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

时间:2019-05-12 23:0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

第一篇: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

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

“双带头人”中专班档案信息管理制度(试行)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档案是在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等全过程中形成的、应当保存的重要文献。包括行政文书、管理机构、目标职责、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人员信息、教学点信息、学生学籍信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学业考核、学生毕业、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移动教学设备设施台帐等实施过程中形成的文字材料、图纸、图表、计算材料、声像材料等形式与载体的文件材料。农教办按照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档案的原则,管理好送教下乡档案资料,确保资料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二条 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档案是学校实施送教下乡教学活动、过程与质量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加快档案管理向规范化迈进,确保资料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送教下乡档案资料由农教办专门负责,明确至少一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全体送教人员均是兼职档案员,日常工作中要随时积累档案材料,并按期向农教办移交。

第三条 档案资料的汇总整理

(一)每学年开始后,由农教办负责人在部署新学期工作时,同时布置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管理文件目录。

(二)每学期由专职档案员按文件材料类别进行积累,做到有序规范科学整理归档。

(三)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了解、督促兼职档案员的档案建设情况,指导兼职档案员做好各项管理文件材料的积累、建档工作。

(四)根据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及各级颁发的法规和规定,每个学年开学后第一个月内进行年度集中收集组卷、装订入橱、分类保存等工作。

(五)归档的文件材料要字迹清楚,图面整洁,不得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书写、绘制。

(六)学校要积极为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档案管理创造优良环境,实现档案管理科学化。档案管理要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建立档案数椐库,做好防盗、防水、防火、防雷电等工作,确保档案管理高效、高质。

第四条 归档范围

(一)反映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活动全貌,对学校发展、国家建设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资料力求完整、准确、系统。

(二)学校需要贯彻执行的上级机关、同级机关的文件材料、送教教学点、学生本人上交的重要文献资料。主要有组织机构建设、人员职责、教学目标、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施性教学计划、教学人员信息、教学点信息、学生影像信息、学生学籍信息、理论教学信息、实践教学信息、学生考核信息、学生毕业信息、课程建

设资料、教材建设资料、教学设备台帐等方面的文件资料、图表资料、影像信息等。

(三)学校及农教办认为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图表资料、影像信息等。

第五条 送教下乡档案资料保管期限

(一)管理档案资料的保管期分为:永久、定期两种。

(二)永久保管的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上级机关制定并下发的对于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的有指导作用的文件材料;

2、同级机关、教学点、学生本人关于教学工作的来函、请示与有关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3、有关单位关于教学点申请、使用、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等方面的重要合同协议、资产登记等凭证性文件材料;

4、有关部门制定的送教下乡管理规章制度;

5、有关单位及部门召开重要会议、举办重大活动等形成的主要文字材料、音像等材料;

6、有关单位及部门在送教下乡活动中形成的重要业务资料。

7、有关单位及部门关于送教下乡重要问题的请示与上级机关的批复、批示、重要报告、总结、综合统计报表等;

8、学校有关部门管理机构图、教学点分布图、分区责任管理分布图等教学管理图表;

9、学生本人影像信息、学籍录取表、毕业生登记汇总表、国家资助政策补贴费用申领表、复印件等资料。

(三)定期保管的管理档案资料主要包括:

1、送教下乡活动中形成的一般性业务文件材料;

2、有关单位及部门在教学点、实习基地举行教学活动中形成的管理记录;教学管理人员责任分工图、教学人员信息(含聘任教师)、教师课程表、教学进度表等;

3、在教学管理中形成的一般性事务管理材料,包括会议记录、周工作安排、下乡记录、考勤记录等;

4、有关单位及部门关于一般性问题的请示及请示批复、批示;一般性工作报告、总结、统计报表等;

5、有关教学人员组织教学的文字资料和影像资料;

6、教学点任务与职责、教学进度与教学安排;

7、学生本人上交的业务性资料、教学与实践作业、实验报告、实训报告、阶段性计划总结、生产日志、技术咨询信息、意见与反馈信息等;

8、农教办组织阶段、年度教学与实践考试考核安排、命题标准、学生答卷及评分标准、考核记录、成绩汇总表等;

9、教学设备台帐;

10、教学工作中形成的电子文档(计算机存档)、影像资料等。第六条 档案材料的归档、移交、接收和借阅

(一)归档的管理文件材料必须格式统一、字迹清楚、内容完备。报送微机信息要逐级分层建立管理文件夹,目录层次清晰。一般应使用专业档案管理软件管理,微机内重要信息要留有备份。

(二)组卷时卷内文件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排列。

(三)按顺序编排页号,只要有文字,均应编码,页码位置在材料的右下角,并填写卷内目录与备考表。

(四)卷内文件装订整齐,不允许出现破损、倒装、禁止使用铅笔和圆珠笔。

(五)办理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检查验收,凡不符合规定者,应改正后再移交,移交和接受必须双方当事人签字;资料文件临时借阅必须履行借阅登记、定期归还并履行签字手续。

(六)送教下乡各种管理材料上交实行阶段汇总、学期末汇总与学年度集中汇总相结合的办法。

第七条 本管理制度(试行)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十堰市_十二五_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附:

十堰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二O一O年十月十五日

“十二五”是十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时期,是区域特色产业体系形成期,是“调经济结构、转发展方式、保民生稳定、促科学发展”攻坚期。科学编制“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先导和支撑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创新型十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湖北省“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和《十堰市“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科学技术发展较快的时期。按照“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部署,围绕“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等方面有较大的突破。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各项任务,为“十二五”科技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一是我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验收,全市90%的县(市、区)和市本级通过了全国市、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竹溪县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丹江口市被列为“全国科技富民示范县(市)”、“全省新农村建设科技综合示范试点县(市)”;房县被命名为“全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示范县”。二是科技对外开放与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多元化发展,争取了国家科技部“中英可持续发展对话机制”项目,执行了一批政府间科技合作计划。三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截止2009年底,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5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6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37人;市级优秀人才439人;留学回国博士31人;湖北省农村实用拔尖人才50名;十堰市级农村实用拔尖人364人。

2、科技创新能力全面增强

“十一五”期间,全市科技创新的能力全面增强,科技产出和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是我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13个,“汽车动力传动和电子控制省级重点实验室”获准立项。二是我市争取省级以上科技计划支持的项目和经费再创新高,全市共组织实施省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300余项,争取省级以上研究开发资金8000多万元,处于全省市州前列。三是我市科技成果数量突破性增长,全市通过科技成果鉴定280项,57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励,“东风„猛士‟1.5吨高机动性军用越野车研制”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混合动力城市客车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获2008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申请、职务发明专利企业专利实施率位居全省前列,专利申请量每年以15%以上的速度增长,累计完成3751件。

