合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结合表现尤为突出。幼儿园教育评价中,影响颇深的大多也是评价方案在制定评价标准时所遵循的思路即为分解目标,改善目标,定义指标,确定权重,定案成文。最终的评价结果即为以数值或等级的方式呈现。实证化评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科学合理地作出定量分析上,而易于忽视对过程的评价。不到之处在于评价方法中忽视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交流,忽视评价中的价值研究,把各种教育价值用指标形式凝固化、统一化。关键的是研究中,忽略了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化,无意中消弱了不能直接测量的内容在评价中的地位和作用。人文化的评价方式是对实证化的评价方式的有益补充,但是专门论述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在评价中的应用的文献还为甚少。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仍然很薄弱,只是仍可明显地看到对人文化评价的关注已成为近两年来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就具体的评价方法来看,在实践中,多是沿袭传统上习惯使用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他人评价和定量评价等方法。由于教育活动及其复杂,且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每种方法都有特点的 12
适用范围和局限,使得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不能作为统一的标准。
(四)评价主体
就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主体性而言,评价主体以外在的单一性的评价为主,如教师评价多由幼儿园管理者进行评价;而幼儿发展评价多由教师评定。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多由上级主管部门组织进行评定。而近年来学前教育评价中,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主张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评价活动中得以运用。例如教师评价中,教师本人也成为评价的主体,托幼机构的评价也参与其中。另外我,从方法了的角度而言,实证化倾向突出而又人文化的特征明显不足,以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为主的预定式评价为主,在托幼机构的评价中,提倡家长及其他社会成员的介入。《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也明确点出了多元评价的优越性以及对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幼儿在自我评价中,初步学习评判自己的行为的正误,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幼儿发展评价注重家长的积极参与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已经成为学前教育评价的一种重要趋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新《纲要》提出的多元评价要求,体现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发展能力”等现代教育及教育评价观念以深入人心。
总之,近年来的学前教育评价研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科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学前教育评价研究仍不成熟。
1、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重点仍放在学前教育评价的理论建构上,对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具体方法的研究还 13
不足;
2、由于个地方的托幼机构受到当地的政策、经济、文化的影响,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不可少的,应该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案对其实施评价,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其均衡发展,而不是放在对它们进行分级分类上,目标没认清。
3、多元化评价方案没有真正落实到位。目前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理论基础还是很薄弱,为了使学前教育评价真正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杠杆和动力,急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三、研究的不足和趋势
(一)存在问题
通过文献检索和对核心期刊的研读发现,近年来我国对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的热潮主要起源于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新《纲要》,也针对新《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评价中也强调了教育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的主体、原则、方法和内容等,相关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学者对幼儿发展评价,幼儿教师评价,幼儿课程评价,幼儿园教学评价和托幼机构质量评价做出了更多研究和探索。此外,从学前教育评价的要素来看,对学前教育评价的目的、内容、标准和评价主体的研究成果颇丰,重在把幼儿发展性评价问题和建构适宜幼儿的课程问题展现出来,也为我国学前教育质量和学前教育评价理念的提升有了质的改观。纵观这些文献来看,其研 究也出现了一些局限性,主要问题是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有:
1、停留在对国外的评价理论的一味的说明性介绍; 14
2、对国内学前教育评价现状的分析,而对策或者实证研究较少,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
3、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学校等研究机构,而在实践前线的学前从业人员较少,导致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
4、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主要还是在面上,点上的东西较少;
5、重复研究,很多研究者就前人的研究,反反复复针对一个问题做了很多无果的重复劳动,聚焦点基本一致,提出观点也如出一辙,没有做出新的界定;
6、学前教育评价对评价的评价研究较少,没有对评价体系自身的效度和信度进行评价。下面就此种种问题,做出详细综述。
(二)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 冯晓霞.多元智能理论与幼儿园教育评价改革[J] .学前教育研究,2003,(9).
[3] 鄢超云.学前教育研究评价[M] .2009.
