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
《学前教育评价》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
1.自我评价
指被评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2.教育测量
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教育某一方面作出事实判断,并进行赋值的过程。
3.“八年研究”
指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
4.形成性评价
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为“过程中的评价”。
5.总结性评价
是以预先设定的教育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最终取得的成就或成绩进行评价。又称“事后的评价”。
6.相对评价
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作为基准,将该类对象逐一与基准相比较,判断其是否达到基准所具备的特征及其程度;或用某种方法把所有评价对象排成先后顺序,判断每个对象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7.绝对评价
在被评价对象以外确定一个标准,通常是既定目标,将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比较,评价其达到标准程度,作出价值判断。
8.外貌评价模式
由心理测量学家斯塔克最早提出,鼓励教育者考察评价的全貌,主张评价应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方面,要搜集被评价对象如教育计划或方案的先在因素(前提)、过程因素(前提)和结果因素(成果)。
9.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由斯克里文首先提出,该模式认为教育评价必须考察教育计划或方案的实际效果而不是预期效果,评价者应该收集大量有关实际效果的资料,评价这些效果在满
足教育要求方面的重要性。评价中不再听取有关目标及达成情况的报告,而去收集关于课程效果的有关信息,包括期望之中和预料之外的效果信息,并对之加以评价。
10.目标获得性模式
又称泰勒模式,它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11.CIPP模式
是指为判定决策所做出的描述、获取、提供有用信息的过程。又称决策类型评价模式。
12.专家会议法
对已拟出的指标体系征询专家意见,结合权集,经统计后取平均值,以确定权重的方法。
13.专家排序法.请若干专家,要求每人按各指标的重要程度直接进行排序,最重要的排第一,然后用统计公式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权重。
二、简答题
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答案要点:(1)教育评价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极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2)教育评价要从所要实现的目标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作出某种判断。(3)教育评价可以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利用评价的调控机制,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
答案要点:学前教育评价的功能主要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交流功能。
3.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案要点:(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4.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答案要点:(1)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第一、被评单位先自评,可激励机构的自我完善;第二、评价标准一般能较顺利地得到贯彻与操作;第三、现场访察之后不久既写出书面报告;第四、可对多方面情况加以考察和评价。
(2)局限:第一、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第二、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5.CIPP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答案要点:(1)优点:①使用范围广,综合性强,可在课程发展的任何阶段进行; ②形成评价的系统方法为决策提供持续往复的信息,并对先前决策的明显效应提供反馈;③对行政决策人员有广泛的服务性功能。
(2)局限:①回避评价者的价值判断,只提供信息,要求决策者根据资料作出判断,其最终效能依赖于决策者的观点与水平;②某些内容只能是描述性的,非真正严格意义上的评价;③如要全面展开,则实施困难,费用较多。
6.目标游离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是什么?
答案要点:优点:(1)评价的重点已不是计划或方案制定者的预定目标,而是实际教育活动的全部效应(2)局限是评价活动已从主要反映管理者决策者的意愿转向反映”群众”的意愿,从而具有更大的”民主性”。局限:评价人员不能预先了解学前教育方案的预期目标,只对实际的学前教育方案的结果进行评价。
7.外貌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答案要点:优点:(1)弥补了非正式评价和正式评价的不足,主张评价既包括描述又包括判断;(2)主张考察被评价对象的先在因素(前提)、过程因素(前提)和结果因素(成果);(3)注意了意图和观察的符合性;(4)将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局限:对评价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8.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答案要点:宣传动员;收集评价资料;汇总与整理评价资料
9.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案要点: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有:第一,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第二,设计评价项目;第三,对以鉴定、比较为目的的评价设计指标系统,根据各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定量表和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第五,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第六,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10.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方向性原则;(2)可行性原则;(3)全面性原则。
11.教育评价结果处理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答案要点:(1)形成综合判断;(2)分析诊断问题。
12.教育评价报告的任务与内容是什么?