3、科技创新作用逐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科技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一是农业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项目500余项,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200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5%;大力组织实施农业“双十”工程,积极推进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建设,全市10个农业基地被列为全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0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被列为省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技110”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乡镇全覆盖,农业星火培训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主阵地。二是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2010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0亿元,实现增加值---亿元;依照新标准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销售收入过亿的高新技术企业18家,通过省级备案的高新技术产品30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7家企业被列为湖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24家企业获准纳入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三是科技创新有力促进了各项社会民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在人口与健康、资源环境、公共安全、生态文化等方面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促进了社会领域的科技进步,增强了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五倍子加工资源再利用和综合处理技术”、“利用酸洗废液生产正磷酸铁”、“回收废旧纸料再加工”等一批高水平环保科研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全市医疗卫生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在全省市州处于领先地位。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科技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

4、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我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与十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100多家科技型企业与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关系,共组织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300余个。二是科技信息服务、科技孵化、科技投融资、科技咨询评估等科技创新服务公共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建立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到5家,孵化基地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孵化科技企业200家,10家科技型企业与湖北省高投公司、华工创投、武汉创投等机构建立了投资意向合作关系,银科企合作进一步深入。三是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鼓励科技创新的财税金融人才等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得到落实。

通过“十一五”的发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的科技发展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加快建设“创新型十堰”的目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和社会发展对先进适用技术的巨大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科技对经济总量增长、质量提升和人民生活改善的贡献份额亟需提高。一是科技创新资源不足,科技发展基础薄弱。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够提供的重大科技成果和项目不多。三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刚刚起步,高新区的发展后劲亟待增强。四是科技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科技管理机制、投入机制还有待改善,创新环境有待优化。

(二)面临的形势

当前,世界科技与经济格局正面临着深刻调整。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孕育新的产业革命,全球气候问题导致低碳经济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将深刻影响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建。我国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党的十七大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未来五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进自主创新发展的任务更为艰巨。未来五年也是十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谋求新的区域竞争力,都对科技支撑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引领发展方式转变提出了更高、更紧迫的要求。

1、“十二五”是全市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进程期,科技创新要成为推进工业化建设的根本动力。“十二五”时期,我市将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全市工业化建设将进一步朝内涵式发展深入迈进。必须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制造业信息化以及服务业的现代化,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切实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十二五”是全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加速期,科技创新要成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当前,十堰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经济增长方式依然较为粗放。“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进一步通过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突破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提升增强重点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着力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全市产业结构调整重大战略转折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提供强有力支撑。

3、“十二五”是全市“一城两带”战略部署的全面实施期,科技创新要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贡献。“一城两带”战略是全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十二五”期间,科技要从全市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和战略要求出发,通过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统筹部署和协同推进,进一步促进重点创新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特色产业基地等建设,辐射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4、“十二五”是区域特色产业体系的形成期,科技创新要为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储备。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了新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推动可再生能源、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带来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我市要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迫切需要充分抓住新兴产业发展契机,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在技术成果、科技人才、产业化等方面的储备,大力培育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全省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5、“十二五”是创新型十堰建设的攻坚期,科技创新体系要有新突破。“十二五”创新型十堰建设将进入攻坚阶段,迫切需要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体制机制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摆脱束缚,破除障碍,力争在重点领域、典型区域、关键环节上的创新体制和环境建设上实现突破,在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取得较大进展,为创新型十堰建设目标的最终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5、“十二五”是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突破期,科技创新要成为企业上市的平台。“十二五”我市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要实现零的突破,迫切需要科技创新为它们提供新的管理模式、新的创新平台、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经营理念。科技创新的要素要向创新型企业充分聚集。

二、指导思想、原则、目标与总体部署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组织实施科技创新项目、培育创新型企业和推进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着力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推进创新型十堰建设,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为我市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1、企业主体,市场导向。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同时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

2、以人为本,聚集资源。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集中有限资源,系统布局,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跨越。

3、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统筹整合各类创新资源,牢牢抓住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突破影响和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协调发展。

4、开放集成,自主创新。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积极推动官产学研资介的有机结合,支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集成创新,倡导原始创新。

5、强化服务,改善环境。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新活动开展和企业成长的服务体系,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创新环境。

(三)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市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创新环境明显优化;形成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特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十堰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具体目标如下:

——科技投入目标:全市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8%,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市研究开发经费支出的比例达到65%,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例按规模分别达到3%~6%。市级财政科技支出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滚动发展到3000万元,科技风险投资总额达到5亿元以上,市级风险投资跟投基金达到1金融资本对科技企业的投入达到10亿元以上。

——科技产出目标:科技创新成果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登记科技成果400项,60项重点科技成果争取获得省以上科技奖励,全市组织申报专利6000件。组织实施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00项,争取科技经费达到1.5亿元以上。争取和组织实施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数量和水平,保持在全省前列的位置。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建设10个在省内外同行业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

——科技企业培育目标:全市按新标准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0家,培育100家创新型企业,扶持100家科技型成长路线图计划企业,培育50家具有风险投资潜力的科技企业,培育30家创新型优质后备上市企业,分别在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企业、旅游企业、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中力争培育3-4家上市公司。

——创新平台建设目标:建立和完善产学研合作联盟机制,建成和壮大一批产学研合作基地、工程技术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到2015年末,产学研合作基地达到50个,国家和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0家,支持建成国家汽车零部件检测分中心,争取湖北汽车传动与数字化重点实验室、湖北省人体胚胎干细胞重点实验室和湖北省玉米工程中心进入国家级行列;建立和完善一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以综合性骨干生产力促进中心为重点,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功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达到15家,孵化科技企业200家。

——科技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农业先进实用技术普及率达到98%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更加合理,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科技服务业得到突破性发展;万元GDP能耗明显下降,工业废气净化处理率和废水达标排放率显著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公共卫生和人居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防灾减灾和抗灾能力的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国防科技动员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总体部署

“十二五”期间,全市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重点、创建三大品牌、实施四大战略、实现五大转变、实施五大专项、打造六大基地。

——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一中心 ——突出两大重点:突出创新型企业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两大重点。

——创建三大品牌: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三大品牌。

——实施四大战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生态立市、知识产权等“四大战略”