[4] 孙镜倩.浅谈“幼儿发展评价”[J] .科学教育研究,2009,(9).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6] 丁晓梅.幼儿成长档案[J] . 学前教育研究,2008,(6). [7] 刘霞.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J] .探索·研究,2010.
[7] 王小兰.观察记录—幼儿发展的评价的一种途径[J] .学校管理与发展,2010,(12).
[7] 张静.多元评价促进幼儿个体发展[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0,(9).
[7] 虞永平.幼儿课程中的家长参与和家长发展[J] .家庭与社区教育,2006,(6).
[8] 于开莲,焦艳.两种学前教育评价新方案的对比[J] .学前教育研究,2009,(8).
[9]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发展与教师成长[J] .学前教育研究,2007,(12).
[10] 罗玉平.幼儿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
践,2011,(4).
[11] 彭英俊.对建构幼儿园课程评价方案的粗浅思考[J] .学前教育研究,2003,(8).
[12] 史晓波.多元评价视角下的幼儿园课程评价[J] .幼儿教育,2007,(6).
[13] 程方生.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实践批判[J] .江西教育科研,2006,(5).
[14] 刘焱.试论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几个问题[J] .学前教育研究,1998,(3).
[15] 刘霞.我国现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具研究[J] .学前教育研究,2003,(7).
[16] 刘霞.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概念与构成[J] .学前教育研究,2004,(4).
第二篇:学前教育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北华大学
项目名称:学前教育研究
负 责 人: 王腾云
班级:师范一班
学号:15
完成日期:2012-10-11 1
学前教育研究综述
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第一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还是比较相对落后的。就学前教育发展史来看来说,从以前单纯的幼儿园到现在双语幼儿园的普遍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相比国外学前教育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而且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学前教育存在幼儿培养片面化;学前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等。
崔方方;洪秀敏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提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存在区域不均衡状况,表现为中西部地区毛入园率低、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参差不齐等。因此,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区域均衡发展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宣传力度,提升幼儿教师的待遇和准入门槛,加大政府政策及财政支持力度并适度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东北师范大学的 汪冬梅《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体现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多样化的需求、巩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发展整个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陕西师范大学的 姚国辉在《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也谈到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历史就是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不断调整发展的历史,对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既是学前教育研究的需要,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他把学前教育划分为三个大时期,分别为: 解放前、解放初至“文革前”和改革开放至今.针对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分析学前教育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特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他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个时期对学前教育发展状况来指导现在的学前教育发展。
司富春在《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给出了最详细的做法就是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并制定学前教育法,规范全国的学前教育活动。并指出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学前教育活动,是解决我国当前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诸多突出问题,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根本保障。在这一点上,我非常赞同。现在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制度,既然,学前教育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呢? 李玉峰在《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通过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特出在这样一个启示:提高幼儿入园率,努力普及学前教育;积极发展公立幼儿园;建设高素质幼教师资队伍;逐年增加政府幼教经费投入;尽早出台学前教育法,保障各项基础工作顺利实。
吴琼;林筱彬在《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相比,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发达国家。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从美国发展学前教育的制定政策和法规、持续投入资金、提供适宜的教育服务等方面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向应是:政府应加强投入和管理,承担起发展学前教育的主要责任;加快学前教育立法,以立法保障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关注处境不利的儿童,推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平。
西北大学的王亚新在《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主要分析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还相对缓慢,还存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还很不到位。本论文主要立足于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实际,以陕西的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为主要分析对象,运用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进行了客观描述和理论分析。通过作者的进一步分析,可见政府对于学前教育的职能也很重要,我国现在学前教育的发展跟政府有很大一部分关系。
刘炎在 《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基本问题,即学前教育事业的性质是什么、政府在发展学前教育中应承担什么责任、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应如何确定、有限的学前教育公共财政资源应如何分配。在深入探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若干建议,给我们对于学前教育未来的发展确定了思路。