答案要点:(1)任务:第一、尽早发现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第二、为以后评价工作提供宝贵资料;第三、有利于检验评价标准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内容包括:概要;评价方案的背景信息;评价方案实施过程的描述;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结论与建议。
三、论述题(答案略)
二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
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
2.二次量化技术
对不能直接通过实地观察和调查获得其数量信息的许多教育活动或现象,先用自然语言进行描述,然后再对自然语言进行定量刻划,其实质是模糊评判法。
3.强度
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
4.频率
指达到指标体系项目要求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
二、简答题
1.评价中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答案要点:(1)准备过程的心理现象: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奇感、时尚效应;(2)施评过程的心理现象: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效应、理想效应、先后效应、“趋中”趋势、成见效应;(3)结果处理过程的心理现象:类群效应、遵从心理、逆反心理、本位心理、模式效应。
2.评价中被评价者容易产生哪些心理现象?
答案要点:(1)应付心理;(2)迎合心理;(3)自卫心理。
3.如何调控评价者的心理?
答案要点:(1)提高对评价的认识;(2)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
(3)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交往状态;(4)结果反馈方式要灵活多样。
4.如何调控被评价者的心理?
答案要点:(1)提高对评价的认识;(2)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
(3)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交往状态;(4)结果反馈方式要灵活多样。
5.确定权重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客观性原则(2)导向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
6.教育评价资料的收集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观察法;访问谈话;问卷调查。
7.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要点:(1)直接可测性原则;(2)体系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3)指标体系的整体完备性原则;(4)指标的可比性原则;(5)简易性原则。
8.指标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案要点:(1)在某一方面反映目标的本质属性;(2)是行为化了的目标;(3)通过实际观察和测定,可得出明确的结论。
三、论述题(答案略)
第二篇: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
学前教育评价复习题(题型:填空、名词解释、辨析、简答、论述、应用)
1、价值与评价
评价是价值判断,是对主体对客体对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是主体对课题有无价值及价值 大小所做的判断。价值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主客体关系。评价是揭示价值的重要手段。因为评价是人类活动的一大特征,是人类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贯穿人类 活动始终的必要因素。价值决定评价。因为评价必须以价值为基础,而且有什么样的价值现象,就有什么 样的评价方式。
2、学前教育评价的概念、原则、分类
概念: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它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 值上的判断。
原则:方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 的原则、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 的原则、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分类:(1)按评价范围分:宏观评价、中观评价、微观评价
(2)按评价基准分: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按评价的层次分:分析评价、综合评价
(4)按评价的主体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5)按评价功能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6)按评价中是否采用数量化的方法分:数量化评价、非数量化评价
3、教育测量与教育评价
教育测量是通过给被测个体的某些属性分配数值,从而使这些数值代表这些属性的量。教育评价则是对被评价对象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1)教育测量不同于教育评价。测量时查明事实的真相,而评价是对事实进行价值判断。教育测量是通 过给被测个体的某些属性分配数值,而由这些数值来表述所测个体的这些属性。教育评价则是对被评价对 象的真实情况作出价值判断,而由这个判断来促进所评对象的进步与提高。即测量是查明真相,而评价是 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
(2)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这是因为教育测量常常作为教育评价的 第一步出现,教育评价常常是根据教育测量的结果来进行的。而教育评价则是教育测量的深化,正是有了 教育评价教育测量才有了为幼儿发展和教育服务的可能。
4、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绝对评价
绝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之外确定一个标准即客观标准,然后把各个评价对象与客观标准进行 比较的评价方法。
诊断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所进行的测定性或预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