——实现五大转变,实施五大科技专项: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从“创新资源分配”向“创新资源统筹”、从“学研创新主体”向“企业创新主体”、从“微观项目管理”向“宏观政策管理”、从“项目牵引”向“以人为本”等“五大”转变。实施科技投融资、产学研结合、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等“五大”科技专项。

——打造六大创新基地:打造商用车及零部件、汽车装备、特色有机农业、库区生态经济、生物医药和武当文化等“六大”产业创新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以提升汽车工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为重点,打造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基地

围绕建设百万辆级汽车城的总体目标,面向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发展需求,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扩大总量为目的,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加快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积极培育自主品牌;通过“项目牵引、创新驱动、平台支撑和政策促进”,统筹创新资源,引导企业突破一批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大力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分类型指导、分阶段扶持、分方向培植一批上市后备企业、上市企业和细分市场龙头企业,以建设国家商用车及零部件集群创新示范区为契机,努力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创新基地。

1、重点方向

重点针对我市汽车产业的技术需求,通过实施一批创新项目,分领域重点突破一大批关键技术。通过3-5年的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研发汽车关键零部件新产品200-300项、申报国家、行业技术标准30-50项、申请专利500件以上(其中发明专利60件)的技术研发目标。促进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实现“轻量化、模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价值链优化”的目标。

——发动机零部件。重点攻克高频感应曲轴淬火技术、柴油机电喷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大马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汽车关键零部件。重点攻克节能环保高效内燃机、DSC双离合变速箱、动力总成ECU、CAN总线控制等关键技术。

——检测技术与装备。重点攻克CVT无级变速箱、伺服压力机、自动检测等关键技术。

——节能减排技术。重点攻克液化天然气专用发动机LNG、稀土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GPS导航及TPMS任务处理系统、LED和AFS自适应照明灯、尾气排放控制等关键技术。

——新能源、新材料。重点攻克锂离子动力电池、乙醇燃料、天然气混合动力发动机等关键技术。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电子电器、汽车智能电子电器、商用车铸造件轻量化、车用太阳能电池、天然气汽车电器系统、双气瓶液化天然气发动机、电力传动和汽车电器总成研究与产业化。

3、重点企业

重点支持东风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变速箱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悬架弹簧有限公司、湖北大雁玻璃钢有限公司、东风精密铸造有限公司,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东风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东风电动车有限公司、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湖北通达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世纪中远集团公司、倍力股份公司等200家企业,支持东风锻造有限公司、东风实业公司,湖北万润工贸有限公司、东风特种商用车有限公司、东风实业车辆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成为国内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培育创新型企业30家,孵化器种子企业60家。培育上市企业1家。

4、重点创新平台

建设40家国家级、省级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平均每年建设30个市级研发平台、10个省级研发平台、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平均每年建设30个创新团队,累计建设5个创新联盟,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200个。建设1个院士工作站,1个汽车研究院。

(二)以推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为重点,打造汽车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

全力支持装备制造业的调整、整合及产业集群化的建设,加大推进装备制造业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增强创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生产能力。引进战略投资,培育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提高本地配套水平。强化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合资与重组,形成重大成套设备的规模化生产。在服务汽车产业、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使十堰装备制造的生产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1、重点方向

大力推进数字信息化的先进制造技术,提升大型复杂模具的设计制造工艺技术水平,提升重大工艺装备及成套设备开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汽车覆盖件模具、精密冲压模具、精密塑料模具等模具的研究和生产水平,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的模具研发基地。以消化吸收数控技术、曲轴淬火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为突破口,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通用装备,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比重,形成主机、辅机、关键总成及零部件专业化生产的全方位、多层次产业体系。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数控伺服压力机、感应热处理成套、汽车大型覆盖件模具、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感应淬火机床、晶体管电源、汽车装配线开发与产业化。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植先锋模具公司、华昌达公司、佳恒液压公司、恒进公司、天舒公司等20家企业。培育10家上市后备企业和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重点建设湖北省精密冲压成形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自动加工流水线技术中心、液压工程技术中心、热感应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创新平台。

(三)以提升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含量为重点,打造特色有机农业创新基地

围绕服务“一统三分”战略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支持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手段。通过实施农业生态科技示范项目、创建生态农业示范企业和农特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园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的规模化、设施配套化、品牌绿色化、质量标准化。

1、重点方向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推广名、优、稀、特新品种,大力推广动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作物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深加工及现代储运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农业信息化及现代农业技术,农林生态安全与生态农业技术;大力推广转化地膜覆盖技术、特色作物种植技术。

——山地有机农业科技创新。培育武当有机道茶、武当绿色水果、神农本草中草药、武当山珍、山野菜等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机农产品。发展高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550万亩,高效有机农产品重点产区的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核心示范样板10个,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绿色食品基地300万亩。

——粮食科技丰产工程。大力组织推广应用地膜水稻和地膜旱稻、地膜莲藕等地膜应用技术;推进湖北省玉米工程建设研究中心建设。

——制定技术规程和有机农产品质量标准。以有机茶、中草药、武当山珍、山地红薯、库区水果等特色作物为重点,对有机农业开发中的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替代农业技术、节本降耗技术、绿色食品向有机食品转化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解决大面积推广应用中的技术难题。结合国际标准,制定十堰有机茶、有机中草药、有机薯、武当山珍、绿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等大宗作物的生产、加工、贮藏等方面的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

——蔬菜科技示范园建设。组织引进蔬菜新品种、新技术,利用现代设施开展绿色无公害栽培,在城郊蔬菜基地开展标准化生产,在新建蔬菜基地开展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

2、重点项目

——重点支持湖北武当道茶协会开展品牌整合打造、武当道茶城建设以及湖北龙王垭茶业公司、竹山圣水茶场有限公司、竹溪梅子贡茶业有限公司、武当山八仙观茶叶总场、丹江口市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产品开发,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

一一着力建设好北缘柑桔试验站,重点支持柑桔主产区新建大中型柑桔商品化处理分级包装厂,配套建设产品保鲜库等基础设施,支持丹江口市和郧县建设桔瓣罐头和果汁饮料加工基地及深加工企业。

——重点培植以十堰渝川、竹山兆华、竹溪顺溪、郧西益群、丹江习大嫂等蔬菜及山野菜加工等龙头企业,支持其引进设备、改进工艺,开发新产品,创建品牌。

——组建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支持以房县聚达、神武山珍、伏龙山珍、武当山珍系列产品开发公司等为重点的食用菌出口企业开发新产品。

——建立市级“两薯”组培繁育中心。在郧县和竹溪县分别建立万亩有机红薯和万亩有机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在两薯主产区高标准建设加工原料基地。