我们通过研究我国学前教育现状,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给我们的启示以及对未来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思路。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过去,而且能够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现在、预见未来,更好地认识学前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把握学前教育发展的时机。时代变了.我们今天的国情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前教育实际也已经发展到新的水平。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关注学前教育这一块领域,使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逐步向着全面化,系统化进行。
参考文献:
1.崔方方;洪秀敏《发展研究 期刊 2010-12-25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区域不均衡:现状、原因与建议》教育2.汪冬梅 《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东北师范大学
2006-05-10 3.姚国辉《0
4.司富春.《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畴》 中国政协2012第七期
5.李玉峰.《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发展对我国学前教育规划实施的启示》现代教育管理.期刊。2010-07-15 6.吴琼;林筱彬.《2010-11-15 7.王亚新.《
美国学前教育发展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教育探索 期刊
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史系统分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8-05-1
我国学前教育的政府职能分析》 西北大学.2008-06-30 8.刘焱.《对我国学前教育几个基本问题的探讨——兼谈我国学前教育未来发展思路》.教育发展研究.期刊 2009-04-25 9.庞丽娟;胡娟;洪秀敏
.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10.侯莉敏.我国幼儿园课程标准的演变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11.张春霞.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兼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教育理念[J].学前教育研究.2002(06)12.曹能秀.究 2008-03-15 全人发展的幼儿教育——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学前教育研13.卓玛巴毛.关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现状[J].成功(教育)2012-02-23 14.庞丽娟;胡娟;洪秀敏15.彭俊英;高群;肖杰.研究
2011-07-01
16.王回澜..论学前教育的价值.2003-01-25
西部农村幼儿园教育效益分析与政策建议.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11-30 17.施燕.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8.刘晓东.儿童教育新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9.幼儿园教育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0.幼儿园课程实施指导·社会.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三篇:近二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近二十年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文献综述
07学前教育鱼婷妮40715050
【摘要】学前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学前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教育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的必要手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就已受到广泛关注并迅速发展。进入90年代,为促进《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的实施,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就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可行性和规范性进行了探索,使评价的主要方法从“描述性”转变为“量化”的方式;注意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进入21世纪,在新的教育思想的冲击下,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和实践逐步拓展了原有的范围、功能和意义。由于我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评价方面的范围广、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本文从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着手,对我国近二十年学前教育评价研究综述如下。
【关键词】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
一、关于幼儿发展评价
幼儿发展评价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主要反馈信息,对幼儿园教育活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对于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成为幼教各界重要的研究内容。近二十年来,幼儿发展评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注重介绍西方先进教育理念和文化思想潮及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的启示。如适宜发展性教育和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国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启示为: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注重差异性评价;构建多样化与个性化相统一的评价内容;采用个体化的评价标准;倡导以观察和描述为基础的评价方法等。
2、幼儿发展评价从注重结果评价渐渐转向注重过程评价,从关注定量评价到关注定性评价,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我国幼儿发展评价发展的历程中,最初的幼儿发展评价是简单的定性描述,到20世纪80年代引进泰勒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和西方的标准化测验以后,定量评价代替了定性评价,实证化方法垄断了整个教育评价领域包括幼儿发展评价领域。就这样,幼儿发展评价在定量和定性之间徘徊,要么强调定量,要么强调定性,非此即彼,把两者对立起来。近二十年,在先进教育理念,尤其是适宜发展性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幼儿发展评价渐渐地从关注定量评价走向定性评价,体现出过程取向的评价理念。在幼儿发展评价方式上出现了个案观察记录、时间观察、档案袋记录、轶事记录等多种评价方式,这些评价方式都是通过不断的观察,对幼儿自然流露的行为进行原始的真实的记录,保存幼儿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进而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进行非统一标准的描述性评价。
3、提倡真实评价或情境化评价模式,即在幼儿真实生活情境中和幼儿园所提供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对所在。
4、美国教师档案袋评价对我国幼儿园教师评价的启示。美国教师档案袋评价超越了传统的教师评价方式,较之以前的测验测量、课堂听课,它使教师评价更具真实性、全面性、发展性,便于展现教师的能力、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关于教师工作评价
教师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是保证幼儿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师所具有的专业化程度直接影响到幼儿教育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对教师的评价,教师需要通过评价,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因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评价的主要目的。在教育评价发展史上留下了斯塔弗尔比姆的一句名言———“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传统的幼儿园教师评价多以“证明”为取向,它往往将自身功能仅仅定位于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业绩进行鉴定和甄别,大多以对教师进行