总结性评价: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后对其进行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
5、指标与目标P 75~76 目标就是指标的基础,是概括了的指标;指标是目标的具体化,是可测的、行为化的和操作化的目标; 某一指标反映目标的某一方面,整个指标体系反映整体目标。
6、学前教育评价标准、要素与结构
学前教育评价标准: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 度。
要素:强度和频率(强度:达到要求的程度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优劣程度,“定性标准”。频率:又称次 数,达到指标要求的程度的数量或各种规范化行为的相对次数,“定量标准”)、标号、标度。
结构:效能标准(效果标准、效率标准)、职责标准、素质标准。
7、素质标准、职责标准、隶属度标准
素质标准:指从承担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确定的评价标准。
职责标准:主要是从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情况的角度确定的评价标准。隶属度标准:以模糊的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为标度的评价标准。
8、教育评价中常用的量标
类别量标(标记量标、类别量标)、等级量标/顺序量标、等距量标、比率量标、模糊量表/隶属度量标
9、间接量化技术分类 间接量化技术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二次量化技术。分为:一般间接量化技术、分级测量技术、位 次测量技术
10、权重(定义)P 158~159 加权是根据各级各项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给有关指标分派代表其地位和重要性 程度不同的数值(权重值)。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 要程度。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个评价因子在总体 评价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11、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是指评价者由于评价对象的整体印象或某一突出特点印象较深,从而影响可对该对象其他 特征的评价的心理现象。如:一俊遮百丑,一好百好。它的结果是评价者过分注重评价对象的突出特点,如某项优点或缺点,从而忽视评价对象身上的其他特点。
12、迎合心理 迎合心理是被评者为了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主评者的意图而过分“积极”表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容易 造成有偏向性的肯定,忽视其缺点错误。要避免应和心理的消极影响一方面需要被评者提高认识,正确对待评价;另一方面主评者提高自 身素质,自觉抵制迎合行为。
13、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
特尔斐法是一个专家集体在各个成员互不见面的情况下对某一指标的重要性程度达成一致看法的方法,它是学前教育评价中进行加权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应用步骤:(1)设计意见征询表(2)选择专家并请他们填写专家意见征询表(3)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4)不断整理和反馈专家意见。
特点:(1)参加意见征询的人士对所咨询的问题的回答具有权威性(2)参加意见征询的人士对所咨询的问题的回答具有独立性(3)参加意见征询的人士能够逐步取得价值认识和判断的一致性(4)意见征询是一个有组织、有控制的过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多目标,多准则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在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对 象中,找出它们的优先顺序,从而确定权重值的方法,它也是学前教育评价中进行加权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它的数学基础是矩阵理论。
14、对评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调控
主评心理调控:(1)选拔考核把关。通过选拔和考核,是评价人员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等方面 符合作为评价者的要求,同时评价组织中的代表要有一定的数量及广泛的代表性(2)评价技能训练。对评价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评价原理、指标要素设计、评价 标准编制、测量程序、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评价心理,还包括对领导组织人员的评价决策、规划、评价 文件审核、组织、协调、控制反控制、选拔培训人员、评价心理调控等。(3)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学习有关评价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及教育科学理论和各种教育 政策、评价经验总结方面的材料,另一方面是进行思想觉悟、道德品质、法制纪律教育,使评价人员在思 想上、道德水准上提高认识。
(4)评价管理调控。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预防、监督、检查一些主评心理,并控制其消 极影响。
被评心理调控:(1)充分认识被评者的主体作用。把被评者看做合作的伙伴,评价工作力求客观公正,评价工作应立足于服务。(2)提高被评者的认识。在评价前,评价组织应做好各项宣传准备工作,使被评者心里有数,对评价工作有所了解,认识到评 价工作是一种认识与肯定人的价值,并对被评价者自身有益的一种手段,从能够积极配合支持评价人员的 工作。(3)运用多种方式评价,控制评价效应。各种评价方式有利有弊,应当合理安排,运用多种方式评价,发挥其不同的优势,避免不良反应的评 价效应。(4)灵活多样地反馈评价结果。由于评价这对评价结果是十分关注的,评价结果的反馈会影响被评价者的需要、自信心、自尊心和情 绪等。(反馈评价结果时应注意:评价这态度要平和、友好,与评价者平等相处;评价这对被评价者可以循循善 诱,启发其对自我的客观认识;评价者对于过分看重分数的被评者,可以采用讨论式反馈或模糊式反馈,以转移其对分数的过分关注;评价者还应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的特点、需要及敏感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 方式反馈;评价应适当控制范围,减轻被评者的压力。)