——实施“一县一品”战略。以丹江口市博奥水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设鲌鱼繁育基地,开发鲌鱼系列产品。以梨花村酒业公司为龙头,建设木瓜产业基地,开发木瓜系列保健食品。以百科皂素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郧西医药化工园,开发甾体激素系列中间体。以神龙本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为龙头,建设北柴胡、丹参规范化种植基地,开发系列中药饮片。以天新医药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建设杜倍种植基地,开发杜倍系列产品。以龙王垭茶叶公司为龙头,建设有机茶种植基地,开发系列高档有机茶。

3、重点培育的企业

培植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到20家以上,培育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重点支持建设武当道茶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湖北省玉米工程中心、北缘柑桔试验站、食用菌栽培及产品加工研发中心、“两薯”组培繁育中心、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等8家创新平台。

(四)以增强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打造生物医药创新基地

围绕培植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开发生物医药新产品,建立地道中医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联盟,提高生物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1、重点方向

——围绕挖掘武当道教医药精髓,提高中药材品质,大力组织开展地道中药材GAP示范基地建设;

——支持生物医药企业大力开展中药复方的二次开发和中药剂型的研制,开发国家级二类、三类新药;

——支持医学重点试验室开展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研究与开发,注重提高地方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技术,重点攻克黄姜深加工技术,皂素废水、废渣处理技术,甾体激素原料药中间体生产技术。

——支持企业应用先进的中药前处理、提取分离、浓缩、制剂、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信息化等工艺技术,推动中药、化学药、生物制剂和医疗器械等新产品开发。支持企业开发利用肚倍等地方特色资源,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现有产品进行深度开发,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2、重点项目

——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重点开发以人民医院与原武当生物制药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因工程药物PEP-1-SOD1一类新药技术。

——扩大郧县天圣清大公司注射剂产业化项目和水针剂、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建设项目生产能力,以及竹山天新公司肚倍系列开发项目,重点开发单宁酸、没食子酸、三甲氧基苯甲酸等产品。

——以丹澳医化、开泰激素公司的高档激素系列产品开发为重点开发高端产品。积极推进六家黄姜加工企业科研攻关项目,及早实现达标排放。

——以湖北神农本草中药饮片公司和竹溪云浩饮片公司为龙头,扩大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能力。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神农药本草中药饮片公司、云浩药业有限公司、清大药业、康迪药业、武当生物制药、天新医药公司、丹澳公司、开泰公司等8家企业成为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培育壮大2-3家企业成为国内医药行业细分市场龙头企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亿元。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推进医药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医药集团建立战略联盟和产学研基地。推进湖北省人体胚胎干细胞重点实验室、黄姜省级工程技术中心、人民医院国家三级(肿瘤)实验室、市中医药科研所的建设和创牌升级,形成比较完整的技术研发体系,为生物医药研究与开发提供支撑。

(五)以支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建设为重点,打造武当文化产业创新基地

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和世界文化遗产,既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的核心板块和重要支撑,也是十堰旅游产业的龙头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知名品牌。必须不断创新武当文化研究及发展模式,强化武当文化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对接,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1、重点方向

围绕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突出武当道文化特色,挖掘武当文化思想精髓,开发武当文化旅游产品,推动武当旅游产业和谐发展。

——深入开发武当文化的无形资源,对武当山的自然景观、建筑景观,神仙造像、壁画等的文化价值和宗教意义进行深入的文化解读,推出一系列的文学作品和学术专著。

——对武当文化的有形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充分挖掘其“附加价值”,将武当文化元素与时尚风格相结合,开发一批高档的、具有武当文化特色和收藏价值的相对固定的经典文化纪念品。

——开展“数字武当”建设,开发武当动漫,对武当电子商务平台深度建设,开发整合电子商务网,通过提高数字信息管理水平,促进武当文化电子文库建设。

——依托生态环境,开发武当山千年道教养生文化,建立集生态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生态养生于一体的武当道教生态园。

2、重点项目

——武当山景观的文化解读。对武当山自然景观的道教内涵和文化价值做出深入浅出地分析;对武当山建筑景观的道教内涵做出文化解读;对武当山的神仙造像、壁画等的文化价值和宗教意义进行解读;对武当山碑刻、摩崖、宫观匾额、金属器物铭文等进行文字释义,对其思想内涵及文化价值进行分析和解读,对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涉及到的历史人物进行充分地考释和通俗化地解释;对武当山道教宫观的道教活动给予一定的文化解读;对武当山进香民俗进行一些宗教分析和文化解读。

——武当山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打造一批高档的、具有武当文化特色和收藏价值的相对固定的经典纪念品。全面认识武当文化资源,拓宽旅游纪念内涵,拓宽纪念品开发的思路,融入现代时尚元素,打造多元化的旅游纪念品。

——张三丰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走景观化的模式,筹建“三丰道院”或“张三丰文化景观园”等多功能的建筑园区。

——武当武术产业化开发。建立武当武术养生专业网站,成立武当武术养生研究院,研究武当武术养生的机理与作用,建立理论体系。出版发行报刊、书籍、影视光碟等。

——数字武当建设。建立网上武当解说视频,建设武当古建筑的三维数据库。制作与开发动画片《真武大帝》,发行动画片音像制品,兴建“真武”主题商店。建立武当文化电子文库,建设山志数据库、碑刻数据库、道乐数据库、武术数据库、文物数据库、影视数据库、旅游信息库等。

——武当道教生态园建设。建设武当道教养生茶园、武当药用植物园和养生花卉园,形成生态园主体公园。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湖北武当旅游开发总公司、武当艺源工艺品厂、武当太子道茶有限公司、明强刀剑旅游产品有限公司、武当山道岳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武当山纪念品开发公司等8家旅游商品企业成为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培育1家上市公司。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依托武当山道教协会、武当拳法研究会、《武当》杂志社、郧阳师专、武汉音乐学院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成立1-2家武当文化创新平台。成立1-2加旅游商品企业技术中心。

(六)以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环保产业为重点,打造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创新基地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国家和湖北省转型发展大局和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保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优质水源区,维护与优化水生态环境,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清洁生产机制和生态工业模式,着力打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中政策、资金等要素,吸引电动车、电动旅游船等节能环保低碳新项目建设,并引导原有骨干企业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兴市与生态立市协调发展。

1、重点方向

——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重点攻克农业面源污染、工业点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技术,加强生态环境和污染源监控及治理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紧紧围绕水源区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实施村庄环境整治、清洁能源等为主的农村生态环境工程建设。以保护中线源水质为重点,切实抓好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集中整治库岸一级污染源。加强农村科技宣教工作力度,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药化肥的利用率,尽快研究、制定城市和农村垃圾处理技术规范及管理法规,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