资格认定或等级排定为终极目标。这种教师评价并不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历程,而是注重对教师在某段时间(一节教学、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内的专业水平和工作实效做出总结性的评定。而以“改进”为目的教师评价不仅仅是给教师一个“证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结果,更是启迪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反思自己的工作,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不断改进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这方面的研究如下:
1、进行分层评价,关注不同发展层面教师的专业需求,对不同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的教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策略,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评价的要点,让评价帮助教师看清自己的发展道路。
2、教师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中的反思性评价。幼儿教师学会反思性自我评价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我反思习惯,是其专业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在日常教育工作中不断地纳入自我反思过程,及时发现自己工作中的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方面,是不断提高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教师在日常教育实践中通过评价和分析不断地反思和调整,才能更有效地解决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更好地积累成功经验,使教育活动更具教育性、适宜性和有效性。
3、走向以对话和理解为基础的幼儿园教师评价。“现代教师评价观更倾向于把评价看做是教师与外在评价者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看做是双方以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促进被评价个体发展为共同目的、相互对话与理解的过程。”通过对话,教师真诚地向外在评价者交流自己的经验与想法,从自身所处的具体背景出发自由地表达个人的意见,由此,整个评价过程将因为所有评价者对教师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而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更大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话对自己进行反思和评价,外在评价者则表达自己的看法,双方分享彼此的意见和经验,继而通过对话互相回应、互相商讨、互相理解。”因此,教师与外在评价者进行充分的对话与沟通,是评价能够促进教师发展与提高的关键区分评价对象的优良程度,对评价对象分等鉴定。
总之,学前教育评价作为一种导向机制,具有激励作用,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这一点在幼教同仁中已达成共识。近二十年,关于学前教育评价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评价体系及评价对象的复杂性,我国学前教育评价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对于学前教育评价的研究之路仍是一条漫长之路。我们要更新评价观念,在借鉴国外评价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创建科学、合理、全面、具发展性的评价体系,真正做到不是为证明而评价,而是为改进而评价。
三、关于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许多地方政府制定颁布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即分级分类验收标准,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在我国也就从无到有,逐渐发展,不仅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对促进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提高作出了有益的贡献。在我国,对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通常采取的还是一种差距评价模式,即首先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制定出一套评价标准,然后依据这套标准去考量幼儿园的工作,衡量或判断它们符合或偏离这套标准的程度。这套标准通常由从业人员的素质标准、职责标准、效率标准和效果标准构成。在托幼机构评价工作中,制定合理的评价标准是开展评价的核心,而当下我国地方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幼儿园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存在着许多问题,如,重视静态的制度建设而非动态的师幼互动过程,评价指标过于笼统缺乏可操作性等,因而有研究者在评价标准的制定上做了一些尝试。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虽然在近些年有所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刘霞.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J].教育导刊,2008,(6).[3]刘霞,胡祖祥.档案袋评价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教育导刊(幼教版),2005,(12).[4]曾广慧.观察记录———评价幼儿的重要依据[J].早期教育,2003,(7).[5]夏靖.轶事记录法在幼儿评价中的应用[J].学前教育研究,2003,(7—8).[6]励琦.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再定位[J].幼儿教育,2001,(7—8).[7]徐晓莉.幼儿发展评价:关注过程重在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8,(8).[8]张婕,朱家雄.从接受他评到自主参与评价———论幼儿园教师评价中教师角色的嬗变[J]幼
儿教育,2006,(2).[9]刘焱,潘月娟.“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的特点、结构和信效度检验[J].学前教育研
究, 2008,(6).[10] 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9·
[11] 白爱保.幼儿发展评价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0·
[12] 霍力岩.学前教育评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
[13] 何卫红.幼儿教师工作评价方案初探.学前教育研究·1997,(6)
第四篇:学前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我评价
答:自我评价就是被评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2.“八年研究”
答:“八年研究”是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3.外貌评价模式
答:外貌评价模式就是心理测量学家斯塔克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评价应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方面,而且不论是描述还是判断,都要搜集被评价对象如教育计划或方案的先在因素(前提)过程因素(前提)和结果因素(成果)。
4.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就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就是把零碎的评价信息进行系统地整理、组合及综合分析,以显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评价结果的处理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答:(1)教育评价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极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
(2)教育评价要从所要实现的目标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作出某种判断。
(3)教育评价可以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利用评价的调控机制,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不好,则会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
尽可能取得一致。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3.如何调控评价者的心理?