15、现代学前教育评价的特点
在评价的目的上,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评价的过程上,重视自评方法的运用 在评价的方法上,重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 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主体评价和全面评价 在对待评价的结果上,重视全面的解释和慎重的处理。
16、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的原则 与目标的一致性的原则、方向性原则、可测性原则、可行原则、可比性原则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
17、评价方案的编制(应用)P 171~198(1)指标体系的实际编制(2)标准体系的实际编制(3)计量体系的实际编制
一、辨析
1、价值是意义答:价值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即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的意义。某件物体、某一事情对人有意义,也就是某物、某事对人有价值,意义的大小也就是价值的大小。
2、意义未必是价值
答:
1、价值不具有意义作为“含义”的含义
2、价值不具有意义作为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含义
3、教育测量和教育评价
答:
1、教育测量不同于教育评价(测量是查明事实的真相,而评价是对事实进行价值判断。)
2、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
二、名词解释
1、评价:所谓评价,就是主体对客体对于人的意义的一种观念性的把握,是主体对于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大小所作的判断。
2、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3、教育测量:就是用某些规则或程序给被测个体的某些属性分配数值,从而使这些数值代表这些属性的量。
4、教育评定:一般指对人或人的群体的评定,它的对象是个体的全部品质或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品质,它包括评级、分类和证明合格等各种活动。
5、学期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6、分析评价:是指将评价内容分解成几个项目分别进行的评价。
7、综合评价:是对评价内容整体进行的评价
8、自我评价:就是评价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9、他人评价:就是指出自身以外的任何或组织对该对象所进行的评价。
10: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开始之前进行的测定或预测性评价,也可以理解为对评价对象的基础或现状作出鉴定,故诊断性评价又称作“事先的评价”
11、形成性评价: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实施的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又称作“过程中评价”。
12、总结性评价:指在某项学前教育计划或方案结束过程后对其最终结果进行的评价,又被称作“事后的评价”。
13、数量比评价:是指在学前教育评价中采用数学方法的评价。
14、学前教育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
15、标准测验:是专门组织人力、物力,由教育专家制定的测验。
16、成见效应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既成态度影响评价的一种心理现象。
三、填空
1、西方教育评价的发展可以分为(教育测验阶段)(教育评价阶段)。
2、教育测验阶段分为三个时期(萌芽期)(开拓期)(兴盛期)。
3、教育评价阶段分为三个时期(测验运动的批评期)(平衡发展期)(专业化时期)
4、布鲁姆认为,教育目标可以分为(认知)(情感)与(操作)三大领域。
5、加权的形态主要有(小数)(百分数)和(整数)。
6、矩阵对偶法规定判断的等级为三个(同等重要)(稍微重要)(明显重要)。
7、实施阶段的工作程序一般是(宣传发动)(搜集资料)(分项评分并汇报总整理)。
8学前教育评价的工具主要是指(学前教育评价的手段)和(技术)。{经常使用的评价工具是成人评价工具和幼儿评价工具}
9、客观测验一般有(选择性再认式测验)与(填充性的再生式测验)两种。
10、在学前教育评价中,经常使用评定法来考察幼儿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常用的评定法有(打分法)和(等级法)两种。
11、(幼儿评价工具)是学前教育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12、在学前教育评价中,测验主要有(标准测验)和(教师自制测验)。
13、根据观察记录的目的要求不同,描述观察可分为(日记描述)与(轶事描述)。
14、抽样观察运用于学前教育评价当中,常用的有(时间抽样法)(事件抽样法)。
15、行为目标评价模式又称(泰勒模式)。它是历史上第一个较完整并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教育评价模式。
四、简答
1、现代学前教育评价的特点
答:
1、在评价的目的上,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2、在评价的过程上,重视自评方法的运用
3、在评价的方法上,重视定性与定量的结合4、在评价的内容上,重视立体评价和全面评价
5、在对待评价结果上,重视全面的解释与慎重的处理
2、按评价的范围划分
答:
1、宏观评价
2、中观评价
3、微观评价。
3、按评价的基准划分
答:
1、相对评价
2、绝对评价
3、个体内差异评价。
4、按评价的功能划分
答:
1、诊断性评价
2、形成性评价
3、总结性评价
5、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答:就是人们对学前教育评价客观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指导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是指导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行动准则。
6、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答:
1、方向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可比性原则
4、全面性原则
5、目的性原则
6、客观
性和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7、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8、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9、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