——严格控制化工、医药、冶炼等行业有毒有害废气排放,积极发展和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有效控制、解决工业点源污染。本着合理开发水能资源、适当开发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资源的思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循环工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努力构建以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主导的生态产业体系。

2、重点项目

生态经济创新基地建设,共规划特色生态农业创新示范类、污染治理类、环保类、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类等科技项目。

——特色生态农业创新示范项目。组织实施木耳、龙须草等多种特色经济作物开发与示范、丹江口生态湿地保护研究、生态循环养殖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示范、优质丹参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武当金银花茶加工技术研究等项目。

——治理环境污染类科技攻关项目。组织实施黄姜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开发与应用,基于直接分离法工艺上的皂素生产污水处理关键生物技术及工艺,钒矿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及废水废气减排、汽车制造行业噪声危害控制改善措施研究、污水循环(两水闭路循环)系统研究、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

——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发展项目。组织实施高效强力型汽车节能减排增效剂研究开发,利用粉煤灰、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及建筑墙体材料产业化开发,丹江库区船舶发动机“油改电”等创新项目。

3、重点培育的企业

重点培育十堰钰源锋建材有限公司、十堰市鑫亚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湖北百科皂素有限公司、十堰市宇贶精密铸有限公司、湖北平凡矿业有限公司、竹山中强钒业制造有限公司、十堰坤泰工贸有限公司、十堰兴科牧业有限公司等7家细分市场龙头企业。积极培育12家左右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

4、重点建设的创新平台

围绕以上方向,在特色生态农业等领域积极培育和推进建设3个左右产业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为重点建设6家左右的企业技术中心。在环保、新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重点推进和建设2~5个左右市级以上特色产业基地。

四、保障措施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管理机制

完善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统筹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计划实施和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互动,建立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提高科技决策、组织和协调能力;改革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方式,推进和完善重大科技项目公开招标、科技项目责任管理、科技项目评审评估及绩效评价等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科技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产学研结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科技自身规律的创新机制。加强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使科技大会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和完善“一把手”抓创新、抓产业化的科技进步考核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抓培植“第一增长点”的工作职能。建立服务创新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协调配合,明确职责。从政府采购、税收优惠、金融服务、人才激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创新发展。深化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发展环境和服务环境,全面推进十堰高新区“创牌升级”,集成整合东城、西城、长岭等工业园区优质资源,扩大高新区发展规模,提升和完善高新区功能,加快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步伐。

(2)完善科技投入体系,增强创新发展后劲

积极探索科技投入的各种有效形式,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企业投入为主体,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为科技创新提供资金保障。增加各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全市财政科技拨款年增长幅度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市级财政科技资金年增长幅度保持在30%以上。建立财政科技经费绩效评价体系,明确设立政府科技计划和应用型科技项目的绩效目标,建立面向结果的追踪问效机制。扩充中小企业创新资金规模,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企业、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鼓励和引导创新企业和孵化项目与国家的各种科技产业发展计划和重大专项相衔接,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各种专项资金的支持。全面落实国家鼓励企业科技投入的政策,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改进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根据企业的不同特点建立相应的授权授信制度。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信贷投入,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使之逐步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创业阶段的重要资金来源。

(3)加强科技人才建设,增强创新发展活力

依托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和重大项目,把人才、项目和基地有机结合,培养拔尖人才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建立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设立技术创新岗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立足重大科技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创新管理人才,以重大科技项目凝聚优秀人才。积极推进科技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科研机构根据需要聘用各类科技人才,建立重绩效、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开放灵活的人才流动机制,用市场机制畅通科技人才流动渠道。要建立和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通过科技人员知识财富化、知识产权化、专利股份化等办法,鼓励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充分体现科技人员的劳动价值。

(4)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围绕建设全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加强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力度。加强知识产权宣传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的知识产权意识。建设专利文献信息库等专利信息应用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和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提供服务。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实施专利申请资助及奖励等政策,建立知识产权预警应急机制,为我市产品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保障。完善知识产权协调机制,研究和关注涉及全局性的知识产权重大问题。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和司法诉讼鉴定机构,依法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各种行为。加强科技管理中的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技管理的全过程,把专利等知识产权的获取作为科技创新评价和科技奖励的重要标准。建立健全包括知识产权代理、评估、转移、咨询、诉讼在内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体系。强化专利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购买专利、专利入股、失效专利技术利用等形式,推动专利技术产业化,发挥专利资源的最大效益。积极实施国家技术标准发展战略,根据国家新型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建立我市现代化技术标准体系。

第三篇:十堰市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十堰市科技特派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充分调动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增强履行岗位职责制的责任感,逐步建立以考核为主要环节的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十堰市科技特派员工作暂行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 市选派科技特派员。

二、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基本情况考核(15分)

1、制定工作方案,适时呈报工作总结(5分)。无工作方案的扣2.5分;无工作总结的扣2.5分。

2、坚持驻点服务,每月驻点工作时间不少于15天(5分)。达不到规定天数扣1-5分。

3、对科技特派员驻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5分)。以实际调查结果计分。

(二)建立利益共同体情况(40分)

1、以资金入股、技术入股与驻点乡镇的企业、专业大户等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双赢。

2、领办、创办经济实体或科技型企业,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3、参与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或流通组织,较好地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问题。

4、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在企业、基地开展有偿技术服务,促进主导产业经济社会效益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5、科技特派员在驻点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与示范推广中,其服务的专业大户和典型示范户不少于10户,服务对象年纯收入比上年有较大增长。

(以上形式中达到前三种形式之一者,得35-40分;只达到第四种形式者得30-35分;只达到第五种形式者得25-29分)

(三)新项目、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情况(25分)

1、引进示范新品种和组装配套技术,且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的。

2、引进新技术、新成果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帮助企业开发新产品、引进新技术或解决技术难题并获得较大效益的。

4、引进有一定科技含量、有一定特色和一定影响的项目并获得效益的。

(达到上述之一的得20-25分,没有达到上述之一的扣6-10分)

(四)开展科技培训工作情况(20分)