答:对评价者的心理调控不仅要有技术性措施调控,而且要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技术培训:
(1)评价者素质能力的调节和控制:①选拔考核把关②评价技能培训③思想品德教育;(2)管理上的调节控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预防、监督、检查某些心理现象发生,或者制约控制某些心理现象发生效应影响。
4.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答: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第一、被评单位先自评,可激励机构的自我完善;第二、评价标准一般能较顺利地得到贯彻与操作;第三、现场访察之后不久既写出书面报告;第四、可对多方面情况加以考察和评价。
局限:第一、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第二、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5.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包括宣传动员、收集评价资料、汇总与整理评价资料。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论述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就是人们对学前教育评价客观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指导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是指导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行动准则。失去了原则的评价就是盲目的评价,那样的评价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学前教育评价必须明确并遵循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指通过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侧重、评价结果的肯定或否定,推动学前教育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评价必须保证正确的方向。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有整体的或总体的目标,有幼儿园工作的目标,有幼儿发展的目标,相应地,学前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也应该体现在这三方面的目标之中。学前教育评价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育教育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不仅是指导和规范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中要的行政法规,也是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其核心思想“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是学前教育评价的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进行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工作评价的总方向。
幼儿发展的评价有它自己的目标和体现在目标中的方向性。如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必须是对幼儿全
面发展的评价,是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评价、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评价以及社会性和情绪情感方面的评价的综合,不得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在评价工作中只重视对某个方面如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评价,那么我们就违背了幼儿发展的目标,没能正确体现幼儿发展评价中的方向。
幼儿园工作评价也有其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体现为与总方向一致的一定的方向性。如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其目标应该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必须认识到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特点,不能“重教轻保”,只重视对“教”的评价,而不重视对“保”的评价。如果只重视对“教”的评价,而不重视对“保”的评价,就会误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违背学前教育总目标的要求,从而也就违背了学前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
二、可行性原则
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评定,并根据测量的评定的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它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学前教育评价切实可行。如果没有可行性,学前教育评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保证学前教育评价的可行性,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评价指标体系要简便易测。全面、先进性是我们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是,过分要求全面和先进,可能会使评价项目过多,实施评价时工作量过大,人力、物力都达不到,也可能会使评价项目不符合大多数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评价对象离要求距离过大。因此,我们学前教育评价必须解决好全面、先进和适度之间的矛盾,在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同时,更重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切实可行。