10、评价与指导相结合的原则
7、学前教育评价指标的种类
答:
1、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2、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
3、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
4、领导群体评价指标和幼儿教师评价指标
5、幼儿发展评价指标
8、成人评价工具的种类
答:
1、论文测验
2、客观测验
3、客观评定
9、如何保证标准测验的科学性
答:一般来讲,关键在于测验题目的科学性和评分的客观性。也就是要求测验题目的难度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并有较高的效度、信度和区分度。
10、做好轶事记录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答:第一:轶事记录要力求真实不可将记录者的意见与解释与事实混淆。
第二:记录应及时、准确和具体,要求被观察者的行为、言语。周围情景详细记录。记录时还要注意行为发生的顺序性,力求事件的完整。
第三:轶事记录需要收集较多资料,才有助于评价的完整,因此记录材料应妥善保存。
11、在运用时间抽样法进行观察之前,应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答:第一:根据观察目的确定要记录的信息,即幼儿会发生的一些特定的行为。第二:确定每一观察单元的时间区间。时间区间的长短、间隔及数量多少,因研究目的而定,但主要准则是保证时间样本的代表性。第三:事先详细制定好记录表格,并对表格中有关行为类型做出具体的规定和详细的描述。
12、在学前教育评价中,常用的观察方法有以下几种:
答:
1、现场记录
2、日记或周记
3、评定记录
4、图示记录
5、清单记录
6、系统表格记录法
7、现代观察技术与记录手段
13、运用谈话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1、谈话应有明确的目的,谈话时围绕主题进行,不能脱离主题、东拉西扯、漫无边际。
2、要准备好提问的顺序,按一定的思路发问。如评价幼儿绘画能力时可以先问幼儿是否喜欢画画,然后问幼儿喜欢画什么,再问幼儿什么画得最好,如此逐步深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谈话应该选择适当的时间,如当一个幼儿正急于到户外去玩,那么此时就不宜谈话。谈话还应该选择安静的地方进行,避免其他干扰。
4、与幼儿谈话时应语气和蔼、态度亲切,谈话用语应易于幼儿理解。
5、谈话过程中,不能对谈话对象有偏见,也不可对谈话内容加以褒贬,在记录整理时,亦不能加入调查者个人的主观印象。
14、主评与被评关系的心理:
1、次序效应
2、对比效应
3、晕轮效应
4、理想效应
5、成见效应
6、类群效应 注:韦氏量表把智力分成语言和操作两个部分,语言测验,包括常识、词汇、算数、类同词、理解五部分;操作测验,包括动物房、图画补缺、迷津、几何图形、积木图案五部分。这样就有语言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智商三个分数。
第三篇:学前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我评价
2.“八年研究”
3.外貌评价模式
4.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2.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3.如何调控评价者的心理?
4.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5.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论述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2.以评价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例,论述设计评价指标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第四篇:学前教育评价
期末作业考核
《学前教育评价》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自我评价
答:自我评价就是被评者对自己进行的评价。
2.“八年研究”
答:“八年研究”是美国教授泰勒于1934年开始的历时八年的课程与评价研究,就是教育评价史上著名的“八年研究”
3.外貌评价模式
答:外貌评价模式就是心理测量学家斯塔克在泰勒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主张评价应包括描述和判断两个方面,而且不论是描述还是判断,都要搜集被评价对象如教育计划或方案的先在因素(前提)过程因素(前提)和结果因素(成果)。
4.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
答:教育评价信息的汇总就是把按指标体系末级指标逐项赋值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汇总就是把零碎的评价信息进行系统地整理、组合及综合分析,以显示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结果,为下一步的评价结果的处理提供充分的依据。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教育目标与教育评价的关系。
答:(1)教育评价应以教育目标体系为依据,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结构、运行情况极其效果等进行科学的判定或估量。
(2)教育评价要从所要实现的目标出发去把握现实状态,作出某种判断。
(3)教育评价可以不断加深对教育目标的认识,利用评价的调控机制,促进教育目标的达成。
2.当代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趋势。
答:(1)评价目的强调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前教育的水平,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这是由学前教育评价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好,可以起到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而如果学前教育评价工作进行得不好,则会妨碍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2)重视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现代学前教育评价主张让被评价者参与评价的过程,强调被评者通过自我分析、自我认识达到自我提高,以及评价者和被评者在评价过程中不断对话,互相修正,使结果
尽可能取得一致。
(3)重视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描述相结合。
3.如何调控评价者的心理?