1、每年组织集中科技培训5次以上(10分),缺少一次扣1分。

2、培养了一批典型示范户或乡土技术人才(10分),没有达到要求的扣1-5分。

三、考核的基本程序

(一)科技特派员要认真撰写总结材料,实事求是地填写《科技特派员考核表》。

(二)对科技特派员驻点工作进行满意度测评。

(三)考核小组通过查阅资料、个别访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调查核实有关情况。

(四)考核小组根据评分标准对考核对象进行量化打分,并确定考核等次。

四、考核等次的确定

凡考评得分60分以上者定为称职等次,60分以下者定为不称职等次。优秀等次人选从职称等次人选中按得分高低依次确定,优秀等次人数原则上不超过实际参加考核人数的20%。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可直接确定为不称职等次:

1、工作态度恶劣,在群众中造成较坏影响者;

2、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经济损失严重或影响较坏者;

3、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分者;

4、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考核者。

五、考核结果的运用

《科技特派员考核表》存入本人档案。考核结果由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备案,作为评聘技术职务、评优和续聘的重要依据。对考核为优秀者,在达到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条件时,可以优先考虑,并给于相应的物质奖励。

六、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市选派的科技特派员由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组织考 核。县(市)区选派得科技特派员由县(市)区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未成立协调小组的由县市科技局)组织进行考核。

本办法由市科技特派员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二O一O年十月五日

第四篇: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章程(修订稿)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章程

(修订稿)

二○○七年六月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章程

(07年7月9日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七届三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依法治校,加强学校规范化管理,努力提高办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章程。第二条 学校名称:湖北省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地址:十堰市朝阳南路28号。

邮政编码:420000 第三条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录属于十堰市教育局,是一所面向全市招收听障、智障、视障三类残疾学生的公办特殊教育学校。实行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并开设有聋儿学前语言康复训练和残疾人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课。

第四条 办学宗旨:面向社会、面积未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文化知识学习和劳动技能培训并重,开发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为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奠定基础,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溶入社会的能力,成为有用、有为的公民,使学生顺利回归主流社会。第五条 学校精神:明德、尚真、求融、修慧。第六条 办学思想:

办学理念:致力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终身发展。

治校方略:依法治校,以德治校。

管理模式:人文立校,全员参与。

教学观念:面向全体,人人成功。

办学条件: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第七条 办学特色:

鲜明的校园文化:逐步建立统一识别、明亮醒目的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识别系统。分学校内、外环境文化建设: 外环境文化建设:

学校标志、标准色、标准字体;

师生服装及仪容仪表;

学校办学理念、精神、目标、特色、校训等;

校园宣传语建设;

校园绿化、净化、美化;

学校社会形象建设。

内环境文化建设:

教师文化建设:教学楼、办公楼、宿舍、食堂文化识别;

教师人文素养、人际关系、教育教学素质、特长特色发展建设。独特的课程设置:

教学计划调整:实行“九”加“X”的办学格局。“九”指一至九年级使用盲、培智、聋哑学校教材,“X”指根据聋哑学生实际,在九年级后(一年)和十至十二年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高中阶段有考大学意向者以学科学习为主)。为学生颁发“双证”:即颁发初中毕业证、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或颁发高中毕业证、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

课时计划调整:实行长短课结合。短课指10-20分钟的课及40分钟的课,包括晨会、班团队会、两操、升降旗和学科课;长课指80分钟的课,即活动课和职业技能培训课。上午以学科课为主,下午以活动课和职业技能培训课为主。灵活的职业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的两个基本原则:在专业设置、项目开发上坚持与现实条件相一致的原则,在培训效果、质量要求上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做到三个衔接:育人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相衔接,专业开设与企业用人需求相衔接,技能培训与企业岗位相衔接。第八条 办学目标:近期目标: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设施,开放办学,探索市级特殊教育学校生存、发展、特色化之路。

中期目标:秉承人文、制度、规范、科学、民主化管理理念,使学校成为教育思想端正、教学理论严谨、干部素质优良、教师队伍整齐、学校管理有序、各种教育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科学效果好、特色比较突出的市级窗口学校。

长期目标:全面拓展发展思路,实现办学多层次、育人多角度、教育教学现代化、学校特色鲜明、省级乃至国家特殊教育示范学校。

第九条 育人目标:启德之蒙、启行之初、启慧之灵。第十条 校风:知行合一,术德并重。

第十一条 教风:正德厚生,全面育人;求真求实,与时俱进。第十二条 师风:与人为善,与事为先;践行真爱,赤心奉教。第十三条 学风:弘毅思齐,博学?行。第十四条 校训:做有用的人。第十五条 学校标志:主色调为黄色,寓意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标志的外形为“心”形图案,表明学校对残疾学生的特别关爱,内形为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特教拼音第一个字母简写了她飞翔的翅膀,寓意特校创造一切条件让残疾学生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力,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成为有用、有为的人。第十六条 校微及校旗:体现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的性质和独有的文化特质。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学校在十堰市教育局领导下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学校按编制设置校长、书记、副校长、校务办公室主任、政教主任、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和教职工。学校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等职能工作机构。

第十八条

学校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合同制、岗位责任制、考核奖惩制。

第十九条

校长是学校法是代表人,学校的行政工作。校长由市教育局考核聘任。其主要职责和职权如下:

(1)重大事务决策权。在综合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校长对学校的重大行政问题有最后决定权。

(2)人事任免决定权。校长按有关规定,有权提名任免副校长及中层干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教职工进行聘任和管理。

(3)校长有财务、基建审批权。对国家拨给学校的办学经费和其他经费,有权决定使用方案,除重大项目须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外,有权决定一般建设项目的列项实施。

(4)自主招生管理权。按市教育局有关规定,实施招生。

(5)教育教学工作的指挥权。校长根据社会与上级要求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计划,确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领导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6)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规章对教职工进行奖惩。第二十条

校长履行下列义务:

(1)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维护师生的合法权益。

(2)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指导和监督,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和汇报工作。

(3)严格执行教育教学法规文件,保证教育教学计划的执行。

(4)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领导班子“一班人”的智慧和力量,自觉接受教职工大会的监督。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为教师培训进修提供必要的条件。

(6)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搞好校舍、教学设施设备、校园环境等建设。

(7)强化法制安全教育,落实防范措施。

(8)廉洁从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带头实干。第二十一条

学校党组织是学校的政治核心,党组织必须切实加强对学校的政治领导,参与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监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学校支部书记职责:

(1)在市教育局党委领导下,负责党支部全面工作,对学校行政工作起保证监督及政治核心作用。

(2)制定和实施党支部的工作计划,搞好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考察和培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负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有计划地安排教职工的政治学习,及时、认真、准确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政府的法令以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保证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4)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的领导,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具体指导教导处主任、政教主任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探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规律。

(5)协助市教育局,与校长共同做好学校干部和教职工的教育、任用、调配以及人事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