第二,评价指标要有一致性和普遍性。一致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由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必须坚持,不能降低,务求一致。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对相同的评价对象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第三,不能过分要求量化的评价结果。学前教育现象非常复杂,可变量多,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要做出精确度量是很困难的。根据控制论中“在同一系统中,高度复杂性与高度精确性不能并存”的原理,我们必须面对学前教育高度复杂性的现实,在复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中,就不得不降低一点精确性。所以,我们的学前教育评价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如果对定性描述实行量化,可以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原理,在等级评定基础上“赋值”进行“二次量化”。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只有遵循了全面性原则,才能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在评价过程中收集信息的全面性,从而使评价工作更科学、准确。
贯彻全面性原则,还要求我们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要全面、充分地收集有关信息,不要偏听偏信。譬如,对一个幼儿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听取某个领导的意见。还要听取幼儿园其它教师、员工的意见,听
取广大家长的意见,还要征求幼儿对老师的意见,考察她所负责的某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幼儿园的评价,不能只听取几个幼儿教师的意见,而要听取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意见,搜集各方面的有关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归纳,做出恰当的评价。
2.以评价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例,论述设计评价指标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处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反馈。
教育评价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附录下表
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有:第一,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第二,设计评价项目;第三,对以鉴定、比较为目的的评价设计指标系统,根据各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定量表和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第五,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第六,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第五篇:学前教育评价
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前教育活动有关各方面和各种问题进行系统的检测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
2、形成性评价,:在教育过程中持续的进行,目的在于及时的了解教育动态过程的成效,以便及时的做出反馈性调节,获取改进工作的依据,提高教育过程的质量。
3、诊断性评价,:指在教育活动之前进行的预测性评价或事实评价,目的在于了解对象的基础情况,并有效的发现问题,为制定教学计划或解决某些实际问题做准备。
4、终结性评价,: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后进行,目的在于全面了解该教育活动的结果,对达成目标的程度做出总结性评鉴。
5、常模参照评价:以个体的测量结果与统一团体的平均分数相比较,从而确定个体成绩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6,个体内差异评价:把某类评价对象的每一个个体的过去和现在相比较,或将同一评价对象的若干侧面相互比较。
7、CIPP评价模式,:是知道各种教育评价项目的整合型理论框架,该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对背景,输入,过程,结果四个部分的平价。
8、评价指标体系,:是指关于被评价对象的各级因素的集合体,以及相应的权重系数集合与量化方法。
9、学前儿童发展测量,:是为判断儿童发展状况而手机信息的过程,通常是通过测验或观察等手段获取学前儿童的身体,动作,语言,认知,情感,社会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资料或数据。
10、实验性课程评价:是对已经成型或比较成熟的某种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对另一种或其他课程加以比较,以确定某种课程的价值和效果。
11、游戏评价(广义):泛指一切与游戏有关的评价活动,也包括对游戏环境,材料,内容,过程,结果的评价,以及对以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和学的过程的指导,游戏中幼儿的表现的发展水平特征,以及幼儿的各类游戏活动效果的评价,12、游戏观:反应了教师对幼儿游戏及其发展意义的理解,关系到教师对游戏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在游戏中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对游戏结果的评价,是教师的教育观和课程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3、评价方案,:是指整个评价工作的总结结构与工作计划,是评价工作的关键指南,也是整个评价过程技术性较强的一环。简答题