答:对评价者的心理调控不仅要有技术性措施调控,而且要进行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和技术培训:
(1)评价者素质能力的调节和控制:①选拔考核把关②评价技能培训③思想品德教育;(2)管理上的调节控制:采用针对性的措施,预防、监督、检查某些心理现象发生,或者制约控制某些心理现象发生效应影响。
4.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与局限。
答:鉴定性评价模式的优点:第一、被评单位先自评,可激励机构的自我完善;第二、评价标准一般能较顺利地得到贯彻与操作;第三、现场访察之后不久既写出书面报告;第四、可对多方面情况加以考察和评价。
局限:第一、专家评价的标准与实际工作效果之间不完全一致;第二、评价标准只对最起码的最低水平而言,有可能使机构忽视对自身的标准严格要求。
5.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答:教育评价实施的主要环节包括宣传动员、收集评价资料、汇总与整理评价资料。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论述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就是人们对学前教育评价客观规律的认识,或者说是学前教育评价的客观规律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它可以指导学前教育评价工作的思想和行动,是指导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行动准则。失去了原则的评价就是盲目的评价,那样的评价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进行学前教育评价必须明确并遵循学前教育评价的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方向性原则指通过评价内容与标准的制定,评价过程的侧重、评价结果的肯定或否定,推动学前教育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满足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学前教育评价必须保证正确的方向。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有整体的或总体的目标,有幼儿园工作的目标,有幼儿发展的目标,相应地,学前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也应该体现在这三方面的目标之中。学前教育评价的总体目标应该是国家教委颁发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提出的幼儿全面发展的保育教育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不仅是指导和规范我国学前教育工作中要的行政法规,也是我们进行学前教育评价的基本依据,其核心思想“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是学前教育评价的总方向的集中体现,是进行幼儿发展评价、幼儿园工作评价的总方向。
幼儿发展的评价有它自己的目标和体现在目标中的方向性。如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必须是对幼儿全
面发展的评价,是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的评价、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评价以及社会性和情绪情感方面的评价的综合,不得偏废任何一个方面。如果我们在评价工作中只重视对某个方面如认知和语言方面的评价,那么我们就违背了幼儿发展的目标,没能正确体现幼儿发展评价中的方向。
幼儿园工作评价也有其目标,这些目标应该体现为与总方向一致的一定的方向性。如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评价,其目标应该是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必须认识到保教结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特点,不能“重教轻保”,只重视对“教”的评价,而不重视对“保”的评价。如果只重视对“教”的评价,而不重视对“保”的评价,就会误导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违背学前教育总目标的要求,从而也就违背了学前教育评价的方向性原则。
二、可行性原则
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现象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评定,并根据测量的评定的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它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因此,我们必须保证学前教育评价切实可行。如果没有可行性,学前教育评价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为保证学前教育评价的可行性,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评价指标体系要简便易测。全面、先进性是我们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但是,过分要求全面和先进,可能会使评价项目过多,实施评价时工作量过大,人力、物力都达不到,也可能会使评价项目不符合大多数幼儿园的实际工作和目前我国学前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评价对象离要求距离过大。因此,我们学前教育评价必须解决好全面、先进和适度之间的矛盾,在保证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的同时,更重要保证指标体系的切实可行。
第二,评价指标要有一致性和普遍性。一致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学前教育评价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由国家规定的统一要求和标准必须坚持,不能降低,务求一致。另一方面是指在同一范围内,对相同的评价对象必须用统一的标准。
第三,不能过分要求量化的评价结果。学前教育现象非常复杂,可变量多,影响因素多,可控性差,要做出精确度量是很困难的。根据控制论中“在同一系统中,高度复杂性与高度精确性不能并存”的原理,我们必须面对学前教育高度复杂性的现实,在复杂性与精确性的矛盾中,就不得不降低一点精确性。所以,我们的学前教育评价可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如果对定性描述实行量化,可以采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原理,在等级评定基础上“赋值”进行“二次量化”。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教育评价要全面收集信息,不能片面强调评价指标中的某一项目,不能偏听偏信。只有遵循了全面性原则,才能保证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和在评价过程中收集信息的全面性,从而使评价工作更科学、准确。
贯彻全面性原则,还要求我们在学前教育评价中要全面、充分地收集有关信息,不要偏听偏信。譬如,对一个幼儿教师的评价,不能只听取某个领导的意见。还要听取幼儿园其它教师、员工的意见,听
取广大家长的意见,还要征求幼儿对老师的意见,考察她所负责的某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对一个幼儿园的评价,不能只听取几个幼儿教师的意见,而要听取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意见,搜集各方面的有关信息,然后再进行分析、归纳,做出恰当的评价。
2.以评价一名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例,论述设计评价指标的程序和基本方法。
答:学前教育评价的一般程序包括:确定评价目的、设计评价方案、实施评价、处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反馈。
教育评价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附录下表
制定教育评价方案的一般步骤有:第一,确定教育评价的目的;第二,设计评价项目;第三,对以鉴定、比较为目的的评价设计指标系统,根据各项目的相对重要程度确定权重系数;第四,确定各项指标的评定量表和项目的等级评价标准;第五,设计评价工具及采集信息所需要的表格,确定评价信息的统计方法;第六,确定评价的组织领导及实施程序。
第五篇:学前教育评价
1、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它是以学前教育为对象对其效用给予价值上的判断。