教职工大会制度是在党支部领导下,教职工行使民主权利,民主管理学校、监督干部的重要形式。教职工大会按照国家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行使职权,其中主要职权包括:

(1)听取校长的工作汇报,讨论审议学校的办学思想、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财务预决算等重大问题,提出建议。

(2)评议监督学校的领导干部,根据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参与民主推荐和评议学校行政领导,必要时可建议校长或上级主管部门予以嘉奖、晋升或处分、免职。

(3)审议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岗位责任制方案、津贴实施方案、奖惩条例及各项重要规章制度。

(4)讨论决定在学校范围内涉及教职工福利方面的实施方案。第二十三条

学校设办公室、政教处、教导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各处室设主任1人。第二十四条

学校接受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评估、检查、审计、监督。

第二十五条

学校行政办公会议是学校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主要工作内容为贯彻执行学校工作意见。行政办公会议由校长主持,成员为校级党政、行政职能部门、工会、团支部等主要负责人。

第三章 教师管理

第二十六条

学校教师享有《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权

利,履行《教师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

第二十七条

学校教师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具有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关心残疾学生,掌握特殊教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守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享受和履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定期组织教职工政治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

第二十九条

教师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第三十条

学校实行全员聘任制,实行定岗聘任。学校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教职工必须履行聘约,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计划,完成教育教学和各项工作任务。第三十一条

严格执行岗位规范,引导教师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年初

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或专题小结。学校每年对教职工

的政治、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第三十二条

学校保护教职工的一切合法权益,保障教师享有国

家政策规定的待遇,对有重大贡献的教师报请上级有关部门予

以表彰奖励。

第三十三条

教师应具备良好师德,自觉做到不讲教育忌语、不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擅自收费、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搞

有偿家教、不接受请吃、不接受学生家长的礼品、不参与黄、赌、毒及一切封建迷信活动。第三十四条

对违反《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残疾人保

障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职工,依据有关法

规,结合学校考核细则予以行政处分或解聘,如当事人不服,可以按有关规定提出申诉。情节严重构成违法犯罪的,交由司

法机关处理。第四章 学生管理

第三十五条

凡按有关规定被学校录取或转入本校学习的学生,都要求建立学生学籍。学校建立健全学生学籍管理制度,按国

家教育部颁布的规定管理学籍,建立学生档案。

第三十六条

学生享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受教育的义务。

第三十七条

对取得优秀成绩和对学校作出重大贡献的学生给

予表彰与奖励。

第三十八条

学校对符合入学条件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

资助,不让一个适龄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第三十九条

学生享有下列权利:

(1)接受平等教育、对教者奖惩不公平,有权提出意见。

(2)参与学校管理,评议教师和学校工作。

(3)参与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使用和维护教学设备和仪器。

(4)在学习成绩和操行评语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

(5)有权使用聋人手语进行交流。

(6)享有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度规定的其他权利。

学生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

(2)规范行为,尊敬师长,关心班级,友爱同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道德情操。

(3)勤奋学习,苦练技能,培养能力,立志成才。

(4)文明守纪,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纸屑和杂物、不乱写乱画、不在校园内骑车、不损坏绿化,不浪费粮食;不讲粗话脏话。

(5)维护学校声誉,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第五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四十条

学校依据国家教育部《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等有关法规,进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活动。

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教学工作,其他各项工作均应以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原则。学校应按照国家或省级行政部门发布的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 整体功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努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坚持“普及

与提高并举、学前教育、中等教育同步发展”的方针,使学生

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

会生存,学会健体,学会发展,学会创新。

第四十一条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

第四十二条

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德育机构及工作网络,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的德育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有实效。

(1)对全体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建立健全教育组织,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认真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2)各学科课程有机渗透德育,加强班级建设,提高班主任、任课教师的教育水平,增强全员育人意识,培养良好的班风、校风。

(3)通过学科教学、班团活动、劳动实践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及艰苦创业教育,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利用助残日、聋人节对学生进行自立、自强教育。

(4)认真贯彻执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5)营造有浓郁德育氛围的校园景观,贯彻实施《国旗法》,每周一早晨全体师生集中,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主义教育。

(6)学校主动与社会配合,建立家长学校,营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

第四十三条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开展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办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学校推广普通话及中国手语,使用规范汉字和手语。

第四十四条

用聋人手语和汉语言相结合的双语教学。尊重聋人

群体的优良习俗,继承、发扬优秀的聋人文化,尊重个体差异,保护学生平等的公民权,尊重人格,实施因材施教,开展个别

化教学和分类教学。

第四十五条

认真搞好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组织教师积极参

与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积极组织教科研课题研究,鼓励教师

结合工作实际,做好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做到人人参与课题,积极推广现代教育技术。

第四十六条

学校统一订购、使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查通过的 教材及教辅用书,任何人不得擅自推销教育行政部门规定以外

的教辅用书、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第四十七条

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重

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激发学习兴趣和创新意

识,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第四十八条

依照《体育卫生条例》正常开展学校体育和卫生工

作,加强健康教育,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劳动教育、艺术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和课外劳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指

导并呼吁社会做好残疾学生的毕业就业工作。

第四十九条

加强聋生语言康复训练和弱智生的职业技能训练,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健壮体魄和健

全人格,根据学生的残疾类别和程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

练,提高训练质量。

第五十条

认真管理和积极使用教学设施、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注重发挥现代化教学设施的使用效益。

第五十一条

协助残联做好残疾人职业培训、就业、终身教育工作。第五十二条

定期与慈善总会联系,汇报工作,争取慈善总会的 支持。

第六章 总务后勤管理

第五十三条

总务后勤工作必须树立为教育教学服务、为教科研、为师生生活服务的观念,强化服务意识主动、热,隋、优质、高效、超前做好服务工作。第五十四条

依据《中小学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坚持节俭、规范的原则,搞好经费的预算、执行和决算,统筹计划,保证重点,严格把关,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学校依法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经费安排意见,申请经费支持。

第五十五条

实行财务报帐制,严格发票审批报销签字制度。加

强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严守财经纪律,坚持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

第五十六条

学校严格按照上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确定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依法向学生收取费用。

第五十七条

总务处加强校舍、校产管理,严防公物流失和浪费。学校按有关规定管理校产,发现危房,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主管部门书面报告。第五十八条

经费开支实行民主管理,并接受政府有关监督部门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审计和监督。

第七章 校园环境管理

第五十九条

全体教师应齐心协力创建文明、健康、向上、和谐的育人环境。

第六十条

学校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校园建设的整体发展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合理进行基本建设和维护管理,创设符合学校特点的文明校园。第六十一条