一、学前教育机构评价的目的 P3881、了解或证实机构中儿童及其家庭的需要,以及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在何种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要。
2、了解或证实保育教育各项工作和措施的有效性和有用性。
3、检测结果是否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4、考察机构是否计划实施,如完成计划时间表得偏离程度等。
5、发现有点和不足,以便改进。
6、总结机构经验,以便宣传推广。
7、比较不同机构某些方面的质量优劣。
8、全面考察成功的机构,以便在异地开设连锁机构。二、教师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和步骤P381
原则:1,主题性原则2,民主化原则 3,过程性原则 4,融合性原则 5,量化与质的评价,静态与动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
步骤:1,确定评价主体与评价内容。2,确定评价的基本步骤。3,评价面谈的项目与提纲
三,幼儿日常活动中评价应当遵循哪些原则?P300 1,以正确的观念与知识准备为前提 2,注重对儿童日常实际行为的观察 3,利用评价反思与改进教育
4,对幼儿的发展状况作出评价结论是必须十分慎重 四,评价方案一般包括哪些内容?P99 1,明确评价目的和评价问题
2,根据评价所依据的概念性模式建立目标框架 3,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4,确定收集评价资料的方法和步骤 5,准备评价记录表格与文件 6,制定资料分析计划
五,指标体系的确定需要遵循哪些原则和要求?P104
1分类科学,权重合理2定义具体,可测可比3符合现实,切实可行 六,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的缺点是什么?P38
1.强调行为目标,而相对忽视了教育过程或前提条件,不能直接评价教育过程,以及任何并非与行为目标直接关联的现象或方面。
2、鉴于教育活动本身固有的迟效性,许多教育结果需在教育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之后方可显现。因此,评价中有时难以及时获取关于教育效果的信息。
3、有些行为目标所标志的行为是难以直接的,轻易地或符合道德的,合法的观测到的,故不得不涉及对某些替代行为的考察,其测量的有效程度尚有待证实。
4、往往缺乏对目标的价值判断方面的注意。有时为了便于测量,进队以协议与测量的行为目标进行评估,而对注入创造性等不易测量的东西,则常较少的列入被测行为目标。
七、目标获得性评价模式的优点是什么?P381、将评价视角集中易清晰地行为目标,并用前侧决定儿童发展的水平基线,用后侧考察教育的效益,所获资料可供课程决策人员制定计划时参考,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效果。
2、能系统的考察既定目标与儿童实际发展之间的一致性,与系统分析法较为接近,切结构紧凑,故长时期以来在教育评价占有重要地位。
3、具有详细,具体的测量标准,因而相对于目标达成程度作出评价。
4、教育者在评价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八、学前教育评价功能的实现需要具备哪些条件?P17
1、评价必须依据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
3、对评价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和说明 九,观察日记有哪些优缺点?P141
优点:1可追踪幼儿的发展,发现其行为特征。2,提供幼儿的经验历史。3不需正式训练,4,可以时候记录,家长也可以做 缺点:1,可靠性取决于观察记录者
2,信息的系统性取决于观察记录者3,要求一定的写作技能4,难以避免观察者主观偏见 论述题
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与特点P18 1,评价涉及越来越多的相关领域 2,评价机构趋于多样化 3,评价结果与研究相结合 4,评价方法技术的不断革新 5,评价为决策提供依据
6,发展性评价活动以及评价过程制度化 7,对评价工作的再评价
8,重视评价的动态过程和反馈与前反馈作用 请重点复习第一、二章
填空题、判断题、还有连线题用来区分成绩,没有范围
1,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泰勒的教育评价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目标--教育--过程--评价--目标”十分强调目标与评价在教育活动中的意义。2,教育评价研究设计对两类不同知识的追求:⑴理解性知识;⑵倡导性知识、3,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鉴定性功能,诊断评价,改进功能,激励功能,导向功能。
4,评价与高效度,高信度的测量相关,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5,差距模式是由普罗佛斯为评价学校课程而设计的。
6,评价模式的选择应注意:1,根据被评价单位的特征,评价的目的,评价者的条件,选择较为匹配的框架模式。2,进一步了解和分析所选定的模式,参考更多的资料尽可能在充分理解和剖析的基础上,参考与借鉴。3,个模式均有优点与缺点,评价中应根据需要,善于借鉴多模式的优点,克服某一模式的局限。4模式仅提供思路框架,应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评价的特点与要求,进行具体的,详细的评价方案设计,并以此为实际评价工作的指南。5,在评价时间中,执行某模式时,其优点不会自动呈现,评价者应对评价的意图,步骤,手段等进行审慎的逻辑分析,必要时采用预评模式。6参考模式框架时,应充分发挥评价者自身的创造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原有模式做必要的,合理的修改,使之更加有用与可行。7,评价报告撰写提纲P81 8,评价的基本方法P84_P97
9,指标体系的定案成文(判断)P118 10,个别谈话P146
11,每个幼儿教育协会(NAEYC)早期儿童教育机构认证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