3、“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种类型。由斯克里文在其1967年所著的《评价方法论》中首先提出来的。
4、“形成性评价”: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提高实践中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
5、“总结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作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决策、作出教育资源分配的决策相联系。
6、“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二者的区别(1)目的、职能(或者说期望的用途)不同(2)报告听取人不同(3)覆盖教育过程的时间不同(4)对评价结果概括化程度的要求不同
7、幼儿园教育评价的目的: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促进课程本身的发展
8、当前学前教育评价的发展方向:1评价过程由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2评价情境由人为的变为真实的,强调在真实的情境中对幼儿进行评价3评价内容和方式由单一变多元4由评价者作为单一评价主体到有关人员都是评价的参与者
9、幼儿发展评价是依据幼儿教育目标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幼儿发展目标,运用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对幼儿身体、认知、品德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它是学前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10、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
1、帮助教师深入、客观、全面地了解本班幼儿的发展 ;
2、帮助教师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幼儿,为因人施教提供依据 ;
3、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发展情况;
4、为改进教育过程提供依据。
11、一、分解目标——形成指标体系
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含义:任何一项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都可以根据其复杂的内涵进行分解,形成该项学前教育活动的目标体系。这个目标体系,也可以被看作是评价该项教育活动的目标体系。分解后的目标体系中处于最低层次、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标由于具有指标的性质,故被称作指标,因此,分解后的目标体系就成了学前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12、建立学前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与目标一致的原则(科学性原则)(1)保证指标系统中各项指标的内涵和测量、鉴定标准能够客观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情况(2)保证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典型性或代表性
2、方向性原则
3、可测性原则
4、系统内指标的相互独立性原则
13、何谓标准体系:学前教育评价标准是对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达到要求的程度在数量和质量方面进行价值判断的准则和尺度。
14、教师发展评价的内容 :对教师的评价应包含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两个方面。
15、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 ;
2、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能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
3、教育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 ;
4、教育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 ;
5、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主动、有效地学习。
16、对教师素质的评价可从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文化素养、参与和共事能力、反省与计划性等方面进行。
17、教师发展评价的方法
(一)对教师教学的评价
1、自我评价
2、案例分析
(二)对教师素质的评价1家长评价2观察记录
18、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指的是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
19、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托幼机构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及其满足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程度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20、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模式与标准
(一)评价模式 托幼机构教育质量的评价基本上采用的是差距评价模式(绝对评价模式)。制订一套正确的、合理的评价标准,是保证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科学性的关键。
21、评价标准
1、素质标准: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
2、职责标准: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3、效率标准: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教育业绩的标准。
4、效果标准: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察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
22、现行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结论
1、注重评价园所管理,其次为幼儿发展与人员条件、物质条件等内容,忽视对教育活动的评价。
2、评价园所管理工作时,着重对文件、档案、记录和规章制度等的检查。
3、评价物质条件时,着重托幼机构“有什么”,不注意考察实际使用的情况。
4、评价人员时,着重人员的资格、学历等,不注意工作人员的教育行为。
23、对当前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工作组织实施的研究结论
1、当前我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主要由政府行政人员担任,评价主体一元化;
2、在评价活动中,存在重总结性目的轻形成性目的的倾向;
3、在评价实施中,托幼机构自评更多的为实地验收服务,自评流于表面。
24、多彩光谱评价的特点1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情
境中进行评估 ;2模糊了课程与评价之间的界限 ;3关注到行为的风格特征 ;4对各领域的智能采用一视同仁的公平测量方法。
25、幼儿发展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1、发展是指幼儿基本素质的提高
2、正确理解幼儿发展速度上具有个别差异
(二)与日常教育工作相结合
(三)充分合理的运用评价结果
(四)正确处理幼儿发展评价与教师工作评价关系
26、学前教育评价标准的构成
1、素质标准:从承担各种职责或完成各项任务应具备的条件的角度提出的标准。
2、职责标准:从评价对象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
3、效率标准:以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为依据评价托幼机构教育业绩的标准。
4、效果标准:从工作效果的角度来确定的标准,用以考察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