创造健康向上的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六十二条

加强校园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努力创建卫生、整洁的工作学习环境。

第六十三条

切实加强保卫工作,防火、防盗、防电、防毒,经

常检查校舍和设施,及时排除隐患,确保学校安全无事故。第八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

本章程经学校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后,报十堰市教育局批准实施。章程的修订需由教职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人数同意,并报十堰市教育局批准。第六十五条

学校依据本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原制定的各类规章制度凡与本章程不一致的,应予修订。

第六十六条

本章程如与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章相抵触,一律

以国家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规章为准。

第六十七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于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本章程自批准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2007年工作总结(最终版)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二OO七工作总结

学校坚持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市教育局2007年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创新意识,从严沾校、创建特色。围绕课程改革,强化各项管理,落实了年初的各项工作要求,顺利完成了教育教学目标:

一、加强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和队伍建设

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到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树立大局意识协作意识坚持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大力开展“办人民满意教育活动”。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组织教职工开已师德师风、廉政勤政教育活动和普法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二、教育教学工作

1、按特殊教育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规范教学管理,有力的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以研究教材、学习新课标,优化教学过程为主要内容,认真进行学科教研活动。活动中突中课题研究、多媒体教学、学法指导等内容,使我校教研活动特色突出。

3、注重课堂教学,狠抓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努力使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探究——交流——点拨——巩固”的探究教学模式。

4、组织教师常规讲评课和骨干教师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5、严格管理期中、期未考试,及时做出成绩分析,为学科学情分析提供参考。

6、积极进行课程改革。调整了培智班的课程设置,编修了培智班教材。

7、判定和实施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方案。重视教师网上学习,积极组织教师参予“中国教师行动网”的网上学习。

8、重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培训,让他们通过培培养和培训迅速成长,真正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德育工作

1、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坚持把“育人为本、育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过程中,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环节中。

2、以人为本,善待学生。倾情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和伤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学校、社会的温暖,让家长放心。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体现学校内涵。坚持每周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制度,充分发挥园网、团队室、黑板报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开展形式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4、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坚持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进一步强化了班级工作管理,充分发挥了班主任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

5、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本学期,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展,参观十堰市博物馆和郧县岷峪小学;和汽院、郧阳医学院、人民小学等院校开展手拉手活动;拓宽了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交往能力,为学生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6、抓好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安全意识。

四、校办及其他工作

1、校办人员立足岗位,认真搞好本职工作。本着后勤为前勤服务的宗旨,做好了学校后勤保障各项工作,确保学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

2、加强学校硬件设施建设。暑期,对教学楼、学生宿舍楼、食堂进行维修、改造,更换、添置了部分硬件设施,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校园开挖水井,建水箱,减少了水费的开支,为学校节约了资金。

3、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学生生活条件,学校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争取政策。今年,争取到市残联资助4000元,市民政局、教育局各拨款1.5万元用于贫困生补助;向市教育局争取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免费为学校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和有32台计算机的计算机室,价值14.5万元;争取市残联支援25台计算机、15台电动缝纫机,价值15万多元,为学生基本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条件。

4、加强了对住宿生的管理。通过定制度、抓落实,确保学生在校的安全。加强了生活老师夜班陪护制度和门卫出入登记制。

5、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经纪律;搞好经费预算的结算,严格履行现金、支票、借出和报销手续,压缩不必要的开支,充分发挥资金为学校服务的作用。

6、推行“两务公开”,加大监督力度,坚持收支两条线,增加资金收支情况的透明度。

五、综合治理工作

1、学校认真落实综合治理工作责任制,做到机构健全,职责明确,责任落实,保障综治工作顺利有效开展。

2、综治工作制度健全,措施得力。加强了人防、物防、技防。今年,在校园内安装了电子监控设备,强化了校园安全管理。加强对学校安全保卫、财产管理、卫生和师生行为规范的全面管理,做倒经常检查,消除校园内一切安全隐患和不稳定因素。

3、坚持对师生开展法制教育和“反邪教”教育工作,杜绝师生中违法犯罪现象发生。

4、严格执行综治情况日报制,重大事情及时上报

5、建立综治档案资料收集、整理。

六、大型活动

1、圆满完成“第十七次全国助残日”活动。来自企业、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的代表共

家单位到学校开展扶残助教爱心捐赠活动。在全体教职工的通力配合下,活动进行的非常圆满、顺利,共获得捐款二十余万元。

2、争取到市委市政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残联、市发改委、市规划局等领导到学校现场办公,解决学生宿舍楼改建——在宿舍内加卫生间问题。市领导肯定了学校多年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和办学效益,对宿舍楼改建提出了指导性建议。这一项自己纳入学校2008年工作计划。

市政协主席蓝官衡一行就政协第286号提案《加大特殊教育报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办学条件的建设》到学校现场调研、现场督办,并代表市政府向学校捐款1.6万元。

3、争取到与市残联联合开办“残疾人计算机培训”活动项目,由残联划拨专项培训经费,学校负责教学培训和食宿等日常管理工作。自2007年11月1日开班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学员学有所得,又宣传了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总之,在全体教职工的努力下,学校在教育、教学、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工作中创新精神、协作意识有所增强;教师主人翁意识增强,在教师中形成了爱岗敬业,讲奉献的好势头。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将针对这些问题在全体教职式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做好学校工作:

1、加大教育教学和管理的改革力度。

2、进一步争取政策、争取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3、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 2007年12月2日

下载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堰市应用科技学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堰市导游词

    十堰市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十堰参观游览。我是××旅行社的导游邵丹,大家可以叫我小李,也可以叫我李导,这位是我们的司机师傅×师傅.今天就由我们俩为大家......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管理

    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管理 晋升A级评审结论根据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档案档案工作目标管理A级的申请。2008年1月8日由十堰市档案局、十堰市教育局组成的评审组。按......

    学校科技工作总结

    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总结 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公民和建设者,他们......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2008年下学期一、 指导思想和要求 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小学生的科技素质,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我校将开展第三届科技节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平台,丰富......

    学校科技工作计划

    秦皇岛年度科技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提高科技教师素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科学教育让学......

    有关学校科技作文[本站推荐]

    有关学校科技作文七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

    学校科技工作总结

    2006学年第二学期学校科技工作总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提高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就必须抓好科技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培养青少年“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学校科技工作总结

    当前,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社会经济、生活、文化等诸多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我们所教的学生,将是21世纪的公民和建设者,他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科学素......